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涉农企业发展

涉农企业发展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涉农企业发展论文

一、杨凌涉农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在问及企业发展困难时(可多选),选择资金不足的有49家,选择管理水平低的39家,选择人才缺乏的37家,选择市场开拓难的33家,选择招工难的15家,选择企业用地难的13家,选择研发能力不足和的配套设施不全的均为11家。从问卷反映的问题看,资金不足是第一大困难,其次是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和市场开拓难。在问及缺少资金的计划用途时,有些企业选择了两项以上的用途。其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有63家,用于技术改造及研发的有43家,选择维持继续生产的32家,选择还欠款的16家。喜的是有63家企业计划用这些钱来扩大再生产,有43家企业计划依靠借贷来从事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忧的是有32家企业计划靠借贷来企维持日常的生产,有32家打算靠借钱来还钱。因此,虽然杨凌涉农企业主流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目前仍存在资金方面的困难。管理水平低主要是指现有管理人员的水平低,但问卷还包括了其它因素。其中,反映现有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有45家,现有技术人员水平不足的有35家,现有工人素质低的33家,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的有31家。关于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没有一家企业打算用增加福利、提高工资等激励机制来解决。他们提出了加大宣传、拓宽信息渠道、增加招聘场次、提高招聘层级等方法。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培训现有人员,原因是人手紧、成本高、人员流动性强。如果政府免费出资培训,企业选择的培训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请成功人事传授创业经验,有58家选择;请专家讲授基础知识(49家);举办技能训练(42家)。在培训内容上,选择企业发展战略的有49家,选择营销管理的有39家,选择经验交流的有37家,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市场开32家,最后为财税管理、领导能力和沟通公关。

由于有33家选择了市场开拓难,也就是说有40%以上的企业对开拓市场信心不足。在问及企业急需人才类型(多项选择)时,从高到低的次序依次为:高级营销人员,占比87%;技术操作人员,占比58%;高层管理人员(顶层设计师),占比57%;研发人员,占比47%;中层管理人员,占比39%;一般工人,占比23%。这里需要分情况加以分析:如果是项目本身问题,需要研发人员加以解决;而如果是项目规划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师加以解决;如果是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技术操作人员加以解决;如果是成本或价格问题,需要中层管理人员加以解决;在以上所有问题均加以排除后,如果确实是营销方面的问题,营销人员才有用武之地。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企业家对开拓市场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大量需要高级营销人员,似乎顺理成章。但实际上也隐藏着即就是项目或产品有纰漏,也要死马当作活马医,把宝压在营销上的盲目心理。由于市场随时间、环境、供给者数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所选择的项目在市场中的地位也可能随时随地发生漂移或改变。前几年比较热的项目过几年可能凉了,前几年政府支持的现在不提了。因此,项目的选择和规划依然是当地涉农企业创业的首要问题。根据前面提供的数据,虽然2013年单个企业的平均年产值为434万元,但200万元产值以下的企业56家,占比超过70%;单个企业平均年纳税只有14.4万元,有些企业自从创立以来,所缴税额微乎其微。纳税少就意味着盈利能力差,而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利润,而非产值。另外,单个企业平均吸纳劳动力就业26人,20人以下的企业有57家,占比超过72%。所以,当地涉农企业平均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弱,盈利上不去,发展动力不足是当地涉农企业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再结合笔者平时的研究与了解,本文认为,杨凌涉农企业的发展现状为:①政府支持,外部发展环境良好;②涉农企业数目多,集群效益初显;③个别大型企业技术力量强,技术专利较多,发展趋势好;④小新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⑤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发展前景堪忧;⑥大约有2/3的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弱,利税空间有限。杨凌涉农企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①初创企业对项目选择及规划方面的困境;②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的困境;③管理水平跟不上又难以提高的困境;④融资难的困境;⑤发展动力不足,利税难以大幅提高的困境。

