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物理论文

数学物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论文

1注重基础知识的回顾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或者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该课程涉及高等数学、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和物理等多门课程,特别是常用到高斯公式、格林公式、梯度、方向导数、曲面积分和傅里叶级数等知识,而这些又是高等数学中的难点,因此有必要在讲解新知识前对相关课程的知识进行回顾.如在讲傅里叶积分法前,引导学生复习傅里叶级数,让学生理解收敛定理并熟记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的公式.

2精选教学内容

针对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和难度大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选,把握住教学内容的框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适当取舍及必要的补充.选取经典内容,重点突出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行波法和格林函数法等,让学生掌握每种方法所解决的不同类型定解问题.如分离变量法用于求解有界区域内的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和稳定场方程的定解问题;积分变换法适用于无界区域或半无界区域内的定解问题;行波法适用于无界区域内的波动方程定解问题等.同时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即数学物理方程是将动态的模型转化为数学等式,通过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个动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每种方法蕴含的数学思想.如分离变量法就可以看成是一种利用叠加原理,将复杂的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求解转化为一些常微分方程求解,其中渗透着“由难变易”、“由复杂变简单”的转化思想.

3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3.1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很繁琐,形成了畏难心理,缺乏学习信心,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改变以往单一的黑板教学,采取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以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求解和推导处使用传统的板演,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思路跟上整个推导,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整个推导的过程和解题的思路.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内容的小结和背景知识等采用多媒体,这样翻页方便,在需要时可以立刻调用,节约了时间.在讲物理背景时采用多媒体,在课件中适当地穿插图片、动画和声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定解问题结果的表达式往往很复杂,使学生感到困惑,教师可以将问题的结果用图形或动画表现出来,形象地展现出问题的物理意义,也可以给学生留些作业,让他们利用数学软件Matlab来求解,并将结果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热情,而且学生对数学软件Matlab强大的计算和作图功能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在建立细弦的振动方程时,将细弦的振动动态过程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这样看起来更直观形象,便于后面的分析.

3.2改进考核方式

全文阅读

数学建模的物理教学论文

一、数学建模教学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

物理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学会了独立查阅文献资料获取知识,并重新组合处理这些信息。因此通过在物理课程中引入数学建模,可以极大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需要大量信息,集思广益,因此数学建模的学习注重团队分工合作。作为学生个体,每个人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既要不断提高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学会资源共享、能力互补,这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将数学建模引入高职物理的设计原则

针对高职物理教学的现状,在引入数学建模的教学实践中,总体思路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各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和解题思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畏难的情绪,逐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建模方法学习物理知识,这是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的总体原则。

(一)分层次、分阶段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通过采用高中物理应用题为高职学生进行物理数学建模能力的初始阶段培养,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不够扎实、其他领域知识不够完善,保护了学生参与建模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欲望。在学生熟练后,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对物理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以点带面、点面并重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将物理基础教育作为“面”,数学建模教育作为“点”,物理学科是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而数学建模是培养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物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合作能力的一个较好平台。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正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贯穿于数学建模活动全过程的也正是训练学生如何摄取和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能力。数学建模的引入使物理学习中趣味性提高,使物理课程更具实用性,形式多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到物理学的教学中去,用数学建模教学带动高职物理教学的发展。

三、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高职物理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物理课堂中引入数学建模的步骤“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物理问题解决的桥梁和途径。为了把握数学建模的思想内涵,确保“融入”物理课堂不流于形式,数学建模的过程大致分为几步:(1)物理问题或案例引入;(2)用数学工具处理问题(数学建模),也就是运用数学的思维将问题“提纯”;(3)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数学解模);(4)将数学问题的结论与现实进行比较(模型的验证),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并以此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对策(模型的应用)。数学建模过程也可用图表表示,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物理问题的观察、假设,将其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求解数学问题,得到所求,再回到物理问题中,看是否能解释物理问题,是否与实际经验或数据相吻合,若吻合,那么数学建模过程就完成了。这样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全文阅读

中学物理常数记忆与使用的认知论文

摘要:基本物理常数是物理学中的一些普适常数,是人类在探索客观世界基本运动规律的过程中提出和确定的基本物理常量。这些常数与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中许多划时论的创立和新研究领域的开辟,往往与某个基本物理常数的发现或准确测定密切相关。

