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评论

商业评论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商业评论

Evernote 正在成为另一家有信徒的公司,超过3000万的人正在使用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爱上它,有趣的是用户们正在兴致盎然地开发出种种匪夷所思的 Evernote用法:异地恋人用它来储存爱情;一位医生用它来记录病例的同时,也用来分析女儿考试卷;更搞怪的是,某位购物狂人居然用它练就了自己的衣物整理术……

别误会,Evernote并非一部拥有T级硬盘的计算机或其它什么玩意儿,它只是一款应用软件,创始人菲尔.利宾寄望它能够成为最卓越的数字化记忆工具,帮人们有效地规整生活。从一开始,菲尔.利宾就决定采用“免费+增值”的运营模式,他拒绝任何形式的广告和任何要求采用广告运营模式的风险投资,这种坚持一度将Evernote推向关门结业的绝境。

一位对Evernote有点上瘾的粉丝的来信,解决了Evernote的燃眉之急,这位企业家用户提供了 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菲尔.利宾是免费理论的践行者,他相信5%的付费用户足以支撑Evernote运营下去,并为剩下的95%的人提供免费服务。他比免费理论的鼓吹者克里斯.安德森更为彻底一些,他杜绝贩卖免费用户以获得额外的广告收入。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赚10亿美金不算什么,真正了不起的是影响10亿人。”

或许还有其他人存有相同的念头,说过类似的话,但听惯了形形的致富与竞争的故事,菲尔.利宾和他的Evernote的故事,让我默默地将自己的Evernote账户从免费用户升级到付费的高级用户。“我是Evernote”,我很有点这种感觉了。

忍不住要说一下,除了Evernote的故事,我也很是喜欢本期杂志上最终确定的《我是Evernote》这一标题。我的Evernote,我是Evernote, 视如己出的用户心态,这是产品和产品生产者所能期待的终极荣誉——你的创作被一些人视如己出地珍视。被钟爱的自豪感反作用于产品生产公司,遂产生众志成城的凝聚力,这种力量能解决许多公司管理问题。

办一本杂志,最终追求的也是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它视为属于自己的杂志, 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它称为“我的商业评论”。过去一个月,我们通过定向的读者调查问卷发放,试图了解,改版9个月后,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多远?而这注定是一场百感交集的旅程。就像任何一种其他产品,一本杂志,或者说一份刊物(无论电子与否),要能够被一群读者视如己出,爱不释手,虽非不可能,却也越发地不易了。且不说别的什么,单就价值判断这一项上,智慧的、主流的、独立的,在高分贝噪音的年代里,要实现这些标准,意味着怎样的选择与坚持?这是我们一直在琢磨,唯恐生了旁骛的追求。

张爱玲谈文章,曾说过: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媒体,又何尝不是呢?冲突、斗争、成功、失败多是酸楚的、动人的、引人入胜的,但生活和商业并非只有这些面,许多时候,现实的展开只是机械的、无趣的和平铺直叙的。以安稳平淡的“实事”为底子去追求商业,乃至人生的飞扬,飞扬才不致成了浮沫。就像本期封面文章讲述的一位香港商人在中国制造的洪流中,顺流而下所遇上的一幕幕悲喜剧。我很喜欢这篇报道波澜不惊的淡淡叙述,它告诉我们,在中国低端制造末路已现,但这不是末日,像齐光华那样勤奋的人,必然会找到新的机会,而中国恰恰有很多勤奋的人

全文阅读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论文

一、绩效评价的历史回顾

绩效评价(PerformanceEvaluation)工作属于管理工作的范畴,本质上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绩效评价工作的产生、发展与绩效评价工作所处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绩效评价工作历史久远,人类将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最初比较可以被视为绩效评价工作的雏形,而绩效评价工作的真正发展是在16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所有者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对经营者的经营绩效做出评价。因为企业的约束机制即使很健全,由于不存在强式的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水平不能够被所有者完全了解。在约束机制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时,业绩评价制度可以在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经营者的努力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约束机制的缺陷,激励经营者更好地完成所有者要求达到的目标。绩效评价工作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成本绩效评价阶段、财务绩效评价阶段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创新阶段。(注:张蕊。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1,(12)。)

