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科普论文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精选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1篇

开宗明义,本文所说的“儿童” ,是指小四至小六学童。幼儿园至小三,坊间称“低幼”(低年级及幼儿),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筹内。至于“少儿”,原为大陆用语,涵盖小学至初中(国中)。台湾国中生的升学压力沉重,家长和老师并不鼓励国中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因而坊间的少儿读物,虽名为“少儿”,其实诉求对象仍以小四至小六学童为主。

以《科学月刊》和《科学发展月刊》为中心,台湾已有一批写作成人科普读物的作家,彼等或为好之者,或为乐之者,水准已相当可观。相对来说,尚缺乏一批称职的儿童科普读物作家。坊间的各种儿童刊物,科普虽为其重要内涵,但主事者往往认为儿童读物不需专业,任何题目都可交给“”处理。们什麼都写,哪能写出水准?

笔者曾为《联合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生报》儿童版及《国语日报》写过科普专栏;曾参与《少年科学》、《科学研习》、《儿童21》、《新世纪儿童周刊》、《小大地》、《地球公民365》、《小达文西》等儿童刊物编务;曾为多家报刊写过儿童科普文章。在此,谨将一己心得草成本文,藉以拋砖引玉,愿与科普论坛者切磋。

1信、达、趣

当今科普大家沈君山先生曾袭用严復“译事三难”信、达、雅,提出通俗科学读物写作(即科普写作)三要诀——信、达、趣。 大陆科普界倡导科普“三性”,即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以三性多寡判定优劣。大陆的科普三性,科学性相当于沈先生的信,艺术性包含沈先生的达和趣,至于思想性,沈先生的三要诀未曾述及。

对成人科普读物来说,思想性极为重要,当科学性、艺术性俱足,思想性就成为评比优劣的指标。所谓思想性,是指传达作者一己思想,或成就一家之言。对儿童科普读物来说,思想性并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个人认为,写作儿童科普读物,沈先生的三要诀已敷需要;写作成人科普读物另有评量标准,笔者曾有专文讨论此事。

前新竹清华大学校长、物理学家沈君山先生是台湾科普写作大家,曾倡导通俗科学写作三要诀——信、达、趣,此三要诀可作为儿童科普写作的指导方针。

沈先生所倡导的科普三要诀,“信”(科学知识信而有征)是基本功,对儿童科普来说,只要大学本科系毕业,写作本行内容应可应付裕如。至于“达”(文辞畅达无碍),笔者主持编务时,经常对同事说:“任何儿童读物,都应该具有模范作文的功能。”儿童读物还得考虑教育、心理和美育,笔者也常说:“儿童读物是重工业,不是轻工业。”笔者还主张儿童读物不宜模仿儿童声口,孩子欠缺逻辑概念,大人一句话可以说完,孩子可能要说上好几句,所以又经常对同事说:“要教孩子们说大人话”。

谈到“趣”,成人科普读物的对象可能是大众,也可能是大同行、小同行甚至同行,前者重视趣味,后者重视内容(特别是启发性)。然而,儿童科普读物少有对象上的区分(小四至小六学童的知识层面不致差异太大),必须讲求趣味,吸引孩子。至于如何吸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值得注意的是,吸引的方式不能流于低俗,要高雅,要别出心裁。

笔者曾为沈君山先生的三要诀补遗,在信、达、趣之外,增加一“巧”字诀。巧,指写作手段,有了巧妙的手段,才能彰显出所写内容的趣味。

2选择命题

写给儿童看的科普读物,命题必须能够深入浅出。有些命题即使你有生花妙笔,也无法写给外行人看,遑论儿童。道理很简单,这些命题需要基础,无法逾越。笔者习生物,请以生物学为例:遗传现象,可以深入浅出说明;遗传与基因的关係就不易深入浅出。前者可用常识说明,后者要有些生化背景才说得清楚,儿童不具备这些背景,所以不宜作为儿童科普读物的命题。

其次,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较抽象的命题应尽量避免。记得我们办《少年科学》时,有位台大同学寄来一篇稿子,题目是“浅谈相对论”。相对论极其抽象,远离常识,如何和小四至小六学童“浅谈”!笔者曾认真研读霍金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读了好几次,仍不知其奥妙。 可见这本名著虽说是科普读物,恐怕要有相当程度的现代物理背景才能消受。这个例子说明,科普有其对象性,也不是每个命题都能科普,儿童科普读物尤其如此。

生活经验是启蒙认知的基础,低幼儿童尤其如此,这是低幼儿童读物离不开生活周遭人事物的原因。对儿童来说,所谓生活经验,应包括从书本和视听媒体所获得的经验。举例来说,儿童没看过鲸鱼,但通过书本和视听媒体,对鲸鱼并不陌生。他如恐龙、机器人、太空船等等莫不如此。总之,只要具体而实有,可以扣紧生活经验——包括书本和视听媒体经验,就可以做为儿童科普读物的题材。

另一方面,即使具体而实有,如果远离生活经验,就不能作为儿童科普读物命题。举例来说,笔者在生物学各分科中,功夫下得最深的是组织学,但从未写一篇讨论人体组织的科普文章(包括儿童读物)。这是因为要谈人体组织,如不辅以组织切片显微图片,根本无从谈起,但判读组织显微切片,牵涉太多术语和专业知识,岂是寻常用语所能说得清楚?这个例子说明,科普有很多限制,儿童科普所受的限制更多。

此外,写作儿童科普读物,还得选择自己深切了解的命题。写给儿童看,不能多用术语,不能多用数式,不能用复杂的图解,不能用抽象概念,若非深切了解,写起来很容易走样。作者了解得愈深切,写起来愈严谨,愈能深入浅出,也愈知道何者可写何者不可写。近年笔者为两份儿童刊物审稿,常看到外行人以整编方式写作的科普文章,我的批语通常是“请找本行的人写!”儿童科普读物——尤其是生物和地理方面,率尔操觚者甚多,如了解得不够深切,就可能外行人觉得有趣,内行人看了摇头。对命题须深切了解,写出的作品才能让内行人挑不出毛病。

3文章体式

科普读物的体式,主要分为散文体和小说体两大类。从事儿童科普读物写作最好从散文体入手,行有余力,再尝试小说体。中国大陆尚有科学诗的说法,但诗是以精简文字传达复杂意象,往往意在言外,和讲求精确的科学很难接榫,因而笔者不认为诗可以作为科普的载体。

成人科普读物以散文体为大宗,以《科学月刊》为例,几乎都是散文体。儿童科普读物不少采小说体,最常见的是小小说和短篇小说。小说有五大要素——主题、人物、情节、冲突和对话。时下儿童刊物所见的小说体科普作品,通常以一全知人物充任“万事通”,大多情节简单,缺乏起伏和高潮,和定义严谨的小说有段距离。

以小说为载体的科普作品,可称之为科学小说或科普小说。小说的趣味,在于故事和情节,对科普小说来说,如何在知识的束缚下,使情节跌宕起伏,是极其艰难的挑战。再者,科学小说如科学知识浓度过高,将枯燥乏味;如科学知识浓度不足,将失去科普的意义,这是无可避免的两难。

科学小说并不等同于科幻小说,前者情节虚构,所传达的科学知识却有凭有据;后者情节虚构,所依据的“科学”也是虚构的或非现实的,因其不受科学知识牵绊,不难写得趣味盎然。总之,科幻小说属于文学——虽然有时流于通俗文学,但绝不属于科学。

中国大陆习惯以科幻写作科普,笔者甚不以为然。科幻的生命是幻想,幻想必然与讲求事实的科学相左。科幻可以增加读者对科学的亲和力,启发读者的想像力,但很难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当此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日盛一日之时,我们应当知所取捨,以免为其所误。

4配图和图说

早期的儿童读物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报刊彩色化以后,图片占的分量加重,甚至喧宾夺主,成为页面的主角。早在二十多年前,杂文大家夏元瑜先生就有感而发地对笔者说:“拿原子笔的,不如拿画笔的值钱;拿画笔的,不如拿相机的值钱。”如今原子笔改成电脑,其不值钱者变本加厉。

然而,不论出版单位怎么不重视文字,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结晶,交稿后最好能参与编辑、配图,如有困难,至少应争取校订编稿、自写图说。

早期的科普读物以文字为主,图片仅为陪衬。以上两篇皆为本文作者早期作品:左为《联合报》万象版“科学小天地”专栏之一篇,1977年;右为在《少年科学》所写的一篇儿童科普杂文(全文共2页),1980年。

美编处理儿童读物版面,通常先将图片排好,再填上文字,如文字过多,文编就根据版面,将多出的字数删减。(文字不足的情形极少,如果有,美编只要稍微放大图片,就能补满。)文章有其完整性,删节的结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其次,作者交出文稿后,通常由编辑配图,图说也由编辑代庖。文与图之间有如红花绿叶,作者最好自己配图、自己撰写图说,使文字和图片连成一气,以免各说各话。

如今儿童科普读物注重图片,文字的地位降低。图为本文作者2008年作品,《地球公民365》一篇科普文章的前两页(全文共8页)。笔者遇到报章杂志邀稿,从不询问稿酬,但都会明言:文字不许改动,要改也得由我自己改。图片通常自己操持,图说总是自己撰写。然而,一般刊物(尤其是报纸)没有寄送编稿给作者校订的习惯,要是作者不紧迫盯人,或勤于往出版单位走动,出版前就无缘看到自己文章的编稿,也就无从纠谬补遗。总之,当文字沦为边配,作者更要参与配图和图说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掌握自己作品的命运。

5结语

笔者根据个人经验,就沈君山先生所倡导科普三要诀信达趣,以及选择命题、文章体式、配图和图说等方面,提出个人浅见。关于信达趣三要诀,以“信”最为重要,儿童科普读物绝非一般“”所能胜任;儿童科普读物非但需要专业,还得具有模范作文的功能,因而“是重工业,不是轻工业。”关于命题,应避免抽象及远离生活经验;此外,应选择作者深切了解的命题,作者了解得愈深切,写起来愈严谨,愈能深入浅出。关于文章体式,笔者属意散文,较不属意小说;至于诗,笔者不认为可以作为科普的载体。关于配图和图说,当此儿童科普读物注重图片、文字沦为边配之际,作者应参与配图,并自行撰写图说,以免文字和图片各说各话。

注释:

[1] 多数国家以未满18岁者为儿童。台湾儿童福利有关规定总则第二条:“本法所称儿童,系指未满十二岁之人。”本文依此。

[2] 沈君山. 书评的标准. 《科学月刊》创刊号(1970年元月)。沈先生说:“严几道先生在《天演论》的例言里提出信达维三字做翻译的标准,其实这三字也可用来做衡量一切科学著作的标准。不过时至今日,雅字未免苛求,科学丛书意在介绍新知,以广流传,要达到此目的,风趣也许较尔雅更有效力,因此我们在书评裡,把严先生的三字名言换一个字,用‘信达趣’来做一本科学书籍的理想标准。”

[3] 董仁威. 科普创作通论. 四川科技出版社(成都),2007年。该书第五章“科普创作的方法”,页73~88,对科普三性多所阐发。

[4] 笔者因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撰成论文《试论科普读物的层级与评量》,刊《科学文化评论》7 卷4 期(2010 年)。

