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歌教学

一、品读文字,再现画面。

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犹如一幅画面,一幅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诗歌的画面。将古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艺术化。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的范读,并且用心想象老师读到得每一处。然后回答问题“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仿佛听到了瀑布巨大的声音,看到了千丈青山,感觉到了咆哮翻腾的瀑布……我知道接下来,我该带着学生神游在这美丽、雄壮的景色之中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是先感知语言形式,后理解思想内容。因此,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当学生读完了,我问:“同学们自己读了诗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们从字里行间已经体会到了瀑布的美丽、雄壮。这是文章理解的奠基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三、创设情景,感受诗美。

欣赏是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瀑布材料的感性刺激以及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感受、并体验诗歌的内涵。

1、创设情景,改变学生学习的角色。开始欣赏诗歌时,我就注意把学生“拉进来”,在教学中我多次使用“我们”。听到瀑布的声音我们什么感受,看到瀑布的全身,我们要怎样去描写等等。把学生带进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欣赏诗歌。而不是以旁观者、学习者的角度去欣赏。这样更加拉进了学生与文章的距离。更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有利于学生准确恰当的理解诗歌。

2、感性认识,合理联想。只有想象力才能给诗歌添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张力。引导学生根据可闻所构成的感官画面进行合理的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深刻地理解诗句。比如在第一小节中,“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帮助学生在领会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我用语言创设情景:“瀑布的声音就像那一层一层的海浪,凶猛的冲上来,撞击着岸滩上的沙石,发出了巨大的声音。哄……哗……”随着我声音的感染,与手势的配合,学生仿佛已经感受到了瀑布响亮的声音。继而,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真实地听听瀑布的声音,并且让学生听后思考“你觉得瀑布的声音还像什么?”学生充分的展开了想象。有的说瀑布的声音想一车石头滚下山,有的说瀑布的声音想万马奔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积累了词汇、理解了诗句,而且再现了美、感受到了美,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我说:“听到瀑布的声音,我们的心情如何?接下来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想快一点看到瀑布”。很好,我顺利的导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远看瀑布的全身,近看瀑布的壮丽。

全文阅读

诗歌常识及诗歌教学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27-01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比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出现得早,比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领时代“”的时间都长,它是高雅的艺术,能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表明作者情感心声,阅读诗歌还能陶冶情操。从古到今,诗歌一直活跃在文学舞台上,在中学课本中,诗歌占有很大比例,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诗歌一般要占到15分左右甚至更多。但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人查阅了大量资料,汇成此篇,望对语文教师有所启示。

一、诗歌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诗歌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诗歌,泛指各种题材的诗。”其它资料的定义各有不同,有的还对诗歌下了一个绝对的评判标准:不押韵者绝非诗歌。本人汇集不同资料的观点,作了如下归纳: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相并列的、具有一定节奏韵律并分行排列的、主要以凝练、形象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发展

诗歌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砍伐竹子,用它制作弹弓,弹弓装上土丸射击鸟兽,从而获得食物。)被认为是原始社会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以至于五言、六言、七言……到十一言诗等。字数由少到多。

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诗歌从不定型发展到基本定型。从上古时期的歌谣,发展到奴隶社会的《诗经》,依次到战国时期的《楚辞》、秦汉时期的《汉赋》、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又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于今天的新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各种诗体并存。它们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巅峰。清赵翼在《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全文阅读

诗歌教学要教出诗味来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虽说多年来,诗歌教学一直备受重视,但迄今为止,诗歌教学仍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诗歌教学仍普遍存在着事倍功半的现象。不少教师在教学诗歌时,或者只作一些重点字词的解释,疏通一下全诗的大意;或者只是自己朗读,再叫学生读一遍就完事,课堂平淡乏味;有些教师虽然在讲解时有分析,有阐述,讲得头头是道,可仍引不起学生丝毫的兴趣;有些教师觉得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花的时间不少,但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因此知难而退,不肯再下工夫了。近几年来,笔者在诗歌教学中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现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要根据诗歌的特点,引领学生深入领会和体味诗歌的意境,真正从诗歌中品出“诗味”来。为此,教学诗歌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热情,和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歌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热情就没有诗歌。同样,读诗的人如果没有热情,便不能感受、理解诗歌内涵。下面以陆游的《书愤》为例来阐述我们应如何感受诗歌的感情。