二、涉农企业发展困境成因分析

形成涉农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既有政府的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还有银行方面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涉农企业本身的特点;二是市场多变的特点。我们知道,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受气候限制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弱,运输难、保鲜难等特点。所以相关的涉农企业势必要受到影响,比如水果加工企业、奶制品加工企业、肉类加工企业无一可幸免。根据笔者多年的调查与研究,能挣大钱的涉农项目本身就不多,能快速挣大钱的涉农项目廖若晨星。这是由于:一是涉农项目一般要涉及到生物等高新技术;二是涉农项目一般对温度和环境有要求;三是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要求高,如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投入成本较高。如果涉农项目的销售对象是普通居民,那它多为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不宜过高。如果涉农项目的销售对象是农民,价格高了农民不愿意购买。所以涉农项目在投入大、价格低的双层压力下,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另外,引起市场变化的因素诸多,如政府的调控政策、地震疫病等自然灾害,同类或可替代产品生产厂家的多少,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政府有时出于某种考虑,偏好在某段时间内推出一些项目。比如无息贷款建蔬菜大棚,由于劳动强度及艰苦的工作环境与收入不成比例,加上人工成本翻番,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了放弃。这些无疑将增加选择涉农项目的难度,提高项目选择的成本。

根据我们去年对杨凌786个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调查,其中把工资待遇高放在第一位有405人,把有发展机会的放在第一位有154人,选择工作环境好的有103人,选择免费提供住宿的有82人。在本次针对已流失人员的调查中,选择因工资低离开的占41%,选择因晋升和培训问题离开的占38%,其它原因仅占21%。由于目前杨凌的绝大多数涉农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激励竞争机制,企业普遍不重视员工的待遇、发展和培养等问题,招聘难、培养难、留住难的三难困境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在本次调查中,79家涉农企业只有两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企业管理跟不上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前所述,竟有33家的企业把管理跟不上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现有工人素质低。有些企业甚至连他最缺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责任不清、是非不明的现象见怪不怪。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认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没必要和执行难的高达89%,这些企业既无工作重心,更无长期规划。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深入研究管理问题的领导小微企业占比不到一半。明知管理跟不上,又招不来高水平的管理者,还不愿出资培养现有人员,所以形成了管理水平跟不上的困境。关于融资难的问题,有58家企业选择了有效抵押资产不足,有33家企业选择了金融与担保机构门槛设置过高,有29家企业选择了产品销路不好,有15家企业选择了政府非重点支持产业。由于可抵押资产的设置依然属于金融部门和担保机构门槛过高的问题,所以企业把融资难的原由主要归结到这两家身上。而这两家机构则认为,我们也是企业,也需要盈利并防止风险。政府也有充分的理由不去干涉这两家机构,所以融资难的显现并不难理解。这79家企业,依靠银行贷款的有40家,通过民间借贷的有27家,通过风险投资融资的有6家。虽然融资方式占比较正常,但融资金额够用的企业仅占34%。由于杨凌涉农企业的小微企业众多,所以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利税难以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针对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成因的调查结果如下:选择销路不好的企业有32家,选择生产成本高的有19家,选择产品质量不过硬的有17家,选择项目不好的有13家,选择属于管理问题的有10家,选择项目规划有瑕疵的6家。因为没有形成品牌,所以市场销路不好。这两项合计49家,占比过半。由于调查问卷多由企业文秘人员或企业领导填写,文秘人员在递交之前还要请老板过目,因此产品质量与管理方面引起的原因可能被缩水,而成本因素可能被放大。即便如此,产品质量不过硬、没有形成品牌依然是主要原因。

全文阅读

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的全面改革进一步实施,对涉农企业的发展也有着相应的促进,在金融行业对涉农企业的发展层面就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本文主要就金融企业发展的特征以及涉农企业发展的困境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涉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金融;涉农企业;现状

引言

金融行业对农业企业的贷款业务的开办,以及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能有助于涉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实际的发展现状来看,金融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中,还存有诸多的困境,对这些困境的突破就能有助于涉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金融支持涉农企业的良好发展就有着积极意义。

