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博士论文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精选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一.引言

我国经济学界不少人喜欢借托外宾的话来说事。例如,托宾(James Tobin)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论文如果没有运用‘微观基础’的方法,就根本不能在任何主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任何研究报告如果被怀疑违背了‘微观基础’的戒律,就逃脱不了同行的批评;一个新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如果不能表明博士论文中假设的关系式是用‘微观基础’方法推导出来的,他就很难在学术圈子里找到理想的工作。”(郑 辉,2001,第70页)那好,我们就来看看按照这位James Tobin先生的要求撰写的经济学博士论文,称得上与国际上的经济学接轨的博士论文,学术水平究竟怎么样吧。

有一篇研究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博士论文,题目叫做《资本控制与短期宏观经济动态稳定》,2001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书[1]。据作者介绍:“作者在Phillips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开放经济动态模型。”(郑 辉,2001,第89页)所以,这篇博士论文能够与国际上的经济学接轨是不成问题的。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在亚洲,而欧美主流经济学家抢先作“学术研究”并,接着是亚洲的经济学家也紧跟其后,学着作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并。前事不远,肯定有人还记得,当时的一些政治家严历批评索罗斯之辈的投机性金融攻击,破坏了许多亚洲国家的金融秩序。我们这里不是说这些“学术研究”所生成的论文就是在为索罗斯之辈的投机性金融攻击作开脱、行辩解。确实,一些亚洲国家的金融监控能力薄弱,无法采取“关门打狗,有来无回”的策略,结果让某些投机家钻了空子,使自己吃了亏。以史为鉴,亚洲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层,应当着重从理论上研究、并从制度上建立金融监控、防止金融危机再度发生的方针策略。下面具体看看这篇博士论文的个别章节。

二.“一个简单的宏观开放经济动态模型”

这是该书第四章的标题。关于建模思路,作者说:“经主流经济学者通过数十年的努力,经济学的数学化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郑 辉,2001,第70页)

“作者根据Phillips的动态建模思想尝试建立一个简单的开放经济模型。假设总生产的变化率仅由当期各经济变量决定:

其中为实际产出偏离理论均衡产出的值为实际产出,为长期的随时间稳定变化的理论均衡产出。均是实际值与理论均衡值间的差值。” (郑 辉,2001,第75页)

根据以上说明可知,经济模型中的变量都是相对于“长期的随时间稳定变化的理论均衡值”的偏离值。而大家知道,在微观经济学中,“长期的随时间稳定变化的理论均衡值”本身已经是个不知道怎么才能确定的经济变量,现在又对“理论均衡值”之外的“偏离值”列方程,所以,完全可以说,“根据Phillips的动态建模思想尝试建立”的经济模型,肯定就更玄。顺便插一下,有一本书,书名叫:《非均衡经济计量建模与控制》(张世英 李忠民,2002),书中不叫“理论均衡值”,而称为“理想供求”,然后在“理想供求”的基础上建立“偏离值”方程,就算“非均衡”了。“均衡”条件下的“理想供求”就玄,在此基础上的“非均衡”还不更玄?据说这项研究还得到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出书时还得到了出版基金的资助。我承认该书作者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但要我承认他是一位经济学家,难。

还是返回本文主题。论文作者在作了一系列的假定之后,最后得到一个二阶微分方程:

“其中δ为外生冲击项,……假设宏观经济遭到外生的一个负向单位脉冲冲击,……当冲击结束后,系统的初始条件已改变为。” (郑 辉,2001,第78-79页)

再往下,作者举出不同的具体例子,说明负向冲击“对国民总产出的波动。”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结构要求

学位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一般由十一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扉页,(3)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4)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目录,(7)正文,(8)参考文献,(9)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0)附录,(11)致谢.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封面(采用天津大学统一印制的封面)

论文题目: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

25字以内.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

指导教师:除工程硕士写两名指导教师外(含一名企业导师),其他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

(2)扉页(见样例)

(3)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说明:《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里的"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和"导师签名"均不能为空,否则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学位.

(见样例)

(4)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500~8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7个).(见样例)

(5)英文摘要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字体为TimesNewRoman小四号.(见样例)

(6)目录

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

(7)正文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

(8)参考文献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9)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指在学期间和参加科研情况.

(10)附录

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辅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致谢

限一页.

