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视觉艺术理论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视觉艺术美学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社会因素,即艺术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所属的种族等因素;其二为心理因素,即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结构的发生和转变对于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的制约性因素。视觉艺术风格的转变本质上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对这种转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于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方式发展规律的理解,推进艺术创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关键词:视觉艺术风格视觉艺术形式心理形式视觉范式

一、视觉艺术风格与视觉艺术形式的涵义

“视觉艺术风格”与“视觉艺术形式”是视觉艺术的两个基本概念。在深入研究视觉艺术的形成和转换的基本原因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的涵义有一个了解。

“视觉艺术形式”涵义源于哲学“形式”概念。形式(form)是一事物的构成和组织方式,也是事物的结构和关系。西方哲学史上和艺术史上对于“形式”的经典划分最早是由柏拉图做出的,柏拉图将形式分为内形式和外形式两种:内形式即理式、共相,而外形式则是内形式所对应的外界,即殊相、现实。视觉形式是指目之所见的形式,即外形式,也就是可见、可感的形式。从构成因素上讲,视觉形式是一系列由点、线和色彩、肌理、笔触等构成的空间关系。视觉形式的对于视觉艺术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视觉形式,视觉艺术可以作为直观的表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与视觉艺术形式相比,“视觉艺术风格”一词更倾向于气质性和精神性的表现。视觉艺术的“风格”(style),是视觉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具有独特性的精神面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制作个性,它是通过艺术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更为内在和深刻的、从而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特定时代或民族的艺术家的个人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实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或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上摆脱了各种模式化教条的束缚,从而形式具有特定个性和较为成熟稳固的创作倾向的反映,它是艺术家或艺术创作趋于或达到成熟的基本标志。[1](P228-229)而从艺术创作本体上讲,艺术风格的形成实际上表现了一种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风格的变化也预示着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变化,意味着人类一种感觉领域的消退和另一种感觉领域的打开。艺术风格在与世界的构成关系中一般展现为抽象的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这种抽象风格通过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各种工艺品等艺术风格而得以具体化。

比较而言,视觉艺术形式是实体性的、实证性的存在,是视觉艺术展现的整体的结构,它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视觉艺术风格则是视觉艺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集中体现,是视觉艺术形式的整体结构之上表露的情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前者是形而下的、单一的,是物质基础;后者是形而上的、相当于上层建筑,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的体现;后者通过前者而表现出来。如在诗词中,格律声色,指的是形式,我们看得见、讲得出;而它的神理气味,则是风格,需要我们用心去细细品味。

维奥赖特·勒·迪克在谈到风格与形式的关系时认为,风格的逻辑内聚力“就是像古典的先辈们一样透过现象看到真实的和自然的原理”,这些伟大的风格就像是一个庞大的演绎体系,其中的每一种形式都来源于建筑师所采用的中心原理。从这一意义来说,风格“是一种自发的形式的扩散”,“一旦某一群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完全受到了这种逻辑原理的影响——各种形式都是人们通过这些逻辑原理从物品的效用中推导出来的——这种风格就会在所有手工制造物,从最普通的罐子到最高级的纪念碑中表现出来。”[2](p339)

全文阅读

试论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视觉原理与创作流程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艺术设计的需求逐渐加大,对艺术设计效果要求不断上升。数字化艺术设计不仅可以通过丰富艺术设计为人们带来视觉“盛宴”,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达到网络的数字油画,对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视觉原理着手,对当前数字化艺术设计创造流程进行分析,望为今后我国数字化艺术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字化艺术设计视觉原理

(一)视觉原理构成要素

全面控制视觉原理构成要素,依照上述要素合理设置内容操作是提升数字化艺术设计效果的关键。在上述设计的过程中,人员要严格把握好点线面、对象和背景、色彩、光影、形体与空间等几方面。

