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5月中旬,初夏,花正艳,清风徐徐。此时,人们都希望能慵懒地打个盹,而通信运营商却不得不忙碌起来:忙着搞内容建设,拓展业务;忙着走低价路线、打服务牌“讨好”用户……他们都忙着在移动互联网的土地上,种几棵希望能结出金元宝的树苗。
扩业务触角越伸越长
移动互联网!
又是移动互联网!
如今,几乎人人都在谈论移动互联网,几乎每家企业都想在这上面种几棵希望能结出金元宝的树苗,更何况是离移动互联网楼台最近的通讯运营商?他们手握移动互联赖以生存的3G网络,还与为移动互联网提供硬件支持的终端商结成近姻,现在,他们又搞起了内容建设。
在日前落幕的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中国联通宣布从今年起至2014年,将连续3年与北京国际电影节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在此期间,中国联通将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提供全面的网络通信和服务支持,并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提供新的观影和传播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视频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一直是各大运营商重点发力的领域。此次中国联通与北京国际电影节达成合作,不仅是国内运营商首次将触角大规模触及电影内容,为其在手机视频内容建设上奠定更强大的基础,其3G网络支撑的手机电影、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视频等各类新应用,也将得到更好的推广。
这边对手机视频领域重点布局,那边对电子商务的发力也不遗余力。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联通电子渠道中心即将更名为“中国联通电子商务部”,主打“电商”和网上直销。与此同时,联通还将自上而下大力组建电子商务运营队伍,一直到地市分公司都将配备相应人员。
2013年1月9日,中国移动2013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总裁李跃提出存量经营、流量经营、集客经营作为今年发展的三大驱动力,以推进中国移动战略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流量经营和集客经营事关运营商的战略转型,于是很快被通信业高度重视。关于流量经营和集客经营,网上早已涌现出众多的文章,而存量经营则鲜有人讨论。在此,我愿与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存量经营”(本文仅讨论通信运营商,不涉及其他行业)的点滴。
一、 存量经营的定义
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看,存量经营即运营商针对现有客户,以提升客户忠诚度、释放客户价值为目的的一系列经营方针和策略,主要是通过客户信息挖掘、精细化管理、差异化服务来实现客户保有和价值提升。之前听到更多的是“存量保有”,从“保有”到“经营”,也体现出了运营商对流失率的控制更有信心,除了要留住客户,还要对客户的价值进行挖掘和提升。
从广义上来说,运营商通过良好的网络支撑、精细化的管理保障和真诚的服务引导(至优网络、至精管理和至诚服务)来提升客户的体验和感知,最终带来客户价值的提升,都可以算做存量经营,所以存量经营的涵义是非常广的,囊括了运营商除拓展新客户外的大部分经营活动,除了前端的市场活动,还包括后端的支撑活动(如网建、网优、IT系统完善等)。
二、存量经营的重要性
如果说流量经营和集客经营是为了谋发展,存量经营则是为了求生存,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移动用户市场日趋饱和(2012年12月工信部数据,我国移动用户数已逾11.04亿,渗透率超过了80%),移动用户增量市场的空间不断减少、增速日益放缓,运营商对存量市场的依赖程度将不断增加。
一、概述
早期的专网主要服务于电力、石油、钢铁等相对封闭的行业,与政府运行关系不大。近年来,随着专网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专网运营政策的放开以及专网通信技术的突破,国内专网的网络规模及市场迅速壮大。特别的,基于TD-LTE的宽带多媒体数字集群专网系统在国内外多个城市的无线政务专网得到了应用,应用范围和业务模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11年,北京市启动TD-LTE无线政务专网建设项目,拟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市的无线专网覆盖,改善民生,提高居住质量。北京市政务专网采用先进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无线通信技术,使用1.4G优质频率资源,现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网络性能和业务测试,得到了各方领导的高度肯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对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的工作进展及北京市BOT模式的成功经验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其他省市申请公用频段进行无线接入的各种应用探究与探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2012年6月,天津市启动建设TD-LTE天津市无线政务网[1]。