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资源工程论文

水资源工程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资源安全工程论文

1概况

林州市各地断层发育升降不均,总的趋势为西北高,向东南逐渐倾斜。西部山区海拔1000~1600m,南北两端山区海拔700~1000m,中部山区海拔400~600m。北、西、南三边高山绵亘,东边山势平缓、断续分布,形成市域南北长74km,东西宽约30km的东向缺口的簸箕形高地,分为深山、浅山、丘陵和山间盆地4个地貌类型。林州的农业土壤属褐土类土壤,下分褐土、碳酸盐褐土、淋溶褐土及褐土性土4个亚类,9个土属,13个土种。其中以碳酸盐褐土亚类的白面土分布最广,约占总土壤面积的21.30%。该市境内主要有洹河、淅河、淇河、露水河、浊漳河5条河流,除浊漳河水源较充沛外,其余均系季节性河流。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97.70mm,因受地形、地势及季风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2水资源状况

林州市的地表径流资料较少,雨量资料较多。过境水量多年平均为5.40亿m3/a,其中红旗渠引漳河水为2.81亿m3/a,其它河流为2.59亿m3/a。该市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单元多样,因而地下水类型和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复杂。全市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为8.56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为0.62亿m3,水资源总量为8.96亿m3。浅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城关盆地及临淇盆地。深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山丘区及盆地内的寒武系、奥陶系的石灰岩层中,地下水埋藏较深,多在200~500m之间,且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成本高。

3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3.1取用水量合理性分析

林州市地表水多年平均来水量为8.56亿m3/a;不同保证率25%、50%、75%、95%的来水量分别为12.01亿m3/a、7.55亿m3/a、4.75亿m3/a、2.50亿m3/a。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5.07亿m3,保证率为50%、70%可利用水量为5.79亿m3、4.07亿m3。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年和规划年地表水年取水量分别为449万m3、478万m3,分别是保证率50%可利用水量的0.78%、0.83%,分别是保证率70%可利用水量的1.10%、1.17%。项目建设应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林州市地下水贮存条件复杂,除城关盆地和临淇盆地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外,其它地区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差,开采成本大。项目工程设计本着首先使用地表水,其次使用浅层水,深山区使用泉水,不得开采深层水的原则。根据2011年底人口统计,林州市农村人口为85.74万人,现状用水量为6.03万m3/d,年需水2203万m3;水源地需供水7.64万m3/d、2787万m3/a。规划年用水量6.42万m3/d,年需水2343万m3;水源地需供水8.12万m3/d、2964万m3/a。按照河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41/T385—2009),并考虑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取用水量合理。

3.2取用水水质分析

全文阅读

自来水工程建设下水资源论文

1水资源紧缺的因素

1.1地质因素

北西向构造从虹螺岘镇穿过,形成纵跨虹螺岘镇的冲断裂褶皱层,以致形成虹螺岘西高东低的地势,如图1所示。从图2可看出,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这种特殊的地质,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虹螺岘镇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老百姓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1.2气候因素

由于虹螺岘地区属于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受大气环流影响,四季降水量分布差异很大,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4%。如表1所示。虹螺岘镇的水资源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但是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匀,与虹螺岘镇的人口和经济配置不相适应,加之水污染也在加剧,故资源性缺水、季节性缺水、污染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同时存在,给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2解决方案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解决虹螺岘镇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虹螺岘镇人民政府决定实施自来水工程建设。

2.1水源工程

全文阅读

水资源调度工业工程论文

1.实行水资源优化调度的意义

中国防洪实践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目前中国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3000余座,总库容量4677亿m3,防洪堤26万km,重要蓄滞洪区97处,总面积约3.5万km2,蓄洪总容量约970亿m3。这些水利工程措施对中国开展防洪减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367座大型水库(总库容3400多亿m3)和2524座中型水库(总库容693亿m3),更是对各级河道洪水起到了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同时,中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一方面,干旱、河道断流、水污染等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一些大型水库在汛期为减少洪灾损失将洪水大量排弃,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进入新时代新时期,特别是经历1998年长江大洪水之后,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对以前的防洪策略做了战略性的调整,提出了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洪水”向“现代洪水”转变,力争实现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治水新理念和新方略。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1],可以利用洪水资源本身有利的一面,最大限度地挖掘洪水对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由于水资源短缺而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制约和限制。从根本上说,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治水理念和策略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由此可见,进行水库洪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2.水库洪水资源化调度的研究进展

