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常监管

日常监管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干部日常监管工作汇报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检查工作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按照检查内容,对我局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干部日常监督管理

㈠领导干部上岗出勤情况。近年来,我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纪律规定和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率先垂范,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局主要负责人出市公务或个人有事,严格按照规定向市领导和政府办公室请假,并说明去向。工作中,按照职责和分工到岗到位,按照局中心工作的要求,严格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7名正副局级领导干部,没有出现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到岗、不上班或迟到、早退的问题和现象。

㈡严格执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局级领导干部能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要求上报的各项表格,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上报,如住房、家属子女经商办企业、个人收入以及婚丧嫁娶等重大事项等。没有出现瞒报、漏报或故意不报等方面的问题。

㈢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局级领导干部能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带头参加所属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能按照党费缴纳的有关规定,每月按时按比例足额交纳党费,特别是在特殊党费缴纳中,积极带头,主动交纳(党委书记交纳1000元,其他副职交纳800元)。不存在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或半年以上不交纳党费的现象和问题。

㈣认真落实谈话、述职述廉、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规定。局党委严格落实新担任所属单位、科室负责人干部的谈话制度,局级领导干部在每年一次的党委民主生活会和年度目标考核中,认真进行述职述廉和评议,个人有关事项如实报告。局党委每月按时向市纪委上报《廉政勤政月报》,对上级要求领导干部填报的有关事项督促抓好落实。严格按照市委和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在贯彻落实济宁市国家工作人员"十不准"和我市强调的"六不准"及优化发展环境"一次查实待岗制"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落实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规定措施,成立了局工作纪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范围;制定了《关于加强组织纪律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规定》、《关于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的实施办法》、《*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领导班子集体重大问题决策程序及议事规则》、《关于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正式行文下发监督执行。没有出现纪律松弛、管理不严、监督不严、处理不严的问题和现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特别是在加强领导班子成员自身建设方面,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认识上还不够高;在抓规章制度落实的力度上还不够大,还有不严、不到位的地方;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有待我们在下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全文阅读

医疗器械日常监管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围绕确保人民群众使用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为目标,继续巩固整顿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成果,加强日常监督与生产过程监管、监督抽验、专项整治工作的结合,强化医疗器械企业是医疗器械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建立完善医疗器械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全面提升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水平和监督管理水平。

二、重点范围

(一)国家和省重点监管品种的生产、经营企业;

(二)有举报投诉或存在产品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企业;(三)产品质量监督抽验不合格的经营企业、使用单位;

(四)专项整治中存在突出问题或有不良行为记录、违法违规的生产、经营企业;

(五)降低生产、经营条件,质量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的生产、经营企业;

(六)生产、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到期尚未换证或未取得新注册证的生产、经营企业;

全文阅读

药监局加强日常监管工作措施

县食药监局依法承担了保健食品、化妆品(以下简称“保化品”)监管职能。为了尽快掌握县境内保化品生产经营使用情况、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近期,县食药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保化品经营使用情况调查摸底及保化品监管现状调研工作。并通过开展“抓学习、强素质、抓作风、树形象”机关建设活动,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确保保化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结合《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县食药监局加强对保化品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并通过开展“苦练内功强素质,优质服务树形象”,“学先进,找差距”等活动,认真学习了《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行政执法文书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增强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监管水平。

二是抓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监管。我国保化品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备,在市场流通环节经常会出现一些以保化品冒充药品、以一般食品、日用品冒充保化品等以次充好、鱼龙混珠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县食药监局将在完成这次调研摸底工作后,开展对全县范围内保化品生产经营使用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索证索票、进货验收、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等各项管理制度,并开展保化品质量安全示范店、示范一条街等为载体的诚信体系建设活动,与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责任书,不断增强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将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

三是严格程序,规范执法。通过“和谐建设提升年”、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开展,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我们将全面履行“团结友爱建和谐,热爱药监保安全”监管理念,严格执行“执法人员十不准”,按照国家局《关于印发保健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要求,做到严格办案程序,规范文书书写,文明礼貌执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针对消费者对保化品监管由卫生行政部门变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不是很了解,对保化品与一般食品、日用品、药品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县食药监局将利用“3·15”、普法宣传日等活动,采取向消费者发放宣传小册子、印发简报、制作宣传版面、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保化品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保化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全文阅读

