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精选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1篇

一、巧用趣味实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物理学科,对物理知识了解甚少,物理教师如能巧妙地借助趣味实验导入,就能够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以苏科版初二物理教材引言部分“奇妙的物理现象”一课为例。观察玻璃罩内同时燃烧长、短蜡烛,到底谁先灭?教师取一只较大的透明塑料可乐瓶,剪掉上部不规则部分,便可代替玻璃罩,把长、短蜡烛置入其中,让学生猜想,如果点燃,谁会先灭呢?学生猜想可能会有三种:(1)长蜡烛先灭(2)短蜡烛先灭(3)长、短蜡烛同时灭。教师可以问:“为什么会做出这种猜想呢?”任学生自己回答,不要做出评价,然后教师将其点燃,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此时学生往往会因为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而感到十分惊讶。教师可以就势指出:“实验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从而为我们创造了发现问题的机会,使我们认识到猜想需要证据的支持。”如果把塑料瓶换成透明塑料桶,重做上述实验结果又如何呢?究竟哪一支蜡烛先熄灭,答案并不是唯一,它与容器的容积大小有关。教师通过设疑、解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开放性发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奇妙,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当学生的好奇心被成功地激发出来后,他们就能够在质疑、期待与思考中,全神贯注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实践证明,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提出已知、现成的知识开始,而应从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创造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教师通过类似“长、短蜡烛谁先灭”这样的趣味实验,给学生设置的悬念、创设的情境,富有趣味性、科学性和启发性,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增加趣味实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把趣味实验融入课堂,不仅可以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下物理课堂的张力。

在学习“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一节内容时,可演示易拉罐被压扁了的有趣实验,教师取一个铝制易拉罐,在里面放入少量的水,点燃酒精灯对其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或面团)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将易拉罐插入冷水中,此时易拉罐被压扁且发出巨大的响声;又如“瓶吞鸡蛋”的有趣小实验,将纸条点燃后放入锥形瓶内,立即将熟鸡蛋放在锥形瓶口(瓶口比鸡蛋稍小些),待纸条燃尽,瓶口立即将鸡蛋吞入。这些有趣的小实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产生的现象直观明显,节省了时间,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观察时,惊讶不已,唏嘘有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注意力和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入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了理性认识,概念的转化就自然形成了。

三、揭示趣味实验实质,强化知识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抽象的概念,光靠机械的死记硬背,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很难理解,如“压强”和“压力”两个概念,学生容易混淆,认识模糊不清。为了帮助同学们建立压强的概念,必须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开始,教师可以演示“刺不破的气球”的趣味小实验,取一块布满钉子的木板,把气球放在钉板上,再把木板放在气球上,在木板上加钩码,气球发生形变,但却不会被钉板上的钉子刺破;如果气球放在只有一个钉子的木板上,再向木板上加钩码,气球很容易被刺破,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控制变量法在物理探究中的作用,这样的趣味实验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顺势解释杂技表演——气功师睡钉板。气功师平躺在钉满钉子的木板上,肚子上再放一块石板,表演时,另一位演员手举铁锤砸向石板,结果石板被砸断,而人却完好无损。这是因为一个钉子的受力面积很小,但布满的钉子加起来,受力面积就很大,对人体的压强就不是很大,所以钉子就不会扎进人体。趣味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梳理趣味实验原理过程,促进学生反思

反思一直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融入趣味实验,能够引导学生梳理趣味实验的原理过程,能促进学生在发现问题中反思、在寻找实验失败的错误中反思、在回顾知识的连贯性中反思。在学习浮力知识时,教材上介绍潜水艇的浮沉原理与图片,但学生中真正亲眼看到潜水艇的浮、沉的几乎没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可制作简易潜水艇。如用小瓶子、软管和注射器制成小潜水艇,向小瓶子中冲水,瓶子重力变大,重力大于浮力则下沉;将小瓶子中的水排出时,瓶子重力减小,重力小于浮力则上浮,上浮过程中如果浮力等于重力则悬浮。又如在学完“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一节内容后,让同学们用环形磁体、漆包线、电源、导线、 架子板等制作简易电动机,电动机要能持续转动下去,必须有换向器,那么采取什么方法使简易电动机上也有换向器呢?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摸索,当把线圈两端的引出线一端刮去半边绝缘漆,另一端的绝缘漆全部刮去,放到架子板上,然后接通电源,才能持续不断地转动下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在反思中前进,提高了实验技能,创造性地为自己打开了探索知识的另一扇窗,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2篇

