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双语教学是在我国入世和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浪潮下而生的一种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就我校制药工程新专业开设的天然产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从其必要性、师资队伍、教材选用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探讨,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应用外语快速阅读天然产物领域专业文献、及时了解天然产物发展前沿与动态的能力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亦为制药工程专业天然产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后续的顺利开设积累经验。
关键词:天然产物化学;双语教学;制药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47-03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教学方式的提炼,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地的科学文化互相传播、吸收,要求学生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双语教学成为适应国际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要求,到2010年,高校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要达到整体课程的15%左右。教育部于2005年和2007年相继颁布关于“加强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强调高校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提高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1]。《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定义,即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在学校中教授课程内容。双语教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与国际最新前沿知识接轨,提高自我学习和探索科学技术前沿知识的能力,为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3]。由此可见,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双语教学是一项必要且持续的教学任务。我校开设天然产物化学课程已有十多年,笔者一直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我校已建立制药工程专业,天然产物化学成为主干课程,课时量较大。笔者现结合本课程特点和多年的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总结,为正式实施天然产物化学双语教学和改革奠定基础。
一、天然产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天然产物化学是制药工程或药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掌握天然产物化学知识,是研究开发中药新药的前提。当今,天然药物(汉方药)或中药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和接受,因而对该领域人才的培养将推进我国中药国际化进程,而双语教学为培养这种国际化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培养模式。国内高等院校双语教育目前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处于一种过渡状态,需要更多的院校、教师参与到这种教育模式中来,探索出更好的教育模式。天然产物化学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阅读大量国内外专业文献,尤其是国际性优秀期刊上的外文专业文献,以快速把握国际专业知识前沿、动态,了解天然产物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双语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今后科研工作中撰写学术论文打下基础;也为毕业后在药学工作岗位把握本领域研究发展动态奠定基础。目前,合资企业越来越多,更加需要掌握了专业英语和药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另外,双语教学亦可以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敦促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把握天然产物化学最新发展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天然产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推行思路
1.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我校最初开设天然产物化学课程属于专业拓展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该课程以多媒体方式授课,方便专业英语的传授。虽然是专业拓展课程,但是重要的专业术语,英文表达仍展示在幻灯片上,讲授时加以强调,在期末考试试卷中,英文的术语试题也占有一定的分值。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大多都能掌握重要的专业的英语术语。这表明,在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中实施天然产物化学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与结晶。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气质、品格和特征。医学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现象,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劳动方式、科学技术状况、政治活动方式都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变量,而作为文化同步与互补,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也深深地影响到其表征与发展。
1农业与中医学的关系
科学文化首先是由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从本质和起源来看,中医学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1]。早在七八千年以前,中国人开始从事种植经济,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遗址都证明了这一点。此后数千年间中国的农耕、丝织、金属冶炼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农业劳动是生物型生产劳动。农业生产的胚种与成体都是生物有机体,它不能机械分割;胚种的生长是发育的过程;农业生产需要和谐的自然环境,是按生物生长的规律进行的;农业生产者是多面手,分工协作尚处在萌芽状态,所以农业文化本质上是有机性的文化,把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合乎规律的变化过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文化泛化到看人,人体也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同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建立在这种有机论、朴素系统论基础上的传统中医把人体看作不能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生理和病理,对人的生命功能作出生物学、甚至哲学本体论的解说,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人体当作一个黑箱来研究,在诊治疾病时注重辨证施治,用药注重多味药并服,注重整体调养,药物大多是生物药材或靠采集或耕种获得,注重顺应自然、养生保健。其思维方法较多采用取类比象,注重悟性思维,强调整体观念,具有浓重的辨证色彩。从而同建立在还原论、机械论基础上,尤其是作为工业文明反映的近代西医注重分析、实证、工具、技术的作用,注重用物理学、化学解释人体功能,重视单药独进、有针对性局部治疗(即强调溯因分析认识论、微观实体本质论、浅性因果决定论的向后、向下、向外的认知方向)疾病的医疗观有根本区别。