网络覆盖天津市区、滨海新区及天津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及郊县县城,计划分三期完成。按照规划,该网络将承载城市应急安全,多媒体数字集群通信、智慧城市等方面业务。2012年11月,郑州公安局采用TD-LTE宽带多媒体数字集群技术建设了其新一代公务无线网络。网络建成后,将为公安领域的TD-LTE业务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示范意义。在南京,国家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2013】276号函,正式批复同意南京市使用1447MHz-1467MHz频段建设基于TD-LTE技术的无线政务专网,此张专网为全国第一张大规模应用的TD-LTE(1.4G)城市专用网络,也是全球第一个宽带多媒体集群城域专网,目前该网已承载了南京市政府多个部委办局的政务应用,为城市运行管理做出了应有贡献[2]。
二、引入业务运营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2.1业务运营管理系统概述
业务运营管理系统(BusinessOperationManagementSystem,简称BOMS)由两大系统构成,分别是业务管理系统(BusinessManagementSystem,简称BMS)和业务支撑网网管系统(OperationManagementSystem,简称OMS)[3][4]。BOMS系统包含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资源管理、客户服务、营销管理、计费、帐务、结算、合作伙伴管理等功能,并可根据业务需要,实现与诸多相关外部系统的数据和业务交互,解决运营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和推广具体业务的问题,帮助运营企业形成强大的业务交付能力。
2.2专网运营当前瓶颈
当前,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来看,专网运营领域都已具备了大发展的条件,可以预见专网运营其企业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但由于历史原因,专网运营尚且存在着将网络能力转变为具体服务交付能力的瓶颈[5][6]。其中最为突出的,亟待解决的瓶颈为,由于传统专网业务内容单一、竞争不激烈等特点,专网运营一直以来就缺乏有效的业务支持手段,比如:专网通信运营企业为了解用户对某种业务的喜好程度,除了向用户咨询外,还需通技术手段针对某一时间段、一部分专网终端上承载的特定业务的使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但目前专网运营中恰恰缺乏这样的业务支持手段,无法对网元级业务进行有效管理。目前,随着专网通信运营企业对专网业务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用户实际工作中的对专网业务需求的不断加大,要求专网通信运营企业必须像公网运营商一样构建相应的业务支持系统,以此来解决如何经营、管理、提出和推广专网业务的问题。
2.3专网运营面临的竞争
针对中国移动在新4G时代4G客户发展缓慢的难题,首先从客观背景及主观因素等维度进行成因分析,再通过4P模型进行短板剖析,从而提出加快4G客户发展的分群治之原则、平滑过渡原则、自由选择原则、便利性原则和零门槛培育原则等,最后给出网业协同、三换变两换、两换变一换、全渠道、全触点运营的高效4G客户迁移演进路径,实现4G“快运营”,最终走向“快盈利”。
4G 客户 迁移 运营商
1 引言
从2013年12月4G牌照发放起计,中国4G元年运营时间已过一半,检验通信运营商的4G发展状况,业绩并不如人意。工信部7月份的数据显示,全国4G客户达到1 397万户;中国移动最新数据显示,其4G客户达到了1 394.3万户。从发展最好的中国移动数据来看,虽然仅用半年时间客户数目就已经突破千万,但这一成绩与中国移动年初预计目标差距甚大,与中国移动承担全球通信竞争制高点的使命距离甚远[1]。综合起来讲,消费者对于4G的不积极,虽然主要源于资费贵、信号覆盖不全面等认知,但运营商对4G启动定位不准、运营策略出现偏差、转换手续复杂无法克服使用惰性等因素也进一步造成市场观望局势,4G消费的积极性仍需要大量激发。
7月1日,在中国移动先行半年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开展LTE混合组网试验的许可。三家运营商几乎站在同一平台上,4G运营策略究竟是此前营销政策复制还是另辟蹊径。这意味着亟需探讨一个通用的4G发展策略,让通信运营商不再走弯路。其中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对现有规模客户的“快迁移”,实现4G的规模“快运营”。
2 前期4G运营之“误笔”
2.1 产品高门槛、高资费,欣喜转担忧
在话音和短信业务收入增速下滑的趋势下,流量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增收主力。面对收入和成本的双重压力,在发展前期,运营商将4G业务定位在高端市场,中国移动入门套餐高达128元,远远高于人均60元的ARPU值,从而造成4G运营初期,客户对4G资费的担忧甚至抵触心理,而网上“一个晚上不关4G,醒来房子就归移动”的夸张段子,更是助长了客户的这种担忧情绪。虽然从2014年3月起,中国移动已经将4G门槛下调至58元,然而第一印象已形成,广大客户至今仍对4G消费望而却步。
摘要 中国通信行业在经过2008年的重组以后,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这三家运营商是由之前的六大基础通讯运营商合并而来的,3G牌照发下来之后,三大运营商各有各的优势,移动是移动通信基础最雄厚的一家,电信移动通信起步晚但CDMA网络成熟,而联通的WCDMA对高端客户很有优势,因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状态。
关键词 运营商;3G;通信;移动;联通;电信;三足鼎立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227-01
