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精选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一,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意义

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意义,除了它是整个课程的重要学习成果,为学生进而开展教育管理社会调查奠定选题基础之外,主要还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专业实习的总结,对实习生个人而言,可以总结出在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直接获得专业工作的体验,并且取得新鲜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将来在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岗位上,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也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和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加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培养和建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和价值观.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实结有助于实习生建构,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实习不仅可以促进实习生学习,理解,反思指导老师提示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其在应用,检验,质疑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揭示,分析,批判自己的"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的显性知识和"知道是谁,知道怎样做"的隐性知识,由此促进实习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教育认识能力,不断建构,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使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知识转变为实习生真正的思想财富,从而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

第三,通过专业实习的总结,电大教学部门也可以了解自己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中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集中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工作,提高其办学质量.

二,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基本要求

教育管理专业实结是根据实习生个人实习计划和实习全程情况所作的最后的检查和评价.一般分为四种类型:阶段性小结,专题性总结,全面总结和自我鉴定.

(一)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主要是对一定时间段的实习工作进行的总结,多在阶段性的习小结会上以口头总结的形式进行.在实习小结会上,实习生简要汇报所完的工作情况,个人实习计划执行的情况及其效果.双方实习指导教师针对实生的实习活动作简要的评讲,充分肯定成绩,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确定习小组和实习生个人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并提出具体要求.这种阶段性的习小结,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实习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专题性总结

专题性实结主要是指以某一专题为内容的实结.实习生可以以人实习计划中确的实习主题,通过分析,归纳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体会,写成相应的书面总结报告.如有条件,实习生的教育管理专业实结,可计为专题性总结.

撰写专题性实结,往往写作形式不定,但,余了要遵循一些共同的撰规则外,还应当注意其自身的特点,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定题—口子宜小;选题—事例要典型;行文—观点要提炼.当然,专题性实结的写离不开辅以收集实习单位的相关文献资料,访谈,讨论等研究方法.

(三)全面性总结

全面性总结既适用于电大班级或学校的综合性总结,也适用于实习生个撰写实结.这种书面形式的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本情况.实结的开头部分往往有一段基本情况概述,把级,学校或个人进行专业实习的时间,地点,经过,完成的任务以及其他有问题交代清楚,通常采用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把主要经验分成几点概括一还有的把本次实习效果和实习成绩总结一下,为下而谈论具体问题作好准备.

第二,主要成绩.这部分是实结的核心部分.一股来说可根据专业习的几个阶段依次来总结.可以把主要成绩概括成几个小标题,分别阐述.在总结实习成绩方面一般要有大量典型事例.并且要分析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班级或学校的总结在此通常还应当表扬一些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以示激励;实习生个人的实结也可在交代主要成绩的同时介绍个人成功的经验.

第三,存在的问题.全面性的总结一般主要是反映成绩和经验,但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和教训,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好要有典型事例,以防空洞,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四,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是实结的结尾部分.一般是根据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提出来的,起表明决心和展望前景,提示后续学习方向的作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做全面的个人实结,在介绍完实习基本情况之后,一般还可以简介个人的实习感受,在此基础土,.可就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等方面展开总结.

(四)自我鉴定

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要填写实习鉴定表中的自我鉴定,作实习中的表现和体会的一个总结.一般包括一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基本情况.主要是表明实习期间工作情况成了哪些任务等.最好用一些统计数据来说明.

第二,实习收获.主要指通过实习,在专业思想,专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能力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体会.最好要有典型事例,并分析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

第三,存在的问题.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自己思想,文化,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弱点和缺点,因此在总结时要实事求是地写出来,并分析其原因,并应当定出今后的改进措施.

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个案分析

这里介绍一篇实结的实例,这篇实例,属于全面性总结,它遵循了实结的基本写作方式:实习基本情况介绍,实习感受和体会,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的意见.但其中可以看出不少问题.

实例:

实 习 总 结

x x x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在实习期间,组织了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的观摩课,还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查工作……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产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三考虑,我还是把它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一词,辩论深刻到位.另外,为了普及奥运知识,我还在班会上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最后一曲笛子独奏—"歌唱祖国"将班会推向了高潮.

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同学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尽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回答:"当然是一斤铁重了!"

班主任工作之外,我也作一些细致观察,以为教育凋查作准备.

我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 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 这样的教育能被称为素质教育吗

此外,我还旁听了一些观摩课,在这些课上,’常常呈现出华而不实的表演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共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l,教师应当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当弄虚作假,而应当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当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夕L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汞情作业,即让孩子在吃饭时给他的父母夹夹菜,在晚上睡觉前为他的长辈们洗洗脚.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

评析

该文选取了班主任工作实习和教育观察等方而的素材总结实习过程.该总结重点突出了主题班会设计和组织的策略,从中流露出自己的若干感想和体会.总结表述亲切,自然,并能针对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教育学理论的角度提出自已的看法和解决措施.

但是该总结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作为一篇实结,最好应当是有明确的部分来提纲挈领,如"第一部分,实习基本情况简介;第二部分,实习感想;第三部分,成功经验总结;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二,作者在介绍主地班会的开展经验时,实际上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主题班会;如何将课堂所学知识(如关于 量,重力等)融合在主题班会教学中;如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但是作者在总结的过程中.并没有逻辑清晰地一条一条地系统阐述,而只是想到哪里就总结到哪里,感觉理论性和学术性略差一些.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学教育本科;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155-03

在众多国家中,新西兰被认为是世界上基础教育最优秀的国家之一,国际PISA项目测定也显示其中小学生读写与算术能力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优秀的师资促成了优秀的基础教育。就小学教育而言,新西兰各大学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下称小教专业)为小学输送了大量优秀师资。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同时也是新西兰几个最大的职前教师培训单位之一,其小教专业有着完整而成熟的培养体系,成为新西兰其他大学小教专业的“样板”。对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培养体系的分析,探讨其对我国小教专业的有益的借鉴与启示,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成立于1883年,作为新西兰ITE计划(职前教师教育计划)的27所培训单位之一,其小教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培养体系。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新西兰小学和中学(包括毛利人学校、太平洋岛屿族裔学校)培养能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使教师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处理冲突能力。除此之外,小教专业还为小学教育硕士专业提供优秀后备军。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最大的特色在于不仅能真正做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而且专业的设置还以市场就业为导向,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学习新西兰最优质的教学与学习的实践理论(best―practice theories),并掌握如何将它们很好地运用到学校和课堂;第二,通过每学期大量的教学实践经历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教学生活,并能理解教学的真正意义;第三,在第三学年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就业申请一个以证据为基础的创新框架。学生毕业后通过新西兰教师协会(New Zealand Teachers Council)进行教师注册,经认证合格后可取得教师资格证。该资格证有着很大的通用性,不仅可以申请一年级到八年级的教师岗位,也可以申请高中教师岗位,还可以申请非教学岗位,如申请社会工作、人力资源、新闻、政府各部门等岗位。

