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表彰大会发言稿

社区表彰大会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先进评比表彰的请示

关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先进评比表彰的请示

调研报告 工作汇报 规章制度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会议发言稿 庆典致辞 竞聘演讲稿 晚会主持词区委、区政府:

高度关注民生,切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是实施我区“**”战略、建设“平安**”和加快推进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委、政府应尽的工作职责,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改革抓开放促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扶贫帮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围绕与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和重点问题,制定出台了一整套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就学救助、就业援助等扶贫帮困的政策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扶贫帮困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救灾、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临时救助等制度为辅助,以经常性捐助、慈善救助、结对帮扶等社会帮困手段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切实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各街道、各社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他们为深入开展我区扶贫帮困工作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帮困工作力度,推广了以社会参与为主的“爱心超市”,铺开了旨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全区各有关部门、街道、社区都上下一心,积极配合,认真部署,保证了我区扶贫帮困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其中也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让人津津乐道。今年市委、市府提出了“***”的总体目标要求,区委、区政府也提出了实施“***”的帮扶部署,扶贫帮困工作将不断向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发展。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实事工作,为了激励先进,树立榜样,有必要对我区扶贫帮困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因此现建议区委、区政府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先进评比表彰,具体设想如下:

一、评比范围

先进集体:全区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

先进个人:全区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中从事扶贫帮困工作的人员;及热心扶贫帮困工作,为帮扶事业出钱、出力的社会各界人士。

二、评比名额

先进集体10名,先进个人20名。

全文阅读

北京电台隆重表彰获奖听众

3月1日下午2:00,北京广播大厦一号演播大厅一派欢乐喜庆的景象,一曲热烈欢快的《新民乐合奏》拉开了2010年度获奖听众表彰大会的序幕。台长汪良等台领导、九个专业广播领导及电台职能部室负责人一应到场,向常年支持北京电台的热心听众表示感谢,向获奖听众表示祝贺。

2010年“听评月”是电台连续举办的第15届“听评月”活动,活动收到听众评议稿件2170件,听众投稿量和稿件被采用量较上年均有所增加。2010年的“听评月”征稿方式继续采取听众自发投稿与定向征稿相结合的办法,联合了27个街道社区的听众以及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师生参与“听评月”活动。定向征稿为“听评月”活动注入了更加新鲜的内容和活力。

北京电台每年12月都要举行为期一个月的“主持人节目展播”活动。2010年的“主持人节目展播”期间,听众通过信函和听友之家论坛发表评议,活动共收到听众来稿323篇,听众评议涉及了所有参与“展播”的节目。听众表示,北京电台已持续16年的“主持人节目展播”活动充分展示了主持人风采,给听众一个回顾和欣赏精彩节目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表明了电台追求节目质量的态度和行动。

在这次获奖听众表彰大会上,与会的北京电台领导和主持人代表,分别向10位获得“2010年度北京电台优秀听评员”称号的听众、10位获得“听评月优秀评议稿件奖”一等奖听众、5位获得“2010年度北京电台主持人节目展播听众评议奖”一等奖的听众颁发了奖杯、证书和奖金,共有130名听众在这次的颁奖会上受到表彰。

台长汪良在讲话中感谢听众对北京电台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厚爱。他说,今天的表彰大会更应该说是对听众的答谢会。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北京电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离不开听众的支持。他表示,北京电台将把听众的支持与信任转化为动力,把节目办得更好,为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大会还向2010年北京电台主持人节目展播最佳节目、2011年北京电台“广播达人为爱加油”春节大联欢一等奖和2011年北京电台春节节目大赛最佳节目获奖者颁奖。北京广播网对颁奖会进行了直播。

初春的温暖聚会 北京电台2010年获奖听众表彰大会现场花絮

“往我这儿看!一、二、三!茄子――再来一张。”

