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服务标语

社区服务标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升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与途径

摘要: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大批优秀外语人才经过学习和职业培训,迅速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能型人才保障。在当前社会的大形势下,培养和使用创新型外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从外语专业必须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外语专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外语专业 社会服务 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本文以外语专业为例,从专业设置及发展应该依托市场进行理性定位,突出产学研合作,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入手,提出语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改革的内容,对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进一步讨论了外语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及途径,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就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服务、技术等服务的。但目前外语专业在专业发展定位、产学研合作、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科研方向上与当前企业所需的外语类人才在一定相当程度上存在不对接的现象。一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过多注重语言基础知识教育,忽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高职外语专业的发展,与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不同,更要注重其应用性,更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需要相关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撑,这样才能搞好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实现其社会价值。二是专业在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过程中,由于校企合作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导致企业不了解高校相关的专业设置,或者对外语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企业没有信心为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和实习实训等条件,制约了外语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三是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也因为人力财力等因素对高职院校的关注度不够,或者没有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了高校、企业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区域文化特色的构建也受到一定影响。

2 提升外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2.1 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入手,正确定位专业建设目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使专业的知识智力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外语专业作为翻译、对外经贸、文秘等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在专业定位上,首先应当确立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按照区域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精通外语,懂专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全文阅读

国外图书馆针对少数族群的多元文化服务

摘 要:作为移民人口众多的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在阅读文化建设中是如何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群体,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社会的。从这一问题出发,文章在了解美国图书馆协会制定的相关服务策略和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分别以美国阿拉巴马州公共图书馆对拉美裔读者的服务和加拿大魁北克公共图书馆对移民的服务为个例,介绍并分析了这两个国家图书馆针对少数族群的多元文化服务举措。

关键词:国外图书馆 少数族群 多元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4-0115-0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人口已超3亿,其中,1/3是移民和土著居民。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称,截至2011年5月,加拿大人口已经达到3350万,其中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约占26.7%,其他欧洲人后裔占13%,土著居民和亚洲、拉美、非洲裔居民等约12%。移民人口的持续增长成为美、加两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大量移民的涌入丰富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文化,但同时在语言、文化、宗教和生活习惯上对白人的主体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如何在尊重各民族原有文化传统的前提下,通过各项服务加快各族群与当地社会的融入以维系国家的核心体制和价值观,是当局的主要目标。文章在试图了解美国图书馆协会制定的相关服务策略和指导原则基础上,分别以美国阿拉巴马州公共图书馆对拉美裔读者的服务和加拿大魁北克公共图书馆对移民的服务为个例, 分析了加、美两国公共图书馆在多元化服务方面的举措,以期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提供借鉴。

1 《多语种馆藏和服务发展与提升指南》简介

在美国,由于大量移民的存在,一些图书馆已建立服务非英语用户的馆藏与计划,但是全国范围内系统性满足移民需求的举措却很少,而且,在传统服务中,图书馆用户的多语言服务一直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为此,隶属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参考与用户服务协会下的西班牙语用户服务委员会于2007年出台了《多语种馆藏和服务发展与提升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核心理念是不管种族、文化和语言背景,为社区所有成员提供公平服务是图书馆的职责。这一基于“平等”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核心理念与2007年9月出台的《国际图联多元文化图书馆宣言》倡导的理念“图书馆为每个人提供服务,不论其社会地位、肤色和”[1]完全吻合。另外,《指南》纠正了人们以往“多语言文化服务是一项特殊服务”的认识误区,提出为不同的种族、文化和语言团体提供文献不应当被视为是“额外的”服务,而应当是日常服务中的一部分,图书馆应建立目标和政策将多语言服务融入整体工作计划中。无独有偶,《国际图联多元文化图书馆宣言》提出多元文化图书馆建立的三个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服务既提供给多数人,又提供给少数群体。对少数群体的服务被包含在对每一个人的服务之中,因此,多元文化服务不是一项特别的服务。”[1]