二、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

(一)学年安排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为3年制本科专业,每一学年为9个月,中途有3次各为期10-14天不等的休假,每一学年学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整体上按照专业学习“理论+技能”的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主要是由教授给学生做讲座、学习专业课(上册)和教育实习为主,教授讲座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新西兰的教育历史和课程设置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学生学习专业课(上册)的目的是发展学生读写和算术能力以及对新西兰多元文化的掌握。与此同时,第一学年学生就开始进行教育实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教育的深厚兴趣,并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撰写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学年则是在第一学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西兰教育历史和专业课(下册),并选修通识教育课。通过专业课(下册)的学习使学生的读写与算术能力、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更长时间的教育实习使教学技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三学年以实践为主,包括长达10周的教育实习以及各类教育参观活动,同时开始开设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长。如果学生想申请取得其他专业的学位也需要在第三学年申请。

(二)课程设置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以专业课为主,具体而言,第一学年全部安排专业课(上册)并安排教授以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第二学年继续学习专业课(下册)并开始增设通识课,第三学年则是以实习为主,并为学生的兴趣以及申请其他学位设置选修课,所有课程(包括实习)共350学分。专业课主要是为促进学生教学的专业发展而准备,专业课程有:新西兰教育史;发展、学习与教学;小学教育艺术;小学语言与文学教育;小学数学算术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小学多元文化学习;教学与学习评价;小学健康教育;小学科学教育;支持教学。其中,专业课重点是小学语言与文学教育、小学数学算术教育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在3个学年中贯通。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申请其他学位而准备,通识课程可以从以下课程中选择一门:音乐、美术、当代出版艺术;商业与社会;生命科学;物理科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公共关系学;语言学。第三学年的选修课也将围绕专业课与通识课程展开,学生如果致力于教学工作则继续选修与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学生要申请其他专业的学位则依据第二学年的通识课程,选修与通识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

(三)教育实习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教育实习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遵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3年内至少在3所不同的小学进行教育实习。首先,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学生不能直接对一个班的小学生进行教学,而是先分配到小学班级学习小组并能和一位小学生交流,主要目的是观察班级小组,了解学生的性格;其次,在此期间如果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则将协助小学教师对一个班级小学进行教学管理,并负责该小学班级的趣味课程;最后,到了第三学年,在第一和第二学年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只需在小学助教(associated teacher)的协助下,开始为期10周的全职教育实习。在全职教育实习期间,奥克兰大学派数名讲师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全程跟踪。需要指出的是,助教和讲师的作用在学生教育实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助教代表小学为实习教师提供指导,协助实习教师管理好班级,组织班级活动,在特殊情况下(如实习教师无法管理班级)为学生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并且代表小学为大学提供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讲师则为实习学生提供理论指导,补充理论知识,并且代表大学与小学进行沟通,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同时也对实习教师的实习成绩进行打分。

(四)评价方式

奥克兰大学对学生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结合起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它要求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最后基于形成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全年表现做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学生在校需要接受各种类型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作业、日常表现和各种考试,除教育实习外,不对学生打实分,而是划等级,从A+划到D-不等,最终确定“通过/失败”(见表1)。评价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小组学习、课堂测验、研讨、论文、课前预习情况、计算机使用能力等。通过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学习上所出现的问题并迅速做出修改。总结性评价基于形成性评价所得的结论,用于为学生的每一门课程成绩划定等级,其应用条件、目的和时限都有明确规定,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是否可以取得每门课程相对应的学分和学生是否可以顺利毕业,同时总结性评价也是为小学教育硕士专业选拔研究生的重要参考。

三、借鉴与启示

自1998年我国教育部实施“面向2l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由杭州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率先设立小教专业,到2002年小教专业被教育部正式确立为本科专业目录,截至2011年,我国开设小教专业的高校共计131所。我国小教专业培养在不断摸索中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例如,小教专业地位不高、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难、学生教学技能水平低等。笔者认为,借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我国小教专业可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改革。

(一)提高小教专业的地位

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27所职前教师培训单位之一,非常重视小教专业的建设。它将小教专业视为最有价值的专业之一,认为该专业不仅能使教师“与孩子们共同进步并分享他们的成功”,而且其学位也受到许多非教育机构部门的承认。在我国,虽然小教专业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已将近10年,但其地位还不是很高。研究发现,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相对其他专业其历史短而未引起足够重视;二是高校小教专业强调学术性而研究小学不足;三是忽视专业特点导致培养效果不明显,小学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培养模式简单同一化。因此,我国亟须提高小教专业的地位,例如,高校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宣传小教专业、突出小教专业的师范性与示范性特色、国家事业单位招聘岗位适当向小教专业倾斜等,通过此类途径促进小教专业的良性发展。

(二)实行教授一年级授课制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要求教授在第一学年给学生上课,并能过一系列的讲座与研讨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良好的教育价值观的养成。纵观我国高校的小教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大一、大二学年以基础课(公共课)为主,大三集中学习专业课,大四进行教育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而教授授课也大多是在大二学期之后。由于我国小教专业地位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因而不少学生对该专业认识不够,以致不少学生对小教专业的前途感到茫然,因此,让优秀的教授或专家在大一开始给学生授课显得非常有必要。优秀教授或专家给大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并非期待教授立即给学生传授他们一时不能理解的高深学问,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在与大师巨匠的零距离沟通中,在很高的起点上领悟科学、宇宙、人生的真谛,并充满信心找到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三)推行教育实习长效制

通过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其十分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面向所有学年,而且实习时间也比较长,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学的魅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反观我国的小教专业实习制度,除了部分院校实行顶岗实习或一学期教育实习制度,大多院校的实习期也只有2个月,而且集中在大四上学期。由于实习期过短,而且仅一次机会,这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我国可以参照奥克兰大学的实习模式,学生从大一、大二、大三每学年各实习1个月,大四进行一学期顶岗实习,使教育实习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实习报告;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49-02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然,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 培养目标的分类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三类: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育类型、教育层次的不同。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一般是工程型人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技能型人才,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任务就落在了高职、高专教育身上。

技术型人才也被称为中间型、工艺型、执行型人才,它们的工作岗位在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等只有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才能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转换成物质形态。技能型人才还被称为操作型人才或技艺型人才,他们主要应该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及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在生产第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两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既有分工的不同,又有层次的差别,当然不可否认两者也有交叉重叠之处[1]。

二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决定了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

