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相关知识

审计相关知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立体循环式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审计是一门对理论和实务要求较高的财经类专业课程,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都感到难度很大。本文设计的立体循环式教学法基于系统的观点,将原有的审计知识体系划分成具有相互关联的多个知识层次,并通过相关知识点的连结实现各层次知识的立体循环,从而解决审计教学与学习中的现实困难。

关键词:审计 教学 立体循环

1 立体循环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立体循环式教学法是对现有完全遵循教材章节来组织和安排教学的一种大胆尝试,它的内涵与特征充分体现了系统观与整合理论。

1.1 立体循环式教学法的内涵

立体循环(vertical circulation)是指在不同层级间流动,这种循环既要保证同层内流动通畅,又要在不同层级间设计连接点并构建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一体化循环。立体循环是建筑学、气象学和海洋学中的专业术语,在我国立体循环的应用还体现在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水产养殖和生态农业等领域。

由于任何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客观上也存在着多个知识循环,不同循环中的知识点相互交错,故将立体循环的方式引入教学,本文称之为立体循环式教学法。

立体循环式教学法是根据课程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多个层次的知识循环,并通过不同层次间存在交错的知识点,将不同层次的知识循环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内部相互关联的一体化知识循环。教师在按照既定的教学顺序对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同时对该知识点所在各知识循环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适度串联,以立体循环的方式进行解析,从而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具有立体循环的知识体系。

全文阅读

知识经济的审计创新

一、知识经济时代审计创新的内容

(一)政策与制度的创新要对审计的有关制度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完善,对审计工作的环境进行优化,要始终以改革创新为使命,对于相关的审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审计行为进行监督。我们一定要对审计的监督问题给予重视,它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使相关的审计理论得到运用,所以要经常策划一些监督活动。在对审计的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创新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审计的创新一定要保证审计的工作质量,相关的报告要具有合法性,要依据法律政策来进行审计工作。知识经济时代促使了审计制度的不断革新,对于审计领域的整个体系都要进行创新,当前我国的审计制度依附性较强,并且在监督方面还不够重视,在审计工作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审计机制要逐渐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要进行约束,保证其工作质量。(二)审计技术的创新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早期的审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审计领域工作的需要。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追求合法性,而现今更加追求效益审计,较多的对财务收支的效益进行审计。当前形势下,对专项审计的调查越来越重视,在工作技术方面,结合了很多学科技术和专业知识,在工作方法上,传统的审计就是简单的查账,而当前的审计还可以采用抽样调查及内控测试等方式。在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越加广泛的同时,计算机操作技术逐渐得到重视,当前的审计工作方式,也逐渐依托信息网络技术。相关的审计机构一定要不断更新管理思想,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对审计的需要。(三)审计观念的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转变,审计的相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尽管知识经济的特征包含一定的虚拟性,但也要树立实际的审计观念,与此同时还要有国际化的理念。审计工作必须注重其发展性和延续性,不断开拓视野和观念,按照当前审计领域的变化,要对其工作的内容和计划进行转变,要将审计的形式也进行相应的转变。审计工作一定要有超前的观念,对审计的环境进行创新,还要对其工作内容不断完善。知识经济时代下,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要不断加强风险的防范意识,要提前制定出风险解决策略,将审计工作中蕴含的风险因素消除,将风险程度降到最低。(四)审计内容的创新审计工作的内容,一定要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要掌握当前环境的规律,并具有创新意识。审计内容中,有关主体对客体的审计监督,要考虑怎样将其职能充分利用,让相关的经济活动具有合法性和合规性。要让审计的主体体制符合社会需求,其出具的工作报告也真实有效。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对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发挥中介结构的职能。其次是对政府和社会的审计监督,要对其法律体系不断革新,对审计工作的职能和范围不断深入探讨,对审计报告和披露信息进行强化管理,对工作质量要进行监督,完善评价体系。