在讨论中国通信运营商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运营商呢?我们通常所谓的通信运营商就是指那些拥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运营牌照的公司,这些公司可以架设网络,继而为他们的用户提供移动通讯业务的服务。在通信这个行业里,运营商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们的影响力甚至高于生产设备商,这些通过中国移动的实力就能看出。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国的通信运营商现状,那就不得不研究一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家国内最大的通信运营商。
在这三家公司中,中国联通公司是由国务院1994年批准成立的,而其他两家是1999年电信局被拆分为 中国电信(负责固话业务) 和 中国移动(移动电话业务)成立的。当谈到这三家的区别,普通的消费者第一反应肯定是号码段不同,这里我们做更深入的分析。其实,在2008年国家对通信行业重组之后,铁通成为移动的全资子公司,(移动+铁通=新移动)主要经营固网+2G(GSM)+3G(TD-SCDMA);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成为联合网络公司(联通+网通=新联通)主要经营固网+2G(GSM)+3G(WCDMA);而电信收购原联通的CDMA网络,中国电信主要经营固网+2G(CDMA)+3G(CDMA2000)。通俗的来说,在这三家公司中2G业务是中国移动做的最好,而固网业务则是中国电信的强项,但其在移动业务上的表现却只是差强人意。中国联通的业务较为均衡,固网业务上比电信稍差,但移动业务比电信强,在移动业务上(2G)比不过移动,但是固网业务上比移动强。(固网业务排第二,移动业务(2G)也是第二)在3G上联通却拥有一张王牌——WCDMA。通常我们都知道电信的手机是不支持移动和联通的卡的,原因就在于网络制式了,电信的2G用的是CDMA,这是美国的标准 ,而移动和联通的2G都是GSM,这是欧洲人的标准。从理论上来说,美国人的CDMA不管是话音质量,还是信息保密性都略胜于GSM。但是当年世界上80%的通信市场被GSM牢牢占据,远胜于CDMA,这是因为当年美国人慢了半年,就因为这半年GSM统治了世界。由于现在国内2G用户最多,市场最广,所以现在几乎是移动公司一家独大的现状,据统计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率接近70%,同时其预付费的市场份额也高达79%。但在通信领域,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庞大的用户群也不能成为移动高枕无忧的条件,随着更新技术的研发,也许4G的出现会让通信行业重新洗牌。
当然,要比较这三家运营商,我们当然要说一说3G,众所周知,3G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那它到底有什么好处呢?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我国的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也都有自己的3G标准,那它们分别是什么呢?中国联通的3G是WCDMA,联通赋予它一个新的名字——沃,它是欧洲和日本的标准。这是当今3G最主流的、技术最为成熟、产业链最为完善的一张3G牌照。其实在3G技术推出之前,中国联通是三家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即便是在重组以后联通仍然难以匹敌其他两家,在移动业务和用户无法上,中国移动的绝对霸主地位实难撼动,合并的中国网通固网业务也无法跟中国电信同日而语。国家将这个牌照颁给实力最弱的联通就是想打破这种关系,但是联通人员和组织架构的问题使得它无法焕发出年轻的力量,3G的运行也不像想象的那么成功。而电信的3G则为CDMA2000,与GSM、WCDMA多达近百家终端厂商相比,仅有20多家厂商的CDMA手机厂家显得逊色不少。而且由于种种问题,许多世界著名的公司,甚至美国运营商从第二代到第三代转移时,已从CDMA转向GSM的阵营。国外的CDMA2000标准3G终端设备不仅占比很小,而且此类终端设备多是机卡一体,根本无法在国内投入使用。之前我们介绍过,中国电信拥有着世界第一大固定电话网,超过4000G骨干网带宽,60G独立国际出口带宽,150家全球合作运营商,近3亿固定电话及宽带用户,在宽带互联网资源、综合信息服务应用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而且,在这次的电信重组中,中国电信毫无疑问占到了最大的便宜,通过合并中国联通的CDMA,中国电信获得自己的移动牌照,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天翼。而移动则更加可怜,国家工信部要发展我们自己的3G技术,而这个重大的责任当然是责无旁贷的落到了移动身上,TD-SCDMA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并且是得到了国际认可的第三代通信技术国际标准,也是我国通信业的一大骄傲。然而中国移动的TD-SCDMA仅仅是一个成熟度很低的一个技术标准,直到现在为止也仅仅是处于试用阶段,但是移动公司的强大实力和国家自主发展的决心使得它有了更多的机会,截至到2008年12月3日,中国移动已经在38个城市总共建设了16.7万个TD基站,网络容量为690万户。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与网络架设中的问题,现在的TD很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速度和网络覆盖质量上都处于劣势。当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有强大的中国移动这个后盾还有政府政策的支持,TD-SCDMA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中国通信行业走过了风风雨雨的20年,一路磕磕绊绊总算是有了一定的成就,而以2008年电信重组和2009年3G牌照发放为代表的新一轮电信行业体制改革为标志,形成了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牵头局面,他们也将代表中国与世界运营商一决高下。