[5] 此书1988年出版,至今销售逾1000万册,虽被媒体戏称unread bestseller(读不来的畅销书),但对於宇宙论知识的普及、推广,功不可没。见《维基百科》“史蒂芬·霍金”条。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科普旅游;专项科普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3-0049-07

科普旅游是一种通过旅游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目的的特殊旅游形式。科普旅游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以1906年世界上第一座新型科学技术博物馆――德意志博物馆的诞生为标志。20世纪30年代,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三个汽车制造公司通过组织公众参观其汽车生产流水线等形式宣传企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科普旅游由此产生。经过80年的发展,科普旅游开发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逐步趋向成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科普旅游的发展,主要是在科普主题园、科普展馆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我国的科普旅游已经起步并且发展形势良好。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关村为中心,包括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其他30多个景点在内的科普旅游网络。在上海,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台、上海地震台、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以及一些科研机构的研究室、实验室、陈列室等,形成了许多实力雄厚的集科普、科研、旅游于一体的场馆或单位,如上海地震博物馆、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上海浦东气象场馆等。另外,我国其他地区也相继认识到科普旅游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开展科普旅游,如武汉推出“光谷科普游”,中科院水生所、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武汉大学生物馆等也向游人开放。四川绵阳拥有的“两弹”研制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亚洲最大的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和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旅游资源,自1999年对游人开放后,已接待了几十万游客。

在实践上,我国科普旅游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兴起,但是,在理论上科普旅游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间。本文意在对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研究,并从中得出未来科普旅游研究的启示。

一、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

(一)科普旅游概念的研究

由于我国科普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科普旅游概念的界定是科普旅游研究的基础,而出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各专家学者的论述也有所差异,形成了众说纷纭的状况。关于科普旅游,目前尚无准确完整的定义。有些学者从产品角度,有些学者则从发展理念的角度分别对科普旅游进行了定义。即使同是从产品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由于对科普旅游资源认识的不同,也形成了他们各自对科普旅游产品的不同看法,下面将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从资源角度对科普旅游进行界定。于洪贤、何卓、朱井丽指出科普旅游就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把科技建设、科学实验、科普知识讲座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并从中提高自身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范新宇提出科普旅游是以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寓教于游的旅游方式,使游客领略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从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并且达到身心锻炼,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的旅游方式。

从产品角度对科普旅游进行界定。李裕红、陈怀宇提出科普旅游是通过旅游地深层次开发,突出其科学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提高自然科学知识水平的生态旅游精品项目。

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角度对科普旅游概念进行界定。如刘霁堂提出旅游科普的概念,认为旅游科普即借助旅游的企业化经营机制整合科普事业,以增加科普设施投资,提高科普产品质量,提升科普人员素质,激活科普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创建科普资源,发挥科普效益,实现旅游业和科普事业的双赢。

根据界定范围不同对科普旅游概念进行阐述。如李绍刚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科普旅游的概念进行理解。他认为狭义的科普旅游是指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形式,而广义的科普旅游则是指凡是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旅游形式均属科普旅游。

从两种角度对科普旅游概念进行综合性的定义。如邓伟、苏阳等在定义科普旅游的概念时,借鉴了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认为科普旅游可以从两方面来定义,它既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理念。从产品角度看,科普旅游指的是集科普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其目的在于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是以旅游活动为载体,在旅游产品中增加科普教育含量,使游人在旅游过程中身心受到陶冶与熏陶,提高游人素质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从发展理念上看,科普旅游是指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科普教育作为一条重要的发展准则,用以指导旅游地整体发展方向。

(二)区域科普旅游研究

区域科普旅游研究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研究立足于一定区域,多着重对某一区域的科普旅游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曾经主持完成“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规划研究”项目及著作《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规划研究》,这是我国较早的关于某一区域科普旅游的研究。项目及著作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区进行了划分,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东北地区科普旅游总体规划,并且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进行了分专题研究。研究专题涉及东北地区森林草原景观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冰雪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火山熔岩地质地貌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关东文化和革命历史纪念地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及国企改革成果科普旅游规划、东北地区滨海与海洋知识科普旅游规划等方面。这是我国首次也是至今以来对区域科普旅游进行的较为详细和系统的研究,对以后科普旅游研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继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的研究之后,还有其他学者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进行了研究。李绍刚在硕士论文《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研究了科普旅游的相关理论,如科普旅游的内涵、界定,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型等。他以吉林省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对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且提出了吉林省科普旅游分区发展的观点。刘丹、刘元晨在《对沈阳科普旅游开发的思考》中,分析了沈阳科普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沈阳科普旅游开发对策,对策中提到整合科普旅游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科普旅游线路等。

谢雨萍、耿文辉在《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初探》中,以桂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分析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型及主要特色,并提出了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发展的对策。

(三)科普旅游资源研究

关于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及分区的研究。李绍刚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建立了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具体分为天文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气候景观、历史遗产景观和现代人文景观等7个主类,其下又分为21个亚类,69种基本类型。并且,在此文中,研究者还提出了科普旅游资源的分区原则,即资源相对一致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与行政区划相对协调原则、综合性原则、旅游中心城市合理配置原则。唐顺英在《山东省科普旅游资源特色评价及其分区研究》中建立了山东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主要分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其中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产景观、民俗景观、人工科普场馆、现代科技园区、科学研究场所等。袁平在《河南省科普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分布研究》中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提出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黄河旅游资源、武术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并且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市场开发潜力及分布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于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目前,对科普旅游资源的评价仍以定性评价为主,邓伟、苏阳等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主要是对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的类别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主要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地资源进行了评价。这是关于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最早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研究。李绍刚在其硕士论文《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对吉林省科普旅游资源类型进行了特色评价、地域结构评价、质量等级评价。任远在《赤水丹霞科普旅游资源评价及产品设计》中对贵州西北部的赤水丹霞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赤水丹霞是高原峡谷型丹霞大观园,赤水丹霞是侏罗纪时代的生物避难所。而关于科普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目前几乎没有,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学者进行研究,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体系亟待建立起来。

(四)科普旅游的内容和特征研究

于洪贤、何卓、朱井丽在《我国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中指出,科普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容包括现代农业观摩活动、海洋探秘活动、天文观象活动、影视科技活动和工业基地游览活动等;形式有领先科技游、文化科技游、海洋生物游、天文气象游、农业科技游和影视探秘游等。科普旅游具有内容主题专一、方式新颖、参与性项目多、蕴含知识丰富、效益性高、带动性强等特征。梁锡儒在《科普旅游:一个新业态》中,指出科普旅游涉及工业、农业、环保、气象、天文等领域,内容十分丰富。他指出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景点、科普示范基地及科技旅游专业都是科普旅游的重要内容。

(五)科普旅游的意义研究

周捷在《大力发展科普旅游,促进公众科学素养》中指出,发展科普旅游有利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刘丹、刘元晨在《对沈阳科普旅游开发的思考》中,同样认为科普旅游有利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另外,他们还提出科普旅游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普旅游有利于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刘艳在《沈阳科普旅游的现状及对策》中还指出科普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段宁、吴高盛在《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科普旅游产业》中指出发展科普旅游产业可以科普和旅游双赢,发展科普旅游产业可以提高城市品位。晓洲在《科普旅游走俏中国》中提出科普旅游能够增长人们的见识、开启人们的心智,能够缓解长假旅游综合症,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六)专项科普旅游研究综述

1 地质科普旅游研究

在科普旅游文献中,关于地质科普旅游研究的文章较多。王雨昕在《我国地质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研究了地质科普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地质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我国地质科普旅游的发展对策。杨廷锋在《喀斯特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研究》中对喀斯特洞穴及化学沉积形态、水文景观、地层剖面、自然灾变遗迹等的科普价值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喀斯特科普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喀斯特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杨廷峰在《黔东南州地质科普旅游的开发初探》一文中对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指出黔东南州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类型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及遗址、地层及地质剖面、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地貌和奇峰异岭、土壤景观和农业生态地质、金矿矿址地质、地质灾害遗迹、人文地质景观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质科普旅游开发意识差,开发度低;开发管理和科普水平低;区位优势差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作为有关政府部门的参考。陈锐凯、钟学斌、孙志国在《咸宁岩溶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中,分析了岩溶地质资源的科普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咸宁岩溶地质资源的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他们将岩溶科普旅游模式划分为三个等级:初级模式、中级模式、高级模式,不同等级的模式有不同的针对对象、科普旅游内容、科普旅游方式。施广伟在硕士论文《基于模糊数学和Dijkstra算法的地质公园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设计》中,选择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为具体对象,以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地质遗迹价值,通过专家问卷分析辛苦度指标,运用运筹学最优路径算法计算出最优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董晓英在《基于游客感知的陕西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园区科普旅游开发研究》中,利用Excel、Spss分析软件,建立陕西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园区科普旅游游客感知测评指标体系,对翠华山园区科普旅游游客感知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游客感知状况,以指导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于雪剑、杨晓霞、程永玲以重庆万盛国家级地质公园为例,提出并分析了乡土科普教育、教学实践科普教育、普通游客科普教育三种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以期为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梁留科等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对策项目中对我国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功能进行了研究,并以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典型案例,研究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科普资源的科普价值、开展科普旅游的现状、采取的措施,并提出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

2 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研究

李裕红、陈怀宇在《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探讨》中基于对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优势及不利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开发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挖掘科学内涵、扩展旅游线路及建立标牌系统、建立游客中心和科普展览馆,注重岗前培训,加强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开发科普旅游市场。范新宇在《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中,分析了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包括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机遇优势等,并且提出了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即发展植物科普、动物科普、气象科普、地质科普、天象科普、生态学科普、水文科普、民俗科普等。梁留科等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对策项目中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功能进行了研究,并以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作为典型案例,研究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开展科普教育及科普旅游的资源优势,并且进行了分区研究,如原始森林科普区、珍稀动物科普区、地质科普区、水体科普区等。

3 植物园科普旅游研究

李朝仙、孙先凤、杜靖川在《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中,对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葛玉珍、黄仕训等在《桂林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中分析了桂林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加强园林景观建设,提高科普导游素质,完善科普旅游设施,加强宣传力度,努力开发客源市场等途径进一步深入开发桂林植物园的科普旅游工作。王英、孙建兴等在《浅谈麦积植物园发展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分析了麦积植物园发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森林生态旅游为载体,建设精品科普旅游项目,发展特色科普活动,加强园林景观建设,提高科普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科普设施,加强宣传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深入发展麦积植物园的科普旅游。梁留科等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对策项目中对我国植物园科普教育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我国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戚瑞静、梁留科等在《中国动植物园科普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中,从资金来源、科普设施、科普队伍、科普形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动植物园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动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及科普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七)其他学科理论在科普旅游中的运用

以上分析的是目前已有的科普旅游文献研究比较集中的问题。有的学者利用其他学科理论对科普旅游进行了研究。如王雨昕在硕士论文《科普旅游体验设计研究》中利用剧场模型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畅爽”理论等对科普旅游体验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范新宇的硕士论文《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的高校学生科普旅游开发研究》中,研究认知心理学在科普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分析了认知心理学在科普旅游解说系统中的应用、在参与性活动中的应用、在科普旅游项目中的应用和在科普旅游宣传设计中的应用等。

