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课德育总结

网课德育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县长中小学德育进网络会议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省教育厅在xx市召开“xx省中小学德育进网络工作现场会”,这个现场会既为我们提供一个总结交流的极好机会,又给我们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传经送宝。首先,我代表xx市教育局,向大会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这次会议的领导和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德育进网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全新课题。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市的xx,学校德育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大力投资,大胆探索,更新观念,创新模式,积极推动德育进网络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五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大力投入,为德育进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深刻地领会江总书记“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重要指示,在教育网络建设方面舍得投入。目前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近4万台,计算机室630多间,共有464所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并建有自己的网站或主页,占xx市学校的71%,多媒体电教平台960个,设备总值超过4.5亿元。建有xx教育信息网、xx教育信息网和xx教育信息网等综合性教育信息公众网站。城区、xx区和xx市初步实现了网上教育行政和网上学校管理。xx教育信息网在2000年9月通过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整个项目被一致认为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是用新的德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武装教师,解决德育进网络的关键问题。我们通过日常业务学习、继续教育课程、网上学习交流,更新教师德育观念。同时把现代教育技术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并举办了三次全员培训,5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参加课件制作、信息技术、网页制作等培训。在完成近2万多人次的培训后,教师基本具备课件制作、网上获取德育资源、网上与学生交流的能力,部分教师已成为网页制作、网站开发、网上德育资源建设的能手。

三是建设综合性、多层次、全方位的网上德育基地,实施德育进网络工程。近年来,我们创办了“xx市中小学德育基地网站”、“xx市小记者协会网”、“xx教育信息网—德育天地”和“中小学德育资源网”等综合性德育网站,还有为数不少的教育工作者的个人德育网站。其中“中小学德育资源网”创办于2000年9月,是立足xx,面向全国和世界的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德育网站,网站发起者及业务负责人为德育方面的硕士研究生,网站版式新颖,内容丰富,教育性、资源性、指导性、交互性等特点明显,点击率非常高。网上德育基地还包括学校网站的德育部分,各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把德育列为学校网站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规模及网页容量直逼专业德育网站。例如下午大家要去参观的xx一中,除学校网站外,xx校长和多位老师都有个人网页,其中德育内容很丰富。

四是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制作德育课件,增强学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制作课件,已成为xx教师热衷并且熟练的日常工作。xx教育信息网、xx教育信息网等网站建成了大容量的资源库供教师们免费使用。信息资源库不断征集教师们的优秀课件,课件已经广泛运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社区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心理教育、党团队活动、班会、家长会等活动,生动、直观、立体、多元、超文本的表现方式,对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例如开辟网上心理园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xx的德育资源网以及一些学校网站均开设有“心理教育或心理辅导”专栏,这些网上资源有力地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加强网德建设,规范学生上网行为。上网是xx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控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强,特别需要我们加强网德教育,采取防护性措施,规范上网行为。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发现学生进入不健康的网站及时教育引导,有不良信息及时清除,有问题及时矫正。我们把网德教育写进佛山市编写的《资讯科技》教材,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学生在信息多元和个人独处时的社会责任感、道德选择力和自控力。另一方面从技术上实施防护,在网络服务器和学生电脑上安装防护软件,以便防止黑客攻击,过滤一些不洁信息,并根据互联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平等性、时效性特点,充分利用网上论坛、聊天室、留言板等网上社区和电子信箱,展开广泛的网上德育活动。xx教育信息网、xx教育信息网、xx教育信息网等大型网站及内部办公网、xx一中、xx职中、xx中学、xx中学等学校网站均开设了大型模拟社区,师生们非常喜欢利用本地社区交流思想,释放压力,结交朋友,寻求帮助。xx一中、xx师范实验小学等学校尝试网上召开校会、家长会,效率高,效果好。

全文阅读

浅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应该知道德行与善良的心灵比任何学问或文字都重要……如果没有这一点,不能排除不良的与邪恶的习惯,那么,文字、科学以及教育上的其他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就只能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坏,更危险而已。伴随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职计算机课堂融入德育教育,既教书又育人,让学生在德育的教化与熏陶中潜移默化,让学生不止有优秀的成绩,优越的专业技能,更具备优良的品德与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这样才能长久的立足社会。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德育教学;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4