全文阅读

年度少先队工作考核意见

为推动全市少先队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更好地实现少先队各项工作目标,开创我市少先队工作新局面,市少工委决定今年对各单位少先队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意见公布如下:

一、指导思想

明确工作方向,突出工作重点,量化考核指标,激励争先创优,推动全市少先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考核标准

(一)思想道德教育(10分)

1、认真宣传、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各单位实际,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特色小队活动形式多样,教育效果明显(5分)。

2、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主题鲜明、丰富多彩(5分)。

(二)常项活动(25分)

全文阅读

走进百姓家 感受百姓情

走基层,接地气,抓活鱼。今年8月份,等5部委下达了《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其目的就是让记者深入基层,用鲜活的语言写新闻,用百姓的情怀看社会。

说实话,走基层的活动晚报经常开展,也可以说,晚报记者不深入基层,就写不出好的新闻来。那么,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这一精神,有没有什么新方法?得到这一命题,社区编辑和记者纷纷出谋划策。最终,在晚报编辑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大家想出了以“挂牌社区”为契机,以“挂点社区”为栏目,以“社区新闻代言人”为纽带,在晚报下乡驻点版开设“走转改”专栏。事实证明,经过一个月的运作,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实施挂牌社区计划,将社区记者的大名片挂上墙。8月中旬,我们在中心城区精选了12个特色社区,特别选了一些如延安路、磁湖等出新闻的社区,然后为4名社区记者分别设计了精美的牌子,上面有记者的大照片、电话和QQ号,设计完后交给户外广告公司制作。8月26日,我们在延安路社区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晚报总编辑贾方军和黄石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恩国向12个社区授牌,并且现场将记者肖婷的大名片悬挂在社区办公室门口,旁边是社区民警的牌子,两块牌子相得益彰,一些居民看到后纷纷称赞,表示以后有什么新闻线索可以很快地找到晚报记者了。

第二,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办好“挂点社区”专栏。牌子是挂了,下一步是如何围绕挂点社区做好文章。在社区记者的小组会上,采访中心对记者进行分工,要求每名社区记者每周交一篇挂点社区的稿件,记者力求深入被采访对象的家庭,甚至和对方同吃同行,真正了解这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主打稿件不要求太长,每一篇稿件配上记者手记,从情感和精神上对稿件主题进行升华。

9月6日,下乡驻点版推出了第一篇文章《眼前虽黑暗 生活却明亮》。记者通过与盲人李国强的接触和交流,发现这位盲人师傅虽然历经坎坷,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眼睛瞎了以后,通过学习按摩技术而获得新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让记者很感动,《盲人的世界也可以明亮》,记者手记写出了真情实感。接下来,晚报陆续推出了《“缺指女子”学刮痧 义务给居民理疗》等报道,读者反响良好。

特别是在深入社区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些很好的社区新闻,如《百岁老翁的稀奇事》、《58岁爹爹两指玩倒立》、《106岁婆婆乐享晚年幸福生活 黄石百岁老人达32位》、《年轻妈妈当了23年黑户》、《奶奶做保洁供三胞胎上学》等,丰富了版面内容,增加了社区新闻的可读性。而且,通过一些稿件的刊发,还切实帮助困难居民解决了生活难题,比如源建里社区居民程星23年没有户口,现在有了孩子也是“黑户”,上学成了难题,记者稿件见报后,社区和公安都表示会积极帮助她上户口。

经过一个多月的运作,《挂点社区》栏目确实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不但充实了版面内容,而且改变了版面缺稿现象。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记者深入一线抓活鱼的积极性又被重新调动起来。在写作方式上,记者能够做到不断创新文本,用故事性的写法、镜头式的语言,力求文章可读耐读。■

(东楚晚报)

全文阅读

中学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主持稿礼仪主持

2003学年度洋泾中学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主持稿

主持人:吴芸

由居委会到敬老院,由社区到景观路线,洋中志愿者的脚步遍撒在潍坊的每一个角落。由陌生到熟悉,由生疏到熟练,洋中志愿者的热情深入到潍坊居民的心中。志愿者服务作为洋泾中学学生实践的重要部分,一直默默担负着它的使命:让学生走向社会,让社会更靠近学生。

