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乳腺癌化疗方案

乳腺癌化疗方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乳腺癌CTFci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CTFi化疗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化疗应用CTFi方案,乳腺彩超评判化疗效果,化疗结束后手术。结果:临床完全缓解(cCR) 1例,其病理学亦完全缓解 (pCR)。临床部分缓解 (cPR )19例,好转(MR)者 9例。病情稳定 (SD)5例。疾病进展 (PD) 2例。

【关键词】 CTFi术前化疗;术前化疗效果评判

【中国分类号】 R73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04-0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作为开始于局部治疗之前的一种辅助化学治疗模式,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早期多应用于难以手术的病人,目前已成为乳腺癌多种治疗手段当中的一种选择。治疗目的在于缩小肿瘤,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同时可通过消灭微转移病灶,从而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增加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治疗的机会;通过新辅助化疗,目前认为:术前化疗可以增加保乳机会,可判断肿瘤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结果可用于指导后续治疗。2004年12月-2009年1月我院乳腺外科病房收治的36例非炎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进行回顾,并分析了其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67岁,平均47.22岁。全部病例均经穿刺组织学(CNB)明确诊断,并对CNB标本进行激素受体(ER和PR)和 HER-2基因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2 术前准备:新辅助化疗前后行乳腺彩超分别测量肿瘤最大径、垂直径,同一患者在化疗前后以同一方法测量对比,主要以临床体检测量为准,每42天复查1次以评价临床疗效,手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评价疗效。

本组采用CTFci方案,其中5-氟尿嘧啶(5-FU) 200mg/m2* d,环磷酰胺(CTX) 600 mg/m2 d1,吡柔比星 (THP) 40-45mg/m2 d1,每21天为1周期。

全文阅读

新辅助化疗TE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治疗,设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未给予化疗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化疗; TEC方案; 晚期乳腺癌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15-02

目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手术或者放疗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1]。在临床上,这种方案目前是对晚期乳腺癌治疗最有效的方案[2]。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新辅助化疗TEC方案治疗的6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设为试验组,均为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年龄50~70岁,平均(60.5±4.0)岁;其中Ⅲa期20例,Ⅲb期18例,Ⅳ期22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并确诊为晚期乳腺癌,其中腺癌18例,状癌22例,单纯癌20例。选取同期未行化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为Ⅲa期患者,年龄52~74岁,平均(61.0±3.5)岁;其中腺癌16例,状癌20例,单纯癌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文阅读

乳腺癌患者AC方案辅助化疗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AC方案辅助化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AC方案治疗术后乳腺癌患者36例,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患者完成化疗。AC方案主要的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膀胱炎,此外还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根据这些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或消除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对36例接受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并做好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乳腺癌;AC方案;骨髓抑制;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的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药物、免疫等[1]。其中联合化疗,通过不同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杀灭肿瘤细胞或干扰其生长和代谢,从而较大幅度提高治疗率、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用AC方案(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乳腺患者,由于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多,在应用此方案时做好相应的临床护理是必要的。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5岁,平均49岁。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后”病人,行AC方案化疗(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多柔比星40mg/m2,临用前加灭菌生理盐水溶解,浓度为2mg/ml,静脉注射。环磷酰胺600mg/m2,加生理盐水20-30ml,静脉注射。3周重复静脉滴注1次,共6个周期。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患者对化疗存在恐惧心理[2],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化疗的重要性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急预案,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

2.2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多柔比星外渗可致局部组织溃疡、坏死。因此在静注时,先回抽,见血后方可推注,注意推注速度以免发生渗出及静脉炎。一旦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立即滴入生理盐水以稀释药液后拔针,用1%的普鲁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局部进行冷敷,以减轻皮肤坏死的机会。同时在疼痛或肿胀区域多点注射地塞米松5mg加利多卡因10mg局部封闭,一日一次,连续3日,以减轻局部疼痛或炎症反应。本组化疗,均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未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现象。

全文阅读

两种化学治疗方案治疗术后乳腺癌的临床比较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临床应用TA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术后乳腺癌的疗效及经济性。 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乳腺癌在我院行术后化学治疗的病历75例,其中使用TA方案治疗的35例(n=35),使用CAF方案治疗的40例(n=40),评价两组疗效、毒性反应并进行药物经济学比较。 结果TA组总有效率为8287%,CAF组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AF组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仅需药品成本3977元,明显优于TA组的12765元。结论TA方案的疗效优于CAF方案,但CAF方案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可作为低收入乳腺癌患者的首选辅助化学治疗方案。

