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设能够指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思想,养成科学的就业理念,培养毕业生形成明确的就业目标,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综合素质。着实增强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效用效果,一定要构建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特点,明白自身就业所具备的优势,知道对自身就业不利的条件,充分地把握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程度,合理地定位自身的就业范围,科学地规划自身的就业方向,为更好地实现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石。因此,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就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讲授的同时,牢牢把握当前就业的现实状况。现在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他们更加注重追求自由、追求个性,因此在指导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用其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导。本文所讲述的体验式教学就是这种思路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职业规划课教师的指引下帮助大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把大学生的自主亲身体验当成目标、中介、过程和结果而实施的教学活动。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职业规划理论知识和大学的现实行为相结合的方针,借助职业规划教师的全面设计,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对自身志趣、能力、职场、职业生涯决策整个过程中得到切实的体会。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将情境设计与大学生的探究过程当成实施有效教学的载体,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毕业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坚持以大学生的体验为中心,突出体验式教学,将大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应用到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就业。
二、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体验式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要有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构建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就是要坚持把大学生当作主体,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以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急迫需求为立足点。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按照体验式教学的规律办事,把大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激发出来,把体验当成职业生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的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开展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不仅学到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身,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道路,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大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因此可以讲体验式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技能。
(二)设计多环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多个环节的教学模式体现出来,坚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方式。体验式教学模式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就是指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讲授过程中转变之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变为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大学生积极体验,由填鸭式教学转变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单纯地将职业生涯中的各个不同的概念教条式地讲授于学生,而是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清楚地界定,充分开发不同的就业指导资源,对就业问题进行情景模拟,有效利用课堂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究活动。职业规划教师要尽力培养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精神,激发大学生对课堂的活跃度,同时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自主探索,让大学生在体验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增强就业能力。首先,模拟职业生涯规划的体验场景。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讲授过程中,职业指导教师应当按照职业规划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场景的构建,增强课堂讲授的趣味性,启迪学生进行思考,挖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气氛里增长才干,分享体验,教师借助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队进行科学指导,让毕业生身临其境感受毕业规划的场景。在情景模拟中,指导教师进行职业规划课程的教授。其次,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职业生涯探究活动。在职业规划指导教师的场景模拟中,使大学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法。指导教师应当事先认真分析判断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程度,教师要预知到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精心准备,适时留意大学生对活动的体验状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地分析,分类指导,合理控制体验探索的活动时间,保证活动的可持续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和反思的素质,增强学生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再次,对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讨论和评论。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教师需要认真设计一些问题,同时将其列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讨论并发表一些不同的意见,在讨论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活跃课堂气氛,好的意见要对其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指导教师应当认真细心地听取和鉴别学生于分享活动中的职业取向以及认知偏差,对学生的职业取向开展一定程度的评论,引导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同时有计划地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最后,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整理工作。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应当及时地进行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指导教师要认真地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科学地设置,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这种教学模式,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合理的意见。指导教师要对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提炼,对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有机的结合体,把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切实体验、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总结成系统的能够理解的通俗性理论。
(三)灵活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摘 要:体验式教学具有情感感染性、亲身体验性、主体参与性、动态生成性等特点。其主要理论依据是体验学习理论、现代教学论和现代学习观。它有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情感、提升文本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这一教学方式要坚持激感原则、主体参与原则、链接生活原则、重视过程原则,还要注意适用性问题、情境创设问题、体验到位问题、借助现代教学技术问题等。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方式;特点;理论依据;原则;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9-0004-03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生观,要求我们把学生看成是独特、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1]让学生“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就应该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不成熟的探讨。
