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发展历史

社会发展历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史与社会向更深发展

摘 要: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初中生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教育中,历史与社会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虽然现在这门课程实行了开卷考试,但是对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几方面来谈论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核心素B;提升

核心素养对中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老师不光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从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历史与社会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与社会教育的鲜明价值观

在历史与社会中,我们通过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与社会中所包含的价值观。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树立更为鲜明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2.提升认识质量

我们对历史与社会进行了解,可以对其历史与社会进行全面认识,不仅可以认识事件的起因,还可以详细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了解,从而提升认识的质量和高度。

全文阅读

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历史关系进行研究,梳理了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发展脉络,结合在此背景下的社会史、结构功能主义和后现论等影响,从而分析了历史学和社会学从分裂走向融合的过程。本文还着重分析了历史社会学的其他方面,比如历史社会学的性质和特征等方面,从而分析了历史社会的现实意义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历史社会学 兴起与发展 分析

历史社会学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在西方首先兴起的,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历史社会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开始对它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包括它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学科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等;还关注历史社会学对历史和社会研究方面带来的影响等。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其发展的历史,以历史学和社会学传统关系及其现代变迁的角度,着重分析历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发展以及变化,从而对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分离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研究这些问题,人类社会是什么,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在发展中有着怎么样的规律可循等;在现代社会科学体系建立之前,一般是由历史学和哲学共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学家一般的方法是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希望通过这些资料来真实的对过去再现,完整真实的记录下来,从而通过对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的叙述研究,来展现社会发展的脉络。但是,处于传统时代的历史学在关注人类社会的方式上是由局限的,历史学家只喜欢关注特殊伟大的事件,以及处在这些事件中的人物,所以在构建历史的时候,大多都是历史中的政治英雄或者伟大精英,从某种层面来说,传统的历史学就是一种政治史,在历史学中占据着巨大篇幅的都是王朝的更迭,英雄的末路等,对于弱小的平民社会生活鲜有提及。

与历史学相比,社会史的研究就更乏善可陈,遭到了历史学家的一致讥笑。进入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改变劳动方式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各种社会矛盾丛生;又过去了许多年,知识分子开始研究一条不同于历史哲学和社会史模式,这样就产生了社会学。历史学主要研究上层政治史,那么,社会学家的任务主要就是对社会研究和把握,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一种宏大的理论来对社会进行解释。社会学在诞生之时,就追求自己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这也是社会学和历史逐步剥离的过程。

二、走向融合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对立局面有了逐步的改善,这种改善不是说两种学科的争论有了一个统一的结果,而是说两者进行了妥协。

全文阅读

社会历史发展无“合目的性”吗

摘要: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就是被经济关系中介过了的“合规律性”。工具、原料、劳动力等生产力构成要素是死的物,它们不会自动地由落后形态向先进形态发展。能够促使它向先进形态发展的,从主观上讲就是先进社会集团的利益追求。历史发展合规律性就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集团追求和实现利益诉求的客观制约性。

关键词:社会历史;合目的性;合规律性

中图分类号:B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3-0183-05

陈先达先生2009年于《学术研究》第8期发表《一个值得商榷的哲学命题―一关于“合规律与合目的”问题质疑》一文,认为“历史发展合目的的说法理论上难以成立”,“与其说社会发展合规律合目的,不如说社会发展有规律、人的活动有目的”。如果笔者没有理解错的话,陈先生这里是在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而否定社会历史发展“合目的性”的说法。笔者以为,陈先生提出了一个关系到如何理解唯物史观本质的重大问题,他强调人类历史并没有更多按照人类目的规划发展,强调规律的异化和人的活动的异化,是富有真知灼见的重要思想。但对于陈先生的结论――不能讲历史发展具有“合目的性”,笔者不能认同。

一、社会历史发展无“合目的性”观点的四个误区

笔者以为,否认历史发展合目的性的观点之所以不能成立,首先在于它的立论基础和前提存在理解上或逻辑上的问题,这具体体现为下面四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历史”的本质

我们通常认为历史一语指代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一切成为“过去”的活动、人物、关系、过程,这一含义具有天然的客观阻特征,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讲的历史: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全文阅读