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当时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汉书•艺文志》载,农学名著有9种之多,金属冶炼、造纸、煮盐、制帛等手工业亦有重要成就。这些都深深影响了当时的医学。如构筑物质世界和人体系统的“五行”学说,直接源自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尚书大传》曰:“水火者,百姓之求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其值得注意的两点,一是“金”,不同于单质的天然物,是由于冶炼技术发展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合金。二是点出“土”在五行中的重要地位。《国语•郑语》曰:“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表明“土”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比其他四行重要,这是农业生产以土为本思想的体现。这一点反映到医学中,《黄帝内经》把运化水谷精气谓之“后天之本”的脾归于土,认为“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素问•太阴阳明论》)足以略见其影响之一斑。农业生产对于中医药学的最显著影响和作用之一,是规定所用药物以草木为主,动物及矿物类药物只占很小比例。据统计,《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物252种,占69.04%;动物药67种,占18.35%;矿物药占46种,占12.6%。此后的历代本草著作中,植物药始终占大多数,动物药也多是农业的副产品与渔猎产物,矿物药则与农业或手工业有关。总之,以农为主,兼营(手)工、林、渔、猎的农业经济,规定了中药的种类及其获取途径。
除此之外,农业文化还规定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特征:第一,法于自然。农业生产高度依赖自然界,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能逆行。中医据此提出防治疾病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亦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第二,重治未病。效法自然,并非无所作为。在农业生产中,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农业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适用于疾病。中医提出“治未病”的原则,即在疾病未曾发作之时,就积极预防,使之不发生,或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等疾病已经产生再行医治,就难免造成伤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故强调重视养生保健,重视疾病预防。这也是中医有别于西医的重要特点。
2科学技术与中医学的关系
科学技术历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科技史上,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它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而且拥有当时较为发达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建筑学、农学、金属冶炼学、生物学、金丹化学。医学的形成不仅需要大量的医疗经验,而且有赖于人们对自身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达到一定的科学认识水平。中医的形成与发展,是同古代科技发展的支持分不开的。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尊崇世界万物的生态品格,从而较完善地实现了主客的和谐统一、审美与生活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其中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生态思想,启示人们在秉承科学思维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要看到科技背后广袤的人文区域;只有在自然与生命的互动中完善人们的生存方式及文化品位,人类才能获得完整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天人合一论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116-06
[作者简介]赖华先(1976—),男,江西永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Title: A Trial Study of Eco-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uthor: Lai Huaxian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co-character 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thus better realizing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at between aesthetics and life. Heaven-man unity is a bas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contains many rational eco-thoughts, and people are inspired to notice the vast field of humanity beh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en they push society forward with scientific thinking. Only when people’s living style and cultural taste are perfec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 can human beings gain integrated lif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co-spirit; heaven-man unity
摘要 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活性成分是研制新药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适应我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对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设计不同的实验教学形式,以期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巩固基础、系统理论、了解前沿的效果,同时探讨了新的实验考核制度。结果表明:学生能够更加系统牢固地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具备了初步地分析和解决天然药物化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78-01
Abstract Finding bioactivity compounds from Chinese herbs is becoming a new method to produce new medicine.Nowadays,there were many exciting developments in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To adapt the modernization and rapid developing of Chinese medicine,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To solve the problem,we designed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modes based on different teaching courses and teaching key points,in order to achieve limited period of time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system theory,to understand the forefront of the effect,we also studied the check-up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learned more system atically and firmly,and their power of problem analyzing and solving ability also increased.