“2003学年度洋泾中学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及高一、高二志愿者授旗仪式”现在开始。

首先,向大家介绍在座的各位校领导。

潍坊社区社工委李国弟书记、洋泾中学校长胡雨芳老师、洋泾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张东升老师、洋泾中学副校长王珏老师、洋泾中学德育处主任吴宝贵老师。

感谢各位校领导对学生志愿者活动长久以来的支持。

本届高二的志愿者活动已经开展了一年了,这一年的活动究竟开展地怎么样呢?下面请团委志愿者部部长杨怡同学为我们总结这一年的志愿者活动。

全文阅读

周文彰 情牵政协诗兴浓

在诗歌世界中,他记录着祖国的壮美和内心的澎湃,而这一切热爱,都有他心系家国的情怀。

“蛇年正月聚华堂,率直忠诚议国纲。提案陈情怀百姓,发言述意禀中央。亲民务本寻思路,守道谋新创盛昌。好自担当行使命,青春花甲再飞r。”2013年3月,周文彰提笔写下这首七律诗直抒胸臆。这一年,继海南省委常委海南宣传部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之后,周文彰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全国政协委员。

时光如白马过隙。一晃眼,周文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已经第五个年头了。“今年,我带了六个提案上会、作为政协委员中的一员,我有责任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周文彰言辞深情,心之切切,情之拳拳,溢于言表。周文彰2017年的提案内容,从“领导干部学国学”、“社会养老服务发展”到“深化群团组织体制改革的建议案”、“京津冀一体化”等都有涉及。

回望五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经历,他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具体数据,写好提案,做好发言,他热心于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从山清水秀的江南到西域塞外的黄土地,都留下了周文彰的脚步。

在实地调研中产生的政协提案

履职全国政协委员五年间,周文彰对自己所有的提案几乎都记忆犹新,“反响最大的提案,我觉得是2014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案”。周文彰回忆说:“这一提案被列入了2014年的重点提案,5000多份提案才评出49篇。” 2014年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周文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政府日常工作》的发言引起了与会政协委员的阵阵掌声。他建议: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政府的工作原则。各级政府要认真学价值观,研究并找到本地区、本单位工作职责与核心价值观的关联处和对接点;制定修订各项政策制度要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要制定和修订好一些具有导向性的政策制度,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贯穿到社会治理政策和体制创新中;把核心价值观贯彻到行政文化和机关作风建设中。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行政文化,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对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身体力行,对严重背离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人员要及时作出处理,对于践行核心价值观有突出表现的工作人员要大力表彰,在机关形成良好的核心价值风尚。

为推动提案的落实,全国政协组织了高规格的调研组,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带队,走访全国各地,下沉基层周文彰跟随调研组,到达江西、湖北等地。全国政协调研组在深入调研之后建议: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供坚实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持久宣传教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以十三五规划制定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领域。

在周文彰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过程中,他自己把“社会反响最大的发言”这一票投给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是2015年周文彰的发言。“2015年,我随全国政协调研组参加企业投资审批制度的调研,去了湖南湖北等地,在与湖南省委领导座谈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观点。”周文彰说。

全文阅读

2016中学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

同学们老师们上午好:

我讲话的题目是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很简单很朴实。

时光易逝,第二学期过半,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同学们认真复习,精心准备,考试过程中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考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今天我们召开其中表彰会,表彰了成绩优秀和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还请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同学做了发言等,表彰了优秀班级体,我代表全校教职工向受到表彰的同学表示祝贺和感谢。祝贺你们在不同的方面取得的成绩,感谢你们为全校同学做出了榜样,同时希望全校学生向受到表彰的同学学习。