2,论文书写要求

(1)语言表述

a.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正确.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b.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

(2)标题和层次

a.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b.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

第一章××××(居中)

1.1××××

1.1.1××××

(3)篇眉和页码

a.篇眉从第一章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第一章××××

b.页码从前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6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4)图,表,公式

图:a.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b.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c.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

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

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5)参考文献

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

技术标准: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举例如下:

[1]王传昌,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天津大学学报,1997,53(3):1~7

[2]李明,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8~62

[3]DupontB.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severcombinedimmunodeficiencywithanunrelatedMLCcompatibledonor.In:WhiteHJ,SmithR,eds.ProceedingsoftheThirdAnnual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Houston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1997.44~46

[4]王健,建筑物防火系统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7

[5]姚光起,一种氧化锆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91056088,1980-07-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6)量和单位

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3,论文印刷要求

(1)封面

封面分为三种,一律采用天津大学统一印制的封面.(在天津大学第19教学楼复印站购买)

a.博士学位论文封面;

b.工程硕士论文封面;

c.硕士学位论文封面;

(2)论文字体,字号要求

大标题黑体小三号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

(3)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a.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pt".

b.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段后间距

大标题30-36pt

一级标题18-24pt

二级标题12-15pt

三级标题6-9pt

(4)参考文献的段后间距为30-36pt.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17pt,段前加间距3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

a)打印规格

纸张规格,尺寸(mm)

每页印刷版面尺寸(mm)

每行打印字数

每页打印行数

含篇眉,页码

A4(210*297)

146*240

32-34字

29-31行

注:根据论文的薄厚程度,自由选择单面或双面印刷.

b)样例附后.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2002年5月

样例: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图三中文摘要图四英文摘要

注1:"中文论文题目","英文论文题目","中文摘要","ABSTRACT"字体为宋体加

黑二号字,其余为宋体小四号字.

注2:学科专业一般是指二级学科.

样例:

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图三中文摘要图四英文摘要

注:"中文论文题目","英文论文题目","中文摘要","ABSTRACT"字体为宋体加黑二号字,其余为宋体四号字.

样例: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图三中文摘要图四英文摘要

注:"中文论文题目","英文论文题目","中文摘要","ABSTRACT"字体为宋体

加黑二号字,其余为宋体四号字.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统一印制)

中文论文题目

英文论文题目

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年月

本人所在学院

年月日

年月日

ABSTRACT

Keywords:

Keywords:

中文摘要

关键词:

关键词:

中文论文题目姓名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统一印制)

中文论文题目

英文论文题目

领域

研究生

指导教师

企业导师

所在学院

年月

本人所在学院

年月日

年月日

ABSTRACT

Keywords:

Keywords:

中文摘要

关键词:

关键词:

中文论文题目姓名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统一印制)

中文论文题目

英文论文题目

专业

研究生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年月

年月日

ABSTRACT

Keywords:

Keywords:

中文摘要

关键词:

关键词:

中文论文题目姓名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学位论文是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本人在学期间从事科学研究的成果体现,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为保证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实现我校学位论文格式的规范化,特制定《天津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论文结构要求

学位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一般由十一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扉页,(3)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4)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目录,(7)正文,(8)参考文献,(9)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0)附录,(11)致谢.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封面(采用天津大学统一印制的封面)

论文题目: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

25字以内.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

指导教师:除工程硕士写两名指导教师外(含一名企业导师),其他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

(2)扉页(见样例)

(3)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说明:《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里的"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和"导师签名"均不能为空,否则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学位.

(见样例)

(4)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500~8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7个).(见样例)

(5)英文摘要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字体为TimesNewRoman小四号.(见样例)

(6)目录

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

(7)正文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

(8)参考文献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9)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指在学期间和参加科研情况.

(10)附录

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辅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致谢

限一页.

2,论文书写要求

(1)语言表述

a.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正确.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b.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

(2)标题和层次

a.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b.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

第一章××××(居中)

1.1××××

1.1.1××××

(3)篇眉和页码

a.篇眉从第一章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第一章××××

b.页码从前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6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4)图,表,公式

图:a.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b.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c.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

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

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5)参考文献

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

技术标准: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举例如下:

[1]王传昌,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天津大学学报,1997,53(3):1~7

[2]李明,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8~62

[3]DupontB.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insevercombinedimmunodeficiencywithanunrelatedMLCcompatibledonor.In:WhiteHJ,SmithR,eds.ProceedingsoftheThirdAnnual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HoustonInternationalSocietyforExperimentalHematology,1997.44~46

