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宋朝与高丽朝之间的海上航路,是中韩两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发展,宋丽海上航线先后经过由山东半岛的登州(今山东蓬莱)至高丽翁津(今朝鲜海州西南)航线变迁为宋明州(今浙江宁波)到高丽的礼成江碧澜亭(今开城西海岸)航线。宋丽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体现了两国物质贸易的繁盛,也承载着两国人文往来和精神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宋丽海上航线;海洋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7
)01008907
[收稿日期]2016-09-07
[作者简介]
从欧美国家主流媒体报道的信源分析,像《上海日报》以及《上海日报》网站()这样的官方英文媒体,是西方记者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很多内容引自《上海日报》发表的文章,很多报道是受《上海日报》报道的启发。因此,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积极引导对外舆论导向,成为《上海日报》日常工作中经常讨论和钻研的课题。
主动设置议程,从文化角度有效引导
世博会开幕之后,海外媒体对中国国民素质和园区管理水平的负面报道持续存在,主要批评游客假扮残疾人走绿色通道、胡乱插队、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对于很多来到世博会的西方游客来讲,世博会里人山人海的景象,望不到头的蜿蜒长队,几乎构成了一种文化上的震撼。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上海日报》确定了从文化角度进行主动引导的对外传播策略,侧重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去阐述某些被西方媒体贬低的现象,而不是被西方媒体所定下的标准所左右。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更是和西方相差迥异,正因为如此,世博园中出现很多西方人看不懂的现象,比如中国观众愿意人挤人、人贴着人排队七八个小时,或者情愿买本世博护照一个个馆敲章,也不愿意定下心来看看人家到底展示了什么。针对这些现象,中文媒体的着眼点放在引导观众文明观博上,而《上海日报》这样的英文媒体更应该做的是阐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使海外受众深入了解我们的国情和发展状况。通过幽默的笔调来描述、解释这些现象,使其成为带有趣味性的新闻事件,而不是西方媒体攻击我们的把柄。
在一篇关于敲章族的报道中,《上海日报》组织了中外双方的讨论,把着眼点放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敲章族,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据一些热衷于搜集敲章的游客解释,他们的行为也是出于对这一重大事件的关注。一本敲满了图章的世博护照,是他们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实物,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纪念品。通过这样的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报道之后,对于敲章族的非议渐渐平息。在一篇关于排队的报道中,武警战士将队伍编组,一小队一小队前进的做法令记者深受启发,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务实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因此用大版面、大图片进行了报道,并刊发了带队武警战士的特写报道。这组报道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上海日报》网站当月的点击量排行中排名居前。
发挥新技术优势,办好世博会刊
除做好世博日常报道任务外,《上海日报》还经上海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授权,出版《Expo Daily》(英文《世博日报》)作为园区内发行的唯一英文日报。《Expo Daily》自5月1日正式亮相后,成为世博会又一个全新高效的对外宣传平台,为国外读者了解中国,了解上海,走进世博提供更为丰富而全面的资讯和便利。《Expo Daily》在园区和世博村63个发放点每天免费发放超过5000份,受到外国参展方工作人员、学生志愿者以及海内外游客和观光团的欢迎和好评,许多取阅点均供不应求。
《上海日报》积极与兄弟省市合作出版世博会刊。自世博开幕以来,《上海日报》已先后与浙江省、杭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长三角地区兄弟省市合作,推出了系列特刊,体现了“世博圈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和辐射。《上海日报》还策划出版了西安、青岛、三亚等其他兄弟省市的世博特刊,充分体现了他们热情参与世博、利用世博契机谋发展的各项交流活动。报社还将进一步拓展与兄弟省市的外宣合作,依托《上海日报》这一外宣载体,向海外受众展示兄弟省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知名度。
1生产管柱受力分析
1.1轴向应力
生产管柱的轴向应力应该包括管柱的自重、井内钻井液的浮力、压力载荷、弯曲载荷、冲击载荷、温度载荷、管柱屈曲以及管柱摩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1.2轴向应力弯曲载荷
当管柱发生弯曲时,由于狗腿度所产生的弯曲应力会产生附加的轴向力,计算中考虑了弯曲应力产生的附加轴向力的影响。
1.3三轴应力
当三轴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时,就会引起管柱屈服失效。三轴安全系数是材料屈服强度与三轴应力的比值,只是为了与单轴破坏准则(屈服强度)进行比较而设立的一个理论值。
