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钟实训总结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 项目教学法 教学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我们应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及其应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今后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打下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根据需要选用基本单元电路和常用集成电路的能力、定量估算简单单元电路和电路参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应掌握常用的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集成触发器等基本数字器件的逻辑功能、电路特性;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熟悉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应用;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和分类。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要求掌握各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能灵活运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集成器件进行逻辑设计和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在参与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1.《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由“重视规模发展”转向“注重提高质量”的发展要求,高职高专应以培养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具备职业化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我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精神,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本着“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数字电子技术的经典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按项目模块进行设计,全部教学内容共分为9个项目:项目1简单抢答器的制作;项目2产品质量检测仪的设计与制作;项目3一位加法计算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4电动机运行故障监测报警电路的制作;项目5由触发器构成的改进型抢答器的制作;项目6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项目7叮咚门铃的制作;项目8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9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每一个项目由相应的项目工作任务单、项目实训目标、项目实训设备与器件、项目实训电路设计与仿真、实训电路的安装与功能验证、完成电路的详细分析及编写项目实训报告、项目实训考核等部分构成。每一个项目在学生开始电路设计与制作之前安排有相应的知识链接,介绍本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安排相应的技能训练项目,给学生在相关实验室实验箱上进行简单的一些相关实验,来完成了解项目所用集成电路管脚分布、功能测试等前期工作。

项目教学法设计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过程。

2.《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施

以项目6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为例说明项目的具体实施细节,首先每班同学按三个学生分成一组,总共分成10-15组,计划用8-10课时时间来完成该项目内容。

教师先展示数字电子钟的实物,说明电子钟电路的大致构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链接1“计数器及应用”的学习,包括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实现、常用计数器芯片的介绍等内容。然后安排技能训练: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综合应用,在其中完成LS161、LS90等常用计数器芯片的功能测试,设计完成二十四进制、六十进制计数器,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的链接与测试等工作。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链接2“数字钟的电路组成及原理”的学习,了解秒脉冲产生电路、校时电路、报时电路等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最终项目工作任务为“数字钟设计与制作”,项目工作任务单如下:教师引导项目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完成数字钟的电路设计任务;用Multisim或者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如果没有问题,则再用Multisim等软件进行PCB电路板设计与制作;项目小组完成相关元器件的购买及检测;完成电路插件、焊接、功能检测和故障排除;通过项目小组讨论完成电路的详细分析及写出项目实训报告。项目实训目标为:熟悉数字钟的结构与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钟电路设计、制作方法;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和显示器件的使用方法。项目实训电路的安装及调试包括:秒信号电路调试;计数器电路的调试;译码显示电路的调试;校时电路的调试;报时电路的调试。项目实训考核: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小组成员的表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3.《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集中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项目学习可以成为概念的教与学所赖以存在的学习的中心环节,而不仅仅是在努力学习过程之后进行的一种辅的充实。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后,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注意力 小学生 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G620

在正常的情况下,聚精会神地注意一个事物的时间,多数小学生为20分钟,而有些小学生注意力只有集中几分钟。在实验中发现:注意集中的小学生,学习10次,就能掌握了12个无意义音节;而注意力差的小学生学习100次,才掌握12个无意义的音节。小学生注意出现问题或失调,主要表现为分心与注意力缺乏,伴随着年级升高而学习成绩逐渐下降,要想达到注意力强的学生学习水平,这种学生要付出10倍努力。可见注意力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非常之大。我们教育者如果教育者发现学生有注意力失调现象,就要及时进行训练矫正。在这里本文只介绍几种常用的注意力训练方法。

一、圈数字训练法

这种训练是在一些阿拉伯数字中,让学生用笔圈出某一指定数字。如在下面的数字中:

5437912576508134 7645126834087352 0947890185241780

让学生圈出“3”等等,教师用秒表记录时间,从教师发口令开始,共做3―5分钟,做完后,学生交换检查,计算出正确圈字以及错圈和漏圈的数量。

从一组随机数字中圈出指定的数字,由于指定数字的方式不同,可分别训练注意的不同特性。例如:1.让学生圈出“3”字(或其它任意数字),是训练学生注意的指向性与集中性。2.让学生圈出“3”字前面的一个数字,是训练学生注意的转移品质。3.让学生圈出“3”字前一位“7”字(或其他指定数字),是练学生注意力的选择性。4.让学生圈出“3”字和“7”字之间的偶数(或奇数),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分配能力和注意的广度。

这些训练的要求是:每一天练习一、二次,每次练习20――25分钟,每组圈字训练3分钟,持续一个月。训练之后可进行评分,评分方法是统计圈对、圈错和漏圈的三种数据。全圈对的数字总和称为粗分,圈错数加上漏圈数称为失误,而最后得分即净分,为粗分减去失误;失误率为失误与粗分之比乘100,用公式表示即:净分=粗分-失误。 失误率=失误/粗分×100

通过净分及失误率的变化可以看出训练的进展,如果净分逐渐提高,失误率逐渐下降,则表明训练者的注意力已经得到提高。

二、数数训练法

让学生反复地按要求数数,是增进学生集中能力的有效方法。

从1数到20,或从2数到30也可,设定一段数字,然后反复地数。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往往会因分心或精神不集中而数错。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工作和很有规律地反复工作,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倒数数,从201开始隔两位数倒数至1,如201 198 195…。如果数错了,就必须从头开始重数。

让学生利用每天睡觉前的时间,用5分钟数一段特定的数字,如果不专心,便会失败。训练一段时间,可延时为10分钟,20分钟。关于数字方面,开始与结束的数字,以3、4为起点最好,随后再逐日更改,持续训练。

三、听音训练法

让学生每天用一些时间,拿一个节拍器或机械手表,贴在耳边静听,听时要心境平和、环境安静、坐姿端正。开始听时感到声音遥远而微弱,随着注意力逐渐集中,这声音听起来渐近渐大了。后来,甚至听起来声音像从自己的胸膛里发出来似的。再进一步,甚至听起来这声音似从墙壁和窗户那里又给反射回来了。进入这种状态后,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起来就会思路敏捷,效率较高。

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听说悄悄话、看小音量的电视(学生在看电视时,把音量拧到最小,也就是难以听见的程度。然后盯住画面,聚精会神地收看4――10分钟)、听小音量收音机(听自己最喜欢的录音带或广播节目时,尽量把音量放低,低到刚好能听清为止。每天听几分钟)、倾听流水声、鸟啼与风声等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能力。

四、盯视训练法

这种训练是通过盯视某一物体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可用20厘米长的线绳拴到中心有小孔的古铜钱或像硬币大小的圆铁片上。绳子另一头缠在四方的小厚纸板上。用手指捏住厚纸板,让铜钱静止地垂在自己的鼻子尖前面,眼睛盯着上面的绳结与小孔。当注意力集中到这儿以后,心里就可以反复默念这铜钱:“左右动,左右动”。过了一会儿,就感受到铜钱真会微微地向左右摆动起来。这时,心里可再默诵:“摆动大些,大些”,结果就摆动大了起来。这既能检查注意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更简便的方法就是选一个物体某一点,就盯视这点,心理什么也不准想,就盯视它,坚持5分钟左右。在学习武术时,也常用这种方法培养人的注意力。