二、知识经济时代审计创新的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首先,要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确保其不再出现虚假的工作报告,让审计中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要采用有效的审计方式,对审计工作实时监控。其次,要对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进行验收,要经过专业检测人员进行审计结果的评估。还可以建立审计监督的公共页面网站,让社会各界包括媒体、政府相关部门等,对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进行共同的监督审核。(二)培养专业审计人才审计单位要注重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后续培养,要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不断迎接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国际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尤其是各个国家之间人才的竞争。要想将审计工作的目标完成,一定要依靠人才发挥自身的能力,所以,我国一定要重视对审计人才的培养,结合审计人力资源的规律,发掘并培养出一批优质的审计人才,为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提升工作的效率,促进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想让当前的审计工作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一定要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培训和指导。但我国相关部门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所以,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审计人员培训体系,并且要经常举办一些审计培训的有关活动,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审计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不断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审计人才团队。(三)建立约束机制要想使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约束制度,现阶段我国的审计领域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约束制度,导致审计监督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工作成效。所以,亟待解决审计工作中的这个问题,国家所有相关的单位及部门,都要对审计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要认可审计监督的有利作用,围绕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政府有关门部要设置专用的经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问题日益增多,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合,由此会增加许多经费的支出,要对为审计工作创新做出贡献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表彰奖励。(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建设也日趋完善,传统的审计技术已经不再适用。在审计工作中需要很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不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还保证了工作质量。会计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从质量和速度两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推动审计的信息化发展。在满足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同时,还将审计工作的整个环节都进一步完善,并且使审计工作人员的技巧和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革,推进审计事业迈向一个新的层面。

三、结论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要与时俱进,对审计工作进行开拓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审计领域的需求。审计工作在不断创新和变革的同时,才可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尽管当前我国对于知识经济所蕴含的意义还不够深入认识,但我们更要敢于尝试,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和困难。审计工作要想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就要经过多次的创新和实践,才能使审计领域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姚会利 单位: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全文阅读

专家系统在审计实务中应用

[提要]本文将计算机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理念与审计实务相结合,提出审计工具智能化的设想,即通过引入专家系统的思想体系,阐述了现阶段由于上市公司频频造假所导致的审计中介机构面临严重的信用和生存危机条件下建立审计专家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具体分析了构建审计专家系统可供利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初步建立了审计专家系统的模块体系。

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监督活动,其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审计工作仍以手工方式进行,“效率低、质量低、风险大”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在传统审计工作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以一种集人类审计专家经验智慧和计算机智能技术于一身的审计工具来改变这种“双低一大”的现状。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对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客观上需要采用一套不同于对手工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体系。

一、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如判断、推理、设计、思考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人类的思维认知活动,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如下的过程:接受外界信息刺激——大脑根据已知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决策——人类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由此,科学家们认为,计算机也可以用其各个部件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过程:计算机输入设备接受外界信息——中央处理器根据人类编制的智能处理程序进行运算,得出结果——输出设备显示运行结果。这一过程是计算机通过执行相应的程序来完成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基本模式。

一般来讲,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具有大量专家水平的某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解决那些需要专家决定的复杂问题。专家系统可以解决的问题一般包括解释、预测、诊断、设计、规划、监视、修理、指导和控制等。随着人工智能整体水平的提高,专家系统也不断获得发展。目前,高性能的专家系统也已经从学术研究开始进入实际应用研究。

二、审计专家系统

审计专家系统(AuditingExpertSystem)是建立在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与普通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不同的是,它利用人工智能的原理,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推理,作出相应的判断,提出审计建议及线索,以供审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重点审计,从而得出审计结论。建立审计专家系统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进而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

目前我国还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这一方式,在对一些经营规模较小,业务量不大的单位进行审计时,尚能应付。但在对经营业务量大的企业进行审计时,弊端就显露出来了。由于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过大,从客观上制约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若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审计,就不可能做十分详细的审查,无形之中提高了审计风险,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全文阅读

