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语谚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它凝结了人类的智慧,是民间文学百花丛中姹紫嫣红的香花。谚语语言精练,琅琅上口,并长久的印在人们的心里,活在人们的嘴上。因此,它已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是现代语汇海洋中绚丽多彩的瑰宝。
汉语谚语是人们的口头创作,它可以让每一个人铭记于心,千古传诵,这主要是因为汉语谚语内容浅显,很容易让人明白。因此,通俗性是汉语谚语的一个重要性质。
一、谚语的通俗性
汉语谚语是人们群众口头上通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汉语谚语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这大千世界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闪现着谚语的光华。几千年来,谚语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通俗生动,含义深刻。
1.汉语谚语用词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并且贴近现实生活
汉语谚语是广大群众喜闻乐道、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民族风格的语句。这和汉语谚语的遣词造句密不可分。人们总是从表现实际生活的词汇或富有民族传统色彩的词汇中,选用那些生动活泼的字眼儿做为创造谚语的材料,从而使汉语谚语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汉语谚语在词语选用上富有生活化气息,大多数谚语都是选用广大群众生活中习见的事物,并为群众习知惯用的词语,并且能精确地表达出令人信服的事理或事态。如:“抓了小事,丢掉大事”这个意思,在成语里有“因小失大”的说法,这样说来,文字虽然简洁,语感却失之抽象。谚语就说“拣了芝麻,丢掉西瓜”。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寻常词语。显示了不寻常的表达效果。
2.汉语谚语具有明快的节奏
摘 要: 谚语作为积淀着民族实践和经验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它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由于中英两国语言和历史发展的背景不同,英汉俗语各有不同的语义色彩和特点,汉语英译时就要考虑这些特点。本文从英汉文化差异方面探讨汉语谚语英译常用的两种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
关键词: 英汉文化差异 谚语英译 直译 意译
一
语言之间的交流,实质上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不同的谚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不同,这种差异正是翻译的难点。若不处理这些文化因素,则在翻译中难免会出现文化误解或文化流失。由于拥有不同的地理、历史、经济条件,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些背景和特点同样会影响谚语的措辞和表达,并且经常使谚语翻译遇到巨大的实际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单独运用直译还是运用意译,都不能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谚语的背景和特点。因而怎样体现谚语的这些背景和特点是一个急需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分析英汉俗语差异的一些主要表现:
1.历史背景的差异
汉语里的“挥金如土”常被中国人拿来形容大把花钱、浪费金钱,如果直译成英语,就是“spend money like soil”,事实上,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表达此意。这正是因为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以农立国的历史背景。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航海业十分发达,因此有很多关于水的成语和谚语,前文所说的“spend money like water”则是其一。此外,还有“to be in hot/deep water”(陷入困境),“draw water in one’s own mill”(谋取私利),“make one’s mouth water”(使某人垂涎)等。
2.文化习俗的差异
文化习俗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人与中国人对不同的事物、动物、习惯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印记。在中国人眼里寓意吉祥、美好、褒义的事物或动物在英国人眼里可能根本毫无寓意或者寓意着贬义,反之亦然。
摘 要: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像一个个的谜。当我们掌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识,揭开谜底的时候就会感悟到物理现象是十分有趣的。我们掌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识,不仅能解释这些现象,也能利用他们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物理 渗入 人类生活 民谚 俗语 各个领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47-01
每天,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不自觉地运用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大量的存在于我们周围,如雨后天晴的彩虹,湖水沸腾等。 都可以从物理知识中得到答案。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物理是源于生活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能够增加我们的感性认识,增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几年初中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初中物理教学特点是学生难学。抽象的物理知识,只有与实践结合,与生活实际结合,使之变成生动活泼的生活现实。才能使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例如,在物态变化一章的教学中的汽化一节,讲清物理规律,即: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前者只能在液体表面上缓慢进行,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并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它们共同点都是要吸收热。汽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人类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生产、生活中有普遍的应用。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下面列举几例:
