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

体育教育论文开题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镇教育研讨的主题变迁

近10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加快和改革的推进,农村教育逐渐成为关系到教育公平乃至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分析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变迁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不仅能够提高研究者对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也有利于实践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合理借鉴和运用理论研究成果,进而提升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

一、农村教育研究现状《教育研究》是改革开放后创刊的第一本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也是我国教育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教育学术刊物之一。按照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大多数关键文献通常都会集中发表在少数核心期刊。[1]因此,以《教育研究》所刊发论文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变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认同度。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教育研究》总计发行132期,剔除短讯、学术动态、随感等非学术论文,纳入农村教育研究样本的文章为84篇,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见图1。近10年来,《教育研究》刊发农村教育研究论文数量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2003年和2008年数量最多,远高于其他各年份的刊发数量。

(一)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分类根据所选样本,结合农村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学理层面集中在农村教育思想和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两个层面;实践层面根据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划分为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两个层面。为了方便分析研究主题,我们将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2个二级主题继续分化为8个三级主题,具体见表1。

(二)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分布

1.一级主题分布近1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呈现出波浪式起伏状态。其中2000年到2002年相对较少,每年保持在4篇左右的刊发量。2003年则以13篇的刊发量达到历年发表相关文章数量的最高点。2004年到2007年虽呈现回落趋势,但总体波动不大,发表数量相对趋于平稳。而2008年又表现出刊发量较为活跃,并与2003年同为刊发量最多的年份。2009年到2010年回归低位,但相较以往年份仍然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从总体来看,2000-2010年农村教育研究一级主题论文数量年度变化趋势见图2。文章刊发数量明显高于理论研究主题,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而理论研究主题的文章刊发量与实践研究主题的活跃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除了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呈现小幅上扬的表现外,一直处于低位徘徊阶段。近10年来,理论研究主题文章仅发表5篇,只占农村教育研究样本总量的6%,绝大部分文章都集中在实践研究层面上。说明近10年来研究者更加关注农村教育研究中应用性和实效性较强的问题,这为农村教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层面的支持,注入了新的活力。相比之下,对农村教育思想和方法论这类理论研究层面的主题则较少涉及,并且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农村教育研究如果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是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

2.二级主题分布受篇幅限制,4个二级主题农村教育思想、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在表2中依次以一、二、三、四表示。“构成比”是指当年发表二级主题论文数与近10年来发表的农村教育研究论文的样本总量84之比。“构成比”可以显示出不同二级主题在整个样本中的分布情况。从发表篇数中可以看出,各个主题年度数量相差较大,实践层面的主题以79篇的绝对优势成为了近1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的主流。从构成比中可以看出,实践层面宏观领域中的农村教育系统研究以及微观领域农村学校管理主题的文章数量占据样本总量的94%之多,其中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位居4个二级主题首位。排在最末位的是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近10年来仅发表文章1篇,占样本总量的1.2%。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基本集中在实践层面,研究者更加倾向于对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而对于学理层面的研究则存在认识不够、挖掘不深的现象。

3.三级主题分布农村教育研究概况、农村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育质量、课程与教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8个三级主题依次以(一)———(八)表示。农村教育系统和农村学校管理两大主题共有79篇文章,三级主题间文章数量和构成比的差距很大。在8个三级主题中,农村教育研究概况和农村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方面的文章居首位,占全部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40.6%,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文章共占35.4%,可见这4个主题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微观领域中的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两个主题所占比例相当,共占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15.2%。农村教育质量方面的研究虽然只占据6.3%的比重,但在2008年集中发文4篇,带动该主题研究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这种变化是值得研究者们关注的。排在末位的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主题,只占全部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2.5%。

