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课程历史教学

微课程历史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微课程历史教学论文

1微课程的制作方法

虽然正如前文所述,“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但这并不表示“微课程”的制作方式和方法也简便,实际上,要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发挥实际效用的“微课程”,必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1脚本开发

脚本开发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分别是:(1)主题的选定;(2)方案的设计;(3)素材的准备,作为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方式,微课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恰当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原则上来说,一个微课程对应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往往会选择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微教案,在主题选定后,我们还需要围绕主题来详细地设计教学的方案,同时,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史料,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视频录制

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我们可将微课程分为如下几类,依次为:(1)讲授课;(2)练习课;(3)讨论课;(4)实验课;(5)演示课,通常情况下,一个微型课只能对应一种课程类型,然而,这也不排除一个微课对应两种以上的课程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的课程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新型的教学方法或手段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不断地完善微型课的课程类型,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1.3教学反思

教师在结束微课程后,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在微课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通过讲述自己的教学小故事来表达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完成上述三个步骤,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程”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物尽其用,发挥“微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切实地学到知识。

全文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在不断结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微课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密切联系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微课程形式、加强师生互动三方面入手,有效运用“微课程”这一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本文以“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微课程;高中历史;运用

前言

“微课程”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衍生出的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在短时间内掌握细小的知识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微课程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让学生在一种更加轻松的环境下习得历史知识。

一、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

微课程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辅助与延伸,因此教师运用这一手段需要建立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微课程有多种呈现形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需要围绕教材以及课堂来进行,不能为满足学生的兴趣而一味的追求新颖有趣。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对每节课进行研究与设计,从中挑选出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利用微课程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巩固。微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同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有效运用。教师在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时需要准确地把握课本的知识框架,抓住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尊重史实以及历史学习的思维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例如在学习西方思想解放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很容易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混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进行设计,将三者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记忆与理解。可以首先将三者的时间、背景、中心国家、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批判手段、影响等进行梳理,以表格的形式制作出来。接下来教师可以将这一表格中的相关内容设计成填词游戏,安装在教室的多媒体和学生的手机等电子设备上,让学生边玩边掌握其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将手中的电子设备变成学习的工具,掌握在课上理解困难、记忆困难的知识点。

全文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运用的不断普及,微课正式步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作为一种现代课堂教学新方式,微课一方面便利于移动学习时代各种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适应了现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对知识深度学习的要求。如今,随着微课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致力于转换教学模式,将微课的功效发挥到极致。我们历史教师也是如此,积极地进行着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微课创作,并投入到教学实践应用中。照此发展趋势,我国微课教育下的成绩将更加辉煌。在此,我就高中历史学科的微课设计予以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61-01

1.关于微课的解释及由来

微课即指微课程。"微课程"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人戴维・彭罗提出。它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为目的进行实际教学的新型课程。这种微课程的教学课程被戴维・彭罗称为"知识脉冲",被人们称为"一分钟教授"。其具有易于开发,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特点。

微课是一种充分利用高科技,在基本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针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用很短的时间,通过视频或者音频资料来讲解其内涵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所讲授的主要是点状和一些琐碎的知识。一般都是对教材的解读,体型的精讲,考点的归纳,或者是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学技能的展示和讲解。

2.微课的特点

全文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探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与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微课程”的应用就是最为明显的改变之一。微课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简洁明快等,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在教学中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发挥微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对高中历史微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和教材的整合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化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在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就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微课程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创新,也是时展下的必然产物。在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将其和历史教材进行整合,制作出相应的微课程,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如果下一节课想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课题的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就需要围绕这一课题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框架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然后再使用微课程相关软件对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重组加工,之后才能将其制作出相应的教学微课程。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的作用,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这样才能实现微课程的价值。

二、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细节

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历史而言,内容更多也较为难懂,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有一个较为具体的理解,使其在理解上不出现误差。具体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教材进行一个较为具体的细分,也就是先确定教学大主题,然后再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的小主题,从而就能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化的微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容易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一内容教学时,教首先可以确定大主题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辛亥革命”,小主题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辛亥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等。这样,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微问题的过程,就能加深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一课程的理解,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课程,从而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三、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互动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课程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教师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互动性,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历史教学更加感兴趣,从而实现微课程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而要想达到互动性这一目的,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举一些例子来实现。例如,在分析我国中央和地区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出几个例子,以此来当作微课程教学的素材。例如,在庆祝和平解放 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1950年,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五十年后的今天,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团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无疑揭示了一个真理。”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讲话内容来对中央和地区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概述,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一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印象。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程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有个更加具体的理解,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一个较为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发挥微课程的应用价值。