成本绩效评价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初)。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资本主义革命的进行,使得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也随之确立。经营规模的扩大,对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过去的经验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形式生产管理的需要。该时期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解决劳动分工与生产协作问题,管理者不仅要解决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还应协调企业与外部的分工协作,通过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实现社会化的大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初期阶段,产品市场竞争不够激烈,产品销售量基本不受限制,成本指标成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逐步取代了蒸汽时代;海外市场的开拓,企业的生产规模进一步的扩大,生产更加专业化,劳动生产率亟需提高。该时期的管理思想家主要有泰勒(F·W·Taylor)、法约尔(H·Fayo1)和韦伯(M·Weber)。这些思想家对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关注的主要是效率问题,而对人的心理因素及行为特征研究甚少。与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思想相呼应,美国人哈瑞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实现了对成本会计制度的革新。以标准成本为依据来进行经营业绩的评价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成本会计评价方法。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经营绩效评价的传统观念,从事后评价转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控制模式。财务绩效评价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公司组织形式的变化,单一的以成本为依据进行的绩效考评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903年,杜邦公司发明了以股权收益率(ROE)为考核中心的杜邦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对股权收益率的分解,即将股权收益率分解为资产回报率(ROA)和利润率(PM),总结分析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诸多因素所起的影响作用。股权收益率反映企业给股东的回报率;而资产收益率主要反映管理的效率,该指标表示管理人员将资产转化为净收益的能力。三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获利情况进行分析,股权收益率(ROE)从所有者角度衡量企业的获利情况,但这一指标在股权资本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股权收益率过高的错觉。将股权收益率分解为资产收益率和股权乘数解决了这一问题,资产收益率(ROA)成为衡量业绩的首选指标,它表明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通过将资产收益率分解为资产使用率与利润率,则出现了衡量业绩的第三个标准,利润率(PM)。当资产使用率衡量的单位资产获利能力已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就成为绩效评价的一个主要方面。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进入80年代以后,对企业的绩效评价进入到创新阶段,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0年代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从财务效益的角度了“计量企业业绩说明书”,提出净收益、每股盈余、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市场价值、经济收益及调整通货膨胀后的绩效等8项计量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也有学者提出了“权变业绩计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将生存能力、应变能力纳入绩效评价的范围,更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生存能力。80年代末,现金流量表作为第三张财务主要报表列入会计准则,现金流量的相对不可操作性也使得成为绩效评价的首选。现金流量在绩效评价中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注:孟建民。企业经营绩效评估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主要的是价值链之间的争夺,企业必须考虑其战略目标,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非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中难以得到体现。此时,企业在生产阶段的利润已经很低,一些管理咨询师、投资者不再单纯地以利润和现金流量进行企业业绩评价,而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关注公司现时和未来价值的判断,更加注重对企业的智力资本、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指标的关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信息,从市场角度来全面地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此时绩效评价中占主导的方法主要有美国的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及由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EVA评价法。综合平衡计分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财务指标、内部经营指标、客户指标、学习和成长指标四个部分构成,该方法是将绩效评价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相联系。EVA等于税后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权成本后的剩余收入,该方法彻底摆脱了传统财务评价方法对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中财务扭曲现象。将综合平衡计分卡与EVA评价法相结合,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对企业经营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二、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金融市场始终是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一统金融业发展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既担负商业银行的职责,又发挥着中央银行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银行的考核主要以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主,银行绩效完成得好坏与直接责任人没有直接经济联系。改革开放以后商业银行逐步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初步完成。对于作为金融企业运行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评价工作仍然局限于成本、利润指标,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1993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设计的指标考核体系、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999年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指标体系及2002年由四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指标体系,由于商业银行不同与企业的经营特点,对于我国现存的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价上都只能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起到参考作用。2002年颁布的操作细则中明确指出不适用于金融企业。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一直以来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评价目标定位模糊