一、金融企业发展的特征以及涉农企业发展的困境分析

1.金融企业发展的特征分析金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面对新的环境也会有新的特征体现。在技术含量方面比较高,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一行业的竞争也比较多,金融企业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经济效益层面也比较显著,在经营的模式以及发展的方向都和时代的进步相契合[1]。在这些特征方面进行加强重视,对解决涉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比较有利。2.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困境分析金融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困境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上没有完善化。由于制度没有完善制定,就必然会对涉农企业的融资带来很大的困境,对于一些基层的农发行经营的理念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没有注重基层农企业的服务发展,对涉农企业的贷款条件门槛比较高等。在这些层面的问题,对涉农企业的融资就存在着很大的困境。再者,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涉农企业的贷款防范风险的压力相对比较大。涉农企业的多是一些规模相对比较小的企业,以及在财务制度层面没有规范化,在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不是很强[2]。基于这些层面的原因,就使得金融企业对涉农企业的贷款条件比较高,不利于涉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涉农企业的信贷管理机制层面没有完善化。在这些问题上主要是贷款审批的链条有了加长,以及对贷款的发放时间也有了加长等。在相应的政策上也比较注重形式,涉农企业处在弱势,使得融资相对比较困难。由于涉农企业自身存在着相应影响,以及在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因素,对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完善化等。对涉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很大阻碍作用。

二、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优化策略探究

为能促进金融支持涉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采用相应的科学措施加以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金融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相应的策略实施下,就能有助于涉农企业的良好发展。第一,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发展,就要能在支持的思想观念上加以转变,科学化的选择用户。金融企业要对支持涉农企业的思路结合实际加以调整,在信贷的管理层面进行正确化的对待,对涉农企业的发展潜力要能有充分的认识[3]。不仅如此,要能对服务的环境上加以优化,促进项目营销。具体来说就要能湿度的降低门槛,将服务的水平能得以有效提高。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涉农企业的良好发展。第二,要想将金融支持涉农企业得以良好发展,就要能充分注重对金融机构的自身制度建设得以完善化。要能注重经营理念的转变,以及在激励机制层面加以完善化。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就要能将基层农发行的经营理念加以科学树立,要能充分认识到农发行对涉农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方面也要能得以充分重视,建立公开以及透明化的激励机制,对经营行以及客户人员营销涉农企业贷款积极性加以激发。再有就是在办贷机制的建立层面得以完善。第三,从政策方面进行积极调整,在灵活性的现代管理层面加以科学化呈现,要结合涉农企业的特征,来进行对基层贷款审批权限加以适当的调整。还要能充分注重对国企以及小企业的授信方面统一化,在贷款的额度以及期限等投方面都要能有明确的规定。然后就是要充分注重对信贷员的考核制度的制定进行健全,将经营的快捷以及高效等目标得以实现,才能真正有利于金融的稳定发展。第四,注重宏观环境的优化。当地政府要注重对涉农企业的贷款扶持。涉农企业要争取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在信贷政策各方面能对涉农企业进行倾向,政府也要对三农的发展充分注重。对现行的社会征信体系加以应用,对贷款的担保方式进行创新应用,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要加强,对涉农企业的发展能够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样才能有利于涉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4]。在贷款担保的方式上要能加以创新发展,结合不同用户的贷款需求以及企业发展特点等,要能有不同的贷款的方式。第五,在风险防范层面也要能得以强化,将稳健的经营发展目标得以有效实现。金融企业要能为客户以及自身的经营提出科学化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警示以及处理联动机制进行科学建立。金融企业在风险防范的策略上得到了加强,以及对涉农企业的贷款按照相应的程序科学实施,就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风险发生。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涉农企业的良好发展。

全文阅读

多措并举支持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受欢迎

平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平山县联社始终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立足实际,千方百计做好支持“三农”工作,持续加大对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今年的小额贷款业务拓展工作中走在了石家庄全辖行社最前列,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支农、助农的成功之路,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提升了农信社的企业形象。

