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

日本妖怪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本妖怪动漫作品中妖怪文化的解读探究

摘要:日本动漫文化在风靡全球的现如今,其弘扬民族文化,推广民族精神的作用逐步凸显。借由丰富的故事内容、精美的画面诠释、深刻的意蕴融合,日本动漫文化在展现日本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将日本的文化精神展现的淋漓极致。与此其中,日本动漫作品中妖怪元素的大规模运用,赋予了日本动漫别具一格的气韵与特色,也为其题材的丰富多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对此,为解读日本妖怪动漫作品中妖怪文化应用的艺术价值,本文从分析妖怪动漫作品中塑造的妖怪形象入手,在探究妖怪形象诞生于日本历史文化中的因由基础上,认清妖怪元素运用于现代文化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以此来保证文化发展借助妖怪文化的利用与再演绎,诠释出具备现代社会特色的全新文化艺术。

关键词:日本文化;妖怪文化;动漫作品;应用研究;解读分析

一、前言

当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基础背景下,日本动漫的社会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其不仅将日本传统精神有效的推广至全世界,并于社会中构建起良好的日本文化接受氛围。在此其中,日本妖怪文化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与中国妖怪题材同根同源的日本妖怪文化,已经借助动漫作品渠道,成功反影响其诞生之源――中国这片土地。以《阴阳师》、《少年阴阳师》、《滑头鬼之孙》、《千与千寻》等众多动漫作品为首,日系百鬼夜行的图谱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世界各国的心中。而这其中,中国网易手游更是借《阴阳师》之名,推广出同名网游《阴阳师》,将赫赫有名的八歧大蛇、白比丘尼、酒吞童子、大天狗等众多日本妖怪形象囊括其中,打造出日系风格浓烈的国产手游。借此,不难看出,日本妖怪文化借助动漫作品,已经深深影响了各国文化基础构成,这种文化影响与文化渗透的成功性,是文化传播与弘扬值得关注的重点。对此,本文单就日本妖怪动画作品为研究对象,认清其妖怪形象基础构成的前提下,分析其诞生的本源与意蕴,并借日本妖怪动画作品的成功,探究文化创新发展的未来之路,以便现代文化创作借鉴,成功创新文化艺术形式,推广文化艺术理念。

二、日本妖怪动漫作品中妖怪形象的特征分析

在探究日本妖怪动漫作品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的过程中,了解日本妖怪形象的构成十分必要。科学解析妖怪形象的构成,能极大的领略日本妖怪文化的魅力,并认清妖怪文化元素应用为文化艺术创作带来的启示。

当然,在分析日本妖怪动画中描述的妖怪之前,先来了解下中国文化思维定论中的妖怪文化。所谓妖怪,其于中国被定义为“妖魔鬼怪”,四字各有其意,身份各不相同。一般,非人非神者借被称为妖怪,而这妖怪本身也分三六九等。在中国,妖是万物生灵所化,树木草芥、花鸟鱼虫借可化妖;而魔的定义往往是恶化的妖的产物,以中华文化的思维特性,妖修炼可登仙,但固执“贪、嗔、痴”则要入魔道;鬼通常为人死后的精魂,游离于世间,或堕入轮回,一切自有命数;而怪则同可看做檠,只是谈及妖者以“魅”为重,念及怪者以“奇”为首,二者给人之感终究有别。相较于中国的妖怪分类种类繁杂,日本妖怪分类也五花八门,其具体讲究“妖魔鬼怪灵”几大概念,且与神佛间的对立关系不甚明显。以须佐之男命勇斗八歧大蛇传说为例,须佐之男命因触怒其姐天照大神而被驱逐出高天原,对祸害一方的八歧大蛇进行了讨伐。然而,这种讨伐是出于偶然的,并非有意为之,此与我国以神佛镇压危害人间之妖的思维有本质上的差异。而且,八歧大蛇败逃后,须佐之男命并未赶尽杀绝,并默许其前往京都,生下了历史中赫赫有名打妖怪――酒吞童子。另外,引《阴阳师》中原句:“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可知,在日本的古代历史中,人鬼之道交错纵横,由此诞生的妖怪文化中蕴含了化形之妖、狰狞厉鬼、情感之灵、以及人死后的亡灵等多种妖怪的诞生。

