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发展理论

一是社会发展的退化论。这在中国以道家的历史观为代表。在原始道家老子那里,他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描述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三十八章)在道、德、仁、义、礼这五者之间,社会表现为一种人类文明递相堕落的过程。他肯定道治、德治历史阶段,而对以仁、义、礼为标志的社会形态则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认为正是人类社会纯朴敦厚状态的失落,才出现了智巧狡诈、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等文明社会中的一切病态。这种退化论,在人们的日常观念中,则表现为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中。这种退化的历史观不仅在中国的道家思想史占据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和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那里,也同样得到了描绘。卢梭把自然状态理想化为人类的黄金时代,而把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说成是“人类的疾病史”,人类发展的过程正是人性堕落的过程。并对这种堕落的方式作了多方面的描绘,他认为,安乐和萎靡的生活方式,消磨着人们的力量和勇气;社会文明状态使人变成奴隶,成为虚伪、胆小、卑躬屈膝的小人;而财富则使人类变得贪婪,并陷入无休无尽的争斗之中;他甚至认为,第一个为自己缝制衣服或建筑房屋的人,实际上不过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并给自己增加了累赘。正是人类文明成果导致了自然状态的解体和人的堕落。人类所有的进步,不断地使人类和它的原始状态背道而驰,进步的同时,就是退步。总之,人越是社会化就离开自己的本性越远。这也是退化史观所包涵的基本内容。

二是历史循环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按照一定规律而表现为循环往复的过程。在中国古代,主要以五德终始说为代表。它是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创立的关于社会历史变化的学说,他认为天地剖判以来,人类社会表现为五德转移的过程,也即是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德性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上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递嬗,就是火(周)克金(商)、金克木(夏)的结果。秦始皇以及西汉的统治者都用此说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理性的根据。

三是坚信社会发展具有某种目的的进步史观。从启蒙运动以来,相信人类发展是一个渐趋完善的进步史观便深入人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与自然规律相一致的过程,历史具有自身的目的。康德就把有机生物发展的目的论概念引入了对社会历史的研究,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朝完全实现自己的禀赋的目标前进。在个别活动和事件表面的杂乱和无目的性中,会呈现出整个过程的共同目标,似乎有一个理性目标引导着所有的活动。共同的目的使不同的个人活动呈现出共同性,从而表现出整个历史过程的合乎法则性。合乎法则性即是合乎自然的发展规律及其目的。康德认为:“人们可以将人类的历史大致看成是自然的一种隐秘诡计的实施,这种计划的实施为的是产生出一种内在的——而且,为此目的,也是外表的——完善的、独一无二的社会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的所有禀赋得以充分地发挥。”①

可见,在康德的观念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属于自然的规律,人类无论怎样表现自己的意志,也跳不出自然的手掌。自然一开始就追求着某种人所不知的意图或计划,并通过人类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与此相似的观念,有维科的“天意”和后来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的观念。如果说,黑格尔把绝对理念视作支配人类历史的“看不见的手”叫做理性的狡计,那么,康德的观念则可称为“自然的狡计”,在他们的观念里,都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和目的。这种进化史观,在中国思想史中,亦有表现,如康有为以进化论为武器对公羊三世说的改造,就是一例。

以上三种历史发展的方向感,决定了不同的人们对社会发展合理性的基调。持循环论的人以为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一切不过是过去的重复,按照这种循环的轨道发展的历史,具有合理性,否则则无合理性。而退化论的史观,则以为一切发展是多余的,有时甚至是得不偿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就指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以高热量的消耗为前提的,人类在获取一千卡热量的过程中,所浪费的热量是所得的几十倍,因而,在他们的眼中,现代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是大可怀疑的。

第二是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问题

社会发展合理性,要涉及到的第二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总体面貌或蓝图。我们讲社会发展的合理性,表明我们对历史方向感的把握是以进步史观为依托的,没有进步信念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在指称一个社会发展的时候,“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带有进步性的概念,因而“发展”是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演进,是由不完善状况,向完善状态的演进,落实在社会有机体上来,“社会发展”是指社会有机体结构功能的改进或完善。那么,当我们讲“社会发展”时,就有三层意蕴,一是按某种标准对过去社会整体状况的评估,二是对当下社会的评判,三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这样,社会发展的总体面貌或蓝图能否成为认识主体的共识,也成了社会发展合理性的重要维度。在走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现代化的面貌或蓝图也是多样的,既有欧美内发原生型的现代化样板,也有东亚后发次生型的现代化模式,还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所以,社会发展合理性问题始终与我们对社会发展的愿望相关。

