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屈原名句

屈原名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逸诗歌鉴赏略说

摘要:王逸以《楚辞章句》著称于世。《楚辞章句》不仅是一部诗歌训诂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诗歌鉴赏著作。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以训诂之形式,客观上完成了对楚辞鉴赏之内容。他对楚辞的鉴赏具有结合联系方言、民俗、文化背景和揭示作者心理的特点。

关键词:王逸;诗歌鉴赏;形式;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01-03

作者:肖振宇,淮海工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江苏,连云港,2220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5SID750002)

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人。东汉安帝元初中,举上计吏,为校书郎。顺帝时,官至侍中。王逸一生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著有《楚辞章句》一部,有赋、诔、书、论、杂文共二十一篇和《汉诗》一百二十三篇。王逸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使他获得历史知名度的,不是他的政治生涯和诗文创作,而是他的《楚辞章句》这一著作。

王逸《楚辞章句》一书,传统的观点是把其归为训诂著作类中,这当然不能算错。但训诂的名称和体式有多种,名称、体式不同,其对古书的解释也就不同。如传以交代史事为主,笺、注、解以解释词、句为主,章句以串讲句意、章意、篇意为主。从训诂各名称、体式的解释侧重点我们可以看出,章句这一训诂,更多地是对古文的理解分析,具有较浓的鉴赏意味。尤其是王逸的《楚辞章句》,它与一般的章句训诂又有区别。一般的章句,先把古文作品分章,每章之下,先释词,再释句,然后概述章旨,如东汉赵歧的《孟子章句》就是如此。王逸的《楚辞章句》却不完全是这样,他把书中的楚辞作品分为十七卷,每卷之前皆有一叙(在《离骚》、《天问》后又各有一叙,全书共有叙文十九篇),然后再随文注释作品中的词、句,并以夹注夹议的方式,表达其对诗句认识、理解。这种形式更接近于后来人们的诗歌鉴赏,可以这样说,王逸是以章句这种训诂之形式,客观上完成了他对楚辞鉴赏之内容。这我们可以从书中的叙文和句子的解释得到证明。

全文阅读

高考语文作文辅导:如何用名句画龙点睛作文1900字

名句运用, 历来就是写作中的一大宝典。远的不说, 单来提一提当代。闻名学者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 前后的引用有八处之多, 它们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增加了文章的灵气, 更烘托出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泰山所富有的浓郁的人文色彩。在风靡一时、影响了无数人的琼瑶小说中, 古诗文的运用也比比皆是, 《碧云天》《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这些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借自古诗句的漂亮和隽永。而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 更是善于借用唐诗宋词来营造氛围, 表达情怀, 如白雪的《声声慢》, 冯小泉的《中华民谣》, 刘海波的《人面桃花》}, AGA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 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 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和《巴山夜雨》), 等等, 真是举不胜举。

名句, 是前人思想和聪明的结晶, 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闪烁着永恒的灵感和诗意的光线。多用名句, 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而生动;善用名句, 则能使我们的作文意蕴深刻, 神采飞扬。

名句的运用, 一般分为“引用”和“化用”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 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 如例文《以平和之心对待人生》的最后两节,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 即不指明出处, 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 这种引用不露斧痕, 最受作者青睐。如例文《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开文三节。

“化用”也可分为两种。

一是“借用式”, 即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属于“旧瓶装新酒”。如苏轼的“如蝇在食, 吐之方快”一句, 便是借用了《汉书.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 但表意已有所不同:“鲠”在喉, 给人的是痛感, 而“蝇”在食, 则让人恶心。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

二是“引申式”, 即发挥名句的原意, 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来。例文《所谓伊人, 在水之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不难看出, 这篇记叙性散文的情节, 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江畔”和屈原《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的诗句申发而来。考生充分利用文史知识, 对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 并加上简练雅致又不失细致生动的文笔, 将屈原热爱祖国决不犹疑、坚持真理毫不妥协的高贵品质和伟大情怀, 表现得淋漓而隽永, 令阅卷者赞叹。值得一提的是, 与例文2考生对苏轼的诗文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一样, 本文对《诗》《易》《论语》《史记》以及《离骚》《涉江》《九歌》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 俯拾即是, 充分反映了考生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 难怪阅卷老师说:“就冲这功力, 也会打个高分!”