绩效考核的定位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工作确定管理目标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向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按资本金构成不同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上不同程度存在评价目标设计定位模糊的问题。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关心银行的绩效评价出于不同的目的,银行的股东及投资者关注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出于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目的;存款人关心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出于保证自己存款安全的目的;监管机构关注银行的经营绩效是出于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公众对银行充满信心的目的;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关注银行的经营绩效一方面是对自己管理银行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银行雇员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评价目标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银行应将考核作为完整的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来看待,才能对考核进行正确的定位。考核的首要目的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其核心的管理目标是通过了解和检验员工的绩效以及组织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银行管理的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对绩效考核定位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上,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上,如很多银行将考核定位在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使得考核目标的定位过于狭窄。不正确的绩效评价定位将直接影响银行绩效考核的成效。

全文阅读

商业银行商誉评估的理论探讨

摘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商誉的本质和计量、银行商誉的本质和银行商誉的计量模型三个问题,提出将模糊综合评估法、割差法、行业横向对比评价法综合,评定商誉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ome research papers, these subjects were argued in this article, including goodwill essence and valuation, commercial banks’ essence and valuation model. The author thoughts it is better suggestion to use fuzzy mathematics appraisal method, scalping method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method in a commercial banks’ goodwill valuation model.

关键词:商业银行;商誉;割差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goodwill;scalping method;fuzzy mathematics appraisal method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156-04

0 引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推进了银行业重组并购。但急速下滑的资产市值大大低估了被收购企业潜在价值,商誉成为重要的平衡两者差异的无形资产。招商银行2009年4月公布的年报中,首次将2008年9月购买永隆银行的商誉计价101.77亿元,同时计提减值5.79亿元,外购商誉入账价值为95.98亿元[1]。

什么是商誉,银行商誉与一般企业商誉有哪些特殊性,如何客观计量银行商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文阅读

商业管理论文:商业能力创新的评论透析

本文作者:郭小东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构成体系

1.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客户是律师事务在市场上直接接触的对象,客户是律师事务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律师事务所要提高绩效,就要了解客户的各种需求特征。律师事务业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对客户价值主张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一般来说,客户价值主张又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基本构成元素:目标客户、提供物和客户利益。因此,对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目标客户、提供物和客户利益这三个方面。2.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律师事务所对关键资源进行整合,能促进律师事务所对目标客户的价值承诺。对关键资源的考察侧重于律师事务所持有资源的独占性、资源的组织形式以及律师事务所对关键资源的维护活动。律师事务所实现关键资源的整合是有可能的,律师事务所需认识到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因此,对律师事务所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的评价主要表现在资源形势、获取方式和维护投入这三方面。3.盈利模式的创新能力。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之间在服务成本和价格上的差异,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造成的。盈利模式背后是一组相互嵌套的经济模型,经济模型为企业赚取利润提供不竭的动力。具体来说,盈利模式包括三个子元素:成本结构、收入模式和盈利边际。故,对律师事务所盈利模式创新能力的评价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综合上述对商业模式创新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律师事务所行业的独特性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致性、完整性、可控性和实用性等原则的指导下,本文从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盈利模式的创新能力三方面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适合律师事务所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因素集和评价集的确定

1.本文假设因素集合U={U1,U2,U3}={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关键资源整合能力,盈利模式创新能力};U1={U11,U12,U13}={目标客户的确立,提供服务的组合,客户利益的重视度};U2={U21,U22,U23}={资源的形式,资源的获取方式,资源的维护投入};U3={U31,U32,U33}={成本控制力度,收入来源的可变性,利润增长水平}。2.评价集的确定。评价集是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一种语言描述,它是评审人队各评价指标所给出的评语的集合。本模型的评语共分五个评价集为:V=(V1,V2,V3,V4,V5,)=(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