1.点线面分析:点要素是视觉原理的最小单位,可以构成静态画面,形成画面中心;线要素能够打破死气沉沉多的画面,通过四类线的交叉,增强画面力度,让画面“动”起来;能够通过不同面的组合,形成“立体”的画面,增强画面视觉质量。

2.光影分析:光影是视觉媒体的最主要要素,可以通过视觉的适应及对比效果形成第二形象,从而提升画面的视觉质量。光影可以将视线集中,让人通过视觉产生一种紧张感,可以有效提升画面质感。不同光影在配合的过程中可以改善画面的流动性、节奏感,使画面层次化,生动化。

(二)视觉原理知觉特征

1.形状特征:该特征是视知觉在视物过程中的第一印象。在视物的过程中形状不仅由单纯视觉决定,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感觉影响,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物象,导致视觉效果得到美化。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严格控制艺术作品的形状特征,将复杂与简化对立面统一,从而创造最佳审美效果。

全文阅读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及其贡献

[摘要]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round Freud,1856―1939)在20世纪初提出的精神分析(psychoanlysis)理论是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来解释人性的系统理论。他的理论对西方视觉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对艺术的影响及艺术研究的贡献,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觉艺术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西方艺术界里引起了很多艺术家的推崇。近年来不少获奥斯卡奖的影视作品,如我们所熟知的W斯卡获奖影片《爱德华大夫》、 《沉默的羔羊》等,大都从人格的更深层次来表现人性,并从更深精神领域来刻画人物,非常明显地把弗洛伊德的理论渗透到了影视艺术作品中。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论研究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round Freud,1856-1939)在2。世纪初提出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理论是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来解释人性的系统理论。他的理论影响了无数心理学家以及艺术家。

图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结构”与“三种意识层面”的对应关系

(一)精神分析趋向的人格理论。

本我(id):本我是人格的原始系统,包含着不合理的、荒谬的心理内容,它与潜意识层面相对应。在正常人的生理活动中,本我很自然地要受到压抑、阻止,否则,任它们泛滥就会使人疯狂,不可收拾。自我(ego):自我是人格的表层结构,作为本我的对立面,是在人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最初只有本我,但不久他就逐步懂得用某种方式比用其他方式,能使本我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这就导致了自我的产生,因此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自我一方面是满足本我的欲望,使本我通过伪装,寻找合适的时机在现实中得到部分满足;另一方面,自我又决定本我的各种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允许其满足。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就如骑马人和马的关系,马供给力量,而骑马人决定方向。超我(superego):超我处于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包括社会规范和文化标准在个人内心的体验,也包括最为理想的抱负。它代表着社会道德,与人的本我处于直接的冲突中。

全文阅读

运用视觉艺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分析

摘 要 AXE是一著名男性洗护用品品牌。其平面广告主题宣传大胆惊人,画面制作顺应时代潮流且更加幽默,在各大国际广告节上屡获殊荣。深受广大男性消费者所喜爱。格式塔学派理论最为贴合男性审美心理特征,本文以下对Axe广告作品的分析将主要从格式塔学派理论出发。

关键词 审美心理;AXE;戛纳广告节

1.深入人心的AXE

AXE是联合利华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一款男士专用洗护用品,从最初的香体喷雾到后来沐浴液和须后水,产品涵盖了男士日用系列。其产品最大特点就是在配方中加入了很受女性喜欢的味道。AXE不是最早推出的男士洗护用品,也不是品质最好的,更不是最贵的,但绝对是最知名的。这一现象和Absolut伏特加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靠着创意精彩,制作精良的广告达到这一目的的。甚至可以直言不讳的说:二者在销售过程中,广告的作用要远远的大于产品自身的品质。这一点上Axe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由国际知名4A广告公司设计制作的平面广告,主题宣传大胆惊人,画面制作顺应时代潮流且更加幽默。在各大国际广告节上屡获殊荣,更是在最富盛名的――戛纳国际广告节中获得过金狮奖。