2海上生产管柱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摘 要:海德格尔哲学中严重的神学化倾向以及海德格尔的文艺转向中的神学色彩对于文艺学初学者来说一直是个大谜团,对于透彻理解海德格尔文艺思想也是难以逾越的难路虎。本文希望通过对海德格尔思想中的神学化文艺思想以及他的种族主义观念进行研究,探寻他思维的来源,并进行反思。由于现代意义的文学被认为从伦理学中解放出来,那么文艺思想应当从社会学研究中解放出来。那么海德格尔“救世论”般的教条和他的弥赛亚般的自诩就应当得到充分的反思。
关键词:海德格尔 语言 文艺 神学化
“Heidegger has often been criticized for his views, especially for his mysticism and his quietism, both of which suggest that he never abandoned his youthful religious sensibilities.”[1]
上文是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对海德格尔的总结。所有的海德格尔作品的阅读者都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究竟是如何走上纳粹的道路的,他究竟是一个诗学家还是一个哲学家?也有人会更加直接地问:人的存在究竟是如何与艺术以及语言联系上的,海德格尔玄妙难解的说法到底有几分靠谱,有几分瞎编?
今天,科技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地位已经远远地高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要是不出意外,它的地位仍然将得到提高。因此当我们在解读熊伟先生翻译《形而上学导论》的前言的时候,就会对这样的措辞大惑不解:“真理,也就是无蔽境界,只有在有隐蔽的情况下才会有。在此无蔽境界中才出现在的澄明。在的澄明一出现,就分配给人。这样的分配就是在的天命。”[2]熊伟先生高妙之论的基点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终极真理;而这个终极真理是唯一的。然而当世普遍的观点却是,要么并不存在终极真理,要么这个真理不是一元的。换而言之,形而上学,或者海德格尔时代的形而上学已经崩溃。所以才需要“导论”一下。德语中Einführung有“入门”的意思。出生在当代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重新“入门”。
存在问题的神学性
海德格尔高中毕业于Konstanz und Freiburg,基本上是一个神学院预科。他之后的研究似乎都受到早年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脱离神学味道的玄思。
在《形而上学导论》第一章《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中,海德格尔引用了尼采《轮到的外的真理与谎言》,他如是形容人:“因为这个在者有什么稀奇!让我们设想一下处于广阔无垠的黑暗宇宙空间的地球吧,它犹如一颗微小的沙粒,与另一颗最近的沙粒相隔不下一公里。在这颗微小的沙粒上,苟活着一群浑噩卑微的、自问聪明而发明了认识一瞬的动物。”在强调完人类的渺小之后,海德格尔又强调人类的伟大之处――此在和整个整体的关系,即此在的优越和特殊地位就于这一问中展现出来。此在拥有了特殊地位。因为在者纠结这个整体的目的性。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又像是海德格尔研究者的接头暗号――“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如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世博会的价值、探讨世博会传播的规律、阐述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利用世博会来有效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若干策略,这不仅对于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更好地传承世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塑造和展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促进跨文化沟通、理解和合作更具有重要价值。
[论文关键词]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价值;策略
一、引言
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附近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里面陈列了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之后160天,这座宫殿共吸引了63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个盛大的展览。这就是被后人公认为标志着工业时代到来的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积极地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而紧张筹备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如今的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展现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一个世界超级沟通盛会,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展并吸引7000万参观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从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届世博会上,人们带着各自先进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支撑着这个盛大聚会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对于沟通的渴望。在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认知,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存。