盯秒针。准备一块带有秒针的表,用双眼盯住秒针,随秒针移动,一直看秒走3圈(3分钟)。这时不要想任何事物,只盯着秒针。也可以盯视天空飘摇下落的某一个雪花,一直追视落地为止。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哨兵”站岗或做手持鱼竿钓鱼等游戏,都有利于提高学生注意的能力。

五、暗示训练法

若要想让学习在学习时集中精神,我们可以在学习前在内心中反复暗示:“我集中精力听讲”“我 一定能集中精力学习”“我决不会分心。”还可以找几张卡片,在上面写出“专心听课”、“不准走神”等句子,然后把它放在学习时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在写作业时,只要一见到它,便会提醒自己:专心,别走神呀。

在进行自我暗示的同时,要让学生想象自己专心听讲和伏案攻读的情景,用鲜明的图像化的方式来增加自我暗示的效果。这样就会开始坚信自己能集中精神,随之便不知不觉地开始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了。

六、记录奖惩法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为了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途径,优化课堂结构,近年来 ,曾多次进行了"双快"训练教改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是我的做法和体会。

1."双快"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1.1 快速阅读。快速阅读重在改善视觉效果,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一般要求扩展视幅,整体辨认,减少眼停和回视等几个方面的训练。为此我采取如下的方法来训练。(1)速记法。展示材料,根据材料长短,安排1秒至5秒钟,让学生扫视记忆,然后予以检测。(2)抢答法。让学生计时阅读一篇文章,再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看谁读得又快又好。(3)限量法。限定在单位时间内读完一定的读物,并能回答有关问题。(4)遮盖法。教师用纸盖住上下文,只留中间一行文字,让学生看一眼后说出这一行文字的内容。(5)指导学生为一目的而有重点、有选择地读某些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关键部位,进行跳读训练,尽快的挑出自己所需的词、句、段,以尽快理解文章或片段的中心内涵。

1.2 快速写作。培养途径有四;(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①快速书写的习惯。②行文规范的习惯。③观察积累的习惯。(3)建立完备的信息仓库。①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摘抄。②提倡学生多写日记、周记,每天至少要记一句名言、警句,至少要看一篇课外文章。③鼓励学生多参加有益活动,勤于练笔,把活动与作文结合起来。(4)训练学生三快能力。①反应快:审题快、联想快、构思快。②行文快:起笔入题快、上下衔接快、收笔结束快。③修改快:错别字词找得快、不同的句子改得快、脱节的地方补得快。5、对学生进行写作理论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两种课型:(1)写作实践性。①单课时。训练步骤为:命题、写作、讨论、小结。②双课时。训练步骤为:命题、写作、讨论、评议、修改、总结。(2)理论指导型。①单课时训练步骤为:理论指导、出题、讨论、范文、写作提纲。②双课时训练步骤为:实例导向、理论指导、写作实践、讲评作文、交换批改、归纳小结。

作文评改:每学期作文总量不少于20篇,作文评阅采取教师精批一部分与学生自改或互改相结合的方法,修改工作基本上在课堂内完成。

2."双快"教学是作文走出低谷的良方

"双快"教学为作文走出低谷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通过快速阅读训练,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得的知识增多,提高了记忆效率,丰富了写作语言,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敏捷性,从而促进了快速写作。快速写作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意启发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当学生成了作文的主人时,就会感到有一股动力在推动自己去写,觉得写作有奔头,越写越爱写,永远不感到厌倦。"双快"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速度和水平,因此,学生写得多,速度快,质量好。

通过"双快"训练,多数学生每分钟能读懂400字的文章,多数学生能在40分钟内,完成700字左右的文章。速度最快的郭强同学在25分钟完成了《还我一个绿色的世界》,全文678字,且文质优美,刘敏同学的《请救救地球吧》,30分钟完成,696字,语言流畅,条理清楚,很有特色。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人们常批评语文教学是“少慢差费”,什么意思呢?内容少、速度慢、效率差、时间费。我以为在这四者之中“慢”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当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但“慢”至少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什么东西“慢”呢?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写字又慢又难看,阅读速度慢,听人说话听不明白理解慢,写作文似蜗牛爬写得慢。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基本功是不行的,不是不行,而是根本没有被开发、培养出来,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培养、训练的,但是因为语文教学缺乏严格的标准,对学生的某些基本能力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使一些学生的这些能力没有被开发出来。现在很多老师教学就象在放羊,让羊凭自己的本事去吃草长肉,而不是如现代化养羊,配比一定的饲料科学喂养,让羊吸收营养、长肉有一个速度标准。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把握始终处在一个“模糊”状态,这是因为语文老师那里没有一个具体的可把握、可操控的标准。

那么语文学习中我们都需要哪些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几个标准:

1. 书写速度:2000字/小时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关于写字的要求是:“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的速度。”标准上没有规定具体的书写速度。有人在书写速度上主张考级。学生写字等级测评要求分为六级,除美观、好看的要求之外,主要还是根据学生写字的速度来评定的。大致是:一级每分钟35个字;二级每分钟30个字;三级每分钟25个字;四级每分钟20个字;五级每分钟15个字;六级每分钟10个字。(《新课标新教材教师备课方略初中语文(上册)》P17)。我们一般对学生的写字要求是多少呢?在工整、清楚的前提下每小时2000字。也就相当于二级以上的写字速度。写字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基本功。要伴随学生一生(听说现在有些大企业要招聘员工的简历都要手写的,而不要打印的),所以学校应该进行严格的写字训练。通过训练,要学生能写一手清楚工整的硬笔行楷。虽不说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至少也要一目了然。免得让人看字如抽丝剥茧,费尽心思。最实惠一点来说,写工整、清楚的快字对学生考试还是大有好处的。

2.读书速度:1000字/分钟

这里的读书速度主要指默读速度。《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关于阅读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但500字的要求显然是不高的。

目前,快速默读研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很受重视。如拥有最高博士比例的韩国进行全民速读培训。目前的冠军记录是每分钟四十七万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快速阅读正成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继计算机、英语、汽车驾照后的第四本护照。在笔者自己的经验来看,每分钟1000字绝对是不高的,笔者自己在学校自己所教的班中开展了三个月的速读训练,学生的平均速度稳定在了每分钟3000字左右。快速阅读,大有可为。

3.记忆速度:200字以上/5分钟

说实话,这个数字是笔者估写的。笔者以前训练学生用的是10分钟,他们能记多少字呢?看了这个表就清楚了,2月17日开始训练,到5月4日学生们10分钟能记600字以上。5分钟记200字没有在学生中大规模地试验、检测过,所以这个数字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与否就不好说了,经过老师们的努力,相信会有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标准出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学生们记东西怎么记呢?摇头晃脑,反复磨叨,一个星期,总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嘴唇都见血了,还背不下来,为什么?不过脑子。