权重的确定

不同的权重有时会取得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权重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模型的好坏。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如专家估计法,层次分析法等,可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本模型评价系统我们采用专家咨询法来确定权重。这里所确定权重是各元素相对于其上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值。权重确定的依据有下面几条:(1)在该模型中,客户价值主张创新比关键资源整合、盈利模式创新稍微重要一点;(2)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的主动权大部分在于律师事务所提供服务的组合方式,但目标客户和客户利益也会对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起很大的作用;(3)律师事务所在追求资源的维护维护投入时,还要注重律师事务资源的形式和获取方式;(4)成本控制力度、收入来源可变性和利润增长率对律师事务所来说都很重要。

判断矩阵的确定

全文阅读

论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管理绩效的评价

【摘要】 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管理绩效的评价通过计算相关指标的方式来进行,但如果仅仅同企业以往或计划数据进行比较,只能反映企业纵向绩效,不能横向评价企业的优劣。文章结合企业实际,站在整个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来评价库存商品管理的绩效,包括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的客观评价、库存商品资金占用率的客观评价、收入库存商品率的客观评价。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库存商品; 管理绩效; 周转天数; 占用率

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管理绩效的评价通过计算相关指标的方式来进行。企业评价库存商品管理绩效通常是将库存商品资金占用水平同以往比较,看看库存品资金是否节约,现计算库存商品周转天数,同上年实际水平比较,看看库存品周转速度是否加快。这样评价无疑不会有什么不好,但它忽略了客观标准的比较。本文结合企业实际,站在整个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来评价库存商品管理的绩效。

一、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的评价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亦称产成品可供销售天数或库存商品存货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如下:

产成品存货平均余额=(“库存商品”账户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2

峰达工厂2010年库存商品存货有关资料见表1:

计算结果表明,峰达工厂2010年产成品存货周转一次需要25天,则产成品存货周转率为14.4次(360÷25)。

全文阅读

金融危机下看“商业评论”文体的兴盛

2008年的大震撼,把美国金融界夷为残瓦碎砾。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站在烟尘中,对美国国会坦承,市场并没有照他长久以来的预想运作,让他相当震惊。他“错以为组织的自利行为,尤其是银行等机构,最能保护他们自己的股东。”

“现在,我们因为一味相信那只看不见的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曾以为人类永远会做出正确的决定,也以为整体来说,市场与组织会健全地自我调节,结果却痛苦地发现标准经济理论的谬误。”这是曾有“史上最伟大银行家”美誉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反思。

超级金融危机面前,精英们不得不重回学子时代,为的是重新寻找“世界观”。其实长久以来,就没有哪一天商界精英们可以不沉沦在现实的焦虑和困惑中,只是现在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渴望“知识伙伴”的存在。

创刊8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因此被奉为商界“圣经”。5年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了《21世纪商业评论》,中国经营报推出了《商学院》;4年前《商界》推出了《中国商业评论》;今年湖南也推出了一本《湘江商业评论》。区别于以往的商业新闻周刊,商业评论正在以更纯粹的“商业知识伙伴”的方式出现在商界精英们的面前。

本文以《21世纪商业评论》为例,试图找出“商业评论”文体兴盛的路径,以及金融危机下可供借鉴的经济类媒体的创新思辨。

一个引人注目且匪夷所思的事实

金融危机爆发十多个月以来,新闻业也感受到了严重危机。有人甚至想像,有朝一日,一些大城市可能不再有报纸,杂志和网络新闻机构雇佣的记者寥寥可数。不过这场危机也凸显了一个引人注目且匪夷所思的事实。报纸、杂志的读者人数多于以往任何时候,报纸、杂志内容的受欢迎程度也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美国《时代》周刊前任执行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在《如何拯救报纸》中提到,尽管2008年的经济非常不景气,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收费订阅数增加了7%以上。

全文阅读

电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论文

1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Structuremodelofevaluationindexsystem)

