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学博士论文

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生物学类)获奖的要领剖析

摘 要 文章以1999-2010年入选的生物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在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机构和指导教师三个水平上进行对比解析,总结提炼出获奖论文的特点,并提出了生物学科院系乃至高等科研院校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的规划设想。

关键词 博士培养 二级学科 高等教育 要领剖析 规划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为培养和激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教育部从199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工作,至今已历时13届。 其获奖数量已成为衡量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学科发展水平及博士生整体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①因此,对生物学获奖的学位论文进行研究,总结获奖论文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生物学科的发展乃至研究生的教育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方法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是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参评的材料除参评学位论文外,还包括最多5项代表性成果以便专家评议核查,其成果必须与该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且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及获得学位后一年内获得。

评选工作经过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初选、同行专家通讯评议②三个阶段后,由专家审定会最后确定入选论文名单。故我们应着重研究历年获奖论文各自达到怎样的科研水平,具备什么获选特征?依据这些分析,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就可对其生物学科发展及研究生教育培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政策。

全文阅读

导师对工科类博士生“软”“硬”创新特质培养思考

博士生创新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自评课题,对工科类博士生科研创新特质“软”“硬”两方面以及导师在博士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工科博士生博士生导师“软”“硬”创新特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博士生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98年以来,博士生教育规模以每年平均超过20%的速度递增。随着数量的增长,博士生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有关博士生质量提高,学界提出了各种观点、思考、建议,包括从“软”“硬”两方面提高,既要有规律、理论分析,又要联系实际,并指出导师在对学生指导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工科类博士生科研创新现状分析

博士生与硕士生、本科生的最大不同在于“研究”。我国在1992年《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中也指出“博士教育的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学位条列》第6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标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不难看出,博士教育中,具备科研和实践技术创新能力是获取博士学位条件之一。

作为工科博士生,其科研创新又具独特性。(1)应具有理论意义;

(2)应具有工程或技术研发创新意义。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者交流中,一些导师反映目前博士生研究有偏“软”、偏“硬”倾向,偏“软”是研究缺乏与实际联系,偏“硬”是缺乏规律、理论分析。从软的方面看,一些博士生愿搞模型、算式,不愿动手实验,不愿联系实际进行研究。从“硬”的方面看,现在工科院校中,博士生普遍存在做研究逻辑思维能力不高问题,博士生论文像科技报告,工程味道太浓,科学研究不足,高水平创新性学术论文难出现。

为培养这种“软”“硬”兼顾的科学品质,许多导师强调工科博士生首先要有理论上的创见、研究,再者还要具有重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素质。目前我国工科博士生在这两方面都不足,特别是实践创新远不够。浙江大学在“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中指出,我们有着庞大的博士生队伍,但原创性科研成果少,与企业联系的、现实效应强的创新成果更少。

改变这一情况,涉及方面很多,其中导师作为博士生创新的第一负责人,将对博士生的创新有直接影响。为此研究工科博士生创新,必须研究导师如何发挥作用。

全文阅读

生物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生物学专业包括动物、植物生物学和生理学等,其学位是授予个人的一种学术称号。凡申请学位的人,必须写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成绩合格者,方能授予学位。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新的见解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评审用的论文。学位论文共有三级,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三种论文由浅入深,一级比一级水平高。三种论文可以是同一选题,也可以是不同的选题。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根据申请学位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其论文有不同的要求。

学士学位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授予学士学位需达到下述学术水平:一要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两个条件,不仅是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也是撰写学士论文的要求。根据《条例》要求,学士论文考察的只是“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初步能力”,因此论文的题目不宜太大,论述的范围不宜太宽,只要对某个问题有一定的创见,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看法,就是一篇好的学士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条例》规定,授予硕士学位需达到下述学术水平: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论文的要求比学士论文高,通过答辩的硕士学位论文基本应达到发表水平。硕士论文的选题应遵循先进、实用、可行三项原则,其既可由导师在研究方向上指定一个范围,由研究生自己选择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由导师指定研究题目。

博士学位论文:《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需达到下述学术水平: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是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生是我国学位培养的最高层次,其学识水平、科研能力和创造性的成果主要通过论文来体现。博士论文有以下特点:创新、系统深入和独立完成。

二、学位论文的写作格式

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化要求基本相同,本文仅就学位论文撰写中的特殊要求简要介绍如下,包括署名、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附录、目录和字数。

全文阅读

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评审初探

摘要: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国际化评审,既是为提高博士培养质量而进行的大胆尝试,又是博士培养国际化的必要举措。本文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科进行的国际化评审实践出发,深入分析专家的评审重点,通过对比和总结,试图为今后国内博士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化评审;评阅意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35-02