4.写作速度:600字/40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速度的要求是:作文一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现在对快速作文的教学很多老师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杨初春老师给学生提了要求是40分钟800字,经过训练,这个是可以做到的。我们说一节课完成600字的一篇作文,对于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不成问题的。

5.失误率:0.1%

这个数字很多老师都没有注意过。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的学生太马虎了,读什么东西眼看着就读错了,这个马虎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就是失误率。陈克正老师在《玩学习》一书中对此有论述。这个马虎可以用训练给纠正过来,就是要求学生读1000个字最多只能错一个,这就是0.1%。减少了失误率,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考试是极有帮助的。经过一年的有目的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看东西、看书、做题准确率大提高,要不一马虎差一分上不了一中,多可惜。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学生朗读的总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其中这个“正确”,指的就是没有或减少失误。

6.听记速度:听记1000字文章记忆内容60%

众所周知的张富老师进行了多题连问连答的教改试验。接连的十多道题,教师只读一遍,让学生不但要记住,而且能够回答出问题来。她的一位学生在描述答题情景时说:“……眼睛盯着教师的嘴,耳朵里听着教师说出的问题,手指数着题目多少个,脑子里作工作准备。像打仗,不能有闪失……”张老师还多次进行了比较,事实证明,差生经过训练的听力可以达到没有经过训练的优等生的水平。这个例子能说明什么呢?每个人都潜藏着巨大的听觉记忆能力。魏书生老师也有相似的实践。这所说的这个标准也是估计说的。相信老师们经过自己的实践会有更合理的说法。

确立基本功标准的必要性

我认为语文教学很有必要建立一套这样的测评标准。

现在的素质教育一般都是在各学科课内进行的,语文教师大多都偏重于知识、思维和创新、方法、想象能力的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这种能力有人认为是“天资”,是人天生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因此现在的人们大多是在用自己的天赋,而不是在练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教育是在人的自然的心智状态下进行的。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老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训练学生的心智,使之由自然状态进入到一种和谐的潜能力被开发出来的状态,进而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人,具有动物性,是练什么就有什么的。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的读写听说等能力上来了,那么学习语文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这就象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在用386运行windows,而经过训练的却象用586运行windows,其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且综观一些教改实验成功的老师的做法,都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按自己的经验设定了一些可操作的标准。这些标准的要求使学生的能力有了切实的、真正的提高。总而言之一个字就是“快”。读的快了,写的快了,听的多了,记的快了,何愁语文教改不成,何愁学生语文能力不强。

当然语文要想学好了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几条标准就能办到的。语文学好的关键在于语文素养要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有如下的表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素养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素养是个很难把握、很难量化的东西。比如说专注力。看书、看文章能全身心的投入,“忘记了周围的世界”。有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能一边看一边跟着哭,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差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丰富的情感,这是语文素养好的所必备的。语文好的人就要多愁善感。看花落泪,临水觅愁。有的人看文章能看得极入神,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就是能入情。有个学生说,自己写作文就象是做梦,梦醒了,作文也写完了,有一种无法言传的。这样的作文能写不好吗?语文学得好的人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对语言的敏感力,即很强的语感。语语言素养好的人应有很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表达、应对是口语交际的三大能力。能听懂、能表达准、能应对好,学生说话能够因人措辞、据事用语、依情择言、以类应变,这样的学生是的着良好的语文素养的。语文素养好的人要有良好的语文习惯。

基本功和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学习基本功和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不冲突的。打好基本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影响。具有了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即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是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基本功,通过高效的语文实践得来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少慢差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确立基本功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确立了这样一个标准,会使教师的教学重点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快速阅读,眼动。

分类号B842.1

1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只有在短时间里获得大量的信息,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要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快速阅读应该包含两个主要含义:第一,具有较快的速度;第二,保证对阅读内容的准确理解[1]。因此,快速阅读能力不是一个孤立的能力,而是理解、记忆、速度三个方面构成的整体[2]。

由于快速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很早就有人从事快速阅读的研究,眼动指标可以反映阅读过程的特点[3,4]。回顾快速阅读研究的历史可知,国外在20世纪30、40年代就有人试图通过训练阅读模式来提高阅读效率[5,6,7]。20世纪80年代以后,快速阅读研究在我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眼动分析法是阅读研究的重要手段,可以对阅读过程进行实时地测量分析,我国一些大学的心理系、教育系和科研机构陆续从国外购置了眼动仪,为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为了提高小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考察快速阅读训练的有效性,我们在小学四年级进行了快速阅读实验。该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实验,即在小学中选两个教学班,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进行快速阅读方法的训练,另一班为对照班,不进行该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考察训练的效果。第二部分是实验室实验,使用眼动仪考察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学在进行阅读时眼动特征有什么差异,以考察快速阅读训练的有效性。

2小学生快速阅读的自然实验研究

2.1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考察这些训练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的有效性。

2.2研究方法与步骤

2.2.1被试

选取天津师大附小四年级的两个自然教学班,实验班45名学生,对照班46名学生。实验班、对照班在开始训练前的学期语文考试中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在快速阅读测试中也没有显著差异。

2.2.2实验材料

包括训练材料和测试材料。其中训练材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知觉速度和注意稳定性的训练材料;另一部分是文章,共16篇。测试材料只包括文章,共4篇文章。每篇文章的字数都控制在500~600字之间,均为记叙文,而且后面都配有六道单项选择题。这些材料是根据被试的阅读能力,由研究者和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挑选、拟定的。

2.2.3实验过程

首先使用自编的快速阅读材料对实验班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快速阅读训练由任课语文教师主持,每周进行三次训练,训练持续9周,共27次,每次训练大约15分钟左右。在训练的初期,先对学生进行提高知觉速度的训练,包括双字词训练、三字词训练、四字词训练、五字词训练(一次注视二个词、三个词、四个词等,目的是增加一次注视所看清楚的汉字量);然后进行注意稳定性的训练,主要通过划消实验来练习;接着用舒尔特表训练视觉定向搜索;最后用阅读材料进行训练。训练时将阅读材料和阅读后要回答的问题一起发给学生,但在阅读结束之前不允许学生翻看问题部分。每次训练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由教师统一掌握,阅读结束后再让被试一起回答问题。在文章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默读,并在一次注视中尽可能多地看清楚汉字,不要逐字注视。训练结束后,用四篇文章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快速阅读测试。 在此期间,对照班未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按正常进度进行教学。

2.2.4测试指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一次阅读测试。阅读时,请同学们尽量快速地阅读。阅读完后,再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不许翻看前面的文章。”

2.2.5测试阅读时间的记录

老师发出“开始阅读”的指令之后,学生开始阅读;同时老师在黑板上随时记下开始后的时间,每10秒钟记一次。如第一个10秒,老师在黑板上写1,第二个10秒,在黑板上写2……,依次类推。同学读完文章后,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

2.3结果和分析

2.3.1阅读速度的比较

实验班和对照班被试在快速阅读速度上的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阅读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通过快速阅读训练使学生的阅读速度有了显著提高。