我今天只讲一个主题:学习!具体讲就是认真总结分析期中考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期中期末考试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活动,学科总结、各班和各年级的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总结、老师也要开教学总结会、本周各年级还要开家长会,通报期中考试的情况。

期中考试属于阶段性考试,主要的目的是检测前一阶段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为下一步的教与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希望大家认真总结这次考试的经验与教训。

全文阅读

框架式的灾难报道

摘要:框架式灾难报道能够避免信息的碎片化,并且有条理、全方位、形象生动地向读者传递大量信息。本文以《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为分析对象,指出它由“哀、悼、担、救、生、伤”6个框架构成,这6个框架借助丰富的表现手法、透过多维的视角来有效整合大量灾难报道,从而彰显以生命为本的人文关怀,并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关键词:框架 灾难报道 建构 运用 意义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国各大媒体立即刊登玉树地震的消息,随后纷纷推出有关地震的特别报道。尽管大部分特别报道有明确的系列专题、广泛的报道范围和细节化的信息呈现,但稿件与专题、不同稿件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稿件在版面内的大量堆砌致使信息的碎片化。相形之下,《南方周末》采取框架式的报道方法,用6个框架整合各类灾难报道,从而避免信息的碎片化。

框架的建构

框架能够整合碎片化的信息。戈夫曼(Goffman)认为:“框架”(frame)是约束我们主观参与的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片段”(strip)则是流动事件的随意切片,框架将生活世界的片段组织起来。其后,恩特曼对戈夫曼的框架理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并将其运用于新闻报道:“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以及处理方式的建议。”采用框架的形式报道灾难新闻,既保留了信息的详细性和全面性,又能增强信息之间的关联度。

《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体现的正是框架式的灾难报道。“哀玉树”特刊设有6个框架:哀、悼、担、救、生、伤。哀,向玉树地震默哀;悼,悼念遇难者,并为他们祈福;担,呼吁全国人民为分担玉树的悲痛贡献一份力量;救,强调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对生命的尊重;生,缅怀逝去的生命,并赋予生者以希望;伤,抗灾救援的全景展现。借助这6个框架,《南方周末》有机地整合了地震发生后一周内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全方位地、形象生动地传递给读者。

框架的运用

大容量:有效整合。特刊之“特”的一个重要体现即足够的信息量。报纸上呈现的信息是读者了解灾情的重要途径,信息越多,意味着灾情报道越详细。“哀玉树”特刊总计各类文稿12篇、各类图片18幅。然而,若将这些信息不加区分地堆砌在一起,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基于12篇文稿和18幅图片,《南方周末》借助6个框架进行整合归类(详见下表)。在保证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哀玉树”特刊以“化零为整”的方式向读者呈现清晰的内容架构,以增强可读性。

全文阅读

上海部分区县报的样本分析

摘要:本文以上海部分区县报作为分析样本,重点考察了《嘉定报・月末版》,归纳了这些报纸的概况与特质,再评述其优劣之处,为中国类似报纸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区县报 版式 表达空间

在当代中国的报刊舞台上,角色暧昧、处境微妙的区县报是一支隐蔽的媒体力量,由于其直接与负责社区管理的居委会等基层政权发生对接,并深入到社区核心人群,可以说,这种类型的报纸对塑造城市居民和基层干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有着日常、持久而密切的影响。综观新闻学术界的各类期刊和著作,对于这种类型的“小报”的构成、属性、版面结构与办报得失,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讨论。笔者不揣浅陋,主要以上海《杨浦时报》、《卢湾报》、《徐汇报》、《嘉定报》和《嘉定报・月末版》为调查对象,侧重对这些报刊文本呈现的内涵进行分析,以概括这些运作多年的区县报的特点,重点分析成功运作的《嘉定报・月末版》,以借鉴其办刊经验。