二、国内科普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科普旅游文章数量少、级别低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输入“科普旅游”选择“篇名”分别进行对会议论文、报纸文章、期刊论文、硕博论文检索,时间范围是1998年至2012年,检索结果如下:

数据显示,科普旅游的文章较少,并且很多为会议、宣传报道类文章。我国研究科普旅游最早的文献是1998年的《科研事业硕果累累科普旅游充满活力――林海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新发展》。最早的文献也不是从科普旅游理论入手研究的,而是基于个别案例的研究。从2000年到2012年的国内科普旅游文献时间分布表反应的趋势(如图1),可以看出科普旅游文献总体基本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趋势,其中有“高峰”,也有“低谷”,如2007年达到了18篇,2010年达到22篇,这都是产生文献比较多的年份,“低谷”年份如2011年,只有9篇文献。这说明,目前在我国关于科普旅游的研究还没有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并且增长率是极不稳定的。

通过查阅科普旅游文献,发现科普旅游的文章所载的期刊从整体上来说级别比较低,基本上没有SCI、EI、CSSCI来源期刊。这反映出科普旅游的研究目前高质量的文章还较少,研究的深度还比较浅显。

(二)案例开发研究居多,理论研究较少

经统计分析,在“科普旅游”161篇研究文献中,案例开发研究有108篇,占总量的67.08%。案例开发研究一般以某一区域的某一种科普旅游模式进行研究,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甚至完全意义上的理论研究还没有,有的文章将理论研究作为文章的一小部分。这就造成了目前科普旅游研究在理论上的严重不足,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对科普旅游、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等知识的统一认识,科普旅游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等的研究少有学者进行。理论研究的不足,大大降低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分析

在科普旅游文献中,基本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主要依赖传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统计法在科普旅游研究中应用很少,只有王剑、彭建在对龙宫风景区的科普旅游研究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了一些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现在我国有关科普旅游的数据资料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虽然定性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国内外旅游研究中越来越重视模型构造、指标建立、数理统计分析的应用。科普旅游作为旅游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要真正发展成熟起来,必须高度重视定量分析方法,比如,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三、国内科普旅游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的分析,总体来说,我国对科普旅游的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相关文献较少,基础理论研究较少,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尽管目前不少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科普旅游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科普旅游知识体系构建

科普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但是为了实现研究的规范性,需要构建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在内的知识体系。在构建科普旅游知识体系过程中,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借鉴发展比较成熟的其他旅游形式,比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借鉴这些研究领域的理论、原理及研究方法,并且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科普旅游具有多个学科的性质,可以借鉴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尽快构建起科普旅游的知识体系。

(二)科普与旅游的结合点研究

科普旅游是科普和旅游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那么,研究科普和旅游的结合点也是科普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以“场所”作为结合点,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的对外开放,就是在开展科普旅游。另外,目前已经形成的旅游景区也可以强化科普旅游,例如,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地质公园等都是开展科普旅游的很好的场所。以“产品”作为结合点,在旅游活动中设计一些科普展教品、科普旅游纪念物等,这主要是内容产品的设计;还可以在旅游景区设置科普休闲中心,开展科普艺术表演,这主要是服务产品的设计。除了“场所”和“产品”,还可以思考更多的科普与旅游的结合点,这是值得学者去继续深入研究的。

(三)科普旅游项目开发研究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最终都是要回到实践中的,科普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科普旅游项目的设计及开发是开展科普旅游的最终落脚点,所以,特色专项的科普旅游项目也是研究的重点。如传达地学知识的地质科普旅游,可以设计登山探险旅游活动以及适合青少年的科普家庭游;传达植物知识的植物科普旅游,可以设计植物游园会等。这些科普旅游项目需要进行深度开发研究,另外,由于人们传统上认为科普本身具有专业性、深奥性、枯燥性的特点,在科普旅游项目开发研究过程中,要加强科普旅游的体验设计,这样才可能更受到人们的欢迎。

(四)科普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虽然有学者对特定区域的科普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但是仍然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框架和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全国不少景区,尤其是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已经开展科普旅游,显然,学术界已经滞后于业界实践。认识科普旅游的内涵、尽快建立科普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使科普旅游从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转变为一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制度化和标准化的景区治理模式,既能为科普旅游决策提供科学数据,又能为未来科普旅游景区指标核查、减排项目合作等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五)科普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一度是很活跃的。目前,公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科普旅游的研究同样要强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例如,地质科普旅游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对地质、地貌进行保护,因为有的地质地貌是历经上亿年形成的结果,一旦毁坏,就无法恢复;植物科普旅游活动中,尤其是专业游园会、植物展览会等要注意对珍贵物种的保护;在开展民俗科普旅游中,要在现代化包装的同时,注意民俗的传承性,不能使民俗活动失真。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 数学科普; 人文; 国际; 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52-002

高等教育出版社从2010年起,陆续出版了一套由国际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主编,国内外知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参与编撰的数学科普丛书《数学与人文》。该套丛书内容丰富,涉及数学科普的诸多方面,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是一套优秀的数学科普丛书。下面结合该套丛书介绍下我国数学科普的一些新特点。

1.数学科普的概念、类型和要求

数学科普是科普学的一个分支。“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数学科普的主要任务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数学各分支的基本概况、数学方法、数学发展历史、数学进展与数学应用等,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地传播到社会的有关方面,为公众所了解,以推动数学的普及、公众素养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数学科普著作是数学科普的重要形式之一。最初的数学科普读物主要普及数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介绍数学的最新成果,表明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学家与数学教育家参与到数学科普读物的创作中来,数学科普读物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扩展到数学史、数学方法、数学教育等各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数学科普事业的发展。

早期的数学科普读物按照年龄和知识的深浅不同,分为儿童数学科普读物、青少年数学科普读物、成人数学科普读物等,其主题也比较单一,着重介绍的是数学的某一方面。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变。下面对解放以来我国数学科普读物出版的情况略作简介。

2.解放以来我国数学科普读物出版概况

1949年以来我国出版了千余本数学科普读物,为了便于介绍,这里只介绍有代表性的数学科普丛书的特点。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的《数学小丛书》,是第一套由我国著名数学家创作的科普读物,是根据华罗庚、江泽涵等数学大师在50年代为青少年举办的数学讲座的讲义整理而成,读者对象为广大爱好数学的中学生,目的在于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该丛书风行数十年,影响力极大,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全国高等院校的数学教授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读过这套丛书。该丛书写作风格简洁明快,薄薄几十页,就能介绍很多深奥的数学知识。可以说,这套书很好地展现了我国几十年的数学科普读物特点,近来出版的《数学中的小问题大定理》《美妙的数学花园》《数学文化小丛书》等都沿袭了该丛书的写作风格。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版的《数学方法论》丛书,是我国第一套介绍传播数学方法论内容的丛书,这与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在国内首倡数学方法论的研究紧密相关。这样,我国数学科普读物的创作就不单单是普及数学知识,而且也开始介绍数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2002年以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选取了张景中、张远南、李毓佩等著名数学科普作家的作品。该丛书主要面向少年儿童,所以在创作风格中趣味性、故事性更强。

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走进教育数学》丛书,是我国第一套系统的从数学教育的观点来普及数学的丛书(之前我国也出版了一些这类著作,但没有编成丛书出版),是我国数学科普创作的一个新突破。

从以上几套代表作品可以看出,我国原创数学科普读物重在介绍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普及名家的数学教育观点。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出版的数学科普读物内容较单一狭窄,主要面向单一群体,多以青少年和数学专业人士为主。而且很多读物编写过于简明,以至于像数学教材,如《数学中的小问题大定理》,虽然是从很多中学数学问题入手,但扩展到很多研究生层次的数学内容,编写风格简洁明快,使得阅读难度增加,也就减少了受众面,并不能将数学知识普及到更多读者。这类读物,往往使得很多读者望而生畏,在这个高节奏生活的时代,很难静下心来阅读,体会其中的数学乐趣。

而《数学与人文》丛书的出版,打破了上述现状,使得我国数学科普读物的出版达到了新的水平。

4.《数学与人文》丛书编写特点

4.1与人文结合

首次将“数学”与“人文”联系在一起,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我国之前影响较大的数学科普作品,着重介绍数学知识或数学方法,如《数学小丛书》《数学方法论丛书》,对象多为学生与数学工作者。2008年出版的《数学文化小丛书》,以丛书的形式首次将“数学”与“文化”结合起来。该丛书不再是单纯介绍某个数学知识(如圆周率、费马大定理),或者数学方法(如类比),而是介绍某一个数学知识或方法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如《几何学在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连分数与历法》等。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4篇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之一,是我省唯一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拥有珍贵的馆藏、现代化的展览设施和雄厚的科研力量。该馆馆藏内容涵盖地质、土地、测绘三大方面,拥有大量珍贵而富有特色的藏品和先进展览设施,采用实物、模型、图表和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和解读各种神奇的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堪称一座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科普殿堂。

科普宣传成绩显著

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在构建有特色的国土资源科普宣传体系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该馆定期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公众参与度较高,如“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法宣传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湖南开放日”及“国土资源各类夏令营”等。另外,不定期组织各类国土资源科普知识讲座、高峰论坛等,通过这些讲座和高峰论坛,互相交流、探讨,推动了科普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开馆一年来,已开展各类讲座13场,高峰论坛两场,2009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

该馆积极开发科普项目和科普产品,编辑出版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张家界》、《带你游玩张家界》、《神奇的矿物会说话》、《寻龙记》等一批较优秀的科普书籍,其中《神奇的矿物会说话》荣获全国优秀国土资源科普作品。为提高全社会的国土资源知识的普及程度,积极加强与中小学联络和合作,开发适合青少年、幼儿参加的科普项目和科普产品,更好地普及国土资源相关知识。

在科研方面,凭借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该馆还完成了《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湖南省地质遗迹调查及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研究》等一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荣获多项荣誉。

构建国土资源科普宣传体系

根据两型社会的主题思想,湖南省国土资源科普工作还有较大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国土资源科普应该整合各类相关资源,建立国土资源科普体系,形成稳定长效机制,保障国土资源科普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2011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制定《湖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时指出“要加快国土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并对国土资源科普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国土资源科普工作实施单位和部门“加强国土资源科普工作和科普基地建设,组织编写评选一批科普丛书和音像制品,推出一批国土资源科普活动精品,建立科普网络平台,构建全省特色鲜明的国土资源科普体系。”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众参与科学;天文科普;科学家

中图分类号:C0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547(2015)11(上)-0009-02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需求的不断革新,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科普工作需要借助媒体进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科普工作包括天文科普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样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本文从公众参与科学的视角,选取微博为新媒体代表,通过对天文话题微博传播案例的实证分析,对新媒体时代天文科普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初探。

