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化艺术是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是电子计算机和由此派生出来的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学,经由无数专业和业余美术家的参与,进而创造出来的电脑绘画、电子出版物、二维和三级动画及由电脑控制的活动雕刻装置等等。
在学校,作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手段,数字化艺术显示了其独到的优势;它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质量、效率,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创作潜能,对于被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我国的中小学美术学科虽然在90年代中、末期陆续引进了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但因种种条件限制,大多也仅仅是非常规性、普通性的,只是教师上公开课时才有幸使用的一种具有对外表演性质的“辅导性教学手段”。而且,即便偶尔使用也得依赖他人(学校专职电脑教师),一堂美术公开课,因教师不会自制课件造成的画面构成方面的缺憾或因教师不熟悉电脑操作而导致下半节课无法进行的尴尬场面已是屡见不鲜。眼下,自制课件是一件工作量极大的事,即使采用简单易用的软件,一个课件也需十几甚至几十小时的工作量,即使每位美术教师都会制作课件,也难以实现美术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普及。因而,课件制作的科学性、技术性、熟练性、实用性、艺术性等等问题,都有待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都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拓展。当然,这只是教师的状况,至于学生,即使在美术公开课上有幸触摸电脑者也是寥寥无几,他们对电子游戏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电脑美术。殊不知,一堂生动、活泼、充满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美术多媒体公开课的背后,成百上千堂美术课却依然在“现代教育”的门面里延续着以往的旧模式、旧设备,成千上万个孩子仍在接受着旧式的美育方式。这样的公开课,从某种角度来看,已经成了某些旧教学体制、模式的“现代”装饰品!
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已意识到了以上这些问题,并采用了相应的补救措施,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原因是:1.管理不到位,抓而不实。美术学科“小三门”的地位,在某些教育主管部门仍未得到实质性的调整,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美术教育往往有人管而无人抓,有人抓而不得力,得力而不得法。如:很多地方没有美术教育专管人员,或是专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甚至一些地方的美术教育专管人员由其他学科的人员兼职。正是这些“缺欠”和“错位”影响了美术教学工作和美术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育现代化的进程。2.美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抓而不实,搞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划,没有统一的大纲要求和进修教材,考核制度不健全;一些教学部门不管是否有实际办学能力,将教师培训视为“创收途径”,只管“进”而不管“出”。3.美术教育资金短缺――“杯水车薪”,现代教学设施难以健全。一些指定用于美术学科的专用资金,截流挪用现象屡屡发生,资金不到位,现代技术教育成了“无米之炊”,教学质量无从谈起。4.专业师资短缺,教学质量难以确保。由于工作环境和经济收入上的巨大差别,一些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流向大城市的大中型企业或者干脆自己成立设计公司,很少有人愿意去地方从事教育工作。5.美术教材改革运作多而实质改进少,往往“换汤不换药”,真正体现前瞻性、关注数字化艺术的好教材并不多见,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参编人员的整体素质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凡此种种,现代美术教育体系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显现出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科技兴国,教育先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学校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将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美术教育必须正视现实,继续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以顺应时代的要求,从而提高未成年人的审美素质。
为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1.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素质教育的精神,确立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实际地位,加强领导,加强管理,促进美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2.尽快出台国家艺术教育法规,成立国家数字化艺术教育研究机构,对美术学科现代技术教育加大督促、管理力度。3.增加美术教育经费,改革办学条件。政府、地方、部门可多渠道筹资,努力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在大、中、小学逐步实现美术教室微格化、网络化。4.加强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要重视师范院校计算机艺术方面师资力量的建设。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努力改革教师培训系统,设立稳定的美术教师再教育机构,制定常规性的教师轮训制度,确保师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目的、保质保量地进行,不断提高在职教师驾驭现代技术教育的能力。5.构筑新的教学框架和内容,探求新的教学方法。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教学体制模式,创立融本国特色及世界先进水平于一体的美术教育体制模式,彻底更新大、中、小学现有美术教材,将数字化艺术教育切切实实地纳入中小学和师范艺术院校的必修课范畴,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6.加强美术学科与国际的接轨、交流,吸取发达国家数字化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加强美术教育科研方面的经费投资,加强数字化艺术教育研究的力度,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艺术教育理论体系。
摘 要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及其在教育领域,使高校教育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有了长足的发展空间和势头。为了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少走弯路、错路,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实行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相关问题,探讨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内涵和目标进行,希望为我国的信息化高校教育指明发展方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 高校建设 探究
1 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内涵
1.1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教育领域处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必然会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之带来的是教学手段、教学思想、以及评价教学的标准等关系到教育基本问题的巨大的革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就是指:高等院校着眼于现代信息化手段技术的现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自身教育水平的发展的,全面变革高等教育执行过程中的理念,最终培养出掌握与新知识经济背景相适应的人才。构建数字化校园,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要跟踪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技术,引进高效率的科研、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高校教学教育质量和全面服务范围和水平。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是高等院校发展在当今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主要方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衡量标准。