显然, 名句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 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 名句的运用, 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1. 以名句为题, 画龙点睛。

全文阅读

高考语文作文辅导:如何用名句画龙点睛作文1700字

名句运用,历来就是写作中的一大宝典。远的不说,单来提一提当代。闻名学者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前后的引用有八处之多,它们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灵气,更烘托出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泰山所富有的浓郁的人文色彩。在风靡一时、影响了无数人的琼瑶小说中,古诗文的运用也比比皆是,《碧云天》《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这些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借自古诗句的漂亮和隽永。而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更是善于借用唐诗宋词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怀,如白雪的《声声慢》,冯小泉的《中华民谣》,刘海波的《人面桃花》},AGA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和《巴山夜雨》),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名句,是前人思想和聪明的结晶,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闪烁着永恒的灵感和诗意的光线。多用名句,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而生动;善用名句,则能使我们的作文意蕴深刻,神采飞扬。

名句的运用,一般分为“引用”和“化用”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如例文《以平和之心对待人生》的最后两节,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即不指明出处,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这种引用不露斧痕,最受作者青睐。如例文《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开文三节。

“化用”也可分为两种。

一是“借用式”,即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属于“旧瓶装新酒”。如苏轼的“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一句,便是借用了《汉书.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表意已有所不同:“鲠”在喉,给人的是痛感,而“蝇”在食,则让人恶心。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

二是“引申式”,即发挥名句的原意,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来。例文《所谓伊人,在水之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不难看出,这篇记叙性散文的情节,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江畔”和屈原《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的诗句申发而来。考生充分利用文史知识,对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并加上简练雅致又不失细致生动的文笔,将屈原热爱祖国决不犹疑、坚持真理毫不妥协的高贵品质和伟大情怀,表现得淋漓而隽永,令阅卷者赞叹。值得一提的是,与例文2考生对苏轼的诗文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一样,本文对《诗》《易》《论语》《史记》以及《离骚》《涉江》《九歌》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俯拾即是,充分反映了考生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难怪阅卷老师说:“就冲这功力,也会打个高分!”

显然,名句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名句的运用,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1.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全文阅读

高考作文三大要点之名句篇作文1800字

2.如何用名句画龙点睛

名句运用, 历来就是写作中的一大宝典。远的不说, 单来提一提当代。闻名学者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 前后的引用有八处之多, 它们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增加了文章的灵气, 更烘托出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泰山所富有的浓郁的人文色彩。在风靡一时、影响了无数人的琼瑶小说中, 古诗文的运用也比比皆是, 《碧云天》《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这些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借自古诗句的漂亮和隽永。而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 更是善于借用唐诗宋词来营造氛围, 表达情怀, 如白雪的《声声慢》, 冯小泉的《中华民谣》, 刘海波的《人面桃花》}, AGA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 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 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和《巴山夜雨》), 等等, 真是举不胜举。

名句, 是前人思想和聪明的结晶, 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闪烁着永恒的灵感和诗意的光线。多用名句, 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而生动;善用名句, 则能使我们的作文意蕴深刻, 神采飞扬。

名句的运用, 一般分为“引用”和“化用”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 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 如例文《以平和之心对待人生》的最后两节,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 即不指明出处, 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 这种引用不露斧痕, 最受作者青睐。如例文《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开文三节。

“化用”也可分为两种。

一是“借用式”, 即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属于“旧瓶装新酒”。如苏轼的“如蝇在食, 吐之方快”一句, 便是借用了《汉书.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 但表意已有所不同:“鲠”在喉, 给人的是痛感, 而“蝇”在食, 则让人恶心。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