《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当时诗人已经62岁,从江西被罢官后赋闲在故乡山阴。面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图光复中原、大好河山沦陷的局面,诗人慨叹朝中无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自己又被罢黜居家,“报国欲死无战场”,悲愤不禁袭上心头,于是写诗明志,以抒发自己的情思。整首诗都在回忆自己的早年壮志,金戈铁马,秋风夜雪,宏图万里,豪情满胸;慨叹世事多艰,朝廷苟安,权奸误国,壮志难酬,身老家乡;抚今追昔,沉痛悲愤之情渗透于字里行间。全诗感慨而不伤感,悲愤但不悲观,激昂的声调中回响着悲怆的旋律。

诗人的悲愤之情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人的报国之志让我们由衷地感到崇敬,诗人那种坚持不懈的爱国精神更是激荡着我们的心灵。品读此诗时,只有充分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我们才能感受到诗人炽热的感情,才能深刻领会诗歌的意境。

二、用充沛的感情,创造性地阐释诗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是诗人心中燃烧的火焰,这种火焰发出热,发出光。我们不是诗人,但我们是在讲诗,我们的任务是用诗人心中燃烧的火焰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让诗歌“发出热,发出光”。

全文阅读

诗歌教学要教出“诗味”来

摘要: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迄今为止,诗歌教学仍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抓好诗歌教学,要根据诗歌的特点,引领学生深入领会和体味诗歌的意境,真正从诗歌中品出点“诗味”来。为此,教学诗歌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激发自己的热情,尽可能和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二、用充沛的感情,创造性地阐释诗的形象和意境;三、抓住关键词句,挖掘诗歌的深厚内涵;四、重视朗读教学,营造诗歌的情感氛围。

关键词:诗歌 教学 诗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虽说多年以来,诗歌教学倍受重视,但迄今为止,诗歌教学仍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诗歌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事半功半、事倍功半”的现象。不少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或者只作一些字词的解释,疏通一下句子的大意;或者只是自己念一念,再叫学生读一遍就完事,平淡如水,味同爵蜡;还有些教师虽然在讲解时有分析,有阐述,讲得头头是道,可索然寡味,引不起学生丝毫的兴趣;有些教师觉得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花的时间不少,可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得不偿失,因此知难而退,不肯再下功夫了。近几年来,笔者在诗歌教学中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现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想法。

我认为,诗歌教学要根据诗歌的特点,引领学生深入领会和体味诗歌的意境,真正从诗歌中品出点“诗味”来。为此,教学诗歌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自己的热情,尽可能和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凭借热情深入人心,没有热情就没有诗歌。同样,读诗的人如果没有热情,便不能感受、理解诗歌。下面以陆游的《书愤》为例,来体会一下如何感受诗歌的感情。

《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这时诗人已经62岁,从江西被罢官后在故乡山阴闲居。面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图光复中原,大好河山沦陷敌手,沦陷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人慨叹朝中无人像诸葛亮那样“兴复汉室,还于f都”,而自己又被罢黜居家,“报国欲死无战场”,不禁悲愤袭上心头,于是写诗明志,以寄托自己的情思。整首诗回忆早年壮志,金戈铁马,秋风夜雪,宏图万里,豪情满胸;慨叹世事多艰,朝廷苟安,权奸误国,壮志难酬,身老家乡;抚今追昔,沉痛悲愤之情渗透于字里行间。全诗感慨而不伤感,悲愤但不悲观,激昂的声调中鸣响着悲怆的旋律。

全文阅读

非诗歌文本教学中的诗歌学习

诗教是中国的传统,诗歌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脍炙人口、千古流芳的妙诗佳词多如繁星,有着极好的诗教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们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篇目只能是沧海一粟。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非诗歌文本的教学中,结合不同文本的具体特点,引导学生更多、更深入地学习诗歌,以充分发挥诗教的作用。

一.课前――搜集与文本有关的诗歌

为了增加读诗的数量,扩大读诗的范围,我们在教学每一篇非诗歌文本前,都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该文本的具体特点,自己搜集一些与文本内容有关的诗歌。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前,学生搜集的诗作有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等;教学司马光的《赤壁之战》之前,学生搜集的诗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曹操的《短歌行》等。