审计人员判断绩效思考

[提要]本文在回顾了已有审计判断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三类,并探讨了各类因素的具体内容。

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具体形式就是审计判断绩效。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还是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审计判断绩效也是衡量审计判断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基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审计判断绩效及绩效函数

(一)审计判断绩效的涵义

什么是审计判断绩效(AuditJudgmentPerformance)?最为典型的当属Libby(1995)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他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显然,此定义是对一个好的判断绩效的定义,并不是对审计判断绩效的一般定义,因为审计判断绩效可能好,也可能差。笔者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的标准的相符程度。

这里所说的标准包括效果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成本,又不能过高。修正后的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是符合一般的业绩定义的精神的,是以审计判断的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判断绩效的。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效果性和效率性是比较难于确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审计判断绩效的计量是比较困难的。

(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

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inhorn和Hogarth(1981a)以及Libby(1983)提出的等式(1)表示的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函数:

全文阅读

会计毕业论文: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提要]本文在回顾了已有审计判断绩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三类,并探讨了各类因素的具体内容。

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具体形式就是审计判断绩效。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还是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审计判断绩效也是衡量审计判断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基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审计判断绩效及绩效函数

(一)审计判断绩效的涵义

什么是审计判断绩效(AuditJudgmentPerformance)?最为典型的当属Libby(1995)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他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显然,此定义是对一个好的判断绩效的定义,并不是对审计判断绩效的一般定义,因为审计判断绩效可能好,也可能差。笔者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的标准的相符程度。这里所说的标准包括效果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成本,又不能过高。修正后的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是符合一般的业绩定义的精神的,是以审计判断的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判断绩效的。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效果性和效率性是比较难于确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审计判断绩效的计量是比较困难的。

(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

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inhorn和Hogarth(1981a)以及Libby(1983)提出的等式(1)表示的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函数:

绩效=f(能力,知识,激励,环境)(1)

全文阅读

审计职业判断对教学的启示

现阶段,2010版新修订审计准则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特别强调执业中要保持职业怀疑,运用审计职业判断。审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认识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审计判断的主要因素及主要判断事项,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基于新环境下对职业判断的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按专业胜任能力框架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对审计教学工作者考虑如何提升在校学生的判断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审计职业判断研究现状回顾

(一)理论界的关注 西方的审计理论对审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早于我国。追溯审计人员诉讼案件的增加、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的变化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一些案件的审理中,法院的判决态度、公众对审计人员责任的期望、及公众对审计人员的责任开始发生了变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随着审计责任的扩大,针对审计人员审计失败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这时,审计人员经过大量审计判断发表审计意见时,所包含了源于审计判断的固有风险引起了审计理论界的关注并开始对职业判断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还很陌生,进入90年代,随着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恢复重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逐步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对审计责任的了解也在增加。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时有发生。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震惊行业乃至全社会的案件,更是让人们反思。研究如何避免法律诉讼,成为职业界非常关注的问题,行业内人士开始重新慎思审计职业,审计职业判断问题引起了我国审计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判断的影响因素分析、审计判断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方面。

(二)审计实务中执业准则的演进 审计执业准则作为审计人员执行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审计人员执业的权威性标准。从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明确执业责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角度出发,审计准则的演进体现了准则导向的基本理念。现代审计从制度基础审计逐步到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职业判断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重视。当今世界,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企业组织结构及其经营活动方式日趋复杂,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影响经济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大,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和估计难度加大,一些企业管理层出于筹资和业绩考虑进行舞弊的动机仍然存在,这使得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执业环境和执业风险。国际审计准则开发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至此,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职业判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我国2006年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已达到与国际准则趋同,并随国际审计准则的变化而不断修订与完善。如2010版修订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01号—注册会计师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16条、22条更加明确地强调了审计职业判断的含义及其工作要求,体现了对审计职业判断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