目前,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已使洪水资源化成为可能。洪水资源化,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水库洪水调度是目前一种最主要的主动防洪措施,它通过时空上重新分配水量,达到防洪错峰、蓄水兴利的目的,是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一项重要非工程措施。水库洪水资源化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从单一水库的常规调度到大规模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水库洪水资源化调度,中国的水库洪水调度工作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

2.1水库常规调度的方式

水库常规调度方式是以调度规则为依据,利用径流调节理论和水能计算方法来确定满足水库既定任务的蓄泄过程。常规调度方法主要有时历法和图解法,调度图由一些基本调度线组成,这些调度线是具有控制意义的水库蓄水量(或水位)变化过程线,是根据过去的水文气象资料和水利枢纽的实际应用工况绘制而成的。由于常规调度方法是一种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简单、直观,但调度结果不一定最优,且不便于处理复杂的水库调度问题。水库优化调度则是在常规调度方式和系统工程理论(最优化理论、智能算法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调度方式,旨在建立以水库功能发挥为中心的水利水电系统目标函数,拟订目标函数应满足的约束条件,然后用最优化方法等现代计算方法求解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的系统方程组,最后得到目标函数取最优值时所对应的水库控制运用方式。

2.2国外水库水资源的调度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工程理论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国外许多学者将其应用到水库洪水调度研究中。1955年,美国的Little提出了水电系统随机动态规划调度模型,对水库优化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标志着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水库洪水调度工作的开始。水库优化调度常采用的数学模型有线性规划(Linearprogramming,LP)、非线性规划(Nonlinearprogramming,NLP)及动态规划(Dynamicprogramming,DP)模型。该方法可在保证水库大坝安全可靠的情况下,解决各用水单位之间的矛盾,满足其基本要求,并能经济合理地利用水能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水利综合利用效益。

全文阅读

河道拦蓄工程水资源论文

1概况

涢水流域处于曾都区西南和东北大部分,属于大洪山和桐柏山区的延伸地带,平均海拔约200m,最高点为大洪山1055m,最低点为干流出口。流域内山峦叠翠,地势曾都北部与曾都南部较陡峻,中部较为平坦,坝址以上流域内建有大(二)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6座。流域内林草茂密,植被覆盖较好,森林覆盖率达21.5%,对径流和洪水均有一定的滞蓄和调节功能。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1.4℃(1959年8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16.3℃(1969年1月31日和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144小时,无霜期232天。年平均风速3m/s,最大风速14m/s,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北风和西北风。

2区域水资源量分析

2.1分析资料来源

白云湖水库工程可供水分析论证主要依据随州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随州水文站1953年5月由湖北省水利厅设立,保存有设立之初至今的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水文资料,集水面积3827km2。白云湖水库坝址在随州水文站断面下游4.5km,白云湖水库以上流域面积3865km2,为随州水文站控制面积的99.02%。依据随州站长系列径流资料进行计算,确定白云湖水库工程的可供水量。

2.2降水量年际变化分析

区域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977.6mm,4~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2.9%,6、7、8三个月的降雨占全年的46.5%。最大年平均降水量1279.3mm,最小年平均降水量640.1mm,年际变化2倍左右。区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折合水量68.32亿m3,p=50%降水量961.0mm,折合水量67.16亿m3,p=75%降水量804.0mm,折合水量56.19亿m3,p=95%降水量617.8mm,折合水量43.18亿m3。区域内降水变化趋势是东北部向西北地区递减,年降水量在1840.5mm~485.5mm之间。全区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在0.17~0.24之间,年降水量最大最小比值在1.8~2.9之间。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暴雨多,强度大,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