世界各国独特的文化汇聚于此,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极大促进了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彰显了世博会的真正价值。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迥然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曾经这样感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就直接反映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互相沟通理解、实现和平共处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二、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一)世博会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1转变思路,机制精加工
1.1分层设计动态管理
依据国家相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海上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节能减排管理规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节能减排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使得现场生产单位在节能管理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在能源体系建设中按照管理的层级不同,体系的设计也是分层控制,主要涵盖管理层手册、执行层程序文件、生产作业层的作业文件,做到层级分明、责权利清晰透明、专业细致精准全面、可操作性强,保证各个层级无缝衔接,有的放矢。通过对管理流程的梳理、细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海上油气开采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开采周期长,生产平台分布相对独立、点式分散等特点,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时,主管部门就更要“接地气”、“看长远”,把握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髓,将其中的“精”和“细”加以合理运用。具体于能源管理体系中就是“抓大不放小,轻重兼顾”。重点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都相应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制度,如《耗能设备能源管理规定》、《重点工艺流程能源管理规定》等。能源管理体系设计中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并不拘泥于只单纯完成各项考核指标,而忽视能源管理的长远规划,减少因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追加成本,在产能和能耗之间寻求平衡,不同节点间有机可循,规避程序衔接不畅、重复管理等弊端。作业文件制定时,灵活运用规则,动态管理。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开发阶段、不同作业地点等影响因素在管理时应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本着共同而又有区别的原则,细化作业文件,动态跟踪,随时调整,避免“闭门造车”。所有文件都要满足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的内容一律剔除。“精”和“细”并重的体系设计思路,减少了管理层和作业层间的相互制约,使管理层和作业层的衔接更加紧密,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的精准和时效,避免因脱离生产实际,盲目出台一些不合乎实际需求的管理制度,有的放矢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1.2分类控制,细化权重
在能源的使用中采用分类管理,这在《能源使用管理办法》中充分体现。依据生产作业的实际需求,公司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集中在自产的天然气、原油、成品柴油和外购的电力,细化这几种主要能源的使用规范,制定定额管理标准成为必要,对于主要的用能设备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为能源的合理使用和设备的有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为进一步提高用能效率打下基础。能源的分类管理清晰了用能权重,通过区别控制,集中精力管控重点能源品种,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松对用量少的能源品种的管控,即“抓大不放小”。对中小用量能源的利用更要细化管理,有分类又有侧重,使得各项节能指标得以顺利完成,对简化管理流程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规避了由于多头的模糊式管理所造成的人员和资源浪费,这些在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中尤为突出,取得满意的实际效果。公司通过建立长效的天然气利用治理机制,大大提高了伴生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水平,有力推动了区域开发的进程,使原有的点式分布的开发模式向区域化,点面结合的网络化开发模式转变,能源利用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理念再次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各项制度的建立一定是服务于现实的需要,精细化管理融入了细节意识、服务意识、规则意识、系统意识等管理理念,将细节管理运用到常规管理当中,精益求精,优化管理程序,细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在已有注重量化的管理向注重质、量相并重的管理转变,逐步实现能源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2实践中的精细化管理经验与探讨