[4]王健,建筑物防火系统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1997

[5]姚光起,一种氧化锆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91056088,1980-07-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6)量和单位

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3,论文印刷要求

(1)封面

封面分为三种,一律采用天津大学统一印制的封面.(在天津大学第19教学楼复印站购买)

a.博士学位论文封面;

b.工程硕士论文封面;

c.硕士学位论文封面;

(2)论文字体,字号要求

大标题黑体小三号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

(3)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a.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pt".

b.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段后间距

大标题30-36pt

一级标题18-24pt

二级标题12-15pt

三级标题6-9pt

(4)参考文献的段后间距为30-36pt.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17pt,段前加间距3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

a)打印规格

纸张规格,尺寸(mm)

每页印刷版面尺寸(mm)

每行打印字数

每页打印行数

含篇眉,页码

A4(210*297)

146*240

32-34字

29-31行

注:根据论文的薄厚程度,自由选择单面或双面印刷.

b)样例附后.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2002年5月

样例: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图三中文摘要图四英文摘要

注1:"中文论文题目","英文论文题目","中文摘要","ABSTRACT"字体为宋体加

黑二号字,其余为宋体小四号字.

注2:学科专业一般是指二级学科.

样例:

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图三中文摘要图四英文摘要

注:"中文论文题目","英文论文题目","中文摘要","ABSTRACT"字体为宋体加黑二号字,其余为宋体四号字.

样例: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图三中文摘要图四英文摘要

注:"中文论文题目","英文论文题目","中文摘要","ABSTRACT"字体为宋体

加黑二号字,其余为宋体四号字.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统一印制)

中文论文题目

英文论文题目

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年月

本人所在学院

年月日

年月日

ABSTRACT

Keywords:

Keywords:

中文摘要

关键词:

关键词:

中文论文题目姓名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统一印制)

中文论文题目

英文论文题目

领域

研究生

指导教师

企业导师

所在学院

年月

本人所在学院

年月日

年月日

ABSTRACT

Keywords:

Keywords:

中文摘要

关键词:

关键词:

中文论文题目姓名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图一论文封面书脊图二扉页

(统一印制)

中文论文题目

英文论文题目

专业

研究生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年月

年月日

ABSTRACT

Keywords:

Keywords:

中文摘要

关键词:

关键词:

中文论文题目姓名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学 博士学位论文 选题 领域分布

博士学位论文具有创新性,也反映了某学科领域关注的主题。为了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状况,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2000-2010年53篇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对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摘要、目录以及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了解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发现选题特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等,并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对学前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一、选题基本情况

(一)样本基本情况

(二)研究领域与主题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儿童发展

以儿童发展为选题的论文最多,共19篇,主要以儿童心理、能力、行为等发展特点为主,如幼儿元认知、幼儿特质理解的特点与教育对策、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儿童早期日常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教师引导对大班幼儿故事听读理解的影响、3-6岁儿童数学单位概念与非标准空间测量能力的发展及关系、学龄前儿童“修辞特征”语言研究、空间概念特点、科学探究特点、类型与影响因素等。

(二)儿童教育与各领域教育

关于儿童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论文共15篇,其中,3篇论文是有关儿童教育,针对儿童教育提出了新观点,拓展了儿童教育理论。例如,在《论童年再构与儿童教育转向》中,作者侯海凤提出儿童教育应当建构生态童年,并认为,“要维护童年生态,就必须实现儿童教育时间之‘取法自然’与教育空间之“视阈融合”。” [1]在《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中,王喜海认为“儿童教育回归童年的基本原则就是强调教育活动的融合性。儿童教育回归童年的可能途径就是“参与――交融式”教学。” [2]在《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中,候莉敏认为“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直接指向的是儿童生活,儿童的生活是由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同构而成。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是以实现儿童的可能生活和现实生活为其目的,是在儿童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来构建儿童的教育。” [3]

关于领域教育的论文有12篇,其中,6篇论文是有关儿童艺术教育,3篇论文分别是关于儿童科学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2篇有关健康教育,1篇论文有关幼儿生命教育教程。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主要是在艺术教育视野下探讨,如《回归本原――论现代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视野下的学前儿童经验音乐教育》《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等。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强调儿童的体验,如在论文《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中,易晓明提出,体验的艺术教育基本构成是:“引领儿童进入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引领儿童进入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创作,与作品对话;引领儿童进入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诗性。” [4]