1天文科普的发展模式

1.1科普的概念及发展

在英语中,Popularize(普及)一词的基本含义是“使……通俗”,“普及”一词在1979年首次被人使用时是“以通俗的形式讲解技术问题”的含义,这也代表了早期人们对科普内涵的理解。这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科学活动的早期,有学者将其称为“前科学普及阶段”,当时科学本身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科普自然也就只能委身于该时期的知识扩散活动中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普经历了从传统科普阶段到现代科普阶段的演变,科普的内涵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科普阶段,主要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公众普遍对科学充满敬仰,认为科学知识及其创造者高高在上,极少参与科学事务,科学是科学家的科学,科普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科学家到公众的单向传播的过程。随着二战后生态环境问题、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科学家与公众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来自社会公众的压力迫使科学家们在重新认识科学的同时不得不对传统的科普本身进行思考和变革,一些发达国家“公众理解科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科普阶段的开始,此时,科普不再是单向的给予行为,而被认为是一种双向交流过程。为了推进公众更好的理解科学,科学家需要与公众平等对话、相互交流。我国科学技术普法草案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普及,是指以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和易于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公众参与科学”的科普新模式得以发展,有学者认为在科学问题上,公众与科学家具有同等的资历参与决策,科学的发展需要通过与公众的对话来取得合法性。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科普实践的不断深入,“科普”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1.2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公众参与科学

新媒体是指报纸、期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其主要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微博、微信等。其中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及时性、高效性、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公众获取信息、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天文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根据现代科普概念,“天文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和易于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天文知识、倡导天文观测与研究方法、传播天文科学思想和精神的行为与过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科普的生命力其实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科普的传播者与受众,受众拥有了巨大的参与权与话语权。那么以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是否有助于提升公众参与科学对话的代表性呢?科学议题的微博舆论情况如何呢?本文以中国首次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这一科学事件的微博传播为例,探索了新媒体的出现对公众参与科学模式的影响,对天文科普的发展现状进行的初探。

2实证研究——以“中国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微博传播为例

2015年5月29日6:17,央视新闻报道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将于2015年12月发射升空,接着,2015年9月29日,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征名仪式在紫金山天文台举行,并自本年度9月29日起至10月31日,向全球网友收集命名建议。可以说,针对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发射这件重大的天文科学事件,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借助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该事件的进展及相关科学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的宣传与普及。

2.1公众对天文科学话题的参与情况

为了了解网民对这一重大天文科学事件的反应,作者在新浪微博上以“暗物质”和“探测卫星”为共同关键词进行了综合搜索,自2015年5月29日12:00截至2015年10月26日12:00共搜索到相关消息285条,分析发现对该消息进行传播并引起较大反响的主要是媒体微博,且其中当属@新浪头条新闻(2015年5月30日0:53一条,获得转发598次,评论315次;2015年9月30日9:21一条,获得转发1743次,评论552次)引起网民反响最大,其次是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2015年7月17日16:30,转发180次,评论30人次)。观察公众在新浪微博上对我国将于年底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话题的参与情况,我们发现,自2015年5月起至10月以“暗物质”和“探测卫星”为主题词的相关微博内容共不到300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这一重大天文科学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性不高。相比较而言,科学家或者职业科学工作者参与的也非常有限,@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是唯一参与普及的有身份认证的一线科学家,参与最多的是天文科普爱好者,引起较大反响的则是媒体机构微博。

2.2公众参与天文话题微博的特点

通过对@新浪头条新闻2015年5月30日0:53和2015年9月30日9:21的引起网民较大反响的两条关于中国将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博文中网民的评论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其舆论特点如下:

(1)质疑与流言充斥,公众情绪宣泄的出口。公众的质疑除了单纯针对科研项目可行性外,还有对科学项目目的的质疑,如骗取经费、乱花纳税人钱等欺骗论和谣言论。多言语简单粗暴,更像一种情绪的宣泄,无根据也持续性不强,但此种质疑具有某种“反权力”的意义,有潜力成为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的基础。

(2)各自为阵,去中心化,平等对话没有实现。网民有了自由表达的权利和能力后,表现为不服从任何权威,各自为阵。以相同观点相聚合,支持与自己相同观点者,否认甚至语言粗暴攻击与自己意见相左者。但这种争议多发生在公众内部,科学权威主流声音弱甚至缺失,科学家、科学决策者极少与网民互动,舆论对促进公众与科学家或者科学决策者之间的理解与被理解作用甚微,天文科学议题的平等对话没有实现。

(3)猎奇心理,期待权威,仍习惯自上而下的传统科普模式。以暗物质为例,多数网民表示对其不理解,存在猎奇心理,期待更权威的解释,在参与科学议题的过程中,关注较肤浅,言论可采纳或者有效意见极少,公众主动参与科学的意识不强,仍习惯自上而下的传统的科普模式,且娱乐性明显。

3结束语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公众与科学家及科学决策者就科学议题的沟通在形式上变得更加容易,成本更加低廉,有潜力成为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的基础。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其并没有自然促成公众与科学家或者科学决策者正常或者踊跃沟通的局面,在科学话题上甚或自说自话,双方并没有有效沟通,科学家也缺少对公众的理解。因此,从实质上说,在天文科普方面,我国大众仍然习惯自上而下的传统科普模式,猎奇与娱乐心理为主导,参与科学议题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强。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中国科普法律法规与政策汇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3.

[2]尹霖,张平淡.科普资源的概念和内涵[J].科普研究,2007(5):34-63

[3]邱成利.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科学普及方式[J].科普研究,2013(6):41-47.

[4]颜燕.新浪微博上的天文科普[A].科普惠民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10):540-545.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科普写作 科普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我校五年制师范大专班从四年级开始分为文科和理科班,并在理科班开设了科普写作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为基础教育培养文理兼通的具有教学科研与科普写作能力的高素质师资。笔者担任该课程教学八年,现结合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普写作能力的体会与实施方法。

1 在科普阅读中积累科学知识

科普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和写作素材、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知道,科普写作除了需要语文写作基本功外,更需要科学知识方面的雄厚积累。大量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和刊物,吸收科学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信息,是着手科普写作的必要条件:若要写出科学知识丰富准确、科学原理清晰透彻、文艺性较强的优秀作品,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我们以科普阅读、科普积累做为科普写作的先导,采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方法,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有计划地给学生介绍了现代科技知识,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两年多来我们先后给学生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思想、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介绍了空间和海洋技术、细胞重组和克隆技术、微电子和信息科技、材料与能源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等等,这样使学生形成了比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在拓宽前沿知识的同时巩固经典知识。教师针对科普文献的重点和难点,及时点拨解答疑难,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帆船为什么能逆风行驶,算得上一个经典问题,虽然在航海实践中早已成功操作。但从理论上解释并非人人皆知。不少同学反映,阅读了有关科普文章后仍模糊不清。教者关注后发现,少数科普讲述含糊甚至错误。而张三慧教授主编的《力学》,论述得清晰准确,我们以此为例,阅读教学中重点讲解了逆风行舟的原理。通过这件事学生也受到教育,他们体会到,正确的概念形成和知识积累对于科普写作是何等重要。如果没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科普写作,不懂装懂,就会贻误读者贻误后人。

科普阅读教学的课堂时间和容量对于科普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又把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并结合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给学生推荐了课外科普阅读书目。其中有我国科普作家叶永烈选编的《中国科学小品选》,鲁克选编的《中国科学童话选》,谈祥柏的科普作品集《数学百草园》,林德宏主编的《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还有普里高津的《从混沌到有序》、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时间简史》、英国天文学家约翰・D・巴罗的《宇宙的起源》等等。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自由邀游,充分积累。

浏览阅读难以留下持久准确的记忆,要能做到随时调用知识,还必须采取有效的积累措施。科普阅读教学中,我们注重指导学生收集材料,在有意积累的思维指导下,有的同学通过摘录将素材存入笔记,有的同学经过理解存入大脑,有的同学通过剪报来收集,有的同学制作了知识分类卡片,还有的同学将资料分门别类存入电脑。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又一次得到学习,而且印象特别深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资料收集,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科学的知识水平,并积累了相当多的比较成熟的科普写作素材。

科普阅读教学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科学观念、科学品格和科学精神。当同学们从自然科学中领略到大自然运动规律是那样的简洁、对称、和谐时,他们的心灵不能不受到巨大的震慑和美的陶冶,他们会象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蕴藏的那种庄严崇高和不可思议的井然秩序表示深深的敬畏和赞叹。

2 在范文讲评中掌握科普体裁

科普作品总体上可为文艺类和非文艺类。文艺类科普作品又可分为科学散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诗歌,梦幻小说等等,而科学散文中以科学小品最为常见;非文艺类科普作品包括的形式较多,我们主要给学生介绍了“四小”,即小论文、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只有从理论上明确科普作品各种体裁特征,写作实践中才能自觉地根据科学知识选择体裁,并有意识地表现该体裁的特有风格。科普写作的基础在于写好说明文。非文艺类的科普写作除了科学小论文之外,基本上都体现了说明文的功底;而文艺类科普作品是文学体裁与说明文体的交叉,它横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性更强,要求作者除了具有很好的说明文基本功外还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

在科普范文讲评中,我们注意选择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作品,使学生在观摩欣赏名家范作的过程中,对各种科普体裁的特征建立生动的感性认识。比如在科学小品的评讲中,我们选择了老一辈科普作家高士其的《我们的抗敌英雄》,贾祖璋的力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科学童话的讲评中,介绍了老科普作家郭以实的《太阳请假了》,佳佳的《小多莉找妈妈》;在科学故事的讲评中,选取了《科幻世界》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捕捉遥远的星光》,唐风的《我们在什么地方》,唐晓鹏的《发现遗传》;在科学小论文的讲评中,我们选择了在全国或省市举办的青少年科学论文评比活动中的获奖小论文作范文,比如《连接体下落运动的观察》、《微波处理豆芽促进发芽》、《崇明岛形成浅析》等:在科幻作品的讲评中,我们选用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王晋康的《生命之歌》等等。同时,我们还介绍不同体裁的部分国外优秀科普作品,例如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科学小品集《数的趣谈》、《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科学故事《人怎样变成巨人》;法国老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等。为了使这门课的指导更有说服力、更切实到位,笔者自觉做科普写作的带头人,且适当选用自己的作品做讲评,教学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生动具体的范文评讲,使学生对各种科普体裁的特点有了宏观的把握。他们懂得:科学小品短小精悍,在行文上挥洒自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在体裁上表现为科学说明文与散文小品的有机结合;科学童话最大的特点是拟人化,并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是科学说明文与童话故事的和谐统一:科学故事表现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科学知识容量较大,说明、记叙和描写并用,是科学说明文与文学故事的珠联璧合;科学幻想小说不仅传播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自然规律,还大胆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预测地球太阳系宇宙的演化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是科学知识与神话故事的辩证统一,表现出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景和无限丰富的想象力。总之,学生对科普体裁的把握为后来的科普写作奠定了必备的基础。

科普体裁的形成与说明文体裁、文学体裁和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作为一个具体的科普体 裁,它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丰富、更新或者衰落、淘汰的过程。我们应该关注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科技进步对科普文体发展的影响,同时鼓励我们的学生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智慧,为科普文体的创新作出贡献。

3 在习作指导中培养学生的科普写作能力

科普写作能力表现为作者的综合能力,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正确的自然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写作创作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只有靠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而获得。在培养学生科普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强化了以下四个环节的训练。