在此其中,单就日本妖怪形象的分类进行了解,其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其一,天生异物。这类妖怪的诞生存在本身的天赋异禀,以酒吞童子、九尾狐为例,其均是天生的妖怪,在日本的历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其二,半神类。在日本,半神妖怪的诞生与文化的冲击与碰撞有关,以中国神物大天狗为例,其形象流传至日本,便被相应的妖怪化,成为了半神半妖怪的存在。其三,自然类。自然类的妖怪并非孕育而生,因此与酒吞童子这类诞生妖怪不同,其往往是集合了天地精气、人性思维等化成的妖怪。日本著名的妖怪姑获鸟,便是由痛失孩子的妇人的精神诞生而来的妖怪,因此对幼子十分执着。

全文阅读

井上圆了笔下妖怪形象的研究

【摘 要】井上圆了认为妖怪是日本走向近代化路上的阻碍。井上圆了的妖怪学对于日本近代化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井上圆了关于妖怪的研究,主要从现代学科知识的角度,对妖怪和妖怪现象进行解释。那么井上圆了是通过怎样的说明一一揭开妖怪现象背后的原理?对于井上圆了笔下妖怪形象的研究,有利于认识井上圆了是怎样实现其扫除迷信思想的宏愿,并从中分析妖怪学的局限性。

【关键词】妖怪形象;井上圆了;妖怪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71-01

把“妖怪”研究当作一门科学是从井上圆了开始的。妖怪被视为日本走向近代化的阻碍。井上圆了的妖怪学通过解释流传于民众之间的种种怪异现象,来促进日本思想的近代化。通过对于妖怪学中妖怪形象解释的研究,可以了解井上圆了是怎样说明存于人们心中的种种怪异现象。可以直观了解妖怪学,并发现其中的局限性。

一、妖怪学的时代和个人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逐步开化为现代国家。受明治维新思潮的洗礼,日本学界已明确倾向于理性科学精神。但日本民间仍是懵懂如常,鬼神禁忌照例在他们的意识里四处飞――日本民间长久以来的习惯难以破除,对妖怪的信仰更是难以根除。井上圆了幼时在长冈洋学校学习洋学,后进入东京大学哲学科进行学习。井上圆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近代学科知识,并且形成了“世に妖怪多しといえども、要するに一片の迷心にほかならず。その迷心を去れば、道愿镄陇喂Αまたおのずから期すべし。(《妖怪学讲义》总论)”的认识。所以井上圆了认为:“わが国明治のI、一半すでに成りて一半いまだ成らず、政治上の革新すでに去りて、道陨悉胃镄陇い蓼坤たらずと。” 从事妖怪学研究与井上圆了的佛教出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妖怪百谈》的序言中,井上圆了将妖怪分为“真怪”和“假怪”,“真怪”即是。只有驱除“假怪”,才能认清“真怪”。

在这样的背景下,井上圆了开始着手进行妖怪研究。创立了妖怪学,并第一个开始使用“妖怪”这一词汇。他于 1886年创建了“不思议研究会”,翌年以“不思议室主人”的名义刊行了《妖怪玄谈》。之后,与一批日本学者发起成立了“妖怪学研究会”,研究会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广搜各种怪谈和怪异的轶事,并出版有《妖怪学讲义》。

二、《妖怪学讲义》中妖怪形象

全文阅读

妖怪文化对自然环境影响

一、日本妖怪的分类

与山有关的妖怪:传说山姥是居住在山中的妖怪,会扮成年轻美貌的女子将投宿的旅人吃掉;天狗则被认为是山神的化身。居住在山中的妖怪还有山灵、山男、山姬、山彦等。值得一提的是,麻雀、狐狸、熊、蜘蛛等生活在山里的动物,也被日本人视为妖怪。如入内雀、姑获鸟、狐火、鬼熊、女郎蜘蛛等都是山中妖怪的代表。与植物有关的妖怪:彭侯生活在树龄一千年以上的树木中,脸型酷似狗,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就有关于彭侯的描述;木灵是生活中树木中的精灵,传说可以在山中自由地跑动。此外还有人面树、木娘、柳女等寄居在树木中的妖怪。除上述之外,在日本与风、雨、雷、电、野火等自然现象有关的妖怪故事也不胜枚举。例如:风伯、雨女、降雨小僧、雷神、雷兽、鬼火等。由此可见,日本的妖怪形象与河流山川、植物、风雨雷电等自然或自然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的自然环境对妖怪文化的产生、发展有何影响,笔者将进一步进行探讨。