【关键词】多西他赛;多柔吡星;环磷酰胺;化学治疗;术后乳腺癌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乳腺癌是化学治疗相对敏感的肿瘤,化学治疗在整个治疗中占重要地位,辅助化学治疗能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保乳手术率和生存率。本文比较观察了两种化学治疗方案在乳腺癌术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并对其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选取病历75例,其中使用TA方案的35例,平均年龄494岁;使用CAF方案的40例,平均年龄501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无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TA组给予多西他赛(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80 mg/m2,第1天给药,静脉滴注;多柔比星(浙江海正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 mg/m2,第1天给药,静脉滴注。CAF组采用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0 mg/m2,第1,8天给药,静脉滴注;多柔比星(浙江海正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500 mg/m2,第1,8天给药,静脉滴注。两组均常规给予昂丹司琼止吐;TA组在应用多西他赛前1 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 mg,2次/d,连用3 d。均以28 d为1个周期,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13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临床检查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大于50%以上;疾病稳定(SD):肿瘤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小于50%或增加小于25%;疾病进展(PD):肿瘤的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增加大于25%以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按照WHO抗肿瘤药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Ⅳ级。以CR+PR合计为总有效。成本效果评价以成本/有效率来比较。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表示,P

全文阅读

新辅助化疗FEC 方案治疗妊娠期乳腺癌20例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估新辅助化疗fec方案治疗妊娠期乳腺癌临床价值。[方法] 对确诊的妊娠期乳腺癌20例行fec方案化疗3~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病理检查并做免疫组化检测er、pr和c-erbb-2。[结果] 经fe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90%肿瘤原发灶明显缩小,15%完全缓解。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下降,33.3%完全缓解; er、pr和c-erbb-2结果与新辅助化疗前不符合,不符合率分别为35%、25%、35%。[结论] 在妊娠期乳腺癌采用fec方案新辅助化疗可降低病期、争取保乳机会,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但也会影响术后病理结果,er、pr和c-erbb-2也可能发生变化。

【关键词】 妊娠期 乳腺肿瘤

妊娠期乳腺癌定义为在妊娠期、哺乳期或产后一年内确诊的乳腺癌。大部分研究显示,这部分患者病期更晚,侵袭性更明显[1]。近20年来,新辅助化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治疗。在乳腺癌领域,新辅助化疗能否提高总生存率尚存争议[2],但其对降低病期、争取保乳机会、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和抑制外周微小病灶等方面的价值已被公认[2,3]。现将我院2000~2005年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20例妊娠期乳腺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35岁,中位年龄30岁;均获病理确诊,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5例,小叶癌4例,小叶癌合并导管癌1例。按肿块大小:2~5cm 14例,≥5cm 6例。腋窝淋巴结通过粗针穿刺证明转移12例。5例终止妊娠后治疗,15例停止哺乳后治疗。

1.2 治疗情况

活检组织病理确诊后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er、pr和c-erbb-2。20例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cfe:ctx 500mg/m2,epi 80mg/m2,fudr 500mg/m2第一天,21天为1个周期。本文将化疗过程中乳腺原发灶或肿大的腋淋巴结体积缩小25%的化疗视为有效,反之视之无效。用该方案化疗3~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19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按病人的要求行保乳根治术,15例术后加用放疗。术后再做病理检查,包括免疫组化测er、pr和c-erbb-2。

全文阅读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TAC治疗,对照组采用CAF进行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方案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方案总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方案;乳腺癌;疗效观察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且近几年该病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而新辅助化疗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1]。对此,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观察分别采用CAF和TAC这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33至74岁,平均年龄为(51.9±2.4)岁,平均病程为(2.5±0.7)年,其中患者已婚的有42例,未婚的有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52.3±1.8)岁,平均病程为(2.4±0.8)年,其中患者已婚的有41例,未婚的有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观察组:对患者采用TAC化疗方案,在治疗首日,对患者静脉注射3 h剂量为75 mg/m2的多西他赛以及50 mg/m2的吡柔比星;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剂量为500 mg/m2的环磷酰胺[2]。②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AF化疗方案,在治疗首日,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剂量为50 mg/m2的吡柔比星和500 mg/m2的环磷酰胺;在第1 d和第8 d,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剂量为500 mg/m2的5-氟尿嘧啶。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四个疗程的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方案总时间[3]。

1.3疗效判定 痊愈:乳腺癌病灶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相关检查呈阴性;有效:乳腺癌病灶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减轻,相关检查结果有部分转阴;无效:乳腺癌病灶无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无显著减轻,相关检查结果呈阳性。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全文阅读

TAC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TAC方案与非TAC方案对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比较,从而指导临床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经穿刺病理证实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4例,回顾分析观察组(TAC方案)24例,对照组(非TAC方案)为30例。利用卡方检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和毒副反应。从而完成对TAC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评价。结果治疗组24例中,无效20.83%(5/24);部分缓解45.83(11/24);完全缓解33.33%(8/24);总有效率79.17%(19/24)。对照组30例中,无效33.33%(10/30);部分缓解46.67%(14/30);完全缓解20.00%(6/30);总有效率66.7%(20/30)。P值小于0.05,据有统计学差异。毒副反应:III-IV度骨髓抑制20%VS18%,III-IV度胃肠道反应12%VS11%,肝肾损害5%VS4.2%,P值大于0.05,均无统计学差异。神经毒性:20%VS12%,脱发为100%VS56%,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TAC方案神经毒性表现为四肢麻木,未见明显运动障碍。两组均未见心脏毒性。结论TAC方案对TNBC疗效确切,副反应可耐受,是三阴性乳腺癌较好的化疗方案。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TAC方案;总有效率