一、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其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体验性特征;以及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人和事,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所采取的体验性的教学行为。体验式教学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情感感染性。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体验的核心、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情感,这表明体验式教学具有情感感染性。从教学的“三维目标”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的教学目标,作为新课程理念体现者的体验式教学,必然高度关注情感目标的达成;从教学过程看,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不再是单纯知识传授的课堂,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情感体验和全面发展的课堂,可以说,情感感染性是教学过程的有力支撑,缺乏这种支撑,课堂就是孱弱的、不健康的、不健全的;从教学方式看,情感教学方法是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必定运用情感教学方法,来增强教学的情感感染性。可见,没有情感感染性特点,体验式教学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亲身体验性。主要是指学生本人的亲身经历,亲身体会,亲身感受,亲身感悟等。亲身体验性是体验式教学的根本特点。亲身体验强调的是:或者学生亲身经历某件事,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或者学生欣赏诗歌、歌曲、故事、画面等艺术作品,从而获得深刻的感想和体会;或者亲自参加课堂活动,从而获得一定的亲身感受、亲身感悟。正是亲身体验性,极大地激发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焕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调动了课堂的勃勃生机。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念
体验式教学可以定义为,在其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为根本,以实际情境呈现或是模拟已有情境来还原教学内容,使抽象文字形象化,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引感,提高能力,构建知识,发现意义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在真实或是想象的环境中体验、感知、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的时间内获得对知识的最直接印象,有利于其观念的更新、判断能力的提高、记忆操作能力的形成。如何正确把握体验式教学,或者说如何判断是否为科学的体验式教学,需要把握其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生是否“亲历”;二是是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亲历性”主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知识的追求者。他们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来积累体验经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亲历性”包括实际行动的参与和心理精神的参与,往往实践层面包含着心理层面,因为实践会影响精神。“尊重个体差异性”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认可,是师生在教学中地位平等的表现。学生因为个性、爱好、家庭和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会造成迥异的主体差异,即使对待同一事物也会表现出非常不同的意见和观念。这样同一经历会产生不同的感悟、不同的认识,所以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促进个体之间的交流,还能碰撞出更多奇妙的火花,让体验式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所以体验式教学中老师要确保每个学生都“亲历”知识点,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他们对这一体验的不同想法,凸显其地位,保证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中,除了教育学之外,还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它是符合现代教学精神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体验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有几大创新突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是“寓教于乐”的教学,并且这种“乐”不是老师刻意营造的,而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真实体会到的,是他们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体验式教学可以带给学生两个方面的快乐,一方面是实践的具体方案让学生感到心情的快乐。因为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再是纯知识的传授,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体验经历让他们感到心情愉悦,学习兴趣也就增强了。另一方面,因为体验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直接理解知识点,甚至会有进一步深入的思考。所以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式教学从这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从而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一直以来,“学以致用”是传统教学的一个难点,其根本原因是应用知识的速度跟不上学习知识的速度。这样学生在后续应用时也会因为遗忘而不知从何下手,或者是根本没有实践的机会。而体验式教学的突出优点就在于它及时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平台,在课堂上不是只单纯地传授知识,更是在积累实践经验,构建知识体系。课堂就相当于一个直接的媒介,通过它学生能更容易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对知识的认识,再到对知识的应用。换句话说,体验式教学打破了学生孤立式、机械式的学习,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感受。
(三)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教育的内在教学标准,优秀的教学方案都是要以激发学生创新力为前提的。创新和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践出真知,实践也能激发创新。而体验式的教学就是将实践和创新联系起来的媒介,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感态度,甚至对价值观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积极的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摆脱外界条件的束缚,其思维的开放性和容纳性会大大增强,这促使新的想法和观念不断生成。没有体验,就没有理解;没有体验,就没有感悟;没有体验,就没有创新。所以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学生的学习层次提升一个高度。
(四)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多方面、全方位的能力,它既是一种内在的表现,也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素质又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教育都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最终目标的。但是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提高了学生素质的某个方面,全面性的提高还得依靠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将情感、知识、行为、意念融合为一体,既开放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又让学生的外在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所以体验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 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学习的快乐,我从三方面谈论了体验式教学。1对体验学习的理解;2教师在教学过程实施体验式教学;3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的作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理解 思考 引导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实,直觉思维、观察力、想象力等就是亲身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学习。
一、我们对体验学习的理解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某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是“体验的学习”,这种教学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主体参与来进行体验学习的。本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主体参与,体验中学”的体验学习模式,其基本特点是:
1、体验是学生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的重视。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摸、摆、拆、拼、折、剪、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性的、没有思考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并不是体验,它仅仅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已。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实施体验式教学
一、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体验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与方法。换而言之,体验教学实际上是“为了体验,在体验中,通过体验”的教学。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学习、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过多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不是向学生暴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学生体验不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另外,学生自学能力不够,缺少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烈,往往造成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吸引力,较枯燥呆板。
三、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情境策略的体会与思考
(一)创设活动体验情境。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创设问题体验情境。
前段时间阅读2011年第18期《人民教育》王祥连老师的《教了也不会,为什么?》一文,深受触动,王老师从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分析中对学生阅读能力不高做了追因,把“教了也不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学生缺乏独立阅读和对信息有效整合、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板子打在了学生身上。笔者读后,受益匪浅,但仍觉意犹未尽,现不揣浅陋,接力发微。
我思考的问题是:作为一名教师,施教对象确定后,怎么教,学生就会了?