二、日本的自然环境对妖怪文化的影响

(一)妖怪文化形成的原因

原本来说,妖怪的产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猛兽或者植物的敬畏之心,人们往往把超越自己认知范围的现象当做妖怪。而日本特定的自然环境恰恰为妖怪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岛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得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时有发生。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对日本百姓来说,自然界是恐怖而神秘的。因此,不仅是河流山川、风云雷电,就连树木发芽、庄稼生长都被人们奉为一种超越人力的神奇现象。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诸多现象,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妖怪”一说。这就是妖怪文化产生的最初原因。

(二)顺应自然的世界观与妖怪种类的多样化

日本属于农耕文化圈,自古以来一直过着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日本自然灾害频发,夏季台风肆虐,冬季大雪纷飞,地震等灾害也屡见不鲜。即便如此,日本人并没有试图去征服自然,而是努力顺应这种自然环境。韩立红在《日本文化概论》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生活在如此多变的自然环境中的日本人,并未想过与大自然对立,而是采取与自然融合、顺应自然的生存方式,这可以称为日本人对自然的顺应性。笔者认为,正是这种顺应自然的世界观,才形成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多样化。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哪怕是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在日本人心中都是神圣的存在。据世界妖怪协会会长、日本妖怪博士水木茂所著的《图说日本妖怪大全》介绍,日本的妖怪种类已达七百种以上。其中,与大自然有关的妖怪占相当大的比例。

(三)稻作文化与生动的妖怪世界

全文阅读

浅析日本妖怪文化的发展及日本人对其的认知态度

【摘要】日本关于妖怪文化的研究相当兴盛,甚至出现了专门研究妖怪文化的妖怪学。如今,日本的妖怪研究已经拓展至文学戏剧绘画音乐雕塑博物历史等多个领域。日本学者认为,研究妖怪,实际上是为了研究人,研究人类社会。而相对于中国人,日本人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接受喜欢妖怪的倾向,本文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日本;妖怪文化;研究;态度;喜爱

G131.3

前言

妖怪是泛指一切人类无法理解的各种超自然物体(通常是活的),狭意上是指违反常理、偏离正道的事物而言。人们经常会把妖怪和西洋的怪物及妖精等广义用词联想在一起。本文中所提及到的“妖怪”,借用人类学家泰勒的话:“栖居在人类以外的事物的一种灵的存在”。妖怪通常存在于人类想象与传说之中,难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证明其真伪。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之为妖怪学,包含在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等学科研究里,虽不属于独自发展的学问,亦是一门有系统的学说。

一、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妖怪文化是一种日本的民俗文化,其起源于由来都是源于日本当地的民俗习惯,日本妖怪种类一般被分为乡村妖怪与都市妖怪两种,这两种妖怪的概况也是根据日本的民俗文化转换而来。

而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致使很多本来归属于自然现象的科学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但是,科技虽然在发展,妖怪文化却也在不断的继续扩大影响范围,就像游戏、电影、文学、漫画等娱乐活动,都在吸引着人们的心理。

全文阅读

浅议日本异类妖怪

摘 要:作为神道之国的日本,有着大量的妖怪传说。日本的妖怪是源于自然信仰论的“堕落的神、妖化的精灵”。河童是日本三大妖怪之一,却有别于一般妖怪的冷酷丑陋,拥有调皮可爱的个性,在日本民众眼中有着“亲和萌化”的形象。

关键词:妖怪;自然神信仰;河童;亲和萌化

妖怪文化是一窥独特的日本民俗文化的途径。浪漫如樱、残酷如魅的妖怪形象不仅在小泉八云的《怪谈》中呈现出华丽绚烂的妖兽世界,更是如今众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创作源泉。