综合利用市管员的“日常”监管功能

摘要:在巩固烟草专卖制度、规范烟草市场秩序、强化内部监管、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用好市管员的“日常”监管功能,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管理、内部监管和日常市场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对提升市场基础综合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许可证管理;内部监管;日常市场监管

引言:烟草行业内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专卖工作是良心帐,虽然看着专卖管理员每天都出去了,但出去后到底做了些什么事谁也不清楚”。的确,这句话道出了专卖管理工作曾经的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专卖人员,特别是市场管理人员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指标来衡量,随意性比较大,也没有什么痕迹化的东西来记录开展工作的过程。也正是由于这种工作目标的不确定性,才造成了市场监管工作的效率低下、职能混乱,很多事情有始无终的局面。比如说要加强农村的网络建设,需要组织人员进行摸底调查;要查处卷烟无证经营行为,仍需摸底调查;发现市场不规范的经营行为,还是调查摸底,而每次大的调查都需历时数十天甚至数月,调查结果出来以后,再协调相关的部门进行开会研究,研究来研究去却形成不了最终的结果,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再比如说专卖人员上市场时发现了违法行为,需要组织人员进行查处,而一个大的案件往往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撑,特别是大的网络案件,就更加需要时间和精力,当案件进入关键时期,听说上级领导要来检查考核、查看市场,于是又组织人员搞市场突击清理,其结果却是顾此失彼,既没有把市场基础做好,也让案件查办受到牵连。

如果你一直都不去检查,又怎么能知道哪个经营户有违法行为?哪个客户的许可证转让了?哪些客户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对许可证的后续监管又当如何实施?有了这些理论的基础,再结合专卖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以及实际工作的相关情况,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市场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永州市卷烟市场监管“五统一工作法①”由此出台,明确了市场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解决了市场监管应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的问题,真正实现日常监管、动态管理。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操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在省局组织的卷烟市场监管明察暗访中,我市市场经营状况始终排在全省前列。

1.市场监管基础性工作,是对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管理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市一度对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发放过多、过滥,特别是在城区集镇,部分区域的发证数量已超过人口总量的8‰。因为零售客户数量的激增,使得卷烟零售市场鱼目混杂,“空挂户”、“多证户”等不正常现象屡禁不止,证照及登记事项不符、非法买卖、转让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擅自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无证经营情况普遍存在。从2009年开始,我市开始对许可证的管理加大力度,但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之大的。一方面是社会上不断增加的办证需求与在网客户偏多的现实;另一方面是部分经营能力弱、经营规模小、店面形象差的零售户,占据着零售许可证资源,而让那些经营能力强、经营规模大、店面形象好的零售户进不了营销网络。针对此种局面,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把对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管理纳入到日常市场监管工作中来,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结构和含金量显著提升,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1.1严把许可证的入口关。在书面审查的基础上,市场管理员负责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现场勘验,主管领导亲自把关复核,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卷烟零售户坚决不予许可,以确保许可证的质量。

1.2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清理与日常的市场监管紧密结合。在进行清理前,对要予以清理的许可证进行分类,分别处置。一是非法使用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类,如非法转让、出租、出借等;二是需依法清理类,如一次性查获假冒卷烟、走私卷烟50条以上的,连续两次被查获有违法行为的,一户多证、空挂户等;三是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登记事项不符类的,如证照不符、主体不符等;四是依法劝退类,如一些经营能力很差,又经常不出摊的摊点等。根据分类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市场管理员在按照专卖管理信息系统里打印的检查计划走访市场时,对每一个客户都要检查到位,发现问题立即记录,并按照要求和分类处置的措施立即做出处理,这样既及时解决了许可证管理的问题,又避免了因为集中注销许可证而可能引发的集体事件,也保证了卷烟营销网络的质量。