全文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

一、课题申报

2013年11月某日,在家休息,忽接到校教研处主任电话,大意是我申报的课题成为省级立项课题了,对我表示祝贺。放下电话,立刻上网,在省教科院规划办网站上查到了我主持申报的课题“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D/2013/02/421。消息确认,我是百感交集,作为中学一线教师,我对主持教科研课题研究一直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以前也是迫于评职称需要,到某个课题组去打打酱油。但自从担任教研组长后,由于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而历史教研组的历史恰恰在这方面是空白。我作为现任历史教研组长,自然要想办法弥补这个空白。所以,只要有省市各级课题申报的机会,我都是撰写申报书,可惜这三四年来的申报均是有去无回。2013年的这次申报自然又是学校要求的,而之所以选择关于“微课程”的课题,主要原因:一是觉得以往申报失败可能是课题的选题创新性不够,前瞻性欠缺,“微课程”的研究则恰好是现在教育界刚兴起的新热点,似乎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通过网上搜索发现,关于高中历史“微课程”设计开发和应用研究的文章基本没有,那我选这个课题研究也算是填补空白了。二是我所在学校在2012年被市教育局定为常州市微课程试点研究基地,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微课程开发设计的评估细则和奖励制度,并在学校网站专门开设了各学科的微课程视频资源库平台,这是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当时我用了一周的时间,撰写了课题申报书等各项申报材料,然后上报学校。有了以往的经验,这次上报后,我也基本就把这事抛在脑后,不报什么想法了。结果,半年以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场面,我的课题成为省级立项课题了。历史组填补了本组历史空白了。(心里得意啊!)

二、课题开题

第一次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第一次撰写开题论证报告。自然不敢怠慢。讨教同仁、搜寻模板、范例。前后花了近20天的时间,开题论证报告,包括PPT等所有开题所需资料全部搞定。2014年元月某日下午,开题论证会在学校会议室进行,我校这次一起通过评审的四个省级课题一起进行开题论证,学校邀请了包括省规划办的彭钢、蔡守龙等五位大咖进行评议。近三个小时的论证会结束后,我之前的那种就像中奖一样的得意心情荡然无存。会上几位大咖针对我课题的概念界定、研究适用对象、内容、目标等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建议,让我发现我这个课题研究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会后,与教研组(也是课题组)的同事一起根据专家的建议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调整。第一,课题概念的界定。本课题组倾向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的观点,即微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目的,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形式,应被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第二,研究目标与内容。通过研究,形成初步的适合于类似我校的城市重点高中的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及应用的基本方法策略;初步建成我校的高中历史各年级段的微课程的视频资源库;推动教师提升课程开发意识并提高其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初步适应学生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个性化学习要求。主要研究:一是调查研究我校各年级段的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关于构建基于我校实际的历史教学校本课程资源库策略研究。二是进行基于课程标准、面向学生的各年级段的历史微课程学科知识点体系研究。三是研究微课程资源应用与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之间的关系。重点是研究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又能面向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同时又能满足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应试要求的高中历史三个年级段的历史微课程资源库。

