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及其贡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及其贡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round Freud,1856―1939)在20世纪初提出的精神分析(psychoanlysis)理论是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来解释人性的系统理论。他的理论对西方视觉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对艺术的影响及艺术研究的贡献,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觉艺术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西方艺术界里引起了很多艺术家的推崇。近年来不少获奥斯卡奖的影视作品,如我们所熟知的W斯卡获奖影片《爱德华大夫》、 《沉默的羔羊》等,大都从人格的更深层次来表现人性,并从更深精神领域来刻画人物,非常明显地把弗洛伊德的理论渗透到了影视艺术作品中。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论研究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round Freud,1856-1939)在2。世纪初提出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理论是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来解释人性的系统理论。他的理论影响了无数心理学家以及艺术家。

图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结构”与“三种意识层面”的对应关系

(一)精神分析趋向的人格理论。

本我(id):本我是人格的原始系统,包含着不合理的、荒谬的心理内容,它与潜意识层面相对应。在正常人的生理活动中,本我很自然地要受到压抑、阻止,否则,任它们泛滥就会使人疯狂,不可收拾。自我(ego):自我是人格的表层结构,作为本我的对立面,是在人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最初只有本我,但不久他就逐步懂得用某种方式比用其他方式,能使本我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这就导致了自我的产生,因此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自我一方面是满足本我的欲望,使本我通过伪装,寻找合适的时机在现实中得到部分满足;另一方面,自我又决定本我的各种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允许其满足。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就如骑马人和马的关系,马供给力量,而骑马人决定方向。超我(superego):超我处于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包括社会规范和文化标准在个人内心的体验,也包括最为理想的抱负。它代表着社会道德,与人的本我处于直接的冲突中。

(二)潜意识、意识与人格。

超我对意识进行严格控制,引起意识的紧张忧虑。为了免除忧虑,自我必须有计划、有节制地采取行动:一方面,对超我表示敬意和服从,另一方面,还要部分地、间接地实现本我的要求,这就需要给“本我”加以改装。自我的调节作用,可以表现为对现实的退让,也可以表现为缓和“超我”的苛刻要求。这样,经过“自我”调节、修改的“本我”,就可以适当地表现出来。自我的职责是同时满足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而自我要使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不仅要考虑外界条件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所以,弗洛伊德曾在《精神分析学新论》中,悲叹“人生不是容易的”。其含义就是“自找”要侍候三个严厉的主人,并尽力调解这三个主人的主张和要求。这三个暴君就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当自我受到三方面过于严厉的威胁、逼迫的时候,它就会有沉重的忧虑。因为自我源于知觉体系的经验,命中注定要代表外部世界的要求;它也愿做“本我”的奴仆,因为“本我”有着太强的冲动力;同时,它的每个动作都要受到严厉的“超我”的监视。“超我”不顾“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任何困难。个人如若不能忍受社会标准的要求,“超我”就会用紧张的情感去责备“自我”,使“自我”产生负罪感。山此可见,“自我”常为“本我”所激动,被“超我”所包围,又被外界现实所阻挠,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因此,它怎能不感叹“人生是不容易的”。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视艺术的影响及其贡献

(一)艺术起源的原动力与人格的层面――本我(id)。

艺术起源的原动力――里比多(Libido)说: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艺术起源的原动力就是“里比多”。里比多也称性力,是一种原始、本能、盲目的冲动,且通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之中,它是一切行为的推动力。

1 人的一生都有性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生命的原动力,在人类生活中异常活跃,像地下奔腾的岩浆,无时无刻不在蒸腾、冲动,寻求着爆发。”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一般而言,人们的性本能受到控制,随之就会产生无意识的爱、恨、愤怒等,“从广义的发生学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我们把一切温柔的情感表示都算作属于性的本能,这种情感产生于原始的性感情,甚至那些情感在原始和目的方面已被禁止,或者已把这个目的变成了另一个不再有性的目的。”为此,弗洛伊德强调“不血该忽略或低估心理因素。我们使用的‘’一词和德语中所用的‘爱’(uchen)这个词具有同样的涵义”。弗洛伊德特别批评了不懂精神分析观点的人,认为他们“都无权干涉精神理论。他们由于只强调的躯体因素,所以他们把问题简单化了”。弗洛伊德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梵高、尼采、卡夫卡等艺术家。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位“癫痫”病人,当他沉浸于创作时,各种神经症症状都没有了。弗洛伊德由此认定,艺术家的创作是神经症的转机,艺术家的创作对其神经症有补偿与替代的作用,所以,神经症是艺术创作的心理基础。此即代偿说的主要内容。梵高、尼采、卡夫卡等都有类似的情况。但是,若把这个结论推而广之,则容易犯以点带面的错误。后来,弗洛伊德提出了游戏说。他指出:“每一个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同一个富于想象的作家是一样的;他们创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他们按照自己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自己天地里的一切。”艺术家也是“像儿童做游戏一样,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他们倾注了丰富的感情,“这种想象的诗一般的世界就是艺术”。