正因为AXE有如此出色的广告宣传,其经典广告语“get a girlfriend”(找到女朋友)早已深入许多青年男性的心灵,刺激着他们荷尔蒙更加旺盛地分泌,让年轻的生活更加精彩。

本文将对其在戛纳广告节获得金狮奖和铜狮奖的作品进行分析,在分析作品之前,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戛纳广告节,对其概况了解,理解其各个奖项的含金量和价值。

2.戛纳国际广告节

戛纳国际广告节源于戛纳电影节,1954年开办了第一届,本是由戛纳和威尼斯两个城市轮流主办,在1977年改为戛纳单独举办。时间在每年的六月下旬,一般放在戛纳电影节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以后。广告节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和成长,已被公认为全球四大广告节中,参赛最难进最高的。其涵盖面也越来越宽,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广告节中,共有13个竞赛项目,分别是:影视、平面、户外、广播、网络、直效、媒体、设计、公关、促销、激活、影视后期制作、创意效果等。正因如此,今年广告节正式定位由“国际广告节”过渡到“国际创意节”,给予全球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者以展示自己创意的舞台。

全文阅读

网络境域视觉艺术管理论文

前言

在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最热门的沟通方式无疑是新媒体所创造的互动沟通方式。回顾人类进化的过程,一直想要解决的就是沟通与交流的问题,人类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符号进行沟通、传递信息。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在生存的过程中,为了表述某种事件、某种情感,常常以绘画来阐释,这正是利用视觉符号进行沟通的方式。及至今天,当我们伫足在穴洞壁画前,无不为古人归纳视觉符号和形式美感的才情而触动。人类的聪明才智永远都是无止境的,当文字、纸张、印刷术等被发明时,利用文字符号进行沟通就必然扩大了空间范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种文字,那些已经消亡或者正在使用的文字符号正是人类对视觉美感、意念传达的狂热追求。只是到了最近几个世纪,由于无限电的发明,广播、电视与人造卫星的出现,使人类能够迅速得到全球各地的信息,其实这无疑是人类语言符号对其最强有力的推动。

"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历史"。1人类通过自身五种不同的感觉与外界沟通,但从久远的原始艺术开始,视觉艺术就一直占据着艺术的主流。其实透过不同感觉所得到的不同信息之间会互相影响,为了增加沟通的效果,用不同形式的视觉符号与不同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念,从而也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有趣味,生活也变得越变得越来越美好。

在计算机科技发展之后,科学家们也常利用计算机绘图和动画这些视觉符号表现枯燥无味的科学数据,使科学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通俗有趣了。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再到二十一世纪所谓多媒体传播时代,受众运用电脑储存与再取信息的技术,将各种信息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动画和录像等用美的原则与形式结合成不同的多媒体系统,随时随地与不同时候、不同地点的人互通信息,使我们的视觉符号变得也越来越有秩序,信息传达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在今天,许多信息是靠不同形态的信息媒体透过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传递,当前最热门的信息系统首推互联网,它是一种交互式的媒体、是一种通讯的方法,是一种吸收新知识的工具,若从结构的层面来观察,互联网是一群网络的集合,是在网络上结合多种信息符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传递信息的方式。在这种信息传达的领域中,视觉艺术也有了更新的形式。它使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地域及文化的阻隔,使信息传达的范围、速度与效率都产生了质的飞跃。而视觉符号是一种依赖受众者观看来传达信息的产物,是应用性传播与艺术的结合,在网络境域这种特定条件下,受众者变为消费信息的主动方,信息的可选性不再受制于传播信息的一方,那对其视觉美感进行研究也就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视觉符号始终以其独特的可视性语言追求自身审美价值的实现,并争取与社会、大众心灵沟通融合,力图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对网络境域中的视觉艺术符号进行研究,其本质是对一种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研究。由于是建基于传统之上,因此,对这种结合体的研究,把握网络境域特色、认识传统视觉符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网络及审美的表征入手,打破直接从视觉语言符号--文字、图形与色彩、形式等入手的传统模式的做法,而是深层次的将符号本身纳入"形",将审美纳入"道"进行剖析。由于本人学识的限制,有些观点尚属个人看法,对一些问题的认识难免粗陋,恳请各位良师益友批评指正。