(三)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也是比较关注的选题,研究主题有教师的儿童学习观变革、实践逻辑、交际行为、教研活动中园长与教师的互动、个人知识管理策略以及教师职业认同结构。在《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中,秦奕通过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并就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提出了内部改善和外部支持建议,外部支持建议有:“政策保障:建立专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职称评价体系;管理支持:建立合作性的专业学习组织。” [5]

(四)课程与教学

对学前课程的研究主要从纵向的时间和新视角来探讨,如王春燕的学前教育课程的百年发展、变革等、理解视野下的学前理解课程,过程哲学视野下的幼儿园过程课程以及尊重个性差异性的个性化课程。这些研究拓宽了对学前课程的认识,并能对课程实践有所启示。如作者何媛提出学前理解课程的可能途径:“在公共生活中建构学前理解课程的意义;通过教育对话展现学前理解课程的超越性;让儿童的想象驰骋于真实的情境;借助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把握儿童的经验。” [6]彭俊英提出过程课程的目标的基本问题是:“课程目标内在于教育过程;在过程中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变化的。” [7]有关教学的论文分别是有关幼儿园主题教学和集体教学活动,关于幼儿园集体教学,研究者以幼儿参与的视角,主要研究幼儿心理参与。

(五)教育思想

有关教育思想的论文是陈鹤琴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对于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研究,研究者采用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他的亲属、同事和学生,来分析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的文化渊源以及对当今的启示。关于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深入,通过访谈从事蒙台梭利教育的教师,了解他们蒙台梭利教育观以及影响因素等。尽管陈鹤琴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广为人知,一直以来都受到学前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无疑他们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陈鹤琴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六)教育研究方法

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只有1篇。徐琳论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大致为“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学前教育(科学)方法。” [8]

(七)教育政策、教育评价和其他

关于学前教育政策的研究甚少,只有1篇,是关于幼儿教育财政政策,此研究可为学前教育投入提供参考。关于教育评价的论文只有1篇,是有关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的评价。 其他主题的论文有2篇,分别是有关幼儿班级规则的合理性和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有关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研究》中,裴小倩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特征,并提出了构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前教育文化适宜的教育建议:基于地域文化的“地域”与“全球文化”的对话。表现为:“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兼顾儿童与社会;学前教育的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学前教育课程兼顾民族与多元。” [9]

三、讨论与建议

(一)研究主题不均衡

从表二可以看出,在这些论文中,选题范围宽泛,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各方面,但是,对每个主题的研究不平衡。以儿童发展为选题的论文最多,有19篇,占论文总数35.8%。其次是儿童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论文,有15篇,占论文总数28.3%,从表三可以看出,在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研究中,健康教育、美术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数学教育的研究较少。幼儿教师也是博士研究生关注的选题,有6篇,占论文总数的11.3%。其中,有关教育政策、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等的论文最少,各有1篇。因此,在以后研究中,应重视其他主题的研究。

(二)研究视角多样

有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或学科视野来探究学前教育,如从哲学、语言学、生态学、心理学、文化学、艺术教育等视角开展研究。关于儿童教育和课程的论文大多运用了哲学视角,如《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学前理解课程》《幼儿园过程课程论》等;也有语言学视角,如《教师的交际行为研究――幼儿园教师的语用学分析》;还有生态学视角,如《边缘儿童游戏治疗的生态学取向研究》;也有心理学视角,如《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儿童斜坡概念建构》;还有文化学视角,如《全球化背景下有关中国学前教育的地域文化研究――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主要是在艺术教育视角下探讨。总体而言,研究视角多样,在以后研究中,应继续进行多学科视角的研究,拓宽学前教育研究视野,丰富学前教育理论。

(三)研究方法结合应用

通过分析发现,学前教育学专业53篇博士学位论文大多会采用几种教育研究方法结合,增强了论文的科学性。一般来说,采用的研究方法取决于研究内容。关于儿童发展的有些论文主要采用了实验法,如有关儿童早期日常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幼儿科学探究特点、学前儿童空间概念特点、幼儿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等的研究。有的论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如《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及现实分析》《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一项口述史研究》。从哲学视角探讨儿童教育或课程等的论文,主要应用了哲学思辨法。有的运用了行动研究,如刘乃华通过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图画书,探讨对幼儿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方法、途径和评价,构建有效的幼儿生命教育教程,张永英在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的变革研究中也进行了行动研究。有的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观察、访谈法等调查方法,但都有定性分析。