2 艺术活动的宣泄功能。

弗洛伊德在给维也纳大学开设讲座时,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精神分析学一再把行为看做是想要缓解不满足的愿望――这首先体现在创造性艺术家本人身上,继而体现在听众和观众身上。”也就是说,宣泄作用先是发自创作者身上,然后诱发欣赏者的共鸣。

许多艺术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常常感到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在作品末完成的时候,总是郁结在心中,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种不畅的感觉。这种冲动如若不能从其作品中宣泄出来,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生命体内其他系统的异常。当他们把自己意识活动中的内容以影视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时,他们躯体的生理方面的不通畅所造成的生理异常,就可以消除,心理也就趋于平衡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艺术家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使自己自由,并且靠着他的作品传达一些有着同样被压抑的愿望的人们。”这就是说创作者和欣赏者要有“同样被压抑的愿望”,艺术作品才会引发欣赏者的共鸣,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把郁积在心中的七情六欲随着作品情节内容具体、生动、形象、细腻地展开,或者在五彩缤纷的声、光、 色的魅力烘托下,毫不犹豫地释放出来,或者这些欣赏者会在被激荡起来的情感流动中,悟出了某些人生的真谛,找到了解决自己疑难问题的方法,心情也随之愉悦,从外向内然后又从内向外地s舒展起来,“被压抑的愿望在梦幻中达成了”。这样,被郁积的情绪得到宣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影视艺术与潜意识、梦的分析。

1 影视艺术与梦。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与梦都是缘于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欲望。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双向的:其一,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的愿望,可以在种种艺术形态中得到变相的满足;其二,众多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又可以激励人们为在现实中真正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奋斗。而梦的作用是单向的,愿望在梦中满足后,一般情况下就不再追求了。同时,弗洛伊德还明确指出:普通人向他人说梦,一般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而“当一个艺术天才向别人描述他的游戏或叙述他个人的白日梦时,我们会感到极大的乐趣”。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幻想越丰富、越强烈,就会创作出更多的斑斓多彩的“白日梦”,许多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充满了幻想与梦幻的色彩。最为明显的影视作品如奥斯卡获奖影片《爱德华大夫》中,将梦的解析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始终贯穿于整个作品中,从童年创伤的潜意识症结无法解脱的病人及假扮为医生的“爱德华大夫”身上,以及为他进行释梦的医生们,影片自始至终在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着诠释。

2 影视艺术与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所作所为与玩耍中的孩子的作为一样。他创造出一个他十分严肃地对待的幻想的世界,他对这个幻想的世界怀着极大的热情――同时又把它同现实严格地区分开来。”他指出,在想象的世界里,可以满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他对幻想的作用赋予“动力性”意义,他认为,“未能满足的愿望,使幻想的人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一个愿望的实现。”因此有幻想的人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就会义无反顾地把幻想变成现实。影视艺术的作用是可以把人的潜意识活动的内容释放出来。弗洛伊德把它归结为愿望的达成,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可以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满足,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感到不愉快”,艺术家可将自己的白日梦加以改造、化妆,组织成文学、艺术作品。在影视艺术作品中,也经常以“抽象、概括的动作、语言”一带而过。艺术的构思、修改过程,也是“理性意识”压抑的结果。同样艺术的构思、修改过程,也是在“理性意识”的管理下,舍弃了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不符合超我要求的内容。

弗洛伊德还意识到“理性”意识对影视艺术的不同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做梦时,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都处于浅压抑或深压抑的状态,大脑活动的生理水平降低了,所以,梦的状态类似催眠状态,无逻辑性、无批判性。而影视艺术作品则是在社会意识的检验下,具有逻辑性、批判性的“理性”特点。

3 欣赏者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宣泄”。

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甚至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其情感需要是有差论的。所以,每个人欣赏影视艺术作品,都是为了当时的情感需要。有时他们纯粹为了欣赏艺术,有时是为了宣泄一下自己的某种情绪,有时只是为喜爱某位导演,赏罚分明。欣赏者在欣赏影视艺术作品时都是有针对性的。只有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欣赏者才能在欣赏过程中畅快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愉悦自己的心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身心得到最佳调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让我们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认识人性,解析人的人格结构,并从精神深层来探测人的意识与潜意识领域,在西方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影响了无数的心理学家、艺术家,其精神分析理论为很多艺术家所推崇并渗透到自己的影视艺术作品中。

当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因为其理论根据来自于他的病人,由此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非议。但无论如何,他对西方艺术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影视艺术的影响及艺术研究的贡献,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