第三是社会发展的评估问题

全文阅读

关于发展社会学社会发展理论的述评

摘要:围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发展社会学的发展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现代化理论阶段、依附理论阶段和世界体系理论阶段。本文通过对三种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出三种理论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及不足。文章最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三种发展理论的关系进行剖析,以便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发展。

关键词:发展理论 现代化理论 依附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绕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构造大致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现代化理论一枝独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依附理论盛极一时,80年代后,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逐渐增强。

1、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1.1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现代化理论的提出直接得益于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以及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现代化理论接受了古典社会学关于社会变革和进化的‘两极理论’,认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 [1] 现代化理论正是在传统与现代这种两分法的基础上展开论述的。

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一是所有社会的发展都是相似的单一渐进式的发展。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走过的历史是其他后发展国家的必经之路。现代化理论认为,“所有国家的发展道路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发展速度的快慢而已,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的历史,将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未来。” [2]

基于这两个假设,现代化理论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问题的诊断,大体上可以概括为:“(1)价值的转变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前提;(2)西方的工业化过程将在第三世界国家再现;(3)改变行为传统模式的变迁,是在现代化的推力下发生的,这个推力与西方社会长期发展所凭借的动力是一致的;(4)西方科技和观念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同时也将伴随着一系列阶段和深刻变化;(5)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一体化的变迁过程,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本身的社会结构系统有‘缺陷’,因而经济增长需要改组其结构条件——文化和社会制度的阻碍为前提。一句话,所有的现代化理论都相信:由于西方科技的传播,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发达国家现有的一切特征。” [3]

全文阅读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概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跟进步成为时代的主题。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本文主要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缘起,发展脉络,内容和实践应用进行阐述,使读者了解到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丰富的内容。另外本文认为要发展本土化的社会发展理论,利用综融的方法解决问题。

社会发展社区发展本土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发展理论最早是由詹姆斯・米奇利在《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界定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提出经历了韦伯的“理性、新教伦理、科层制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休姆和特纳提出的新民粹主义、生态发展和本土发展理论和米奇利的社会发展理论视角。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兴起和这一发展模式的重要精神动力。而在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因缺乏这一工作伦理而发展停滞,走向落后。与韦伯相对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殖民地国家只有摆脱宗主国的控制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像现代化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的“第三世界”理论,都有过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的精彩分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实践中,宗主国开始在殖民地推行各种改变计划,殖民地国家依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中的社会发展实践,也开创了社区发展的传统。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奠定了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随后休姆和特纳提出了新民粹主义,既希望经由小范围的立足与草根和基础的发展而推动社会层面的发展,包括农村的合作生产和聚焦于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一发展理念并未取得良好效果,这与政府的不良干预、管理落后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有联系。最新理论进展是生态发展和本土发展理论。生态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认为将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对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定位、规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确定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方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操作过程规范化。这一发展模式暗含的核心观点就是第一:发展是有限的,不应该已耗尽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寻求无节制的增长,这是不道德的。第二就是生态环境是人的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污染已经大大影响了人的福利。本土发展聚焦于本地的传统资源、优势、资产和习俗,致力于将在社会发展立足于地方性知识。