全文阅读

视觉传达艺术创新设计理念论文

一、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历程

视觉传达艺术是当代新兴起的艺术狂潮,在各大媒体杂志的大肆宣传下,成为了当下艺术设计时兴的一种设计理念。“视觉”指人民能用肉眼看到的视觉感受,“传达”是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传递的一个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自然和个体的信息传递、个体内部的信息传递与个体和个体的信息传递,其间的哲理逻辑性比较强。商业服务是视觉传达艺术的主要领域,商业行业利用人民的视觉形象和商业服务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媒体展现给公众,从而促使公众消费。视觉表达艺术通过文字、图形和颜色的搭配,展现出不同的美感,这是让人可以和大自然沟通的良好表现,这种表现把商品的优势和特点通过视觉最直观的表达给客户,对商品的促销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领域的需求,视觉传达艺术从开始美术设计到现在的平面设计,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新兴的元素,填补了人们空虚的精神生活,在新时期下视觉传达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已经应用到更为广泛的不同领域,但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不断创新和探索,给人们传递不同的视觉盛宴。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一)对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进行创新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品味也更加不容易得到满足,因此,商业企业在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方面的要求也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设计理念方面不断的改革创新下设计的艺术作品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有利于视觉传达艺术长期有效的发展。在视觉传达艺术的色彩、文字光、影与文字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不仅能体现当前时代的特色,还能提高公众对美学的感知和认识。同时在视觉语言上的创新也十分重要,视觉传达艺术主要从图形语言话和语言图形化入手,视觉语言主要包括图形、文字和色彩的美学和视觉元素进行创新。视觉语言的创新更加吸引客户的实现,更好地进行宣传。

(二)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创新

设计师在设计艺术品时,利用艺术风格的多元化来展现出艺术品本身具有的个性化。在传统的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和新颖。因此,设计师应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把传统模式进行创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设计师应抓住时展的需求,设计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将设计理念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通过设计品的视觉传达艺术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个性化的设计能在和其他作品相比中脱颖而出,设计师应该根据每个产品自身的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作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

(三)设计理念的民族特色和绿色创新理念

全文阅读

试论再议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训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视觉艺术 平面设计技术 艺术设计

论文摘要:视觉艺术是以图像或文字等形式,给观赏者以视觉的愉悦和体验。艺术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技术就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为了达到视觉审美要求,平面设计技术必须要尊重视觉文化的主要规律。从分析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入手,就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训中更好地应用平面设计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思考。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艺术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消费为主的社会形态,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聚集,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消费文化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内容与形式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而这种文化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认知过程。视觉艺术的消费性意味着社会必须大量生产承载视觉艺术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视觉的愉悦和的体验,因此,艺术设汁成为了当前社会热门的实用技术和研究领域,艺术设计理论在社会范围内的应用领域也愈加宽广。

平面设计技术作为艺术设计诸多技术中实用性最强、审美功效最为突出的技术形式,不但被广泛地应用于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之中,还得到了高校专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人才。应当说,平面设计技术脱胎于视觉艺术理论,是视觉艺术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因此我们研究平面设计技术的应用问题,必须从视觉艺术理论的基本特点入手。

1 视觉艺术理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视觉艺术的定义

视觉艺术的定义是一个有较强争议的话题,由于对视觉艺术的认知角度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视觉艺术的基本定义并不相同,而且由于视觉艺术的自身特点,这些定义只能是描述性和概括性的,无法做出精确的廓清。总结起来,国外专家对是视觉艺术的定义多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视觉艺术是“超现实的”、“精英化的”艺术形式,这种说法肯定了视觉艺术的理论性,但是未免脱离了视觉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国内专家多从视觉艺术的应用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定义和研究,例如陈龙认为视觉艺术的定义应从“文化学层面定义”、“传播学层面定义”及“哲学层面定义”三个方面着手,这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对于视觉艺术的定义比较符合其本质属性和规律。