为论述方便,我把原文提及的测试题和三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赘录如下:
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原文第3自然段――笔者注)
3.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具有 的特点。(参考答案:宏伟、精巧)
教师1(学生答题正确率14%):①找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②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语句,品析。③朗读体会。
教师2(学生答题正确率42%):①请学生自读后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②学生说出“高大宏伟”后追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找到相关语句阐释。③教师再问:你还从哪儿体会到金字塔的其他什么特点?④学生找相关语句,教师指导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学生找到“精巧”一词。教师小结,练习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12-0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
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地表达欲望,这时是教师将学生由"生活状态"引入"写作状态"的最佳时机,从而有效将学生从"要我写",处于被动的写作心理状态过渡到"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中来。倡导体验式作文教学,改变传统应试作文教学,忽视甚至遗忘学生体验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实现生命的自我提升,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作文,催化个体言语生命的成长。
1.体验生活,放飞心灵
叶圣陶说"写作是为了生活",一旦写作和生活相融起来,学生就会感到写作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兴趣和动机。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例如,我指导学生用废旧材料做出一件件精美的服装并举办一个T台秀,指导学生从前期准备、设计理念、T台秀三个方面写成一篇作文。将全班30人分成五人一组,经过一个星期的前期准备与设计制作后,学生们在动感的音乐节奏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T台秀,表演过后学生分别讲解设计的的创意以及服装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心得感受并进行投票角逐最佳。学生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手舞足蹈的讲述着设计的创意以及过程中独特的感受。整个活动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浸透了学生个体体验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心理反应自然丰富多彩,因此倾吐出来的又怎能不是"我的"肺腑之言呢?
2.体验情感,合理想象
写想象类的作文,学生很容易出现想象雷同、不合情理的毛病。但如果让学生进入想象中的"角色",效果就截然不同。
以续编故事《狐假虎威》为例,我先让学生重温故事,揣摩角色。五年级学生都熟悉《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因此播放故事前我提出更高要求: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很精彩,你能绘声绘色的讲给大家听吗?学生讲完后,进行评比。"谁讲得更精彩,为什么?"提示学生明白:要想把故事写得吸引人,必须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述。"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和老虎?"让学生体悟到狐狸的狡猾与沉着,老虎的愚钝与暴躁。这为想象故事的生动性和对角色的主调把握奠定了一个基础。通过想、议、演、说,把学生置于"角色"境地:"假如你现在就是那只倒霉的小狐狸,在老虎的魔掌下你会怎样说,怎样做来逃脱此难呢?""这屋子里现在有62只小狐狸,比-比哪一只小狐狸的办法天衣无缝,没有漏洞。"学生冥思苦想,议论纷纷。想出的办法先不说,而和老虎(老师扮演)现场表演。表演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合理的想象。这一过程,老师成了愚钝暴躁的老虎,学生成了狡猾沉着的狐狸,老虎稍一放松警惕就有被骗的可能,狐狸稍一疏忽就有被吃掉的危险,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活,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脱身之计应运而生!不仅如此,活动结束后,"幸存的狐狸"还主动帮助"被吃掉的狐狸"分析原因,另想对策。教与乐之间,学生完成了一篇情感激荡、足智多谋的纯体验作文。
作者:李晗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教学部
体验式教学的系统构建
陈亮根据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将体验式教学设计为四大系统:目标系统、内容系统、过程系统和组织系统。目标系统主要解决体验式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内容系统关注体验式教学的学习任务;过程系统则是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程式;组织系统是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对达成目标的保证。
1.目标系统:突显实践性思维
实践性思维是“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它有助于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内化书本知识,获取独特的生命感受和知识经验,体验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自身的价值。以实践性思维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目标系统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第一,实践性思维内部的目标系统。实践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问题意识、信息统整力、思维发散力和思维情境化。在此基础上,实践性思维的内部目标系统建构为:第一,发现和提出实践性问题的能力;第二,有效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第三,个体基于已有经验与独特感受、综合已知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构建不同解决方案的能力;第四,个体得出符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的结论的能力。
第二,实践性思维外部的目标系统。通过实践思维的训练,提升实践能力仅仅是实践性思维训练的初级价值,更重要的是实践性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可以连结个体体验知识的内在意涵,体悟知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实现完整精神与生命的成长这一高级价值。因此,实践性思维的外部目标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将知识经验有效内化,体悟知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二是帮助学生完整发展,在尊重现实生命与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展理性与认知能力,成为理性与情感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的完整生命体。