教育类型的不同有两个标志,一是培养目标的不同,二是课程内涵的不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种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其教育规律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和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中,将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为5A教育,和它相对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结构;而“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被称为5B教育,其教育规律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计划——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结构之中。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职教育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即学生的职业属性的培养。

教育层次的不同在于教育功能的差别与教育内容的差别。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种职业属性明确了职业教育与劳动分工的层次之间天然而紧密的联系,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层次。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职业活动对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呈现出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就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与中职教育毕业生层次的差别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为其综合性、全面程度、显现的责任、价值功能等的不同,即高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复杂程度更高,从本质上说,这是真实职业活动功能层次的本源性映射。这种教育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其教育内容的不同,职业教育的课程内涵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教育内容的层次与其受教育者未来工作范畴的层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具体的联系,职业活动的作用范围与集成度表现为工作岗位对其从业人员的活动范畴呈现出层次性要求,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深度与广度。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常常是“面”和“体”的职业活动;中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一般只需要有能力把握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通常是“点”和“线”的职业活动。这种职业活动范畴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中深度与广度的差异,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育内容层次的差别,其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内容层次的整合性迁移[2]。

三 毕业实习报告是对教育类型与教育层次的具体反映

实习是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必要过程;实习报告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总体性总结和概括。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应对整个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实习方法等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结合自己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且是如何解决和克服的,总结实习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收获和体会,撰写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实习报告必须有实习情况的概述和叙述,其中有些比较简单,有些比较详细,它主要是对实习过程中主客观条件、有利与不利条件,以及实习的环境等进行分析。

2.实习报告要有对成绩和不足的叙述总结,总结的目的是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所在。成绩有哪些,有多大,怎样取得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多少,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都应当在实习报告中讲清楚。

3.实习报告应有对实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我们经历过任何一件事情后,总会获得一些经验或者教训,无论经验还是教训,只要我们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概括、总结,并将它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认识,这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是获益匪浅的。

4.实习报告还应包括对今后打算的概述。通过实习,对所学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活动范畴有了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从而明确了努力方向和目标。

一份合格的实习报告,通过对实习环境、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的叙述,如实反映出学生实习期间的职业活动范畴,工作过程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从实习报告对实习中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的分析和总结,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等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合格的实习报告很好地诠释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

四 实习报告对就业能力的体现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三方面内容。基本能力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处理、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等;专业能力指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发展能力包括个性创新与职业观等。其中,基本能力是基础,发展能力是核心,专业能力是保证[3]。

实习是高职学生步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客观了解本专业职业活动范畴的开始。如何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尽快将自己融入新的集体,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是一个高职学生能否适应工作环境,完成实习任务的基本保证。

实习报告中对实习时工作的主客观条件、工作环境的描述,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分析等,是学生对实习期间处理人际关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也反映了学生对未来将从事的职业环境的认知程度。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将一些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可利用条件,反之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适应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也可以自我缩短和化解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之间的距离与矛盾,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使高职学生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这对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是至关重要的。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是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对专业技能理论上的认知,要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到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中亲身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并加以灵活掌握应用。对实习中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经验,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总结,同时,用专业知识对实习中发现的不足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了解掌握专业知识在生产中实际的使用方法;对所遇到问题的分析、研究、解决,是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检验和升华,是对高职教育的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的最佳诠释。从理论层面对实习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的分析总结,对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为高职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供了专业基础。

发展能力体现在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是否有独到的见解、较好地解决方案,以及对今后的职业规划等方面。在实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是否能够利用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找出较好的较先进的解决办法,对于一个高职生来说,是他是否具有良好职业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制定一个具备可行性的良好职业规划,是一个高职生对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具有正确认识的表现,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尽快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总之,一份完整的、合格的实习报告,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实习过程的描述,它可以反映出一个高职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控能力,也是一个高职生的职业观、处事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反映,是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从“技术应用性人才”到“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2期第27卷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一,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意义

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意义,除了它是整个课程的重要学习成果,为学生进而开展教育管理社会调查奠定选题基础之外,主要还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专业实习的总结,对实习生个人而言,可以总结出在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直接获得专业工作的体验,并且取得新鲜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将来在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岗位上,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也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和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加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培养和建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和价值观.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实结有助于实习生建构,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实习不仅可以促进实习生学习,理解,反思指导老师提示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其在应用,检验,质疑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揭示,分析,批判自己的"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的显性知识和"知道是谁,知道怎样做"的隐性知识,由此促进实习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教育认识能力,不断建构,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使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知识转变为实习生真正的思想财富,从而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

第三,通过专业实习的总结,电大教学部门也可以了解自己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中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集中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工作,提高其办学质量.

二,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基本要求

教育管理专业实结是根据实习生个人实习计划和实习全程情况所作的最后的检查和评价.一般分为四种类型:阶段性小结,专题性总结,全面总结和自我鉴定.

(一)阶段性小结

阶段性小结主要是对一定时间段的实习工作进行的总结,多在阶段性的习小结会上以口头总结的形式进行.在实习小结会上,实习生简要汇报所完的工作情况,个人实习计划执行的情况及其效果.双方实习指导教师针对实生的实习活动作简要的评讲,充分肯定成绩,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确定习小组和实习生个人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并提出具体要求.这种阶段性的习小结,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实习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专题性总结

专题性实结主要是指以某一专题为内容的实结.实习生可以以人实习计划中确的实习主题,通过分析,归纳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体会,写成相应的书面总结报告.如有条件,实习生的教育管理专业实结,可计为专题性总结.

撰写专题性实结,往往写作形式不定,但,余了要遵循一些共同的撰规则外,还应当注意其自身的特点,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定题—口子宜小;选题—事例要典型;行文—观点要提炼.当然,专题性实结的写离不开辅以收集实习单位的相关文献资料,访谈,讨论等研究方法.

(三)全面性总结

全面性总结既适用于电大班级或学校的综合性总结,也适用于实习生个撰写实结.这种书面形式的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本情况.实结的开头部分往往有一段基本情况概述,把级,学校或个人进行专业实习的时间,地点,经过,完成的任务以及其他有问题交代清楚,通常采用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把主要经验分成几点概括一还有的把本次实习效果和实习成绩总结一下,为下而谈论具体问题作好准备.

第二,主要成绩.这部分是实结的核心部分.一股来说可根据专业习的几个阶段依次来总结.可以把主要成绩概括成几个小标题,分别阐述.在总结实习成绩方面一般要有大量典型事例.并且要分析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班级或学校的总结在此通常还应当表扬一些在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以示激励;实习生个人的实结也可在交代主要成绩的同时介绍个人成功的经验.