关键词:物理常数;光速;普朗克常数

基本物理常数是物理学中的一些普适常数,是人类在探索客观世界基本运动规律的过程中提出和确定的基本物理常量。这些常数与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理论的提出和科学试验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基本物理常数包括牛顿引力常数G、真空中的光速C、普朗克常数h、基本电荷e、电子静止质量Me、阿伏伽德罗常数Na等。

物理学中许多新领域的开辟以及重大物理理论的创立,往往与相关基本物理常数的发现或准确测定密切相关。基本物理常数描绘和反映了物理世界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它们为不同领域的区分提供了定量的标准。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及其精度的不断提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生动地反映了实验技术和测量方法的发展与更新,现在,许多基本物理常数的精度已达10-6量级,有的甚至达到10-8~10-10量级。本文限于篇幅,仅以光速C和普朗克常数h为例来说明。

光速是光波的传播速度,原与声波、水波等的传播速度类似,并不具有任何“特殊的”的地位。但细分析起来,光速也似乎确有一些特殊之处。其一是光速的数值非常大,远非其他各种波动速度所能比拟;其二是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其他波动则离开了相应的弹性介质便不复存在,由此引来了关于以太(假想的弹性介质)的种种争论。

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方程组,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推导出了电磁波的速度C等于电流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之比。1849年斐索用实验测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4858×108米/秒。分属光学和电磁学的不相及的两个传播速度C电磁波与C光波之间出乎意料的惊人相符,使麦克斯韦立即意识到光波就是电磁波。于是,以C为桥梁把以前认为彼此无关的光学与电磁学统一了起来。同时,由于电磁波传播依赖的是电磁场的内在联系,无需任何弹性介质,使得“以太”的存在和不存在没有什么差别,不需要强加在它身上种种性质。至此,光速C的地位陡然升高。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揭示了电磁场运动变化的规律,统一了光学与电磁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但同时它也提出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麦克斯韦方程组只适用于某个特殊的惯性系还是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只适用于某个特殊的惯性系,则不仅违背相对性原理,且该惯性系就是牛顿的绝对空间,地球相对它运动将受到以太风的吹拂,然而试图探测其影响的Michelson-Mor1ey实验却得出了否定的结果。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适用于一切惯性系,则根据伽利略变换得出的经典速度合成规律,在不同惯性系中的光速应不同,甚至会出现违背因果关系的超光速现象,也难以解释。总之,对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伽利略变换和相对性原理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深刻矛盾。直至1905年Einstein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前提,并借助洛伦兹变换方程建立起狭义相对论之后,这一切矛盾和困惑才最终得以解决。

由此可见,真空中的光速C从光波的速度上升为一切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之后,又进一步成为一切实际物体和信号速度的上限,并且在任何惯性系中C的取值都相同。C作为基本物理常数,提供了不可逾越的速度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切超距作用,成为相对论和新时空观的鲜明标志,同时又成为是否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定量判断标准。

全文阅读

数学知识初中物理论文

一、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解题中应用的优势

1.拥有共同区间

数学与物理有一部分是完全重合的.同时,数学与物理也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逻辑的严密性和结果的唯一性.数学与物理的逻辑性都十分严密,每个步骤都必须环环相扣,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使结果不正确.而且数学与物理的习题结果永远都是唯一的,不论以什么解题方法来解答习题,最终结果都是一个固定值不会改变.所以,有一部分数学知识就可以运用到物理习题的解答中去.

2.数学学科更趋向于解决问题

与物理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更趋向于解答问题从而得出结果.而物理学科注重的要点更偏向与实验的过程.所以,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中,为了更准确明了地解决问题,是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的.例如:如图所示,若电源的电压一直保持不变,当开关3与“相连时,电流表、与、的示「a-O—0-|数比是3:5,当开关S与6连接时,电流表、与、的示数比拓是2:3,求氏与民的电阻比.1|——这道题的解法应为:假设尽与足的电流分别是/,与A,根据题意可得出1八+/2=3/5;根据定律可算出///2=3/2;由于圮与尽是并联,因此能够得出尽/&=3/2;分析当前开关S与b连接时,圮与构的电流分别是与/3,那么就可以的到a_//3=2/1,又由于尽与是并联,所以能够得出巧/民=2/1,由此,可以推算出=3/4.所以,这道题的最终答案就是3/4..

二、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初中物理解题中

1.正确引导学生

初中的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物理,直到升人初中以后才开设了物理这门学科,所以初中生对物理学科是完全陌生的.而数学学科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的学科,所以对数学学科和数学知识学生都是比较熟悉的.学生刚一接触新学科的时候都会感到很难,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导学生解答物理习题时,可以将学生熟悉的数学知识融人到陌生的物理习题的解答方法中,这样既能降低物理习题的难度,也能使学生对物理习题不再陌生.