二、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变迁的特点

全文阅读

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出现许多新气象。对此加以总结十分有意义。《教育研究》杂志作为国内教育理论的权威期刊,所刊发的论文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我们以2002年《教育研究》杂志所发表的论文为例,并对之作一些描述性分析。 一、重大理论突破与新的学术观点 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充分展现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无论是从研究的领域、视角和方法还是从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结论看,都有较重要的突破,给人以清新之感,反映了教育理论界创新、进取的新景象。就理论层面而言,主要表现如下: 1.“三个代表”和教育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充分反映了学者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特征,这一方面体现在研究者对“三个代表”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所作的深入探讨。如学者们在研究中谈到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张健,第8期),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毕诚等,第12期),使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与时俱进。还有研究者对教育创新的时代意义及其核心内容作了探讨,提出教育研究要全面创新,与时俱进,为教育创新作出切实贡献(朱小蔓,第10期)。 2.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定位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深入,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全新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定位和挑战。如何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以科学合理的定性和定位,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的前提。关于教育的定位,研究者提出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的第三部门,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教育产品是非垄断性的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为此,应当鼓励市场有限介入,并保持适当的政府调节功能(劳凯声,第2期)。 3.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 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政策研究开始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走向教育政策研究”、“走向教育政策分析”已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集中在教育政策的理论和方法论等相关问题。有学者提出决策者应该成为研究型决策者,而研究者应该成为政策型研究者(袁振国,第11期)。也有学者从政策价值的角度出发,试图构建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即从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等三个价值向度的视角具体研究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和价值问题(刘复兴,第4期)。 4.教育主体间性 2002年度《教育研究》学者们在对教育主体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吸纳了后现代主义和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的理解,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教育和德育予以了新的诠释和解析,并开始关注教育与交往、教育与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主体间性问题上,研究者开始关注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体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等问题,有关教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进一步深化为不同主体间的共识,以及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等新的领域。 有学者从主体间性来重新理解教育,认为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郝文武,第3期)。在道德教育中,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共生性存在”是德育教育中的人学理念(鲁洁,第1期)。在教育与交往方面,主要是对现代教育在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强调师生交往的意义,并试图从交往视角重建现代教育交往模式。有的论文提出要用交往理论,用“对话”式教育对传统的教育实践形态——“独白”式教育进行改革(蔡春等,第2期)。有的论文提出师生交往对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在于通过交往中的学习,使人成为人,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蒲蕊,第2期)。有的论文提出要通过对教育价值和教育交往语言环境的重建来改善和增进教育中的交往(吴全华,第9期)。在教育与理解方面,通过对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反思,提出德育的理解应回归生活世界、促进主体间彼此理解,一起走进教育中“理解的王国”(王海燕,第5期)。 二、具体研究领域 1.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方面有两个明显的突破。一是提出了素质教育对生命发展的意义。认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郭思乐,第3期);二是探讨了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认为这是当代教育突出人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前提性问题。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可以看作是由倾向性素质、控制性素质、效果性素质、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匹配而成的有机整体。由于创新活动是主体活动的一种基本特征,实践是主体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此创新素质和实践素质可以从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得到合理的说明(陈佑清,第6期)。 在课程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原则,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一是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是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钟启泉,第6期)。二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进行了研究,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设计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何克抗,第4期)。三是探讨了“学

