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对教育事业一生执着的追求。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严格按照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信心,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的热爱使我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上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我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在自己努力要求上进的同时,还能鼓励青年教师积极上进,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老师,我始终把每位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凭着自己对教学的热情,总是在实践、在钻研、在进步、在创造。对我个人来说XX年也可以说是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艰辛而又喜悦的一年。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回顾一年的工作,这中间有欣慰、也有惭愧。下面我将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做个小结。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仅要关注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要关注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向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互动交往性教学的方面发展。要“把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己创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己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二、深钻教材,改进教法,力求创新。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对教学具有规范性,是从事教学的参与物。因此,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对教材的运用必须得心应手,钻得进,跳得出。要能很好的去领会编者的意图。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把握,必须准确而深刻,把握好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整合、融合,要“以学论教”。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不同潜能,使他们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学会创新。因此,我努力营造宽松、愉悦、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呈现的内容、形式尽可能的是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加强开放意识、训练意识、体验意识。正确处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重结果,更要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牢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在得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途径。因此,从备课到上课,我给自己确定的目标就是“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学中,我处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互动能力,使学生自主探索,协调发展。教学中我不断潜心钻研,改变教学策略,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认真备课、上课,始终遵循“自主探究”教学原则,把“学”案融入“教”案中,注重整体,注重内涵。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有意识地努力将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整和到一起。优化教学结构,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自己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奇思异想,别出心裁。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科研工作,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践能力,我以创新教育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年级和学生特点,以21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改革传统的例题呈现方式,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框架,重新调整教材的编写内容。以渗透性、系统性、交互性、渐进性和规范性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系统的学科创造性思维活动训练,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与创造性品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通过实践研究,逐步形成了“激情设疑——探究发现——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努力方向

全文阅读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摘要:新课程实施已有十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间接反映了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男、女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农村、城市学校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还应该在工作强度、工资收入维度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05—03

一、引言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国外学者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成果非常丰富。新课程实施已有十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间接反映了新课程实施的效果。

我国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从已有的研究看,有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的,也有对数学教师工作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的,还有对骨干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的,但是还没有对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的。考虑到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重要性,本文旨在探究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情况。

全文阅读

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目标与定位

摘 要: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对中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其培养工作的目标应该是:为建设支持教育发展所需的一支高素质的中学教师队伍而培养一大批学科、层次、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都比较合理的高水平的中学骨干教师。

关键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目标;定位

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对中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目标应该是为建设支持教育发展所需的一支高素质的中学教师队伍而培养一大批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都比较合理的高水平的中学骨干教师。

一、数量培养规模化

中学骨干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构成了当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主要突出矛盾。而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地区,骨干教师能不能起作用,也是与数量问题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骨干少了,不成气候;骨干多了,容易产生内耗,同样形不成合力。因此,首先必须研究骨干教师究竟以多少为好的问题,便于有计划地按一定数量来培养,以形成规模化。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笔者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500名中学教师,有效问卷449份,约占89.8%,下同)。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一所中学究竟需要多少骨干教师才能对全校产生积极影响?结果有46人回答“需要1/10左右”,占10.24%;有153人回答“需要2/10左右”,占34.08%;有172人回答“需要3/10左右”,占38.31%;有78人回答“需要4/10左右”,占17.37%。也就是说,赞成骨干教师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答题者最多,两者加起来大大超过半数,达72.39%。这与笔者的研究思路和结果正好相吻合。如果说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骨干教师可以承担百分之八十到七十的工作,那么把骨干教师的数量控制在规模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间就是最合适的了。

二、学科结构合理化

中学骨干教师的数量培养控制在规模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间,这是就一所中学整体而言。那么,各个学科间又该具有什么样的比例,才算合理呢?

全文阅读

师范大学培育工作汇报

2011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专门负责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干部培训工作。就教师培训而言,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主要承担了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培训(两次集中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一次集中培训和一次跟岗学习)、农村师资教育硕士岗前培训、普通高中教师职务(远程)培训、南粤名师大讲堂以及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中化学(三个班)、高中英语、初中历史、幼儿园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国培计划”)等活动。

根据省教育厅领导的指导,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骨干教师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三驾马车”[1]的培训活动中(尤其在骨干教师培训和远程培训两个项目中)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有关骨干教师培训和远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服务体系。

下面重点讨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三驾马车”中的骨干教师培训(有关普通高中教师职务(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的做法和经验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重点讨论)。