全文阅读

再议平面设计技术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训中的应用

摘要:视觉艺术是以图像或文字等形式,给观赏者以视觉的愉悦和体验。艺术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技术就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为了达到视觉审美要求,平面设计技术必须要尊重视觉文化的主要规律。从分析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入手,就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训中更好地应用平面设计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视觉艺术 平面设计技术 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70-02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艺术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消费为主的社会形态,消费时代不仅意味着物的空前聚集,而且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在消费文化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内容与形式正在成为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而这种文化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认知过程。视觉艺术的消费性意味着社会必须大量生产承载视觉艺术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视觉的愉悦和的体验,因此,艺术设汁成为了当前社会热门的实用技术和研究领域,艺术设计理论在社会范围内的应用领域也愈加宽广。

平面设计技术作为艺术设计诸多技术中实用性最强、审美功效最为突出的技术形式,不但被广泛地应用于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之中,还得到了高校专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人才。应当说,平面设计技术脱胎于视觉艺术理论,是视觉艺术是将视觉文化原理转化为为观赏者提供实物化艺术作品的技术,因此我们研究平面设计技术的应用问题,必须从视觉艺术理论的基本特点入手。

1 视觉艺术理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视觉艺术的定义

视觉艺术的定义是一个有较强争议的话题,由于对视觉艺术的认知角度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视觉艺术的基本定义并不相同,而且由于视觉艺术的自身特点,这些定义只能是描述性和概括性的,无法做出精确的廓清。总结起来,国外专家对是视觉艺术的定义多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视觉艺术是“超现实的”、“精英化的”艺术形式,这种说法肯定了视觉艺术的理论性,但是未免脱离了视觉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全文阅读

视觉文化研究论文

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全文阅读

视觉性概念的视觉艺术论文

在艺术学领域里,“视觉性”(visuality)一词似乎并不复杂:“德国艺术理论家康拉德•费德勒(KonradFiedler,1841—1895)的形式主义理论把艺术价值剥离于内容、社会背景等‘外在’因素,从而把形式因素孤立出来。他大量使用的词是sicht-barkei,现在译为visibility(可见性)。但20世纪前半叶有些英语作者把该词译成了visuality。如1941年一篇题为《美学的对象》(TheObjectofAesthetics)的论文就使用了术语‘视觉性’和‘纯视觉性’来介绍费德勒的著作。”[4]可以说,纯可视性(purevisi-bility)是费德勒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他强调视觉语言的独立意义,把艺术价值剥离于内容、社会背景等外在因素。他认为视觉思维与概念思维分属不同的体系并有其自己的发展逻辑,而并不是如黑格尔所言处于人类精神演进过程中的低级阶段。费德勒的理论影响了希尔德布兰(AdolfoVonHilde-brand,1847—1921),后者在《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一书探讨了雕塑的结构、手法等纯形式问题,几乎完全不涉及作品思想内涵和具体内容问题。这一新颖的写作手法使得该书成为了19世纪最重要的造型艺术理论著作之一,进而又深刻影响了沃尔夫林(HeinrichWolfflin,1864—1945年)。沃尔夫林紧盯艺术作品本身,力图创造性地打造一部“无名美术史”。在其最富盛名的著作《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中,沃尔夫林从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和北欧纷繁的美术作品中抽绎出五对相对的视觉概念:线描与涂绘、平面与纵深、封闭的形式与开放的形式、多样性与统一性、清晰性与模糊性。由此,“视觉性”与艺术史研究中的形式主义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罗杰•弗莱(RogerFry,1866—1934)、克莱夫•贝尔(CliveBell,1881—1964)那里得到继承和延续。到了格林伯格(ClementGreenberg,1909—1994),他反对所谓“非艺术的观看”,提出要保卫审美活动中视觉的纯粹性。这一观点回归到了“纯视觉”的概念,或者说是形式主义的某种法典化。无论如何,如果仅在艺术学的范畴中讨论“视觉性”,归根到底不外乎艺术作品中的构图、线条、色彩、材料、肌理等形式因素能够给观赏者带来的体验———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学者在谈论这种体验时,其基础往往是形象思维的、非主观的,不依赖于任何后天习得的知识和概念。而从另一个领域———即视觉文化研究的角度看,“视觉性”一词的涵义则要复杂、宽泛得多,甚至某种程度上与艺术学语境下的“视觉性”存在着矛盾。按照今天的视觉文化前沿理论来讲,“视觉性(visu-ality)则是让所描述的事物能被看见,其实现过程为视觉化(visualization)。这个过程是文化实践的过程,……视觉性就是视觉的文化性,是从形式、风格、图像、观念到文化的一系列发展、循环、推进的‘接续’(succession)过程。”[5]在这一套理论中,视觉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所谓“纯粹的视觉性”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所谓的‘视觉性’不是指物的形象或可见性,而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的图像化’,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既包括看与被看的结构关系,也包括生产看的主体的机器、体制、话语、比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构成看与被看的结构场景的视觉场。”