基于对现行发展观念的反思,米奇利在《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中从社会福利角度提出了社会发展视角。在米奇利看来,社会发展是一个旨在改善作为整体的人口的福利并伴之以一个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他认为社会福利包括三个层面,即社会问题被控制的程度、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及上升机会的提供程度。这一视角的提出旨在超越目前社会福利残余模式和制度模式的对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第三世界的发展经验,即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置。他也是对发展扭曲的反思。社会发展视角的目的是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置。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发展视角聚焦社区和社会,强调有计划的干预,突出包容性和普遍性,并把提高人民福利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米奇利认为社会发展策略的理论实践可以从三个层面实现:个人层面、社区层面和政府层面。个人层面聚焦于帮助人们自给自足和独立。社区层面强调社区层面的发展和改变,其主要手段是社区发展、社区行动以及性别赋权的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是个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社区发展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手段,但在一直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它涉及到社区教育、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理论、社会治理等。而且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社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点。政府层面强调致力于以一致的计划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平等,满足人们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虽然社会发展理论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治理,推进社区建设中至关重要,但是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用综融的方法,用整合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另外社会发展理论起源于西方,是舶来品,要建构中国的发展理论,肯定面对适应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以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立足点,既要考虑构成中国现代化进展当务之急的制约性环节,又要放眼中国现代化的总体的和长远的发展前景。我们不能遵从拿来主义,而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本土化发展,发展形成一套适应中国本土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刘世昕.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3,9.

全文阅读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摘要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种族中心主义,社会认同,自我分类,社会比较,积极区分。

分类号 B849:C91

群体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社会认同理论已成为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后来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用,它的提出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阐述。

1 社会认同理论的背景

1.1 种族中心主义

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ethnoentrism)。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歧视(out-group derogation)。群体内行为和群体间行为显现了明显的种族中心主义特征[2]。对“群体行为普遍的种族中心特征”的第一次论述要追溯到1906年萨默的记述。最初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解释最有影响的是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1.2 现实冲突理论

全文阅读

人文社会理论发展特点

【内容提要】同其他知识形式的发展一样,人文社会理论的发展也是连续性与间断性、逻辑连贯性与社会制约性的统一。但人文社会理论发展的逻辑连贯性有自己的强度和特点。在这一问题上,既要克服把思想史看成理性自身运作的过程这一传统理性主义的弊端,又不能将社会对思想的制约等同于机械的因果决定。对社会分工、群体利益、历史环境诸因素的作用都应做开放式的具体理解,而不能简单套用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来说明人文社会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连续性/间断性/传统理性主义/思想资料

【正文】

人文社会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都要受社会实践的制约。但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是受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交往活动的直接制约,人文社会理论的发展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也要受到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制约,但它主要表现为受人们的社会政治交往活动的直接制约。因此,人文社会理论的发展在受社会制约的方式、程度和条件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一、人文社会理论发展的非独立性

人文社会理论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非独立性。马克思、恩格斯说:“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31页。)因此,人文社会理论的发展没有绝对独立的历史。

当然,任何理论的发展,包括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理论的发展都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但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比,人文社会理论发展的间断性要显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人文社会理论不仅在其形成和发展上,而且在成果上都要受社会状况的高度制约。因此,思想史的研究就不能局限于思想本身的发展,而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到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去寻找根本原因。前苏联学者托尔斯特赫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力图把意识看成客观进行的过程,即在自身运动中不是由个别人(乃至天才人物)的主观心理观点,而是由人们的社会活动的普遍机制来调节的过程。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为自己提出一个任务:克服以往哲学家认为这个过程所具有的那种‘独立性的外观’。正如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不止一次强调的那样,这种外观对以往一切哲学都抱有空想,这不单纯是哲学家们的主观谬误,错误判断的结果,而是哲学(一般地说,也是任何形式的意识)客观状况在社会分工和劳动与人的异化系统中有意识的表现。”(注:托尔斯特赫等《精神生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8年版,第135~136页。)

唯心主义者把思想史看成理论自我演变的历史,认为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只是纯理论、纯逻辑的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因此,在克服思想史问题上的唯心主义理解,打破思想理论发展的独立性的外观,就必须看到理论以外的因素在理论发展中的作用。这样,传统理性主义的研究思想史的方法,即把思想史看成理性自身运作的过程,看成与人的社会生活无关的这样一种方法是应予以抛弃的。这种方法同传统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是一致的,它解释不了这样的事实,即为什么两个人用同样的逻辑规则来看待同一个问题,仍然会得出很不相同的结论。实际上,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只能到思想领域以外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找。

全文阅读

社会价值理论发展

论文关键词:价值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

论文摘要:价值理论是个动态演进的系统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每一种价值理论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出并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价值理论逐渐会被新的价值理论所取代。现在已经有许多经济学说对新古典价值理论提出了批评和补充,我们期待一个符合当今经济发展水平的新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回顾