具体做法和经验分三个部分:(1)建立教师培训的导师制:100个名师带1000个骨干教师。(2)重建教师培训的课程目标:一切以课堂教学变革为中心;(3)培训管理专业化:项目负责人、班主任与与后勤主任三位一体。

一、建立教师培训的“导师制”:100位名师带1000名骨干教师

2011年,广东省教育厅决定在广东省设立100个“教师工作室”[2],选拔优秀教师成为“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从“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出发,建立“三位一体”的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体系。

在“三位一体”的制度设计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师)位居中间而承上启下:(1)名师(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之上有大学导师。一个大学导师指导5个左右的名师。这种指导类似研究生制度:一个导师带5名研究生。(2)在名师之下,有骨干教师,一个名师带10个左右的骨干教师。由此推算,100位名师,带1000名骨干教师。“100位名师1000名骨干教师”,这正是广东省教师培训制度的隐型结构。

表面上看,在高校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工作室和地方教师培训机构(以及相应的大学导师、名师、骨干教师)三者之间,高校教师培训机构以及大学导师居于“三位一体”的金字塔的顶端。[3]事实上,教师工作室以及名师位居培训链条中的中心环节,上接大学导师,下承骨干教师,乃广东省教师培训体系的“中梁砥柱”。

全文阅读

骨干教师学习

一、考核对象和内容

本次考核对象为在职省特级教师、市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中青年教学骨干、市教学能手,主要考核上述四类骨干教师从20**年8月至20**年7月履行职责的情况。考核主要从职业道德、教育管理、教学实绩、教研科研、示范辐射、继续教育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领导,成立了由知名专家和特级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根据去年新修订的《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和《量化评分细则》,全面细致地对骨干教师上报的考核表和佐证材料进行审核、评分,确定考核等次。

二、考核总体情况

从各地各学校考核的总体情况看,全市骨干教师队伍师德修养好、业务水平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在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考核中也发现,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考核工作存在着某些不足,少数骨干教师的材料也存在着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

1.材料提交马虎敷衍。少数骨干教师对业务考核重视不够,对考核细则的了解掌握不够,出现考核表项目填写不具体、自我评分不客观、佐证材料提供不完备等现象,有的骨干教师甚至将前两年的材料提交考核。

2.组织工作差异明显。各地各校骨干考核组织工作不均衡,宝应、江都、扬州中学做到了认真对待、打分严格、材料完备、操作规范,而部分地区和学校却存在着传达布置不到位、材料准备不充分、评分考核不客观、整理提交不规范等现象。

3.示范引领效果不佳。少数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少数骨干教师在示范辐射和教科研方面几乎无任何实绩材料,如个别市特级教师除指导两名青年教师外,无任何示范教学、课题研究、或获奖的材料,考核表内空白很多。部分县(市、区)未能为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提供足够的平台,县级以上示范教学、讲座等平台欠缺。

全文阅读

骨干教师建设培养思考

摘要: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全面的差距,严重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根据笔者调查显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即抓紧培养中学骨干教师,因为骨干教师在中学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动因;作用

当前,要造就一名中学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更是摆在我们师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当前的中学骨干教师培养,是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骨干教师断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解决当前师训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就必须靠我们去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而要研究中学骨干教师培养问题,当然首先就应该从研究整个中学师资队伍状况入手,以寻求解决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对策。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对上海市中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中各个层面(年长的,年轻的;知名的,在培的;当领导的,任一般教师的)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500名中学教师,有效问卷449份,约占全市中学教师数1.25%)和实践总结(对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上诲市首届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育管理等16个学科的市级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程的办班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的研究结果。

一、当前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与发展机遇

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而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基础在于劳动者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要靠教育也就是归根到底要靠教师来承担,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所以,二十一世纪我国要实现经济腾飞,说到底就看我们的教师能否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这就是说当前我国师资队伍建设既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目标,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发展中去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1.当前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可谓庞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骨干教师奇缺,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潜伏着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

——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年龄在30—50岁段只占28.9%;

全文阅读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了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其中,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首批39所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培养路径等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从适度调整专兼职教师资金投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性政策、提升多样化培养路径质量等方面提出加强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37-06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用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政策制度和实施措施。为了解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笔者拟以首批39所骨干高职院校的《项目总结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等数据资料作为统计分析依据,系统梳理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策略和建议。

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从首批39所骨干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中可知,各骨干高职院校分别从专项资金投入、政策制度支持、培养路径等几个方面对师资队伍进行了重点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