扎实做好小额农户贷款工作

今年,该联社将营销农户小额贷款作为进一步拓展业务和增加效益的重头戏,他们按照“集中营销、批量授信”的指导原则,坚定“必须做、必须做好、必须无条件地做好”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了农户小额贷款营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多措并举支持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今年以来,该联社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实现信贷业务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在保障基本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择优扶持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放贷款5853万元帮助农民从事种、养业生产,使农产品逐步向多样化发展。二是对中小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将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以及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三是重点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大户、农村种养专业大户的发展。到5月底对制造业、旅游服务业、采矿业、材料加工等行业累计发放贷款4208万元。四是推广个人商用汽车按揭贷款等信贷产品,有效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帮助农户实现购车致富梦,推动了平山县个体运输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村信用社增效的“双赢”目标。自2008年10月开办汽车按揭贷款以来,累计发放239538万元,无一笔形成逾期,没出现一笔欠息情况。

全面实施“农信村村通”工程

自开展“农信进万家”活动以来,平山联社采取各种措施,服务“三农”、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一是营业场所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通知》,培养农民群众用卡习惯,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三是在各乡镇、村的指定合作商户家中布放银行卡受理终端,提供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等业务,并在县城、大乡镇及各商场、宾馆等消费场所安装POS机和农信银POS机共145台,为广大客户和农民朋友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服务。四是为了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

全文阅读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省涉农企业融资模式现状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互联网金融市场打破了传统的金融垄断局面,对金融的服务模式进行了创新。结合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涉农企业的融资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涉农企业的融资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陕西省;涉农企业;融资模式;现状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066-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P2P平台、电商平台及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摆脱融资中的困境带来了机遇,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传统金融垄断模式,利用平台优势与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的服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1]。本文以陕西省涉农企业为例,浅谈陕西省涉农企业的融资模式现状,通过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以及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省涉农企业的融资模式提供建议。

一、陕西省涉农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状况分析

第一,陕西省涉农企业的基本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陕西省所具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农业市场现已形成独具规模和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经调查研究表明,陕西省涉农企业目前已有96家,其中龙头企业群体共4家,实行集农业种植,加工与贸易于一体的生产销售模式,其中农产品注册商标共有43种,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共有18个,24家涉农企业具有质量体系认证,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且不少涉农企业已经获得自营产业贸易进出口,农业经济的发展增长较快。

第二,陕西省涉农企业的优惠政策。为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陕西省整体经济形式,陕西省政府对农业市场积极做出了政策性的扶持,对农业市场进行引导,并增加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统筹陕西省的城乡发展规划,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了陕西省农业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省涉农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涉农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这也是促进涉农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

第三,陕西省涉农企业的融资效率低。陕西省涉农企业多是小微型企业,处于成长期,具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但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是金融机构在审核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的信用等级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制度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力,企业的小规模下信用等级较低,从而影响了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导致企业融资的效率偏低。且由于小规模的涉农企业大多数为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生命周期较短,资金投入的需求较大,对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其次,对于中小型涉农企业来说,融资主要是用于流转资金,主要是短期的需求,且资金的需求较小,因此中小型涉农企业也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中小型涉农企业的融资与大企业不同,在一年内具有多次融资需求,金融机构需要重复授信,从而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与维护成本。此外,中小型涉农企业的资金量需求小,企业投入的资金少,而部分金融机构的门槛较高,从而增加了中小型涉农企业的融资难度。

全文阅读

关于构建涉农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思考

摘要: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不完全符合涉农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国完整、健全的涉农小企业融资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加强涉农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是解决涉农小企业融资难的必然的路径选择。构建完善的涉农小企业金融体系,既应充分发挥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的作用,又要根据涉农小企业的现实为其“量身打造”一些专门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方式;既要不断完善间接融资渠道,又要引入各种直接融资途径;既要注重正规金融的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功能。