这样一来,“视觉性”就成为了一个无比宽阔的领域,图像本身不过是一个切入点,通过视觉图像,研究者可以到达他们所期望到达的任何领域———这几乎成为今天视觉文化研究当中的一种常态。从艺术史研究来看,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1892—1968)的图像学研究方法可谓对于这种意义上的“视觉性”内涵的极佳实践。潘诺夫斯基将瓦尔堡学派的图像阐释方法归纳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艺术作品的三层意义:首先是前图像志(pre-iconography)描述,主要探讨一件艺术品的物理事实和视觉事实,包括其形式、线条、色彩、材料以及图像所呈现出的可识别的物象或事件;接下来是图像志(iconography)分析,涉及对艺术品图像所暗含的“常规意义”的解读———如人物身份、故事情节、历史背景等;而第三层次图像学(iconology)阐述,则关注的是图像生产的文化密码,即从构成作品存在条件的关系网络(文化、经济、政治、宗教、习俗等)中来证明作品所从属的特定世界观,也就是“揭示决定一个民族、时代、阶级、宗教或哲学倾向基本态度的那些根本原则”。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通过潘诺夫斯基的诸多美术史论著而广为流传,他所撰写的《凡•埃克的阿尔诺芬尼肖像》发表在1989年第1期的《美术译丛》上,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美术史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在许多时候,沃尔夫林的形式主义研究路径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他们各自对于“视觉性”的看法显然也截然不同,但有趣的是,对于当下的中国学者来说,这二者共同建立起了我们在艺术史研究中对于“视觉性”一词的完整认识。简单来说,艺术作品的“视觉性”往往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的叙事性———就一幅画而言,当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表现了怎样的场景、描述了什么情节,它表面的以及背后隐含的主旨是什么……显然,这一方面主要需要依赖包括图像学在内的视觉文化研究的一系列方法;而另一方面的“视觉性”,则表现为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形式特征———例如,画面上的色彩、构图、笔触如何去引发观众的情感……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件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在西方,这两种研究路径的出现和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或者说,是基于艺术研究中的某种客观需要:回到西方艺术史中,一名学者可以用图像学的方法游刃有余地去处理一幅历史画或者风俗画,但却对一件现代主义作品(如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手足无措,因为当艺术家们开始忽略甚至完全放弃一件作品的内容和主旨,而潜心于探索形式要素(如色彩、材料等)所能够被激发出的新可能时,再去挖掘图像的三层意义无异于痴人说梦;同样的,如果仅仅依靠形式主义方法去解读一件历史题材的古典主义绘画,那么其承载的丰富文化意义会被完全忽略,而这恰恰是一件历史画或风俗画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学和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不同历史阶段中视觉艺术所呈现出的不同取向而存在的;而借助这两种方法,从原始时期到现代主义的所有的西方视觉艺术作品似乎都有了解读的可能。事实上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这两种方法并非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一方面,图像学方法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对于艺术作品视觉形象的描述,这其中当然无法绕开线条、色彩、构图等形式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分析构成了图像学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尽管形式主义理论因其专注于艺术本体、审美体验而给人以一种保守的印象,但实际上,“纯视觉性”一词的出现,本身就揭示出形式主义者们其实早就注意到视觉艺术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即便是沃尔夫林自己也曾指出过,视觉是有其自身历史的———在形式主义者那里,视觉的文化和社会属性只是被搁置了而并非遭到反对。由此,“视觉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逐渐清晰起来了:笔者认为,所谓“视觉性”,其内核无疑在于其视觉形式本身,而其外延则可以扩展到无限宽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尽管在视觉文化的研究者那里,视觉性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就是说,观众所选择的观看方式,取决于社会背景和文化土壤等外部因素,然而换个角度看,既然艺术本体形式研究构成了图像研究的基础,那么将社会/文化看作是视觉建构的结果,似乎也并无不妥。说到这里,“视觉性”好像真的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概念,然而许多研究者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缺乏针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充分解读,那么后续的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这也正是“视觉性”概念的局限所在。