全文阅读

文化市场日常监管调研报告

浅谈文化市场日常监管

新形势下,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等广泛应用,我国网络、动漫、3d电影、数字电视等新生文化市场不断涌现,给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日常监管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改革全面结束后,作为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化“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化“被动执法”为“主动监管”,积极探索县级文化市场监管的长效办法。下面,笔者结合____县文化市场的一些现象,就如何做好县级文化市场日常监管,粗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县级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存在的问题

____地处____西北部,下辖23个乡镇,总人口65万人,地域面积5852平方公里,是全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经营单位越来越多,截止目前,____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49家,其中:网吧134家、游艺娱乐场所28家、音像制品店15家、书报刊店22家、印刷及“三印”企业26家、美术品店2家、文物流通经营单位3家、经营性文化艺术培训机构15家、电影发行放映单位3家、各类网站22家、广播电视及网络传输类经营单位51家。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摊子,过来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了各类执法,起到了一些震慑作用,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一些制约日常监管相对共!性的问题依然存在,集中表现如下。

1、多头管理问题突出。当前,由于审批权与处罚权分离,致使市场管理责任不清,譬如:广电市场监听监看,文化行政执法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均有监管责任,易造成“重复监管”现象;“网乐潇湘”在线监管,负责审批的与执法的业务不相来往,若遇经营地址变更,便无法监管,势必出现“监管真空”地带;“扫黄打非”工作监管,虽是宣传部牵头,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广新局,具体工作由文化执法部门来承担,势必造成工作形式和内容严重脱节,不利于工作开展。

2、队伍管理培训滞后。当前,县级文化执法部门因组建不长,队伍管理培训模式滞后。在管理方面,大部分县级局因执法人员稀缺,只设一个执法队,有的又没有对执法人员进行具体市场分工,日常监管行动均听队长安排,工作主动性不强,造成市场监管相对被动;在培训方面,由于县级文化执法人员构成复杂,队伍整体素质与办案技能参差不齐,业务培训无非是每年参加一次省市召集的执法培训以及一年单位内部组织几次法制培训,那种“听会式”的学习形式效果不佳。

3、监管态势时紧时松。当前,对县级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县级文化执法部门一般是在干部上班的正常工作日之内开展进行;而在周末、国务院规定的节假日等时段,县级文化执法部门通常则放松了对市场监管的任务要求以及对执法人员的值班要求。在此期间,县级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基本流于形式。这样一紧一松的监管模式正好让一些市场经营户、尤其是网吧业主有机可乘,他们往往利用这一时段是无忌惮的超时经营、甚至违法违规经营,社会受众反响强烈。

4、监管装备严重不足。以前,县级文化市场因“点少摊小”,日常监管仅靠人力就能解决。现在,随着市场不断的壮大,市场呈现“人少面宽”局面,日常监管费时费力,监管取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因此,强化装备配置是新形势下文化执法的硬性要求。时下,县级文化执法部门普遍面临监管装备严重不足的局面,有的没有执法车辆;有的取证器材配备不足,就连取证照相机都不是数码的。最典型的是没有广播电视监听监看设备,这是当前制约广电市场日常监管正常开展最棘手的问题。

全文阅读

如何加强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

如何加强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

随着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抓好道路运输市场的日常监管,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摆在行业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结合目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谈些粗浅见解,希望能与同行探讨。

一、目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几点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在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有的运管执法部门在提高执法效能,引导道路运输经营者发展方面,存在着责任意识不强,目标不明确等弊端,整个监管过程缺乏系统组织,总认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老一套、老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二)缺乏预防,管理被动。在运输市场监管环节中,由于监管思维上的局限,运管执法部门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往往是事后的,缺乏超前性的预防机制,事后监管措施也比较分散,缺乏力度。

(三)以罚代查,以罚代管。当发现违法行为时,既不诚心、不耐心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也不认真分析事发的主观原因,只是简单地实施处罚,以致一些带有共性的屡查屡犯的违法行为难以根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能发挥和执法效果。

(四)忽视源头,存在死角。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运管部门对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监管主要防于客货运输,很少到客货运站场、维修厂、二级维护修理厂等源头进行监督检查,导致市场监管存在死角,使得经营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运输市场秩序得不到维护。