2.3区域水量分析

全文阅读

水资源下的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1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1.1工程概况为缓解绥阳县中心城区近期城市生活用水严重缺水问题,拟在绥阳县洋川镇团山村的石梁河上游修建团山水库。水库坝址距绥阳县城17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4.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922万m3;水库校核(P=0.2%)洪水位918.62m,设计(P=2.0%)洪水位917.41m,正常蓄水位915.00m,死水位886.00m;水库总库容721万m3,正常蓄水位库容571万m3,死库容30万m3,兴利库容541万m3,库容系数58.7%,属多年调节水库。

1.2分析范围及论证范围团山水库分析范围为石梁河全流域(流域面积239km2)及受水区绥阳县中心城区退水所涉及的洋川河全流域(流域面积126km2),共计365km2;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石梁河团山水库坝址以上流域(流域面积14.7km2);取水影响论证河段为团山水库库区河段(河长约2.84km,库区面积约0.42km2)、团山水库坝址至石梁河河口区间河段(河长25.3km),共计河长28.1km;退水影响范围主要为洋川河绥阳县城污水处理厂退水口至下游河口区间长9.7km河段。

1.3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分析范围内主要河流有团山水库所在河流石梁河、工程受水区绥阳县中心城区退水所涉及的洋川河。石梁河系芙蓉江右岸一级支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全流域面积239km2,主河道全长32.2km,主河道加权平均坡降为11.9‰,流域形状系数0.231,多年平均径流量15000万m3。洋川河系洛安江左岸一级支流,全流域面积126km2,河长28.9km,主河道平均比降11.8‰,流域形状系数0.151,多年平均径流量7900万m3。分析范围内已建成灌溉水库工程2处,小型引水灌溉工程42处,提水灌溉工程30处。灌溉面积22182亩(其中水田20339亩,旱地1843亩)。分析范围内水资源总量22900万m3,现状开发利用水量1786万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7.80%;耗水量1079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4.7%。分析范围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一般,水资源具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条件和必要对石梁河水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1.4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城市生活用水方面:绥阳县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主要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采用分类预测法进行预测,远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采用180L/(人•d);供水管网损失10%;未预见水量按10%考虑;水厂自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5%计。由于县城工业用水单独考虑,故上述所取定额符合一般城市生活用水规律。农田灌溉用水方面:根据当地灌溉习惯结合现状灌溉渠系实际情况,下游农田灌溉P=80%保证率灌溉用水定额水稻取320m3/亩、玉米56.4m3/亩、辣椒45.9m3/亩、油菜59.3m3/亩基本合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面:绥阳县现状用水量1.787亿m3,2015用水指标1.812亿m3、2020用水指标1.985亿m3、2030用水指标2.041亿m3,分别比现状增加0.025亿m3、0.198亿m3和0.254亿m3,团山水库供水量仅0.0599亿m3,而且主要是用于绥阳县城生活用水,符合《遵义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标方案》对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1.5取水水源论证团山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4.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922万m3,经长系列调节计算,团山水库坝址处流域水资源量可满足团山水库设计供水量599万m3/a(P=95%城市供水588万m3/a、P=80%农田灌溉用水10.8万m3/a)的要求。至规划水平年(2030年)上游流域内用水较现状增加耗水量仅占来水量的0.03%。因此,团山水库工程取水在水资源量方面是可靠的。根据坝址河段水样水质检测结果,现状水质能满足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和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取水口以上流域内无工矿企业,主要污染源为少量农田灌溉用水退水,农村生活用水基本无退水,今后水质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取水口以上流域今后将划为水源地保护区,农田灌溉用水退水量将进一步削减,同时严禁新设排污口等活动,取水水源水质可得到保障并有改善的可能。取水口河段具备成库建坝的地形地质条件,同时取水口的设置也能够满足水库泥沙淤积需求和取水量的需求,且坝址下游农田灌溉用水今后由团山水库生态放水管一并下放,管道尺寸满足放水要求,取水口设置合理可行。