从理想的状态看,对于一切视觉艺术作品的研究,无外乎讨论作品本身(形式、内容)或者其社会/文化内涵———条件允许的话,从内到外对其进行一番全面的剖析似乎也未尝不可。但正如上文所言,即便在西方,这样的研究方法只适用于截止到现代主义时期的视觉艺术作品,而对于大多数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无能为力。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对于那些当代艺术作品,从视觉角度对作品本身作充分的分析和解读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依然以杜尚的《泉》为例,尽管那个小便池是一个实在物并构建了一个视觉的形象,但是从“视觉性”的角度看它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这当中既没有叙事或文化背景,也不存在什么形式美感上的价值。可以说在《泉》这件作品中,小便池的“视觉性”是可以被剥离掉的。或者可以这样说,一个观众无需亲身来到艺术馆去观看,甚至不必去看照片,而只需被告知“一个名叫杜尚的艺术家把小便池送到一个展览中,签上名,并称之为一件名曰《泉》的艺术品”,这件艺术品同样能够成立。这样的案例在当代艺术中比比皆是。1958年,伊夫•克莱因(YvesKlein,1928—1962)在巴黎伊利斯•克莱尔画廊(GalerieIrisClert)举办了一个名为“空无”(TheVoid)的展览,展览之前他搬空了这家画廊展厅内所有物品,把墙壁刷白,将这个空无一物的空间作为他的一件作品,对外开放,供人参观。