在多语种馆藏服务举措方面,《指南》就文献的采集和选择、图书馆服务与社区关系、图书馆工作人员三大方面提供指导性建议[2]。

1.1 文献的采集与选择

(1)文献的采集。《指南》提出将文献的需求与获得作为馆藏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为社区不同民族、文化和语言团体提供有效的、均衡的、充足的馆藏。由于某些语言出版物的有限及其获得的困难,不可能保证各语种文献数量均等,图书馆有必要拓宽采集渠道,考虑从国外小出版社、书商或者书展等途径购买图书。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服务社会功能探究

【摘 要】商务英语专业应增加商务英语实用性教学的内容,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将语言文化知识与商务知识紧密结合,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相结合,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工作的各项流程和要求,了解各国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规则,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服务社会;教育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促使高职教育发展成为可能,并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商务英语作为全球经济领域内世界语言的作用逐渐凸显,研究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及途径,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世纪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中国已经在更加广阔的领域、更深层次地融入了国际经济生活,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寻求国际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外资企业不断增多,从事涉外经济贸易活动成为各地区发展的主流,大量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成为影响区域涉外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商务英语专业提供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职院校直接服务社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让高职院校的知识智力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推动高职院校的社会适应和快速发展。高职商务英语在专业定位过程中,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扶持,按照区域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理性开展教育教学,明确其为本区域服务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精通外语,懂商务”的专业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复合型专业,从专业名称上讲是“商务”和“英语”的一种结合,不管是“商务”还是“英语”都无法对应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这一特点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到了专业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实践的成功与发展,该专业培养目标逐渐明晰化,培养模式也逐渐完善,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操作、管理和服务领域,然而,由于黑龙江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涉外型企业在当地发展力度不够,所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也十分有限,因此该校商英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式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目前,该专业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更多的是针对沿海城市的酒店等服务型行业,学生往往用不到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即使是使用到英语,也只是简单英语会话,而在社会服务功能实施过程中,技术含量较底、强度较大的重复性劳动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很难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行业中去,最终也无法实现该专业社会服务职能的最大程度的发挥。

高职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上要做到“三方互动”,即:学校“开渠引水”,企业“圈地养鱼”,学生“工学结合”。教育部颁发的教职成[2011]9、11、12号文件明确提出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商务英语专业应增加商务英语实用性教学的内容,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将语言文化知识与商务知识紧密结合,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相结合,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工作的各项流程和要求,了解各国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规则,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全文阅读

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

收稿日期:2013-11-30

作者简介:张丽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广州/51042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以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CIA110155)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服务学习是增强职前教师实践和体验的一种方式。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契合了新加坡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社区参与的需要及职前教师准备计划的要求,其在实践中呈现出国家支持有力、学校响应积极;专业强调、服务兼顾;规划细致、任务明确的特色,这些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提供了有意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服务学习;职前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学生问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学这个有什么用”?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依据现有的经验无法体会到所学知识和理论有什么价值,这往往带来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否定情绪以及未来职业选择的困惑。另外,教师职业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影响学生。所以相比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展职前教师的关心、服务和志愿意识的价值观同样重要,而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完全实现的。面对职前教师培养中课堂教学带来的困惑及教师职业本身特性的需要,加强职前教师的实践和体验显得非常重要。

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中,学生获得实践和体验的途径主要来自于教育实习和教学见习,除此还有来自于志愿组织的“义教”活动。教育实习和教学见习关注于职前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义教”活动则关注于对社会的服务,它们各执一端。而服务学习建立起了学业目标和服务的桥梁,实现了学业和服务的连接。它走出了依赖教室培养职前教师的方式,让学生服务于社会,并在服务中认识、理解教师职业,得到学业和服务的共同发展。服务学习是加强职前教师实践和体验的一种有益尝试,其正在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校中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从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中引入服务学习的缘由、案例和特色来看新加坡对于服务学习的深入实践,以期对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服务学习的含义及作用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一词是在1967年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委员会(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al Board)首先提出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素质,率先把传统的社会服务转向服务学习,把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原先设定的学习目标。