参考文献
从电子邮箱、即时通讯,再到刚刚起步的SNS,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们,一直在寻找进入互联网的机会。为、51、海内、开心……正当SNS(社会性网络服务)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甚至陷入混战局面之时,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们也开始将目光瞄准了这支“潜力股”。今年10月15日,新联通公司挂牌成立的同时,其一手策划的SNS社交网站――悄然上线。这也成为了继中国移动进军SNS后,又一跟进的运营商。
中国联通的SNS网站,整合了邮箱、即时通讯、实名社区和积分商城等业务,目前已经上线公测。此前,中国移动投资2亿用于发展旗下SNS网站.“”业务,计划将139社区提供的手机邮箱、手机即时通信等功能植入定制手机。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另一SNS网站也进入内测阶段。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们经历了从品牌塑造到服务深化,再到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的转变。但实际上,传统的通信业务及增值业务始终无法满足运营商对于业绩增长的要求,收入的增长更多的是靠新兴业务带来。这些将促使运营商把竞争优势从手机端扩展到PC端,依靠多元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已突破2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8450万人。也就是说,已经有30%的网民开始使用手机上网。对于拥有6.16亿手机用户的中国运营商们来说,未来商用化的移动互联网将会是一座潜藏的金矿。
从即时通讯,电子邮箱,再到刚刚起步的SNS,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们,一直在寻找进入互联网的机会。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运营商进军移动SNS具有许多天然的优势: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将数以亿计有着真实身份的手机用户接入互联网。这些真实的用户信息,正是通信运营商多年积累的用户资源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同时也满足了SNS的前提一真实。
另一方面,作为产业链的源头的通信运营商,一手握有移动互联网的入网通道,一手握有数量庞大的客户,将两者结合,有效地减小了转投成本,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好事。对于移动用户来说,移动SNS可以完全摆脱对传统互联网的依赖,随时随地展示个性,建立圈子,体现社交的实际需要。
在中国,手机网民主要是那些有着高学历层次、高消费能力的青年人群。比起传统的互联网用户,他们更年轻、更时尚,因此,将手机与社交站点进行互动,可以更好地满足那些活跃的社交网络用户的需求,并产生巨大的流量。在中国,校内网等SNS网站已经开始了手机SNS业务;而通信运营商的介入,不仅加快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也将为未来的移动SNS带来更多的变数。
表面上看,运营商进军SNS,是为了在用户黏度极高的社交网络上分一杯羹;实质上,SNS仅仅是它们手中的一颗棋子,在日趋明朗的3G时代,迎接运营商的,将是又一轮争抢用户与利益的激烈之战。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研究背景;通信运营商竞争与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对通信运营商竞争与合作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论证各通信运营商在价格竞争和互联互通问题上有选择合作的必要性,也有选择合作的可能性,从而为通信运营商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我国电信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我国通信市场的整体环境、主要通信运营商的基本情况、细分通信市场的竞争状况、小结、从理论上讲,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囚徒困境”的博弈便可能出现合作解:第一,博弈为无限次重复博弈。在无穷多次博弈中,选择背叛者即使从第一次的机会主义行为中获得利益,它将会在以后的博弈中受到来自对方的报复,最终得不偿失。第二,参与博弈的人数少而稳定,各博弈参与者所感知到的风险会减少,并在以后不断的合作中趋于稳定,等。具体材料详见:
论文关键词:价格竞争互联互通重复博弈竞争合作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由于存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通信运营商在价格竞争博弈中可能选择相互压价的非合作策略,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有实现合作的可能性;选择互联互通对于通信运营商各方来说都是有利的。文章提出,在电信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市场规则,并公正地执行规则从宏观的角度对通信运营商进行积极的引导。促成通信运营商走向良性竞争.实现共赢:要最终解决我国通信运营商之间存在的恶性价格战、互联互通障碍等问题,需要对国有通信运营商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使通信运营商成为真正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
一、引言
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以来,伴随着电信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进程,中国电信产业迅速发展。同时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于通信运营商们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价格便成为他们争夺消费者的最主要手段。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各运营商纷纷降价,由此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而在互联互通方面,各通信运营商有意无意地给其他运营商设置障碍。这使互联互通受到阻碍,而互联互通的障碍会影响到运营商自身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通信运营商之间价格竞争和互联互通的博弈分析。论证各通信运营商在价格竞争和互联互通问题上有选择合作的必要性,也有选择合作的可能性,从而为通信运营商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我国电信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背景
1.我国通信市场的整体环境
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信独家垄断时代的结束,从此我国通信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通信市场由垄断逐步走向竞争1999年2月,原中国电信被拆分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通,寻呼业务并入中国联通。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竞争,政府又给网通公司铁通公司和吉通公司颁发了运营牌照。2001年底,中国电信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保留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北方与中国网通、中国吉通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至此。在基础电信领域。包括国际、长途、本地、移动等在内的各类主要业务都已同时有两家以上运营商展开竞争,我国的通信运营市场形成了多家企业共同竞争的局面,通信市场的竞争态势初步形成。
2008年1~6月份,通信业务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全国通信业务总量完成1162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我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为35632.1万户,比上年末缩减了931.6万户,月均减少155.3万户,移动通信电话用户累计达到60075.7 万户,比2007年末新增5345.1万户,月均增长890.9万户。
2008年1~6月份,通信业务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全国通信业务总量完成1162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通信业务收入继续平稳增长,全国通信业务收入44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39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邮政业务收入47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通信业务总量的增长率约为通信业务收入增长率的2.5倍。
截至2008年6月份,我国固定电话用户合累计为35632.1万户,比上年末缩减了931.6万户,月均减少155.3万户,移动通信电话用户累计达到60075.7万户,比2007年末新增5345.1万户,月均增长890.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7部/百人,住宅电话普及20.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5.6部/百人,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99.5%。
一、电信运营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一)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