再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并贯穿于一切社会发展的始终,它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动力;解决途径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指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这就是说,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一、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他“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其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也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曾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并做了总体性的科学揭示。但是,他却并没有在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和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曾分别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但他们使用的这个“基本矛盾”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根源,并没有赋予它以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囿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方向做出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预见,而没有也不可能对推动这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运动,作出系统和明确的科学分析。此后,经过相当长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到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著作中,才进一步地解决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不过,它的这个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这个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的矛盾”。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伟大的科学发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生活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条件极为简陋,发展速度极其缓慢。为了生存,人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物质生产中去,而获得的生活资料却极端贫乏,因此,人类生存需求与自然条件的矛盾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相适应,人们结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劳动产品并实行平均分配的关系,建立起原始社会的经济模式。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能力有所提高,生产的产品除了维持劳动力简单的生存之外还有剩余,即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

全文阅读

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历史演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即社会发展代价。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代价作为人类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代价的内涵必然是不断发展的,代价理论也在实践中日益完善。

关键词:代价理论;历史演进;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286-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即社会发展代价。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代价作为人类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代价的内涵必然是不断发展的,代价理论也在实践中日益完善。下面本文就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1.就西方社会发展而言,早在17世纪,霍布斯就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进程与资本家阶级的为富不仁、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一样,都是人的“自然倾向”的具体表现,是必然的历史过程。在论证过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合理性的同时,首次提出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此后,引起众多哲学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

2.18世纪,卢梭着重从人的本性出发揭示发展代价产生的根源,他首先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社会进步与社会道德沦丧之间的“二律背反”关系。在他看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善良本性却日趋败坏,人的道德日益沦丧,特别是所有制的产生及社会不公正关系的发展,更使人的本性趋于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他指出,人的道德堕落是由社会的不平等引起的,要恢复人的良心,使道德高尚起来,就必须封建专制制度,按照社会契约建立起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其理论内容也蕴涵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科学进步要不要以道德和社会风尚的败坏为代价;二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否以人的堕落为代价。卢梭从人的本性出发,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3.黑格尔则从人的“恶欲”出发,辩证地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发展”与“代价”之间的矛盾关系,认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身利益和进步的追求会造成对某一正义、合理事物的否定,即产生“恶”的后果,而这种“恶”既可以用来否定日趋衰亡的旧秩序,也可构成社会历史进步或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它还能给社会的前进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趋衰亡的、为习惯所信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黑格尔立足于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和人的恶欲来揭示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历史的发展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并且付出代价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与霍布斯、卢梭的发展代价思想相比,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

4.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以往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从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以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关系上,进一步深入考察了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一种以自己的垄断为基础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的,也就是,是以劳动者被剥夺为前提的。

全文阅读

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浅谈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经过讲解知识,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剖析,并掌握好的学习策略,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就要重视更新教学理念,用最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组织引导学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经实行了更为开放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小辩论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充满历史意义的小话剧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要教会学生独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阐发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理解,教育学生勇敢地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探索未知,学会追求真理。教师鼓励学生想别人之所不想,见别人之所不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的潜力,为历史课堂塑造人才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二、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课本的教材知识有点枯燥难懂,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灵活性,将教材教活。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历史典故,给学生演唱一些历史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潜能。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能够积淀历史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打好学生的能力基础,为学生高中的历史学习做好铺垫。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概括出结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三、高效运用历史挂图、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有着烦琐的年代、人物、地名等要记忆,学生会在记忆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充分借助挂图的手段来进行教学,深化学生的知识内涵。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帮助学生详细分析讲解事件,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辩证地看待每一件事。教师结合多媒体的声音和图像进行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多重功效的多媒体,将声音传递给学生,将图像展现给学生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现历史事实,让学生学得高效、全面,让学生享受视觉盛宴,发挥多媒体带来的多重功效。

四、教会学生独立思索、自主研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亲自感悟和体验过的事情,就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成长,放手学生独立进行探索,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一些知识,勇敢地进行冒险的研究。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多学会感悟,通过了解历史事件,不断运用感悟的方法发展自己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也可以善于给学生提供一些错误的案例,让学生纠正,教师给予点拨和指正,激励学生,暗示学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成熟起来,逐渐成长起来。

全文阅读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人文学院硕556班金青山学号:3105155003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和挑战。回顾我国社会工本文来自文秘站网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作的发展历史,并解析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于我国社会工作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重要而又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历史现状

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以应用为主的专门学科。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服务与福利保障,帮助困难者、不幸者恢复生活能力和信心,调整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宗旨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工作的目标从抽象的意义讲,是提高人的社会功能,协调、平衡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个人群体认识、解决、减少由于人与环境的潜在不平衡,提供预防措施,使之归于平衡。

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端,而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水平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20世纪上半夜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大学里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师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的一些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救亡图存在中国大地上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虽然这些活动因为战争等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第二,1949年以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形成阶段。在30多年计划经济与“单位体制”实行时期,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并通过国家干部以行政程序与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了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全文阅读