1 日本妖怪与妖怪文化

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民俗学辞典》中对妖怪如下定义,妖怪是“失去人的信仰的,堕落的神”。诹访春雄《日本的幽灵》中也曾将妖怪的定义为广义的精灵。曾经是精灵,失去了人的祭祀而妖怪化。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同时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古时人无法用科学知识解释自己所看到的自然变化。于是,将这一切归结于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并心怀敬畏,这就是“自然神信仰”论,也是“妖怪”现象最初的来源。柳田国男曾将民俗分为有形文化、语言艺术和心意现象三个方面,妖怪属于心意现象。所谓心意,就是指妖怪是人们意想出来的形象。故妖怪大都外形奇特,形象千变万化。其次拥有特殊法力。

平安时代是日本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日本妖怪文化不断壮大的强盛期。妖怪的种类也从最初的寥寥数十种发展到几百种。之后,《百鬼夜行》《画图讲百鬼》《妖怪物语》等奠定了日本传统妖怪的造型基础。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文化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换。既是妖怪,在受到祭后又可以转为保护神。但是就如《雨夜物语》一般,日本妖怪的形象大都冷酷、残忍、丑陋、恐怖,可以说更多的是“妖性”,以邪恶的形象出现。又例如有名的“雪女”,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

2 河童的经典形象

全文阅读

妖怪!哪里跑?

从古至今,形形的妖怪在人类的生活中诞生,随着时代变迁,这个世界积累了无数耳熟能详被称为“妖怪”的生物:它们存在于《西游记》《聊斋》《搜神记》《山海经》之中,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不同侧面:年兽、夕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龙、凤凰、貔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雕塑、书画歌赋、小说戏剧中最耀眼的明珠。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用神明发怒去解释风火雷电,把凶疾恶病当成是妖怪作祟,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这种荒诞不经的记载,反映了原始先民本能的恐惧心理和强烈的征服欲望。

而蒲松龄、罗贯中、冯梦龙、纪晓岚、鲁迅、郭沫若等古今大家,则把妖怪和鬼神的描写寄予著作当中,褒贬时事,抒发内心壮志。

辨妖

“《妖典》里没有,你顶多就是个小野妖。时间短,没资格,业余的。”

电影《画皮2》里,冯绍峰饰演的捉妖师拿着《妖典》否定了杨幂饰演的雀儿的妖怪身份,理由是:书里面没有你。一部《妖典》是电影里捉妖师辨妖的标准。

而在中国的中古时期,也曾有这样一本书――《白泽图》(又称《白泽精怪图》),此书中记有各种神怪的名字、相貌和驱除的方法,并配有图画,人们可以按图索骥加以查找。在禅宗语录中,常见有“家有白泽图,妖怪自消除”“家无白泽图,有如此妖怪”一类的语录。

全文阅读

日本神话中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

【摘 要】妖怪是日本文化中一类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人类来说他们可以被称之为异类。日本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妖魅传说,身处与孤岛的日本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的神秘和恐惧,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便在脑海中塑造了异度空间的超现实异类,日本民众心目中的这些异类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别:幽灵与妖怪。幽灵是人们死后灵魂出窍四处游走,前身是人类,肉体死去灵魂没有归依,便四处飘荡;妖怪则是民众自然崇拜和自然信仰的结果,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修炼千百年便成了妖精。女鬼、娃娃和妖怪这些具有独特地域风情的文化特色通过日本民众的想象表达出了内心的欲望与恐惧。

【关键词】女鬼妖精;日本娃娃;妖怪物语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多姿多彩的空间,存在着有血有肉的人类,而在神话、小说、动漫和戏剧中,存在着另外一个国度,黑暗阴森的环境中充斥着死亡和异类。上古时代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们对于亡灵世界的想象,谁也没去过,谁也没有真正的看见,但是却始终没有停止对异类世界的疑惑与好奇。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就有着较为深厚的死亡情节,随着互通有无,受到中国上古文化的影响,大和民众根据自身岛国的独特因素,勾勒塑造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异类文化,这些幽灵妖魅成为了日本各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 、幽灵妖魅

(一)死后幽灵

妖怪文化中有这样的说法,人死后便成为了鬼,变成了幽灵,但是并非只有死后才可以灵魂出窍,死后的灵魂叫做死灵,那么活着时候灵魂游离就是生灵,生灵和死灵都属于幽灵。幽灵可以四处飘荡,而妖怪则有固定的“蹲点”,它们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果有人走过去,就会撞见它,不论与它之前有没有渊源。幽灵的故事大多与仇怨有关,又是因果关系,而在妖怪的故事中不存在是非对错,它就是偶然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哪怕之前没有恩怨情仇。

