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价值的体现。论文被二次文献转载或索引,表明该论文的价值得到再一次确认和提升。中国人民大学
>>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与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浅析对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思考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与学渗透 关于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与学 新课改初中数学教与学变化的探究 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新思考 摭谈初中数学教与学的矛盾 初中数学课“教与学的互动”之我见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浅谈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与学 初中数学教与学中的直观性探索 试析初中数学应用性问题的教与学 淡初中后进生数学的教与学 立足实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例谈反思在初中数学教与学中的作用 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tc=03,点击《初中数学教与学》,获取各期目录。经下载统计,2015年《初中数学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79篇。运用Excel软件从论文选题、论文作者、原载期刊、研究方法、被引频次和转载时差等6个维度对这179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被引频次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将统计截止日期定为2016年12月6日。通过对179篇论文的阅读与分析,所得统计结果如下。
1论文选题
按照中图分类法,179篇转载论文的选题主要分布于教学法、教育评价、教育理论、课程论等几类。其中,普通教学法类论文91篇(如“基于结构特征的模型思想教学探索”[2]等),占载文总数的一半以上;围绕具体知识点教学的论文35篇(如“无疑处生疑,有疑处释疑――国优课‘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片断赏析与思考”[3]等);教育评价与试题研究类论文26篇(如“一道中考压轴题的命制历程及感悟”[4]等),其中关于中考试题研究的论文占有较大比例;有关教育理论的论文18篇(如“数学教育的人文追求”[5]等);还有9篇论文是围绕课程改革或课程标准解读研究的(如“刍议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6]等)。
2论文作者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转载的179篇论文共有作者(仅统计第一作者)158人。其中15人有2篇文章被转载,3人有3篇文章被转载,后者工作单位均是教研室。由于179篇转载论文中提供作者简介的只有64篇,因此没有统计作者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
2.1作者单位属性
按照作者第一单位进行统计,来自中学的作者80人次,来自高校的50人次,来自其他单位的我们统称为科研院所,共有49人次,主要包括教研室、教育中心、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出版社和教科院等。中学教师的文章占比最高,他们的文章多围绕初中数学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法开展研究,这与论文选题部分的统计结果一致。
1、在反思中修炼品质
名师培养对象周芸佳老师的课题《初中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获得市立项,形成了两个观点报告《数学课堂教什么》、《学生参与式评价》、《授人以鱼的乐趣》、课题论文《初中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显性知识,隐性方法》、《关注差异,提高质量———抓好后三分之一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和策略研究》。2010年3月参加名师班展示课并作学校教学改革专题交流,2010年5月在省领雁工程奉化送教活动中上展示课,2010年8月给慈溪县骨干教师实践做讲座,2010年10月参加陕西省数学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名师风采展示活动,上展示课并作专题讲座,2010年12月参加嘉兴市海盐县骨干教师基地实践活动,上展示课并作专题讲座。潘云芳老师坚持素质教育,潜心教育科研,勤奋学习,勇于实践,锐意改革,敢于创新。5年来,潘老师执笔撰写的有《基于主题研修的教师作业能力提升行动的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二个成果分别荣获西湖区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和二等奖,文章《图示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于2011年12月在教学月刊发表。撰写的《初中数学导学稿的设计与使用策略》荣获西湖区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文章《初中数学导学稿的设计策略》2012年4月在浙江教学研究发表。课题《初中数学导学方式与策略研究》在市级教研课题立项。
2、在反思中引领团队
名师培养对象王丽丽老师教学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研究实践课堂教学的轻负高质,在教材教法上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简练有效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最爱,获得教学同行的肯定,教学成绩优异。她任教的两个九年级班级数学成绩在整个年级中名列前茅,2010年6月参加市中考,数学成绩远远高出杭州市平均分,在杭州市名列前茅。她负责学校教科研工作,注重教科研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善于学习,主动阅读,勇于反思,及时提升,整理成文,并具合作精神,在团队中起辐射作用。本学年她撰写的两篇论文在区内获奖,一篇发表,一个课题在市里列为重点研究课题。管理科学,讲究方法,本着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进行教学,连续被学生推选为“我最满意的教师”。作为数学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上有更深的体悟,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带领学校数学教研组教师快速成长,团队精诚合作,在教学、科研、竞赛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和荣誉,得到市、区教研员的肯定。
3、在实践中破解疑难
名师培养对象李卫星五年来多篇课题和论文获奖,其中《挖掘人文放飞人性激扬智慧》获浙江省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有效学习:初中生数学学习指导策略的构建与推进》获杭州市第一届普教教研课题成果评比二等奖;《课题学习:基于浙教版教材的挖掘拓展与学教策略研究》获杭州市第23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论文二等奖;《教学生学:初中生学习指导策略的构建与整体推进》获杭州市第八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首届“浙、沪、苏”长三角地区教科研优秀论文……
4、在教研中凝练风格
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张娟萍老师,是上城区数学教研员,近年来系统地学习了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方法论》,顾泠沅《变革的见证:顾泠沅与青浦教学实验30年》,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研究文章《初中数学“图式”复习教学策略研究》2010年9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初中数学课堂过渡性言语的设计内容》一文2010年10月在《中学数学杂志》发表;2012年又有《初中数学课堂过渡性言语设计方略》、《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出声思考的策略》两篇文章在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9年5月浙江省师训课题立项《初中数学课堂过渡性言语策略研究》,2009年11月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初中数学“出声思考”教学策略研究》已结题,参加成果评审,2010年5月杭州市第二轮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重点课题《初中学生函数思维方式调查及其教学对策研究》;2011年《中小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的衔接障碍分析及对策》获浙江省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出声思考》获全国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她还组织学校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语言等方面的研究,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如何推进初中数学素质教育中的美学教育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综观当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前的教育形势,举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德育已得到高度的重视,教育界高举“德育领先”旗帜;智育在传统教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体育本着全民健身的宗旨,活动有声有势;劳动教育或许与生活实践比较密切,也相应受到越来载多的人的关注;然而,美育?