服务学习走近职前教师教育并非偶然,其“实践和体验”的内核精神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早期杜威在进步主义运动中提出的“学习者中心教学(learner-centered instruction)”[1]。杜威倡导经验学习,指出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核心,学生不仅从课程中学习,而且也从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学生不仅在体验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在课程中不能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机会。同时,泰勒(Ralph Tyler)在阐述“泰勒原理”时也指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产生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一切。其后科尔伯(Kolb)在杜威的基础上建立了在服务学习课程开发中广泛使用的经验学习模式,指出一个学习循环包括了4个部分,分别是:具体经验、反思经验、综合和抽象概念及在新情境下检验概念。[2]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手语会话”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摘要]“手语会话”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在公共服务类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了以往手语教学的弊端,在社区康复专业建设中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并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 手语会话 教学改革 就业为导向 实践

[作者简介]张墨(1979- ),女,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德育教育。(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手语会话》课程‘任务驱动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jgkt0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32-02

一、课程背景

“手语会话”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在社区康复、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管理、社会福利、民政管理等公共服务类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社区康复专业为例,专业岗位群包括社区康复员(师)、康复护理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康复治疗师等,其针对的服务对象包括大量的听力障碍人士。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必然面临为听力障碍人士提供服务,进行交流沟通的问题。“手语会话”的学习对残疾人康复、残疾人心理康复、残疾人社会工作等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在手语沟通交流能力的支撑下,社区康复专业学生对以听力障碍人士为服务对象的康复服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和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得以显现。

二、以往课程教学的弊端

全文阅读

语言文字规范化指导意见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尽快实现全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目标,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语言文字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语言文字法办法》)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主体,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完善行政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语言文字工作格局,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在全市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和“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完成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2012年底前完成市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于2015年底前完成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城市内的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是城市语言文字评估的重点,要按照评估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和整改工作,组织人员参加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和档案。各市区(含高区、经区、工业新区,下同)要根据全市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规划,制订本辖区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农村,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要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评估工作如期完成。

(二)加大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力度。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要将普及普通话和汉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基本内容和常规管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广泛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强化对青少年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将普通话合格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内容和录用教师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语言、校园语言,教材(含讲义、教学辅助读物)、教学、公务和校园环境用字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和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校园用语用字检查监督制度,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列入教育督导和学校评估内容。

(三)加强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的语言文字工作。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在各行业尤其是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中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党政机关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应使用普通话。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及其主管部门应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纳入日常工作管理,落实到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基本功训练之中,并对从业人员的语言文字水平提出明确岗位要求。各公共服务行业应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并把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作为行业文化建设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来抓,对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人员和特定岗位人员,要明确语言文字应用要求,并将其纳入考核内容。

全文阅读

区域经济社会语言环境建设

摘 要:广西北部湾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与前沿地带。北部湾经济区对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北部湾经济大开发,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就是语言环境建设。语言环境是投资环境,具有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语言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经济效益。从区域经济发展、和谐社会语言环境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环境建设的意义、原则,语言环境布局以及实施路径,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语言环境建设,支撑北部湾经济大开发。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语言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18-03

一、语言环境建设背景

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赋予广西北部湾新的历史使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是华南、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与前沿地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北部湾经济大开发,其中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语言环境建设。语言环境是“人力资本”,是软实力,也是投资环境,具有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创设一个与区域经济大开发相协调的,和谐开放的社会语言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语言环境建设意义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语言环境是一种投资环境,具有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及其资源性特征所决定的。随着全球化进程,人类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密切,语言不论对国家、群体还是个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语言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经济效益。在区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代社会,经济行为要超越地域和文化上的限制,要考虑区域语言状况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排除障碍,实现语言的经济价值。当今,开放程度、对外合作和交流频度、国际交流的通畅程度已经成为国际性经济区域的重要衡量指标。在此情况下,一个国际性经济区域能够通过语言资源在快速发展中准确地向世界表达自己,及时吸收与共享来自其他国际区域的信息和技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就显得非常重要。