二是“引申式”, 即发挥名句的原意, 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来。例文《所谓伊人, 在水之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不难看出, 这篇记叙性散文的情节, 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江畔”和屈原《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的诗句申发而来。考生充分利用文史知识, 对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 并加上简练雅致又不失细致生动的文笔, 将屈原热爱祖国决不犹疑、坚持真理毫不妥协的高贵品质和伟大情怀, 表现得淋漓而隽永, 令阅卷者赞叹。值得一提的是, 与例文2考生对苏轼的诗文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一样, 本文对《诗》《易》《论语》《史记》以及《离骚》《涉江》《九歌》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 俯拾即是, 充分反映了考生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 难怪阅卷老师说:“就冲这功力, 也会打个高分!”

显然, 名句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 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 名句的运用, 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全文阅读

试析《离骚》屈原自报家门诗句的深层意蕴

就广大研究者对《离骚》开头这几句诗的忽视进行论述,首先阐述这几句诗的重大作用,接着阐述屈原与颛顼与伯庸与楚国的关系,最后阐述屈原生辰的深层含义。屈原颛顼伯庸楚国生辰

很多读者和研究者以及教古典文学的教师都认为《离骚》开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这几句很乏味。古典文学教师教到这里时,都是仅仅就字面进行简单的诠释呈现给学生,觉得就够了,总认为屈原这一自报家门的陈述,像是现代人填履历表一样,非常枯燥,没有什么值得研究和进一步深入分析的价值。其实这几句对屈原和对《离骚》都非常重要,它们是全诗的重点句和灵魂句,对诗的内容和人物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出屈原具有爱国的赤诚之心和内质美的本质,是贯穿全诗的思想和情绪。所以我认为这几句诗很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层次的分析。

一、屈原与古帝高阳的关系

屈原说他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 “高阳”是颛顼当帝王时的称号,楚国人都把颛顼当作自己的祖先。当时楚国有屈、景、昭三大姓氏,屈氏是楚国的三大姓氏之一,所以屈原认为颛顼就是自己的祖先。屈原同时认为自己既是祖先生命的延续者,也是其情操和灵魂的承载者,祖先的灵魂就是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灵魂就是祖先的灵魂,古帝高有美好的心灵,屈原也必然有之。屈原的内质美不是推理出来的,而是祖上承传下来的一种互相渗透关系。屈原非常看重自己与颛顼的这种关系,因为他很注重自己的高尚人格培养和美好内质塑造。由于他与颛顼的这种互相渗透关系,他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高尚和内质美好,他坚信自己的人格不可能低下,内质不可能变坏,如果他失去了个人人格的高尚和内质的美好,他就另类了,异种了,也不配为颛顼的子孙了。由于有了这种强烈的意识感,人自然就有了自尊、自爱、自重之心。

“朕皇考曰伯庸。”这一句,“朕”即“我”(在秦朝以前即“我”,秦朝以后为“皇上”之意),“皇考”一般理解为“父亲”,在这里可以理解“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名字,但也有人认为“伯庸”是楚国的太祖,父亲亦好,太祖亦好,反正都是屈原的先辈,是屈原敬仰的人。屈原在这里不是介绍自己的身世,而是包含着这样的意义:颛顼是我的祖先,是一个非常有德之人;伯庸是我的父亲或太祖,也是一个非常有德之人,我也跟他们一样,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绝对不与你们这些佞臣同流合污的。还有一层意思是:屈原认为,我的祖先颛顼和我的父亲或太祖以及我都是楚国人,楚国就是我的命根子,我永远热爱我的楚国,楚国与我同命运。可见,前辈给晚辈一个好榜样是起到正能量的作用的,晚辈也往往为前辈的高尚而骄傲自豪,从而更加积极向上。