古典学派的供给决定论

古典学派认为价值来自于生产过程,由生产所创造,所以称之为供给决定论。由于生产过程是资本、劳动和土地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自然应从三个要素中去寻找价值的源泉。一派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另一派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即要素价值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决定论

该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来自于生产过程,而是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主观评价。若消费者认为商品对自己的主观效用大,则商品的价值就大,否则就低。

新古典学派的供求决定论

全文阅读

社会权利理论发展与“新社会权利兴起

[摘要]希腊和罗马公民权模式是社会权利的重要理论来源,欧洲及国际社会的经验事实为社会权利理论的深化作了充分准备。同时,社会权利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社会权利缺失、社会权利市场化或商品化、社会权利人本化和全球化三个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新社会权利”得以兴起,它有助于风险社会中个体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释放,弹性地调节社会权利与个体生命周期关系,适应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变,从而增强个体自我发发展和社会自我调节能力,与此同时,使得传统社会权利理论跳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边界,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社会权利。

[关键词]公民资格;社会权利;“新社会权利”;

一、社会权利的理论来源与经验指向社会权利一个重要的传统是欧洲社会模式的完整性。随着欧洲社会的发展,社会权利的引介与公民权及历程紧密关联。欧洲社会对于社会权利的追求与公民资格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公民资格的发展追诉的历史更长。

公民资格(citizenship)与各种民主形式的政治参与相伴而生且相伴成长的,特别是投票权。著名的历史学家波考克(j·g.a.pocock)考察希腊和罗马公民权特点之后,提出公民权古典模式,不仅因为希腊与罗马属于历史上的古典时期,而且因为后来的诸多争论术语都由此开始创设。罗马权力模式主要特点是作为法律统治者或制定者都是平等的公民,并且推延到全体罗马帝国成员。这便激发后来公民权理论家:视法律地位平等作因为为公民权的主要元素。希腊公民权模式主要从亚里斯多著作《政治学》中总结而出,他把人类视为政治动物,因为生活在政治共同体当中政治是我们的自然属性。

他认为,公民是那些分享轮流分享统治与被统治市民生活的群体。

社会权源于公民资格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权利即政治权,罗马公民权模式非常强调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希腊公民权模式强调普通公民统治权与被统治权的平等,两者其实都是将人框定在政治权图式里面,都是在政治共同体认同之下享受的公民权。

正如希腊规定,“凡现为他城公民者.不能为雅典公民……罗马及雅典并令外人皆选认一主人,做为客人,而属于公民。外人于是由公民间接属于邦。他方能得到几种公权,亦得受到法律的保护”3j。这也就为后来社会权利提供重要的法律基础与法律援引,社会权利的发展一定是在公民法律上拥有并被国家认可的平等权和投票权基础之上的。

雅若斯基同样认为,公民权利需要得到法律意义上的确认。他提出,公民权利是指这样一种个人和社会(国家)的关系,个人被赋予正当的理由向社会(国家)要求得到某种能够保证自己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地位和待遇,以使他获得一种自由与合法支配某些社会资源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而对国家来说,则要承担起保证个人有充分的自由来进行他作为一个“私人”和“公民”(社会成员)所需要进行的正常活动的责任。

全文阅读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

摘要:科学发展观大胆吸收和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方面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真总结汲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作出的自觉回应,是对世界上各种发展观的一次新概括和新总结,为解决人类诸多矛盾、缔造一个和谐世界提供了新视野,为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资源,是对当代西方迄今所实行的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的超越与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创新

科学发展观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突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创新了发展的理念。具体说来,它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将发展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量的扩展发展到质与量的统一,克服了以往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1]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就在于,强调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突出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内涵;明确将人、地和谐发展,区域和谐发展,人际和谐发展,代际和谐发展提上了发展日程。因此,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大思路与发展规划的科学性方面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科学发展观不是以传统的“发展”内涵为基础和前提的,而是以现代化的“发展”内涵为前提和基础。