一、立足趣味实验,引发新课热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课导入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他们快速融入实验的情景中,激发他们的实验兴趣,然后在实验中再引入新课内容……这样操作,学生们就不会感到陌生和突然,会欣然地接受新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如下的简单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1)鱼在开水中。准备一支试管,加入适量冷水,之后再放入一条活的小鱼苗,接着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水沸腾,却发现鱼苗依然活着。紧接着对试管底部加热,发现上面的鱼苗死掉,学生会感到十分疑惑。这样,就充分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2)浮起来的针。根据现实中的常识,很多学生往往认为一根缝衣针是不可能浮在水面上。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做个实验就知道了。课堂上,我拿出准备好的一枚细针和一小张吸水纸,让一个同学去舀来一碗水,我在水面上先放纸,再放针,纸慢慢地吸水,待纸全湿透后,我轻轻往下按纸,让它缓缓下沉,按常理,针也会随着下沉,可同学们看到的是针没有下沉,却浮在水面上。这个实验让学生们在好奇中纠正了错误的认知。

(3)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然后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棉布条的两端,把棉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棉布条,但拿下棉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通过这些无法预想到结果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教师抓住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及时引入新课,会使这种教学模式自然而又生动。

二、设计趣味实验,深入讲解新课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是新课程的要求,课堂实验有利于学生观察现象,寻找答案,在实验中发现、理解、总结物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做几个小实验,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新课内容的理解。

如针对大气压强这课的内容,笔者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1)试管上升。实验室里,我取出两支玻璃试管,一大一小,先做演示:叫上两个同学,让一个同学往大试管中注水,让另一个同学将小试管轻轻放入水中。准备就绪,我问大家:“同学们发挥一下想象,预测一下我把大试管倒过来,小试管会往下掉吗?”学生们议论纷纷,热烈讨论,大多数同学认为会掉下的,也有的同学揣摩老师的意图,嘴上说不会,心中却充满着疑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同学们急切的眼光下,我把试管倒置过来,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水往下滴,而小试管却缓缓上升……“怎么会这样呢?”学生们带着疑问积极思考着,探索物理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蜡烛抽水机。在左边的玻璃杯内放少量的水和一只燃烧的蜡烛,杯口上涂一些凡士林,再用一张穿有橡皮管的硬纸片盖上。把橡皮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水杯的水中,不一会右边水杯里的水让蜡烛抽过来了!

上面两个实验,做起来很方便,实验的结果又大大超出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惊奇现象的同时加深了记忆。而教师在这种情形下讲解知识,会立刻引起学生吸收知识的热情,感受老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快乐。

三、常做趣味实验,巩固所学的知识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由此可见温习知识的重要。温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做习题、模拟考试来巩固知识,强化记忆,但好些学生不太喜欢这种枯燥的形式。于是,我根据初中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教完课本知识后,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了一些趣味性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帮助他们理解记忆物理概念规律,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方式学生大多乐于接受,不仅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了,而且学习效果也明显了。

(1)乒乓球漂浮在空中。教师可以将一个电吹风机向上吹风,再在上面放一个乒乓球,学生会发现乒乓球没有被吹掉,反而随着电吹风的移动而跟着漂移。

(2)隔物灭火。桌子上准备一只玻璃杯、一根蜡烛,先把蜡烛点燃,再把玻璃杯放在蜡烛前面20CM处,用力对着玻璃杯吹气,烛焰被吹灭了。如果你换种方式,通过卷起的本子向杯子吹气,却发现吹灭不了蜡烛。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3篇

一、开发趣味物理实验的意义

科学开发趣味物理实验,是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必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和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认为科学开发趣味物理实验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1)科学开发物理趣味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创新中发展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2)科学开发物理趣味实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科学开发物理趣味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实验的操作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实验的创新需要集体智慧的力量,实验的成功让学生学会了分享快乐.物理趣味实验的开发和实践创设了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实验能力的提高.在开发物理趣味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仅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亲自动手尝试,还要努力开发课后小实验,自制教具、学具,更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更是深刻理解了实验探究所体现的本质特征和物理思想.