二、屈原与楚国的关系

颛顼既是楚国的祖先也是屈原的祖先,这就使屈原在下意识中与楚国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屈原与孔子不一样,屈原热爱自己的祖国(楚国)非常赤诚,而孔子并不忠于自己的祖国(鲁国),而是离开自己的祖国,去周游列国,另找自己的出路——游说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便获得各诸侯国君主的赏识和采纳,以求获得赐予官位。屈原无论是在其内在意识上还是在其实际行为上都与楚国构成一种坚不可摧的整体,楚国的命运就是他自己的命运,楚国好他则好,别人伤害了楚国也就是伤害了他,楚国被攻打沦陷,他的精神也就被打垮和崩溃。据史料记载:屈原受谗被去职被流放后并未自杀,而是在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郢,他看到楚国的政治腐败,濒于灭亡,自己又无力挽救,个人的政治理想已无法实现,遂含恨投汨罗江。就在秦军攻破楚国的郢都,楚国将灭亡之时,屈原的内在意识和实际行为就是自杀,认为这是上天的意志安排的,自己投江自杀是顺应上天的意志的,是符合天理的行动的。这就证明屈原一生都与楚国结成一种非常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屈原的爱国主义绝对不能理解为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儒家的忠君爱国是君臣伦理关系,君主代表国家,而且国家是君主唯一一个人所有的,其余的成员都受君主残酷统治和压迫,为国人的只有忠君,才是算爱国,其核心思想就是为君尽忠。在这种伦理道德思想支配下,人人都得进行道德人格塑造——做忠君的忠臣、良将和良民,以免被后人唾骂。而屈原的爱国主义是母子关系,自己与自己的祖国是共生的,屈原的这种爱国情感无论何时何地何况,都是不能割舍和摆脱的,始终是难舍难分的母子情感关系。

三、屈原的生辰及名字的涵义

全文阅读

岂能如此解读《离骚》

摘 要: 江苏编写组推出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节选了屈原《离骚》前二十四句,并将之分为三个层次,逐一分析与点拨,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 《离骚》 美政大业

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编写组(以下简称编写组)推出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三),节选了屈原《离骚》前二十四句,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在全诗中具有总纲性质,能具体代表《离骚》的内容和风格。为了指导广大师生解读《离骚》,编写者像对待其他较艰深的课文一样,专门设立了“对话专栏”。所谓对话专栏,就是编写者开辟了一个读者与作者互相对话交流的天地。在对话专栏中,将节选的二十四句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为八句,对每个层次都作了分析与点拨,集中体现了编写者对《离骚》(节选)的基本观点。编写者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却打了折扣,甚至对《离骚》(节选)的解读作了误导。同时,与《离骚》(节选)教材相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有关资料,基本上是该对话专栏内容的强化。此套教材发行了七年。江苏是教育大省,外省也有不少学校用此教材,毫无疑问,编写者对《离骚》(节选)误导的消极影响较大。因此对《离骚》(节选)的解读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那么,怎样对屈原的《离骚》(节选)进行正确的解读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遵循鲁迅先生提出的“知人”、“论世”、“顾及全篇”评价作品的原则。具体来说,我们必须抓住《离骚》的主旨与核心美政,即屈原的政治理想,并结合离骚的结构加以剖析。回顾《离骚》的全文:作者首先叙述自己的身世、生辰、担当大任的条件和为王“弃秽改度”、“导夫先路”的决心;其次艺术地再现与党人斗争的经过和悲剧结局;再次通过“四次对话”、“三次神游”,表现屈原斗争失败后上天下地、留楚不能,去楚不忍的极其矛盾而痛苦的心情;最后作者写道:“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懐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我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美政”,没有人同我一起去实现,我将如殷代的彭咸那样投水而死,以死报国。此是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美政”二字如一轮红日照亮全篇,使全篇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的含义,都找到归宿。从结构上说,当代楚辞研究大家萧兵在《楚辞的文化破译》中指出:“应该说,《离骚》的艺术构成相当严整,例如开头是追溯自我的诞生,结尾则暗示自己死亡。首尾呼应,浑然天成。”所以,应当从屈原的生平与理想、《离骚》的主旨与结构方面去解读节选部分的《离骚》,否则,就易陷入解读的误区。江苏编写者就是这样。为了具体指出其问题所在,我们按照《离骚》(节选)的三个层次对对话栏的内容依次加以评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努力挖掘在语言表象下隐藏的伟大灵魂,并以此与江苏编写组诸先生商榷。