(二)生灵与死灵

幽灵中的生灵与死灵都属于灵魂,他们的内涵较为模糊,不论生灵还是死灵,在故事中出现的缘由不是恩仇就是怨恨。一旦有了怨恨幽灵就会给人下诅咒,许多电影中都有这样的片段,例如《午夜凶铃》中,导火索是一盒录像带,凡是看过的人都会被下诅咒,接下来就是灵魂出来索命,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没有休止。不只是文学作品中,在能乐、美术、工艺品中也随处可见人们对于异度空间的想象。当今时代,人们活在快节奏的都市中,被理性思想武装,但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那些奇闻异事灵异文化并没有走向衰亡,相反,为了迎合人们压力的释放,很多刺激恐怖的电影层出不穷,日本的恐怖片将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体化、具物化,是想象的鬼魅以实体的形式搬上荧幕,在视觉上和理性上都对人们心灵造成了非常刺激的冲击。

全文阅读

基于妖怪文化影响下的动漫角色塑造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立项项目“影院动画中反派角色的塑造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L20131823摘要:“妖怪”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晋文人干宝《搜神记》中。他指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形,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在动漫作品中,妖怪文化在丰富动漫作品的同时,这些妖魔化的形象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妖怪文化;反派;动漫1中国动漫作品中的妖怪形象

说到“妖怪”,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妖”的说法。《左传・宣公十五年》里说:“地反物为妖。”《说文》解说“妖”为地反物也,从示,和神同类。《庄子》解释:“人物妖孽曰怪。”《搜神记》中有记载:“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由此可见在古文中妖与怪是相通的。在中国的动漫作品中,常有妖怪类型的角色出现,但多半被定义为反派角色。(1)蛇身人面――人与动物结合的异形妖怪。《葫芦兄弟》里的蛇精,虽有着人的面孔,却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和《山海经》中的“蛇身人面神”的形象不谋而合。从文化源流上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蛇通常是灵异魔力的象征。蛇,平素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诡异的眼睛加上频频吐信的舌头,给人留下可怕的印象,动漫作品中的蛇精也往往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葫芦兄弟》中的蛇精是一个典型的反派角色,有着三角形的脸、向上斜的眼,给人一种恶毒的感觉。《西游记》里可谓是千奇百怪的妖怪大集合,其中的很多妖怪的形象都是人与动物的结合体。(2)狐妖――物久成精。中国古时有物久成精的说法,动物或是植物经过多年的修炼,幻化成妖,如《天书奇谈》《封神榜传奇》中得狐狸精就是狐狸变化而成的妖怪,只是这类妖怪不同于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异形妖怪,其外表已完全是人形。妖狐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汉代,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中说:“狐,妖兽也,换所乘之。”传奇及小说中的妖狐,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数幻化成美貌女子,能摄取财物,预卜人之祸福。最主要的特征是以美色魅惑异性。因而民间将性感迷人的女性称为狐狸精,古代则谓之“狐媚子”。当然,在这两部动漫中,狐狸精也是作为反派角色登场,白皙的皮肤,三角形的脸和眼睛,狡邪的表情,毫无疑问的反派角色。