(2)合作精神的加强.在物理趣味实验时,教师间少不了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这样会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成效.教师们不仅学会了合作的方法,更主要是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每个教师不仅教好自己的课,还能主动关心、积极配合其他教师,教师间也能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3)科研能力的培养.科学开发物理趣味实验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教师们要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反思、升华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将极大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开发趣味物理实验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所开发的实验能以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如,声现象中的“土电话传声”;热现象中的“纸盒烧开水”;光现象中的“用水透镜点燃火柴”;电现象中的“神奇的铅笔芯开关”, “用漆包线和一个永磁体自制小电动机”等;力现象中的“会吃鸡蛋的瓶子”,“吹不走的乒乓球”等.这些实验现象让学生过目不忘,百看不厌,产生强烈的探密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性原则.在开发趣味物理实验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自主参与开发.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可带着学生一起玩,等学生熟悉了实验原理后,教师应大胆放手,做一名啦啦队员,为学生鼓劲加油.开发趣味物理实验只有贯彻了自主与合作性原则,学生才能真正地主动发展,把物理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生活性原则.开发趣味物理实验没有现成的仪器,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去找,也可以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促其在社会生活中感悟科学知识.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三、开发趣味物理实验的实施

开发趣味物理实验的实施,是在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兴趣爱好、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我们认为在科学开发物理趣味实验活动中可以按以下措施进行实施.

1.整理归纳教材上现有实验,并对实验工具进行相应改革.使得实验工具可以就地取材,更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意义.让学生真正的走进实验,成为学生自己想做、乐做、易做的实验.

2.在现有实验基础上,开发设计出适合学生自身特点,或者是具有地域特色的趣味物理小实验.

3.发动力量搜集更好的实验资源.既多留意网络资源,也可多借鉴兄弟学校的实验经验,取长补短,拓宽我们的实验开发思路;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时举办学生实验设计比赛,借鉴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更多的趣味实验.

四、开发趣味物理实验的评价

开发趣味物理实验并不是独立的教学体系,它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教学联系在一起,是构成学生技能综合训练的主体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重要体现.如何公正有效的对开发趣味物理实验活动进行考核,是决定开发趣味物理实验运行性能好坏的重要环节,我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好物理学科有效的分阶段趣味实验训练计划、内容和标准,规范学生在开发趣味实验活动中所能达到的目标要求.

2.物理教师应将学生的趣味实验训练成绩纳入综合考核,并与课堂学习成绩一并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 趣味实验

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聋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聋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聋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自发地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学上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聋生物理教学中的意义是深远的。而趣味实验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钥匙。

一、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能否引起学生对这节课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关键。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例如:在大气压强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和老师配合完成下面两个实验。

1.瓶口吞蛋

做法:在广口瓶中放一些沙子,将燃着的酒精棉花放入广口瓶中,这时会发现塞在瓶口的鸡蛋被迅速地吞入瓶中。

2.易拉罐被压扁

做法: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将铁丝拧成柄状,往易拉罐里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继续加热几分钟,迅速将易拉罐倒扣在水中,这时易拉罐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很大声音。

这两个实验的结果都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稍加引导,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在学生求知欲望很强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二、设计趣味性实验,讲解新课

在新课的教学中做几个小实验既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又可以达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以将两个纸杯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里面的纸杯将向上跳起。这样的现象学生觉得新奇好玩,而且记忆深刻,这时带领学生分析现象学习知识,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体会物理的奇妙,感悟生活现象中的物理道理,就会加深聋生对物理的兴趣,为物理教学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三、设计趣味实验,巩固知识