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提出二者由截然分开开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丁邦平等,第10期)。四是提出了“课程共有”的理念(胡东芳,第8期)。 在教学论和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教学论体系在新的教改和课改形势下所遭遇的冲击和挑战及未来走向,教学转型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教学论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走向是建立开放的现代教学论体系,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论研究模式的转换,加强网络时代的教和学的研究的观点(魏新民等,第6期)。有的学者研究了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提出要走出已经或正在步入的“新制度课程”的误区(杨启亮,第6期)。有的论文提出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和过程观,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叶澜,第5期),提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联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叶澜,第10期)。 2.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也集中反映在2002年度《教育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热烈讨论。学者们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各个层面来进行探讨。具体包括从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和公平机制到义务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再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的研究。从教育政策的层面探讨教育平等和公平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论文提出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是当代我国教育政策基本的价值选择。教育政策仅仅具备教育平等与公平的理念远远不够,研究和建立教育政策运行的公平机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和保障,教育政策和制度创新是教育领域实现公平的基本途径(刘复兴,第10期)。关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的学者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认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程方平,第2期)。有的学者提出了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策略,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政府的财政拨款力度,强化教育督导评估,优化学校布局(周峰,第8期)。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和公平问题,研究者认为高考制度存在着妨碍公平因素,应通过高考制度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刘晓瑜,第2期)。有的论文提出由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问题而导致现实中的不公平,因此,高等教育公平有赖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张应强等,第12期)。 3.“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研究 对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市场化有关问题的研究是2002年度《教育研究》的又一重要特色,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办学体制的变革,社会资金开始流入到高教领域,改变了大学原有的地位和性质,迫使人们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属性。学者们主要从观念、政策、制度、体制等层面进行了探讨。 在观念层面,指出教育的事业性抑或产业性,并不是教育的固有属性,而是对教育活动在某一历史阶段运行特征的规定,取决于人们对它是作为事业来运行有利还是作为产业来运行有利的主观判断(袁振国,第4期)。在制度层面,认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加入WTO的过程中,我国公办高等学校作为第一部门组织在政府体制中运作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丧失。解决公办学校存在的问题,需要的不是修修补补的改良,而是深刻的转型,比较可行的方向选择是转向第三部门领域(高新发,第10期)。在体制层面,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则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未来的改革将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刘亚荣,第8期)。在高等教育的拨款机制方面,提出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出型拨款机制的观点(王雪峰,第12期)。 4.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转型 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的研究以前大多是局限在理论层面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探讨,2002年的《教育研究》则开始转向从实践层面对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怎样实施教师教育的问题的研究。在教师专业化方面,主要就隐性知识、文化传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隐性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学者提出了通过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张民选,第1期)。关于文化传统对教师专业化的作用,有学者提出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方面,必须以我国文化传统中注重生命的独特品格为视角,挖掘文化传统中有助于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合理因素,为阐释教师专业化的境界、动力与途径提供理论基础(舒志定,第12期)。此外,学者还对教师专业的内在改变和外在支持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卢乃桂等,第12期)。在教师教育方面,有论文认为校本教师培训在教师教育中具有重要及独特作用,进而对校本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研究(万福,第1期)。 三、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对《教育研究》2002年论文的统计分析显示,2002年《教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增强;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具体研究方法有新的发展。 1.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增强 在2002年《教育研究》中,研究者的问题意识正逐渐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研究者对真假问题的判断标准进行了探讨,反对过去乃至现在依然存在于教育研究领域中“假问题”的出现。有学者就以“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吴康宁,第11期)为题对之展开了研究;同时,教育学应以浓郁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根基跻身于人文社会科学之林(刘铁芳,第6期)。 二是问题研究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研究范式。这在2002年度《教育研究》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教育创新问题、教育与交往问题、教师培训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义务教育经费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理论建设或教育实践中确确实实存在的“真问题”。而且,该年度有62.96%的论文属于应用性和发展性研究论文。对“教育问题”的真切把握,使教育研究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是研究主体问题意识的增强进一步体现为政策意识的增强。研究者力求通过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教育研究中,部分研究者已经或正努力成为“政策型研究者”(袁振国,第11期);而且,他们积极参与论证、决策,从而使出台的教育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在2002年《教育研究》中,较为直接讨论有关教育政策问题的文章就有11篇,而2001年只有7篇,7篇中还有2篇分别是从 教育管理学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问题的。教育研究者政策意识的增强,其实质是增强了教育研究的实践性与服务性,为教育问题的解决服务。 2.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当今时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教育研究也遵循了这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他们从多角度、多学科出发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研究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理论论证更加全面、有力。具体表现为:一是从其他学科出发来论证教育问题。从这方面来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比较多,可以鲁洁教授从人学角度透视道德教育问题(第1期)为代表。二是借用某一理论来阐述教育问题,如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问题(刘亚荣,第8期)就可作为其代表。三是从不同的方法论去认识教育问题,如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转型问题(王华峰等,第9期);从本体论出发来研究教学发展史(张广君,第11期);或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研究教学解释方式问题(胡潇,第11期);等等。研究视角的多元化,这将使教育科学获得新的理论生长点,也是使教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手段与方法。 3.具体研究方法有新的发展 教育研究工作者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文献法、历史法、测验法等类似方法常被人们所采用。从2002年《教育研究》所载论文来看,这些传统研究方法的使用也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传统方法在教育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没有发展。统计表明,在具体研究方法上,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还是有较大发展的。一是实验法与调查法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所采用。据不完全统计,有近10篇左右的论文采用了实验法。实验法的运用可以程序探索教学的实验研究(毕晓白等,第3期)为代表;而使用调查法进行研究的论文至少有7篇,比如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肖文娥等,第10期);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侯靖方等,第1期)等。实验法与调查法较多地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有助于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定性方法的不足。二是有部分研究者采用个案法进行案例分析,使研究更有针对性。例如以珠海市第一职业中学为个案开展的题为“以科研为先导,做大做强职业学校”(詹红红,第4期)的研究。三是新的研究方法开始逐步被研究者所采用,如行动研究法、质的研究方法等。行动研究法的运用,以“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刘尧,第7期)一文为典型代表;而有学者做的题为“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王海燕,第5期)的研究则是运用质的研究方法的代表作。新的研究方法的采用,预示着教育研究将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2日第4版