三、课题开展

开题论证会之后,课题研究工作就全面推开。(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我们采用的是集体学习和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每周一次的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和每月一次的教研组集体活动时间也已成为课题组集体学习研讨时间。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观摩、教学沙龙、教学讲座等活动。如2013年10月16日参加常州市区高中历史教师微课程研讨会等;学习课程理论的著作如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等。互联网是我们学习的又一个主要途径。关于“微课”的理论学习就是主要通过“知网”等网络平台上搜索文章,如黎加厚、胡铁生、李玉平等多位专家的文章。并且在历史组每月简报上都选载一篇供课题组成员学习。我们还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关注“慕课网”、“微课网”、胡铁生教授等多个研究微课、慕课的专家和团队的微博号和微信号,以期对我们课题研究有所帮助。我们通过学校安排和自学等方式,学习了录制微视频的几种基本的技术手段。出于方便实用、成本等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基本采用屏幕录像专家V7.5,会声会影,格式工厂等软件,再加上电子白板。(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求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于是我们编制了调查问卷,分别在高一,高二的文科班各选取了两个班的样本进行调查。调查时间选择在两个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时间段。旨在了解学生对于课题组已经制作的微视频的满意度,包括微视频内容主题选择、画面、声音等的建议。并了解影响学生观看学校微视频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得到许多信息,以下仅列出几组关键数据。可以从多方面对这些数据进行解读,我们课题组从中首先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微视频制作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也要有课外知识拓展,这实际上也是历史学科特点决定的,也符合课标精神实质。所以,我们学校历史视频资源库分两大类,一类是教师自主设计开发的,针对课堂教学知识重难点;二是网上视频资源的分类整合,作为课外知识拓展。另一类是教师自身对微视频运用理解也不到位,利用微视频与改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益相结合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意识到微课程的研究、微视频的制作与运用是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抓手,是教师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些都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3)录制、编辑微视频,建立学校历史课程微视频资源库。课题开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录制编辑微型教学视频,建立我校历史微课程视频资源库。通过对学生需求的调查,结合了其他地区、学校的经验,我们将学校的微课程视频资源设计制作分为两大类:一是教师自主设计开发的;一是网上视频资源的分类整合。第一类教师自主设计开发的微视频的采用的软件是屏幕录像专家V7.5,会声会影,格式工厂以及电子白板。其设计开发基本流程:第一步,确定视频讲解内容主题,原则上应是教学的重难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准。这是由备课组集体讨论决定。第二步,就讲解内容制作PPT和文字稿。PPT要求美观生动,要点清晰。讲解文字要求精炼,不能有废话。采用自问自答的格式,便于突出重点。第三步,视频制作。制作的软件选择较多,我校采用的是屏幕录像专家V7.5,会声会影和格式工厂。录制时语速要适当加快,时间长度6分钟左右。然后上传至校园网。第四步,编制学习地图。编制一个文档,将录制的视频与教材章节对应,方便学生寻找观看。这类视频制作的几个关键点:讲解的知识必须是小切口,重难点知识;语速要适当加快,这是相关机构通过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时间要短,6分钟左右。总之,教师自主录制的视频内容是围绕课标规定的高中历史三个必修模块为主题,依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反馈,经各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具体主题如下:第二类视频则是我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的选择与高中历史课程密切相关的视频资源,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一系列课外微视频资源库。这类网络视频资源整合的基本流程:第一步,理清本章节应让学生了解的基本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由备课组根据课标要求,集体讨论决定。第二步,网上搜索,寻找有关视频资源。第三步,对资源进行筛选,确定。第四步,编制学习地图。编制一个文档,将所选视频的链接地址与教材章节对应,方便学生点击观看。这类视频确认的几个要点:要与中学历史教学知识密切相关,不宜太散;一般是历史专业视频,纪录片、讲座均可,当然优秀的影视作品也可以。通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我们教师已自主录制了98个微视频,基本覆盖三本必修的所有单元的重难点知识点,其中还包括5个暑假作业讲评视频。此外我们还提供了95个网络视频资源的链接地址,作为课外知识拓展,也基本覆盖三本必修的所有单元。以上两类微视频资源库都是依托学校校园网站为平台建立起来的。为方便学生观看,两类资源库,我们都编制了历史微视频资源学习导航地图,便于学生检索。接下来是要继续丰富学校的高中历史“微课程”视频资源库。第一是完成高中历史两个选修模块(中外改革和历史人物)的微课视频资源的设计开发,也是分为两类,一个是教师自主设计开发的,关于知识点讲解的微视频,二是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对相关网络视频资源的整合的微视频。第二是建立专门针对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指导的系列微视频资源库和文本资源库。第三是继续对已基本完成的三个必修模块的视频资源库进行补充完善。(4)进行微课程应用与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我们尝试课前让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预习,课中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重难点突破,课后鼓励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高效复习。想以此探讨微视频的运用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之间的基本策略。我们发现在现行教学环境下,历史学科的微课程的微视频资源在课后补偿教学方面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课前预习方面限于各方面原因,基本无法发挥作用。而我搜集的网络视频资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则可以调动学生兴趣、激活课堂学习气氛,进行教学知识拓展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5)进行微课程运用与提升学生兴趣、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随着本课题组研究、实施的不断推进,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提高了历史学习兴趣,提升了历史学习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视频,以及课后根据老师推荐观看的视频,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所提及的历史事件,既有利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又扩展了历史知识面。还促进学生提升历史学科的学习探究能力。这几年每逢假期,高二文科班的假期作业或是寻找历史故事活动,找到故事,标明出处,写段评价;或是阅读一本历史书籍,写读后感。这几届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的评价满意率这几年也是居高不下。文科班的学生对历史“微视频”满意率也高达90%。历史学科的学业成绩这几年一直是名列全市前列。