同样的,我们只需了解这个事件,而不必通过来自这件所谓作品的任何视觉印象,就可以去解读艺术家所希望表达的观念———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1913—1960)的解读是:“空无充满着力量。”这是他在展览留言簿上写下的话。因为无法通过视觉的方式对于这些作品加以解读,许多西方学者便另辟蹊径,从其它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当代艺术,这就是伴随着当代艺术出现各种纷繁复杂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说,许多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弥补视觉理论在解释力上的匮乏。一个经典的案例是,在20世纪中叶,两位伟大的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和罗森伯格曾经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去讨论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的泼洒绘画作品———前者认为波洛克在形式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后者则强调波洛克泼洒行为本身的意义,并为其作品赋予了一种革命的意义。今天看来,强调波洛克作画时的行为意义,似乎比解析他作品的形式要素更能够接近还原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以及这种艺术形式出现所具有的意义。本文无意讨论后现论在当代艺术研究领域的运用,只希望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即便在视觉艺术范畴里,对于“视觉性”概念的使用依然是有边界的。对于诸如当代艺术这样的领域,用图像学或形式分析的方法去介入显然太过牵强,这一点今天的人们基本上是能够清楚认识到的。然而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状况是,在传统艺术研究领域,“视觉性”概念同样存在着其局限性,而对于这一点的认识,许多研究者似乎并不那么的清晰。以当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来说,“视觉性”的相关研究似乎正处于一种方兴未艾的状态,不少学者热衷于引用西方的各种视觉理论去丰富自己的研究,但某种程度上这也间接造成“视觉性”边界的模糊乃至对其概念的滥用。无需讳言,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西方美术史学家以及汉学家针对中国艺术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段时期以来,西方学者所从事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成为了美术史论领域的热点,他们在贡献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这其中,对于“视觉性”的强调总是处于十分显著的位置。出现这样的状况实际上并不奇怪,以高居翰(JamesCahill,1926—2014)为例,他的老师罗樾(MaxLoehr,1903—1988)是巴赫霍夫(LudwigBachhofer,1894—1976)的大弟子,而巴赫霍夫正是师从于沃尔夫林;而另一位重要的学者方闻,在他身上可以窥见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sirE.H.Gombrich,1909—2001)以及乔治•库布勒(GeorgeKubler,1912—1996)等多人的学术影响。可以说,这些学者所进行的有关中国艺术的视觉研究是呈谱系的。

不可否认,“视觉性”概念进入到中国艺术史(尤其是中国传统书画)研究之后,为中国本土的学者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但是这一概念在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例如在文人画问题上,通过视觉理论所展开的解读往往会显得单薄和牵强:类似于“远岫晴云”或是“万壑松风”这样的文人山水,其叙事性因素几乎为零,即便是“溪山行旅”或是“春山读书”,描绘的主题也绝非一次旅行或者苦读的场景;而从形式分析来看,文人山水避讳的恰恰是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且在用笔、构图上也有一定的套路,往往趋于雷同,表现出一定的程式化。可以说,既讲不出什么像样的故事、又难以挖掘出有意义的形式要素、缺乏形式创新的文人绘画,对于侧重视觉性的研究者来说就像一块鸡肋。因此,许多立足于视觉研究方法的学者在研究中国美术史时,或是回避、削弱文人绘画这一长期以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中心(例如在柯律格的著作《牛津艺术史•中国艺术》中,文人艺术只占了五分之一不到的篇幅),或是转向艺术文化学、艺术社会学乃至艺术经济学领域(如讨论画家间的交际活动或是书画买卖)。这一类型的研究无疑是有价值的,可是近年来,这样的研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削弱甚至反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核心价值观。有学者在研究中选择性地漠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的经典部分,却对一些长期以来被认为并不具有太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情有独钟,只是因为这些作品更适合运用视觉理论进行解读。应该认识到,研究方法和路径本身并无对错优劣之分,但是作为中国的本土学者,在没有清晰认识到“视觉性”概念的边界和局限性时,就盲目的、不加选择的将其运用在视觉艺术的研究当中,并且摒弃了对待中国艺术时应当具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最终当然会造成那种水土不服、不中不洋的怪象。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边界和研究的局限性。我们不能以民族沙文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西方的研究方法,同样的,我们也不能用全盘拿来主义的方式用西方的方法去生搬硬套中国的材料。“视觉性”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在西方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进,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且复杂的理论架构,是西方视觉艺术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视觉性”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即便在西方也无法适用于一切的艺术,而是有其显而易见的局限性的———而类似的状况在中国或许更加突出。有些时候,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者所持的立场,而只有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和立场上去看待中国的艺术,在充分认识的情况下理性的借鉴和利用西方的方法论工具,我们的研究方向才不至于出现偏差。做到这一点不仅仅需要清晰的学术头脑,更需要充足的文化自信。

作者:赵笺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