一、国际化评审的重要意义

博士培养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和科技水平,而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即论文采用全英文书写,主要由外籍专家评审,并采用全英文的方式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对博士论文进行国际化评审,有利于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评审促进博士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提高,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同时国际化评审有利于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因此,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国际化评审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国际化评审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一些高校花大力气建设了一批全英文专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我国攻读全英文博士学位。有些高校甚至聘请了国际知名外籍教授担任全职教授或兼职博导。这部分博士生毕业全部撰写英文论文。采取国际化评审的方式,更符合这些师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众多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建设了一大批双学位博士生项目。试行博士论文国际化评审,有利于博士生的培养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吸引了国外优质留学生生源来我国攻读双学位项目。

全文阅读

掌控你的博士学位

Patricia Gosling

Mastering Your PhD

Survival and Success in the Doctoral

Years and Beyond,2nd. Edition

2011

Softcover

ISBN 9783642158469

博士生和他们的导师经常倾向于只关注博士论文所涉及到的研究工作而无暇顾及其它。而在其它许多问题上,诸如怎么组织工作、怎么做报告、怎么进行团队合作、怎么和导师相处、怎么有效率地管理时间等缺乏关注度。而许多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在回顾往昔的时候都认为,学习如何处理复杂问题以及如何与协作者合作愉快比学位论文所涵盖的内容更有价值。

全文阅读

浅谈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1-1730-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医学博士研究生,作为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思维,开发创造性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就是要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批判性思想方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然而,创造性、创新能力并非少数天才任务的品质,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1]。因此,作为医学博士研究生,如何通过改善学习,完善自身素质,将自己塑造为锐意开拓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1 塑造创新人格

毫无疑问,做好任何一种事业都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的参与,这与其说是一种气质品格,不如说是人格的力量。只有在独立人格的力量基础之上产生的科研成果,才有可能是创造性的。塑造研究生的创新人格,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医学博士生,经过了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在医学临床和科研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基础,毋庸置疑具有较好智力素质,也将肩负进一步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向前发展的重任。然而,多年的实践表明,医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不令人满意。而所有具有开拓意识、事业取得成功的人士,之所以有骄人的业绩,是与他们过人的个人素质分不开的。因此要提高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其科研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博士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献身科学精神。科学道德教育应成为博士生的必修课,教育博士生要正确处理科学和名利之间的关系,课题的参与者和论文的署名者,首先应为责任的象征,其次才是荣誉。个人名利的获得,必须严守职业道德规范,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获得。创新成果的产生,必须在求实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逻辑分析、严谨的试验设计和严格的试验操作。

2 激发创新思维

当今世界,科技实力的竞争,实际就是科技创新性与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科研活动的灵魂,创新思维是产生创新的原动力,它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得到生动内容,即直觉思维形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包括联想、想象、逆向思维、逻辑推理等抽象的思维形式,对事物及其发展做出不同于寻常的分析判断。创新思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天才的人物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注意学习、长期培养才能形成[2]。

对于医学博士来说,培养创新思维,应注重独立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品质和想像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要从学习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摆脱传统的束缚和习惯的影响,对已知或未知的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提高自己的见解开始。同时培养思维的敏感性,对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学术前沿和动态保持敏锐的观察,细心学习积累这些新鲜事物产生物质和思想背景,以及使这些事物得以产生的思维上和实践上的方法,为日后的创造性科研活动做准备。另外,在教学上也应灌输创新的思想,培养创新学习、创新思考、创新实践氛围。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科研的实验设计、实施、结果的总结以及合理的解释和论文组织及发表的过程。而且,在之前,一切创新都无法体现。无论是低水平重复,还是高水平重复,都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其论文均无任何“创新”可言,其学术价值也不会很高。因此,要求医学博士生要有勇气去突破,要敢于想,敢于闯,敢于实践,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同时,将创新的意识落实到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学校方面也应积极培养孵育创新的机制。

全文阅读

英国新制博士生教育研究及启示

摘 要:新制博士生教育是英国博士生教育应对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产物,由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开设,涵盖4大学科120多个不同专业。其入学条件与英国传统哲学博士生的入学条件相同,新制博士生教育在培养内容上将所学专业的正式课程学习、广泛领域的研究和专业技能培养与具体的论文研究相结合,在指导方式上将哲学博士生教育的个别指导与专业博士生教育的合作指导相结合,使博士生教育从传统的纯学术性走向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

关键词:英国;新制博士;博士生教育;启示

近年来,英国博士生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新的博士生教育项目的产生与发展。受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影响,为应对知识经济、市场竞争等提出的新挑战,弥补传统哲学博士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英国博士生教育在传统哲学博士的基础上,先后衍生了专业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课程博士(Taught Doctorate)、论著哲学博士(PhD by Published Work)、实践博士(Practice-Based Doctorate)、新制博士(New Route PhD)等类型,培养目标从单一的以学术为业走向职业分化。本文以英国颇具特色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制博士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介绍其产生背景、培养目标、开设学校和专业,并从入学标准、课程设置和导师指导三方面分析其人才培养特点,以为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启示。