传统的发展内涵没有将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同人本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将发展内涵狭隘地界定为物质财富的增加。因此,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进步的最重要指标。而这种经济增长型发展观曾对我国的发展理论产生深远影响,使我们对发展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局限于经济的发展,一切工作唯“GDP增长”马首是瞻。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型发展观创造了全新的工业社会的经济发展奇迹,但也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反思。以1983年联合国推出的《新发展观》一书为标志,一种新的综合发展观诞生了,综合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综合型发展观虽然强调了当展的综合发展,弥补了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发展的缺陷,但是综合发展观只是着眼于当代的发展,而没有考虑后代的发展。而随着资源、环境危机的加深,人们开始考虑发展的可持续问题。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推出《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清晰界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由此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而这一观念在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粉口电1世纪议程》文件中得到完整体现,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汲取综合发展观河持续发展观等现展观念的精华,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宽广视野对发展作出的新侄释。强调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一次明确了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发展内涵层面对以往的发展理论作出重大理论创新。

一、从思想上解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深化认识,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昌盛,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居乐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至高无上。

第一,必须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围绕造福于民来开展。竭尽全力地做好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工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2]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责任意识,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全文阅读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评述

[摘 要] 社会网络理论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成为众多领域关系社会学方面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得到各国学者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本文综述了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具体内容,归纳了典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介绍了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走向,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评价。

[关键词] 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 社会信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63

[中图分类号] C9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133- 03

社会网络一般是指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是一群人之间的一组独特联系。在社会网络理论视角下分析社会结构及其过程所包含的技术和方法构成了社会网络理论分析的工具,例如社会网络指标和测量方法。在过去近60年的发展中,学者对社会网络在实际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1 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内容

1908年,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网络”概念,社会网络的互动形式开始被研究者关注。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关系”理论则将社会网络分析推广到了社会研究的各个领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会网络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学领域并逐渐占据了北美和欧洲的主流社会学阵地。

1.1 结构观和工具观

全文阅读

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史论纲

摘要: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个体医疗模式逐渐发展为社会模式,从狭隘的残疾救济到体现正常化要求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历史轨迹梳理,论述了从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到现代社会公平论、公民权、人权观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再到当代残障者正常化、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入等理论。归纳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从传统、现代到当代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对其历史轨迹的分析,总结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系统理论的关系以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对残障人社会认识的关系。

关键词: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0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残障分类(ICF),残障者是指身心功能紊乱和社会意外造成的损伤后果的社会人,而残疾人是指因先天和后天身体机能受损,而造成无法正常生活的病人。在2001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我国和其他190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协议,同意采用ICF的划分标准。“残障者”和“残疾人”概念内涵与外延有重叠的地方,但是也有区别。“残障者”这个概念体现了在当代社会思潮中“正常化”理论的应用语境。“残疾人”是医疗模式下的概念,而“残障者”是社会模式下的概念[1]。“残障者”这个概念体现了国际组织与社会思潮的新趋势,论文将运用“残障者”这个概念去分析该群体的社会保障理论历史发展轨迹。

理论是指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理论除了是一种认知的总结和归纳,更重要的是在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思想萌芽、理念、理论模式及其行动原则等部分构成。探索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不仅在于要弄清针对残障者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系统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认识过程,了解它在指导残障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因此了解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对于掌握其内在规律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地位与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实践价值。

一、文献回顾

在国内有限的论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专著中,大多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展开论述。例如余向东从残障者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角度,论及相关理论。在其论述中,他阐明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基础有人道主义理论、公平正义理论、人权保障理论以及现代残疾人观等。同时在论及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理论模式中,论述了先天宿命理论模式、个体残损理论模式以及社会缺位模式等[2]。马洪路从残障者社会工作的角度,论及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相关理论。他把残障者相关理论分为四块:残障的发生理论、残障的预防理论、残障的社会参与理论以及残障的扶助理论等[3]。李迎升、厉才茂从社会保障角度论及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其论述主要围绕着残障者医疗模式理论与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对比展开[4]。

在国内论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的学术论文中,大多从特定时期和特定的区域去展开论述。例如梅运斌、王国英在分析现代欧洲残疾观的演变过程中,重点论述了残障者医疗模式理论与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发展演化过程,其划分时间的节点为1981年[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残障者理论是由个体残疾理论向社会参与理论过渡,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则更强调正常化理论与社会融合理论。李莉、邓猛在对近现代西方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的价值理念分析中,分析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由社会公平理论、公民权理论到残障者社会模式理论的过渡过程[5]。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