第三,存在的问题.全面性的总结一般主要是反映成绩和经验,但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和教训,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好要有典型事例,以防空洞,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四,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是实结的结尾部分.一般是根据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提出来的,起表明决心和展望前景,提示后续学习方向的作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做全面的个人实结,在介绍完实习基本情况之后,一般还可以简介个人的实习感受,在此基础土,.可就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等方面展开总结.

(四)自我鉴定

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要填写实习鉴定表中的自我鉴定,作实习中的表现和体会的一个总结.一般包括一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基本情况.主要是表明实习期间工作情况成了哪些任务等.最好用一些统计数据来说明.

第二,实习收获.主要指通过实习,在专业思想,专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能力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体会.最好要有典型事例,并分析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

第三,存在的问题.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自己思想,文化,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弱点和缺点,因此在总结时要实事求是地写出来,并分析其原因,并应当定出今后的改进措施.

教育管理专业实结的个案分析

这里介绍一篇实结的实例,这篇实例,属于全面性总结,它遵循了实结的基本写作方式:实习基本情况介绍,实习感受和体会,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的意见.但其中可以看出不少问题.

实例:

实结

xxx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在实习期间,组织了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的观摩课,还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查工作……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产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班主任实习工作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三考虑,我还是把它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一词,辩论深刻到位.另外,为了普及奥运知识,我还在班会上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最后一曲笛子独奏—"歌唱祖国"将班会推向了高潮.

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同学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尽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回答:"当然是一斤铁重了!"

班主任工作之外,我也作一些细致观察,以为教育凋查作准备.

我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能被称为素质教育吗

此外,我还旁听了一些观摩课,在这些课上,’常常呈现出华而不实的表演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共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l,教师应当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当弄虚作假,而应当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当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夕L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汞情作业,即让孩子在吃饭时给他的父母夹夹菜,在晚上睡觉前为他的长辈们洗洗脚.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

评析

该文选取了班主任工作实习和教育观察等方而的素材总结实习过程.该总结重点突出了主题班会设计和组织的策略,从中流露出自己的若干感想和体会.总结表述亲切,自然,并能针对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教育学理论的角度提出自已的看法和解决措施.

但是该总结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作为一篇实结,最好应当是有明确的部分来提纲挈领,如"第一部分,实习基本情况简介;第二部分,实习感想;第三部分,成功经验总结;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二,作者在介绍主地班会的开展经验时,实际上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主题班会;如何将课堂所学知识(如关于量,重力等)融合在主题班会教学中;如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但是作者在总结的过程中.并没有逻辑清晰地一条一条地系统阐述,而只是想到哪里就总结到哪里,感觉理论性和学术性略差一些.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范生 学习倦怠 专业承诺

分类号:B849

1、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的发展关键在师资,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对于特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12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首次全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作出部署,体现了国家在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决心和力度。但就我国特教师资的现实情况来看,规模偏小、数量严重不足。而且,现有特教教师中职前受过专业培养的数量不足一半,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特教事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承担着基层特教师资培养工作的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任务就凸显艰巨。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状况如何,对特教事业的认同感如何?这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学习倦怠和专业承诺是反映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重要指标。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0ut)是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当学生处于学习倦怠时,往往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遭受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行为反应,表现为对学习疏远、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意义感降低、情绪低落并且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综合病症,如易怒、紧张、沮丧和低自尊等。关于学习倦怠的内涵和维度,国内外学者大都借鉴了职业倦怠的定义和测量工具,在这方面,Maslach(2003)提出的三因子模型最有影响,他认为职业倦怠是由工作压力引发的包含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以及成就感降低等典型特点的综合性身心症状。国内研究者连榕、杨丽娴等人参照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并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进行了调查。他们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其中行为不当得分最高,其次为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专业承诺(pr0fessi0nal c0mmitment)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它是衡量大学生专业选择满意度、专业思想稳定度以及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元明确目标、旷课逃课、考试作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学习倦怠表征。这对他们的成长、成才乃至以后的专业发展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特殊教育师范生为对象,对他们学习倦怠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就其与专业承诺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改善特教专业学生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地专业成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2、研究方法

2.1 被试

被试为南京某专科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方法选取了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02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为95.77%。被试中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被试分别为110名、151名和113名;其中男生52人,女生322人;农村生源的158人、城镇102人、城市110人。(问卷中部分被试信息存在缺失,数据分析时进行了缺失处理)

2.2 测查工具

2.2.1 学习倦怠问卷

学习倦怠的测量使用由连榕、杨丽娴等参照Maslaeh的量表编制的《学习倦怠问卷》。该问卷共20道测验,分为三个维度,即情绪低落,反映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行为不当,反映大学生由于厌倦学习而表现出逃课、不听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等行为特征;成就感低,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低成就的感受,或指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上的低成就感。该问卷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计分,分数越高说明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总问卷的Cr0nbaeh a系数为0.865,分半信度为0.880。每个项目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在0.408-0.762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各项指标在0.87-0.91之间,拟合较好。

2.2.2 专业承诺问卷

由连榕、吴兰花等人参照Meyer和Allen的量表编制。该量表共27道测验,分为四个维度: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该量表也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总量表的Cr0nbach a系数为0.927,分半信度为0.831。每个项目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360-0.873之间,四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分别为0.873、0.891、0.774,0.78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指标在0.93-0.99之间。

2.3 测验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集体施测,被试同时完成两份问卷的填答。问卷的施测不限定时间,被试回答完毕后当场回收,之后对被试填写的完整性和认真性进行检查,剔除有较多漏答或作答不认真的不合格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

2.4 数据分析

问卷回收后,在SPSS13.0上进行数据录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

被试在学习倦怠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见表1。由于问卷中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故取中值3为参照值。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试倦怠总分的平均值为2.74,接近中等程度范围。

另外,根据问卷结构特点并借鉴其它研究者的处理方法,高于60分者视为学习倦怠者,低于40分者视为不存在学习倦怠,介于40分和60分之间者视为不确定的中间状态。统计结果表明,有明确学习倦怠者有108人,占28.05%;不存在学习倦怠者有18人,占4.67%;状态不确定者有259人,占67.27%。

3.2 不同性别、年级及生源地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的差异性比较

分别以性别、年级、生源地等被试特征变量对被试分组,以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及学习倦怠总分等变量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一表4所示。

由表2可知,不同性别的特教专业师范生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项维度以及学习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

不同年级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及倦怠总分的平均值如表3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倦怠总分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显示,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二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之间,总体来讲,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最高,表现为他们具有更多的学习方面的不当行为以及更低的成就感上;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最低,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间差异并不明显。

以生源地为分组变量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在各个维度以及倦怠总分上都没有明显差异,不同生源地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倦怠各维度上的得分如表4所示。

3.3 特殊教育师范生专业承诺的整体状况高,其余依次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理想承诺。