Key words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experiment course;reform
1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化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从天然药物中获取新的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创新行为。来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药已经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全球药品市场中天然来源的药物制剂已经占临床药物的30%,青蒿素、紫杉醇等已经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线药物[1]。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许多药学类专业在本科生阶段开设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以培养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投入天然产物研究。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非常重要,很多理论教学内容必须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和巩固,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严谨的科学逻辑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近年来,天然药物化学领域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既掌握基础又接触前沿,是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天然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设计不同的实验形式,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并调整了相应的考核方式,以期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扎实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和实践操作。
2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人生问题,具体说是在“天人合一”立场上人的价值选择问题。以“法天象地”为自我安放起点,先民找到了“天人相通”的可能性路径,这就是“天道”的“生生之德”及以此为基础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天人合一”因此获得了仁爱道德的伦理意义。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特质及其蕴含的“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在文化源头上获得了内在的和谐关系。这种智慧虽产生于农业文明,却能为现代社会的环境伦理提供合理视域。
关键词: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环境伦理;主客统一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2305
无论在《尼各马可伦理学》,还是在《论语》、《中庸》中,“伦理”或相当于“伦理”含义的词,都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原则。进一步说,它是探讨个体如何正确处理与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关系,以便获得自身的幸福和群体的和谐。到了二十世纪,伴随现代工业发展而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使人们意识到要获得幸福或者合理性的生活,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于是“伦理”一词扩大了其使用范围,在“人与人的关系原则”这一传统意义基础上,增添了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原则”的内容,这就是环境伦理。虽然“环境伦理”概念发源于西方文化、产生于现代社会,但它对我们而言却不是全新领域。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则,根本上是以人与人的关系原则为基础,以人在宇宙中的自我定位为依托。中国传统哲学处理“天人关系”的独特视角,能够为我们考察现代社会环境伦理问题提供合理视域。
与西方哲学寻求万物本源的本体论发端不同,中国哲学肇始于对人生问题的探讨。人生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而且对于人生问题的考察,始终伴随着人们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对此,张岱年先生这样总结:(中国哲学的)“人生论之开端问题,是天人关系的问题。天人关系论之开端的问题,是人在宇宙间之位置的问题。人在宇宙中之位置的问题,也可以说便是人生之意义的问题。”[1]也即是说,“天人关系”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立足点,并直接指向人的价值取向这一重大问题。怎样安放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进行人生意义的选择?对此,包括儒家、道家在内的中国传统哲学主流得出了一致性的结论,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立场。这样的立场选择既是传统文化人伦关系的前提,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路径。而且,这一哲学前提蕴含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全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主客统一。主客统一的思路将构成解决现代社会环境伦理问题的合理思路。“天人合一”究竟有哪些内涵?这个理念如何能够解决当代环境伦理问题?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法天象地”的自我安放起点
中国传统哲学所诞生的土壤是农业文明,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天时、地利和人为。其中,人为的因素需要依赖天时与地利等外部环境因素而展开。人为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地四时的运行状态。因此,学习、掌握自然运行规律,并顺应此规律安排人的生产活动方式,进而安排人的社会活动法则,构成先民生存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先民是以敬畏、感恩的心态向自然学习。八卦的产生就是这种心态的结果:“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伏羲治理天下的时候,上观天文、下察地理,向自然万物效仿学习,根据人自身和事物的规律,创作了八卦。意在通晓宇宙的大道,推知万物的本质规律。上述这段文字至少表达了三重含义:第一、先民把自身安放在一个包括了天地万物在内的统一整体之中,人作为这个整体的一个环节,并非与此整体相互对待;第二、这一统一体内部的万事万物虽各有其情、各具其类,但都是“道”的表现;第三、如何把握“天道”?这需要观察、学习,在法天象地的基础上把握宇宙之理,寻找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正因其尝试寻找、预测事物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易经》才被看作是卜筮之书。