1.2 教育信息化体系的相关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系统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建设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关系到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教育信息化体可以达到不同层面的理解。从硬件建设配制的角度来说,信息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体系成功建立运行的起点; 从软件建设配制的角度来说,相关制度和机构是保证教学平台信息化和教学资源成体系的保障,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硬件与软件、设施和制度相互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相互促进,是信息化教育完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校园数字化的内涵
摘 要: 数字化教育是高校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给大学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对大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对高校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又促进了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 大学教育 教学模式
数字化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它的出现为大学教育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现代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通过这种有效的整合,以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它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可以整体协调、和谐发展。数字化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在更有效地利用的同时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笔者就数字化对大学教育影响的一个侧面――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进一步探讨数字化对大学教育带来的变革与发展。
一、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在探讨数字化对大学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之前,首先要探讨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
1.教学模式的发展变化
在教学论中最早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我国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教学模式的介绍与引进”、“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三个阶段①。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关注学生需求和兴趣的教学模式;关注教师成长的教学模式;关注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关注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关注现代技术应用的教学模式。其中关注现代技术应用的教学模式是由校园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催生的相关研究。
2.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结构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0-1562-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终生性的医学教育方式,贯穿于卫生技术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中。由于医学进步日新月异,而医务人员工作繁忙,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于知识更新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模式。因此大力整合知识信息资源,建设医院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促进学习型医院的形成,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1 数字化学习的涵义及特点
1.1 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高度共享性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能较好地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数字化学习使学习内容的时效性更强,比如出现像SARS、禽流感等新的流行病期间,卫生行政部门在其网站上相关的学习资料,各地医务人员借助网络可以即时知道专家制定的诊疗指南。
1.2 学习自主性增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专业需要、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好医生网站上就开设有继续医学教育的平台,医务人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2]。
1.3 学习形式多样化: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多彩的互动和协作环境,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聊天室、电子邮件、公告板和网络传呼机等工具,选择独立学习、团队协作学习、分组讨论学习、远程互动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比如网上“虚拟患者”为学习者提供医学病例情境,指导学习者对情境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在网络环境下,有着相同学习兴趣的医务人员可以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在相关网站的交流平台上学习、讨论、交流。
1.4 降低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成本: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医务人员不用离院就可以参加学习,节省了学习成本。通过开展数字化学习,在医院里面就可以普及继续医学教育,也减轻了医院的负担。
1.5 缩小了地区之间的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差异:一些边远地区相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继续医学教育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数字化学习,在边远地区的医务人员也可以有机会接受著名专家、教授的授课。
摘 要 数字化浪潮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置身其中的教育领域也开始了数字化的改革。数字化教育为我们的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新变化,使人们受益匪浅。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数字化教育实践中人文意蕴缺失问题不容忽视。在对数字化及数字化教育作简单的介绍后,分析了当前数字化教育中人文意蕴缺失的种种表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唤醒数字化教育中的人们,实现数字化教育实践中人文意蕴的早日回归。
关键词 数字化教育 人文意蕴 缺失 回归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产品的普及,一股强劲的数字化浪潮正在向我们袭来,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然而我们在享受数字化教育福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注意数字化教育过程中人文意蕴的缺失。