管理的提升需要技术的支持,理论的创新需要实践来验证。
2.1天然气区域开发与综合利用
日前,由东华大学承办的“2012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在上海世贸商城隆重开幕。作为历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不仅延续了往年以论坛为平台,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行业焦点话题的优良传统,更从服务上海市、长宁区和东华大学共同签署的“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战略合作协议出发,在连续10年举办“东华时尚周”的基础上首推“环东华时尚周”。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达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区长李耀新、副区长杲云。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外教育界的领导专家、企业界人士及校友。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党委副书记浦解明、殷耀,副校长陈招应、刘春红、邱高等校领导以及校党委常委袁孟红出席。开幕式由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主持。
“上海国际服装论坛”是政府、高校、产业及企业之间进行时尚思想和创意文化的高层对话,是相互分享智慧、凝聚共识、成就未来的互动平台,迄今,已是东华大学第18次承办论坛、第11次举办时尚周。“环东华时尚周”的举办,是我校坚持在传承中创新,致力于促进上海时尚创意产业与教育进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时期的具体举措。开幕式上,蔡达峰代表上海市人大对活动开幕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我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推动传统纺织产业向时尚创意产业转型所作的积极贡献。希望我校继续围绕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坚持自身特色、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推动自身和产业发展。夏令敏、邵志清、杲云等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徐明稚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弘扬学科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谋求“开放、集聚、适变、持续”的协同创新新机制,在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发展时尚创意产业和时尚设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开幕式上,来自英国伦敦时装学院(FIT)的12名优秀硕士应届毕业生带来了以“POEMTRY”为主题的盛大服装展演,共展出120套学生设计的服装作品。据了解,伦敦时装学院是国际时装教育界专业细分最全面的院校,是我校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伙伴之一。在时尚创意教育领域,东华大学已与包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及日本东京等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著名服装院校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有80多位外籍教师开设了70余门合作课程。与施华洛世奇、伊泰莲娜、德库宁、意大利IED等著名企业联合建立30个时尚研究基地,在雅戈尔集团、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装企业建立了26个教学实习基地。学校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评“2011年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据悉,本届服装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将持续5天,以学术论坛、时尚庆典、创意大赛、时装、成果展览等形式开展,主要内容包括两大论坛、六大动态秀和六大静态展——题为“协同创新,共建时尚之都”的主论坛和题为“中国历史刺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的特色论坛;伦敦时装学院优秀学生作品展演、“海思堡.东华”2012秋冬学生作品秀、2012“巧帛.东华杯”服装设计毕业生作品决赛、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罗竞杰专场会、2012 “雅莹.东华杯”中日合作班毕业生作品秀、2012第八届“YKK.东华杯”研究生服装设计作品大赛等六大动态秀;2012第五届东华大学—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2012中日合作班毕业生作品静态展、2012东华大学第四届创意市集展、2012东华国际现代艺术展、2012新水墨艺术邀请展与2012估衣——平衡与循环:刘佳婧个展等六大静态展。
「内容提要法律文化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范式。就中国当前的现状来说,人们往往侧重从历史或比较的角度,对法律文化的特征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更多采取的是历史学、文化哲学和比较文化学的方法。而本文则试图采取社会学的方法与视角,以现代都市法律文化为分析焦点,考察法律文化与现代都市的复杂关系。本文试图说明的基本观点是:都市法律文化并非一个外在不变的客观社会事实,而是一个内在互动的意义生成过程。本文目的在于以经验社会学的方法进一步拓展法律文化的研究空间,同时也在于引发人们对中国当代都市法律文化生成方式和样态的关注。
「关 键 词现代都市法律文化,现代都市,社会学