2日本动漫作品中的妖怪

关于日本妖怪的起源,常见的说法是:70%的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而剩下10%才是其本土的妖怪。这种说法并不只是中国人自己的看法。著名的妖怪学大师水木茂曾经说过:“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来自中国,不过,这并不代表井上圆了的看法。此外,还有各种咒语、迷信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几乎会让人觉得中国的确是日本的兄弟之邦。我们小时候经常被长辈告诫,夜晚不可吹口哨,否则可能会引来妖怪,乍听之下,这很像地道的中国秘术。所谓的‘啸’似乎是一种奇妙的口哨(学者似乎也不甚了解),一直流传至清朝,据说是一种‘呼唤妖怪的声音’。”水木茂先生的这段话清楚的向人们表明了日本的妖怪文化与中国的密切关系。日本动漫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妖怪,在这里我们将列举几个较为典型的妖怪。(1)座敷童子――守护的使者。在《我家有个狐仙大人》中有一集出现了一个娃娃头的乖巧女孩,就是传说中的座敷童子。据记载,座敷童子通常会以几岁的女孩儿模样出现,有时则会是男孩的样子。传说中,有座敷童子寄居的家庭,一定会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富足平安,如果是不幸的家庭,座敷童子的到来也能扫除一切噩运;然而座敷童子的离开却会让原本幸福的家庭家道中落。座敷童子出现在众多的动漫作品中,如《守护猫粮绯鞠》中的守护猫娘;《爱的魔怪》中的座敷童子是在女生宿舍中呆了100多年的小瞳;《河童之夏》中的座敷童子住在远野的旅店里;《鬼太郎》中的座敷童子和人类的小孩生活在一起;《绝望先生小森雾》中的座敷童子是个闭门不出的少女。(2)河童――异形妖怪。传说中的河童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妖怪,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它们皮肤黏滑,喜欢住在靠近河边的洞穴中,河童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己皮肤的颜色,但大部分时间它们是保持绿色的,尖尖的嘴巴,背上有个硬壳,手和脚趾间有蹼。河童的发型则是日本传统的“童花头”,头顶有个盛水的盘子,如果水流失掉,河童就会失去神通。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小黄瓜,在日本的一些地方,至今还保持着祭拜河童的传统,祭品就是河童最爱吃的小黄瓜。“河童卷”的得名则是因为这种寿司使用寿司饭卷着小黄瓜做成的。《荒川爆笑团》《滑头鬼之孙》《夏目友人帐》等动画中都出现过河童的形象。(3)狐妖――动物类妖怪。在日本的民间传说中,狐狸是最常见的妖怪之一,因为狐狸可以捕食田鼠、保护庄稼,人们将狐狸当作农耕神的使者来祭拜。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狐狸的形象也变得复杂起来,在动漫作品中也是亦正亦邪。《我家有个狐仙大人》中的天狐空幻以守护神的身份出现,空幻大人可男可女,可帅可萌,受到众多动漫迷的喜爱。《狐妖X仆SS》中凛凛蝶的SS,对凛凛蝶有着像忠犬一样的忠诚,通常文质彬彬,有着不同颜色的眼睛,会长出九条尾巴,武器是日本刀。《犬夜叉》中的七宝,是一只外表十分可爱的小狐狸。《元气少女缘结神》中的巴卫,则是一只相貌俊美的狐妖。(4)付丧神――物久成精。付丧神是日本传统妖家族中的一个大的种群。指器物放置不理一百年,吸收天地精华、积聚怨念或感受佛性、灵力而得到灵魂化成妖怪。概念类似中国的物久成精。基于江户时代日本画师鸟山石燕等的妖怪画,付丧神的形象大致确立。付丧神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日本江户时代,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人们开始不懂得珍惜东西,被人们丢弃的物品成群结队地在夜晚的街道游行――这就是日本非常有名的“百鬼夜行”。虽然不是什么法力高强的妖怪,但付丧神也丰富了妖怪家族,很多浮世绘画家都以百鬼夜行为题材作画,同时这些妖怪也被运用在动漫作品的创作中。《鬼太郎》第四集中出现在鬼太郎身边的妖怪――“一反木棉”,是日本传说中的付丧神,据说是一个会袭击人类的妖怪,但是在《鬼太郎》中,心地却很善良,和其怪物原型有着极大的差别。《守护猫娘绯鞠》中的莉兹利特・L・查尔斯是一个古典英国茶杯的付丧神,从英国漂流岛日本,杯灵还顺势在咖啡厅里当起了外场服务生。

3总结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发现关于动漫作品中妖怪资料的收集,日本动漫比中国动漫要容易得多,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庞大的动漫市场,让资料的收集相对容易许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日本动漫中的妖怪已成体系,比较容易归类,而中国动漫作品中的妖怪类型比较散,且比较老套,大都是动物身子加上人的脸,或是人的身子加上动物的脸, 且对于妖怪来说,修炼不够就只能做妖怪、当反派。在形象塑造上,外形和性格都比较单一。笔者认为,通过对中、日本动漫作品中妖怪文化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后的创作来说,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把握:首先,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可谓是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只是重视动漫创作的技法、形式,而对于传统的民俗、历史等知识漠不关心,这必然会导致创作源泉的枯竭。其次,重视传统文化并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完全的颠覆原型,而是应该融入更多的时代性。如上文中总结的狐妖形象,有可爱的萌系形象,也有着美艳型的形象。这些形象塑造能够准确地抓住现代人的感官,毕竟,动漫作品最终是要推向市场,其受众群体也是有着新思想、新理念的现代人。参考文献:

[1] 周英.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全文阅读

京极夏彦妖怪不过是抽象的情绪

近两年日本推理小说在中国非常有市场,东野圭吾、岛田庄司等名字被不断提起,读者对于日本推理小说各门派也说得头头是道。作为新本格推理小说中的先锋人物京极夏彦,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妖怪型”推理作家。他的作品一直是推理和传统妖怪传说书籍的经典,小说既离奇又充满理性,《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狂骨之梦》、《阴摩罗鬼之瑕》、《涂佛之宴》、《铁鼠之槛》由“世纪文景”引进到中国出版后受到推理迷热捧。

Q:当年为什么要有写小说的念头?

A:之前没有写小说的经验,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要做商业出版,也不是要参加新人奖比赛,只是打发时间而写的,所以也没想到要面市出版。只是因为可以在办公室打发时间,一边工作,一边窝在文字处理机前写小说。

Q:为什么对鬼怪这个题材特别感兴趣?

A:首先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虽然中国跟日本都用“妖怪”这个词,但可能对妖怪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大概50年前,我刚出生的时候,妖怪这个概念才刚在日本萌芽。其实是把江户时代的妖怪融入民族学当中。

Q:那在日本,妖怪不是一个可怕的,带着灵异体验的东西了?

A:把情绪划分得更细,就是妖怪。比方说,画一个脸庞有被打过的痕迹的妖怪,代表了伤心难过的感觉。把那些情绪用形象表达出来的就是日本的妖怪。还可以再把各种情况细分,小孩死掉的那种伤心,跟情人分手的伤心又是不一样的,所以又是不同的妖怪。

Q:就是各种负面的东西具像化了以后出来的一个形象?

全文阅读

试论《型世言》中的“妖怪”形象

作者简介:牛晓庆,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11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厉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12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摘要:明末短篇小说集《型世言》在神魔小说的篇章中塑造了独特的妖怪形象,本文试从妖怪形象的文化内涵、文化功能以及对《西游记》神魔小说的继承方面分析《型世言》中的妖怪形象。

关键词:《型世言》;妖怪;《西游记》

《型世言》是明末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湮没四百多年后,重新面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古代小说的一枝奇葩。《型世言》是一部“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的小说,属世情小说,涉及忠义、公案、婚姻、节孝等方面。但除此之外,还有几篇涉及到妖怪的神魔小说,其中有第三十八回“妖狐巧合良缘,蒋郎终偕伉俪”,第三十九回“蚌珠巧乞护身符,妖蛟竟死诛邪檄”,第四十回“陈御使错认仙姑,张真人立辩猴诈”。《型世言》中的几篇神魔短篇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变化,本文试从小说的“妖怪”形象分析入手,探讨相关问题。

一、妖怪形象的文化内涵

妖怪形象本来是古代人们对大自然中出现的怪异、可怕、无法理解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理解。但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妖怪形象的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妖怪形象包涵着丰富的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文化意蕴。

(一)社会意蕴

妖怪常常作为敌对的、邪恶的力量出现,它们常常站在人神的对立面,为了个体之私利,为所欲为,残害人类。但是,在《型世言》神魔小说中,妖怪也有与人为善的一面,并不危害人类,甚至于帮助人类,表现出妖怪形象的复杂性。第四十回中的猴精形象具有复杂性,她的身上既有恶的一面又有善的一面。在传统文化中,妖怪一直被认为是恶的化身,他们残害人类,为所欲为。但是在《型世言》中,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妖怪的形象发生了某些变化。晚明时期,官方所倡导的主流思想文化走向僵化。在这种情况下,一向被人们视为异己力量的妖怪身上的异质文化因素就被利用起来,历史地担当反主流文化这一任务。作者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试图维护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同时,作者也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作品中展现出晚明社会的千奇百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