全文阅读

体育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的实证分析

摘 要: 本文以科研论文收集较全的“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检索为依据,对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87篇科研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估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及未来研究加以改进。

关键词: 体育英语教学 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

1.问题提出

目前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研究正在成为相关专家、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体育科研论文对体育英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研究难点、问题对策、研究方法等做了许多前瞻性的、独创性的探索。有学者认为,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无二致,在实证研究与反实证研究之间,不应简单地进行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而应在实证的基础之上,运用逻辑主义方法,对基本理论进行判断和推理[1]。也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个体育科学研究现状做出分析,选取我国1999-2004年度体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为分析样本数据,对我国体育科学的体系内部结构、研究的“社会化”倾向、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论证方式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出体育科学研究论文运用定量方法较少的结论[2]。另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专门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现状[3]。

综上所述,研究方法的探讨正成为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尽管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来说,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没有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统计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Grid20/Navigator.aspx?ID=1)为检索对象,第一次检索以“体育”为篇名,匹配选择“精确”,检索时间跨度为1979―2014,再在以“体育”为篇名的搜索结果中进行第二次检索,以“英语”为篇名,最后得出相关论文112篇。第二次检索,首先以“英语”为篇名,再在搜索结果中以“体育”为篇名进行检索,其他搜索各项与第一次检索相同,最后搜索结果是同样的112篇论文。尽管112篇论文的篇名中都包含“体育”和“英语”字样,但经笔者甄别,剔除一些关于《中学体育课堂英语名词活用》、《英语自考》之类的非学术论文,最后确定87篇为分析样本总量。

2.1时间分布

全文阅读

探究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

摘要:学校体育的成败又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条件,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在体育教师普遍关注和重视体育科研之际,本文就体育教师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展开讨论和研究,以期能为广大体育教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提高 体育教师 体育能力

在学校开展体育科研是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加快体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我们体育老师应充分意识到开展体育科研是促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学校体育只有以体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因此,我们体育教师都应树立体育科研意识,积极参与体育科研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

一、体育教师体育能力的现状

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结工作的创新能力、实践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与公关能力等。上述能力在个人有意识地不断学习中培养;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和亲自动手中锻炼;在组织群众活动中不断提高。目前,根据我们对无锡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走访以及文献资料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多数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目前尚处于一个比较差的状态,究其原因。

二、找好有效途径培养体育教师体育的能力

进入"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也因此得到不断加强,我们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来重点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意识,让他们了解体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使他们初步具备进行体育科研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骨干体育教师在面对体育科研时,感到自身缺少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缺乏课题的拟定、捕捉能力,为之,我们在继续教育培训时,要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相关的体育科研理论和课程理论,突出安排体育教育理论课程和体育教学研究课程,如"体育科研基础知识"、"体育教改理论"、"体育科研方法"等等,重点进行科研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传授,使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有效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科研能力。

体育专家和学者不但站在了体育科研的最前沿,而且他们也具有很强的体育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体育科研经验,聘请他们来进行各种关于体育科研的讲座或报告,能有效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不但可以在体育科研上少走弯路,而且可以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他们的成功中借鉴经验;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可以和他们直接交流和探讨自己在体育科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和他们保持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他们在体育科研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全文阅读