……美育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常常把人文精神定位在追求“真、善、美”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之最高层面上,在讨论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常谈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怀特海曾经指出,初中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初中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初中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初中数学的善;初中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初中数学的美。而这些观点在初中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初中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初中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初中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初中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1.初中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初中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初中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初中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初中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初中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初中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初中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初中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等数学论文写作课,已引起我国从事数学继续教育同行们的注意和重视,国内很多学者明确提出应在继续教育中开设这一课程。90年第11期《数学通报》上吕连根、朱学志的文章“关于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问题”就指出: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应开设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研讨课程。杭州教育学院编制的继续教育大纲,也列人了这一课程,并计划30学时,但是这门课在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框架、课程结构、开设方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得到一些浅见,在此端出,就教于同仁,以期其更快完善、成熟。
初等数学,作为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部分,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其基本理论己经成熟,世界各国的中学数学内容及其理论大致一样,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但就其教育理论,几以及其包含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还在继续深化、发展,初等数学的研究领域日益广阔,呈现十分活跃的状态。外国的情况姑且不说,就我国而言,每年二十八家而向中学数学教育的期一刊的出版,几千篇文章的问世。
初等数学研究蓬勃崛起、方兴未艾可见一斑。研究初等数学问题,除了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外,从事初等数学教育的中学数学教师也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处在教学第一线,对初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理解得很沉具有科研人员所不具备的教育实验环境,更易遇到具有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因而中学教师无疑是研究初等数学问题的丫支主力军。
然而,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长期以来,数学界形成了研究高等数学才是搞学问,研究初等数学就不是搞学问的偏见,使得每年进人中学当老师的大学毕业生,面对严谨而成熟的初等数学,往往误认为初等数学的问题已经研究完了,没什么研究头了,从而创造研究意识淡化,探索动力萎缩,迟迟进人不了科研之门。在中学,几十年的数学教师没写过一篇论文的现象并不鲜见。教学与科研的分离,_导致教学上的简单重复和机械模仿,教学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知识再现的僵化过程,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教学难有大的飞跃和突破。从另一方面看,教师本人不从事研究和创造,体会不到教育创造带来的激情和乐趣,得不到成就感的抚慰,也会丧失进取的精神和远大志向,导致工作效绩滑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们想使教育劳动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日常讲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把每一位教师引上科学研究的康庄大道,而最先成为教育劳动能手的人,就是感到自己是位研究者的人。”由此可见,强调中学数学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不仅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教师发挥自身潜能、展现人生价值、提高职业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搞科研,就要产生论文,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文字表述。而论文对疥个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每个数学系的学员一般都要作毕业论文,然而,毕业论文还只是科研活动的模仿和尝试,还难以称的上是真正的科研活动。因为一般大学生没有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又寸中学教材不熟悉,初等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的并不深,难以遇到真正有价值的“困惑”,因此所选的论文题目或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不紧,尸或者高大空洞,或者论述不深人,价值一般不大。
这是普通大专院校不易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平是继续教育同仁而临的任务和应解决的问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全有较长的教学实践,对中学教材熟悉,思维素质、创造能力普遍较好,所以在继续教育中给他们传授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知识,和他们一起剖析初等数学问题,帮助他们曾、结中学数学研究方法,激发他们的探索、研究意识,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他们感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人都有创造的天资和票赋,关键在于自身的执着追求和外界的激发与诱导。初等数学论文写作课就是遵循这条创造学的规律,从外界给学员以诱导和激发,使他们尽快上问题之路,人研究之门,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互相长进,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以促进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数学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学论文写作课,它异于其它数学课的主要特征是:它并不是以完成数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的终止线,而是传授初等教学论文的基本知识,剖析总结初等数学研究的基木方法,展现初等数学主要研究方向及动态个貌,从而进一步引导学员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较强的研究、探索能力,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得到研究成果,写出论文,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的改革。这门课象继续教育一样,还是新生事物,其涉及的多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提出一些构想,就教于对此研究的同行。