(四)加强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53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只有1篇与国外相关,是《论蒙台梭利之感官教育》。国外学前教育有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国外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为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侯海凤.论童年再构与儿童教育转向[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0

[2]王喜海.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

[3] 候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6

[4]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2004

[5]秦奕.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与关键主题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

[6]何媛.学前理解课程[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0

[7] 彭俊英.幼儿园过程课程论[D]. 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9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博士生;学术论文;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年来,我国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达到347所,累计为我国培养了33.5万博士,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1]。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学位授予单位也更加关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获奖、发明专利等。这其中,又以学术论文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要求,有不少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认为导致博士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研究效果下降、博士生在时出现逆向选择以及高校在论文要求改革上的博弈态度等问题[2]。那么是否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已经没有必要甚至必须取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依据

1、国家规定的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中,体现出有关要求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第六条中,对于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达到的学术水平描述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各高校针对上述要求,对博士生制定了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过参加科研工作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并最终撰写学位论文,来证实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也提到“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的,应当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有关的出版著作、发明的鉴定或证明书等材料,”并且指出,在经过一定的审核认定程序后,“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 这说明,发表学术论文不仅仅是取得了科研成果,同时也反映出博士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发表学术论文可以反映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创造性

申请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如何审查其理论水平?国内高校有许多不同的做法。然而仅仅依靠课程考试来检验,显然是不全面的。张光进等人的研究表明:学术论文是理论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其质量的高低基本能够反映学者的理论研究水平[3]。也就是说,通过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进行检验。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要求博士生将学术在核心期刊上,也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核心期刊在审稿时更重视论文的理论水平和研究前沿;(2)核心期刊所聘请的审稿人均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3)核心期刊的发行量相对大一些,拥有更多的关注度和同行业读者。博士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一定是基于自己正在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提炼而成,如果课题本身缺乏理论研究深度,或者研究内容不是本学科前沿,就很难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和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被称为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从不同的侧重点收录世界各种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包括学术论文。其中,SCI在收录、统计和评价时,也关注论文被引用的频率。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高水平和学科前沿的学术论文将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如果博士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能够被三大检索(或其中部分)收录,可以认为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该博士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标,在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1]

3、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监督

博士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大多数时间,其学术交流范围是在指导教师和其所处科研团队内部。基于研究课题的不同,部分参与大型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可以和一些校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而这个范围也非常有限。事实上,科学研究是比较忌讳闭门造车的。长时间局限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下,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和反面因素。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可以弥补这个缺憾。研究人员会通过阅读大量的与自身从事课题相近的文献来推动和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式。学术论文在公开发表的同时,也提供了作者的联系方式,为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甚至合作的桥梁。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合作或者竞争的关系,从而促进了自身的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则因为公开的范围有限,公开时课题研究已经基本结束等原因,很难起到同样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学术论文在众多同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之下,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学术监督作用。常见的学术失范行为如抄袭、剽窃、造假等,都会因为学术论文的高度公开而暴露在阳光下。韩国著名科学家黄禹锡的学术造假行为,最早就是其在高关注度学术期刊的论文中,被发现并揭发的。

二、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关系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整个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的系统性汇总,学术论文则是这个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中,创新点的凝练。国内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有若干个创新点,并且将这些创新点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时的重要关注点。因此,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是相辅相承的关系。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可以催生若干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优秀学术论文的成果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如同各种高性能的芯片,学位论文就是要通过合理高效的电路和电子元件,将这些芯片组合成高性能的计算机。

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教授曾撰文,认为“发表学术论文是攻博(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作为博士生而参与发表学术论文,首先是得到了写作论文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经验,然后你在冠名于所从事的工作方面抢得了先机。”[2]印证了学术论文本身就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基于上述关系,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笔者在多年的博士学位申请审核工作中,发现评价较高的博士学位论文,都会附带高质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目前公认的国内高水平学位论文的代表,其都对应发表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有研究机构通过对1999-2006年12个工学学科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数量进行了统计,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SCI收录期刊数据来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94篇;信息与通讯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5.83篇,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5.2篇,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09篇。[3]这也证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