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是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这一做法可以提高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因为为了搜集到更多更好的诗作,学生们就不得不上网浏览,不得不跑图书馆阅览室,不得不去翻阅各种各样的诗集和诗歌报刊。其次,虽然这种读法对学生来说往往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它可以使学生明显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领略中国诗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再次,这种做法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泛读、略读和速读的能力,为以后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准备条件。

二.课上――将搜集到的诗歌与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有些作品老师辛辛苦苦讲了一节课,学生还是不甚理解,但若用比较法就会容易得多。因此,我们教学每一个文本时,都应该从搜集到的诗歌中精选几首跟文本关系最密切、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与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思想和情感都比较难把握的作品。郁文的内容是描写秋的清、静和悲凉,借以抒发那落寞孤独的清愁,但全文竟不着一个“愁”字。为什么呢?于是,我们就将该文本跟辛弃疾的《丑奴儿》来比较阅读。辛词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本身不就是答案吗?郁文的表现手法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理解呢?用李煜的《相见欢》来进行比较阅读,理解起来就显得很方便。“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词中哪一景象,哪一词语不透出一股情感呢?即使是“西”、“钩”、“梧桐”、“秋”,这些名词儿,也露着活鲜鲜的愁思。这就叫“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叫情景交融。

通过比较阅读,既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加深对选学诗歌的理解,进而也就会更加真切地体味到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独到之处,可谓是一举两得。

全文阅读

诗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诗歌写作

诗歌是文学殿堂的女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我在诗歌教学中很注重学生的诗歌写作。主要分为学习模仿、创作提升、成果展示三个阶段,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美读优秀诗歌。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作,不断诵读,体会诗歌的美。让学生感受诗歌空灵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飘逸或婉约,感受诗人的得意与失意。在诗歌的氛围里,学生能感受到生活的自在和美丽。所以,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领略到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意蕴美,把学生引领到一个诗意的世界,让他们喜欢上诗歌,并萌发写诗的冲动。

二.介绍诗歌发展变化史。在学生有了诗歌兴趣的基础上,我才娓娓讲述诗歌的发展变化历程。从诗歌的起源到《诗经》《楚辞》;从李白的雄奇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到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从古体诗到近体诗。而我讲得最详细的还是新诗,从“五四”新诗运动、早期白话诗,到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从诗坛巨匠艾青,到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从20世纪50―7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到80年代的朦胧诗、新生代诗潮, 到90年代的先锋诗歌。听着我对诗歌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一些经典诗作的讲解,学生们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他们分明已被诗歌的魅力吸引住了。

三.选好模仿范本。学生作文,往往从模仿开始。写诗需要一个合适的范本,不能太难,太难了学生模仿不了,自然引不起兴趣。我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就不大适合作为中学生模仿的范本,不少外国诗歌又显得过于深奥。于是我将目光主要投向了中国现当代诗歌。如: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她》、卞之琳的《断章》,当代诗人顾城的《一代人》,以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

当我将这些诗作介绍给学生时,他们开始激动起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喃喃自语,有的面露喜色。我想,他们大概是感受到了诗歌的美丽。而我也趁机分析了这些诗歌的妙处,它们的章法结构、想象空间、旋律之美,然后就让他们模仿这些诗,也模仿其它诗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习作。如一位女同学的《故乡》:“一件漂亮的嫁衣披在身上/我将离开我的故乡/故乡的山 故乡的水/可愿跟我一起上花轿”;另一位同学的《于是长大以后》:“于是长大以后/我不再牵着你的手/去看天边的彩虹//于是长大以后/我不再拉着你的手/去数夜空的星斗//于是长大以后/皱纹悄悄地爬上了/你的脸颊//于是长大以后/岁月的刀痕印在了/你我的心头”。

四.创作提升。进入诗歌写作的实际操作阶段,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十分浓厚。为了合理地引导,我将它分成了四个步骤。

初写:先指定写作对象,命题写诗,比如《夜雨》《月光》《家乡的风》等,再由学生自由写诗,充分发挥想象力,抒发真情实感。

交流:要求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诗作,先小组内交流,然后跨小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客观实际地发表读后感受,不保留,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

全文阅读

诗歌教学“三法”