四、几点认识

本课题研究进行到现在,也算取得了一些成果,以本课题为依托的项目研究———“高中历史教学‘微课’资源开发设计研究”,在2014年获常州市第四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比三等奖。对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在今年初已通过了中期评估,明年初就要结题了。对于城市重点高中的历史学科“微课程”如何开发、设计与应用也有了几点基本认识:

全文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策略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普及,微课程成为了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微课充分利用了高科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计算机来讲解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下就高中历史学科来探讨微课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程;设计策略

G633.51

高中历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一般教师都是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但是考完试之后很容易忘记。微课程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合理地运用微课程来进行教学。

一、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是在2008年美国提出的,它是以构建主义学习论为基本原理,以在线学习或者线下学习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1]。微课程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区别在于,微课程具有图文并茂、短小精悍和便于开发的的特点。针对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利用视频或者音频来展开教学,时间一般在5分钟到10分钟内,主要包括微视频、微课件、微教案、微练习、微反思。微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其势在于重点明确,将复杂的、枯燥的历史时间和事件变得简单化;内容精简,传统的课堂需要40分钟才能讲完一个知识点,而微课程不会超过十分钟,学生能够在线上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将微课程下载下来,在课外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微课程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当今教学需求,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能够保持更大的学习兴趣[2]。

二、微课程的设计策略

要将微课程运用好,高中历史教师就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方案,应结合教学的内容,加入趣味性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历史知识。以下是笔者对于微课程设计的一些建议。

全文阅读

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程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微课程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程,将知识的重难点细节化,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巩固知识,减轻学生的负担。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向个性化和高效化转变。

【关键词】微课程 高中 历史 运用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基本的教学形式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受到限制,有关历史知识中的情感价值观等内容没有很好的教给学生。长久以往,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也不能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汲取到真正有价值的精髓。而微课堂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凸显出来,使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知识。

一、整合课堂,导入衔接

虽然微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但究其本质还是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发挥微课堂在教学中的作用,离不开传统课堂的内容。所以在设计微课堂的时候,就要注意整合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借鉴以往的教学框架,抓住历史教学的主题,将传统课堂的核心内容很好的加入到微课堂中。课堂设计在备课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内容,只有设计出相对完美的课程,才能在授课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的开头,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最快拉进课堂教学中,是微课堂需要研究的一点,教师要将微课堂设计得生动有趣,以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抓住学生的视线,通过动态的展示营造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为之后知识的讲解进行简单铺垫。

例如在讲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节内容时,开始正式授课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古代雅典的地理环境,将尼罗河、两河流域、黄河、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发展情况作介绍和对比,在播放这些内容的时候,最好有画外音作以讲解。色彩缤纷的画面和生动的讲解能够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接下来要讲授的内容产生兴趣,使课堂教学进行的更加顺利。

二、注重细节,突出重点

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该将所有的知识点往深处进行挖掘,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刻的思考,尤其是历史这门学科,更加需要学生抛开历史事件的表面,剖析历史事件背后所涉及的经济、政治等等方面的深刻内涵。在设计微课堂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深刻思考的问题,使学生乐于探究历史事件,指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背后获得对现实的思考,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关于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要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较难用文字描述的内容,就可以采取用图片、视频等直观形象的展示方式进行教学,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魅力,更加深刻的领悟关键的知识点。

全文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探讨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程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的产物出现在大众的眼中。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没有的优点,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本文将首先分析微课程在高中历史应用中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更好的在高中历史中应用,以给广大老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微课程 教学 高中历史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们的生活节奏逐步的加快,人们更多的愿意接受便捷而又高效的学习方式。随着教育中出现了微课程这种教学方式,极大的为老师们提供了方便,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便利。微课程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也因此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温馨而又和谐的课堂氛围。

1.微课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1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微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主动的去利用微课程去学习自己所不会的难点和重点的问题,教师只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和指导,在学生跑偏的情况下进行指引。在这个微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较大的学习自由,不要过多的控制学生,使得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性。因此,当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我们知道,高中生在每节课短短的45分钟的上课时间所能学到的东西是十分的有限的,并且老师要照顾到教学进度,也没有更多的给学生普及很多的课外知识。但是,通过微课程这种方式,可以弥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的不足,延展课堂所教的知识,及时的给学生补充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微课程是以视频和声音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优美的视频和动听的音乐来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到所学的内容中去,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关注度。

1.3有利于帮助解决难题。微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宽泛的传统的课堂,它的问题较为聚集,主题相对突出,也因为更加的符合教师的需要。一个课程大部分只有一个主题,研究的问题是来源于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很多都是学生无法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课的过程中,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所学习的学习进程,所以学生可能在上课的时候无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而微课程以其短小而又精湛的内容,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们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2.提高微课程在高中历史中应用