《离骚》(节选)第一个八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编写组解读道:“开头八句,叙说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表现出高度的庄重自爱。”这样解,未免太不确切,太不了解屈原,甚至歪曲屈原形象了。屈原为什么强调自己是古帝高阳的后代?为什么自报其父的名字?为什么又强调父亲给自己起的是一个嘉名?难道屈原真是为了表现自己“高度的庄重自爱”?非也。因为屈原处于战国“横则秦帝,纵则楚王“非常时期”,但由于楚国昏君当政,小人专权,一直在走下坡路。屈原作为楚王的同宗,楚国的贵族,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不能坐视楚国一天天的衰败,没落乃至灭亡。他说这些表明他不愿做楚国的不肖子孙,挽救楚国的危亡,振兴楚国,实现美政是他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曾经为高校培养楚辞研究人才的专家姜亮夫先生在《楚辞通故》中,对这几句做了准确而到位的评点:“初度之美与生辰之吉,一切条件毕具,则使用降字,以比于世之大任,盖当之无愧也。”

《离骚》(节选)第二个八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对前两句编写组解读道:“内美句承上,修能句启下。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这种结论不确切。内美指的什么?即内在的美德;“修能”即美好的才能,这两句是承上面第一个八句而来。如果说第一个八句,通过写出身的高贵、姓名的美好,主要是表现自己具备担当的历史大任的条件,那么这两句则是从“内美”与“修能”两个方面进一步表现自己具备担当历史大任的条件。总之,这里从出身、品德、才能几个方面集中表现自己担当历史大任的条件优势。怎么能说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呢?那么美德、才能从哪儿来的呢?屈原深知:“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抽思》)于是,他就“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就艺术地告诉人们:“内美”与“修能”,是“扈江离”“纫秋兰”博采众长的结果。最后编写组总结道:“以上八句,焦虑之情,忧患之意,溢于言表。”这个结论也不够全面、不够到位。诗人到底焦虑什么,忧患什么,编写者没有说。说这是指“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则较确切。为什么诗人这么说?因为屈原写《离骚》时,正处于“老冉冉其将至”的盛年。即屈原被第一次流放的楚怀王时期,其时四十岁左右,正是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年龄,也是时光稍纵即逝的年龄,所以屈原担心“恐年岁之不吾与”。时间不等人,这就表现诗人对振兴楚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决心大显身手、一展其能的迫切心情。那么,当还未被君王任用时怎么办呢,那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作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搴木兰,揽宿莽”,进德修业,时刻为君王召唤,担当大任做准备。这才是正确的理解。

全文阅读

以“三重文本重构”还原真实丰满的屈原

赵海亮,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教师。

师:同W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离骚》。在我们一起正式走入文本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屈原在你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一个伟大的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

师:看来没学这首诗歌也能基本了解屈原的情怀!但对屈原的情怀只认识到这个层面就够了吗?其实,当历史和时代给一个人贴上一个固有的标签的时候,这个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妨碍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认知有时会被这样固化的标签带着走,对吗?(很多学生点头认同)

一、诗歌形式重构,还原一个“自爱”的屈原

师:伟大的爱国诗人,到底伟大在哪里?这节课我想带着大家走入文本,尝试还原一个真实丰满的屈原,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个“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标签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先用自己的声音自由地品读这首诗歌。

(学生自由品读)

师:请大家帮我推荐一位有朗读热情的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歌。

全文阅读

渔父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见、举”等文言词语。

2.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学习资料

【屈原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他出身贵族,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

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

全文阅读

《怀沙》篇意旨探微

【摘要】 学者们对《怀沙》篇题的解释,争论至今。本文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梳理诸说,在认可“怀念流沙”一说基础上,提出一些对《怀沙》思考的心得。