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四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摘 要:观念理论是俄罗斯和国内语言文化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观念蕴含在一些固定的语言单位中,例如成语及谚语俗语等,不同民族表达其精神文化的观念词不尽相同。“Добро/善良”作为重要的观念词之一,在俄汉两民族中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从词典学的角度出发,对《俄汉详解大辞典》(以下简称《详解》)与《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中成语及谚语俗语中所蕴含的“Добро/善良”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旨在探索俄汉两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俄汉 成语 谚语俗语 “Добро/善” 观念
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是人意识世界中的文化的基础内核,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要素”(彭文钊、赵亮,2006)。观念借助于语言符号在文本中展示它的意义,例如成语、谚语俗语、文学作品等。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源于现实生活,俄语成语及谚语俗语是对俄罗斯人民生活经验的一种记录。俄语中的成语、谚语俗语十分丰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中最精彩、最生动的部分,简洁明了地表达出各种思想。《详解》及《现汉》的书证中包括大量反映“Добро/善良”观念的成语及谚语俗语。我们把这些谚语俗语摘录出来,从词典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语言单位在词典中的分布。
一、俄罗斯成语及谚语俗语中体现的“добро”观念
(一)受东正教影响的俄罗斯民族的“добро”观念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俄罗斯是个笃信宗教的国家,拥有深厚的宗教传统。东正教思想对俄罗斯民族的心理特征、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帝(бог)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主宰,具有洞察一切、惩恶扬善的神奇力量。”(刘艳春,2012:32)
1.东正教认为只有承认上帝的存在,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善与恶。上帝是评价善恶的最高法官,善是被上帝所认可的,做善事的人上帝也会帮忙。例如:
(1)Доброму бог помогает.(上帝会帮助善良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下面列举几例:
小小秤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大,那么“四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摘不着的是镜中花捞不着的是水中月――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己“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致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地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谚语,就是由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流传和享用的简练、形象、通俗的定型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并反映这一共同体的美好愿望。谚语作为一种口头语言表达形式,它隶属于民俗,是语言民俗。
教育民俗是指广大中下层的城乡劳动人民围绕教育活动领域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的复杂集合体,是一种民间教育文化,集中体现了这一教育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教育民俗是以语言、行为和心理的复杂集合体作为研究对象,而语言又可分为教育谚语、歌谣、故事、成语、格言、歇后语等。教育谚语是教育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俗中直接涉及教育或与教育相关的谚语称为教育谚语,教育谚语具备教育民俗的基本特征。教育谚语表现着人民群众世世代代教育生活的经验和教育哲理,反映着民众的经验性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智慧和教育愿望。教育谚语的研究有利于引起人们对这一教育民俗资源的重视,对于理解日常生活中教育的意义,对于教育研究目光的转向,对于保护民间教育资源,对于研究中华民族教育心理传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教育谚语反映教育观念方面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重教、早教和终身教育三方面。
第一,重教。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缩减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将教育的重要性与长期性通过简单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又如“铁不打不成器,子不教不成才”“镜子不擦不亮,孩子不教不成”“井要淘,人要教”“家有黄金着斗量,不如养儿送学堂”“山要深化,人要文化”,“生意不如手艺,产业不如学业”等,从不同方面进行类比,突出强调成才、成人、有文化都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的从反面强调必须接受教育,如“儿子不教拾垃圾”。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眼中,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良径,受过教育的人、有文化的人是受人尊敬的,是有地位的。这种重视教育的良好民俗,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教育的愿望与美好期待,正是凭着这种热情与信仰,才会出现像湖北蕲春这样的“教授县”,才会出现许多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才会有许多父母“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中华民族重教这一优良传统在教育谚语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与说明。