2.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语言环境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需要公平、诚信、友好、互利、互动、可持续发展的人际与社会关系,而语言正是沟通人际与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桥梁。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在这一目标要求下,区域经济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环境作为支撑,这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环境是指语言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它包括语言的多元、开放、无障碍沟通、积极的对外宣传;语言环境的国际化,能促进经济共同体间的政治互信,促进跨文化交流、服务于区域经济合作体间的经贸活动、经济与社会相关活动的组织、协调,不同语言经济群体间的信息处理与交流、知识共享、服务共享等,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全文阅读

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项促进措施的逐步加强和完善,区域经济背景下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此本文以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为目标,提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改革的目标和改革内容,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的含义

区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反映了区域性的资源、资金、技术和政策等的开发利用状况,即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社会综合经济效益。随着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核心经济圈带进入多元化调整重组过程。京津冀经济圈作为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实体,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已经在更加广阔的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入了国际经济生活,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寻求国际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外资企业不断增多,从事涉外经济贸易活动成为各地区发展的主流,大量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成为影响区域涉外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商务英语专业提供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

企业对商务一线人才在文化素质、专业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调查显示,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高于学历、职称要求,具体体现在:对专业英语熟练应用的能力;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运用能力;商务沟通与交际的能力;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精神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广阔,人才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无论大型三资企业,还是国营、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商务的行为和意图,越来越多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如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都走俏职场。

三、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人才新模式

全文阅读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日渐凸显。本文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分析拓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必要性和意义,最后根据高职商务英语特点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 社会服务 商务英语 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校被社会赋予新职责,需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变化以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这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社会服务功能是关系到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能和标志。高职院校如何以自身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使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实现双赢,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思考并回答的现实问题。

1高职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

高职院校属技能教学型高校,其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直接为社会所做的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具体服务。这种社会服务是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如就业转岗培训、技术研发推广与服务、文化教育传播与辐射、社区需要学校又有条件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等。

2高职商务英语社会服务功能现状

近年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加强了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但是由于受商务英语专业自身特点和地方经济特点,大部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无法有效实现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实施社会服务时存在以下问题:

全文阅读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分层概念与评估框架

摘要:依循质量概念在不同理论范式关注的利益焦点,赋予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以分层概念:新公共管理语境重视个体满意和理性选择的微观质量;新公共服务语境追求公共利益和价值规范的宏观质量。文章

采用全国大规模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基本公共服务的宏观质量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微观质量,表现在嵌入社区或村层面的价值规范――公共利益能促进个体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基本公共服务微观质量能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内容变迁,表现为个体不同内容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会诱发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同需求。可以认为,是“公共利益”等价值理性而不是“顾客满意”等工具理性更符合行政伦理和政策预期。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情境性;层次性;评估;分层线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7)04-0122-09

近年来,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研究存在不同理论范式的“张力”。具言之,在价值追求层面,“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走向两个极端[1];在评估途径层面,形成“应该是什么”和“现实是什么”的区隔;在技术运用层面,整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混合研究少见;在评价数据层面,“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估”各行一边;在评价对象层面,“顾客导向”与“公民身份”多有争端。因此,凡是借助公共服务完成的事情,几乎都有贴上“质量”标签的冲动,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作为一个包罗万象而又空无一物的政策概念与评估术语[2],存在“碎片化”“单一化”“模糊化”“静态化”等弊端,难以形成统一规范性分析框架和学术话语体系。

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依循公共行政在不同决策环境关注的利益面向,赋予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概念以“情境性”和“层次性”特征,从规范和实证层面提炼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分层概念,并采用全国大规模调查数据,考察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层次关系与衔接机制。这些结论运用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起点、过程、结果和价值追求,可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估的分层模型。

一、文献回顾

基于研究需要,可以从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公民满意度评估等层面描述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评估的异同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