一、计算机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如今,计算机和网络正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网络如同信息高速路源源不断的向用户输送丰富的信息。网络是开放的,信息的来源是多样化的,提供的信息自然也就鱼目混杂。学生面对网络中如此纷繁的信息,容易沉迷于其中,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一方面来说,网络可以给予学生丰富的信息和精彩的娱乐活动,但是另一方面来讲,网络中也充斥着许多的不良信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渗透德育教育。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师来说,在教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应该同步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用途,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理性使用网络,成为网络的驾驭者。

二、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中考的落榜生,不仅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而且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学生来到机房实训粗暴使用计算机设备,随意拆卸硬件设备,在机房玩游戏,下课后直接就离开了教室,任由电脑处于开机状态,椅子杂乱,键盘乱摆,垃圾乱扔。这些不良行为在实训过程中经常发生。在实际的计算机课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在下课以后强调完成这些事情以后再离开。除此之外,应该引导学生严格遵守机房规章制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和作风。

全文阅读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 生活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119-01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他主张把重心从教科书转向教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求教育要植根于生活与实践,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和出发点,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认为,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实的生活实践活动是教育的内容来源,教育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思想品德课堂充分发挥德育功能,促使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一、活用教材,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让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但是不可否认,教材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对新发生的事情、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总结,弥补教材反映客观实际滞后的不足,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日常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实例,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实现思想品德课堂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二、以生活实例导入课堂,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整节课的质量高低。以生活实例导入思想品德课堂是值得教师应用的技巧,即教师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我爱我家》时,先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你的名字有什么寓意?(2)父母做的哪一件事情让你记忆最深?为什么?(3)你对家的理解是什么?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式讨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整个课堂热闹起来了。

全文阅读

职业院校学生德育课堂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的调查报告

【摘 要】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已成为困扰德育教师的一种普遍现象,本课题针对这一现象对我校某班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提出了在课堂上适当控制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的大胆设想,提倡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和网络。

【关键词】德育课堂;手机等网络传媒

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青年学生已经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了。但在职业院校的德育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等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教师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了。那么,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们能否尝试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禁止?笔者通过对学生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的调查,探究其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大胆设想以趋利避害,让现代技术为我所用。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实收45份。问卷内容包括职业院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的使用频率、使用原因及使用时间等六道选择题,最后设计了两道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写出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及感受。

1.问卷数据总结

1.1关于使用手机频率问题:数据显示,学生德育课堂使用手机频率高。

问题1:在德育课堂上,你是否经常玩手机或其它其它网络电子产品?

经常36.2% 偶尔59.5% 基本不玩 2.5% 从不1.8%

全文阅读

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活动课探究

摘 要:网络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也为教育者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在建构主义和行为导向教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究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德育活动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当今中职德育课的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德育;活动课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网上的教学资源愈来愈丰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种种优越性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组织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本人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努力尝试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探索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德育活动课教学模式,就此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研究

在网络教育时代,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活动课堂模式,提高中职德育课课堂实效性也成为一线德育教师的重要课题。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德育活动课课堂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学习为着眼点,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行为导向教学的现代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汲取和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德育活动课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情景模拟,提出任务,引导自学;而是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索研究;三是总结内容,精讲解惑,感悟升华;四是效果反馈,课后延伸,学以致用。下面将具体阐述几个教学环节过程:

(一)情景模拟,提出任务,引导自学。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网络环境下,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以其声像同步,多维动画的效果,既可以创设教学需要的生活场景,又可以根据需要创设多重有利于教学的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情境,使学生主动发现,大胆提出研究的问题。因此,在制作网络课件时,本人都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有关的教学资源和互联网的网络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根据教学设计的思想理念,创设情境,充分而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的,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全球性、可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

比如在《投资理财的方式》中专门设计了教材中关于储蓄、股票、证券、保险几种理财方式的基础知识,同时连接了相关的网络资源和搜索引擎,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优势,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学生是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这种学习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做到自主独立的学习,也使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全文阅读