1.6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团山水库取水对区域水资源量虽有一定影响,但按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0.029m3/s)下放生态流量,对区域水资源及下游河道的生态影响较小。水库下游有农田灌溉工程,灌溉设计流量为0.021m3/s,下游灌溉用水量由生态放水管统一下放,对下游农田灌溉取水影响不大。同时,建议在初蓄期积极引导灌区群众进行适度水改旱,尽可能减少灌溉用水量,确保水库尽早正常蓄水,正常发挥效益。团山水库工程在建设期其污废水按退水处理方案处理达标后排入石梁河,坝址河段枯季情况下接纳排放的污废水后悬浮物(S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均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要求。施工期对河道水功能区造成一定影响,但该影响将随着施工的结束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运行期影响较大的绥阳县中心城区城市用水退水。退水影响的洋川河属“洛安江绥阳遵义县保留区”,由于纳污河流洋川河退水口来水量较大,只要对城市用水产生的污废水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后排放,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较小,加之影响河段无其他用水户取水,故绥阳县中心城区城市用水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不大。

1.7水资源保护措施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对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达标排放,严禁将污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作好水土保持工作,对弃渣进行妥善处理,对项目施工造成的地表恢复植被[6]。对水库大坝、泵站及库尾河段进行水质监测,遇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并报告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停止供水并采取措施即时解决。水库蓄水前,必须对淹没区进行库底清理,以免蓄水后淹没区内植物腐烂、农厕中粪便等造成二次污染。水库管理站修建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和绿地,生活垃圾拟与当地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植树种草、对库区25°以上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坡改梯等水保工程,缓解库内泥沙淤积,逐步恢复库区库周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水库自身运行年限。合理安排水库蓄水计划,通过下泄一定流量等措施来减小水库蓄水和运行对下游河段生态环境和农田灌溉的影响。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实施水资源保护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实施工作。配合涉及县、乡、村对负责范围内水资源保护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搞好工程水资源保护工作。

全文阅读

建设项目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框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应从“面上”开展水资源论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承载能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间的关系,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中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和事物,降低或消除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良影响。在相关论证导则、技术导则和规划环评条例等技术指导下,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总体目标和原则的合理性、水资源条件的制约性、用水格局的完善性、配置方案的协调性、水环境保护的可实现性和补偿补救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强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总体论证应从工程概况、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设方案。

2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为缓解绥阳县中心城区近期城市生活用水严重缺水问题,拟在绥阳县洋川镇团山村的石梁河上游修建团山水库。水库坝址距绥阳县城17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4.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922万m3;水库校核(P=0.2%)洪水位918.62m,设计(P=2.0%)洪水位917.41m,正常蓄水位915.00m,死水位886.00m;水库总库容721万m3,正常蓄水位库容571万m3,死库容30万m3,兴利库容541万m3,库容系数58.7%,属多年调节水库。

2.2分析范围及论证范围

团山水库分析范围为石梁河全流域(流域面积239km2)及受水区绥阳县中心城区退水所涉及的洋川河全流域(流域面积126km2),共计365km2;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石梁河团山水库坝址以上流域(流域面积14.7km2);取水影响论证河段为团山水库库区河段(河长约2.84km,库区面积约0.42km2)、团山水库坝址至石梁河河口区间河段(河长25.3km),共计河长28.1km;退水影响范围主要为洋川河绥阳县城污水处理厂退水口至下游河口区间长9.7km河段。

2.3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全文阅读

小型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论文

1工程及配套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大坝

目前天德乡境内的小型水库大坝为土石坝,小塘坝工程甚至都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了施工,完全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挡水坝的高度或坝顶宽度不够,坝的坡度较大,坝体与两岸的交接处都没有排水沟,山坡集雨会直接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护坡,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

1.2溢洪道

天德乡境内的大多数塘坝工程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另外,溢洪道宽度又不够宽,泄洪流量小,库容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严重影响着大坝的安全运行。

1.3灌溉渠

作为农灌效益占主要地位的水库,灌溉渠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天德乡小一型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的,水库灌溉渠多采用自流方式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用漫灌、串灌,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渠道不能更好地进行维护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4河道

全文阅读

工程水利和资源水利比较分析论文

摘要:简要论述了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关键词:工程水利资源水利转变

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既重要又紧迫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工程水利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压力: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骤增,迅速超过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严重;三是生活废水、工业污水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附近水域污染严重,使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恶化。但是每一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修好的水库可能无水来;打了井、开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这时,人们开始转向水资源,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调配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关系