2.3.2有效读速的比较

有效读速指在单位时间内的阅读理解率,计算公式为:有效读速=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率,“阅读速度”指每分钟阅读的字数,“阅读理解率”是指读者阅读后答对的问题数和问题的总数之比。要考察一个人的阅读效率,不能单纯考虑阅读速度或理解的准确率,应该将两者联系起来考虑,因此“有效读速”可视为全面衡量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验班和对照班被试有效读速的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有效读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是有效的。

3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眼动研究

3.1实验目的

通过眼动分析法,对学生阅读过程进行实时的测量,考察前一阶段的快速阅读训练对小学生眼动模式的影响,以揭示快速阅读训练的有效性。

3.2研究方法与步骤

3.2.1被试

从自然实验的实验班的视力正常的学生中,随机选取10人;从对照班的视力正常的学生中,随机选取10人。

3.2.2实验仪器和材料

本研究使用的实验仪器是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ASL)生产的504型眼动仪。有两篇文章供眼动测试时使用(所选文章的规格同上面的自然实验),文章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

3.2.3实验过程

被试阅读呈现在屏幕上的2篇文章,阅读完毕后回答问题(文章和问题分别呈现)。阅读过程中记录被试的眼动轨迹。将阅读2篇文章时的眼动记录结果进行统计。

3.2.4指导语

“下面请你阅读两篇文章,阅读时请抓紧时间。读完第一篇文章后,请告诉我,这时有六道问题需要你回答,回答完毕后,再读第二篇文章。”

3.3结果和分析

3.3.1总注视次数的比较

对两组被试阅读文章时的总注视次数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看出,实验班的总注视次数少于对照班,且这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3.3.2眼跳距离的比较

对两组被试阅读文章时的眼跳距离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

眼跳距离的大小反映了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即读者注视一次所获得信息量的大小。由表4得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眼跳距离有显著差异,说明实验班的被试注视一次所获得的信息量显著大于对照班。

3.3.3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的比较

对两组被试阅读文章时的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如表5。

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读者提取信息的速度。由表5可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上有显著差异,说明实验班的被试提取信息的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班。

4讨论

4.1快速阅读训练对提高阅读速度的影响

经过快速阅读训练,实验班的阅读速度和有效读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阅读理解成绩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说明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是有效的。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潜力很大,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培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实验班的阅读速度为498字/分钟,但是这个研究结果同已有研究的阅读速度不大一致。关于快速阅读的速度,不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例如:1981年,翟慧文在北京铁路二中文科班进行了两个半月的快速阅读训练,平均速度达到354字/分钟[8];1985年,程汉杰在北京铁路二中文科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快速阅读训练,阅读速度达到862字/分钟[9];1987年,乐莲珠在浙江舟嵊小学三年级进行了三年半的快速阅读训练,阅读速度达到2100字/分钟[10]。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阅读材料难度不同。事实上,阅读材料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阅读者的阅读速度。这些快速阅读训练的材料不尽相同,所以结论不同。第二,训练时间不同,在上述研究中,训练时间最长的是三年半,最短的才9周(本研究)。快速阅读是一种阅读技巧,技巧的形成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练习来保证。本研究的训练时间过短可能也是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研究的对象不同。在上述研究中,有的被试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的则是高中生。第四,对学生阅读文章的要求不同。比如有的要求被试只理解文章大意,有的要求尽量掌握文章细节,有的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够笼统地对不同快速阅读实验中的速度进行比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2快速阅读训练效果的眼动特征

眼动指标可以对被试阅读的过程进行实时的测量。从本实验来看,无论是从总注视次数、眼跳距离还是从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上看,实验班与对照班均有显著差异。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快速阅读训练,实验班比对照班一次注视所获得的信息要多,获取信息的速度比对照班要快,说明我们所进行的快速阅读训练是有效的。

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以下结论:

(1)快速阅读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有效读速;

(2)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注视次数、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

(3)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扩大眼跳距离。

6建议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对快速阅读的实践有如下几点建议:

(1)快速阅读训练的年龄。本研究是以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进行的研究,是否还可以从年龄更小的学生开始进行训练,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综合本研究和我国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快速阅读训练不应开始得过早,应该在被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后,再开始这种训练会更为有效。

(2)小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文章文体较适合采用记叙文,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一个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时期[11]。而且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采用记叙文进行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3)不要盲目地强调提高阅读速度,应该用理解的速度来调节阅读速度,而不是用阅读速度来调节理解速度。因此,在快速阅读训练中,应该特别注意避免单纯强调阅读速度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闫国利, 吕勇. 快速阅读的理论与实践.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

2 张志公. 谈谈培养学生速读能力问题. 见张定远编, 阅读教学论集. 天津: 新蕾出版社, 1983

3 Anderson I H. Studies in the eye movements of good and poor readers, Psychological Monograph, 1937, 48: 1~35

4 Rayner K.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 years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4(3): 372~422

5 Rayner K & Pollatsek A.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 Tutorial review. In Underwood(ed.) The Psychology of Attention, Ⅱ.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3. 447~482.

6 Underwood G. Eye Guidance in Reading and Scene Perception. UK: Elsevier, 1998. 55~149

7 Tinker M S. The study of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46, 43(2): 93~120

8 祝新华. 关于速读训练的回顾与思考.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 2: 66~70

9 程汉杰. 实用快速阅读法. 桂林: 漓江出版社, 1992. 151~161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朝着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叔湘语)。

一、实验内容:

1.课堂教学六课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共有六种课型:总览课、导读课、自读课、扩读课、自结课和作文课。

(1)总览课:(一课时)即单元预习课。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提示及各课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掌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预先下发预习表格,学生完成表格中的各项要求,有困难的部分可让学生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部分可填入表格中“疑难问题”一栏中。教师汇集学生疑难问题,进行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2)导读课:一般是一课时,共分为五大环节。

内容安排 时 间 活动形式课前五分钟口头训 5分钟左右 动口说练基础知识部分 5~8分钟左右 动脑记,动笔写,动

口说阅读分析部分 20~25分钟左 动脑分析,动口说

右知识迁移部分 8分钟左右 动脑想,动笔写,动

口说

A.口头训练:授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口头训练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定内容。各年级根据学生实际订好训练计划,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观点明确,语言通顺流畅,词语运用正确,叙事完整,声音洪亮,内容可配合教材确定,说一个故事,刻画一个人物,写一段风景,说明一个道理都可;还有学习古诗、文言文、警句,让学生背一背,说说含义。形式多样,可分小组谈,也可个人说。对于说得好坏师生都可评论,对于学生口头训练情况,小组长做好记录。

B.教师指出课题后,可提出学习目标,或指导学生找出本文的学习目标。(动脑的训练)

C.基础知识:学生拿5~8分钟时间自己完成下列内容:①写出作者、主要作品、出处、文章体裁,并通过默读记住(动手写的训练)。②默读课文提示,了解写作背景(动脑的训练)。③运用字典或其他工具书给生字注音,解释生词。个人解决不了的,可小组讨论解决(动手、动口训练)。