一、作为都市法律文化生成基本前提的生态环境
研究都市的法律文化,首先要抓住“都市”这一基本要素。都市给人的最表象的特征就是它不同于乡村的生态环境,都市法律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下生成和演化的。所谓都市生态环境是借用自然科学的生态学概念,即对植物、动物机体适应环境的研究。在自然界,有机体通常系统地分布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物种之间的某种依赖和平衡状态。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首先将生态概念运用于对城市的社会学分析,主要探讨城市空间分布与城市社会的关系,提出城市布局的 “同心圆理论”[1].我们这里借用生态环境的概念,对都市人口、地理、街区、交通、资源、居住等“自然因素”与都市法律文化的生成关系进行分析,说明都市法律文化生成的基本前提,展现都市法律文化区别于现代乡村等其它法律文化的都市特色。当然这种分析需要大量的微观实证的考察,在这里,我只能大致勾勒出一些基本的轮廓和进一步研究的进路。
1.都市人口与都市法律文化的生成
都市与乡村一个最明显的自然特征就是人多且成份复杂。都市法律文化的生成和演化与都市人口有复杂关系,但是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是基本的,即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
(1)都市人口规模对都市法律文化的影响
单位空间人口规模扩大,导致对人口的管理更依赖普遍性的规则,并且趋向理性化,如果只依靠个别调整或非理性方法,不仅成本巨大,而结果必然是混乱;众多的人口在争夺都市资源过程中,像自然生态环境中发生的情形一样,必然产生分化,各自占据不同的行业,处于不同的职业位置,导致有秩序的“生态分布”,并形成“共生”和“依赖”的“生物链”;由于“见多不怪”,所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注的可能性减少,出现都市人的“冷漠”现象,不关心别人的“家长里短”,都市成为“陌生人社会”,个人的自由度增强。可见在都市里,人们更容易具有理性的观念、遵守普遍规则的观念、秩序观念、个人权利的观念等等,而这些正是现代法律文化的基本元素。
「内容提要法律文化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范式。就中国当前的现状来说,人们往往侧重从历史或比较的角度,对法律文化的特征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更多采取的是历史学、文化哲学和比较文化学的方法。而本文则试图采取社会学的方法与视角,以现代都市法律文化为分析焦点,考察法律文化与现代都市的复杂关系。本文试图说明的基本观点是:都市法律文化并非一个外在不变的客观社会事实,而是一个内在互动的意义生成过程。本文目的在于以经验社会学的方法进一步拓展法律文化的研究空间,同时也在于引发人们对中国当代都市法律文化生成方式和样态的关注。
「关 键 词现代都市法律文化,现代都市,社会学
一、作为都市法律文化生成基本前提的生态环境
研究都市的法律文化,首先要抓住“都市”这一基本要素。都市给人的最表象的特征就是它不同于乡村的生态环境,都市法律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下生成和演化的。所谓都市生态环境是借用自然科学的生态学概念,即对植物、动物机体适应环境的研究。在自然界,有机体通常系统地分布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物种之间的某种依赖和平衡状态。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首先将生态概念运用于对城市的社会学分析,主要探讨城市空间分布与城市社会的关系,提出城市布局的 “同心圆理论”[1].我们这里借用生态环境的概念,对都市人口、地理、街区、交通、资源、居住等“自然因素”与都市法律文化的生成关系进行分析,说明都市法律文化生成的基本前提,展现都市法律文化区别于现代乡村等其它法律文化的都市特色。当然这种分析需要大量的微观实证的考察,在这里,我只能大致勾勒出一些基本的轮廓和进一步研究的进路。
1.都市人口与都市法律文化的生成
都市与乡村一个最明显的自然特征就是人多且成份复杂。都市法律文化的生成和演化与都市人口有复杂关系,但是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是基本的,即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
(1)都市人口规模对都市法律文化的影响
单位空间人口规模扩大,导致对人口的管理更依赖普遍性的规则,并且趋向理性化,如果只依靠个别调整或非理性方法,不仅成本巨大,而结果必然是混乱;众多的人口在争夺都市资源过程中,像自然生态环境中发生的情形一样,必然产生分化,各自占据不同的行业,处于不同的职业位置,导致有秩序的“生态分布”,并形成“共生”和“依赖”的“生物链”;由于“见多不怪”,所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注的可能性减少,出现都市人的“冷漠”现象,不关心别人的“家长里短”,都市成为“陌生人社会”,个人的自由度增强。可见在都市里,人们更容易具有理性的观念、遵守普遍规则的观念、秩序观念、个人权利的观念等等,而这些正是现代法律文化的基本元素。
上海,在经历2010年世博会国际化实践的过程,在后世博厚积薄发的大背景下,成为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的脚步又前进了!作为上海的时尚的名片:每年春季的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势必翻开全新的一页!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2011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暨“雅莹・东华时尚周”2011年4月6日在东华大学逸夫楼二楼新闻会。
亮点一:
2011“雅戈尔”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教育创新论坛,论坛主题: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产业发展。
亮点二:
“雅莹浙江民营企业与东华时尚周”零距离作品交融;
亮点三:
国际著名服装院校学生优秀作品联展及雅莹浙江民营企业的服装作品秀;
亮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