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1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1.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

1.1.1策划质量方针及目标组织最高管理者应该企业的总体质量方针,其实也即是指总的质量控制方向及宗旨,中小型食品企业的质量方针应该是尽可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确保产品及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诚信,打造知名可靠品牌。质量目标可以视为质量方针的细化,是组织近期应该努力的方向,质量目标是否实现其实也是考验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能力。质量目标具体内容应该是使顾客满意度在90%以上,合同履约率为100%,产品出厂合格率为100%。

1.1.2策划组织机构根据ISO9000标准,企业应该设立管理者代表、办公室、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质量检验部门、销售部门等。同时应明确规定每一个部门的职责、权限,规定各部门应该在每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开展的固定例会上进行交流、沟通。

1.1.3策划、设计产品产品的策划、开发、生产都应该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首先应根据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和市场要求确定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目标。同时应准备好产品生产、控制中需要的相关文件以及材料,明确产品生产、检测、测量等相关准则。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制定销售过程的准则及方法,全面收集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以及资源,并且应监视、分析整个销售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产品及服务业绩、顾客的市场反应等。

1.2实施、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在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实施前,中小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使相关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本质及核心内容。具体实施如下。

1.2.1采购过程原材料在中小型食品企业生产运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原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生产的合格率。因此,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相关人员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卡,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律都不能使用。

全文阅读

中小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1 中小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没有目标感

我国大多的中小食品企业在食品生产质量目标的确立上不明确,使得整个企业内部在生产质量上没有责任感。最终导致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员工对质量目标陌生、茫然,中小企业难以达到规定要求的质量目标,影响企业效益。

1.2 企业管理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中小食品企业不断稳定发展,资金增加、规模扩大。但是大多企业仍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落后,企业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具备执行力的职能部门。企业内部门虽多,但是在中小企业中还是以厂长为决策中心,企业在管理权利上过于集中。企业管理由厂长一人直接管理,在企业发展初期,具有很强的优势,因为初期企业人员少,产品单一,一人管理能够加快工作效率,具有很强的管理优势。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不断增加,厂长一人管理制度就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进而产生管理漏洞。企业缺少有效的职能部门,导致企业内部执行能力差,即便出台质量规章制度也难以实施。而且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基层的人员配置,为了节约在人员工资上的开支,常常出现身兼数职的基层领导[1]。企业管理层权利集中,基层人员管理混乱,无法确保质量制度的有效实施。

1.3 检验工作被轻视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产品出厂检验阶段至关重要,这不但涉及到企业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还关系到消费者食用的安全问题。但是,很多中小食品企业为了尽快将产品投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在产品检验阶段敷衍了事,只进行简单的产品外观、规格等检测工序。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不利于产品质量的保障,对消费者的安全不负责任。

1.4 企业员工素质能力低

全文阅读

博弈论视角下的食品质量管制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连续出现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暴露出目前我国食品质量管制政策存在的弊端。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公众生命健康,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完善我国食品质量管制的政策框架。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运用纳什均衡理论模型来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实施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管制政策,从而提高我国食品行业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食品质量管制;博弈论;纳什均衡

中图分类号:F203;F224.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4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111-02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质量切实关系到人们的最基本生活需要,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政府应该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管制政策是当今社会性管制的一个重点。食品质量管制过程实质上是管制部门和被管制企业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因此,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对管制模式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食品安全管制模式分析

我国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很多理论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但是毋庸置疑,政府部门有必要对食品质量进行管制,从而确保我国食品安全。谢敏(2007)等从公共经济学角度,提出食品、食品质量信息以及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等都属于公共品,需要政府参与。赵农等(2005)从政府进入管制方面实证研究了管制对于厂商最优质量水平的影响。当然,也不缺乏从博弈论角度来对食品质量管制进行研究,如李宗平等 (2008)采用博弈论对食品厂商、政府和消费者进行多重博弈行为分析,就相关利益主体行为提出实现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由于食品供给的无限分散,必然会造成管制的成本过大,管制机构对食品行业的管制只能采取概率式的检查。而在管制机构执行管制政策时,由于激励机制设计的不合理性,在执法的过程中会产生执法人员偷懒行为,从而产生道德风险。由于执法人员并不切实履行自己的执法任务,从而对管制者即食品生产企业抱有侥幸心理,有动机进行生产伪劣产品,从而使得伪劣产品流向市场。这也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这里面必然存在一个管制部门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而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改变管制机构以及企业的行为,从而为政府管制政策的实施提供建议。