这样,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全由他们自己解决,真正“物”归原主,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D.阅读分析部分:

①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找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②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生动形象的字、词,并说出“好”的理由。

③分析文章结构、中心的表达、运用手法等。

以上几个问题都属引导学生动脑、动口的训练,可采用教师设计思考训练题的方法,然后,小组讨论,做出解答。

一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思考训练题质量的高低。“讨论要点或讨论提纲都得在事前有充分的准备”(叶圣陶语)。讨论提纲,像一条线索,既要贯穿教材,又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它要突现教材的训练目标和各知识点,具体见下表:体 裁 训练题设计要点 训练题设计依据记叙文 文章的选材、布局谋篇、运 1.课文前面的训

用的主要手法 练重点议论文 中心论点、运用论据和论 2.课后的思考练

证方法与过程等 习题说明文 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说 3.课文的教学目

明顺序等 标

训练题设计的难度以中等生为着眼点,三个左右题目为宜。如为《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设计的训练题:

①作者表明观点提出主张的是文中的哪句话?(即文章的中心论点)②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个主张,应从几个方面理解?(即道理论据)③文中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论证过程)

问题提出后,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或蹲点包组,搜集各种信息,教师及时反馈纠正。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一般性的问题,学生自己做。

②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讨论做。

一篇课文,一般就一个(在设计上统摄全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可完全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抒己见。“撒得开”,但一定要找准时机“收得拢”,画龙点睛,确能收到“柳暗花明”“茅塞顿开”的效果。

③难度大的问题,学生课后做。

如《一面》,学生提出:“从鲁迅的一生来看,为什么说他是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教师一时难以完整解答,可留下鼓励性的语言。

以上做法,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做法:如划分层次,分析段意,讲析课文,总结主题,归纳写作特点等等。条条框框式的教学没有了,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对教师千变万化的教学方法有一种新鲜感,怀着极大的兴趣进行学习,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生脑、口、手并用,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以练为主,并不否认教师的“讲”,这种讲要少而精,所起到的作用是“点拨”、是启发,而不是面面俱到,只有如此,才算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E.知识迁移能力训练部分。

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能力训练,可用类比的方法,系统梳理所学知识。由学生完成下列内容中一项或几项:

①与学过的课文相比较,找出异同点;

②说出对本篇课文的看法和学习收获;

③运用本文或本单元的一组优美的词句,说出一个小片断;

④运用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或结构框架说一段话;

⑤说出自己是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自我表现如何?

总之,以上三大部分总的要求是,基础知识:教师提示,学生练习;阅读理解;师生质疑,讨论解答;知识迁移:扣紧目标,集中训练。

(3)自读课:(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学习课前的自读提示, 弄清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然后放手让学生读读、说说、写写、议议,完成教学目标,最后做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扩读课:(一课时)每上一篇导读课文后,加4~6 篇阅读文章,主要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读课本。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精讲课文时获得的种种知识和能力,举一反三,扩大阅读量。这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东西,而且可以充分发展自学能力,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阶段扩读篇目可选500篇。

(5)自结课:(一课时)针对总览课提到的目标,如知识点、 重点、难点等,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查缺补漏,复习巩固,并通过填知识网络图表,使所学内容系统化。还应运用训练题组,进行单元检测,由学生交换批阅,反馈存在问题,师生共同订正,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6)作文课:我们认为:“作文”主要是由学生“读”出来的,“写”出来的,教师的“批”只是起了“导”的作用。指导课做到指导、写作、批改一体化。

①每学期开始,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及教材内容,制定作文教学计划,指导学生作文要求做到“序列化”,拟定作文题目应有针对性,学生运用相应的写作套路。

②根据作文题目,结合学过的写作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目标。学生口头谈文章大体框架、内容,十五分钟左右。

③学生作文约五十分钟。

④作文的批阅,一改过去全批全改的做法,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20分钟),把学生的习作人手一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批阅。为了统一标准,可先由教师读一篇习作,师生商讨打好分数,然后小组内互相批阅,写好批语,打好分数。第二种方法,教师先浏览全部作文,有目的选出其中一两篇,师生一起共同批阅;最后请学生对照别人的文章说出你认为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哪个地方你认为怎么改会更好。

⑤教师小结,总结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学生重新整理自己的文章。

这样,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前进,写作水平和鉴赏水平不断提高。

2.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良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为此,学校制定了阅读及训练计划,整个初中阶段,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要做80小时“说”的训练,除教材外,要阅读800篇文章(约一千五百字为一篇);除正常作文外,要抄或写25 万字的文章;硬笔书法练习近十万字;自办手抄报80期(版面为8K纸一张);学习古诗240首,文言文80篇;警句160条;阅读《语文周报》和校报《向阳花》;参加朗诵会、口头作文比赛等。其具体实施办法是:

(1)学校设语文实验室,每周学生在实验室学习两节课。 旨在有计划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摘抄、仿写、谈体会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选取学习内容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教材的课文相结合,选取所学作家的其他作品;二是与写作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年级选取与教材对应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三是与知识积累相结合,优美的词语、精当的修辞方法、丰富的风土人情等都是学生涉猎的对象。

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适当组织交流;以写读书笔记为主,适当进行仿写或写读后感。

(2)学校在校园里设壁报栏,各班皆有自己的园地。 每生每两周写一期手抄报,选好的张贴在自己的园地里。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定期进行评比,表扬先进。

通过自办手抄报,学生进行了各种技能的训练:要发表直抒胸臆的文章,要选登必要的警句,要介绍各种小知识,这就“逼”着学生进行选材、进行构思;为了搞好版面,学生得设计报题,得装璜版面,甚至为了安排好版面还得进行字数、版面面积的计算;当然,给人第一印象是字写得如何,一定要把字写得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办好手抄报,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3)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语文教师推荐硬笔书法字帖, 让学生临摹。每周写400字,学校专门印刷硬笔书法纸,每张100字。年级、学校定期进行评比、经验交流和优秀作品展览。常言道“字无百日功”,通过持之以恒的书法训练,一年下来,学生的书法水平大有长进,我校陈娇等5 位同学在高密市教研室举办的初中学生硬笔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学校获优胜单位奖。

(4)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靠什么?靠知识的积累与写作训练。 我们充分利用到实验室读书、课外读书、课堂上学习等机会让学生多读多写,要求学生每天抄或写四百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低年级一入学,在读书时让他们多摘抄、缩写、扩写,年级高一点了可多进行作文训练,学习读过的文章的写法。1995年开始进行实验的班级,现在是初二年级了,学生的口头作文、写作水平明显高于以往年级同期的水平。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对口单招 计算机 技能训练 效果

江苏省自实行对口单招计划以来,针对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制定了一系列的技能大纲,对计算机专业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及考核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也明确提出学生计算机技能是进入高校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2010~2011年江苏省针对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制定的技能大纲,并结合考生反馈情况,对如何提升江苏省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训练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依据考试大纲,制定训练计划