3.4 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相关分析

表5表明,特殊教育师范生专业承诺的整体状况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各维度及承诺总分均值都略高于中间值(中间值为3)。其中,在规范承诺上的得分最

学习倦怠问卷各维度和专业承诺问卷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见表6。由表6可知,专业承诺的各个维度以及承诺总分与学习倦怠间都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137--0.584之间,其中,情感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性最高。

为进一步考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分别以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和倦怠总分为因变量,以专业承诺的四个维度为预测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见表7。可知,对于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学生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是其有效预测变量(F=42.64,p

4、讨论

4.1 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的整体状况

调查发现,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在调查的样本对象中,有近30%的学生存在学习倦怠,有些甚至已达厌学水平;另外,还有六成多的学生处于不确定期,如果学校、老师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很好的教育和引导,那么这些人很快也会产生严重的学习倦怠反应。该结果与周丽玉等人使用相同量表所做的研究比较一致,这也再次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学业倦怠情况提供了实证方面的依据。

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中,被试在行为不当上的得分最高,其余依次为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其中行为不当和情绪低落两个维度的均值都高于中间值3。结合现实情况来看,不难发现,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学习倦怠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各种外显的行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平时经常会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简单应付、考试时有作弊,最终导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在学习倦怠的定义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到由学习压力引起的。所以,我们认为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学习倦怠可能和学生的压力过大有关。目前,国内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大而全的倾向,过于强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时间短,课程模块多,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带给学生很多压力。就本研究所调查的被试而言,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比较欠缺,进入大学后,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可能会出现退缩或不愿投入精力,最后导致了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学习绩效和自我价值感降低,形成倦怠症状。因此,作为高校来讲,要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精简课程门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按照工作过程改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觉到每堂课都学有所用,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

4.2 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从性别上来分析,男生比女生存在更多更严重的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方面,两者达到显著性差异。这与连榕等人以普通大学生为对象所做的研究结果不太相符,这或许是由特教专业本身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对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需要巨大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从事特殊教育既辛苦,社会地位又不高。传统观念中,往往认为女生更加细心、耐心、有爱心,因此更加适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中,女教师的数量也要远远大于男教师。基于这样的观念和现实,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男生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往往会不及女生,继而会衍生出更多的情绪低落。而较之女生的含蓄、内敛,男生的行为意愿往往更容易直接表现出来,反映在学习过程中,男生会出现更多疏远学习的行为。

从年级差异上来看,我们发现,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最为严重,较之三年级和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不当行为,成就感更低,而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一结论和相关研究的结论比较一致,在以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的诸多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基本上呈倒“U”型发展,大三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最为严重;在刘志芬所做的一项关于高职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中,也发现二年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行为不当,三年级学生的成就感较好。具体到特教专业而言,二年级学生在经历了第一年的新鲜神秘感之后,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心中很容易产生失落,同时在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等方面也会面临诸多挑战,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倦怠感,无论从情绪还是行为上都会表现得比较明显。到了三年级,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加深、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巩固,以及见习、实习等实践锻炼的增多,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所以自我价值感能够得到提升,获得的成就感也会更多。

4.3 特殊教育师范生专业承诺状况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分析

研究中,我们也对被试的专业承诺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整体来看,特殊教育师范生的专业承诺处于中间水平,各维度及承诺总分均值略高于中间值。其中,被试在规范承诺上的得分最高,而继续承诺和理想承诺的得分较低。规范承诺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的规范和要求,留在所学专业主要出于义务和责任的考虑;继续承诺主要反映大学生出于自身素质、能力、就业机会以及与该专业相应的工资、待遇等经济因素而愿意留在该专业学习;理想承诺则反映大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后面两个维度的承诺水平较低表明特殊教育师范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整体动力不足,热情不够。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期待不高。近年来,虽然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得到社会的关注,发展速度也很迅猛。但就其总体状况而言,发展仍不均衡,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地位不高,职业声望和经济待遇也相对较低,职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些状况会导致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持有一种比较悲观的态度。

从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上来看,两者呈显著负性相关。专业承诺的水平越高,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就会越少。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还表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是学习倦怠中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的有效预测变量,情感承诺和理想承诺是成就感低维度的有效预测变量。其中,特别是情感承诺,对学生的学习倦怠有着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在回归模型中的解释量是最高的。情感承诺指学生呆在所学专业的一种强烈愿望,不愿意转换专业主要是因为个人对现在所学专业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可见,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对学习或对所学的专业充满深厚的感情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意义感,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厌倦。笔者了解的现实情况是,很多特教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对特殊教育并不是太了解,甚至有的闻所未闻。入学后,接触到的情况可能和自己的想象间存在很大差异,何来感情可谈?因此,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加强对特殊教育师范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特教专业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对特教事业的职业情感,引导其形成积极的职业动机,这将有利于减少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

5、结论

(1)特殊教育师范生学习倦怠的状况不容乐观,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倦怠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在各种不当行为方面。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地方综合院校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专业化

加快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应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确保基础教育质量的必然需要,更是由高等师范院转型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提升自身办学质量与水平,提高服务区域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者的过程。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应具有广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这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素养全面、学识深厚,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持续发展潜力、能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化人才。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专业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职业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课程,是为学生从事教师职业打好专业化发展基础的主要途径[1]。因此,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进行改革和创新。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未来的教师应具备普适性的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2]。同时,新课程改革主要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的学科的地位,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比重。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使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和创新。这些改革和变化,要求教师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更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以及更高超的组织、引领和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必须积极适应这种要求,在教师教育课程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二、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

1.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课时不足。

教师教育课程是促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形成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课程。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师范专业只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理论课,再加上一至两门选修课,而对于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等与中小学生密切相关的课程,很少开设。而且,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加起来也只100课时左右,不到总学时的3%。在这有限的课程和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难以满足培养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开设不足。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其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为了适应和满足工作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而逐渐巩固乃至自动化了的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是体现高师院校“师范性”,形成学生个体职业素质的基础课程,是直接为学生未来任教服务的,所以带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我国目前这类课程主要开设的有教材教法、教育技术学、教育研究方法等,但所占课时比例很少,大约为大学总课时的1―2%。可见,我国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设置并未体现教师职业的要求,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远远不够。

3.教育实践课程内容单一、时间短暂。

我国的教育实践课有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见习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积累实际教育教学经验,形成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角色转变。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实践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从内容上看,基本上是针对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以及一些简单的班主任辅导工作,而深入了解学生的工作、参与学校管理及教研工作几乎没有涉及;第二,时间短暂,目前我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一般在大四学年进行,时间为六到八周,且除去动员、准备、总结和结束工作,只剩下三到四周时间。此外,还要备课、指导和见习听课,然后才能正式上讲台讲课,而且往往因多个实习生集中管理一个班级,每个师范生实际上台的时间只有一到两周。