(三)审计教学中的认识 从职业需求对审计教学的影响分析,审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与社会对审计职业的要求相吻合,不同层次的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虽有差异,但就审计课程而言,本科阶段教学中应知应会基本的、核心的知识与能力应该是相同的。从培养大学生思维方面,审计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审计职业判断的能力。从技能方面,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性和胜任能力培养,强调在具体环境中分析判断,应用知识。各类高校纷纷开设校内审计实验室,开审计实训课,并改进了教学方法与手段。如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这些都表明在审计教学中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训练有了较深的认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2010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都突出体现了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

从审计职业判断的研究可以看出,理论界和审计职业实务领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教育与培训领域还相对滞后,从目前各院校审计课程教学现状看,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传统,多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注重理论教学,教材内容过于关注准则条例、规章制度的条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处在认识阶段;实践教学缺乏相对统一有效的模式,实践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高校审计教师队伍素质差异性大,教师实践锻炼不足,难以在教学中传授价值较高的职业能力等。 所以,高校审计课程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

二、审计职业判断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判断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是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特征。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判断与知觉是人们做事的两种方式,心理学称“态度”。审计职业判断可以看做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具体审计事项认知的心理过程。

全文阅读

江西省实施环境审计的障碍分析

【摘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指向生态经济,环境审计也是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江西省目前在环境审计方面极不完善,若实施环境审计,对江西的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对江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文章从对环境审计的意义认识不足、环境审计立法缺失、环境审计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及教育培训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实施环境审计的障碍。

【关键词】 环境审计; 江西省; 障碍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指向生态经济,环境审计也是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江西是个生态大省,发展生态经济势在必行。江西在“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下,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实行环境会计、环境审计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审计要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保护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的措施就是实施环境审计,合理制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但目前江西的环境审计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江西实施环境审计的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环境审计的意义认识不足

(一)研究相对滞后

环境审计的开展,理论应先行,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理论相对滞后,不是理论指导实践,而是在实践中总结不成体系的理论。江西省的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能结合实际去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的开展也较迟,因此直到1999年,环境审计才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但目前仍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仅限于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我国环境审计实务及理论研究状况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虽然是1998年审计署组织了有关人员编写《环境审计》实务丛书,开创了我国“环境审计”的新局面,但由于环境审计的学科独特性,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及实务严重滞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开展。

据笔者调查,目前江西省所有的高校中都没有开设环境审计的课程,对环境审计开展专题研究,在江西省的省级课题立项中,也没有专门的对环境审计的研究。而且审计人员也鲜有将环境审计的内容融入日常审计工作中。

(二)对环境审计重视程度不够

全文阅读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策论述

一、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成为一名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有一定的从业经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内部审计人员还要掌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并且对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要相当的熟悉。但是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即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除了专业知识外,对金融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较少涉及,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时不能很好地适应,专业胜任能力不高;很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缺乏一名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的客观和职业审慎态度。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标准有待提高

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制度和控制标准是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准绳,能够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我国从1995年,先后颁布实施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审计事项及权限、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内部审计人员资格和职业道德以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是,我国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标准仍然不健全,还存在着缺陷。与审计的其他两个方面,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较,我国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标准更是不完善。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以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做了规定,但没有强制力,其中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规定得也不明确。许多企业并没有制定内部审计章程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没有制定规范的内部审计业务流程控制标准,对于违反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的内部审计人员也没有具体的惩罚规定,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对内部审计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设置应遵循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的质量,由此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建立在较高层次上,从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效率。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部审计工作有效进行的基础。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方式应该是由公司的董事会直接领导,使得内部审计机构与别的部门相对级别较高,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但在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时也不能盲目的跟随,应根据我国企业目前的现状,借鉴国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经验,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在保证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基础上,还要保证能对企业的经济责任、经营行为和各职能部门实行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顺利进行。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首先,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从准入门槛方面来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而对专业知识的检验,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在从业资格上。内部审计行业也可以参照民间审计职业中只有取得内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才有资格承担审计业务的规定。为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进行相关的专业资格考试,只有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允许参与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技术职称考试,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和技术水平。在考试内容方面不仅要涉及审计知识,还要涉及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这样从某些方面能够促进审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再次,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地了解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等方面的相关法规的更新情况。通过进行后续教育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不断地更新,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在规范中明确规定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后所要受到的惩罚。通过培训等方式,是内部审计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监督的途径和渠道,在外部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