一、数字化教育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我们已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成为新时代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化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中的潮流。数字化教育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如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化校园等等。具有如此宽广的范畴,我们无法用一个准确的定义去界定数字化教育,而仅仅是将数字化教育作为对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概括。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字化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何为数字化
数字化原本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处理加工、传输、存储都是以二进制数(即0和1)的形式来进行的,我们将二进制数的一个位称作一个bit(比特),并用bit来表示计算机所有的信息对象和计算机指令。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亦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今的数字化已不再是最初0和1组合的比特数据,它大大超越了静态、直观的数字符号的本意。0和1的不同组合,种种不同的0和1的字符串,在构造着生动、形象、更具仿真效果的世界图象。如果说通讯和交往工具是一个时代的主要标志,那么,数字化以其不同于农业时代的信鸽、驿站,工业时代的电话、电报等通讯和交往工具,引领着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1]。如今数字化时代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迈入了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特征的最新发展阶段,而数字化教育正是这一阶段的产物。
2.数字化教育的特征
首先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2012年北方一座城市主管文教的副市长邀请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专家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件事情。这座城市北部区县的几百间教室要安装信息化设备,本地的教育信息化专家、校长和教师对配备什么样的设备各执一词,认为电视和投影仪各有利弊,很难选择。领导希望来自外省市的专家能协助解决这一问题,并带着专家们参观走访了3所配置不同设备的学校。专家们通过实地考察、评估,拿出了多套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最后帮助副市长解决了这一难题。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指向解决问题的结果,而是想让大家看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注。几百间教室的信息化配备问题惊动了当地政府、教育条装部门、电教部门以及大众媒体。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亮点和重点。一则简单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装备上,要在教育装备配置过程中体现出信息化时代的特色。本次展会人涌如潮,而南方一座城市的教育装备展会的大幕也在徐徐拉开,事实证明现在是教育装备行业发展的高潮期,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大发展的时机整体提升教育装备的水平。
教育信息化发展
从管理角度看,中国教育信息化当前发展的态势是:第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颁布;第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已经召开;第三《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已经下达;第四,2013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在国家顶层设计完成,工程启动后,最需要的是各项工作的跟进。信息化装备环境无疑是先决条件,工作要先动起来。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后,绘制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阶段图,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分为兴起、应用、融合、革新4个阶段。目前中国处于这4个阶段中的应用阶段,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处于融合阶段。正因为中国处于应用阶段,所以教育装备行业才会大热。2013~2015年,中国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要进行大规模的革新。根据这张国际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阶段图,我们自己也绘制了一份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图,图中包含3个阶段,即现阶段、应用整合阶段以及融合创新阶段。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教育信息化,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在7年时间里从发展阶段达到应用整合阶段,继而达到融合创新阶段,我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面对这样的发展任务,国家确定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战略,即以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学习、教育方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坚持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这些要点都源于国家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了32字工作方针,即“面向未来,育人为本;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应用驱动,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其总体发展目标可归纳为“二基本,一接近”。展开来说,一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二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三要使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充分显现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主要是: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与之相应的是,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和形成完备的教育信息化运行体制机制。“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包括以下5项,即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提升行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行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以及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以上这些都是教育部正在做的工作,国家教育信息化部门正在集中力量,建立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抓紧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本次展会也是为这方面做出努力的体现,特别是解决基础教育包括幼教等有关方面公共支撑环境问题。
[摘要]少数民族的教育资源在信息化、数字化中涉及的著作权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冲击并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保护著作资源共享中的专有权利。本文通过对我国各类型网络信息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揭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相应的法律依据,研究少数民族教育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触及的著作权问题,并在己有的法律框架中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制定有关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发展政策和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字]教育资源;著作权;数字化;少数民族