三、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教师教育课程直接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在目标、结构、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改革与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1.明确课程目标。

任何培养目标都要通过课程目标来实现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坚定的职业情意,学会终生学习的合格教师。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基础学科、专业学科及教育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通过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教师的品质,为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基础。但在课程实施中,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单一课程目标和总体课程目标相脱离。在各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都过于笼统,对人才整体素质要求的细节不清楚,如何让一门课程实现整个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如何转变为具体的课程目标不清楚,这样就导致具体的课程不能实现课程目标,也不能实现培养目标。同时,单门课程目标与课程总体目标脱节,本来教师教育课程是一个整体,但实际情况是单门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总体之间联系不紧密,甚至是任课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性质和课程教学目标不甚了解,这样各门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很难实现,就更难以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和细化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不仅要让课程管理者明确课程目标,而且要让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课程目标,从而最终实现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2.增加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最初由西欧的博雅教育发展而来,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学科的教育。现阶段,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作用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之外,还有使学生开阔视野的作用,也是对当前知识相互渗透、相互综合和中小学课程日益综合化的反映。所以,普通教育课程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学各领域,而且普通教育课程本身也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从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来看,广博的知识是未来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世界各国都重视和增加了普通教育课程的比重,如美国普通教育课程总数的比例为40%,日本和俄罗斯为37%,德国为33.3%[3]。目前,我国高师的普通教育课主要包括以大学英语、计算机为主的工具性课程和以“两课”为主的课程,这类课程占总课程比例为20%―25%。相比发达国家而言,不但课程门类少,而且内容不丰富,占总课程的比重较小。因此,改革普通教育课程,第一要增加课程门类,使普通教育课程涉及自然、社会、人文各个方面;第二要增加课时,使这类课程中的比例达到总课时的30%左右。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文化背景,承担起教师教书育人的重任。

3.改革教育专业课程。

教育专业课程作为体现教师专业性的重要特征,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解决教师“怎样教”的课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开设的课程门类众多,有教育理论课程,也有教育技能和方法、技术的课程;而且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德国的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33%,日本占30%,英国占25%,美国占20%,法国占20%。我国一直重视学科专业课程,而教育专业课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课程门类少,内容缺乏实用性,而且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偏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因此,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首先要使教育专业课程在课程总体结构中的比例达到20%左右。增加课程门类:第一类是基础理论课程,含教育教学的一般理论、儿童发展的一般理论,它主要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第二类是学科教育课程,主要帮助教师认识所教学科的性质,学科教育的目标、原则、方法等,具备学科教育的正确思想,掌握该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类是教育技能、技术课;第四类是教育研究的课程,主要应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教育方法和策略、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

4.调整学科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备所教学科知识的保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科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过大,一般在60%左右。另外,学科专业课程分化过细,门类较多,存在着学科本位的倾向,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纵深发展,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合,使各门学科课程缺乏内在的联系,综合性不强,主干课程不突出。因此,调整学科专业课程,一要调整整个课程结构的比例,把学科专业课程压缩在35%―40%的范围内。二要调整学科专业课程自身的比例,整合课程内容,开设学科综合课程,突出学科主干课程。综合课程要反映本学科内在的、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由于中小学学科课程具有基础性,因此,主干课程要少而精,每个专业3―5门,要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三要设置专业的主副修制或跨专业开设选修课程,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的需要。

5.重视教育实践课程。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途径,其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或门类有所有大学生都必修的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课程,有师范生特有的专业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课程。我国的教育实践课程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课程有流于形式化的倾向,并且课时较少,很难发挥实践课程应有的作用。重视实践课程,首先是要在新的时期,采用新的和多样化的实践形式,注重实效。其次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使准教师在职前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初步掌握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1).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专业化;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外部保障;自我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1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业化视野下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H-14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专业化视野下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应充分考虑内因和外因这两个因素。内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的,一定的外部环境是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中小学教师主观能动性下的积极行为是自我教育得以最终实施的根本保证。

一、外部保障方面

1.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目前,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不高,进而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据 2007 年国家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教师的平均工资一直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最后三位之间徘徊。 待遇是对人的劳动应给予的权利、社会政治地位和物质报酬的总称,其核心是工资报酬。虽然经济收入不是决定教师社会地位的唯一因素,但是它却折射出了社会对教师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的认可程度与评判高低。因此,要想改善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的状况,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收入待遇机制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包括优厚的工资和诸如带薪假期、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以及奖金、津贴等,从实质上改善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质量,扭转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为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

2.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或进修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增强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面对不同的对象、知识背景、学历层次以及专业水平,“一刀切”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培训机构在制定培训内容时必须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实际水平、教师的兴趣爱好、教师的专业方向,从而制定出不同层次、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只有制定了合理的培训内容,才能极大地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才能自觉地从内心接受培训,将其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3.增加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的顺利进行,除了自身的需要外,还要有一定的外部环境保障和经济支持,尤其是经济支持,是中小学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各地方教育部门应为中小学教师做好经济支持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各地方的教育部门可以为中小教师自我教育建立专项基金,以满足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活动的经费需求,为中小学教师的自主专业化发展建立强有力的经济保障。第一,可以从教育事业的总支出中划拨一部分作为自我教育的经费来源,设置自我教育专项基金,在资金的使用上,一方面是可为中小学教师购买学习资源,开展自助学习使用。另一方面是可为中小学免费提供网络课程资源,对中小学教师免费发放学习材料,并对中小学教师的学习成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经济补贴;第二,可以建立中小学教师专款专用制度,以保证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避免出现资金的滥用或挪用。首先可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依据具体情况分配和使用资金,关键是对资金的监督,以使资金得以最大化地发挥作用;第三,可为教师建立财务报销制度。中小学教师根据实际的花销进行申请,而后凭借消费凭证和相关手续办理报销,但要尽量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切切实实为教师提供方便。

4.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奖励机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工作实效、人际关系等是影响教师进行自我教育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随着教育法制化的完善和教育科学体系的确立,奖评制度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的荣誉肯定,奖励是对教师工作的物质鼓励。

评价的结果应是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教师评价结合一定程度的奖励,可最大化地发掘教师的潜力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个人能力只能发挥其应有水平的 20%,而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相同员工的个人能力可以发挥出80%左右 ,可见,激励制度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二、自我行动方面

1.正确认识自我,树立问题意识。中小学教师为了完成自身的使命,为了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有立足之地,更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是必由之路。为了挖掘自身发展的最大潜力,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才能发现自己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与补充,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样,这也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不仅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还要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时刻树立问题意识,才能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更新自我,完善自我。