(三)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内部审计的法规建设。科学、严谨、具体的内部审计执行标准和准则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能顺利进行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仅仅靠协会的没有强制力的相关规定是不能实现的,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并制定内部审计准则。首先,相关国家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法规,保证内部审计的合法身份,尽快使内部审计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加强内部审计法规的可操作性。针对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法规规范规定较笼统的情况,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审计法》和《内部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全文阅读

审计师经验与分析程序绩效浅析

分析程序是指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来评估财务信息的合理性,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在该过程中审计师的经验对提升分析程序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审计师经验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影响和意义。

一、审计经验与分析程序绩效

(一)分析程序绩效的含义 分析程序实质上是一个充满职业判断的过程,因此,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定义可参照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进行理解。通常可以将绩效理解成分析程序的执行、判断结果与一定的判断比较标准相符的程度。更确切地说,一定的判断比较标准应从效率和效果两方面理解,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即提高效果性,又不能过分追求效果性而使执行成本过高,从而忽略了效率性。因此,良好的分析程序绩效实际上是效率性和效果性之间的一种微妙平衡。效率标准是衡量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效率高低的标准。审计人员由于进行的是有偿服务,在追求高质量审计工作成果的同时,必须考虑完成审计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分析程序的引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审计人员在执行分析程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寻找造成异常波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因此,分析程序执行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找到造成非正常波动的所有原因,尤其是主要原因。如果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因素,则势必导致对某些重要审计领域的遗漏,从而加大审计风险。

(二)审计经验与分析程序绩效 执行分析程序时,审计师需要评估各个期间账户的余额以确定哪些账户余额可能存在错误,在此基础上确定进一步详查的范围。在该过程中,经验可以提高审计师的绩效,因为经验可以为审计师提供一个增长自身知识和增强利用自身知识能力的机会。Bonner和Lewis(1990)认为,拥有更多经验的审计师通常执行分析程序比经验少的审计师效果更好。经验研究提供的证据认为,分析程序的绩效至少同以下三类经验正相关:一般性审计经验(General experience)、客户相关产业的审计经验(Industry experience)以及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Er-ror-specific experience)。所谓一般性审计经验是指审计人员执行一般性的业务循环审计而积累起来的经验,如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销售和收款循环审计,这种经验一般新手在短期内就可以具备,属于最低层次的经验。客户相关产业的审计经验是指审计人员对客户所在行业的审计经验,因为行业之间许多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最终会导致会计处理的差异,与特定产业的经验可以为审计师提供如何对客户所在行业的会计账户错误进行诊断的知识。因此,如果客户所处的行业是审计师以往接触最多的行业,可以认为审计师具有与客户相同行业的审计经验。一般性审计经验和与客户相关产业的经验可以给审计师提供财务报表潜在错误频率的知识或错误是如何导致账户余额的异常变动的知识。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是指审计师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接触到各种各样财务报表错报所得到的经验,属于较最高层次的经验。以与客户相关产业的审计经验作为控制变量,Bierstaker(1999)的研究表明,对那些没有机会通过一般性审计经验而取得知识的审计师而言,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快速提高其执行分析程序的绩效;尽管拥有较高水平的一般性审计经验的审计师在确定造成异常波动的原因时,其判断更为准确,但在一般性经验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与特定错误相关经验的审计师其判断更为准确,该类经验可以提供特定的错误出现频率的知识。当发现异常波动时,这种经验可以帮助审计师尽快辨别出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但也可能对审计师造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阻碍审计师做出正确判断。