关键词:农村金融;小企业融资;金融体系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016-04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一、非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涉农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了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在内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格局。然而,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未实质性改善农村的融资环境,尤其是涉农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更未得到根本缓解。这就意味着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不完全符合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我国完整、健全的涉农小企业融资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这是造成我国涉农小企业融资困境长期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第一,现有的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涉农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如果仅从表面考察,我国涉农金融领域并不缺乏金融中介:国内前5家大银行中有两家(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被定位为服务“三农”;国内仅有的3家政策性银行也有一家(农发行)专门定位在农村;农村信用社以及由其合并重组而成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机构遍布农村各地;此外,其他大型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被要求面向农村提供一些金融服务。然而,实践表明,上述金融机构在解决涉农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并不像人们设想的那么明显,特别是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小企业的力度与其资金实力更不成比例。究其原因,则是源于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专为涉农小企业而设立,加之金融机构商业化的改革导向和定位,更使其必然将融资的重点偏向城市和农村的大中型企业。众所周知,“三农”本身的弱势性使得“三农”融资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涉农小企业又因其高度分散、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而比农村大中型企业具有更高的融资风险和业务成本,使得大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涉农小企业融资具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本能,特别是在农行早已商业化并确定了上市的目标、邮政储蓄银行也被赋予商业化经营方向的情况下,即使要求这些银行必须面向农村融资,其融资重点也基本放在涉农大中型企业上,至于涉农小企业融资由于距贷款的“三性”原则相差太远,往往被这些银行所排斥。因此,在我国的农村金融领域,农村信用社事实上成为“三农”融资的主力军。面对广大农村地区大量小企业的巨大融资需求,仅仅依靠农信社的融资只能是杯水车薪。

全文阅读

涉农企业与合作企业间知识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 基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涉农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实现涉农企业成长壮大的关键。本文构建了涉农企业与合作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模型,并且分析了涉农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构成对合作双方之间知识转移存在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涉农企业家 合作企业 知识转移 社会资本

进入“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全面推进,涉农企业在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涉农企业的组织者、领导者――涉农企业家,要想迅速地促进企业的成长壮大,除了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机遇,增强发展活力外,必须借助于另外的“非正式组织”――社会关系网络寻求企业发展机会,利用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进行不断的学习,将网络中有利于涉农企业发展的知识资源进行转移、整合,提高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进而增强涉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关于涉农企业家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建立在企业群体范式上由信誉、规范引导的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是企业家动员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涉农企业家的社会资本主要是指涉农企业家与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如下图所示:

相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我国涉农企业普遍属于创业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存在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的特点,涉农企业家要想发展壮大企业就应避开自身弱势,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有效的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通过这种非正式的组织渠道以求发展。因此,涉农企业家可以积极利用个人社会资本,寻求合作伙伴,走一条合作创新的路子,并吸纳合作企业的新知识,进行一定的集成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二、涉农企业与合作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型

作为涉农企业家就是要将关系网络中的知识转化为本企业所有,因此,可以将转化后的知识分为私有知识和共有知识。事实上,合作双方间的知识转移所涉及的知识大部分为企业私有知识,由此,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可以看作是企业间跨越组织边界传递私有知识,从而将个体企业拥有的私有知识向合作双方共有知识转换的过程。据此,可以将涉农企业家与合作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型构造如下图:

全文阅读

涉农中小企业融资中政府角色定位分析

【摘要】 本文从涉农中小企业融资中资金供给方(金融机构) 以及资金需求方(涉农中小企业)的利益出发,通过对在高风险水平下供需双方的博弈分析,阐明金融机构面对高风险放贷对象涉农中小企业,其贷款供给意愿不强。通过对在高风险水平下贷款扶持政策的制定者(政府)以及资金供给者(金融机构)双方的博弈分析,并结合涉农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得出缓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府支持的结论,并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融资 供给 需求 博弈

涉农中小企业是指集合农业生产要素从事有关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年营业收入在2万万元以下的经济组织,涉农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涉农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紧张的困扰,其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影响到了就业、民生,直至社会稳定,如何破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博弈理论对涉农中小企业融资中资金供需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在高风险情况下,运用博弈理论对资金的供给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和需求主体(涉农中小企业)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并得出结论:解决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府扶持。

一、资金供需主体双方博弈的前提

1、局中人

本研究的局中人为资金的供给方(金融机构、政府)和需求方(涉农中小企业)。每个局中人都代表着某种共同的利益参加博弈。涉农中小企业参加博弈的目的是确定自己的最佳策略选择,使在风险发生时损失最小,使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最大;金融机构是理性的“经济人”,其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是非利益主体,其参与博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金融机构和涉农中小企业的利益需要,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参与的方式主要是提供资金和政策法规支持,并实施监督。