教育论文的写作特点与功能

教育论文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工作实践的体验,综合运用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针对教育教学和校本研究等一般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并阐述学术见地,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的析理性文体。教育论文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也具有一定规范性的学术论文,就其论题的内容和性质而言,可分为总结教育教学理性经验的论文和阐释教育教学方法的论文。就教育论文的文体功能而言,可分为传播性教育论文和检测性教育论文。传播性教育论文是借助公共传播媒介,使作者的研究成果得以受到社会的承认和交流,发挥出论文学术价值的社会效益。它包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及在各种教研学术会议上交流宣传的教育论文。检测性教育论文是指为检测教科研学术水平而撰写的论文,比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成果论文、教科研培训成果论文、教研成果论文、教师学历培训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等。如果这类教育论文也通过媒体在社会传播宣传交流,那么它的交际范围和性质已升华为传播性教育论文之中,但其主要功用还是应用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与检测等评价上,以培养提高教育工作者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

1.与老师交流一下教育论文的文体特点

1.1理论性特征。教育论文是一种教育学术性论文,具有理性思维和理性思辨的特征。这种理性特征突出发现在它对事物的思考不是停留在零散的感性上,不是停留在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及过程的表面介绍上,而须深入事物对象内在规律,作较全面的展开理性分析与论证,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1.2创见性特征。教育论文的写作,既为教育学术性论文,就必然要体现出作者对教育内涵独到的见解。具体见解表现在对他人没有涉及过的学术问题,进行创立新说,或对前人不成熟的观点予以纠正通说,或对前人缺乏论据的观点给予补充前说,或对众云之看法进行综合辩证异说等等。总之,对待教育学术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在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上,要有真知灼见,要有独创新意;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上,要有见地,要有建树。

1.3逻辑性特征。教育论文重在阐述一种道理,讲清道理的目的是以理服人,而要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就必须讲究很强的逻辑性。具体阐释就是要讲求规律,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来揭示教育及教研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教育论文在行文上,就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系统性,也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层次性,更要具有一定的论述规律性。比如语言的逻辑性,具有准确、精炼、有的放矢、无懈可击的特点,从而充分发挥出它的逻辑力量和逻辑作用。又如论述方法的逻辑性,具有无可辩驳的论证力量,从而产生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达到使人折服的目的。

2.与老师交流一下教育论文的文体功能

2.1教育学术交流功能。教育论文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教学、教研学术交流的理论成果文本,这种交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传媒中介向社会阐述某种教育理论观点、教育实践经验与方法、教育内涵与规律等;二是教育者之间的教育学术研讨交流等。教育论文与教育短论、教育随笔都具有社会文本交际功能,但作者在与社会交际时选择哪种文体形式交际,一视其反映教育现象或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大小,二视其运用文体的习惯与主观意识。无论运用哪种教育应用文去反映教育现象或问题或观点,其交际作用是一样的,只是反映教育问题与现象或经验与见解的深度、广度不同而已。这种反映教育的分寸不仅体现在文体用字量上,而且在析理性质上是有差异的。即教育论文的析理性体现在较为深入的探讨、阐述;教育短论的析理性体现在一般性探讨、概略阐发;教育随笔的析理性体现在有感而发、感而不论。

2.2教育学术评价功能。有的教育论文是用来检测考评教育研究学术水平与能力的,无论是培训结业,还是教研作业,还是各级教育学术团体教研成果文本征集等,往往都以教育论文的教研成果形式进行学术评价。实际这一方面也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时重点唱卷的要点之一。又如,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往往也是通过撰写教育论文这种方式进行鉴定评价。也有的学校每学年都要布置要求教师撰写一篇教育论文,以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个案的考核备查材料之一。看来,教育论文在教师评价机制的运用中,其作用也很大,真正能反映出一名教师的教育学术水平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全文阅读

国内职教社会学研究历程及未来

从一门学科的建立到分支学科的出现和发展本身有一个过程,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也是如此。根据王连清、张社宇对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定义:职业教育社会学是一门通过对职业教育社会现象及职业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互动机制及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揭示职业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和发展阶段,而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深化阶段还远未到来。