如果深入分析还会发现,上述的“天”、“地”并不仅仅是自然现象。传统哲学中的“天”,既有自然意,又超越了自然意。《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在此,人与地、天层层递进,都以道为法则,而道的法则是自然。此处的自然,“不是一个实体词,而是一个状词,意即自然而然,自然如此,不加外力的干预”[2]72。此处的“效法”,也并非不同物质在形态上的趋同,人之所以能够“法天象地”,是由于在天、地、人那里,都存在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它们统一的基础。对于先民而言,“他们不是把自然直观成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不是把自然的秩序直观成一些单纯以自然物为最后据点的规律,而是更进一步意识到了,自然是万事万物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本身有一个统一的东西在主宰它而为它的统一基础”[3]68。这一具有主宰功能的统一体就是“天道”,它“不是一个单纯自然的概念……而是一个超越自然又能主宰自然、超越物又能归于物的最高统一性的概念……”[3]68。由是观之,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并非两个完全不同事物的生硬组合。将人纳入自然的一个环节,并将自然和人共同安放在“天道”的统摄之下,使人与自然具备了性质上的相通性,这才能使效法成为可能。
低碳社会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型态。作为道家思想集大成的《庄子》蕴涵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 其中物论是最为集中的部分。《庄子》物论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低碳政治、低碳生活、低碳文化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庄子》天人观与低碳经济。
1、“工乎天而?Z乎人”: 低碳生产的目标。在天人关系上,《庄子》反刻意人为,认为“物不胜天久矣”(《大宗师》),而理解这一道理, 才能做到安时处顺,否则,“物有结之”。在《庄子》看来,“人与天一”完全是可能的,因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山木》),并非所有的人为都不合天性,但只有“全人”能够做到“工乎天而?Z乎人”(《庚桑楚》),亦即做到精通天然而又擅长人事。从天人关系上看,低碳生产方式是以“工乎天而?Z乎人”为目标的。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追求的是物质生产力与空气环境质量的双赢。
2、“物物而不物于物”: 低碳生产对工业文明的回应。如何对待天人关系,可以进一步还原为一个如何待物的问题。《庄子》待物有三重境界: “ 与物相娱”(《大宗师》、《则阳》)、“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 化育万物” ( 亦即“ 内圣外王”, 从道的高度出发, 以精神化育万物)。从待物层面看,低碳生产是达到“化育万物” 理想境界的一个桥梁。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处于“与物相娱”阶段,今天的工业文明仍处于“物物而物于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物的反主体性表现得特别明显, 自然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问题凸显。为了回应这一困境,建构低碳社会的呼声高涨。低碳生产因“物物而物于物”而起,要解决的是“物物而不物于物”,并为“化育万物”奠定基础。
3、“自化”、“天均”:低碳生产力的特征。如何待物,关键之处在于理解物的运动———物化。《庄子》认为物化的基本特征是自化(《在宥》:“涂处无为, 而物自化”), 亦即事物运动的力量来自于物自身,不假人力。其次,物化是一个物质以不同形态循环往复的过程, 庄子称之为“天均”。从物化观看,“自化”、“天均”可以作为低碳生产力的特征。在现代性的工业文明条件下, 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物质在人为的干预下加速运动,同时由于人类的贪婪与无知, 其运动偏离了“天均”状态,致使可持续发展的链条断裂。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言,其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环境所能吸收的度, 造成全球气候剧变,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人类所呼吁进行的新能源技术、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无不带有“自化”、“天均”的特征。
二、《庄子》人生论与低碳生活。
1、“完身养生”: 低碳语境中生命的意义。《庄子》以“完身养生”为人生最基本的目标。《庄子》的养生经强调“与物逶迤而同其波”,“不以人物利害相撄”(《庚桑楚》)。“完身养生”,包括“完身”和“养生”两个方面。“完身”,说的是乱世之时的社会生活方式, 反对“危身弃生以殉物”(《让王》)。“养生”说的是物质的生活方式, 认为保养健康的形体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但物质有余却没有养好形体的情形也存在。现代性的工业文明蕴含着“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的矛盾,这一矛盾激化的后果对于人类来说, 一是在对物的争夺中大量生命被戕害, 二是在对物的过度消费中身体被戕害。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期望能生存下去。由是,生命的意义又面向和回归生命本身。《庄子》“完身养生”的贵生理论,剖析了戕害生命的因由,张扬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对低碳语境下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深刻的启示。
2、“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自然的低碳生活态度。《庄子》人生论建构在对“天”与“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就人生最重大的生死问题而言,《庄子》认为,要妥善处理“天行”与“物化”的关系,最佳的状态是像圣人那样“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刻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 因而也是一种低消耗、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平等主义情怀看待万物, 把个人置身于自然之中,要求个人的生命按照“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的自然规律运行,最后又回归自然。寓言“庄子将死”讲述庄子反对厚葬,认为自己有天地、日月、星辰等“万物为赍送”(《列御寇》), 已经得其所哉。无疑,这是一种自然的低碳生活态度。