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不是说不再加强水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了,将不再需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将不再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只去抓水资源,事实不是这样的。水旱灾害将始终存在。人们要控制水就要开发水利,就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这一手段来实现水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自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项水利工程除害兴利的能力还不强,标准也不高,水利工程建设还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因此,怎样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不断改善、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我们始终要走的道路。我国的科研、教育单位,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单位;对怎样建好、管理好工程,坚决不能放松警惕。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仍然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组织和指导;另一方面,应从建设、管理水利工程转向从规划设计上、政策法规上进行指导,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与管理,应该遵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由水利单位去管理和经营。实现了这—转变后,逐步重视并加强资源水利工作,同时水资源科研、教育与规划设计监测管理和水资源保护也就会逐步得到加强和发展。政府就能公正、合理地分配、调度与管理、保护好水资源;各个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具体单位,如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以及防洪、排水等部门,都会按照统一的规划,通过工程水利而实现众多资源整合,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

三、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特点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达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

全文阅读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1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滞后,管理方式简单

近些年来水利水电企业将传统的人事部门改为人力资源部门,在某种角度反应出企业管理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是比较重视的。但是,企业知识简单的将人事部的名字进行更改,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不同,其工作思想以及管理模式没有进行更新,仅仅将员工作为发展的工具,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如何安置员工,其管理任务是控制员工,其主要对企业员工薪酬的控制与利用,忽略了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系统管理。

1.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存在差异

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管理战略以及管理制定,才能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和作用。目前我国水利水电企业中,没有重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仅仅对企业员工的招聘、调度、职位的晋升以及薪资等方面开展工作活动,而不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工作前提,仅仅将人力资源管理当做一项管理工作,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前提的一项科学活动。企业在工作岗位的设置上也有很大的缺陷,目前的大部分水利水电企业中多以“因人设事,因人设岗”作为工作岗位安排的原则,且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仅以当前或短期的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进行管理和调度,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立足于企业长久的发展,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相分离。

1.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是至当员工在出色的完成任务目标、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时,企业通过薪酬、奖金、福利或是股份分成等形式奖励员工,从而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鼓励员工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或困难的工作,并且对员工的个人能力也起到了锻炼的效果。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激励制度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司吸引人才的前提。企业员工对工作的不满意最直接的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虽然在长久的发展中,我国水利水电企业也重视到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物质奖励,但该问题依旧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主要是由于物质奖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缺陷,导致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下降。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全文阅读

水利工程中人力资源论文

一、水利工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企业文化

多数水利工程的建造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了解不够深刻。少数水利工程企业虽然慢慢开始重视企业文化,但却被企业文化应服从企业的利益的陈旧思想所束缚,而忽略企业文化的“人性”的一面,导致没有彻底发挥其作用。在如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企业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企业应培养这种力量,并灵活运用,利用意志、思想、价值观等文化力量感召和影响企业的广大员工,使员工安心踏实地工作,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维持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水利工程企业应对企业文化给予重视。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水利工程脱节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仍以水利工程短期的利益为出发点,管理和配置都很难建立在水利工程长期战略目标的出发点上,让人遗憾的是,几乎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服务性质。使得水利工程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如调配、奖惩、招聘、解聘等,仅仅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又站在了错误的出发点,仍不是为了服务水利工程的发展战略。所以水利工程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并服务水利工程长期的发展战略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确保水利工程的长远战略目标与人才管理机制的绩效一致,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和远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和个人员工的提高。

(三)薪酬体系缺乏有效性

水利工程的人才管理机制缺乏竞争性和流动性。这也主要取决于我国的政策,在传统的集权体制下,尤其是在国有的经济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是一种单一不变的行政体制机制,这也使得员工一旦确定在具体的企业,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位置,就会沉淀下来,就像常说的拥有铁饭碗,陷入“锁定状态”使得员工没有机会充分体现个人的业绩和贡献,也就不能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普通员工、科技人员、甚至是管理人员在企业的外环境下无法流通,并且在企业的内环境下也无法流通。使劳务人员安于现状,没有积极性。因此水利工程管理者应建立一套与绩效评估相结合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使得工作认真的劳务人员得到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对工作懒散、做事恍惚的劳务人员以警告或惩罚,使他们有危机感,在危机感的胁迫下迫使他正视工作,认真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

二、水利工程中人力管理问题的对策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