高职教育作为一项非盈利性公共事业产品,对其资金的投入势必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资金的不足不仅制约着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而且使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收效甚微。通过对39所骨干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和聘请兼职教师的经费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全方位地呈现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在专项资金投入方面的状况。

全文阅读

领雁工程网络视频讲话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领雁工程”的责任感、紧迫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师是关键。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实施“领雁工程”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总书记去年在接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我省决定从**年到2010年组织实施以培养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为主要内容的“领雁工程”。目的是通过抓骨干教师的培训,在全省教师队伍中形成全体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全体教师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师德修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领雁工程”是实现我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七大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发展的理念必须转到科学和谐发展上来。我省教育发展到现阶段,“有书读”的问题已经解决,随之而来,人们对“念好书”的愿望日益强烈,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解决“念好书”,必须以科学和谐发展理念为指导,尽快把工作重心从外延建设为主转到内涵发展为主上来。教师素质是教育内涵的核心,教师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师资队伍的差距。这方面,社会反响很强烈,家长呼声很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领雁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领雁工程”的紧迫感、责任感。

——实施“领雁工程”是巩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成果,加快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必要途径。2005年至**年,在省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全省组织实施了“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17万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全员培训。至**年底,全省共完成了21万人86万课次的农村教师全员培训、1000名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和10000名市级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各地高度重视,注重实效,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通过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鼓励创新培训模式,素质提升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超额完成了4万余人、18万课次的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组织体系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以“百人千场”送教下乡活动为重点,教师培训支援为主要内容,网络课程建设为抓手,专家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和名师资源共享工作积极推进。但总体而言,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还不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名师少、学科带头人少、骨干教师少、高职称教师少、高学历教师少”的现象仍然突出。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了1000名农村省级骨干教师,仅占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比例的0.58%,引领广大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校本培训、德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等的各类“领雁人物”严重缺乏;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学科教师教非所学的现象较突出;离广大人民群众“念好书”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正如吕祖善省长在全国两会期间听了方青老师的发言后指出的:素质提升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这项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实施“领雁工程”就是为了坚持不懈地抓农村教师的素质提升。

农村骨干教师是农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农村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仅体现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全文阅读

中学老师培养管理教育

摘要: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全面的差距,严重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根据笔者调查显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即抓紧培养中学骨干教师,因为骨干教师在中学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动因;作用

当前,要造就一名中学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更是摆在我们师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当前的中学骨干教师培养,是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骨干教师断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解决当前师训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就必须靠我们去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而要研究中学骨干教师培养问题,当然首先就应该从研究整个中学师资队伍状况入手,以寻求解决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对策。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对上海市中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中各个层面(年长的,年轻的;知名的,在培的;当领导的,任一般教师的)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500名中学教师,有效问卷449份,约占全市中学教师数1.25%)和实践总结(对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上诲市首届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育管理等16个学科的市级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程的办班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的研究结果。

一、当前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与发展机遇

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而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基础在于劳动者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要靠教育也就是归根到底要靠教师来承担,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所以,二十一世纪我国要实现经济腾飞,说到底就看我们的教师能否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这就是说当前我国师资队伍建设既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目标,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发展中去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1.当前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可谓庞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骨干教师奇缺,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潜伏着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

——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年龄在30—50岁段只占28.9%;

全文阅读

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动机与功能论文

摘要: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全面的差距,严重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根据笔者调查显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即抓紧培养中学骨干教师,因为骨干教师在中学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动因;作用

当前,要造就一名中学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更是摆在我们师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当前的中学骨干教师培养,是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骨干教师断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解决当前师训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就必须靠我们去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而要研究中学骨干教师培养问题,当然首先就应该从研究整个中学师资队伍状况入手,以寻求解决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对策。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对上海市中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中各个层面(年长的,年轻的;知名的,在培的;当领导的,任一般教师的)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500名中学教师,有效问卷449份,约占全市中学教师数1.25%)和实践总结(对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上诲市首届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育管理等16个学科的市级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程的办班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的研究结果。

一、当前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与发展机遇

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而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基础在于劳动者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要靠教育也就是归根到底要靠教师来承担,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所以,二十一世纪我国要实现经济腾飞,说到底就看我们的教师能否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这就是说当前我国师资队伍建设既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目标,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发展中去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1.当前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可谓庞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骨干教师奇缺,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潜伏着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

——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年龄在30—50岁段只占28.9%;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