三、矛盾存在的原因

既然发表学术论文对于博士生的科学研究如此天经地义,为什么业内人士对于要求博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会有不同的认识?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攻读学位有限的时间和繁重的研究工作之间存在矛盾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将学术论文撰写和博士生的课题研究剥离开来思考的,忽略了发表学术论文和开展攻博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想要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就必须涉及本学科的前沿课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4]刘朝晖在对西南交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攻读博士学位时间超过5年的博士生,不仅人均数有所增加,并且学术论文的国际认可度也有显著的提升。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从撰写到投稿、审稿和刊登,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国内博士生的正常学习年限一般是3-4年。但是仅仅基于这样的原因就放弃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显然不太合理。对我校近几年授予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就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言,制定在读期间超过4篇/人的最低控制标准,既不难完成,也很有必要,否则无法从制度上纠正博士生急于毕业拿学位的功利心态。[5]

2、重形式而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高校仍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了硬性的要求,一部分博士生将发表学术论文当成了任务去完成。发表学术论文带着强烈的功利性甚至商业性,着眼于期刊是否被学位授予单位认可,论文刊登的周期是否符合自己申请学位的时间计划,寻找最少的付出和最大的收益,以至于业内曾有极端的观点认为“制定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相当于将博士学位授予的审核责任转嫁在期刊评委和编辑身上”。这种存在,既不利于博士生潜心研究,也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甚至催生了新形势的学术不端行为。对这种现象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部分人抱有仅仅是为了拿博士学位这样的思想,被动的进行科学研究。对于这样的博士生,如果取消了学术论文的要求,那么他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精力会更少,学位论文质量更无从谈起。

3、存在标准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

对博士生及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不完善,没有体现不同学科间的差异。量化的标准更公平且更有可操作性,但是同时也忽略了个性化的评价,忽略了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上的区别。不过这个矛盾也并非不能化解,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特点,制定更加细致、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四、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从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博士学位申请者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出发,高校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引导博士生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

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点滴积累。将学术论文的提炼回归到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中。

2、制定完善的学位申请审核和评价体系

对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有所要求,但不能仅仅评价学术论文的数量或质量。注重对学位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把关作用,严格执行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和答辩制度。笔者所在的高校一直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的评审,以前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规定:对于新增学科、新增导师的首届申请学位者和课程成绩有不及格的现象或无硕士学位入学的博士生,在申请学位时,应有6份学位论文进行校外双盲评审;同时,为了鼓励博士生按期毕业,对于超出正常学习年限的博士生也进行6份论文的校外双盲评审;其他学位申请者为2份校外盲审和4份正常评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博士生急于毕业的不良心态,不利于博士生系统深入的完成课题研究。因此,学校在近几年改变了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对于有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可以减免双盲评审的份数,同时要求所有的评审专家均应选择校外专家,以此既能激励博士生潜心研究,提炼高水平学术论文,又能保证论文评审环节的把关效果。

3、在上述基础上制定更加细致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笔者所在高校充分考虑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及学术论文的质量关系,并将不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分为4档,协调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科间的差异,制订了国际知名刊物I档和II档目录,并根据博士点学科分布特色,选取了部分一级学会刊物作为指导性目录,同时关注核心期刊和高水平国际会议的论文。在此基础上,考虑学术的期刊档次,允许博士生分别以1-4篇学术论文达到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并对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的权重做了相应的规定。

博士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训练并掌握的基本能力。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全面且科学的评价,激励博士生摒弃杂念,投身科学研究,是不断提高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在纪念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1-2-12.

[2] 孙莹.评高校对博士生的要求[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71-75.

[3] 张光进,廖建桥,初浩楠.理论研究水平的非正式认可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897-903.

[4] 张羽.1958-2003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辽宁大学论文统计与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1)82-85.

[5] 冯长根.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8)[J].科技导报,2011.29(15)83.

[6] 丁澍,陈伟,缪柏其.工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情况的统计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3).33-38.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优博;计量分析;洛特卡分布;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09207

一、引言

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优博论文)的评选工作,已纳入教育部《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第一项启动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鼓励创新精神,提高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培养和激励创新精神,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1]。

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推荐学位论文进行初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担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工作。

二、历年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数据统计分析

自1999年首次进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至2011年共进行了13次,共评选出中国156个高校/科研单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 279篇,提名论文1 902篇,如表1所示[2]。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的说明,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评选工作进行13年来,评选结果平均为每年98.4篇,说明评选工作符合“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