(1)选题。科普写作的素材是广泛的,而题材的产生必须经过积累、酝酿、筛选、确定的思维过程。我们指导学生选题时,主要考虑到社会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的工作实践,所写题材应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中产生,不要从事力不能及的创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学生联系我国神州载人飞船飞行成功,选择飞船使用什么燃料的题材;有的学生结合小学语文《赵州桥》教学,提出了赵州桥为何千年不损的问题:有的学生结合小学数学教学,选择了“0和l的对话”;有和学生结合小学科学教学,思考着地球为何能悬在宇宙空中。同学们通过关心国家关注世界观察生活和小学教育见习实习,广开思路积极思维,选择了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的写作题材。

(2)构思。构思是对整个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内容所作的有序安排。这种思维活动在选定题材时往往已经展开,特别是有些短篇科普作品,构思几乎与选题同时完成,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单独作为一个阶段来处理,并具体化为制定写作提纲。我们指导学生构思时要注意:主题明确立意新颖、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比如,科学小品一般没有故事情节,但需要做说明顺序的构思。科学童话和科学故事既要考虑故事情节顺序,又要考虑说明顺序,需要统筹思考而产生结构,要求学生下大功夫去构思。我们要求学生能运用误会、巧合、反复、对比等基本结构来安排科学童话的战事情节,当然也鼓励创新。

(3)写作。写作是用文字表达科普作品的重要环节,在选题和构思基本形成之后,最终要落实到动手写作。在科普写作中,我们重点向学生提出了文句表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例如说“大象是现代最大的陆生动物”,这话是准确的,但有的同学将“现代”或“陆生”丢掉了,写成“大象是最大的动物”就不准确了。因为古代的大恐龙,现代的海洋中的蓝鲸等都比大象大得多。再比如有人说“向心力的反作用力是惯性离心力”,这是一种误解。首先,向心力与惯性离心力作用于同一物体,谈不上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其次,向心力是真实力,它有真实的反作用力。在向心力为合力的情况下,各个分力也有真实的反作用力。但惯性离心力是虚拟力,它只有在旋转的非惯性参照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它没有反作用力。因此不能说向心力和惯性离心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血亲禁忌 信 信念 文化信仰 普世性

[中图分类号]B0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9-0005-07

蔡华教授的近作《人思之人》通过对“无夫无父”社会的解读并由此展开的对人类学主流理论的批评,试图提出一种新的普遍性理论,打通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读后获益良多,特别是了解了人类学的最新观点和见解。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尝试性地提出对有关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首先要界定一些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概念。

先说普遍性。凡概念和理论皆有普遍性,哲学概念则有最大的普遍性,如思维、存在、世界、人、必然、偶然等。从哲学上考虑普遍性,不是无批判地接受Universal和General的现成用法,而是考虑它是何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何以可能”即成立的条件。所谓“普世性”由“普遍性”和“全世界”构成,指的是该理论在全世界的普遍适用性。知识论意义上的普遍性有两类:一类是先验的逻辑的普遍性(Universal),如在思想中构造的圆的概念、三角的概念;或凡A是B,凡B是C,则凡A是C的推理。它是关于可能世界的理论,并不涉及经验世界的事实,也不可能有反例。这种逻辑的普遍性大都可以用分析命题表达。但早就有人指出,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不能完全分开。像康德所说的“凡物体都有广延”的所谓分析命题,就需要一定的经验作前提,与断定“凡物体都有重量”一样需要经验。另一类是经验的事实的普遍性(General),它来自于经验的观察和概括,即归纳。而归纳总是有限的,所以,靠归纳得出的普遍性不是绝对的,可能有反例。反例的出现说明这种普遍性是有限的。如只要发现世上有一只黑天鹅,就证伪了“凡天鹅都是白的”作为全称肯定判断的真实性,也证伪了它的普世性,但并未证伪世上大多数天鹅是白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普遍性就是这种经验的普遍性,也称为一般性、广泛性,指的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有量级的差别,可以用“不太普遍”或“较为普遍”来表达。

二是关于社会规范和价值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有些麻烦,需要给予论证和澄清。一种属于社会职业和角色的规范性,如凡教师都应该是称职的教师。这里的应该基于教师这一社会职业的规范,是这种规范本身的要求,是应然而非实然,所以,它无例外地适用于所有教师。以某教师事实上不称职,说上述判断不具有普遍性,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如认为某教师由于某种原因, “称职”这一要求对他不适用。那只能说明这种“认识”本身有问题。这比较简单。

复杂的是涉及整个人类的行为规范,即人类价值评价的普遍性。西方学者有追求人的生活价值的普遍性的传统,如苏格拉底说到美、善等价值形态时,关注的不是这朵花美不美,这个人善不善,而是“美本身”、“善本身”即作为共相的“理念”,是Universal而非General,因而适用于全“人类”。但苏格拉底用理性的认识方法来追问和把握人的价值的所谓“共性”即本质问题,遭到了后人的批评。康德在很大的程度上继承了柏拉图的二元论思维,他明确区分了自然与自由、现象与本体、事实与应该,分别研究了理性的理论运用和实践运用。在这两种运用中,他都诉诸于“普遍”的“先验”。在自然科学的认知中,纯粹普遍的先验形式(直观和理性)发挥着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理论建构作用;在道德实践中,纯粹普遍的道德法则决定人的善良意志,“对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它普遍立法而能够保持一致,因为“实践法则单单关涉意志,而并不顾及通过意志的因果性成就了什么。”康德的道德法则或实践法则的普遍性,也是Universal而非General。他还据此批评基于人的经验性的需求、情感和幸福的实践原则只能是主观的、偶然的和相互矛盾的。但也正因为这种普遍主义的义务论无关目的的实现和效果,所以被批评为是形式主义或抽象化的。但是,必须指出,康德关于只有“可普遍化”的道德准则才能成为客观普遍的“道德法则”的论断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这是一个直接关涉人类正常生活秩序能否建立和持续存在的问题。黑格尔不赞成康德的现象与本体、实然与应然的二分,正是为了更为有效地推进康德关于普遍性问题的思考。基于概念的辩证运动,黑格尔揭示了个别向着一般、特殊向着普遍、主观向着客观的转化和发展,从而提出了“具体的普遍性”概念。具体的普遍性是矛盾各方通过对方扬弃自身的片面性、抽象性所达到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但在黑格尔那里,具体的现实事物的发生与发展归根到底是绝对精神自身的逻辑运动所使然,是遵循正反合的三段论所达到的矛盾消除状态的;并且,理性与信仰、事实与价值完全的统一,虽然有助于人们树立对未来的信念并给人的终极关怀以满足,却遮掩了它们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裂隙”,使人们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或能力的限度。

但是,黑格尔“具体的普遍性”概念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说,普遍性在巴门尼德那里,是形式逻辑的抽象同一性,在康德那里是先验逻辑的形式的普遍一致性,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则是基于辩证法的理性的具体的统一性。马克思所肯定的作为多样性的统一、或多种规定的综合的“思维的具体”。正是对黑格尔这一思想的继承。

从哲学上看,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有联系也有区别,自然事实是自在的,不假人力而发生;社会事实则与人的目的和行为有关,并构成人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的要素或环节(积极的或消极的)。但由于社会事实总要依据一定的自然条件(事实)并受这种自然条件(事实)及其因果关系的影响或制约。在人类社会或人的实践活动的领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彼此交织、相互渗透,其区分只能是相对的。当然在人类的原始时期,自然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在看待和评价人类自身的活动和事件时,也往往借助自然的秩序,如过去人们反对同性恋。就是认为这种行为“反自然”。但人的行为包括性取向本身就有生物属性,大自然又是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有多种可能性,依据自然现象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所以,人们才转而从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出发考虑问题。但是,人类不仅产生于大自然。其生存也永远需要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们应对自然环境的方式即文化类型,也不可能不体现出自然环境乃至人种的特殊性。

蔡华教授提出的“社会血亲禁忌”的普世性,显然不属于先验的逻辑的普遍性,而是经验的普遍性,但又非单纯经验认知意义上的普遍性,因为它涉及到文化信仰,与应该的价值有关。这倒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康德的先天的普遍道德法则。而从“无夫无父”到由于某种外在的社会原因。出现了与财产相联系的婚姻,然后有了家庭。是否意味着世上先有婚姻后有家庭。相反的因果关系不再成立?终结

了婚姻,家庭悖论?这恐怕还难以做全称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因为这不仅要证明无夫无父是最为原始的社会形式,还涉及到对婚姻与家庭的理解和界定,值得继续研究。

人类如何从生物学的存在转变为社会学的存在,从自然生物现象中产生出文化社会现象,是一个特别吸引人的问题,因为事物的奥秘往往蕴含在它的生成阶段。但这也是极其困难的问题,因为这可能是许多因素长期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过去一直认为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生物血亲性禁忌”是人类从自然向文化转变的机制,特别是他将族内婚的禁忌与族外婚的鼓励联系起来,听起来就更有道理,更符合哲学的理念。因为这里提出了一个论点,即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的某种“显”(鼓励、放纵)与“隐”(反对、禁忌)的活动方式,成为人类走出单纯依靠自然选择的自然状态的机制,从此。社会的选择越来越发挥作用。人们越来越走向广阔的世界,形成伦理的文化的生活秩序。蔡华教授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生物血亲性禁忌”提出了颠覆性的批评,代之以“社会血亲禁忌”,并以各民族的“信仰”及其差异解释社会血亲禁忌的普世性与多样性。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我大部分都赞同,但有些问题还心存疑惑。现在,我想与蔡华教授与各位同仁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的确,我们今天关于人类远古时期的许多看法,往往是所谓“从后思考”即由果溯因的结果。并且。人们很容易依据后来观察到的长期存在的普遍事实,推测它的超出人的观察范围的远古的情况。这有相当的合理性,但也容易发生问题,因为世上的事物、事件的确处于因果链条之中。现在的现象与过去的现象有内在联系,并且,在今天成为充分展开的现象,在过去就有其萌芽形式;但事物的因果关系又是复杂变化的,单纯的逆时性的推论不容易发现和解释事物基于某种外部作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或“基因”突变,再就是由于事物有诸多可能性,某种可能性终于成为现实,并不表明它就是事物发展的唯一形态或途径,就是说不一定具有必然性。何况如果因果链条特别长,其初始原因已经很难说明后来事物在漫长演变中发生的变化了。依据文明社会普世的社会血亲禁忌,推测普世的生物血缘禁忌,大概就有这个问题。我们不应当把历史现象给予非历史地看待。一般来说,我们既需要从后向前思考,还需要从前向后思考,需要尽可能地考察或搜集事物原始状态或原初变化时的材料。有些在时间上属于原始状态的现象由于某种原因,可能一直保持到现在成为活化石;人们也可以从相近的物种中获得有用的证据。但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充分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循环性,所以,需要互补和互相扬弃。建构某种理论所需要的前提性“观念”与被人们选取的“经验”证据也是如此。