二、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和分析程序绩效

(一)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有助于审计师辨认存在错误的情况 在医学领域的判断性研究中,与诊断特定的疾病有关的经验能够为医生提供特定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提高医生再次遇到类似症状时的诊断能力。同样,在审计工作中,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提供模式化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强化在记忆中短暂存在的特定的诊断模式,这些模式可以提高审计师在执行分析程序时的效率和效果。其次,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改变审计师对特定错误发生频率的预期。在分析程序中,审计师会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认为出错频率更高的项目上,从而提高绩效。

(二)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表明审计师在其从事审计职业的开始5-6年里通过一般性的审计经验取得了大多数技术性的审计知识;当他们取得了足够的经验而被提升至项目经理的位置上时,他们已经能够有效地执行分析程序。但是,是否其他类型的经验可以更迅速高效地给审计师提供从一般性经验能得到的知识,从而加速审计人员的培养进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Biggs(1995)的研究发现,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比一般性审计经验更有益于快速提供技术性知识。其次,有关证据显示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找到一个更能节约成本的审计师训练方案。一般性审计经验及与客户相关的特定产业的审计经验可以通过执行审计业务取得,但依靠这些经验为审计师提供知识至少需要5-6年的时间,因此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训练为审计师持续地提供有效的知识。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设计一个存在特定错误的训练环境能加强审计师的推理能力,从而可以提升审计师执行分析程序时的绩效。此外,有关证据显示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寻找到一个更能节约成本的审计师训练方案。因此,理论研究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训练为审计师持续地提供有效的知识,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设计一个存在特定错误的训练环境可以加强审计师的推理能力,通过该训练可以提升审计师执行分析程序时的绩效。

三、经验在审计师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全文阅读

企业知识审计活动逻辑关联研究

〔摘 要〕知识审计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首要步骤以及知识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比较30种知识审计架构的审计活动过程的基础上,依据过程展示图的元过程图和元展示图的原理与技术,建立起企业知识审计的活动与子活动列表及其所包含的概念列表,深入揭示了知识审计活动的内在逻辑关联与相互作用关系,为现代企业更好地认知与实施知识审计,促进知识审计效益最大化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知识审计;审计活动;过程展示图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3.003

〔中图分类号〕F2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3-0017-05

〔Abstract〕Knowledge audit is the first step of implemen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Based on 30 kinds of knowledge audit frameworks,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knowledge audit lists of activities and sub-activities and concept lis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of Meta-process diagrams and Meta-deliverable diagrams of process-deliverable diagrams,and further revealed the inherent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of knowledge audit activities,then offered help and references for the modern enterprises to better cognize and implement knowledge audit and promoted to maximizing profits of knowledge audit.

〔Key words〕enterprise;knowledge audit;audit activity;process-deliverable diagram

知识审计(Knowledge Audit)作为一个横跨知识管理与审计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已经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1-3]。知识审计将审计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有机结合,将审计思想与方法应用到企业知识管理之中,促进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与实施,对企业知识资产与运作流程的效率性审计与效果性审计,是对现代审计理念的延伸和发展。知识审计不仅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首要步骤以及知识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在企业战略规划、蓝图设计、系统实施和持续改进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基于知识审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许多研究机构和国内外学者基于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知识审计架构与方法,如FKM-Audit法、HyA-K-Audit法、KAA法、SEKAM法、Strategi Model法等,涵盖概念性、过程性和测量性等多种性质的架构,但这些架构的关注焦点、实施步骤、具体内容、内在逻辑以及所使用的技术、基础条件等都不尽相同,造成了实际应用的困难。由此,本文拟对这些知识审计架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其所包含的审计活动展开内容分析,并采用元建模技术中的过程展示图(Process-deliverable Diagram)[5],深入揭示企业知识审计的运作机理,以及审计活动的内在逻辑关联与相互作用关系,为现代企业更好地认知与实施知识审计,提升知识管理绩效,促进审计效率与效果的最大化。

1 企业知识审计活动的性质与特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