在巩固物理知识时,做实验的效果往往比做几道试题、一张试卷的效果还要好。聋生对物理的兴趣不一定能保持很久,他们由于自身语言的缺乏,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往往不到位,甚至一知半解,仅靠死记硬背来应用知识。因此很容易产生困惑,感到莫大的压抑,导致听课无心,作业头痛。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设计针对性实验,解决聋生学习物理的瓶颈问题,是培养聋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例如:在学习完摩擦力的知识后,让两个力气相差不多的学生做下面的“夺瓶”实验:

先让其中一名学生抓住较细的瓶颈,另一位学生抓住较粗的瓶身,然后互相拉夺看看谁获胜,接着让获胜者的手在肥皂水中浸一下再夺,看能否再获胜。通过这样逼真的表演实验。让学生分析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理解,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设计趣味实验,延伸知识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体现物理知识,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物理开阔的大课堂,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对培养聋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大有裨益,因此十分有必要把物理实验引伸至课外,课外实验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例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的现象时,学生对彩虹的现象就十分感兴趣,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彩虹,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许多小水珠折、反射后形成的,观察时应注意彩虹里面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如何?是红的在下还是紫的在下?我们还可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满足学生随时观察的需要,不但觉得物理有趣,而且还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物理知识丰富多彩,物理现象千变万化,趣味物理实验既可以揭示大千世界的奥妙,又可以培养聋生热爱生活的热情;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5篇

1 在选题中突出“趣”

对于同一种物理原理,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来演示,但不是每个实验都具有良好的趣味性。因此,想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选题时对如何突出其中的“趣”加以考虑,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新奇的、不可思议的、匪夷所思的物理现象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选择趣味物理实验时,可以从新奇性着手,力求让大多数观众觉得新鲜、有趣、不可思议,最大限度地勾起他们的好奇心,达到以疑激“趣”的目的。比如对于静电感应现象,可以有如图l所示的两种方法。图1中(a)的方法是让一根带电的棒靠近验电器但不接触到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图1中(b)的方法是,把两块装有塑料柄的金属圆盘分别固定在铁架台上,相距10 cm左右。将一外表面涂以铅笔芯粉末乒乓球用细锦线悬挂在两金属圆盘之间,转动静电感应起电机使金属圆盘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只要乒乓球不在圆盘的对称中心,就会看到乒乓球在两圆盘之间左右摇摆,叮叮咚咚地撞击两金属圆盘。显然,图1中(a)的方法现象简单明了,作为课堂演示还好,但作为趣味物理则显不足。因为对于具备一定静电知识的学生来说,这种现象并不新奇,趣味性并不凸显,不足以勾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而图1中(b)的方法则不同,对于具备一定静电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见得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学生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朦胧感觉,甚至觉得匪夷所思,勾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再加上乒乓球叮叮咚咚地左右撞击两金属圆盘,动态感十足,实验的“趣”凸显无遗。

当然,选择课堂趣味实验还应从多种角度来考虑。如时间方面,一般不要太短也不要过长,时间太短的话,还没有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就做完了,这样达不到效果。时间过长的话,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课堂的教学进度就受到影响;从难易程度来说,难易程度应适中。难度过高,就算解释学生也未必能够明白,而过于容易的话,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讲述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时,可选择如图2所示的“拍管吸球”,让塑料软管下端开口处靠近桌面的用塑料泡沫做成的小球,用手拍打软管的上端,使其上端晃动,桌面上的塑料泡沫小球就会被吸入软管,从上端开口飞出。这个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又不失其新奇性,也能很好的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总之,不管如何选题,趣味物理实验必须突出其中的“趣”的原则不能改变。

2 在设计制作中突出“趣”

趣味物理实验不但要有好的选题,很多时候还需要一个好设计和制作。要设计制作一个好的趣味物理实验,首要满足的条件还是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趣味物理实验在设计制作时要做到新颖、出乎意料之外,才能凸显其“趣”。