全文阅读

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建设构想

[摘要]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监督检查是财政的重要职能,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部门预算日常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是财政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提高财政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加强公共财政管理,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预算;日常监管;部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58-01

影响部门预算日常监管的因素属于前进中的问题,需要在改革和发展中根据环境逐步创造条件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文章不再论述。现本着“监督寓于管理,机制建设先行,渐入良性循环”的原则,提出健全完善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的构想如下,供参考。

一、紧抓一条主线

即抓住公共财政管理。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各项财政改革都应在公共财政思想指导下进行,并为这个总目标服务。政府预算是公共财政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基本制度,而政府预算监督也是公共财政监督的核心和基本内容。通过建立健全部门预算日常监管机制,逐步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运行机制,提高财政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加强公共财政管理,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迫切要求。通过我省财政监督部门的工作实践看,立足财政中心工作是财政监督部门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财政监督工作偏离了财政管理和改革的中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适应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的需要,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服务,为部门预算工作服好务,为改革保驾护航,为管理把关尽责,是监督部门的第一要务。

全文阅读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工作计划

为切实加强我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各类医疗器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械安全,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12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安排如下:

通过加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经营秩序,提高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意识,增强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提升企业的自律意识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建立科学长效的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

按照《陕西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陕西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场检查验收标准》的要求,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辖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管档案,重点加强2011年核发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器械专营企业的跟踪检查,针对药品兼营医疗器械零售企业,要求必须设立医疗器械经营专区并分类摆放,加大2011年度日常监管中发现问题企业的监管频次,确保整改到位。

(一)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加强2011年核发经营许可证的医疗器械专营企业的跟踪检查。根据《陕西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检查企业是否在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内经营;是否在许可证核准的注册(经营)地址和仓库地址;各类管理人员是否履行岗位职责,直接接触无菌医疗器械的人员是否体检合格后上岗等。同时,建立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档案和诚信档案。

(二)强化对Ⅲ类国家重点监控产品的监管。加强对高风险产品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重点产品购、存、销程序,确保记录完整,具有可追溯性。对经营Ⅲ类国家重点监控产品的企业监督检查覆盖面应达100%。主要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植入性医疗器械全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正确记录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供货企业名称及许可证号、产品注册证号、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或出厂编码、产品有效期、合格证明和产品销售等追溯信息,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三)规范药品兼营医疗器械零售企业的经营行为。对辖区内电子类物理治疗设备开展专项检查,要求各企业不得在营业场所进行体验销售,更不得为不法分子出租柜台或提供场所进行违法销售;要求企业必须设立医疗器械经营专区并分类摆放;加强对企业避孕专柜橡胶产品的日常检查工作,建立产品档案。同时,要检查产品资质、适用范围及使用说明书与产品注册证是否相一致,有无夸大宣传功效,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国家局10号令的规定,使顾客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四)加强对温热治疗仪器等体验类的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重点核对产品规格、型号、适应范围、产品注册证号等是否与注册证书一致,经营企业的出入库记录是否规范,产品质量档案是否完整具有可追溯性。经营场所是否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悬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广告宣传内容与广告批文是否相一致,说明书中适应症是否与注册证书限定的内容一致。不得夸大功效或增大适用范围,变相销售,误导消费。

(五)加大广告监管力度,有效遏制夸大宣传。主要针对虚假承诺宣传、虚假信誉宣传、虚假性能、功能宣传、虚假数据宣传、未依法经过审查或登记擅自的广告、利用报纸或专版、专刊等形式变相地虚假违法广告、以“免费体验”等形式变相夸大宣传等七种行为,作为监管检点,加大辖区内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管和预警,有效遏制各种夸大宣传。

全文阅读

浅谈烟草专卖市场日常监管模式

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市场监管。当前烟草专卖市场日常监管面对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市场,面临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技术手段的进步。随着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流动加剧、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流通渠道和经营方式的日新月异,烟草专卖市场呈多样化、专业化和复杂化趋势,这种情况加剧了烟草专卖市场日常监管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如何改进市场日常监管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烟草行业卷烟市场监管的现状