2、策略集合

本研究的局中人都有各自的策略组合。

全文阅读

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在农村金融工作中的探索

摘要:2016年国务院《关于落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探索对农业保险保单的质押贷款,支持保险资金开展涉农融资业务试点。现就近一年来实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农业保险保单质押等在农村融资问题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单 质押贷款 农村金融 探索

一、农险保单质押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风险大,是保单质押贷款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一项弱质产业,多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宣传,然而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融资情况是更加困难。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在农业中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然而,农业生产中由于普遍的难以预见性的病虫害、气候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农业减产形成的自然风险最为重要。由于以上两项风险的存在,贷款银行为避免更大风险,项目选择上多倾向于市场成熟的乡镇企业或利润较为稳定的大中型企业项目,即便给农业保险参保有相关保单作为质押,放贷银行也是很少关注。

(二)保险保单质押贷款融资成本高

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非常有限,土地多为与农户签订合同的流转土地,农业生产中多是钢架大棚,低值易耗的生产工具作为抵押物评估难,抵押各项环节多,评估费用高。农业保险保单进行质押由于保费和未来各种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贷款银行更看重提供担保。能为其涉农业务提供担保的多为盈利性的小担保公司,须支付较高比例的担保费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融资不但要支付放贷银行的利息费用,还需支付给农业保险公司按照参保额一定比例的类似于担保费的额外保费。农业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经过调查和分析,了解涉农企业及种植户个人自身规模较小,无直接可抵押物及实物反担保,担保公司考虑风险因素认为涉农项目风险大,为此也多不愿意开展此项业务。

(三)财务管理水平与规章制度缺失不利于融资

全文阅读

大数据对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影响研究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时代的背景,能在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支持涉农企业进行正确的管理决策。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并得出涉农企业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大数据;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66

最近一些年来,涉农企业面临着一体化经济和信息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为保证涉农企业能抢占更大的市场竞争,应当使其管理决策水平得到提高。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涉农企业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增加,然而在管理决策上受到其影响也大大增加。所以,亟待进一步对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受到大数据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1 大数据定义

目前,专业研究领域尚未对大数据技术的概念进行明确规定,其中存在以下几个典型的观点:IT权威研究结构Garther公司对该概念进行界定,即为在新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量信息资源,并且具有良好的处理信息的能力;NSF对大数据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为在多种数据源的基础上构建的丰富且长期性的分布式数据集;麦肯锡对其也作出定义:即为在突破传统数据软件功能的数据集合,在规定时间内能高效管理数据,涉及采集、储存和分析数据等。上述对该概念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大数据技术的特点,能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同时摆脱数据信息的限制,能对数据信息进行充分掌握,并用专业化的手段处理数据信息,在加工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

2 大数据特征

2.1 高速性

全文阅读

大数据对涉农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时代的背景,能在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支持涉农企业进行正确的管理决策。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并得出涉农企业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大数据;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影响

最近一些年来,涉农企业面临着一体化经济和信息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为保证涉农企业能抢占更大的市场竞争,应当使其管理决策水平得到提高。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涉农企业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增加,然而在管理决策上受到其影响也大大增加。所以,亟待进一步对涉农企业管理决策受到大数据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1大数据定义

目前,专业研究领域尚未对大数据技术的概念进行明确规定,其中存在以下几个典型的观点:IT权威研究结构Garther公司对该概念进行界定,即为在新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量信息资源,并且具有良好的处理信息的能力;NSF对大数据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为在多种数据源的基础上构建的丰富且长期性的分布式数据集;麦肯锡对其也作出定义:即为在突破传统数据软件功能的数据集合,在规定时间内能高效管理数据,涉及采集、储存和分析数据等。上述对该概念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大数据技术的特点,能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同时摆脱数据信息的限制,能对数据信息进行充分掌握,并用专业化的手段处理数据信息,在加工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

2大数据特征

2.1高速性

由于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基于此,涉农企业在形成信息的同时能高效处理这些信息,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决策,由于大数据存在高速性的特点,因而能实现上述现实需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