第二,早教,即希望早学、极早接受教育的观念。如“教育子女从幼始”“远行要趁早,教育要从小”“种秧要趁早,教子要从小”“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子教育要从小”等,都是从正面积极倡导从小要教育孩子,为以后奠定基础,就像远行、种秧、铲除杂草一样不能太晚。广大劳动人民总是从他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中寻求合理的迁移,提出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很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色彩。当然有些看法虽不尽科学,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但作为经验性总结不乏智慧之光。
第三,终身教育的观念。教育谚语中比如“活到老,学到老,活到八十还嫌少”“活到老,学到老,九十九岁还学巧”“活着一辈子,学着一辈子”“不怕人老,就怕心老,不怕不知,就怕不学”等,其实都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延伸强调。这些经验之谈虽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却用极为通俗的口语化语言向人们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愿望,向人们彰示了即使到老也要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新”人。
摘要:谚语不仅是熟语的一种,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文化现象。谚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华夏人民的生存环境、及民风民俗有着特定的联系。谚语中体现的民俗元素和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传播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培养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谚语教学 对外汉语 民俗文化内涵 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民俗文化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反映并传承着民俗,二者相辅相成,有密切的关系。“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谚语从根本上来说是老百姓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并从中积累和创造的语言财富,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谚语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真实再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留学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基础媒介。
一、谚语的界说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谚语是词汇的熟语系统,具有固定的结构单位,是词汇学研究的范畴。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与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和功能的整体性。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形象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谚语往往是一个简短的句子,和成语相似,但口语性强,往往是智慧和经验规律的总结。在内容上,它具有教诲的作用,哲理和道德色彩浓重;在形式上,为了方便人们世代相传和记忆,往往在句式上表现整齐、音调和谐、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讲究修辞,是老百姓所喜欢的语言。从内容上谚语一般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规诫谚语、风土谚语和生活常识谚语等。谚语还分为“明引”和“暗引”。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讲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种语言而是更多地学习文化知识,利用文化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跨文化交际中所包含的话语能力、决策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这些与文化密不可分。自古以来,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文化就必须了解该文化的符号语言,相反,如果想精通这门语言又必须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经典文化。中国以谚语闻名于世,谚语在口语交际和民俗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俗是谚语产生的基础,谚语是民俗的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谚语概括性地描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风俗、气象等。而与人们切身相关的民俗则是这些谚语产生的基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从第三章《三级目标及内容》开始就对俗语有明确的要求。而五级目标中又进一步要求“读懂有一定长度的,带有一些成语、俗语、比喻的叙述性文章,准确理解其含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计划和步骤地实施谚语文化教学。作为留学生必须有针对和目的性地学习谚语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谚语的分类及民俗文化内涵
谚语作为老百姓口头上经常使用的语言之一,从内容上分为农谚、气象谚、讽诵谚、风土谚和生活常识谚语等类型。笔者根据谚语体现的内容,参照武占坤和马国凡《谚语》的语义性质和作用,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谚语分为规诫谚语、事理谚语、常识谚语和讽诵谚语四类。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研究和认识民俗文化就是对谚语这套符号体系进行描述和解释,深层挖掘语言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内涵。