业务总量。2008年1~6月份,全国通信业务总量完成1162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从具体月份上看,第二季度三个月通信业务总量均保持快速增长。4份全国通信业务总量完成196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849.2 亿元,增长27.2%;邮政业务总量114.2亿元,增长20.4%。5月份全国通信业务总量完成203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922.8亿元,增长26.8%;邮政业务总量114.3亿元,增长20.9%。6月份,全国通信业务总量完成200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887.0亿元,增长25.9%;邮政业务总量117.2亿元,增长21.0%。
业务收入。2008年1~6月份,我国通信业务收入继续平稳增长。全国通信业务收入44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39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邮政业务收入47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通信业务总量的增长率,约为通信业务收入增长率的2.5倍。
(二)电话用户发展
【摘 要】
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主要针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IT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技术问题,陈述了利用云计算来构造移动通信运营商办公云平台。给出了移动运营商办公云的技术架构,并且从系统运维的角度,讨论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办公云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实现对办公环境的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运维,进而合理利用资源并提升用户体验。
【关键词】
办公云 智能运维 大数据 移动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1-0061-04
近年来,云计算[1]、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成为了后互联网时代标志性的IT技术和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作为智慧城市的支撑,从技术和模式上为实现智慧城市打下了基础。智慧城市在应用上迎合了现代对城市精细化运作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云计算成为了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及使能技术。缺乏云计算的支撑,大数据和智能城市的实现将会面临极大的技术与管理上的挑战。
1 历史发展推动的技术变革
在后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需要越来越强大的计算系统来协助解决。由此,IT基础设施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大量的规模在万个节点以上的数据中心和集群系统。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其管理成本和复杂度远远超越传统小型数据中心的成本与复杂度。要有效地利用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方法,能够对大规模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资源进行自动化的、动态的管理和控制[2]。
【摘要】 随着传统网络大规模退网和网络架构重构对机房各类资源的需求,以层级扁平化的网络简化趋势将势在必行,摸清现有机房网络资源条件,在匹配未来3-5年内通信网络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基于CODC化的重构网络的机房布局规划,是目前各通信运营商网络规划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通信网络演进趋势的基础上,探讨新一代通信机房的规划原则和各专业设备部署情况,提出各层级通信机房规划建议,为通信运营商网络顺利转型打下基础。
【关键字】 通信机房 网络重构 机房规划 NFV SDN
一、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正朝着“简洁、敏捷、开放、集约”的方向发展,各运营商现有通信局点布局及配套设施是面向铜缆网及传统交换网设计的,已不能满足业务和网络重构的要求。基于传统通信设备大规模退网和网络架构重构对机房各类资源的需求,以层级扁平化的网络简化趋势将势在必行,摸清现有机房网络资源条件,在匹配未来3-5年内通信网络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做好基于CODC化的重构网络的机房布局规划,是目前各通信运营商网络规划的迫切要求。
二、通信网络演进趋势
根据目前技术成熟情况,预计通信网络将朝着以下趋势发展:一是架构重构,以DC为核心建网。传送机房改造为云DC,建设DCI互联网络形成一体化资源池。二是网络重构,全面虚拟化。vBRAS等网元虚拟化,实现NFV电信云集约部署;网络设备虚拟化,利用SDN(overlay)构建智能弹性网络;在对SDN/NFV等新技术的引入过程中,新系统应优先基于SDN/NFV部署;部分老系统可逐步引入SDN/NFV。
SDN/NFV技术分别从网络架构和设备架构进行创新,将影响业务模式、网络演进和运营体系变革;云是SDN/NFV的基础, 实现网络资源弹性扩展和灵活配置。
三、 新一代通信机房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