个体的行为总是受意识的支配,所以当意识到有问题的时候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要求。中小学教师若意识到了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同时,为了解决问题就会自主地进行学习,从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发展。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开展的最好动力就是能够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发现能力和观察能力,自主地组织自我教育活动,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发现和解决自身的问题,还要关注其他老师的问题并总结出问题的共性和特殊性,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认真实践,开展自助学习。中小学教师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点是自助学习,所谓“自助学习”,就是独立自主学习,依靠个体自身的力量来组织和开展学习。总的来说,就是学习者围绕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从自身出发,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内容,即“学什么”;按照自己习惯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即“怎么学”,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过程,最后付诸实施。因此,“只有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把教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成长需求时或者善于做出自己的选择时,才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成为自觉实现自身发展的主体”。

“自助学习”是对“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的贯彻,是一种自主自为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策略,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教育应以这样的学习方式为主导。“来自外部的人和教育形式从本质上来看都只是对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最终必须内化为教师个体的自觉行动和自律行为。为此,教师必须认真、主动学习,使得能够对自身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何地学达到何种学习结果产生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

3.开展合作共享学习。中小学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共享学习,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合作共享学习是教师之间为了获得共同的发展,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分享经验、积极互助的学习过程。在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虽要求教师要自助学习,但并不是让教师关起门来自己学习,而是要在自助学习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积极互助的合作学习。中小学教师在自助学习过程中,虽能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但看待问题的方式毕竟是单一的,合作分享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之间交换思想,分享经验,同时,还会再生出更多新的想法、思路与知识。所以,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教育应将自助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在进行自助学习的同时,及时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适时地寻求他人的帮助,以保障教师进行自我教育的全面与完善。

4.及时总结反思。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这句话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反思的时代。而教育者和受教育能够变得越来越完善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只有教育之自身越完善,才有利于受教育者不断地完善。教师能否自觉地完善自我,反思是关键,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其进步和成长的前提条件,其贯穿于中小学教师自我教育的全过程。

首先,自我教育前的总结反思。在中小学教师进行自我教育之前,要对自身专业化发展现状有一个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弄清自身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以便自我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自我教育中的总结反思。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自我教育之前,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状况,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时,就需要中小学教师采取其“自我教育机智”,对自我教育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摸清其产生的原因和类型,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证自我教育顺利进行下去。

最后,自我教育后的总结反思。自我教育结束后,中小学教师也要适时地进行总结反思,对自我教育的全过程进行回顾。自我教育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是对自己的学习结果的总结归纳,理性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以及获得了哪些成果,并思考如何将那些成果更进一步地融入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另外,还有一些尚未解决或仍然没有领悟透彻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更好地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能予以关注和把握,教师教育过后及时准确的反思,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对所学内容及时消化,并积累有效经验,逐渐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自我反思是作为优秀教师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激发其终身学习的冲动,不断地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书.试论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教师地位提高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7,(11).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4.

[4]曾意,吴立宝.教师继续教育中应当树立的几种意识[J].继续教育研究,2010,(4).

[5]王志林,沈琪芳.论教师自我教育意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8篇

短短的两年中职生活即将离去,在箐箐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们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收获很多,本人勤奋好学。勤学苦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

在校期间,我一直致力将自己培养成一复合型人才。两年来,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习烹饪专业,冷拼。雕刻。面点制作,并积极参加校内各项技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并获得中级烹饪师的资格。在校期间,本人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并通过语。数。英。计算机会考。成绩优秀,我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本人性格活泼开郎,爱好篮球,听音乐,上网。在班里担任过原料知识课代表,学习委员,团员。工作认真,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中职生。我深知两年的中职生活,所奠定的只是技能和知识的基础。在未来我将面对许多的挑战。但我会以实力和热诚的心理去克服挑战。从中获得经验,丰富自我,从而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会继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高技能的烹饪师!

中职生个人总结(二)

中职文科及所属各专业教研会本学期将认真贯彻执行市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在总结、反思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上学期工作总结见附件一),重点做好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结题及其深化工作,大力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具体计划如下:

一、在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深化认识,不断创新

建设学习型组织是教研工作的目标之一,在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更需要知识的营养,更需要理论的指导。本学期中职文科及所属专业教研会应继续抓好理论学习工作,学习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文件精神,包括全国、广东省及广州市推进职业教育工作的文件,特别要认真学习穗教职成[20**]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二是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书籍,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等等;三是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的学习与反思,包括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分析,国内的江苏、上海等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学习,等等。学习必须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探索一条适应广州经济发展及职业学校校情的教学改革之路。

二、加强课题结题的规范化管理,总结、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广州市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工作,今年进入第三年,两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学期继续做好课题研究结题工作。

1、研究成果要多样性、严谨性、创新性三结合。研究成果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包括课题研究总报告,调查报告和论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辅、教参,教学课例,以及过程性的研究资料,等等。不同的课题,其成果呈现的形式也不同。研究过程应是严谨的,论证的逻辑关系应是严密的,还应凸显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矗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表现在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课改精神,既能彰显现代的课程理论,又能与现实条件相适应,并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2、开展不同形式的结题总结工作。首先要大力支持试点学校的结题工作,配合教研室,召开全市性的结题现场会、专题研讨会以及课题研究视导(具体安排见附件二);其次,各教研会管理的课题,要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开展交流、总结工作。

三、抓好课程改革专项研究工作,深化课程建设研究。

课程改革不是一掷而蹴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开展专项研究是扎实推进本次课程建设研究的重要方式,本学期中职文科及所属专业教研会将继续推广这一工作模式,开展的专项研究有:

1、文科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我科针对文科类专业项目教学特点及实施个案分析,提出《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文科类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指导意见》(见附件三),旨在提升教师项目课程的建构能力和项目教学实施能力。本学期将在各文科专业教研会中进行学习及指导项目教学实践活动,例如,继续举办全市性的项目教学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

2、正式启动企业经营体验活动研究工作。上学期末,中职文科分别在贸易职中,建材中专学校以及番禺工贸学校召开了企业经营体验活动的现场观摩、研讨活动,本学期将就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课程化进行研讨,并就其目标、模式等内容进行专题性研究。

3、抓好已开发教材的后实验研究。包括英语、点钞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效果研究。

4、各教研会分别启动专项研究。例如,财经商贸教研会本学期启动“会计基础工作”课程专项研究,英语教研会继续开展专业英语课程的专项研究。

5、认真完成参与的全国、盛市的课题研究工作,并开展特约教研员的课题研究交流工作。

以上专项研究将由试点学校及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研究工作组,具体开展研究工作。