【摘要】中学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课标中要求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搞好是诗歌教学,除了要掌握最常规、最基本的“讲授”法外,还应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其他教学方法来强化教学。本文主要从“比较法”、“透析法”、“趣味法”三个方面,就中学诗歌教学进行简要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有着几千年优良的诗歌传统。诗歌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丰富了祖国文化和语言。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诗教,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不学诗,无以言”。①按照中学语文课标的要求,传承和发扬我国诗歌、诗教的优良传统,其途径之一就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导。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诗歌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个人的见解。

1利用“比较法”进行诗歌教学

钱钟书在给郑朝宗的信中说,他的研究方法是求“打通”,把文学放在更为广阔的背景的上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惟其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所以能“钻出新意”。②可见,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助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

其一是意象对比。意象是解读一首诗歌最好的切入点,正如陈良运所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达诗人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情态与形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达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③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就要善于把握意象,抓住意象,并能将之与其相关的意象进行对比。例如,教师在讲授戴望舒的《雨巷》中丁香的意象时,可以将之跟金克木的《雨雪》中,同样写雨中油纸下的明丽清新、欢快活泼、稚气可掬、心无纤尘、玲珑剔透的姑娘进行对比;可以将之与五代十国时期李的《摊破浣溪沙》中愁肠百结,固不可解的丁香进行进行对比;还可以将之和南唐时期李商隐的《代赠》中美丽、高洁、愁怨的丁香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课文中的丁香的意象,以此把握好对全篇的掌握,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把握文中的意象,更好地鉴赏诗歌。

其二是朗读对比。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人朱自清说:“只有朗读才能玩味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它的节奏。”④由此可以看出“朗读”在学习诗歌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看作家王宏印对古、新歌朗读的差异性的比较分析:“读古诗的习惯:大声朗读,轻声诵读,虽有不同,但大体不差(因为古典诗歌音韵和谐,意味贴切,容易认同);阅读的过程,伴随着对诗歌的理解和原诗意义的索取或挖掘,毕竟假定有一个正确的意义范本,作为理解的根据或尺度,于是诗就可以讲解,可以传授,因而可以不朽;阅读的时候,当然也伴随着读者个体经验的介入,和心境的影响,而允许诗歌意义的流动,所谓“诗无达诂”,即有揣度,有臆说,有猜测,有穿凿。⑤现代诗的阅读建议:慢慢地阅读,不出声,只体味,不要求记住什么是名句;摆脱头脑中机械划一的诗歌排列和韵律形式,只专注于品味和欣赏诗的境界,同时感受诗人的情怀,但也要思考他所提出的问题;你可以不同意诗人的观点,可以和他进行争辩,但你知道有一种另一样的生活和生活态度值得你去关注和理解;没有一个诗人要求你完全喜欢他和他的诗,也就是说,作为读者完全有你自己的阅读选择和审美评价;读完了,只留下一个模糊和清晰的印象,词语可以忘掉,于是,你晓得,读诗是一种体验,如看一幅画或一幅风景,或者听完一场音乐会。⑥可见,在正确的“读”的过程中,有利于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和体会。为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务必掌握正确的“读”法,在“读”中分清古诗和诗歌在读法上的差异性,在“读”中去体味诗歌的意蕴,正确地鉴赏和分析诗歌。

2运用“透析法”进行诗歌教学

全文阅读

抓住诗眼深化诗歌教学

【关键词】诗眼 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83-01

“诗眼”就是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是反映整首诗主题含义的精彩诗句。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学习诗歌所作的要求不高,但学生要真正读懂诗歌,把握诗中的内质情感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寻找诗眼,在联想、想象中找寻诗眼的金钥匙,有助于深刻解读诗歌含义,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一、搜寻诗眼,多元诵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学习诗歌首先要进行诵读,反复诵读才能培育语感,对诗意的理解才更为深刻。小学生尤其应当多诵读诗歌,只有用诗意的眼光读诗,才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诗歌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合形成一种艺术境界,其独特的写意、抒情、析理、表达方式,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在诗歌朗诵训练中,教师要对诗眼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寻找到理解诗意的重要突破口,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知找出诗眼,学生很快给出正确答案。寻找诗眼有多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找到诗中最精彩的句子,这个最精彩的诗句往往就是诗眼。如古诗《静夜思》的诗眼是“低头思故乡”,《江雪》的诗眼是“独钓寒江雪”,《元日》的诗眼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现代诗《我们爱你啊!中国》的诗眼是“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的诗眼是“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寻找诗眼并进行正确解读,深度挖掘诗歌的内涵,为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拓展诗眼,深度赏析