一、新制博士生教育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英国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一是哲学博士学位的实用性受到了质疑,雇主们认为博士毕业生并未具备长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技能;二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英国大学面临的财政困难及随之发生的大学教职岗位的缩减,导致博士毕业生获得学术职业的机会减少;三是哲学博士的毕业率常令人不满意,导致人们对哲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和目的进行重新思考;四是针对新兴学科,尤其是专业领域,传统哲学博士并不适用;五是非全日制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博士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更加灵活。1993年,英国政府在《实现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Realising our Potential: A Strategy for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白皮书中指出,博士生教育在公共财政经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使对其的财政投入物有所值,不仅能满足纳税人的利益,也能满足博士生个人的发展需求。[1]

2000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总结了美国博士生教育的特点:一是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而不是局限于博士论文的狭窄领域;二是使学生具备重要的通用技能;三是开展团队合作;四是定期开展正式评价;五是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六是开展研究项目,进而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这与英国哲学博士聚焦于培养单纯的学术职业所需要的学术研究能力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开始思考英国博士生教育的未来,建议重新定义博士生教育的学习课程、增加明确的培养内容、拓宽博士生的技能和知识领域。[2]

2001年,在英国政府、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全力支持下,英国10所著名研究型大学发起了新制博士生教育项目。新制博士生教育符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制定的博士生教育标准和原则。

新制博士与传统哲学博士属于同等学位,是一种教育选择。新制博士生教育不是对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的取代,而是对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和专业博士生教育的继承与扬弃,兼取两者之长、避其所短。它保留了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博士生教育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通过增加通用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克服了传统哲学博士生教育因缺少职业技能培养和专业博士生教育因技能培训过度专门化带来的博士生就业的单一指向性,新制博士能胜任大学教学、企业管理、政府和公共服务等工作(如图1)。

全文阅读

花梅子的毕业论文

螃蟹花梅子就要从海洋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了。和许多研究生一样,她要写一篇毕业论文。花梅子主修的是妇产科专业,这次花梅子通过实习、调查、研究,已写好了一篇论文《海洋动物的生殖方式》。花梅子信心十足,通过电子邮箱把论文和信一起发给了她的研究生导师龟博士。

尊敬的龟博士:

您好!

实习和社会调查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我已写好了论文《海洋动物的生殖方式》,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此致

敬礼!

花梅子

××年×月×日

全文阅读

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探讨

【摘 要】 本文针对国内高校普遍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时,应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不少业内人士对这样的要求持反对意见的现实,阐述了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依据;论证了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关系;分析了矛盾存在的原因,说明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有一定的必要性。提出改进的建议:引导博士生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制定完善的学位申请审核和评价体系;制定更加细致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关键词】 博士生;学术论文;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年来,我国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达到347所,累计为我国培养了33.5万博士,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1]。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学位授予单位也更加关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获奖、发明专利等。这其中,又以学术论文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要求,有不少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认为导致博士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研究效果下降、博士生在时出现逆向选择以及高校在论文要求改革上的博弈态度等问题[2]。那么是否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已经没有必要甚至必须取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依据

1、国家规定的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中,体现出有关要求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第六条中,对于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达到的学术水平描述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各高校针对上述要求,对博士生制定了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过参加科研工作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并最终撰写学位论文,来证实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也提到“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的,应当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有关的出版著作、发明的鉴定或证明书等材料,”并且指出,在经过一定的审核认定程序后,“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 这说明,发表学术论文不仅仅是取得了科研成果,同时也反映出博士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发表学术论文可以反映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创造性

全文阅读

研究型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驱动力分析与思考

摘要: 博士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博士研究生的科研驱动力主要有学术职业目标、对研究的兴趣、高水平成就和学术价值判断等内在因素以及学校和院系的科研要求、导师指导和要求、助研津贴、实验室条件、学术数据库建设、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外在因素。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要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举措,蕴育和激发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动力。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内在动力;外在动力;研究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5-0101-05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坚力量的研究型大学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并把博士研究生视为科研的主要力量。蕴育和激发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动力,首先要分析博士研究生科研的内在和外在的驱动力。

一、 博士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科技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目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大学科技创新活动是现代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博士研究生是重要的生力军,其科研质量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关系到整个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

以研究型大学Z校为例,迄今为止该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67个(不含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达到8 241人。近年来,Z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科研产出份额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层次不断提高,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对Z大学2002—2010年自然科学研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博士研究生与研究项目、科研经费、科研产出均具有极其显著相关性,特别是国际论文、SCI论文、专利发明等科研产出相关性均在0.9以上,其中与SCI论文相关性高达0.984。调查显示,博士研究生参与了Z大学大部分的科研项目,承担了大部分的研究任务,在、申报专利等显性科研成果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Z大学科研创新体系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首要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1]。博士研究生作为科研的重要力量和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承担着研究型大学相当部分的科研任务,其科研质量关系到整个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同时,博士研究生科研动力受制于多方面的因素,并直接影响到其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激发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对于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