收稿日期:2010-12-26
作者简介:甘晖,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等。
(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摘要 首先,在总结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中西学者对中西文明特征的看法的基础上,论证了在东西方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分化的现象。又考虑到“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并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进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解为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是以整体性的视角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观念的总和。人与物的关系是指以分析性的思路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与观念的总和。其次,论证了四种关系是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基本关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必要的;二是基本关系之间可以是相关的,但不能是完全相关的;三是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所有的基本关系必须是完备的;四是基本关系应该是所描述的系统的各个一级子系统之间的一级关系。主要通过穷举法,发现从三种生产理论或者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层面上看,其中存在九种一级关系,但是有些关系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内容相去甚远,有的具有完全共线性的性质,把这些关系排除在外,剩下四种基本关系,即: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关键词 环境社会系统;四种基本关系;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X1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6-0118-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20
拙文“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 [1]发表后,有读者提出一些疑问,尤其集中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为什么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解成人与天以及人与物的关系?第二,为什么说四种关系是环境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而不是五种、六种或其它?
摘要:人们对于自然一词的理解都会受到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制约,而且这种理解,对于产生亲自然或反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存在着密切关系。在农业文明中以象形文字为基础形成的中国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根源,而作为西方工业文明源头的以拼音文字建立起来的希腊理性文化,则是无根的,与自然疏离的,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引发反自然的行为和后果。为了恢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现今人们应该以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作为建立生态伦理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自然;非自然;反自然;生态伦理;文化之根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1-0001-16
世界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极其重要地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生态后果。人类自近代以来,在西方人把自然当作征服对象以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的观念影响下,导致了整个地球不断加剧的生态危机和人类本身的生存危机。在如此危急的严峻情势下,考察具有显著文化传统区别的西方民族和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的不同观念,对于深入理解自然、非自然与反自然的关系,从而为当代的生态伦理提供一种更为深刻和牢固的文化根基,以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的好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不同含义
“自然”这一术语,其含义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存在着很大差异。学者们在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理论根据时,大多数都喜欢援引西方思想家的观点,而较少主动地去思考非西方文化传统思想的高明之处,尤其是探究中国生态文化传统的深刻智慧。笔者认为,西方文化传统在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方面,的确有一些明显的合理性因素,但是相对于中国智慧传统对于自然的理解和行为,在整体上和根本上则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因此需要我们从两个文化传统去加以分析比较,并以自身的文化传统为主,结合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创造性地去弘扬和发展我们所需要的自然观或自然哲学。
"三才"理论在中国传统农学中的地位
人们常说,中国传统农学是一种经验农学,并以此区别于西方近代的学业并没有局限于单纯经验和技术操作的层面,它已经抽象出若干富含哲理性的原则和原理,已经形成了以"三才"理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因此,它是一种科学,而非单纯的技术。
"三才"或称"三材"("才"和"材"是相通的),是指构成宇宙的三种相互联系的主要"材料"或要素--天、地、人。这是一种宇宙模式,也是一种分析框架,而被应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广泛领域中。