普遍存在的社会血亲禁忌,作为社会现象,一定是历史地发生的。我们可以追溯它的起源,直到类人猿向人“生成”即质变的时期。生成不是无中生有,它从一定意义(自然生物)上说是预成,从另外的意义(文化社会)上说是生成。我们现在要回答的问题是,是否在人类的禁忌这一问题上,不存在生物血缘禁忌,存在的只是社会血亲禁忌?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人与动物既相通又不同的两个使命,这就是自存和种存(或自保与保种),其实现的基本手段或方式即孔子说的“食”、“色”之性。人的食与色,与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对此有意识,因而一步步走出自然规定的本能状态,有了知、情、意因素的参与,突破特定的期。有了情感的专属与排斥; “性”之为“色”就意味着在动物那里就有的达尔文所说的雌雄时的审美因素,成了人的异性的选择条件。群体中某些个体甚至会为了种存要求作出牺牲。因而,人的生存逐渐有了我们所说的“文化”的形式或社会性方式。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通过异性的交媾和繁衍的方式,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食即财富的创造和分配的方式。但我们知道,这两者不可能分开。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食”的问题,则群的个体就会减少,繁衍就成了问题,或引起个体间的争夺与撕杀;反过来,种群的个数减少到一定程度,也会严重影响其狩猎或耕作的能力。所以,它们是相互影响并互为中介的。其实,研究人类的形成只靠人类学和经济学还不够,还要有工艺学研究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的行为以及相互关系的影响;要有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等研究人的心理、意识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发生(如弗洛伊德关于禁忌从精神分析和心理学角度提出的“杀父娶母”和“罪感”假说)。从哲学意义上讲,“人”与人的“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的发生当是同一个过程(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者的自我指称),所以,对于人类文明的萌生和文化形式的产生来说,“我”与“我们”的意识的形成无疑具有内在决定意义。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了人从作为自我意识原初形式的“欲望”的直接性和中介性,经过相互的争斗和承认到“自我意识”的形成,而真正的自我意识是我与我们的统一。他还特别论述了人限制自己的“欲望”以陶冶事物的“劳动”的产生和作用――人的时间观念和文化形式的出现(如人不同于动物的“有意味”的进食形式、形式等等)。我们不妨再设想一下,一个共同生活的群体及其“首领”,在多多少少地直觉或意识到群体中所有个体的“食与色”方面的“欲望”必须给予一定的限制,为了群体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的持续生存,为了调节群体内部的关系,凭借某种自然形成的限定或共同的意识,利用某种反复出现或偶发的自然现象(包括对人生命的影响)而制造的“禁忌”。当然,这种禁忌或许是集体的自发性选择。如果这一假定原则上成立,那么,社会血亲禁忌与人原来自然的生存方式的变化――未必是生物血缘引起畸型――显然有着内在的联系,换言之,这里必定有一种类似从本能的劳动向有目的的劳动的过渡和转换。而在社会血亲禁忌的多样性、多元性背后,也应该能够发现某种普遍的强制性因素的作用。

那么,能够支配劳动及其成果的那些人,在形成属于“自己的”或“我们的”劳动产品的观念时,是否也会相应地形成属于“自己的”或“我们的”配偶,而非他的或他们的配偶的意识和感情呢?蔡华教授提到莫斯的“馈赠与回赠”理论和葛兰言的“交换”说。并明确提出血亲关系本质上由两类联系即感情联系和经济联系组成,并从中推论出“占有”和“享有”的理论,就很有意义。蔡华还认为,基于“忌妒”这一人类普遍具有的难以控制的情绪的作用,所以要禁止生活在同一有限空间中的父女和母子之间的交媾。“忌妒”本身就是双刃剑,其作用是双重的,有如人的“自私”的作用,即想损害别人而又怕被人损害,于是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尽量不损害或不公开损害别人。要平息忌妒就要利用忌妒,使所有的人都不参与引起人们忌妒的事情。这是一种平衡。问题在于,这属于黑格尔说的“理性的狡计”呢,还是表明人的“理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或许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而如果由于主客观原因,一部分人有能力破例,这种平衡被打破,那就意味着共同体内部有了不平等和压迫,内在的矛盾就会变成外在的社会对立(在后来的父权制社会,有权有势的人可以“三妻四妾”,处于社

会底层的人甚至要“打光棍”或兄弟共娶一妻)。

显然,在人类那里基于感情和经济因素的性禁忌,已具有社会文化属性,但它是否无关自在自发的生物性禁忌?我想,它即使不属于“血缘禁忌”,也一定与生物性的禁忌有关。须知,动物也有情绪,也有“社会”(如果在相对于个体的意义上使用“社会”这个词的话)性的“占有”行为。从类人猿的生存方式到人类的生存方式之间的过渡、质变,情感、想象等心理意识因素的发生可能是重要的环节,只不过类人猿的本能的情绪到了人类这里,由于“我和我们”的自我意识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占有意识的出现,人的感情的专属性和排他性会更加明确、持久,即生即灭的情绪变成稳定的情感或信念。因而,当用“社会血亲禁忌”取代“生物血缘禁忌”时,还须对这里的“社会”再作更为明晰的界说。例如,人类早期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与类人猿内部的“分工”可能就极其接近。人从自然那里既继承本能的本领,又能够学习到智慧。我们长期以“自觉性”排斥“自发性”看来是很成问题的。

上面提到的职业道德其实都可以归结到整个社会的分工及其相互配合从而有序运行的“要求”,这一要求不是哪个人的主观观念,因为它建立在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生物对自己生存繁衍的生命意志和共同生活的“秩序感”上。在强调“秩序”的重要性这一点上,我与蔡华教授高度一致。我还要提出动物也有“秩序感”;动物没有的,大概是人类借助符号形成的秩序观念,并把秩序与规则联系起来,使之程序化、仪式化。当然,动物也没有人格意识、借助社会分工形成的职业的荣誉感,这些感觉使人们在从事职业时获得超出物质报酬之上的“意义”。因而,从这里,我认为可以获得一种见解,即人类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生存,源自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意志和秩序感,后来,则从这种“秩序感”过渡到“秩序意识”和“秩序信念”,又越来越走向人生的幸福与自由,即生活的“意义”,亦即构成生活世界的彼此“差异”的各方面“关联性”的扩大与不断强化。人的生命意志与生物生存的本能是相通的。而秩序的信念与道德规范是动物所不具有的。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在文化与自然之间,将二者既联系起来又区分开来。

蔡华教授提出了社会血亲禁忌的普世性和多样性之根据,即各民族的“信仰”。他认为,“一个对人类和社会科学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事实:人类行为不仅受其生物存在及其运作机制的支配,而且还受他对自身的一切物质事实之解释的信仰所支配。”在西方社会学界,由于受宗教的强大影响,一直有人强调信仰的优先性和对文化的统摄性,被许多学者视为普世性的文化现象。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信仰”以及与理性的关系。如果蔡华教授所说的“信仰”是各族群内部统一的“信仰”,大体相当于人类形成多神教以及向一神教转化的时期。在人类历史上,信仰往往以宗教的形式得到体现和保障,因而,由信仰决定的“社会血亲禁忌”只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这样,从动物即类人猿向人类“转变”时期有无“血亲禁忌”的问题、性质及其形成的原因就仍然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如果把“信仰”理解为一个群体认为“真”的东西。那就会产生概念的分歧并需要辨析。与蔡华教授交流后方知,他在《人思之人》一书中所说的“信仰”不是在宗教或接近宗教的意义即“终极关怀”意义上使用的,而更接近“信念”的含义。

笔者倾向于把人的信仰的产生看成一个逐步形成并确立的过程,即由原初的“信”发展到“信念”,最后到“信仰”(如用英文表达,或许是Trust-Belief-Faith,但其中的递进关系可能并不十分明确)。人的最为原初的心理机制是一种并不自觉的“信”,人对于生存于其中的周围环境的条件反射和依赖,使其形成了相信或信靠这一最为原初的生存论心理,即与对象世界的一致性和可依赖性,此即弗洛姆所说的孩子“相信”母亲的奶水的生存性的“信”(相信、信靠、信任,Trust较为接近)。它甚至已成为我们生命行动的本能,使人们即使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下,也不必害怕,并事事都先思考一番,然后再去行动。更不必像杞人一样忧天倾。它包含着后来展开的知情意等等因素。

但“相信”的确立。尤其是上升为信念(Belief),却不能不经历种种的恐惧、怀疑等情感性体验。人的原初的“信靠”中,可能就有不安和怀疑的成分,是“将信将疑”,这从动物的试探性的行为中即可了解。生存论的“信”与具体行动时的“将信将疑”,可能是人类最初的两种基本的心理状态。从将信将疑,到信与疑的较为明确的区分,在某些事情上,怀疑、恐惧排除了信,甚至能够说“不”;在另一些事情上。信靠排除了怀疑、不安,能够说“是”,这才意味着人的意识的真正发生,即走向“知利害”和“明是非”的理性。关于特定对象的具体的信念,一旦被经验或逻辑“证明”为“真”了,就成为知识了。康德的这一论断至今仍为学界所首肯。所以,人的认知理性总是与具体的怀疑相关并要给予排除。与此同时,人的精神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并越来越指向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整体性、终极性把握。当人们从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中形成确信不疑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或观念时,就形成了具有普遍解释作用、并能够作为自己生活向导的信念。信念大都属于人的生活和行为所要信靠的道理或遵循的原则。而某些看似具体的形象的说法,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塌不下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等。这些信念是人们基于其特定的生活方式,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看法,有些涉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判断――上述格言就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人们的普遍信念。产生或支持人的信念的。既有认知的作用,更有直觉、情感的作用。而事关终极关怀、具有最高价值并因而为人们特别推崇的信念就成了“信仰”(Faith)。信仰作为人的相信、信靠这种心理机能充分发展的结果,与生存论和认识论都有关系。信仰不是要具体地确证世上某种事物的属性――那是单纯认知的任务,而是对自足的、绝对的价值和意义的崇信、敬仰,是对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或超验的彼岸世界的皈依之情。不难发现。人所信仰的对象总是与自己的生命及其繁衍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即能够产生、保护和引导人的生命与生活――虽然其中也有一定的“负相关”即对人性的“不信任”和恶意恶行的“惩罚”,但这不是对人的抛弃。而恰恰是对人的灵魂的“改造”和“拯救”。因而,人们信仰它并在精神上与之同在,就能够满足人的终极的生存关怀和情感寄托的需要。显然,信仰无论是否超出人的认知范围,都指向某种具有自足性或绝对性的价值。而对诸如金钱、权力的“信仰”恰恰需要批判。虽然自古至今,就有人崇拜金钱、权力,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但这恰恰是人性的迷失和信仰的“自然主义误置”(摩尔),因为金钱、权力都是人的生活的手段,不具有“自足”的“绝对”的意义即“目的性”意义。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思想家,一直批判权力、金钱“拜物教”,就在于这些东西只是生活的手段。人将自己交付于这些手段,就成了庄子所说的“人为物役”。所以,我不太同意蔡华教授宽泛地使用“信仰”