江苏省最新的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各项技能的得分,80分的C语言、60分的网页设计、40分的电子表格、40分的图文排版、40分的文字录入、30分的图像处理及10分的网络应用,共30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依据最新考试大纲各项得分比例来看,C语言及网页设计占的分数较大,所以这两项成为训练的重点,而其他几项的分数比例都基本相同,可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先将简单部分掌握,后针对较难的部分加强练习,保证学生在考试中能稳中求胜。再者,考试大纲中并没有对结构体变量及指针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考试中出现的很多字符或者函数都是属于指针类型的,所以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时候,要记住简单概述指针这一部分。结构体变量也一样,会在计算机造作部分出现,所以老师们也不可忽视。对考试大纲进行分析和总结后,笔者认为技能训练考试要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合理地分配各项技能考试时间,以提高学生计算技能考试成绩。

二、依据项目要求,合理分配时间

依据江苏全省2009~2011年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情况及学生反映情况来看,学生考试时间不够是影响技能考试成绩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用于电子表格、Word文件等操作题目的时间较长,当到程序题的时候,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了。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在日常的技能训练中未建立起时间观念,没有考试带来的紧迫感,导致做题的速度相对较慢。所以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各项技能考试要求,合理分配各项做题时间。例如Excel、Photoshop及Word文档这三部分所用的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程序设计与阅读也在40分钟左右,Frontpage做题时间在20分钟,而打字和网络应用相对简单,在5~10分钟左右。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紧迫感,可在训练技术后,马上进行模拟考试,以提高学生时间观念和紧迫感。

三、加强技能训练,保证基础得分

在计算机技能考试中,文字录入是比较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得分的,对文字录入的训练也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计算机考试中,文字录入部分大多属于记叙文或者散文,不会存在很多的特殊符号或者生僻字,所以不用加强训练的难度,这样会浪费时间。二是提高学生打字的速度,在保证文字录入完全正确的情况下,文字录入的速度应尽量保持在50字/分钟。三是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文字输入法,所以学生要掌握自己比较熟悉的输入法,才能保证打字的速度。四是在进行文字录入的时候,千万不可打错字,也不可以按错键,因为如果错一个字,可能会连错几个字,甚至一段字,导致考试失分严重。

四、注重程序算法,提高考试成绩

江苏省2008~2009年计算机技能考试大纲中,程序项目考试主要由编程题及程序改错题组成,而2010年计算机技能考试大纲出现了一些变化,程序项目考试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程序填空图,这个项目的分数比例也由原来的60分增加到80分,同时将程序设计语言改为C语言。C语言是计算机技能考试项目难点,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分数比例也最大,所以程序项目训练十分重要。

在所有的程序题目中,其重点都在于程序编程的思想,即程序算法。在程序填空及程序改错题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编程阅读机调试技能,了解编程者的思维,而在编程题中则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设计算法。要保证C语言考试项目得分,必须掌握好程序算法。所以老师要加强学生程序算法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程序算法,并切实运用到计算机技能考试中,保证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爱均.提高对口单招计算机技能训练效果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0(4).

[2]丁火群.关于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成绩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2(11).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对口单招 营销专业 技能提高

学生技能既是进入高校的敲门砖,又是职校的灵魂与核心。自2008年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方式改革以来,技能考试不但在总分中的比重增加(30%),而且有一定的淘汰率,考生必须首先通过技能考试才会有参加文化科目考试的机会。因此,搞好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准,对职校生实现大学梦至关重要。笔者结合从事营销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增强训练效果,提高技能成绩做了如下思考:从分值比例和技能考试的门槛要求,增强技能训练效果,提高技能考试成绩成为重中之重。笔者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分析其策略:

一、从学校的角度

1.重视技能。

技能在对口单招的比重为30%,按比例技能训练时间应占30%左右,但实际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满30%的时间,从高三一年的统计来看,全高三一年总时间为160天左右,技能训练到考试总共36天,占总课时的22.5%,高一与高二占的比例更是不到10%。从这些统计数据看,提高技能训练并没能在学校教学课程设置中被重视。因此,重视技能,应该从学校整体教学安排中体现。

2.提供技能训练支持。

营销技能训练需要自主开发教程,所以在师资、物资等方面学校要给予必要支持。如数字录入、EXCEL计算机计算操作系统,给学生更真实的考试环境,避免考试的不确定因素和学生适应环境的失分。师资是影响成绩的一个方面,经常是一名教师涉及多方面任务,多门专业理论课教学,根本没有时间钻研技能训练,仅以学生“过关”为目标。有经验的教师对技能考试把握能力更强,同样时间内成效更高。

二、从教师的角度

1.制订切实可行的技能教学计划。

技能教学计划应根据考试大纲并结合学校的实训条件合理制订。在制订技能教学计划时,采用分阶段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2.编写有针对性的实训教材或实习指导书。

对口单招技能实习包括入门实习、提高实习、强化实习。目前,现有的实习教材不能与当前的对口单招实习要求相配套。要提高实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必须组织教师编写与单招要求一致的实习教材或实习指导书,体现实习过程的连贯性、实习阶段目标的渐进性。各实习阶段要有明确的实习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考核要求等。

3.规范实训教学过程管理。

营销单招技能实训教学具有任务明确的特点,不同于理论课教学。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是指对实训教学过程中影响实训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训兴趣,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训内容教学形式,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完成实训任务,控制实训时间等,这些都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有极大的影响。

4.认真总结,重视考核。

测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及实习效果时,应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拟定各单项检测卷,规定时间,完成测试,教师以肯定态度,指导学生自评、互评。既以测评结果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技巧,又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和技能学习热情。

三、从学生的角度

1.数汉录入,工在平时,升华技巧。

技能考试中,文字录入是最基础,也是技能获得高分的关键,但文字录入的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学生要在前两年利用课外时间训练到位。考试技巧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考试的汉字文章一般都为散文或记叙文,平时刻意加大难度会浪费时间;②平时训练,要在正确率基础上提高速度,放弃生僻字。③先选好自己用的输入法,并进行必要设置,再进入考试环境打字,不占用打字时间。

2.项目定时,提高速度。

全省技能统考三年来,学生反映笔试考试时间来不及,策划内容还没写完,时间就已用去60分钟,后面的商务情景评判就是应付完成。技能考核还要求学生熟练,每次训练严格按照高考要求考核,商品推广策划方案在60分钟内完成,商务评判在25分钟内完成,5分钟机动,才能不断提高操作速度,真正做到练习即考试,考试即练习,这样学生在高考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沉着应考得高分。

3.循序渐进,注重思维。

商品推广策划撰写能得高分就强调有可行性、有创新处。对近年来,题目的灵活度提高,要写出可行的、创新的策划方案,要求系统学习策划各个项目的撰写要求,并在综合训练中结合社会实践认识,提高逻辑和创新思维能力。但提高提高逻辑和创新思维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练过程,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