关于农业生产天地人关系的经典性论述,始见于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组农学论文(《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中的一篇--《吕氏春秋·审时》: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在这里,"稼"指农作物,扩大一些,也不妨理解为农业生物,这是农业生产的对象。 "天"和"地"分别指自然界的气候和土壤、地形等,它们共同构成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而人则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因此,上述引文是对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或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它把农业生产看作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我们知道,农业是以农作物、禽畜等的生长、发育、成熟、蕃衍的过程为基础的,这是自然再生产。但这一过程又是在人的劳动的干预下、按照人的预定目标进行的,因而它又是经济再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农业生物离不开它周围的自然环境;作为经济再生产,农业生物又离不开作为农业生产主导者的人。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和人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就是农业的本质。《吕氏春秋·审时》的上述概括接触到了农业的这一本质,体现了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
农业生产自始就离不开"天"、"地"、"稼"、"人"等因素,中国传统农学正是通过长期的农业实践,在逐步加深对上述诸因素认识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对"天"的认识逐渐积累和发展了农时学和农业气象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地"的认识逐渐积累和发展了农业土壤学的知识和理论,对"稼"的认识逐渐积累和发展了农业生物学的知识和理论。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基础学科,各种农业技术的原理、原则大都可以归属到这些学科之中;而"三才"理论则是对"天"、"地"、"人"、"稼"等因素及其关系的总体认识。这样,(1)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中的原理、原则,(2)作为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如农时学、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等)的理论和知识,(3)以"三才"理论为核心的农学思想或农学理--这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农学的内容和体系;而"三才"理论是这个体系的灵魂和总纲。因为"三才"理论是在长期农业实践中对天地人等因素认识的升华和结晶,又反过来成为传统农学和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它把农业生产看作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动的整体,它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学和农艺的各个方面,并把有关的技术原则和学科知识结合成为一个颇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自《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以后,两千多年来的历代农书,无不以"三才"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和立论依据。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中国传统农学对天、地、稼、人诸因素的认识,看看这些认识中是如何贯彻着"三才"思想的,最后谈谈"三才"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农学的现代价值。
论文 关键词:传统造物 设计 先进思想 考工记 天工开物
论文摘要:简要阐明“造物”的概念和特性之后,深入探讨和 总结 了《考工记》和《天工开物》等著作中蕴含的先进设计思想。分析表明: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 发展 ,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由此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的生活条件与生存环境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但与此同时,过于商业化的 现代 化设计与现代机器大生产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还包括“人异化为物质的奴仆”等。“和谐”、“可持续”成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最强音[1]。
现代设计理论中“人本主义”的思想正日益浓厚,主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 工业 界提供新款式,而是关心社会,关心人类问题。产品设计的目标从单纯提供便利,向满足所有人(包括儿童、病人、残疾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转变,设计中力求人与物的和谐配合。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也造就了璀璨夺目的物质文明,并形成《考工记》、《工艺六法》、《漆经》、《木经》、《天工开物》等记载古代造物思想和工艺的 文献 。对这些文献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我国传统造物中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设计思想,其主旋律——和谐对现代设计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 造物的含义
本文所说的“造物”,既指通过人工劳动而获得的物态化产品,同时也包括人们得到这种物态化产品的劳动过程或动作。前者可称为“人工物”,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后者可称为“造物活动”,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包含人类造物的劳动工程、方式及其意义。
人从 自然 的物质世界出发,利用自然所提供的材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通过造物活动,创建了一个人造物的世界。人造物与自然物的本质区别是其“人工性”,人工性的基本特征是:(1)经由人综合而成的;(2)可以模仿自然物的外表而不必具备被模仿自然物的本质特征;(3)可以通过功能、目标、适应性三方面来表征;(4)讨论时,主要着眼于描述性和规范性。这也就是说,人造物的本质特征是人工性以及人所赋予的目的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