全文阅读

与数学结合下的物理教学论文

一、物理与数学结合的重要性

数学可以简洁、系统的表述和论证物理概念和规律。数学自身具备有高度的抽象性,,丰富的思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对于物理来讲,特别是现代物理学,随着物理学的进步,其形式越来越复杂,内容越来越抽象,这些都要求必须借助于数学工具,此外,物理原理与物理概念表现的更为突出,它的表现形式就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而这种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测量,计算所得到的。数学的逻辑联系并不是孤立的,他适应于任何层次的特性和规律。物理学要想仅用各种概念与思想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在具体的分析与解题计算过程中它必须要借助于数学工具。

二、数学逻辑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分析法,通过归纳、概括、抽象化的方法,将物理现象与过程等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其二,综合运用数学的方法,快速、准确的计算物理上的数据问题。物理问题的解决往往就需要分析法与综合法交叉使用,共同作用。因此,在解决物理问题中,数学逻辑方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利用数学逻辑方法可以是物理现象、变化表现的更加直观,解答的过程更加简便。

三、函数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

函数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在所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对于物理来说,函数思想主要作用于分析、讨论、描述物理变化的规律。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我们经常通过物理过程中的各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来建立函数关系,利用这一函数关系,描绘函数图像,通过函数定义与性质来讨论函数的特性,以此来加深对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的认识。

四、小结

劳厄曾言:“数学终于成为物理学家的思想工具”。他的这一观点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在高考的解题中,要使学生巧妙运用物理结合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使学生明白其重要性和具体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任要在如何加强物理结合数学深度;如何拓宽物理结合数学的广度;如何创新物理结合数学的方法上继续努力。

全文阅读

高中物理课程中“物理―数学”模型的构建

摘 要:数学在物理中的运用是整个高中物理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最为明显的特征,也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地方,更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的点。本文在David Hestene和Ibrahim Halloun建模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从物理情境出发构建“物理-数学”模型,并论述了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开展“物理-数学”建模教育的详细策略。

关键词:建模;“物理-数学”模型;物理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4-0019-5

受当前课程体系中物理和数学相互独立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用数学的眼光来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这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结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家David Hestene及其研究生Ibrahim Halloun关于建模教学(Modeling Instruction)的研究,论述如何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建立“物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构建 “物理-数学”模型的详细策略,旨在通过建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物理-数学”模型意识,学会在高中物理中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

1 David Hestene、Ibrahim Halloun建模教学理论简介

David Hestene是建模教学的创立者,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模型在物理教学中的发展和应用,并一直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1]。

David Hestene认为,物理建模就是“在具体物理情景中,根据实践需要建立物理模型,进而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讨论,验证其是否正确,最后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2]。1995年David Hestene在他的论文《Modeling software for learning and doing physics: Thinking Physics for Teaching》中论述了建模的3个步骤:模型建立、模型分析、模型验证,初步建立了物理建模教学的过程(如图1所示)。

全文阅读

NIST在线数据库在医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医学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涉及到许多复杂抽象的理论,而实验教学由于条件所限往往难以开展,影响教学质量。利用NIST物理学数据库开展模拟实验,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医学物理;实验教学;NIST在线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262-03

实验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加深对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医学物理学,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基本问题之一是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所涉及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效应等概念仅通过课堂讲授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实验设备和存在辐射伤害等各种原因实验教学往往难以开展,客观上影响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得益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1-3]。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许多学术机构对外开放在线数据库,共享各个学科的经过权威认证的实验数据,极大地方便了科研和教学[4]。顺应教学改革大潮,我们对放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以“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内容为例,介绍如何利用NIST物理学数据库设计和开展模拟实验课。

一、教学实践

物理实验课分为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和实验报告撰写三个阶段。与传统实验课不同,本实验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布置在自习课和课后自行完成。教师根据情况调整进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一)实验准备

全文阅读

文科院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物流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关性较强的学科,同时也是所有管理类课程内对数学基础要求最高的一门课程。对于文科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学好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最大障碍。本文首先分析目前物流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感知、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课程安排建议等维度出发,提出了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物流管理;教学方法;文科类高等院校;对策研究