全文阅读

微课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作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一种补充和辅助手段,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是课堂很好的调味剂。微课程的主题明确、内容精简,有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及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微课程的演绎,提高了学习效率,唤醒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历史课变得生意盎然,充满生命。

一、微课演绎,将晦涩的知识生动化,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讲述细致生动、短小精悍的微课,围绕重难点设计,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乏味为生动。长期以来,中学生识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象征》一课中,由于书上没有地图,学生对于故宫的布局难以形成直观而清晰的认识,就无从体会故宫设计布局中体现的大一统气派。于是,我制作了微课———故宫游览。微课中,主要针对故宫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和后三宫进行介绍,通过教师的头像带领学生逐步游览。首先展示故宫全局图,从午门进入,镜头拉近,教师的头像沿着中轴线经太和门进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继续走,进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最后通过神武门离开故宫。进入每一个宫殿后都由地图切换成相应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看故宫内部设计的细节,讲述每一个宫殿的用处和建筑的风格等情况。通过游览,学生们发现故宫布局“匀称而明朗”,每一个建筑细节都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学生们好像身临其境的来到了故宫参观,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看后,教师让学生们谈谈游览后的体会。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注意到了故宫设计的细节,感受到故宫布局中处处彰显的大一统气派,本课的难点就在教与学的互动中顺利的突破。

二、微课演绎,将教学内容情境化,推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利用主题突出的微课,将学生的参与与知识点串联,创设完整的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推动学生合作学习。如《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中推恩令这一内容,我展示了一段微课程。首先出示汉初诸侯王实力膨胀的视频资料,这段视频是学生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材料编成简单的剧本后录制的。视频中,吴王刘濞势力庞大想要篡夺皇位,汉景帝削藩招致七国之乱。教师询问,为什么汉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要先从当时实行的社会制度开始讲起。展示不同时期的地图,带领学生回忆西周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汉初的分封加郡县,让学生理解诸侯权力膨胀的根源。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将汉初地图中诸侯王的土地和郡县用不同的色块标注,经过推恩令,诸侯王的领土由整化零,后又通过酎金夺爵,诸侯王土地色块颜色逐步向郡县色块的颜色转变。通过颜色的转变,学生们形象直观的了解了推恩令的内容。看后设问:接下来请你想象:如果你是下列人物,你会对这项新的制度作何评论呢?展示问题:“如果你是汉武帝,你想说……如果你是被削的诸侯王你想说……如果你是新封的诸侯子弟,你想说……”课上通过体验历史角色深入理解推恩令带来的影响,得出结论,推恩令不费一兵一卒一卒,就将诸侯国势力削弱,并让新得到分封的诸侯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的大一统地位得到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不断交汇与完善,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微课演绎,将专题复习形象化,唤醒学生中断的记忆

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多,时空跨越大,学生在复习时记忆起来相对困难。而微课,通过图片、文字、解说等整合出单元或专题的历史知识,就将空洞的历史知识变成得声有色、有血有肉。学生则在赏心悦目的欣赏过程中,更为直观的记忆了相应的内容。如初三日本史专题复习中,我根据中考的考点要求,设计了日本史三个展厅的参观。第一展厅摆脱民族危机篇,展示“明治维新”相关内容和图片,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展厅中日关系篇,从明朝戚继光抗倭,到近代的甲午中日战争;从日本等八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到全面侵华战争,从抗日名将讲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后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学生们在音乐背景的烘托和图片资料的演绎中,为中国近代的遭遇悲愤,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心。第三展厅日美关系篇,两国既有合作也有矛盾,都曾参与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战中先后加入协约国中。矛盾则从美国侵日引发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不符合美国在亚太的利益。九国公约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等,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二战中,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将美日之间的关系按合作与矛盾两条线索归纳,学生对两国举动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由此通过“闻其声、临其境”的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个专题的把握,从而使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观。

四、微课演绎,将学习时间个性化,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全文阅读

浅谈微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近几年来,一种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微课出现。微课是课堂教学之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学习形式,它是信息时代进步的产物,非常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极具个性化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对于这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有着极高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教学也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2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39

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主要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微课其实就是一段视频,其中讲到的知识可能是典型题的讲解,也可能是某些考点的集中归纳,还有可能是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等。

一、微课是信息时展和教育事业需求的必然产物

(一)微课的理论基础

从微课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简单的微课基本上就是一个知识点,它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可以用这些学习方法来学习其他类似的知识,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相关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解决问题,并且会把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深深地印在心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微课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困惑进行及时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使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