二、纳什均衡下的管制政策分析

从成本的角度考虑,管制部门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只能够通过随机的抽查来进行质量检测。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会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从而这是一个管制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博弈,而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双方之间的博弈必然存在纳什均衡。一个博弈可能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但是必然会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现在,我们构建博弈论模型来分析这种均衡的形成过程。

全文阅读

新形势下食品加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4)02-000-01

摘 要 本文对当前市场现状下食品加工企业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食品加工单位人力资源工作所面临的三个难点: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产品质量、实现企业灵活运转并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采用科学管理办法、实施绩效工资分配、积极建立企业文化,是食品加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对新形势的有效办法,希望能够为食品加工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 食品加工新形势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报酬分配

引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行各业进入和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又使得我国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一方面,广阔的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优越的空间;另一方面,飞速崛起的企业和行业兼并使得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强烈。食品加工企业如何在复杂的经济情况下生产和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食品加工企业面临的新形势

1.1 复杂的食品原料来源

食品原料是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生产的首要资源,而目前复杂的市场形势使得食品原料来源越来越复杂,食品加工企业仅从材料来源企业的宣传册和网站获得食品原料的信息,十分容易受到欺骗。原材料质量不能保证,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也就难以提高。

1.2 冗长的企业资金流通链

全文阅读

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

【摘 要】近年来,我国食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的不足。鉴于此,本文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通过建立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完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管理制度以及建立适用于食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型质量评价体系等,提出了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平台,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

【关键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满足这种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了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计划,以培养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近年来,我国虽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以下不足:如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过程通常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导师组成、招生方式、课程设置、论文选题等方面过多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及学习,未能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因而未能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应用实践性的特点;其次,在师资结构上以学术型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且导师多来自于本校、本学科教师,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单一,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拓展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2]。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申请设立、出资建设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的机构,是规模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3]。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了《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采取建立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形式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研究生团队进企业工作站开展科技研发创新,参加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践,强化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4]。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要求,学院除重视理论研究外,还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立足苏中、苏北,广泛建立“产学研”校企合作联盟,先后与省内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已建成6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近几年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结合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初步摸索出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托,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模式。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1 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要性

1.1 双导师有利于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架构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多数研究生导师是以学术研究为主,通常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而专业学位的课程知识则以实践为主,这一矛盾导致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太适应实践性教学[5]。从师资结构的角度来看,依托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外导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大中型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省产业教授等)重点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可以弥补校内导师知识结构偏重理论、缺乏具体生产实践经验的不足。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性的见习,这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适合于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生产现场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全文阅读

食品安全的重复博弈分析

【摘要】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食品企业与消费者在产品质量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于违法成本过低导致的食品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构建了消费者与食品企业之间的重复博弈模型,并分析混合策略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得出重复博弈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品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食品安全 重复博弈 监管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事件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重大缺陷,引发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质疑。针对此现状,而学界也对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

国内学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静(2011)通过对中国奶业监管的考察,指出造成食品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制度安排没有考虑食品生产的特殊性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李先国(2011)通过对发达国家食品监管体系的考察以及成功经验的分析,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漏洞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制度原因。姜启军、苏勇(2010)认为在食品安全防治中,要考虑道德因素的作用,把伦理决策纳入食品安全防治工作,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

以上研究多侧重从定性角度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等。其实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企业违背诚信的结果。按照信息不对称理论,诚信问题的产生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博弈的信息不对称,二是人的机会主义动机。阿克洛夫指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自由选择会导致市场上“逆向选择”的产生,根据博弈论理论,重复博弈可以减少参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因此本文将构建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重复博弈模型,以期为分析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提供定量视角。

二、食品企业的单阶段博弈模型分析

首先,考虑单阶段博弈模型,将消费者和食品企业作为博弈参与方,消费者只购买一次产品的情况。假设食品企业可以重复生产产品,且要么生产高质量安全食品,要么生产低质量有害食品;作为经验性商品,消费者在购买前对食品质量的高低不了解,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或者不购买。作为消费者,若不购买企业产品,则其收益为0,此时企业的收益也为0;若购买的产品为高质量安全食品,则其收益为b;若购买的低质量不安全食品,其身体健康受损,收益为-b。作为食品企业,若其提供高质量安全食品,则其收益为a;若其提供低质量不安全食品却将其伪装成高质量安全食品,则其本阶段的收益为2a。

全文阅读

食品企业质量成本控制问题探讨

【摘要】 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文章结合质量成本控制理论首先阐述了食品企业加强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质量成本控制意识、质量成本控制体系、质量成本信息核算和外部监管体系四个方面指出了当前食品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食品企业 质量成本 成本控制