一、朦胧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初起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早在职业教育产生时,我国就开始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鸦片战争之后,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围更深、更广,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早在本世纪初,黄炎培先生就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论述,鲜明地提出了社会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1913年,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中提出了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联系的教育思想,并倡导职业教育必须体现社会化。1914年,他在《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中又反复强调:“离社会无教育,欲定所施为何种之教育,必察所处为何种社会”。可以看出,在民国初年,黄炎培就意识到要把社会化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从改革开发初期到九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都处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职业教育社会学并未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社学会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独特地位,研究也仅是在其相关领域的探索,包括从经济、文化、政策、人口等方面单独阐述职业教育与这些相关社会因素的关系,而很少将这些因素作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领域来进行综合研究。仅有少数人试探着从事了一些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因此,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很少。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于一些职业教育学的著作和教材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有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作为职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教学认识论等,很少有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探讨。此前虽然有大量的职业教育社会问题和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并引起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但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也仅出现了少数基本涉及职业教育社会学的著作,如《技术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1983年),提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应文涌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则较为典型,表明已经明确开始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工作。在期刊文献上,完全以职业教育社会学为主题的研究则较为稀少,只是相关的职业教育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方面的研究论述。如张先锋、张庆彩1999年《教育与职业》第十期上发表的《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经济学思考》就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二、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初步成型

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在21世纪初期则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基本形成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体系框架,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初步成型期。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学的完善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步伐加快,不少研究都表现出了广阔的社会学视野,出版了一些研究和分析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专著。其中以钱民辉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1999年)较为典型,但是也是从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经济关系、职业教育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等方面来进行逐一阐述,还尚未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相关内涵和概念,但也表明已经明确开始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互动的研究工作,标志着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该书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在中国社会整体性发展、放在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去考察分析,把职业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历程、与社会及其变迁、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等的需求结合起来,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和宏观的研究视野。

从21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则基本成为一个独立、系统的研究体系。其重要标志之一是200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学研究”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承担,主持人:王清连、张社字,课题编号:DJB10747)。该课题组2002年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的文章。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透视,梳理了近2O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基础。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路径。并对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等进行了分析。这不仅是对社会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创新和拓展。标志之二是张社字于2002年提出过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势在必行。认为职业教育与经济、职业教育与文化、社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人口、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体制等相关研究已具背一定的深度,基于相关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标志之三是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系开设了“职业教育社会学”讲座。2003年,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则在职业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职业教育社会学课程,并设立了职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现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先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即开始职业教育的社会学思考,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教育背景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如教育结构问题(《防止教育结构失衡》)、女性职业教育问题(《职教女性颂》)、户口与职业教育(《漫议户口与教育》、职业教育公益性问题(《职教的公益性不容忽视》)、职业人问题(《职业人并非社会人的全部》)等,设计职业教育社会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不仅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而且使职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理性、科学和规范。

三、深化阶段:职业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全文阅读

中国音乐教育史的研究现状、范畴与方法

摘要:近30年来(1980—2010),学术界关于中国音乐教育史的研究已公开发表和出版200多种著作。这些著作论题丰富、范围宏阔,代表了最近30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史研究的整体水平。这些研究包括中国历史上音乐教育的起源、音乐教育思想史、音乐教育制度史、音乐教学内容史、音乐教育史比较研究,以及对音乐教育史学科自身的理论探讨等多方面的内容。在体裁上,这些文论涵盖了通史、断代史、专题史及学术评论等多种形式。文章在对这些成果进行学术综述的基础上,尝试就中国音乐教育史学科的研究现状、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现实价值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供方家指正。

关键词:中国音乐教育史;乐教;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2

中国音乐教育史,是研究历史时期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内容、活动等问题的学术领域。早在20世纪初,这一领域即已成为中国音乐史学、中国教育史学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考证,萧友梅博士论文对周朝音乐教育体制的简要论述,是我国音乐教育史上第一次对周朝音乐教育进行近代教育意义上的总结。 据笔者所及,对这一学科从文献、学科理论与方法论等角度展开专门性的研究,是近3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才开始集中、深入地展开的。这期间,有关中国音乐教育史的论文、著作共发表、出版200余种,内容涵盖了我国音乐教育的起源、音乐教育思想史、音乐教育制度史、历史时期的音乐教育价值论、音乐教育内容史、音乐教育方法论,以及中国音乐教育史学科自身的理论探讨等十分宏阔丰富的论题。一些音乐院校和科研院所,陆续形成了教师科研与硕博士研究生选题相配套的研究团队。除此之外,一些来自文、史、哲、教育学界的学者也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上述部分论题,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做出了贡献。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音乐教育史已经从20世纪之初蔡元培大力倡导“美育代宗教”的国民教育思潮时处于边缘位置的话题,逐渐更新壮大为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版图上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过程中,规划学科蓝图、挖掘本土资源、强化本土话语、革新音乐教育实践所必不可少的音乐教育学分支学科。那么,以往的200余种学术著述,具体研究了中国音乐教育史中哪些具体问题?反映了历史时期中国音乐教育的哪些经验?研究中还存在着哪些弊端?尤其在中国音乐教育史的学科自身的自觉探索中,还存在怎样的困局?面对这些困局,今人当如何逐步破解?本文将在对这些文论展开综述的基础上,试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