历史与社会“发展性”评价策略的建构

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指教师运用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收集学生学习表现信息,判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程度,促进学生进步的评价范式。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这正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最终目标和追求。

一、建立历史学习小档案,让学生在自我积累中发展

通过建立历史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学习档案一般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建设。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小论文、调查报告、历史制作、搜集的历史资料、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学生可以通过档案看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并作为指导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素材。本文侧重于“历史资料的收集”、“历史小档案”的使用予以说明。

1、历史资料的收集

学生在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及师生的评价,可以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部分放入学生的历史学习档案。进行此项活动要进行周密的设计,可分为三步:

第一,确定学习主题。学生在资料收集前,必须明确应该收集哪方面的资料,因此首先要确定学习主题。如学习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从维新到革命》时,因学生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于是教师组织与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确定学习主题为: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即辛亥革命的成与败)学生便可根据这个主题,广泛收集资料。

第二,确定收集的内容。收集什么内容,主要由主题决定。那么,这个袋子里面就应有:

收集到的有关辛亥革命的最有价值的资料,如文字材料、图片、录像带、录音带等,还有学生收集这些材料后的整理分析记录,教师对学生资料收集过程中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

全文阅读

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因

1探索期(70~90年代),缓慢摸索中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70年代,中国基本完成了国家的初步工业化,随着中国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向西方打开了国门,有了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条件。中国通过大规模引进欧、美、日设备,对以前偏于重工业的工业结构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努力建立起产业门类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这个时期,我国提出了住宅工业化的“三化一改”方针,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革,重点发展了大型砌块住宅体系、大板(装配式)住宅体系、大模板(“内浇外挂”式)住宅体系和框架轻板住宅体系等。1973年,北京市在前三门大街建成26栋PC大板体系高层住宅,采用了大模板现浇、内浇外板结构等工业化的施工模式,这是应用PC大板体系技术大批量建造高层住宅的首次尝试,推动了我国住宅工业化施工的技术进步(图2)。80、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的质量成为发展目标,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住宅工程施工质量成为凸显问题。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围绕着提高工程质量问题,开展了技术理论体系的综合研究,如相关研究单位引进国外SAR理论,进行了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实践尝试,建设部开展了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1985~2000年)和小康示范工程(1995~2000年)两大系列住宅小区建设样板工作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住宅工程建设质量,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工业化发展道路。当时的生产企业普遍以国有体制为主体,特别是1982年国家实行“利改税”制度后,实际上形成了国有资产的“单位所有制”。由于所有制主体的不明确,造成了企业干部与职工在利益上的同构性。国有企业普遍缺乏积累和消费的制衡机制,造成了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50%以各种渠道转化为单位的消费基金,职工的工资和非工资收入虽然得到增加,但劳动积极性却相对下降。再加上客观经济体制,资金和原材料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了国有企业的普遍高浪费、低效率的生产状况,企业缺乏竞争力,经营长期不景气,这反过来加重了国家负担,出现了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等情况。住宅工业化相关生产企业也由于受限于体制、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低水平制约,企业生产机制不灵活,长期依赖于政府的计划调控,住宅工业化的市场很小,水平较低,生产出的建筑产品普遍存在种类单一、灵活性差、造价偏高等问题,造成企业的综合效益低下,劳动生产率和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无法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2发展期(2000年至今),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都较成熟,但仍受社会发展环境的制约

20世纪末,我国住房供给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住房成为了一般商品,住房商品化改革促进了住宅工业化的发展。1999年,国务院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1999]72号)文件,明确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同年,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成立,开始研究住宅工业化生产相关问题。2004年,万科成立工厂化中心,开展工业化住宅实验楼的研究。截止到2012年,万科已累计交付工业化建造的住宅701万m2。[4](图3)。自2001年起,我国陆续建成的一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对于住宅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住宅工业化与节能环保技术的集成研究与应用等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期,在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又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的现象。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2.6%,激增的城市人口必然产生巨大的住宅需求量,据统计,我国的住宅年增量平均达到700万套,年平均住宅竣工总面积达到5.5亿m2[5]。如此大的住宅建设量对于高效、节能、环保的住宅工业化技术的应用本理应出现巨大的推动力,但目前国内住宅行业工业化程度仍不到10%,而发达国家住宅工业化程度早已超过50%,我国住宅工业化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极不相符合。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学者从住宅工业化自身的技术体系是否完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到位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如果我们从当前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也可以找到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影响因素。