沸沸扬扬的“瘦肉精”事件把食品质量问题又推到了风头浪尖,在我们对相关企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更应该对该事件做一理性分析。食品质量和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理应成为食品企业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但是,企业毕竟是一个盈利性的社会组织,质量管理不可能不计成本和效益。因此,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又能使企业总体质量成本最小,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成为成本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食品企业加强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质量成本控制

一般情况下,产品质量越好,越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信赖。但是,在市场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产品质量的提高势必导致质量成本的增加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所必须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不能达到该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根据质量专家菲根堡姆及相关学者的研究理论,它一般由四部分构成: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指在既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质量成本的形成和发生施以必要的、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质量效益的行为。对质量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体现了现代企业对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重视,也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食品企业加强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全文阅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结合广东省水产品的养殖加工结构, 水产食品质量与安全,论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实践活动。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 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90-01

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是多学科知识组成的综合体。依据《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内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四大模块内容: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检验技术。

1.1 课程体系的调整

我们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四大模块内容调整为:(1)工程技术:食品工厂设计概论,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2)生产技术:食品营养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水产食品学等。(3)管理技术:食品安全卫生学,食品工厂企业管理,食品物流学,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食品法规与标准等。(4)检验技术:食品毒理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安全卫生检测,食品感官检验等课程。针对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实际,水产食品企业和检验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海洋水产特色和区域性优势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了水产食品学、食品工厂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1.2 教学内容的改革

全文阅读

基于情景模糊的食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研究

摘要:[JP+2]科学、客观、权威地评价食品企业质量信用,不仅可为消费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消除担忧,确保生命健康,而且可为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也促使食品企业按规范完善安全生产内部监控机制,有效发挥企业的自控作用。为此,通过构建一套包含质量信用意愿、能力、质量行为表现及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食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评价过程决策信息存在的模糊、含糊和犹豫等不确定性特征,应用能更精确地处理和表达模糊信息的情景模糊集(picture fuzzy set,PFS),发展一种基于密切值的情景模糊多指标群体决策法。通过决策方案与理想点的密切程度实现对食品企业的质量信用评价与排序,同时应用所构造指标体系及其支撑的情景模糊评价方法对昆明市三家软饮料企业进行质量信用评价,实例结果验证了该评价方法体系的可行性。[JP]

关键词:食品企业;质量信用;情景模糊集;密切值;群体决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5)03-0059-09

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失信行为频发,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损失,使中国的产品质量信用蒙羞。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和食品企业质量信用问题更多、更深层次的关注与担忧。鉴于当前食品质量安全信用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和食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在食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食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至今,钱建平构建了基于可追溯系统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高德安建议采用德尔菲专家评估方法确定食品企业质量信用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安玉红等人采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设置和筛选指标,构建了以基本要素层、过程控制层、质量表现层、发展导向层为准则层的食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林宇燕认为影响食品企业质量信用的因素包括现场检查、监督抽查、有效投诉,并对现场检查情况的评价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但文中未系统地建立食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JP]

国外的研究则偏向于对可直接影响食品企业质量信用的食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Esteban 认为影响食品质量的三个相关因素有基本原料、冷藏保存的时间和处理程度。Shim认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处理加工中的使用,是消费者关心的影响食品质量因素之一。Garayoa在合同餐饮公司的食品质量评估中认为餐饮公司实施HACCP系统的情况,食品处理者的知识、态度及实践,设备―器皿表面和菜的微生物含量的评估是食品质量评估的重要项。

上述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缺乏一套既有评价指标体系,又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的较为全面系统的食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在分析食品企业质量信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食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景模糊集(picture fuzzy sets,PFS)的群体密切值法的食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方法,并且应用此方法对昆明市三家软饮料企业进行质量信用评价,验证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BT1]一、食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BT2](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全文阅读

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教学培养过程的构建

摘 要 文章针对食品科学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特点,进行了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教学培养过程的构建,提高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食品科学 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08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是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大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全民族的健康营养和素质发展。我国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缺口较大,食品企业的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食品质量控制与检验、食品新产品开发、食品工厂设计、食品中高层管理、食品设备操作、销售人员等岗位。对食品专业的高级专门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在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食品加工度较低;(2)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竞争力弱、效益欠佳;(3)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不足;(4)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治理监管缺乏长效机制等。这些薄弱环节反映了一个大问题:产品技术含量和水平不高、食品的生产缺乏系统的监管,归根结底,是食品专业优秀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缺乏,使食品产业的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因此,为了促进食品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食品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刻不容缓,其根本是食品专业优秀应用型人才队伍的扩充和壮大。

为积极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资源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积极行动,本文主要论述教学过程构建培养方案。

1 基本原则

着眼于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需求,结合校情,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及考核管理机制的改革,紧密结合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深加工方向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培养目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