为实行烟草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管理办法》、《烟草专卖准运证管理办法》以及《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开展卷烟市场监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卷烟市场监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国烟草专卖传统市场日常监管模式就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现行的烟草管理体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烟草专卖传统市场日常监管制度大致包括行政指导程序规定、主体事项行政提示制度实施细则、无证经营户管理规定、卷烟市场日常检查制度、专卖稽查案件查处制度、执法证件管理制度、案件倒查制度、专销联席会议制度和情报信息工作保密制度等。2011年,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共查处案值5万元以上制售假烟案件4714起,捣毁大型制假窝点290个,破获重大售假网络804个;查获假冒卷烟38.2万件、制假烟丝烟叶1.23万吨,收缴制假烟机806台;依法拘留制假犯罪嫌疑人8801人、追究刑事责任5117人。

多年来,随着专卖体制的确立和专卖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烟草专卖日常市场监管模式不断完善,主要采用的是上街巡查,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烟草行业政策,入户检查卷烟经营户是否守法经营,若发现违法现象,进行打击查处这样一种模式。侧重事后的监管,获取信息比较滞后,随意性较大,缺乏重点,工作显得粗放、肤浅和表面形式化,缺乏必要的分析和对事物本源的追溯。

二、烟草行业卷烟市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烟草市场日常监管既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跟卷烟经营户进行良好的沟通,事前、事中监督少,事后监督、亡羊补牢的情况多,导致市场监管模式趋于粗放,流于形式,事倍功半,很难适应当前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市场监管针对性不强,2.前置预防预警功能不强,3.实际运行效果不佳。

三、探索如何完善烟草专卖市场监管模式

全文阅读

信息化与市场日常监管制度创新(二)

一、市场日常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市场日常监管的信息化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不存在独立的市场日常监管的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是市场日常监管与整个市场监管工作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一体化的要求。不过,从市场日常监管工作创新的角度来讲,还是可以对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建议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从市场日常监管工作角度来看,信息化建设应当注重抓好“一、二、三、四”工程。

(一)开发一套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综合业务软件

在信息化建设中,软件的重要性是无须赘言的。市场日常监管的信息化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无论是使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日常的手工作业,还是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整合执法资源,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整体执法效能,相应的业务软件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前提。从信息化建设规律来看,也必须遵守软件开发先行的原则。市场日常监管工作所要求的软件应当具有相当高的综合性,这是由市场日常监管工作自身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我们认为,市场监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开发一套综合业务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以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为主线,覆盖所有的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以经济户口为核心贯穿上下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软件系统的架构具有立体型、流程化、综合性。具体而言,软件系统至少要符合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功能要全面。即要能够涵盖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业务领域。就覆盖的内容来看,至少要包括各类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年检、注销撤销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合同管理、特殊市场管理、违法交易行为处罚管理、消费者申投诉管理、收费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管理、重要商品管理等;就应用要求来看,应当具有业务管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电子政务等功能,为建立数字工商奠定软件基础。

集成度要高。即使用软件生成的监管信息应当高度集成,一条监管信息生成之后,能够为他人在规定的权限内充分地共享和使用,在其他监管活动中就不再需要重复录入,并且,软件还应当具有将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功能。

使用便捷。软件的计算机流程要符合工商行政管理实际工作的要求,操作界面的人性化程度要高,概念术语应当准确明晰,易于理解;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应当连接通畅。以登记业务管理为基础,以市场准人为监管起点,能够整合所有监管业务部门的监管信息,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经济户口。

安装维护成本低廉。由于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在不断的调整,无论设计思想多么先进、开发技术平台多么超前,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软件版本的升级改版就不可避免。因此,软件开发应当执行安装维护成本尽量低廉的原则。不过,开发成本与运行安装维护成本二者常常是彼消此长,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软件的开发与安装维护的成本之间应当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总成本最低。不过,我们根据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及软件开发的现实,我们认为凡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软件开发,应当采用三层架构的开发技术,降低安装维护运行成本。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