关于技校德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德育课程是技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极为重要的课程。德育课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乏味,如何上好德育课,让德育课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值得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德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德育 课堂教学 体会

技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学生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技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德育课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乏味,而技校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差,有厌学情绪,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缺少与人沟通的技巧。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德育课,谈谈几点体会。

一、引用案例、故事,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在德育课中,学生需要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果都是用“讲”的方法告诉学生道理,就会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笔者更多地采用介绍故事、案例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体会,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德育课本中有很多案例供学生学习,但是为了更贴近学生实际,笔者事先在网上搜集一些资料,结合社会现实,将学生熟悉的事件引入课堂进行讨论。例如,在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笔者提到“小悦悦事件”,谈到扶不扶的问题,这是全社会都在讨论的话题,也是公认的道德两难问题。不扶,没有爱心;扶,又怕受到伤害。如何处理?让德育教育陷入两难。其实,这种德育两难问题还有很多,例如,要不要见义勇为,要不要拾金不昧等,这些话题正是教育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契机。对于扶不扶的问题,笔者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告诉学生不要回避;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不给学生提供唯一的答案,允许学生的答案多元化,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后再因势利导;最后,告诉学生助人为乐没有错,但应当注意方式方法,助人者要学会自我保护,被助者要学会感恩,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就是增加学生的参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很多活动。例如,在讲“提高法律意识”时,让学生搜集、组织与法律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办一份手抄报。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还培养了搜集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讲完“培养健康心理”这一节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笔者设计了一堂活动课叫“优点轰炸”,小组轮流说出某一个学生的优点,再由学生自己总结、谈感受。学生都感慨:“原来我有这么多优点啊!”这堂课上,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既体验了被赞美的感受,又学会了怎样去赞美别人。在讲“拒绝迷恋网络世界”时,笔者组织了辩论会,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辩论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辩论,学生得出结论:学生上网有利也有弊,要正确使用网络,让网络为我所用。课堂上的这些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组织材料等能力。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时间,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归纳总结。

三、回归生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全文阅读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 在现在的社会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的一切标准,而在这个标准的背后是被忽视了的德育教育,然而德育教育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说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德育 初中思想政治 渗透

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中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德育教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德育工作是一项关乎民族素质、民族未来的基础工作。本文旨在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以提高初中生细想思想道德素质。

俄国著名的哲学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我国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曾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可见德育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门德育教育重要的学科,我们应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养其高尚的品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开展,新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必须使学生全面发展。

家长和社会要求孩子既要成才,更要成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接下来急需探索并解决的。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拓展新的思路与方法,尤其是要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进而求得科学系统的教育方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做好网络德育工作

信息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被网络所充斥。因此,网络对中学生的学习和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形色各异的网络道德问题接触而至。作为当代的思想品德教师,不仅仅要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还要积极的去面对,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学生,提升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际效用。网络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在局域网或者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的品德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主题就是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其和初中学校的德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更加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网络德育实现学校德育的途径有,学校德育课堂,网路咨询、在线探讨、网上德育基地等等。学校网络德育目标不仅仅是指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还包括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网络的特点的德育目标有网络德育、信息涵养、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几分方面组成。

二、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德育实效

全文阅读

浅论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

摘 要: 初中生还是一些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对他们进行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在必要的理论灌输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主体学习兴趣,开展好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 自我发展 素质能力

在新的教育和课程改革浪潮下,如何增强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代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初中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广大社会和思品课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改精神,探索总结出社会和思品课教学要与时俱进,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抓好实践活动,利用现代技术,注重能力培养诸方面,从而整体提高初中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使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进行社会和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置上。因为上课中无论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美,如果不落实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体验,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心灵的感悟,那么德育的实效性将会事倍功半、收获甚微。因此,加强学生的社会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键是要分清谁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同时要加强学生主体参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因为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抽象,一定要注意避免干巴巴地说教或板着面孔训人。如果思品教学一味地、呆板地说教,则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古人说得好:“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做学习的最好老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在兴趣。