基于上述思路和方法,本文设计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框架,如表1所示。具体来说,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即目标层、系统层、准则层、方案层。其中,目标层是最终结果,它反映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水平;系统层是对目标层的系统化分解,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创新创业管理体制、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六大子系统,以全面体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六大关键环节的成效;准则层是对系统层指标的模块化分解,包括创新创业目标定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15个三级指标;方案层则是对准则层各模块化指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其可以进行具体的打分评价,具体包括目标定位的合理性、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设是否体系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等48个四级指标。

2设置并确定指标权重(tinganddeterminingtheindexweight)

各个指标因素的确立只是在空间维度上确立了对象的评价主体,而指标权重的确定则是对各个指标因素在评价过程中重要程度的一种综合度量[5]。指标权重确定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常用设置方法的优劣特点比较,本文采取专家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权重设置方法来依次确定各层指标因素的权重值。

2.1同层次指标重要性比较标度的确定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次对位于同层次上的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的比较,并确定标度值。具体标度的设置如表2所示。

2.2构造判断矩阵,求解各层指标权重指标权重的基本思路与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判断矩阵A=(αij)max,聘请教育评估专家对同层次指标两两进行重要性比较并对αij赋值1—9(值越大越重要)或1/9-1(值越小表示越不重要);然后用和积法AW=λmaxW求权重Wi,其中λmax为最大特征根,W为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计算CR(CR=CI/RI,其中CI=(λmax-n)/(n-1),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0.1,认为Wi权重有效,当CR>0.1时,要求指标再进行重新比较。由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层次较多,依次要建立的判断矩阵多达25个(系统层对目标层的1个、准则层对系统层的6个及方案层对准则层的18个),因此,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仅对系统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及其权重的计算过程进行描述,其他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不再赘述,具体权值见表1。

3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由于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很多指标存在着模糊性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有相应专家进行定性的判断,基于此本文采用了模糊数学的理论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创新创业教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建立评价结果集V={V1,V2,V3,V4,V5},将每一指标区间平均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优、良、中、及格、不及,依次对应评分值为1、4/5、3/5、2/5、1/5。其次,采用专家评价法,聘请10名左右专家对方案层48个四级指标进行“优、良、中、及格、不及”五级定性评价,利用公式Mi/N(Mi代表选择某一等级的专家人数,N为专家总人数)依次求出每个四级指标中五个等级所对应的Mi/N值,进而构建起方案层评价结果矩阵F。第三,利用公式Fi×Wi(Wi为方案层指标权重矩阵)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准则层每一个三级指标向量Rj,进而构建起准则层评价结果矩阵T。第四,利用公式Rj×Wj(Wj为准则层指标权重矩阵)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系统层每一个二级指标向量Tk,进而构建起系统层评价结果矩阵T。最后,利用公式Tk×Wk(Wk为准则层指标权重矩阵)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层指标(综合水平指标)向量S,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最终确定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等级。本研究运用上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及其他四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取得了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和相关专业教师的认可,证明本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是有效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全文阅读

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评价论文

一、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现状

目前,网站按照主体性质不同分为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科研网站、政府网站、个人网站和其他公益性网站等等。企业包括制造业、IT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咨询服务业等等。据2005年7月CNNIC的数据,我国各类网站总数为677500家,企业网站的数量最多,占60.7%。

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真正价值是通过在线交易和商务活动,并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反映出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二是商务操作。第二项功能是电子商务的核心。但从《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看,从事信息仍然是企业网站的主要功能。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占32.2%;用户在线咨询/投诉占18.6%;网上销售(B2C)11%;企业间网上销售(B2B)占10.7%;网上采购招标占6.1%,说明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的类型

从目前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的实践来看,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有多种类型。根据网站评价活动的组织者不同,可分为官方或非官方的行业性测评机构、商业性的评比机构、各类咨询调查公司及有关的媒体。各类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机构均有各自的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和服务对象不尽相同。