2010年全国毕业博士生4.90万人,评选出9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仅占总数的0.2%。在评选第一年1999年,参评论文基数仅为8 957篇,评选出的100篇优秀论文占总数的1.1%。可见,虽然随着国家博士生的逐渐扩招,每年的博士毕业论文数量急剧增加,2011年全国博士生招生达到6.38万人,然而,论文评选依然不超过100篇,使得获评难度急剧增大,获评几率大幅降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然而可以预见,未来每年的参评论文基数将大幅上升,获评论文将低于总数的0.2%,显然这将大大降低参评博士生的热情,无法起到鼓励人才的作用。因此,建议能够随着博士生毕业人数的增长,将获奖论文的数量控制在1%左右,保持与评选初年持平的水平。

三、历年获奖论文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一)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评单位包括全国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的单位,即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其他部委所属科研院所等。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至2011年,1 279篇获奖论文共来自156个高校/科研单位,对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获奖论文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影响效果。获奖总数排在前十位的单位如表2所示。

中国科学院共有44个下属科研院所获评优博论文,总数达184篇,占获奖论文总数的14.39%,并且相比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获奖总数都在2倍左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规模庞大,2011年共有4 832人获得博士学位,相比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评选基数较大;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拥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 200余名博士生导师,其以研究所为基础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为培养优秀博士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排名前十位的单位中,除中国科学院外,全部

是国家“985工程”一期大学。这一方面说明“985工程”一期建设高校都是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985工程”大学依托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为国家高精尖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156个学位授予单位中,包含了 39个“985工程”高校(共39所),和89个“211工程”高校(共113所),也就是说,包括了全部“985工程”高校以及78.76%的“211工程”高校,39所“985工程”高校共产出优博论文768篇,加上中国科学院的184篇,这40所高校/科研单位共产出952篇优博论文,相当于25.64%的学位授予单位产出了74.43%,大致符合“二八率”的分布,说明中国优秀博士生的培养已经形成了由“985工程”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成的核心群体。

(二)学位授予单位的洛特卡分布统计

(四)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分析

将历年获奖论文的数据,按照一级学科进行统计,统计出各一级学科获奖论文的总篇数,以及其中指导老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同样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选择Pearson(皮尔生)函数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r为0.836,大于0.8,说明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同样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将其中指导教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与总篇数进行比重分析,按照所占比重降序排列,比重大于等于50%的学科如表6所示。

在85个获得优博论文的一级学科中,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平均为32.74%,也就是说,对于所有一级学科而言,将近1/3的获奖论文来自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并且,超过50%的一级学科有20个,有4个一级学科相关性达到100%,分别为公共管理、军制学、社会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相比按照学科门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以一级学科进行分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更加明显。显示出一些学科获奖论文成果高度集中在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学科门类或者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都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博士培养的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占获奖论文导师比重超过50%的一级学科,杰出的研究人员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形成了该领域的核心团体。然而,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的高度相关性也反映出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已经普遍作为高校对博士生培养单位以及指导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那么如果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评选机制,避免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高度的相关性,将能够大大增强评选的信度。

六、结论与思考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反映出中国学科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值得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项目简介[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257695.shtml.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1.

[4]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人才――曹雪涛[EB/OL].[2012-05-22]. http:///cae/jsp/jump.jsp?oid=2011123111541584367424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IU Junping, ZHAO Yuehu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9篇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础,它不仅是学科建立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学派产生的内在依据,更是衡量一门科学是否堪称“科学”的主要标准。随着我国新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闻学研究方法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了获得我国新闻学研究方法使用的最新情况,本文选取2007年和2008年两年问在知识资源总库中全文发表的新闻学博士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同样,由于美国新闻学在国际新闻学中的领先地位,本文选取2007年和2008年间在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所检索的美国新闻学博士论文与中国进行比较,分析两国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异同。

内容分析中美博士论文中所用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文共选取78篇博士论文,其中中国博士论文44篇,美国博士论文34篇。其中所分析的34篇美国博士论文全部来自PQDD(Pro Quest Digital Disser-rations)数据库,该数据库隶属美国UMI公司,已收录了200多万篇国外高校博硕士论文的文摘索引。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广泛使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

另外44篇中国博士论文全部来自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研究方法。为了更为直观地研究中美博士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将分别对中国和美国的博士论文使用的方法进行内容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一篇博士论文可能会使用多种方法,为了更全面地衡量每种方法的使用所占的比例,本文将按照每种方法使用的次数测量,而不局限于论文的篇数。

对中国44篇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根据陈阳所著《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可以将研究方法初步分类为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以及定性定量混合的研究方法。