0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78-01

三阴性乳腺癌目前是乳腺癌治疗的瓶颈,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说明传统的TAC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较好的化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我院自2006年01月至2013年01月经穿刺病理证实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4例,全部为女性,年龄从32-76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0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其他为髓样癌3例,湿疹样癌2例,状癌1例,大汗腺癌1例;PS评分0-2;观察组(TAC方案)24例,对照组(非蒽环类加紫杉类方案)为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理类型等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1.2方法TAC化疗药物采用表柔吡星75毫克/平方米,第一天;紫杉类采用多西他赛75毫克/平方米,第一天;环磷酰胺为600毫克/平方米,第一天。此方案化疗前应用蒽环类患者12例应用右丙亚胺预防心脏毒性,按10倍剂量于表阿霉素,每次应用表柔吡星前静滴。各化疗方案至少化疗2周期。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例进行分别按RECIST1.1标准评价为无效病例数(疾病进展PD)、有效率病例数(疾病稳定SD、部分缓解PR)、显效病例数(完全缓解CR);对总有效率(有效病例数+显效病例=治疗总病例数*100%)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全文阅读

两种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对比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4例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ⅢA期)患者, 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A方案治疗, 即给予患者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TC方案治疗, 即给予患者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乳腺癌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9.081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 其在相对早期便可发生全身扩散, 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临床上通常将新辅助化疗作为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常用方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院为探讨TA及TC两种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采用TA方案与TC方案两种方式对接收的144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 且效果显著,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144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ⅢA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且本组144例患者术前均经针吸穿刺病理诊断证实为局部晚期乳腺癌;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2例。观察组患者最小年龄33岁, 最大67岁, 平均年龄(44.5±2.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31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42.8±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72例患者采用TA方案治疗, 即给予患者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35 mg/m2紫杉醇治疗, 用药前12 h及用药前30 min应分别给予患者20 mg地塞米松治疗, 并应在用药前30 min给予患者肌内注射40 mg苯海拉明治疗及静脉滴注150 mg甲氰咪呱治疗;给予患者紫杉醇静脉滴注治疗时应严格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变化情况;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推注40 mg/m2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观察组72例患者采用TC方案治疗, 即给予患者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600 mg/m2环磷酰胺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75 mg/m2多西他赛治疗。以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行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

1. 3 疗效判定标准 以《抗癌药物临床研究原则》附件标准为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可将其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四项,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不良反应以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为依据进行判定[1]。

全文阅读

TE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TEC方案)治疗局部乳腺癌的客观缓解率及毒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0年9月收治的35例LABC患者均采用TE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35例患者中,CR 8例(22.9%),其中2例(5.7%)为病理完全缓解(pCR),PR 22例(62.9%),SD 5例(14.3%),临床有效率达85.7%。常见毒副作用:轻中度脱发、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出现液体潴留,对症处理均可缓解;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4例(11.4%)和2例(5.7%)。结论:TEC方案应用于LABC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治疗耐受性良好,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多西他赛;表柔比星;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原发病灶较大或区域淋巴结已广泛转移,治疗相当困难,而且预后差[1]。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已得到多方面发展,对乳腺癌的治疗也由局部治疗转变为全身性的综合治疗。新辅助治疗是全身性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2]:消灭微小转移灶;缩小肿瘤,降低临床分期,使部分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转为可手术病例;增加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机会;可根据化疗后临床及病理结果判断预后,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抑制手术后残余的癌细胞的增殖与扩散,减少远处播散的机会。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9月共35例LABC患者应用T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5岁,平均46.5岁,均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其中Ⅱ期19例,Ⅲa期10例,Ⅲb期6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3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粘液癌5例。术前病人均应用T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治疗2~4个疗程。所有患者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Kamofsky评分80分以上,心肺功能及肾功能基本正常。

1.2 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为TEC方案,多西他赛75mg/m2,表柔比星80mg/m2,环磷酰胺500mg/m2,,21天为一个疗程。

全文阅读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的近期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4例,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按照化疗方案分为EC组(表柔比星+环玲酰胺)和ECT组(加用多西他赛),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ECT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44/52),与EC组65.38%(34/52),明显更高(P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

乳腺癌采取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肿瘤发展情况,如何提高新辅助化疗疗效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为进一步探讨乳腺癌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特回顾性分析我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经过B超检查确定患者肿瘤转移情况,依照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EC组(52例)和ECT组(52例)。EC组患者年龄34~64岁,平均(46.32±8.68)岁,TNM分期29例患者为II期,23例患者为III期肿,有26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ECT组患者年龄33~67岁,平均(43.65±11.37)岁,TNM分期28例患者为II期,24例患者为III期,有31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及转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EC组患者采用表柔比星100mg/m2联合环磷酰胺600mg/m2的EC方案辅助化疗治疗,在第一天静脉滴注,ECT组患者采取ECT方案,在EC组的基础上添加多西他赛100mg/m2静脉滴注,在治疗中,根据患者世纪情况给予雷尼替丁、托烷司琼等药物缓解胃肠反应,所有患者化疗每两星期为一疗程,化疗四个疗程观察效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