一词。

这也说明,随着知情意的分化与发展,信仰与理性也有了分化乃至分离。由于凭借理性的认知和科学知识,人们能够知道具体对象的结构与性质,对自己有什么用处,如何加以利用。所以,如果人们的知识扩大到能够获得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东西,在这个范围内,信仰就很难存在或不需要了,人们所看重的“价值”也就成了实用性价值。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而理性则在人们公共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信念或信仰就会消失。其一,人们基于生死、虚实的根本性的怀疑即生存性的“畏”、“烦”是理性排除不了的,只有通过信念或信仰才能给予排除;其二,只要涉及到人际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涉及到未来的个人命运或群体的走向,即涉及到根本性的应该问题,就需要生存性、价值性的信念。因为事关人心的善恶,是难以给出经验的或逻辑的证明的;但通过长期的接触,我们可以对某人形成信念。越是事关未来的具体变化,理性的推测就越加困难,然而。正如我们常说的,某某事情“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说明,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和对信息判断的能力有限,从理性上人们很难对未来做出具体的预料,但事情的发生“又在情理之中”,那么,基于情理的信念也就显示出存在的意义。能够排除根本性怀疑的根本性信念即信仰,恰恰能够统摄、主导各种具体的变化,包括人生的迷惑、灾难性的变故。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各族群、民族的信仰产生之前。有无社会血亲禁忌的发生?是禁忌先于信仰,还是信仰先于禁忌?我的不成熟的看法是,禁忌先于信仰,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禁忌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人类的具有文化意义的禁忌,可能既源于生物的某种自我限制,又与上面提到的原始共同体“前信仰”阶段的信靠、怀疑与恐惧,特别是排除着怀疑与恐惧的信念的形成有关。人的血亲的禁忌。正如生活的其他方面的禁忌,都是以一种规矩即统一的行为方式的确立,排除这种怀疑与不安。从而实现一种稳妥的信靠即信念。当然,统一的信念一旦形成,又会更强烈地作用于这种禁忌。将蔡华教授说的“信仰”理解为意义较弱的“信念”,解释力反而会更强一些,更易于说明问题。

关于“文化”的内涵与本质,我赞成蔡华界说“文化”时的方法论原则,即文化这个宽泛的、富有弹性的概念是在什么语境中、相对于什么概念而言的,从而将其分疏化、具体化。如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与(人类)社会并无质的区别,但就“文化”与“社会”的差异性而言,那就要考虑文化与人的“本能”的相对性,社会与“个人”的相对性。文化既然是超越人的本能的有意识的创造物如符号,那创造物的本质的确不在于它的物质基质或可触摸性,而在于它所表征的意义。笔者由此将“文化”解释为人的“赋义”与“释义”的活动。因而,我也更愿意将“文化的本质是信仰”中的信仰理解为信念,即生存信念和价值信念。

蔡华教授如以“信念”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统一的基础,从其概念的界说和具体论证来看,是相当有道理的。但由于信仰与理性、人文与科学的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我们还是需要给予更细致的思考。我们知道,直到近代自然科学初期,如出生于17世纪中叶的牛顿,对自然界的研究还是基于对上帝的信仰,“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还混然难分。但是,自然科学在其发展中已抛弃了神学的信仰,也不再依靠哲学的思辨。在启蒙学者和现代的某些科学主义者那里,近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似乎取代了上帝万能之地位,“成为唯一的真理”。这种科学观的确是建立在同一种形而上学的信仰之上,因而蔡华教授有理由赞成一些现代学者对于理性和科学走向霸权的分析与批评。但也正如他所引证的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当代科学对世界的揭示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客观性”、“确定性”水平,其反思的目光也投向了自身,理性正在向自己固化的形式启蒙。蔡华教授在揭示出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奠基于信仰与行为方式的因果关系的同时,提出了两类不同的客观性,“自然科学是客观的客观性(即物质存在的客观性),而社会科学是主观之客观性(即观念存在的客观性)。”这里虽然用词未必恰当,却可以让我们顺着这一思路继续反思,可以说,科学是“证实”了的信念,人文则是足以让人“忠诚”的信念(在此就是信仰,Faith就有忠诚含义)。这样的表述可能更为明确,既说明了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之所在,又给予科学和人文的差异以区分,也符合康德、胡塞尔等思想家对于哲学和人文学科之普遍必然性、确定性的寻求的旨趣和概念用法。

今天。值得注意的是,科学万能的信仰(应属“迷信”)固然仍有市场,而表现为另一极端的观点也纷纷登场,这就是“科学是权力”、“科学是信仰”或“科学是意识形态”的所谓后现代思潮。其实,两极相通,如果科学是信仰,信仰不就是科学了?简要地说,这些后现代观点不过是对科学中人文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无限夸大,是将科学研究的社会条件与社会效应当成了科学知识的“内在”属性,是一种信仰主义或意识形态主义。它回避不了这样的两个问题:其一,科学研究、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是什么关系?因为这两者是对立的。对科学的“信仰”即“科学主义”并不是人们对科学的真理性、可靠性的“信念”,基于科学研究与确证的信念,是有限性的信念,它在相信科学是真理的同时,也相信科学的结论能被证伪,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恰恰不同于认为无须论证、也无法论证的“信仰”或迷信。其二,为什么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宗教的时代”进入到“科学的时代”,而不是相反?人类文明固然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与悖论,理性的发展也会产生负面问题,理性由于植根于非理性而永远不能取代非理性,反而要在对人的非理性进行启蒙的同时,给予非理性必要的尊重。那些掌握科学知识的学者也的确比一般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或其他权力,甚至像当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学术权力与政治权力相交换。但这也只能发生在科学繁荣的现时代,在欧洲中世纪并非如此,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也不是这样,中国从来就是“官本位”而不是“科学本位”或“知识本位”,即使许多人靠科举“学而优则仕”了,他们也不过是皇帝的工具而已。这一点李世民早就道破。而在这一问题上,蔡华教授与笔者有共同的看法。即科学在当代社会虽然起着某种意识形态的作用(如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但并不等于意识形态。

还要指出的一点是,将信仰或信念作为“范式”是不妥的。范式固然包含科学共同体的信念,但其核心或具体发挥方法论功能的则是其理论模式,即一组具有思维坐标意义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信念本身不是理论模式,因为它几乎是我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本体论承诺”。蔡华教授以“人类学”这一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某种优越位置,以他在人类学研究中获得的原创性成果,认定“信仰是文化多样性中观念存在的统一性,同时也是社会事实的实体,并且还是文化身份和深层观念结构及社会结构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如果将这里的“信仰”理解为信念,的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也赞成和欣赏蔡华教授对科学与人文学科作“本体论”研究的思考和勇气。因为这一问题较为复杂,笔者不可能在这篇书评中展开论述了。

与许多学者一样,我本人对当代思想界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也深表忧虑,并一直在努力寻找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与价值规则的普遍有效性。但是,现在看来,我们已不能再回到绝对主义或信仰主义的老路上去,不能再回到一元论的老路上去,同时也不能简单地退回到康德的二元论上。一种“合理”的分界与“合法”的越界的方法论思想,或许应当成为我们考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系的准则。在这一点上,我相信,我与蔡华教授有着根本的一致性,而《人思之人》这本书的出版将非常有益于推进这一理论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285-02

普通动物学是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理论, 而且还需要实践去发现问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会影响其他有关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还会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相关教学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环节,搞好普通动物学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我们在普通动物学的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实践教学在普通动物学教学中的地位

在普通动物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都充分说明普通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包括普通动物学实验和野外实习两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是通过代表动物的解剖、观察动物标本等,对动物各门、各纲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解。另外,普通动物学野外实习是通过对动物的栖息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的了解,丰富和升华了动物学、动物生态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普通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因此,充分利用其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普通动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动物生物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方面,教学思想和观念落后, 必须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传统实验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验证理论、培养动手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动物实验教学中,验证性的实验多,设计性、应用性试验少,传统、经典的实验多,综合性试验少。另外,实习教学方面,学生野外实习一般安排为期两周的长途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有实际观察动物行为、迁移、地理分布以及生态保护的机会,这对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由于客观原因,实习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无脊椎动物的采集,而缺乏脊椎动物的实践教学内容。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显然存在不足之处,学生毕业后很难完全胜任普通动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的改进建议

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内容,应按照最近修订的教学大纲执行并认真完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状况作出如下改进建议:

1.整合改进实践教学内容

应对现行的普通动物学实验的内容进行精简合并,适量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并适当增加标本制作、室外生态观察等内容,从而加强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

2.构建开放式实验室制度

成立动物研究兴趣小组,在开放实验室、动物标本室里, 结合学生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动物标本室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证明,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野外实习教学

加强技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作为实习的指导思想,改变野外实习只定位在动物的识别、标本采集的层次上。在野外实习前,让学生巩固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并由教师给出各方向研究性的小课题,经教师指导,各实习小组开展专题研究,从选题、方案设计入手,对动物作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成实习专题研究报告。

4.结合科研项目进行实习教学

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锻炼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和检索文献、概括资料等科研能力,使他们主动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让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群体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集科研材料,研究地方动物多样性等,让学生独立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 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真正实现了将科研实质性地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使我们的实践教学产生了质的飞跃。

5.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了实验考试题库,规范笔试考核。另外,学生在完成综合实验和相关实习内容的基础上,以论文的形式完成部分教学实践任务,自主完成专题的调查研究任务。教师要对实验(实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论文质量、实习报告以及实习研究结果的答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给出学生的实验(实习)成绩。改进后的实践考核方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考核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了学生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与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15.

[2]盛和林,王歧山.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9-20.

[3]顾孝连.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8):109-110.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日本;科普图书;编撰形式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125-03

什么是科普图书?这是一个带专业性的问题,在概念方面,常能见到广义科普、狭义科普、大科普、小科普、传统科普、泛科普等说法。从表面上看,似乎轮廓十分清晰,但具体到某一本书是不是科普图书,却往往难以断定,目前我们所说的科普图书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英语有popular science books(科普图书)的说法,通俗性较强。此外,更多见的是science books(科学图书),这个称谓下包括哪些科学书籍,科学专著算不算,未见明确的界说。在这个名称下通常见不到实用技术类的读物。日本科普图书尚没有特定的分类,笔者参观筑波大学未发现为科普图书所设定的专门类别。至于何谓科普图书?筑波大学从事科学传播多年的渡边政隆教授将其定义为“为青少年及需要科普的成人所编写的科学读物”。

1 日本科普图书概况

日本科普图书出版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形式多样。重视质量,一丝不苟,强调科学性。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彩色印刷的普及,更使科普出版物丰富多彩。除一般图书外还有各种类型的科普文库・丛书、译丛、图说、图鉴、百科、大系、少儿读物、声像出版物等。日本讲谈社有一句豪言壮语,“让每个人的口袋里有一本科普书”。同时日本也涌现出不少科普作家、翻译家和画家,如当代著名日本科普作家木村繁、天文科普作家山本一清、天文科普译作家小尾信弥、天文科普作家和天体摄影家藤井旭、科普美术家岩崎贺都彰等。日本出版的科普书,门类全,品种多,数量大,对重要的书不断重版。

日本还培养了一批高产优质,颇有水平,文章又很能感染人的科普作家,例如专写物理题材的都筑卓司,他的杰作不少,著名的有《趣味物理学》、《四维世界》、《麦克斯韦之妖精》、《测不准原理》、《时间机器》、《空间真是弯曲的吗》、《场是什么》、《从大爆炸到银河铁道》、《十岁孩子的相对论》等,文字优雅,情节动人,能吸引各个阶层的读者,在某些地方超过了阿西莫夫的同类作品。汤川秀树和朝永振一郎均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名声大,威望高,但都非常喜欢写科普书。例如汤川的《看不见的物质》、《物理讲义》、《最近的物质观》、朝永的《镜中物理学》、《物理是什么》,后者曾被评为岩波书店1979年最畅销书,前后重印了十三次。