4.及时总结,发现缺漏,科学调整。

从之前的训练情况看,每个技能项目对每位学生不是绝对都难,比如有人汉字录入速度较好,可数字录入差。还有的商品推广写得一般,可计算机技术这块又是强项。每位学生都要针对一段时间的测评成绩,及时查漏补缺,科学调整时间、方法安排。

5.考前精心准备,考试得心应手。

考试是平时练习水平的体现,只有平时抓好基础训练,做好各项工作才会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但考前两三天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增强应考信心,发挥最高水平。考前的准备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1)考前知识点识记:主要包括商品推广策划中创新推广方式、推广内容安排和商务礼仪要点。

(2)临场心理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念,全力以赴,将学生各自的生物钟调整到考试时间内最好的状态,考虑各种临场因素,如电脑故障。

总之,随着对口单招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校要主动适应这种要求,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实训教学管理,教师要增强实训效果,要求学生掌握实训技巧,为最终提高实训成绩、实现大学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普通话 项目化 实训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既定国策。学习普通话是生活的需要。中国地域辽阔,又是多民族国家,语音差异很大。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语言不通会造成很大障碍。普通话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否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否自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更是衡量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普通话或相关课程。但从实际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普通话课程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

以我院为例,普通话课程就面临着很多困难与问题。我院是一所理工科类的高职院校,因为没有职业需求,大部分专业都不单独开设普通话课程,只在个别服务性专业(如地铁站务、地铁司机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考证课,其实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必修课程,只能算是测试前的培训课程。且每学期并不列入正式的课表,比较随意。只是在每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开设一段时间普通话培训课,根据专业的需要量身定制课表。如果专业课不紧,就多排点课时;如果专业课紧张,就压缩课时。培训几次让学生回去自己练习,很快就仓促考试,考试结束后便结束教学。普通话课程变成边角料,可以随意变更教学计划与课时,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训练,所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基于目前大多数理工科类的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都存在课时少、课程目标明确――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普通话课程迫切需要实现课程的“项目化”实训。既然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普通话课程的最直接目的是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为今后从业打下良好的普通话口语表达基础,所以普通话课程就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实际,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为此,笔者尝试用“项目化”课程理论改革普通话课程教学,把培训时间化零为整,分项目进行实训,逐个击破,更好地实现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普通话课程为什么要进行项目化实训

项目化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作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化教学就是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特定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价、管理及反思等过程,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经验和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本、以项目为中心”,是一种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教学方式。

普通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训练为主,而且普通话水平测试分四个项目进行。因此,在普通话课程中进行项目化实训教学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普通话课程的项目化实训,就是重构和整合普通话教学及训练内容,把教材的内容、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四种考试题型分成四个项目,每个项目确定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课时、实训重难点、实训评分标准、项目化实训操作步骤等,便于教师指导学生实训,也便于学生根据各项实训目标要求在课内外进行训练。这四个项目分别是:(1)单音节字词专项实训;(2)多音节词语专项实训;(3)朗读短文专项实训;(4)命题说话专项实训。

二、普通话课程如何进行项目化实训

普通话课程项目化实训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分为四项内容,总分100分。

(一)实训项目一:单音节字词专项实训

实训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限时3.5分钟,超时扣分,要求准确把握每个字的读音,每个字的声、韵、调都非常重要,要求发音饱满、到位。

实训内容:掌握普通话21个辅音声母、39个韵母及四个声调。

实训课时:10课时

实训重、难点:准确读准几组难点声母:分清平翘舌;分清n-l;分清h-f;防止尖音;准确读准几组难点韵母:发好卷舌单韵母er;分清前后鼻韵母,尤其是这三组in-ing,en-eng,an-ang;复韵母发音动程明显,到位;注意归音;分辨eng和ong;准确读准普通话阴阳上去四个声调的调值,上声要发到位读成214,不能读成半上211;防止入声调。

实训评分标准:单音节字词专项实训总分10分;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项目化实训操作步骤:首先教会学生读准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39个韵母、四个声调,并让学生弄清“读音错误”和“读音缺陷”的区别与评分细节;要求每个学生读准教材中的必读单音节字,作为作业记入平时成绩;同时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进行训练,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组长把每次训练的情况记载下来交给教师;教师不定期地抽查学生训练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音节字词的模拟测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语音缺陷,及时纠正。

(二)实训项目二:多音节词语专项实训

实训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的有关规律;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二项读多音节字词中,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因此要熟练掌握轻声、儿化与变调的有关规律;限时2.5分钟,超时扣分。

实训内容:掌握普通话21个辅音声母、39个韵母及阴阳上去四个声调的多音节词语及变调、轻声、儿化的音变规律。

实训课时:6课时

实训重、难点: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语流音变中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轻声、儿化的读法及“啊”的变读规律。

实训评分标准:多音节词语专项实训总分20分;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项目化实训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轻声、变调、儿化的有关规律,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与《普通话水平测试儿化词语表》,能熟练分辨轻声词语,读准儿化词语。课余仍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进行训练,组长把每次训练的情况记载下来交给教师;教师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训练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音节字词的模拟测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语音缺陷,及时纠正。

(三)实训项目三:朗读短文专项实训

实训目标:《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60篇;要求学生在读准声母、韵母、声调的同时,能掌握停连、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

实训内容:熟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60篇。

实训课时:6课时

实训重、难点:朗读中仍然要继续强化每个音节声、韵、调的准确规范程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停连、重音、语速和语调的朗读技巧;避免出现回读及错、漏、增、倒现象。

实训评分标准:朗读短文专项实训总分30分。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超时扣1分。

项目化实训操作步骤:课堂讲授朗读短文的要求,以及朗读的技巧;要求每个同学要熟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60篇,每篇文章至少要熟读3遍以上;课余仍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进行训练,组长把每次训练的情况记载下来交给教师;教师课余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训练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每一篇文章每人都至少熟读3遍以上,并由组长记录;课堂上进行朗读短文的模拟测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找到语音缺陷,及时纠正。

(四)实训项目四:命题说话专项实训

实训目标:要求学生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用普通话围绕指定的话题进行说话,做到语音准确,词汇、语法标准规范,不使用典型的方言词,典型的方言语法,以及明显的病句,语言自然流畅,要说满3分钟,不能缺时。

实训内容:掌握30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抽到指定话题能围绕此话题说满3分钟。

实训课时:6课时

实训重、难点:指导学生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迅速根据指定话题,选好主题,组织好语言;能够围绕话题准确流畅地表达,做到语音准确,语汇、语法标准规范,不使用典型的方言词,典型的方言语法,以及明显的病句;话题内容不离题、不雷同,没有无效话语;说话时自然流畅、声音清晰,语速、语调和节奏恰当,说满3分钟的内容,不能缺时。