社会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快乐、欢喜和满意的兴趣,从而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历史、人物、事件,了解和认识动物、植物及各种自然常识和现象,增长知识和见闻。如果缺少或没有这种兴趣,学生就不会真正深入教材的学习中。可见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消除思品课的说教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情感交流,善于开展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十分重要。社会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有一位伟人说得好:激情是人的指向着自己的对象努力追求的性能。试想,连教师自己都不能真心感动的东西,平平淡淡地讲出来,又怎么能感染和打动学生呢?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注重理论观念的直接灌输,而忽视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情境教育,这就难免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社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感染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绪情境。这种情绪往往影响和调节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和积极性,尤其是一些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以对老师的好恶决定学习态度的学生来说,更会出现这种状况。老师只有在教学中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感染和教育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使他们将这种情感迁移、扩散、泛化到学习内容上,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这启示我们,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师生之间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尤其是进行社会与思品课教学,必须富有激情,它是这门课程主讲教师特有的一种感染力,也是教师教学魅力的集中和最佳体现。只有以激情叩击和拨动学生心弦,才能闪烁出美丽的火花,形成师生情感交融和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良好效应。

全文阅读

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在班级建设中的实施

一、抓好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加强班级德育建设网络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德育管理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要重视现代教育下的网络教育作用,实施网络信息技术与德育管理的配套合作制度,真正实现网络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我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利用网络广开德育教育资源,搜集名人事例演讲或视频讲座,时刻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强档栏目,下载德育片让学生观看,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班主任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建设网络校园,开辟了班级文化,网上创办了校本文化一角“摘星采花集”、“成功者的足迹”等专栏,利用名篇名作来教育熏陶感化学生,使他们接受到良好的人文的感染,实实在在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成功的内涵。

二、突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性

抓好信息技术与班级管理的整合班级管理要注重网络信息技术与班级建设间的结合,完善二者运行有机整合制度,让教师摆脱“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育人方式,侧重育人在“实用性”上下功夫。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我认为要有一套适合新课改的有效运行制度。首先,开展信息技术网络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网络应用操作技能。课程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离不开教师的技术及业务水平。老师们可以采取集中培训、教研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强化与落实。经过培训,老师能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及flash等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活动,也更能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络育人工程了。其次,开展教研活动,用课件找准信息技术与班级管理的结合点。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强调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讨教法,力争把最适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或者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的案例、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我们鼓励老师自己制作课件,凸显结合点,通过示范课、座谈等形式进行交流,要求教师在德育结合点上把好脉。之后,学校将好的德育课件集中存档,建立学校的德育资源库,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最后,专门开辟班级论坛,鼓励老师上论坛交流网络信息技术,互相切磋课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存在的困惑。在论坛上,对德育分类,版主提出讨论的话题,鼓励老师讨论教研,广开言路,互相切磋,以此基础制定课件,进而在论坛上共享教研成果。信息技术让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默契,也让家校、教师间的互动成为一种可能,学生在活动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更能接受班级建设的文化熏陶以及德育渗透。

三、总结

走进信息技术教育,不一样的教育,不一样的效果。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要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将信息技术辅助班级管理,让班级教育活动变得多样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人生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自然也会让班级管理更显特色,让班级建设更能锦上添花!

作者:崔现龙 李富霞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四中学

全文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网络教育

摘 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课网络道德教育,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课网络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乐于探究、勤快动手,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品德网络教育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为:“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扩张与发展,一方面,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结识新朋友和产生新创造的快乐源泉;另一方面,网络也成为部分青少年荒废工作与学习、逃避现实生活和沉溺虚拟空间的险恶陷阱,甚至成为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直接诱因。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网络道德教育应当得到极大的重视,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利用网络,确实发挥政治学科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探寻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提高思想品德学科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度。

二、教学案例

1.教学准备

以《学会拒绝不良诱惑》――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七年级上)为例来探讨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师能通过活动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的功能,合理安排使用网络的时间,积极主动去利用网络而不被网络所使用,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为今后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教学的思路:

(1)教师使青少年能全面获得关于网络使用方方面面的利与弊的知识和信息;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