四、开展竞赛评比活动,抓好年会的组织工作和全市检测科目的教研工作

2、本学期拟举办的评比活动有:教研会评比项目财经商贸教研会优秀科组评比英语教研会中职学生“成功职业英语”征文活动。

3、本学期拟举办的年会有:英语教研会将举办第二届学术年会。

4、抓好全市性质量检测课程的教研工作。本学期进行的全市性质量检测科目有“基础会计”、“商务英语”、“幼儿心理学”,此外关于“基础英语”是否全市检测正在意见征询中,各教研会要认真做好备考教研、评卷及质量分析等工作。

五、拓宽教研平台,加强对外交流

1、继续搭建和拓宽教研平台,形成教研网络。首先要以活跃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吸引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建立稳定的教研队伍。其次要利用网络拓宽教研的时间和空间。上学期我科组的三个网络的点击率和访问量再创新高,网络已将广州教研延伸向全国乃至世界,各教研会本学期将继续做好网络建设工作。

2、积极参与全盛全国性的教研活动,拓宽教研视野。

中职生个人总结(三)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丧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9篇

校本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增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的生活。这学年,结合我的本身情况,制定了个人的校本培训计划。

一、个人培训目标与要求:

1、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尝试,努力探索研究合适学生特点、能增进学生计算机操纵水平,并进步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进步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保证教学质量。

2、积极展开学业水平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进步本身的专业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把新的技术利用于信息技术课中,开阔学生眼界。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增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碰到的实际题目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二、个人培训的具体措施:

1、重视平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每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题目,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本身教学的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然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题目和有价值的东西赶紧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平时多浏览优秀的教育名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他们的例子来鼓励自己,多观察、多总结,从学生实际来总结进步,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位知识型教师。

3、建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增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上风,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总之,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进步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让个人的校本培训做到最好。

教师培训个人计划(二)

校本研修是通过对教师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进修、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等活动,从目的、内容、形式及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活动形式。“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这是一个新型的结合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绝不是一种概念的翻新,而是理念上的一次重建。

我校开展了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关键就在于我们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我们教师专业化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因此,我制定符合自身专业和特点的年度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自身素质分析

1、教学过程中不善于引导、总结,反思。总是对学生作总体关注,却常常会忽视一些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2、在教学过程有急于求成的情况,对学生的耐心不够,对学生学习习惯等细节方面一系列的培养明显做的不够细致。

3、工作的精益求精度不够,个人专业素养和中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认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年度目标

1、吃透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设计适合自已的校本研修规划。

2、根据研修的过程及学习与实践中的反思,撰写1-2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争取发表1篇。

3、加强学习,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累研究课题的经验。

4、通过研修,掌握课堂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四、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进一步研究教学方法,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研究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3、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充分的反思,不单单只是运用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集合自身以及本班学生特点,进行适当的整合运用。

4、现代化技术水平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及学生自主学习力。

五、实现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

为了能使我的校本研修有头绪,我打算将所有的研修活动整合为一个整体,具体方式有:

1、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加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的机会,帮助自己的业务能力的提升。

2、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其他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认真记、多巩固,多总结,多反思,多交流,多讨论,多向优秀教师请教。

3、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成为学习的阻力,因此在课余时间,我打算认真学习针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书籍。

4、多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专体育;专业化;教学理论;有效;探究

中专体育专业化教学是指在中专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赋予更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元素,采取较为专业的技能教学模式,通过中专三年的体育课程能够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且较为专业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使普通中专学生在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方面成为一名业余的“专业者”,让学生通过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为今后终身体育奠定较为坚实的专业化技术基础。

一、开展中专体育专业化教学的必要性

1、中专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按照目前的体育教学状况,无法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中专阶段在体育技能上有所收获。根据近三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分析,学生进入中专以后,整体的体质情况反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出现下降,这与中专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着必要的联系。但是,绝大部分学生经过中专学校的三年学习以后将走入社会开始工作,在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很少能够再有机会系统地接受体育教学,因此中专学校由于肩负着培养中专学生今后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使命,也有义务在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前使他们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

2、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身体育课堂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特别是在经历了体育中考以后,学生对体育普遍存在一种厌烦情绪,进入到中专学校以后,学生很希望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学到有用的运动技能,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模式教学,学生必然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也必然会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投身体育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中专体育工作者所该思考的问题。

3、提升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需要

开展体育专业化教学会对体育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体育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的体育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提升教学能力,能够制定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完善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形成较为专业的上课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二、开展中专体育专业化教学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探析

1、学校层面的问题

开展体育专业化教学是一项体育教学制度的根本性改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特别是中专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点。开展体育专业化教学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学生如何合理分班、课程如何合理安排。在中专学校,因为受实训器材的限制,在课程的安排上首先考虑实训课的安排,此外中专学校班级人数不均匀,男女生比例极不协调,这些因素都对分班以及排课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体育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特别是缺乏室内体育运动场馆等因素,制约了专业化体育的开展。

2、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以及教育观念

(1)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是能否开展好专业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较为专业的体育教师肯定无法教出较为专业的学生。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目前全职体育教师专业涵盖篮球、足球、排球、跆拳道、羽毛球、田径等,从专业层面来说,基本已经具备开展专业化教学的条件,但也存在问题,例如专业技术水平总体还有待提高。

(2)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也是开展体育专业化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较为随意,内容由体育教师自己制定,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开展专业化的体育教学就需要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制订系统的教学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能够结合专业特点的体育校本课程。

3、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能否开展好专业化教学的关键。中专学校的学生从整体素质来说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认为体育课就是调节一下学习节奏、放松一下心情,而不是来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对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作用比较盲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体育技能,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建立中专体育专业化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学校及教师的支持

体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内容复杂,从学校层面应该建立一个由校级领导负责的工作小组,统筹领导,以便及时总结与改进。体育教研组长也是这一工作的重要落实者,必须做好与组内教师的沟通,全体体育教师则是这一改革的执行者,能够贯彻好这一制度,离不开体育教师的辛勤付出。

2、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

开展体育专业化教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关键。以学校教师为例,基本都有一项自己比较特长的运动项目,但是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同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关键,特别是中专学校,学生课堂自觉性相对较差,学习能力也相对偏弱,如果没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将难以改革。此外,也要求体育教师把课堂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真正学到他们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

3、教学内容的选择,校本教材的逐步制定

设定好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根据学校实际,将选择相同的同学重新组合成一个班级,安排好上课教师,合理安排好体育课的班级组合。这一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缺点是会给体育教师课程的安排带来压力,在具体课程的排课上可能也会有点复杂。再确定教学内容以后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逐步制定校本教材,从集体备课开始,将每一个运动技能如何教学进行集中研讨,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总结反馈,及时地予以解决。

4、提升学生的体育课堂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改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