我认为,这门课的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初等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文导读,论文写作训练。下面就这四大部分的内容、层次简述如下:
摘要:把微分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初等数学问题上,能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在方程根的讨论、求曲线的切线、单调区间、极值、最值等方面,应用微分学不仅可使解法简便,而且能使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全面。
关键词:微分学;解题应用;初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89-1
初等数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二者有着本质的联系。将高等数学中的微分理论应用于初等数学,使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得以体现,进而去指导初等数学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作为中学教师,除掌握初等数学各种类型题的已熟知的初等方法外,还应善于用高等数学方法解决初等数学问题,特别是一些用初等数学方法难以解决或虽能解决但显得难、繁,而用高等数学方法则易于解决的初等数学问题,从而拓广解题思路和技巧,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初等数学教学。
一、方程根的讨论
中学数学解方程根的问题一般应用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进行讨论;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进行实根分布的讨论,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实根分布等价转化为不等式(组)的求解问题,体现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但是如果用连续函数介值性定理解决此例问题,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由连续函数介值定理知有方程h(x)=0在区间(3,103),(103,4)内分别有惟一实数根,而在区间(0,3),(4,+∞)内没有实数根,所以存在惟一的自然数m=3,使得方程f(x)+37x=0在区间(m,m+1)内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二、求函数的切线、单调区间、极值、最值等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凭借相关的数学问题,分析了分类讨论思想在这些问题解答过程中的运用.希望通过此次经验交流,本人能够给予正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师群体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问题分析
伴随着课程改革进度的不断深入,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由于数学是学生在初中时代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学科,并且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往往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以及逻辑的条理性,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一、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当中,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各种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而在这些数学思维当中,分类讨论思想便是学生在解答相关数学问题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针对学生解决初中阶段相关数学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原有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往往无法对分类讨论思想进行了解,导致学生数学思维网络存在缺陷,而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灌输,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并在今后更高阶段的初中数学学习当中,有着扎实的数学基础思维.
二、分类讨论思想在解答初中初学问题当中的运用
(一)使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生活类问题
例如,某商店主要出售桌子和椅子两种商品,其中某一型号的桌子售价为200元,某一型号的椅子售价为40元,商店为了可以增加该月的销售份额,所以决定给予消费者一定程度的优惠.所设计的优惠方案有以下两种:其一是购买一张桌子可以免费送一张椅子,其二是购买桌子和椅子均九折优惠,但是两种优惠方案是不能一起使用的.如果某一消费者决定买20张桌子和若干把椅子,请问他怎么买才会最便宜.
摘 要:本文以一篇实证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为蓝本,从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对其选题、内容与结构、研究设计中的研究目的与对象、研究方法与步骤等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肯定其亮点,指出其不足之处,并给出较为有价值的建议,以期为该主题今后的研究,尤其是在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板块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实证研究;研究设计;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7
一、前言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得以保障的重要因素,国内外教育专家对此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山西师范大学韩娜所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参与情况的调查研究》为例, 主要从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就其研究步骤等提出有参考性的相关建议。
二、原学位论文的研究设计
县教育局教研室20__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__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04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摘 要:本文讨论竞赛数学的内容,竞赛数学的内容包括代数、几何、初等数论,组合初步。代数是中学数学的主体内容;几何提供几何直觉和逻辑推理方面仍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初等数论能方便地提供从小学到大学的各层次竞赛试题。
关键词:竞赛数学、代数、几何、初等数论,组合初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231-01
数学竞赛的开展导致了竞赛数学的诞生,竞赛开始的那些年头,其内容主要是中学教材中的代数方程、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源于中学又高于中学的数学新层面,其思想方法日渐与现代数学的潮流合拍,对第1~45届IMO试题的统计表明竞赛数学正相对稳定在几个重点内容上,可以归结为四大支柱、三大热点。
四大支柱是:代数、几何、初等数论,组合初步(俗称代数题、几何题、算术题和智力题)。三大热点是:组合几何、组合数论、集合分析、我国的冬令营试题和国家队选手选拔题,与国际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高、初中数学竞赛大纲的内容,也以中学教材为依托而努力接轨国际潮流。
一、代数
代数是中学数学的主体内容,其在竞赛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理所当然的,已广泛涉及恒等变形、方程、函数、多项式、不等式、数列、复数、函数方程、矩阵等方方面面,近年的主要特点是:
1、出现集中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