3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影响动因

当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由于农业效益低下和农村资源短缺,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大约只需要1亿的劳动力,而根据国家统计公布的农村现有劳动年龄人口是5亿,这就势必推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同时,城市也存在着庞大的显性和隐性失业人口,就业问题成为了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而“稳定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我国的就业机会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来创造的,据估算,在中国一个GDP增长点大致能创造2000万个就业岗位,中央强调保持GDP增长率不低于8%,就是保证每年能新增约1.6亿个就业岗位,基本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6]。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数量由2000年的1994.3万人上升到2012年的5136.29万人[5],年均增幅达到8.2%,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建筑业尤其是施工企业的特点是人员需求量大,体力劳动为主,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人员岗位较灵活,每年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巨大劳动力“蓄水池”。住宅工业化强调技术和效率,而排斥人工劳动,从根本上说是用机器替代人力,如果大规模实施工业化住宅建造方式,将不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问题。虽然住宅工业化代表了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集约、高效、可持续的优势,但就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来看,还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应用程度,这是当前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

4结语

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由于不同时期国家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环境的差异,在住宅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与其发展过程高度相关的影响因素(表1)。先进的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但技术的应用需要条件,尤其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当我们在强调住宅工业化技术优势的时候,也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这样就能够理解当前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现状。

全文阅读

社会符号学的历史脉络及其发展梳理

[摘 要] 现代符号学来源于语言学,但其实从符号学发展历史是来看最早的符号学则与哲学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社会符号学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以便更为清晰地认识现代符号学的发展及内在规律,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关键词] 符号学;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76-1

一、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希腊时期的符号学。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自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为智慧,由于他自知自己对概念语义之确定性的无知,这种自知自己无知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人类对永恒意义不断思索的动机,从而为研究意指关系欠明确现象的符号学分析提供了必要性。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扩展为探讨人类生存意义问题的辩证法,该扩展引出对一般概念的探寻,标志理性化的增强,也标志了体现理性化的话语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逻各斯观念的出现。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逻辑的探讨胜过语义的探寻,该方式虽具不明显的符号学性质。他在《解释篇》中涉及了语言的符号性质: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芝诺首次较为明确的提出符号理论和语义学,从而使得符号和意义问题成为专门研究课题。斯多葛学派对语义学的研究比亚里士多德的语义问题研究更趋精密,他们对符号之意义问题的探讨也比前人更为深入。与斯多葛学派同时期的伊壁鸿鲁学派的符号思想具有认识论特点,该派在符号思想史上由于广泛运用符号和符号推论概念而成为狭义符号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希腊时代哲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均开启了罗马时代的符号思想。

(二)实用化的罗马时期符号思想。与希腊时代相比,罗马时期的符号思想趋于实用化。该时代对符号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修辞学方面,并在此范围内关涉语言、逻辑和哲学。西塞罗提出必然符号和或然符号以及事实符号和神意符号等问题,并对符号分类学进行了研究。奥古斯丁不仅将人的内在精神和神的世界作为符号思考的主要所指者范围,而且在其内向思考中还对心理对象和价值对象意义关系、直接与间接的意义、思维内界的符号、所指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对符号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他说: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由此可知,符号既是物质对象,也表现为一种心理效应。奥古斯丁的符号之思直接影响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三)经院哲学与中世纪末期以前的符号学发展。在经院哲学时代,学者们围绕唯名论和唯实论展开了争论,语词符号问题便成为两派关注的焦点之一。经院哲学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奥卡姆被认为是经院哲学家中最富于符号思想者。他将有意义的言语分为三大类:书写言语、口头言语和心理言语。前两类以视听途径被世俗接收,具有约定性,后者富于自然性,不可直接传达。奥卡姆倡导的唯名论与托马斯等倡导的共相实在之争,标志着经院哲学时期向近代科学时期的过渡。

中世纪末期以前,符号学思想主要依附于哲学活动。到了近代,符号学思想主要由近代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社会人文科学等领域中诸符号理论综合而成,符号学获得实质性进展。培根、洛克、霍布斯、贝克莱、莱布尼兹等人都曾论及符号,其中洛克和莱布尼兹的符号理论较为突出。洛克在霍布斯符号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其近代心理学符号学。他在《人类理解论》中将知识分为以下几类,即自然学、伦理学和符号学,提出以符号学取代过时的形而上学主张,并强调符号与观念之联系,认为观念是事物的符号,正如词是观念的符号。继洛克之后,莱布尼兹在其《人类理智新论》中对洛克的符号理论进行反驳,并试图构建一种比自然语言更精确的通论语词,进而促使语言符号与实在的存在对应,该通用语言符号被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直接继承并运用于人类文化领域,建立其独特的人类文化符号体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