绊人的柱,不一定高;咬人的狗,不一定叫。
饱谷穗头往下垂,瘪谷穗头朝天锥。
才能,当它和诚实结伴时创造着科学;才能,当它和虚伪结伴时产生着骗子。
诚实重于珠宝。
出格的颂扬,定是别有用心。
吹牛与说谎,两者是近亲。
纯真的灵魂中是不能容纳谎言和恐惧的。
打开天窗说亮话。
刘玲 焦称称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6)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126-01
摘要: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等方面来阐述如何翻译好英语谚语。
关键词:谚语;翻译因素
一、 引言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一个民族天赋、智慧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歇后语概论》给谚语下了如此定义:“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话语”。
如何做好英语谚语的翻译呢?我们要遵循“等值”“等效”“忠实”“通顺”等传统的翻译标准,翻译时要考虑英语谚语所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因素,风俗习惯,等。下面简单说一下影响谚语翻译的几个因素。
摘要:在汉语词汇学研究中,有两类词汇单位,即词和固定语。固定语是词的等价物,在作为语言建筑材料来构造句子的作用上相当于词。而当前要研究固定语这一类词汇单位,则首先要弄清楚“熟语”这一概念术语。对于熟语的性质和范围,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仍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种的概念问题;二是所属范畴问题。故本文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得出结论,熟语是作为种的概念出现的,指人民群众常用的、定型的语句。其下位概念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尤其要区分开“熟语”、“谚语”、“俗语”三者的关系,“熟语”是上位概念,“谚语”和“俗语”是下位概念。
关键词:熟语;俗语;种的概念;范畴
在汉语词汇学研究中,有两类词汇单位,即词和固定语。固定语是词的等价物,在作为语言建筑材料来构造句子的作用上相当于词。而当前要研究固定语这一类词汇单位,则首先要弄清楚“熟语”这一概念术语,它到底是以一个上位概念存在呢,还是与成语、谚语等同作为下位概念存在呢?对于熟语的性质和范围,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仍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一是种的概念问题;二是所属范畴问题。故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一一进行探讨。
一、种的概念问题
种的概念问题是指在大类的划分上,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认为“熟语”是上位概念;二是认为“俗语”才是种的概念。前者以武占坤为代表,他认为熟语是指人民群众常用的、定型的语句,下位语种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①后者以温端政为代表,他认为“俗语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并在他们口头上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语句。……俗语应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②对于种的概念定义,前者更多着眼于结构的定型化,后者更多着眼于使用的口语化,这主要表现在二者对于各自下位概念中成语的定义上,温端政只把口头上的成语作为下位语种,而武占坤则认为无论口语化还是书面化,成语作为定型的语句就该列入下位概念中。
种的概念问题不能得以统一,将给汉语词汇研究带来困难。比如在对禅宗语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就发现因对上述种的概念定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禅宗语录熟语、谚语研究范围的不统一。薛春华硕士论文《禅宗语录熟语研究》就采用的是武氏熟语的概念;范春媛博士论文《禅籍谚语研究》则认同温氏俗语的概念,把谚语和惯用语、成语等一起与俗语构成属与种的关系。不仅是禅籍语录研究如此,只要涉及这一词汇单位的大类划分,研究者们都要事先确定一个定义范围,这样的现象会造成术语的混乱和研究的随意性,是一个急需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汉语固定语形式在早期就已经出现,但并不是以“俗语”或“熟语”命名,先秦文献中多叫做“野语”“鄙语”“谚”等,一直到汉代才出现“俗语”一词。因此前人所谓的“俗语”,常常是和其他术语,如“常言”“谚”“鄙语”等混用,并不专指某一种语言单位,而是泛指那些风格俚俗的词语,也就是相对于“雅”的概念而言。但随着汉语的发展,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像歇后语、惯用语和成语这样新的语言形式不断出现,之前的俗语概念界定已经不起作用了,于是有人提出了狭义俗语和广义俗语的概念。广义俗语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种的概念,而从广义俗语中剔除成语等剩下的固定词汇材料就成为了狭义俗语,与歇后语、谚语、惯用语等处于同一层级。而“熟语”这一术语在我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中并不存在,它是由俄语词翻译过来的。部分学者之所以以“熟语”为种的概念,主要认为“熟语”这一术语的引入逐渐取代了“广义俗语”,包括了成语、谚语、歇后语和狭义俗语等下位概念。
依上述,笔者认为把“熟语”作为种的概念更为恰当。一是因为“俗语”这一术语其实从古展到现代,更多倾向于表示“雅”的对立面。在古代它是泛指风格俚俗的词语,而在现代,广义的俗语指所有流行于群众口头的通俗易懂的固定习语,也就是按广义的用法,从“俗”和“雅”的对立来划分,从语体色彩进行划分,比较典雅的成语和名言称为“雅语”。正如温端政所定义的“俗语应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而不包括来自书面系统的成语和来自名家名篇的名言警句。”③简而言之,“俗语”这一术语更多强调的是固定语的通俗性,而“熟语”则更多关注固定词组的常用性,“熟语”就是成熟的、比较稳定的、定型的固定词语。从这一角度出发,“熟语”这一术语更适合用来表示汉语词汇学中固定语这一词汇单位的总名,因为固定语之所以能够成为词以外的第二类词汇单位,主要在于其在结构上的定型化,在功能上等同于词,而非从雅俗进行划分。再者按温端政所言,“俗语”作为上位概念,其下位概念只包括口头上常用的成语,那么对于结构定型,在功能上等同于词的那部分典雅的成语又该作何分类呢?二是在学术研究中,术语概念一定要清晰分明,如果以“俗语”作为种的概念,那么就会产生广义俗语和狭义俗语之分,同时由于“俗语”一词在古代已有多种并行说法,如谚语,概念混杂。既然“熟语”这一术语能够清晰地对现代汉语的所有定型词语进行界定,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