一、教育信息传播的现状中分析数字化发展的必要
根据《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信息资源增长迅猛,全国域名数约为259.2万个,比上年增长40.0%,以下统计数字是截止于2008年1月,可以部分的反映其发展的规模:
上网计算机数: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超过7000万台,接近8000万台,比起2005年7月增长了快一倍,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270多倍。上网用户人数: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超出20000万人,同2005年7月调查结果的上网用户人数相比多了一倍半。WWW站点数:我国WWW站点数为150多万个,是2005年7月2倍多。CN注册域名:我国CN注册域名900万个,是2005年7月的50万左右的18倍。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我国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370000多M。是2005年7月的80000多M的4、6倍多一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资源在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同时,需要注重少数民族人员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应用与信息化人才培养发展的速度。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应重视少数民族教育,更应该重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二、目前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权问题
ATD2016国际会议展是一场引领行业人才发展的盛会,拥有全球视野、专业研究和实践成果。参会者不仅能了解前沿的信息、工具和解决方案,还可以与全球同仁建立人脉网络。通过短短几天的参观,我对大会中呈现的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学习、游戏学习等,也有一些反思,与大家共勉。
在线教育已成为趋势
今年,在线教育成为投资圈重点关注的行业,除了移动互联网崛起这个大背景,其他的原因是什么?毕竟,移动互联网已相对成熟,在一些投资者眼里甚至成了过去时。随着移动带宽的普及,VR、AR等新技术的崛起,在线教育恐怕会有新一轮的升级。
例如,在世界任何地方,通过vR设备,美国老师都可以带着中国学员逛纽约第五大道。不仅如此,任何人都能够通过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老师进入任何想去的场景。基于这一判断,在线教育被当成了重点投资的领域,这正是基于视频技术、vR等新科技的实现。
自2010年起,智能手栅陕速普及,这也是在线教育被看好的重要原因。手机成了“PC”,不再只是一个通话工具,而是最重要、最普及的互联网服务人口,包括在线教育服务。然而,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逻辑又是什么?手机、PC,在互联网崛起之前,只是一个计算平台;互联网崛起之后,PC最重要的功能是互联网入口,智能手机亦如此。
数字化学习有局限性
数字化学习是兴起中的一种新的学习形态。简单地说,就是学员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最为重要的是,它是以学员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既保留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又充分地关注到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是,数字化学习主要实现的是人机对话和录课模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也无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数字化学习虽然融合了国外的教材,使其更具有独特陛和随时随地查阅的简便性,但在中国落地会很难,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及教育。
近年来,在全球信息化大背景影响下,教育部门及学校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而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几乎所有类别的学校都纷纷开始进行对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改造,其中尤以“数字校园”普及壮大为代表。本文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数字校园做以介绍及分析,并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数字校园
1 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及投资水平逐年增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从计算机等单独设备的购置和基础网络的建设到今天数字校园的融合集成,从数字校园的校园网建设到云计算支持的智慧校园网推广,逐步强调应用系统及硬件之间的集成和整合。
(2)教育信息化资源(软件)建设有了进一步飞跃式发展,数量、质量均有显著提升,教育资源建设从最初的单机资源库建设到今天已具有规模的资源源管理平台建设,及云计算平台建设,云资源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并完善。
(3)农村教育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教育单位及师生越来越重视远程教育资源带给他们的便利,云计算及数字资源的建设既减少了在软硬件环境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更多的信息技术,从过去的被动应用到今天的主动学习,使教育教学发展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获得巨大收益。
1.2 存在问题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就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1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当今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谓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 需要,以教育技术为动力,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和发展,使之成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其具体表现为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2 中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美国高等院校是当代信息技术重要的发源地,其信息化程度、信息管理和应用水平堪称世界最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美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技术应用已渗透到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日本政府为了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以培养更多的信息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借鉴。新加坡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和图书资源信息化来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由于新加坡高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做保障,各高校都在教学中广泛采用高新技术,从而使学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我国从1989年国家正式颁布《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算起,已经20年有余了。期间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
2.1缺乏优秀的教育资源、软硬件发展不均衡
目前,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重硬件设备的投入、轻应用平台与软件的建设。因为硬件建设成效快,相对软件投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较低。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网络的利用率低,教学、科研和管理很多领域的相关功能都未能实现。这种不均衡不协调的发展既制约了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