2.内容系统:训练与发展实践性思维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教学,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注重体现从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突出人与人、学生与教材双向交流沟通,不强求统一认识而尊重个体差异,各有所获,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体验。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活动体验、感悟新知――体验内化、应用践行。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亲身体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学生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以创设情境、体验感悟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将情景与体验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丰富、有趣、带思考性的教学情境中,以情景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
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时,可以出示学生在超市购买奶粉的情境,看到在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品牌的奶粉,让学生观察:这些奶粉罐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和以前见过的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又如,在学习《抽屉问题》时,可以根据大多数学生想赢的心理设计4个学生抢占3个格子的游戏,所有参加游戏的学生必须全部进入格子,没在格子里的学生认输。如果有2个格子的学生人数一样多,用剪刀石头布决定胜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活动体验、感悟新知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都依赖于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而实践。“做”是教与学的中心点和衔接点,也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必要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并在探究中逐步形成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学习《抽屉问题》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组合作,要求是:用小磁铁在操作板上摆,根据不同的磁铁数和格子数,看看至少有几个小磁铁在同一个格子里,并填好研究记录,找到规律,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抽屉原理。
再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圆柱。提出制作步骤:①取出抽屉里的制作材料,观察材料的特征;②在不浪费材料的前提下,制作成圆柱;③动手操作,争取制作成功。在小组反馈过程中,认识了圆柱的高、底面、侧面。然后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如果把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大家会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圆柱的高相等。这样,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内化,达到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学数学的方法的目的。
摘要: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感觉体验,打破学生的心理防戒,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自我探索。体验式教学是适应当代大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归纳出体验式教学的体验性、亲历性、寓教于乐、互动性和全程性等五大特点,最后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的情境体验、案例体验、实践体验和拓展活动体验等四大模式。
关键词:体验式 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的过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院校办学的大势所趋,高校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进行改革,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说、学生听”这种“授―受”的单向过程完成知识传授,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讲教材、学生做笔记”,实行“填鸭式”教学;在课堂外,“教师备教材、学生看笔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考试时,“教师考教材、学生背笔记”,一张试卷定分数。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如何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值得高校教师认真思考。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将体验作为教育中教与学、人与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使之具有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和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达到认知与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感觉体验,打破学生的心理防戒,鼓励学生自我探索。体验式教学是适应当代大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提出了一种学习态度,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有助于学生主体开展思考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与诸多学科的教学理念不约而同,而且体验式学习的特征和诸多学科课程的特质,如主体性、实际性、共同性等又十分契合,因此,体验式教学是完成诸多学科课程目的的理想选择。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一)体验性
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体验式教学会使学生获得愉悦性,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其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