【关键词】 九章;怀沙;篇名;意旨

《怀沙》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关于其篇题之旨,历来学者聚讼不已。此篇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不仅照录了全文,还写道:(屈原)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沉]汨罗以死。从此处看,司马迁将《怀沙》视为屈原的绝命辞应是无疑。这得到《楚辞》最早注者王逸的认同,他注道:原所以死,见于此赋,故太史公独载之。《怀沙》篇名最先的解释便与此相关,即怀抱沙石自沉。但实际上,司马迁并未明言“怀沙”两字之意,“沙”与“石”不同,他只是从历史的角度,记录屈原作《怀沙》赋和怀石投江两件事,而司马迁明言说屈原“怀石以死”应该是来自于汉初人们对于屈原自沉的传说。学者们产生异见的根源之一便是对司马迁这一记述理解的差异。我们综合前人对“怀沙”的解说,按不同的逻辑方式进行两种新的划分。

一、从“怀沙”两字的表意入手进行题解,可以分为四类。

1、“怀抱沙石说”

“怀”有“藏、怀抱”之意,此说指怀抱沙石自沉。学者们依司马迁对屈原“怀石”自沉的记述,对“怀沙”也做这样的理解。为了弥补“沙”、“石”之别,还将沙石并称。如朱熹在《楚辞集注》的《怀沙》题解中说:“言怀抱沙石,以自沉也。”如当代学者聂石樵亦持此论:“《怀沙》是抱着沙石自沉的绝命词……司马迁的年代离屈原不远,他的记载比较可信。”

2、“感怀、怀念某地说”

此说释“怀”为“感怀、思念”等义,《说文解字》有“念思也”。而释“沙”为地名,依次有长沙、流沙、沙头地名一说。认为“沙”是长沙的以清代蒋骥最具代表,其《山带阁注楚辞》说:“《怀沙》之名,与《哀郢》、《涉江》同义,本地名。《遁甲经》:‘沙土之底,云阳氏之墟,《路史》纪云阳氏、神农氏皆宇于长沙,即今长沙之地,汨罗所在也。’曰怀沙者,盖寓怀其地,欲往而就死焉耳。……若以为《怀沙》为怀石,失其旨矣。”姜夫亮载其说并认为极有见地。而认为“沙”为流沙、沙头等地的也是各圆其说:《别解》一文认为流沙是彭咸被流放的地方,彭咸不仅是屈原的远祖,亦以忠君的形象作为了屈原的偶像。屈骚七次写到彭咸,可见屈原对彭咸深挚的怀恋。因此屈原对彭咸流放地流沙的思念亦即对彭咸的怀念。《之沙与沙市之“沙“》一文认为“沙”指沙头,今之沙市故称。其文推测:楚之故都郢-纪南城,在今江陵北,古沙头在江陵东。楚春秋时的渚宫曾筑于沙头,渚宫旧址曾是屈原故居所在。因此,作者总结道:沙头连着郢都而在其东南,又是故都、故乡、故居所在。《怀沙》即怀今故都、故乡、故居沙头。

全文阅读

《离骚》的修辞学分析

摘 要:《楚辞》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战国末期南方楚地的语言现象。《楚辞》也被视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源头,其在写作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古汉语修辞学研究的优秀范本。本文选取《楚辞》代表性篇目――《离骚》,在综合各家对《离骚》的注解之言的基础之上,试图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分析《离骚》中涉及到的修辞学范围之内的各种修辞手法,以期对《离骚》修辞性写作手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对从修辞学角度辨义与翻译《离骚》有所启示。

关键词:《离骚》;修辞学

引言

修辞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调整修饰语言,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科学。修辞是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以增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效果。

《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源头,其在写作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古汉语修辞学研究的优秀范本。对《离骚》进行修辞学分析,通过实例了解古汉语修辞学理论,不仅为《楚辞》其他篇目的修辞学研究奠定基础,也是从修辞学角度对《离骚》辨义与翻译研究的提出。

一、《离骚》修辞学分析

1.比喻

比喻也作“譬喻”。比喻有三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