筑波市立图书馆青少年科普图书展区一瞥

2 日本科普图书形式特征分析

图书的形式特征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描述,如图书是否原创、图书的体例、图书的文字风格、图书的装帧形式等。本次调查主要收集图书的编著状态、是否是丛书、是文学形式还是非文学形式以及是否为彩印等方面的信息,选取的200种样书来源为日本书店和图书馆抽样调查及日本亚马逊网站销售的科普读物,日语称之为“科学本”。主要为近两年出版的科普图书出版物,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生物等学科门类,本次调查的科普出版物形式为科普图书,期刊杂志不在此次调查范围之内。

1)科普图书的编著状态。图书的编著状态主要有原创、翻译、编译、汇编等。本次调查的200种日本科普图书中原创科普图书占71%,位居第一;其次是汇编的科普图书,占21%;通过翻译或者版权引进的国外科普图书占8%。

2)科普图书的丛书形式。在科普图书的出版上运用丛书形式较为普遍。200种科普图书中有54%以丛书的形式出现,有46%以非丛书的形式出现。

3)科普图书的文体形式。科普图书的文体形式,是分析科普图书特征的重要视角。文体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本次调查仅从文学表达形式和非文学表达形式两方面对科普图书作出区分。

来自200种科普图书的信息表明,非文学表达形式是科普图书的主要文体,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的比率分别为72%和28%,科普图书的非文学表达形式几近文学表达形式的3倍。

4)科普图书的印制形式。图书印制形式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本次调查主要是关注科普图书的色彩,分为“黑白”、“套色”、“有彩页”和“全彩”4种情况。

来自200种科普图书的信息表明,全彩印制的科普图书最多,占总数的58%。黑白的占22%和14.2%。套色的占17%,有彩页的占总数的3%。青少年科普读物绝大部分为全彩精装铜版印制,笔者还看到专门为方便图书馆收藏的硬壳书皮版本,封底印有“图书馆收藏专用”的字样。

总体来看,日本经济实力较强,公民的科学素质较高,已经具备了学习型国家的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科普图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图鉴类科普图书丰富庞大。日语“a”字的含义为“模范、榜样、借鉴”,“龛a”即以图例来进行说明示范,这种编撰方式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日本作为漫画王国的优势自不待言,除此,摄影业的发达也是图鉴类图书发达的成因,日本有各种摄影组织2000多个,包括全国专业摄影组织和业余摄影组织,其中,自然科学写真协会计有会员400名,这为图鉴类图书的图片资源提供了丰富而专业的素材库。

第二,科普图书中的原创比例较高。在日本,作者个体并非科普图书创作群体的主流,日本有很多编辑公司(Editing Company),这些规模或大或小的公司网罗了经验丰富的科学编辑、设计者,成为科普图书创作的主要力量。身为个体的创作者,包括科研人员、医生、记者、教师、甚至家庭主妇,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创见授权给编辑公司来进行编撰加工。此外,各科学组织机构以及媒体也是创作科普图书的力量,包括官方及民间各研究所、协会组织、报纸杂志编辑部等,例如宇宙科学研究乐部、读卖新闻科学部、科学馆等均是是科普作者队伍中的一员。

第三,选题广泛,趋于精细化。日本科普图书选题极为丰富,可谓无所不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再到实用技术等领域,在注重广泛的同时,日本科普图书选题还向纵深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一个母题可以延伸出N个子选题,从不同的维度对同一个母题展开延续性书写,如此辐射型选题的结果是使对母题的科普论说全面、明晰而透彻。下图是笔者在筑波大学书店拍到的以“野鸟”为母题的相关科普图书,计有近20余种,分别从名称、图说、观察、摄影等角度来展开各自的“科普”书写,其精细化可见一斑。不过,因其选题之深广,也出现了选题雷同,内容重复的现象。

筑波大学书店野鸟类题材图书一瞥

第四,编写规范严谨,讲究科学性。日本科普读物的目录分类专业、系统、精细。例如秋本俊二撰写的科普读物《不可忽视的航空旅行知识》,采用问答式编撰方式,可以看到诸如“为什么客机的窗户那么小”、“为什么机长与副驾驶员的套餐不一样”之类精细的问题,在讲述客机卫生间的运作原理时,作者以“飞机上的排泄物会不会散落空中”这一问题引发叙述,令人读来觉得有趣且生活味十足。此外,日本科普图书撰写严谨,很多都附有参考文献,但中国的科普图书却未发现此项。

第五,印制精美,全彩图书比例较高。翻阅日本科普图书,常有阅读时尚精美杂志的愉悦感,泛着光泽的铜版纸材,细腻精微的摄影插图,使人在享受视觉的饕餮盛宴中兼获科学知识。日本相关学者指出日本科普图书为何制作精美时指出,日本的科普作者(writer)和设计者(designer)协同参与进了创作过程,紧致的配合使得产品不断被优化,精品频出。

3 结论

日本作为亚洲中国的近邦,在科普创作领域有丰富的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从中国近几年的图书出版销售情况来看,科普读物市场整体趋冷。根据核心数据库数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出版科普读物 1812个品种,包括少儿科普图书,占全年新书全品种的不足1%,整体比重较小。科普图书在形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选题雷同、同质化现象凸显;内容过于晦涩不够普及;内容表达过于程式化;编排形式过于死板;引进版比重过高。从中国科普创作的情况来看,也面临窘境,常常是许多搞科研的一线工作者不愿意动笔写科研,当然,这与科研成果评定机制也有关系,科普作品并不计入科研成果;还有的是想写但文笔表达又跟不上,致使科研领域较新的点子或创意并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科普作品,面向大众。如何改善科研与科普创作“两张皮”的困境?日本科普创作的机制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借鉴,由科研学者出点子,再授权编辑公司(Editing Company),由专门的科学编辑来组织撰写,进行专业化的编写运作。不过,日本科普编辑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产业链,中国目前缺乏这样专业化运作的编辑公司。产业想往专业化发展,必然要求人员的高度专业化,英国早有专门对鉴定统览图书色彩的编辑,负责色彩审订的编辑甚至是那一群体的编辑同仁中收入最高的。近年来,中国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调整,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科普图书编撰市场期待新的建制,以期勃兴,其间契机或许值得我们侧目以视。

参考文献

[1]上海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中心编[M].上海科普资源状况(2008版).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

[2]徐枫.新编摄影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科学技术普及概论编写组编.科学技术普及概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生物科普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非生物学专业;《普通生物学》;教学现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21-02

21世纪,随着期刊、媒体和网络等的日益发展,普通大众包括大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及相关进展的途径越来越多。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在校大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相关知识的信息量变大,并且更加关注最新的研究发展及前沿动态[1]。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大高校非生物学专业压缩了《普通生物学》的教学,甚至是某些专业取消了《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作为一名从事《普通生物学》教学的教师,对此变化感受颇多。在此,结合我们教学团队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非生物学专业大学生《普通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和我们教学团队的教学体会。

一、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对于非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普通生物学》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程。《普通生物学》课程知识广泛,内容涵盖面多,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与进化等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可以说是生物学相关课程的高度概括和提炼[2]。生物学专业《普通生物学》的理论课教学在某些高校多达80学时,而非生物学专业的学时针对不同专业略有差别。本校动物医学专业《普通生物学》的理论课教学是40学时,食品专业由以前的32学时压缩到了24学时,化学专业由以前的32学时到今年取消了本门课程。理论教学学时的减少为实际的课程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针对如此大生物学信息量的《普通生物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团队精选了教学内容,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多种课外活动进行了补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教材很难跟进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本课程使用的是我们教学团队李连芳等主编的彩版《普通生物学》教材[3]。该教材内容相对完整精练,结构清晰,适合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安排,但是针对于非生物学专业的实际授课时,在内容的选取上根据不同专业有所侧重。尽管我们的教材是2012年出版的,是目前高校《普通生物学》中较新的教材,但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很难追踪生物学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注生物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使得《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体现生物学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团队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每年都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生物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每年的绪论中会介绍当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及化学奖,以及这些成果背后有意思的科研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创新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3.实验课程不足。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基本理论来源于实验。随着生物技术与实验手段的提高,会出现新的生物学理论,也会有很多理论被修正甚至被。因此,实验课对于学习生物学至关重要。对于非生物学专业大学生而言,《普通生物学》的实验课更多的是通过实验体验生物学的实验性,建立生物学理论来源于生物学实验的观点。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李连芳等主编的《普通生物学实践指南》[4]。由于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普通生物学》的实验课只有16学时,主要是进行设计好的验证性实验,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的机会很少,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体会

1.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普通生物学》是一门能够很好地与实际结合的课程。机械的按照教材章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教学团队精选了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生活中的生物学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学团队将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生物体的结构与层次;第二部分为生物的生殖与遗传;第三部分为生物的多样性;第四部分为生物与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课堂提问、课堂测验及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课堂提问以实际生活中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为主,例如:讲授消化系统为的结构与功能时,先提出问题“胃能消化食物,为什么没有把自己消化掉?”再结合学生自己身体器官介绍胃的结构,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测验不会考察机械的知识,主要以灵活的问题进行。《普通生物学》多媒体教学中的概念或理论,大都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配以图形和动画等形式,尤其是来自于相关实验的结果,以便于学生理解。

2.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生物学的科学素养。生物学是科学的带头学科,其知识的普及与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人类面临的食品安全、环境优化、人类器官移植、动物和植物克隆及自身健康等重大问题[5]都需要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去认识、理解和正确对待,没有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储备会对这些问题产生错误的看法及认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的能力和素质,我们教学团队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拓展活动,包括课程论文,研究专题,小组研学及自学等多种形式。课程论文主要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通过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总结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研究专题以研究小组形式进行,通过小组讨论确定题目及完成的方法和手段,制作为PPT或视频进行课堂汇报,例如:有一个小组的研究专题是我校东校区栽培的植物品种,数量及分布。他们把整个校园的树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录制了视频,还对学校的绿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小组研学主要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大家共同讨论学习,增加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自学主要是课外对自己感兴兴趣的生物学热点及重要问题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普通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和课外拓展活动,培养了学生从生物学专业的视角去客观地分析及评论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生物学相关的现象,理性地看待生物W问题,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生物学的科学素养,对整个社会具有积极和有意义的影响。

3.结合生物学科研进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思维的养成是我们的大学教育的基本目的。《普通生物学》作为一门通识课程,不只是讲授生物学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际,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更多的生物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因此,《普通生物学》课程不能局限于教材,我们的教学团队每年都会要根据最新的生物学研究成果扩展教学内容,将国内外的最新科研成果更新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感受到最新的科研方法及科研成果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今后从事科研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例如,MicroRNA、RNA干扰技术、宠物克隆、转基因食品安全与试管婴儿等与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的生物学技术与成果,都是我们拓展创新性成果很好的实例。

三、结语

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前沿学科,亟须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的创新主体,需要建立基本的科学素养,培养科研创新思维与能力。我们教学团队非生物专业的《普通生物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使得本校非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能够系统和整体地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梳理,从适应性和进化的角度去理解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生命科学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分析能力。我们教学团队将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做好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翟中和.面向21世纪的生命科学[J].生物学通报,1994,29(8):1-4.

[2]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连芳,陈铁山.普通生物学(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