根据上述分类方法,本文以两国博士论文在摘要和正文中自述的研究方法为依据进行分类编码,分析如下:

中国新闻学博士论文中,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的有4篇,占总数的9%: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有24篇,占54%;使用混合研究方法的有16篇,占36%。

其中,具体方法的使用情况如下:

调查法10篇,占22%;实验研究法4篇,占9%;内容分析法9篇,占20%。

深人访谈法17篇,占38%;参与观察法7篇,占16%;文本分析法4篇,占9%;话语分析和框架分析以及批判性话语分析分别有一篇。占2%。

个案研究法12篇,占27%;比较分析7篇,占16%;文献资料研究19篇。占43%:历史研究法7篇,占16%;法律分析和分类法分别为1篇,占2%。

可以看出,定量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是调查法,其次是内容分析法;定性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是深入访谈法,其次是参与观察法;其他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以及比较法。

从整体来分析,文献资料研究法使用频率最高,43%的博士论文都使用这一方法。其次为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也占相当比例。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者采用了话语分析和框架分析以及批判性的话语分析和法律分析以及理想类别分类法等多种来自不同的方法论和传播学派的方法。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说明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对美国34篇博士论文的内容分析。同样依照上述分类方法,以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作为指标对美国新闻学博士论文进行分析如下:

主要使用定量研究的有7篇,占20%:主要使用定性研究的有11篇,占33%。使用混合研究方法的有16篇,占47%。

其中,具体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如下: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有5篇,占14%;采用内容分析的有9篇,占26%;实验研究法3篇,占9%。

在定性研究中,采用深入访谈法的有7篇,占21%;采用焦点小组座谈的有3篇,占9%;采用参与观察4篇,占12%:采用文本分析、话语分析和框架分析各有3篇。占9%;修辞分析l篇。

在其他研究方法中,8篇采用个案研究,占23%;7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占20%;5篇采用历史研究,占14%;比较研究和法律研究各有1篇,占2%。

由此可以发现,在所选取的美国博士论文中,定量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是内容分析法和调查法;定性研究中最常使用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法;其他方法中个案研究使用最多,其次为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

从整体看,美国博士论文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内容分析,然后是个案研究法和深入访谈法。修辞分析、比较研究和法律研究比例较小,占2%。

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混合的方法为辅,定量研究较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使用比例相差悬殊;美国博士论文研究方法以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方法为主,定量研究为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使用比例相差较小。

从具体的研究方法来看,中国博士论文最常用方法依次为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个案研究,而美国博士论文常用方法依次为内容分析、个案研究和深入访谈法。

在使用定量研究时,中国博士论文最常使用调查法,其次是内容分析;美国则首选内容分析,其次是调查法。

在进行定性研究时,中国博士多使用深入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这与美国博士不谋而合。

在其他研究中,中国最常用文献资料分析、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和比较法:而美国则是个案研究法最多。其次是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在美国新闻学博士论文中所用较少。然而,在我国使用很少的话语分析、框架分析以及焦点小组座谈的方法在美国博士论文中较多使用。

研究结论

本文对2007年-2008年两年间,44篇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论文以及34篇美国新闻博士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以及对结果的比较分析,从分析的数据看:

第一,从整体上看,美国新闻学研究以质化和量化混合的研究方法为主,定量研究方法较多,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使用频率基本平衡;中国新闻学研究以质化研究为主,其次是混合的研究方法。而质化与量化的研究方法相差很大,量化研究比较匮乏,仅占9%,由此看出。我国的媒介研究中仍以思辨的方法、定性的研究为主,对于量化的方法使用不足,以后的研究方向应该向量化方法有所倾斜。

第二,在进行定性研究时。中美博士论文最经常使用的具体方法中都有深入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在进行定量研究时,中美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在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上也有重合。这说明。两国研究者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有共同点,我国的新闻学研究方法已经逐渐与外界接轨。

第三,我国超过50%的博士论文都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有少数论文采用话语分析、框架研究等方法。这显示了我国新闻学研究方法中集中性与多样性的并存。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仍然较少,研究方法更为集中。本文建议,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可以更加开阔研究方法的思路,多从其他的社会学科中学习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新闻学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固的研究方法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接轨,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哲学思辨的定性方法使用太多,具体测量的量化方法应用太少:研究方法较为集中,创新的方法较少。本文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多从量化人手,多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增加方法的多样化。

文学博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