一、中国音乐教育史的研究现状

据笔者统计,现有200余种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文论中,学者们关注度较高的论题依次是音乐教育思想史、音乐教育制度史、音乐教育课程史、音乐教育史的比较研究,特定体裁的音乐教育史以及音乐教育史学科研究等方面,具体构成如下图所示(图1、图2);而有关中国历史时期音乐教育的起源,在这些论题中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到,因此,笔者将首先从中国音乐教育起源的研究现状出发,对现有7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全文阅读

利用教研工作平台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摘 要】教研工作平台已成为激励技工院校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推进器,引领研究方向的指示灯,进行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的资源平台。本文就如何发挥教研工作平台引领作用提升技工院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思考。首先要明确技工院校教育科研定位,主要是以当前正在应用而又急需补充完善的教学管理问题为对象,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科教学遇到的问题为对象,以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对象。要引导教师培养锻炼教育科研能力:(1)提高选题的能力,主要是要适合自身的研究能力,要发挥教研工作平台选题指南作用;(2)要培养锻炼理论思维能力,具体是: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要强化信息资料收集的意识,要培养锻炼创新思维能力;(3)要注重提高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科研评选机制,主要是坚持同行评审制度,建立起反馈修改机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关键词】 教研工作平台 引领 教育科研

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工作平台(教研工作平台)创建以来,技工院校教育科研有了国家层面的管理和评选机制,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可以得到社会承认,也为我们天津市教育科研主管部门以教研工作平台的运行机制激励教师树立教育科研意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教研工作平台已成为激励技工院校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推进器,引领研究方向的指示灯,进行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的资源平台。自2004年起,通过教研工作平台开展的论文、课题评选和展示活动,不仅使广大技工院校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技工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通过申报参加评选活动,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研工作平台的引领下,天津市参加市级评选的作品由起初的100多篇逐年递增至近5年的年均600篇左右。说明技工院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不断提升,而且参评作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和课题在教研工作平台上获奖。全市技工院校教师普遍树立了“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的意识,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针对技工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

组织好每年度的教育教学论文、课题评选和推荐工作是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门和各技工院校开展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研工作平台的引领作用,达到推动全体技工院校教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积极思考和创新实践。现将我们的一些思考梳理出来,供大家指正。

一、引导教师明确技工院校教育科研定位

要实现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教师必须从事教育科研;要实现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必须从事研究、探索,才能将新观念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消除从教的疲惫感,改变教书没有乐趣的心理,教师必须从事教育科研,在研究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使教师不会像蜡烛那样,燃烧之后毁灭自己。但是,在过去技工院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对教育科研“敬而远之”的心理,认为搞科研是教育专家、学者的事情,认为从事科研工作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技工院校教师主动从事科研的意识不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必须明确技工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

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技工院校教育科研既有教育科研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特殊之处。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是技工院校教师,研究的对象是技工教育规律,研究的内容是技工院校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技工院校健康发展。因此,技工院校教育研究的特点是: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当技工院校教育科研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联系,才能吸引广大技工院校教师积极参加;参加的主体是全体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科研繁荣发展。为此,我们提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是:以当前正在应用而又急需补充完善的教学管理问题为对象;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科教学遇到的问题为对象;以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对象。

我们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门利用jnpx网站以及召开相关的工作会议,将教研工作平台上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的信息理念及时向各学校宣传讲解,使广大教师基本消除了教育科研神秘高深以及教学、科研冲突论的原有观念,普遍树立起正确的科研意识。

全文阅读

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撰写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4-0046-03

“教育随笔”是教师实践研究的记录,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资源与素材。教育论文是对特定教育问题的系统论述。虽然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都是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但是它们的思考方式不同,因此,“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过程,是教师思维方式不断优化的过程。而思维方式的优化,对教师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过程所要经历的不仅仅是“写作之路”,更是“教育之路”。

那么,怎样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呢?