1013939/jcnkizgsc201520165

1 引 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不少的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都将物流管理作为了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是限定选修课程。然而,物流管理课程是所有管理类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是一门包含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管理学、经济数学、管理运筹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这对于文科类高等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无疑是学好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最大障碍。对此,有必要针对文科类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包含的内容,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技巧上的探讨和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来保障管理类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物流管理课程相关知识,并初步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2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的不明确

在目前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目的不明确。事实上,同样是一门物流管理课程或者是同样一本物流管理的教材,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目的。而文科类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源,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尽管一般来说文科生所占比例大于理科生所占比例,因此对物流管理理论进行介绍,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更符合文科学生的口味,但物流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的知识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拓展,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对于数学知识和运筹学知识的基础要求就比较高。正因如此,对于文科类高等院校的管理类学生而言,究竟让其在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中学到怎样的知识?是只学理论知识,还是让学生具备利用数学与运筹学知识来解决物流运作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所有这一切,让该课程的教育从业者在思考的同时也深感头疼。

全文阅读

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综述

【摘要】数学教育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双基,学会“数学地思维”,同时为学好其它学科准备知识、方法和思维的工具。如何将高中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有效发挥中学数学对高中其它学科的工具作用,课题《高中新课程数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对此展开研究,设计了数学与物理、数学与化学、数学与生物、数学与政治、数学与地理等专项研究项目。作为研究的起点,要搜寻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对数学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已有研究成果作综述,分析把握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明确后续的研究任务。

【关键词】数学 学科整合教学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07-05

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学会“数学地思维”,获得并提高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学好其它学科准备知识、方法和思维的工具;数学来源于物质世界和生产生活实践,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需要,其它学科的学习当然也可以促进数学学科的学习。因此,如何将高中数学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有效发挥中学数学对高中其它学科的工具作用,学校如何更好地推动各学科课程融会贯通,聚合课程合力,使学校课程结构更为合理,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提高,这是一个值得系统研究的课题。我们于2014年4月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申报教研课题《高中新课程数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研究》,7月被批准为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设计研究本课题,可以对高中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探求合适的整合路径,达成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教学的相互服务,转变优化教学方式,同时为高中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更合理、顺利、高效地学习各科知识提供保障,开展学科间整合教学研究,也有利于促进学校特色化建设发展。

按照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了数学与物理、数学与化学、数学与生物、数学与政治、数学与地理、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教学整合等六个专项的研究。作为研究的起始阶段,要搜索高中各学科知识与数学知识方法的基本联系,列举其他各学科哪些知识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方法,研究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对其它学科的支撑与辅助作用,分析其它学科中哪些知识材料可以作为高中数学知识方法的背景材料,对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提高各学科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将高中数学教学分别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假设途径并作实践检验修正,获得理论与实践成果。通过课题分解研究,体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实现学校各科课程的顺序调整与整合,构建多元、立体的校本课程结构。

分析把握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做无用功,借鉴他人的有效成果,明确后续的研究任务,这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搜寻学习相关文献资料,现将学习研究的基本情况按学科综述如下:

一、高中数学与物理整合教学研究概况与思考

课题组对国内外高中数学与物理关联性以及整合教学的研究和主要成果进行分类研习,寻找子课题可借鉴的现有资源以及待突破的研究难点,从而初步确定子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以确保课题成果能够进一步促进高中数理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降低物理学习中的“数学困难”,切实提升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

全文阅读

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从中得出这些毕业论文选题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师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

【关键词】物理学 毕业论文 选题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55-02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近几年,笔者在指导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时发现,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是选题呈现多样化,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热点。出现这种现象,既有考研与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学生的学习观与就业观的因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本文研究所选数据为最近几年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时效性,数据来源准确,且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校地位(1980年被列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所以能基本反映全国高师院校中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趋势。

一 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对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2012年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作了较详细统计,分别从纵向、横向进行了比较,见表1、表2、表3。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涉及十几个小研究方向,通过对这些小研究方向进行合并,可归类整理成“物理教育”“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应用物理”四个大研究方向。其中,物理教育包含中学物理教育、物理学史和大学物理实验;理论物理包含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和统计物理;普通物理包含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应用物理包含新能源材料、家用电器和其他。如“物理教育”研究方向,除了传统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外,还涉足了物理学史研究方向和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为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24.4%、30.4%、37.4%,而选题为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43.3%、40.2%、26.4%,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而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的特点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在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中,选题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总人数的63.6%、78.6%、82.4%,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学生研究热点的特点非常明显。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