实训评分标准:命题说话专项实训总分40分。

1.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分六档。一档:没有语音错误,扣0分;错误1次、2次,扣1分;错误3次、4次,扣2分。二档:语音错误在5-7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扣3分;语音错误8次、9次,有方音但不明显,扣4分。三档:语音错误在5-7次之间,但方音明显,扣5分;语音错误8次、9次,但方音明显,扣6分。语音错误在10-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扣5分、6分。四档:语音错误在10-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扣7分、8分。五档:语音错误在16-30次之间,方音明显,扣9分、10分、11分。六档:语音错误超过30次,方音重,扣12分、13分、14分。语音错误(包括同一音节反复出错),按出现次数累计。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词汇、语法不规范指:使用了典型的方言词、典型的方言语法以及明显的病句。词汇、语法不规范,每出现1次,扣0.5分。最多扣4分。

3.自然流畅程度,共5分,分三档。一档:语言自然流畅,扣0分。二档:语言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类似背稿子。有所表现,扣0.5分;明显,扣1分。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程度一般的,扣2分;严重的,扣3分。

4.说话时间不足3分钟,视程度扣1~6分。缺时15秒以下,不扣分;缺时16秒-30秒,扣1分;缺时31秒~45秒,扣2分;缺时46秒~1分钟,扣3分;缺时1分01秒~1分30秒,扣4分;缺时1分31秒~2分钟,扣5分;缺时2分01秒~2分29秒,扣6分。说话时间不足30秒(含30秒),本测试项成绩记为0分。

5.离题、内容雷同,视程度扣4分、5分、6分。“离题”是指应试人所说内容完全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规定的话题。完全离题,扣6分;基本离题,视程度扣4分、5分。直接或变相使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纲要》中的60篇朗读短文,扣6分;其他内容雷同情况,视程度扣4分、5分。本测试项可以重复扣分,但最多扣6分。

6.无效话语,酌情扣1-6分。“无效话语”是指测试员无法据此作出评分的内容。包括:(1)重复相同或大体相同的内容;(2)经常重复相同语句;(3)口头禅频密;(4)简单重复。无效话语在三分之一以内,视程度扣1、2、3分;无效话语在三分之一以上,视程度扣4、5、6分。有效话语不足30秒(含30秒),本测试项成绩记为0分。

项目化实训操作步骤:课堂讲授如何准备命题说话的话题;如何将话题分类准备,如何根据话题选择材料,如何确定说话提纲,如何避免出现语音错误等常见的问题;对学生详细讲解命题说话项的评分细则,在测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话题所需材料的相关相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将30个话题分析归类,合并同类项,化多为少。30个话题并不难,很多归类以后的话题可以使用同一个材料,即一个说话材料可以出现在多个话题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命题说话模拟测试,模拟测试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议,找出缺陷或不足,指出问题并及时纠正。通过模拟测试,学生控制语音失误“量”的意识就会增强,这对最终的测试会有帮助。而且每个同学通过模拟测试都有了一次实战经验,到考试时就能轻松应考,可以有效减少低级错误。课余仍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进行训练,组长把每次训练的情况记载下来交给教师;教师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训练情况,计入平时成绩。

以上便是普通话项目化实训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如能坚持执行,按项目训练和操作,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普通话项目化实训模式的改革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普通话教师应与时俱进,根据专业发展需求,设定实训目标,设置实训项目内容与操作步骤,并结合学校实际实训条件,选择合适的实训模式,整合优化实训资源,搭建创设实训平台。

参考文献:

[1]余晓萍.运用项目化实训法,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25-31.

[2]付成波.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3):51-53.

数字钟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于对“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解,众说纷纭,纵观各种说法,其核心内涵可以归纳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根据相应的职业行动要求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教学过程,同时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任务分解,并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即所谓的“生产任务”,下达的“生产任务”过于容易,学生会认为没有挑战性,失去学习兴趣,下达的“生产任务”过难,又会造成学生自卑,失去学习信心。因此,我们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配不同层次的“生产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完成任务”的愉悦。“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即学即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让学生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操作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结构;再次是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如此说来,“行动导向教学”是一个教学体系,它包含了众多教学方法,而选用哪种教学方法,还要依据每个学校的教育资源量力而为,就目前我校的教育资源而言,采用我校一贯倡导的,经过实践证明的,比较成熟的“校企协作教学法”是适宜的,也是实现“行动导向教学”的有效途径。

多年来,我校一直倡导校企合作办学。2005年1月19日,在学校领导的顶力支持下,我校于与大连华夏吉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合作办学,运用“校企协作教学法”,对日文录入专业的专业课教学进行了试验性改革。其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将日文录入这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日文录入的基本技能及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标。首先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目标管理,也就是说大连华夏吉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如何管理员工,我们就怎样管理学生,比如:员工晨会制度、员工请假制度、员工工作制度、员工奖惩制度、员工学习制度、员工出操制度等完全是按照企业化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是贯穿整个培训过程。对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以假名录入速度为主的技能训练,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培训员工的教学方式,列出每一天要求学生完成的录入目标,每一周的录入目标,每一个月的录入目标,同时指导教师每天召开10分钟的晨会,总结前一天的目标完成情况,每周召开一次小结会,按照企业的要求对所有学生本周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经过三个月强化训练后,所有参加培训的学生都能达到每分钟120个假名的录入速度,同时达到每分钟日文汉字录入10~20个,这样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第二阶段是以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数量与质量为教学目标。经过前一阶段的技能训练,按照企业的要求,每分钟录入速度达到20个日文汉字的学生可以安排一定的生产任务(20个日文汉字是日文录入的一个关键点),对此,指导教师给达到每分钟录入20个日文汉字要求的学生下达一定数量的生产任务,完成任务者视其成绩合格,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不下达规定数量的生产任务,而是采取指导教师与学生协商的方式,由学生本人确定自己任务目标,只要能完成“协商的目标”也视其成绩合格,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所有参加培训的学生都有“我可以工作了”的成就感,在接下来的培训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每周下达不同的生产任务,也就是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相应的任务目标。半年之后,参与“校企业协作教学法”培训的学生,日文汉字录入速度平均达45个每分钟(企业要求每分钟日文汉字录入40个),这个阶段是以学生完成企业 “生产任务” 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成绩评定,同时在他们所获取劳动报酬上也能体现出他们的技能水平。第三阶段是由相关企业对学生的录入速度及质量进行能力评价。为了检验这种“教学法” 成功与否,我们特聘请了大连知名的BPO企业,大连信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评定,其结果是,首批接受培训的学生,一次性全部被该企业录用。实实在在地践行了“行动导向”这种教学方法。

诚然,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而采用的“校企协作教学法”仅仅是“行动导向教学”体系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由此引发的思考是深远的,意义是巨大的。几年来,我校先后引进了数十家企业入驻学校“孵化中心”,并对桌面排版技术(DTP)专业、图形图像处理专业、动漫专业及其它部分专业的专业课教学进行了改革,部分学生通过 “校企协作教学法”的培训后,不仅完成了学业,还学到了“一技之长”,毕业之后全部被相关企业录用,真正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的“零”对接,我们认为“校企协作教学法”的运用在我校是成功的,它不仅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引起了辽宁省职教界的高度关注。因此,我们认为就目前我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而言,“校企协作教学法”是践行“行动导向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