官方的测评机构在我国体现为行业性组织的测评机构,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自1997年起,CNNIC定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

商业性的评比机构中,如《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电脑报》等机构或媒体,也相继开展了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活动,在国内已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方法

全文阅读

论商业银行内部模糊评价

[摘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建立健全其内部控制体系成为紧迫任务,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试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由因素集、评语集、权重集、分数集等构成,由专家或者熟悉内控的人员做出评价得出评语集;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内部控制评价计分方法表”,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聚类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归类和综合评价,并以某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为例说明这种方法的运用。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评价缺乏定量评价,本文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对定量评价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糊数学;模糊综合评价

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而以建立和完善有效内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建设,则是银行风险监管的基础和关键。国外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AAA)、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PEI)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COSO)专门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1992年,COSO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历史性的突破。COSO报告后,很快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世界各国及各专业团体纷纷效仿,对内部控制进行重新研究,并采用COSO报告的最新理念,了自己的文告。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在吸收COSO报告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系统地提出了评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指导原则,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还在内部控制的五大基本要素之外,增加了监管当局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把它作为内部控制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可见,巴塞尔委员会同COSO委员会一样,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我国为了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的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于2002年9月7日公布施行。《指引》是根据《巴塞尔协议》的风险管理原则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巴塞尔协议》的核心思想,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国际接轨指明了方向。

国内在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文献中,大多数定性地去讨论存在问题,及其如何加强内控、健全内控的对策和建议,缺乏定量分析。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也不太多。本文尝试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模糊集合论的基础上,模糊数学将元素“属于”集合的概念模糊化,把“非此即彼”的判定转换为不同的元素对同一个集合不同的隶属关系。如果集合A以某一个定义在U上,而在[0,1)上取值的函数A(u)为隶属函数,则称A是U上的一个模糊集合。隶属函数A(u)用于刻画元素u对模糊集合A的隶属度。A(u)的值越大,u的隶属度越高。

从模糊集合的定义可以看出,在普通集合的特征函数中,0和1两个值正是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的两个特殊值,后者是前者的拓展。模糊集合的边界是不明确的,模糊集合把认识事物两极对立的绝对性转变为承认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从承认抽象的(没有差别和变异的)同一性转变为承认具体的(包含差别和变异的)同一性,它否定了普通集体论中赋予的属于和不属于,以及集合自身同一以绝对性的要求,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

全文阅读

国内商业银行信用评级论文

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中国国内的商业银行逐步与海外接轨,展开了以改善信贷结构、对风险进行全面覆盖为中心的信贷改革。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与改良就是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一环,也是未来国内商业银行与世界同行在国际舞台展开竞争的基础性工作。

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全面对客户进行内部评级的时间最长不过8年,短者只有两三年,开展贷款评级的商业银行就更少了。与国际性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数据采集、数据加工,还是在对评级结果检验、评级工作组织以及评级体系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的差距。

从宏观方面看,对于西方金融业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而言,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有着广泛而实际的作用,比如根据客户或贷款的风险评级确定贷款利率、决定贷款期限、附加条款等。而在中国,客户的信用评级主要用于银行的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缺乏信用评级更新应用渠道的开发。很多信贷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评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从更微观的层次考察,国内商业银行客户内部信用评级的操作细节也有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思考1:

是否过分倚重历史数据?

据笔者所知,国内商业银行在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时,更多的是基于“历史会重现”的前提,重视受评对象的过去,而非对其未来偿债能力进行评估。显然,这种倾向不尽合理。因为信用评级工作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实现对未来潜在风险的防范,而不是总结过去。

让我们以一个在信用评级中很常见的指标—现金流量为例。现金流量是企业某一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例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收回投资、借入资金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现金投资、偿还债务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据统计,企业的破产率在经济扩张时期高于经济紧缩时期,而企业破产的原因不是利润不足,而是现金流量不足。因此,对于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现金偿还债务、资产变现能力是否够高等,现金流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