诗歌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诗句本身,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体验诗歌启迪的魅力。学生抓住诗眼需要了解写作背景、意图,把握作者的情绪,形成情感共鸣。学生学习诗歌要通过对诗眼的延伸解读,得到一些心理体验,形成自我感知。如《江雪》所写的“独钓寒江雪”,诗人在大雪漫飞之时孤零零地垂钓江雪之中,表面上看,这景色很浪漫很有情趣,其实体现的是诗人孤寂不得意的心理。学生只有了解作者柳宗元的生活背景和命运经历,才会明白他为什么这样抑郁不得志。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空间拓展,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小学阶段涉及到的诗歌大多是写景抒情的,学生要准确把握诗眼的辐射空间,就要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诗句是诗人的心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诗言志”。诗人有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样的心理历程,当然会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学生抓住诗眼,化诗歌的感情为艺术感染力,也是品赏诗味,产生情感共鸣的好办法。可见,学生只有抓住诗眼,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遇喜即喜,逢哀则哀,才能品赏出诗味,进而体会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全文阅读

诗歌教学探析

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中古典诗歌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但古诗距离现在学生时代久远,学生对古诗写作背景及古代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学厌学是可理解的。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提出三个方法。

一、创设意境法

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的创设,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1.意境再现法

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天净沙・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学生不难找出全诗总计五句二十八字,一共描写了九个事物,那么也就是九个意象。我又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

2.意境再造法

一些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有着独特的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在教韦应物《滁州西涧》这首诗时,我在分析了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后,请同学们把握意境,进行合理想象,画出自己的“野渡无人”图来。这一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课后他们交来很多作品:有画一只孤舟,一个渔人在上面抽烟的;有画一只船,船桨上停息一只小鸟的……

二、深入内心法

全文阅读

诗歌实验教学之“唱诗”课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歌在中国古代,至少在唐宋之前都是可以唱的,可见,古诗文演唱吟诵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然而,随着诗歌革新运动的开展。诗歌单剩下了“诗”,而“歌”成了诗歌的虚名。特别是后,我国国学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导致诗歌教学成为单调的讲解课,而学生面对古诗,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最终的结果是,只能背诵、默写,死记老师的讲解。不能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这恰恰丧失了诗歌创作者本来的意图。

从语言因素讲。汉语是一种高度音乐性的语言,“汉语是元音占优势的语言,而又有声调的区别。这样就使它特别富于音乐性”。诗歌更是如此,比如“唐律诗……是汉语诗歌既脱离了音乐又达到了自身音乐化的极致的产物”。

从另一方面说,唱诗其实就是吟诗。就是唱歌,但唱诗又不完全是唱歌,其所不同予唱歌者,乃是因为唱诗之所唱为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并经历了千百年历史检验的中国经典诗歌,更为重要的是,唱诗是对吟诵的继承和发展。唱诗的目的是能更深入体会其情感和韵味。诗与歌的结合,可以提升背诗的兴趣。以适当的歌曲搭配诗,可以领略诗歌之美。同时,可以借着学生对歌曲的喜爱,提高背诗的兴趣,而且学生一旦掌握此方法,当找到合适的歌曲后,只要是字数相合的诗,几乎都能适用配唱。

因此,在本学期学习《古代诗歌四首》时,笔者首先参考了国内一些名师的教学方案,仔细比较后,选择了其中一首《观沧海》作为实验篇目。选择此篇,原因有二:一是曹操的诗歌往往气势恢宏、慷慨悲壮,易于演唱。二是早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已经有了《短歌行》的演唱,这首诗在演唱中将诗人悲壮、豪迈的气势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此诗与《观沧海》在气势上相通,学生演绎起来比较容易把握。

下面为教学设计:

1 教学对象:七年级十五、十六班

2 教学人数:92人

3 教学时间:唱诗:二节课(将视觉与听觉艺术相结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