上海区县报的抽样分析

上海19个区县都办有定期出版的报纸,隶属于各个区县的机关党委,以传播政治新闻、推进现代城市理念、塑造社区认同等为目的。笔者以《杨浦时报》等报刊先做简要分析。

《杨浦时报》每周二出版,4开8版,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另刊发增刊、特刊。以2010年为例,7月13日至8月17日期间出版的6期《杨浦时报》,主要设置有“一版要闻”、“要闻・综合”、“城事・三区”、“民生・社会”、“焦点・图说”、“天下・神州”、“特刊・时报创刊1000期”、“庆祝杨浦时报创刊1000期专版”、“五角场・文苑”、“专题・城市管理”等,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区域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该报办报思路明确,定位于“了解知识杨浦的第一窗口”,提出“关注发展,服务民生”的编辑理念,并注重自身宣传,报头上方的广告语“了解知识杨浦的第一窗口”非常醒目。

该报有明确的受众意识,注重与读者联动,如“城事・三区”的“自摄自话”栏目就给读者参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上海区县报中率先建立了新闻热线、数字报刊、短信互动平台。

上海另一区县报《卢湾报》每周五出版,4开报纸,有时8个版,有时4个版,常设的版面有要闻和综合新闻,选设的版面有科教卫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和“发现卢湾”,还有单位部门专版、增刊。《卢湾报》在笔者分析的区县报中,版面设置最不固定,而且党政机关报色彩也最为显著,其新闻报道的主题相对比较集中。

全文阅读

“农民记者”――闫治凯等7则

今年54岁的闫治凯家住商水县练集镇闫桥村,是新闻战线上的“老兵”,他酷爱新闻写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了。20年来,无论酷暑寒冬,从未间断“爬格子”。农闲时,他骑着自行车,身背挎包顶风霜、冒雨雪,整天穿梭于乡村和镇政府之间,采访、记录、写稿、寄稿。2001年冬季,天寒地冻。他听说商水县李埠乡范营村两个私营企业家范伟和范学林分别捐款建校和修路,事迹感人。为抓住这条“活鱼”,他骑自行车用3个多小时来到有20多公里远的范营村,经过现场采访,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回到家后,他挑灯夜战,连夜写出《范伟捐资建校》和《周口汇林置业公司总经理范学林修路3公里》两篇稿子,不久被《周口日报》、《中州统战》采用。随着年龄增长,他的眼“花”了,为便于采访、写稿,他就配一副老花镜,继续“战斗”。同时,他又自费买一台照相机,经常深入田间农户,“聚焦”世间万象,发稿数量有增无减,去年他又被评为市模范通讯员。

面对已取得的成绩,他并不满足,如今他又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我用稿费买书

我向报刊台投稿是最近几年的事。由于编辑老师的“厚爱”,加上自己的努力,偶尔有文章被报刊台采用,也就有了收到稿费的喜悦。

记得第一篇新闻发表在《松藻矿工报》上,收到10元稿酬,自己很是高兴,把汇款单瞧了又瞧,放在家里看了一个星期,才到松藻邮局去领款。区区10元钱,取款小姐漫不经心,把我的身份证瞟了一眼,信手记下号码后递了出来。而我则堂堂正正,挺胸走出了松藻邮局的门。后来,我就拿着10元稿费,到松藻矿区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并在书的扉页上写道:“《松藻矿工报》采用《松矿掘进5队连续安全高产》稿费所购,罗兴华,1983年3月于松藻煤矿。”以后凡是用稿费买来的书,都这样写上。

每每有稿费,我便到松藻矿区新华书店逛一逛,直到把稿费逛在某本或几本书上才会离去。稿费,在我的眼里不是“钱”,是文章发表的标志,是心血得到社会承认的缩影,是我购书资金的一个渠道。现在,我家有两大柜书籍,便是我最近几年近万元稿费购买的。

通讯员要学会“养”稿子

和一些基层通讯员朋友在一起交流采写体会,大家不知不觉中谈到一个共同的话题:要学会“养”稿子。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