一、聚焦问题

教育写作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无论是写教育随笔还是教育论文,我们都要不断地思考、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的这篇论文需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是论文的价值,也是论文的“灵魂”。而问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写作随笔的过程中不断聚焦,逐步形成的。

2012年9月,我被任命为学校教科室主任,主要负责教科研工作。为了开展“课例研究”,我不断地走进课堂。开始,我将研究的过程以“随笔”的方式记述,写了《课例研究离不开课堂观察》《小学教师课例研究问题审视》《个案研究应该在课堂观察中进行》《观察主题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等二十多篇随笔。2013年1月,我开始“聚焦问题”,思考“我在回答什么问题”。比如要回答“课例研究究竟有什么意义”,就写《课例研究的四重意蕴》;要回答“个案研究的关键点在哪里”,就写《个案研究的四个关键要素》;要回答“个案研究究竟应该怎样做”,就写《个案研究的操作要求》……这些文章可以称之为“毛坯式论文”,是在大量随笔的基础上形成,不断地聚焦于“我要回答什么问题”而进行的思考,每篇思考都聚焦于一个问题。2013年3月下旬,在对5余万字教育随笔不断聚焦问题的过程中,我完成了《把脉农村小学课例研究》和《教师怎样开展个案研究》两篇论文,对普通学校一线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基本理念与初步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回答,后来,这两篇文章分别在《教育科学论坛》2013年第5期、第11期发表。

这两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是漫长的,也是不断生成的,但有一种规律是很明晰的,那就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就是不断“聚焦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当我们聚焦了问题并能够作出自己的回答的时候,“教育随笔”就走向了“教育论文”,“教育问题”也就走向了“教育成果”。

从教育随笔中聚焦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原有随笔的聚焦式叩问,研究自己原先的随笔,寻找主题,在原先的随笔中提取出论文来;另一种是围绕问题,有意识地进行系列化、专题性的随笔写作,最后凝聚成论文。前者是从“无心”到“有意”,后者则完全是一种自觉的类似于“课题研究”的过程。既可以从多篇随笔中聚焦问题,也可以从一篇随笔中聚焦问题,还可以从点点滴滴的“碎片式”随笔中聚焦问题,比如笔者发表在《教育管理研究》2012年第5期的《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的第一主题》一文,就是从我微博上的片言只语中聚焦而成的。

全文阅读

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主体性教育是弘扬儿童主体精神、培养儿童主体能力、塑造儿童主体人格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解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与争鸣、研究的深化、反思与总结三个阶段。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主体性教育正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地理解、接纳和认可,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当今主体性教育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主要表现为:要拓展对主体性教育核心概念的理解;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话: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转化教育研究思维方式。

[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学;教育实践;主体性教育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主体性问题成了多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教育学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的探讨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兴起有着教育内外的现实原因和理论依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与人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作了思想铺垫。”从研究历程来看,主体性教育研究最早发端于顾明远教授于1981年在《江苏教育》第10期发表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引起学术界长时间热烈讨论的教育命题,即“学生是教育主体”。此后,教育理论界开始了教育主体问题的讨论,并最终形成了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入影响的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在过去30年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探索与争鸣阶段

主体性教育的探索与争鸣阶段在时间上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讨论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由于认识的不同,学术界出现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互为主客体论”“双主体论”等几种不同并发生过激烈交锋的观点。

这一时期的探讨是广泛而又有深度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师生关系的看法。但讨论侧重点在于师生关系的处理,并且主要在教学论领域、认识论范畴中进行。由于教学不仅仅是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过程。因此,囿于教学认识论范畴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为了打破这种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有人开始在教育基本理论的层次上思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开始从教育主体性的角度研究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王道俊和郭文安两位教授提出的“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主体”的命题。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这篇文章中,他们不仅对学生主体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还对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和实现条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自此,教育理论界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研究的深化阶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