如连通器的原理,直白的展示出连通器中液面相平的一般演示器材显然没有多少的趣味性可言。笔者设计制作出如图3所示的趣味物理实验装置,笔者称之为“小鬼撒尿”。

事先容积较大的瓶子里装入较多的水,但水面距离弯管处约0.5cm。演示时在瓶子外面用包装纸贴在瓶子的外面,不让学生看到里面的结构,然后在卡通头像后面的小孔往瓶子里注入一小杯水,接着就会在瓶子下方的出水口有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用原先注水的杯子去接,结果发现出水量有10多杯,远远超过注入的水量。这样的设计无疑更加新颖,特别是卡通形象更加吸引学生的目光,实验现象也出乎学生的意料,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笔者某校附属中学任课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在一个班演示的时候,实验装置是带有卡通头像且瓶子外面贴上包装纸,结果在学生发现在瓶子下方的出水口有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老师一杯又一杯的接水时,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纷纷对于其中的原理进行猜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还一致要求老师拆开瓶子外面的包装纸,要看看里面的结构;而在另外一个班级,笔者去掉了卡通头像和瓶子外面的包装纸,演示的时候,虽然学生也感觉挺新鲜的,但却没有一个学生鼓掌,更没有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与前面的班级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由此可见,趣味物理实验不但要在选题时突出“趣”,还需要设计和制作也要考虑如何突出其中的“趣”。

3 在实验表演中突出“趣”

有了好的选题、好的设计和制造,趣味物理的“趣”未必能演绎到极致。就像电影,有了好的剧本和道具还不行,还得有好的演员、演技。因此,趣味物理的“趣”不单要在选题和设计制作时突显,更要在现场演示中将其中的“趣”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给观众一种艺术般的享受。因此,在进行趣味物理实验表演之前,要设计好台词、解说词,反复进行演练,尽量使得表演生动有趣,可以以小品、魔术的方式进行表演。

例如笔者就曾经指导过师范生进行过如图4所示的趣味物理实验表演:“隔空取物”,表演过程摘录如下:

首先,表演者一手持一个羽毛球简和一个羽毛球进场,并对观众说:

“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羽毛球筒和一个羽毛球,你们当中有谁能将羽毛球从筒的下方塞进去,然后从简的上方用手拿出来?”

当时旁边就有观众走出来,将羽毛球从筒的下方塞进去之后尝试着把手从上方伸进去把羽毛球拿出来,结果因为手太大,根本伸不进筒内,球也就无法拿出来。这时,有个女生从地上捡了根小木棍,冲进场内,接过羽毛球筒,将小木棍从筒的下方往上一捅,球就从上方出来了。观众哄然大笑,现场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这时,表演者一走上前说:“刚才我说的是将羽毛球从筒的下方塞进去,然后从简的上方用手拿出来”,“刚才那位女生用的是小木棍,不是用手拿,能不能不借助其他工具,直接用手把在筒的下方的羽毛球从简的上方拿出来呢?”

当时就有观众指出:“将羽毛球简倒过来,然后往地上磕,羽毛球就会掉下来。”

表演者一:“将羽毛球筒倒过来,上方就变成下方了,必须确保羽毛球从简的下方进去,然后不借助任何工具从简的上方用手拿出来才算数。”

周围观众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却没有人能提出更好地解决办法。表演者一:“看来,要想成功的解决这个难题,必须练就武侠小说里面的常说的‘吸星大法’之类的功夫才行。下面有请我们的气功大师×××,为我们表演隔空取物,有请!”

表演者二上场,经过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扎稳马步,吐气开声,一手拿着羽毛球筒,(此时羽毛球筒的下端没有支撑物),另外一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然后手慢慢离开筒口,并作出用力拉扯的动作。表演者一则在其旁边为其摇旗呐喊,经过几次猛力拉扯之后,当表演者二用手捏着羽毛球的头部将羽毛球从筒的上方拉出来时,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其中的物理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惯性原理。当表演者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时,筒突然往下运动,而由于惯性,羽毛球还保留原来的静止状态,在筒中的相对位置就会上升,经过几次猛力击打之后,羽毛球就已经升到了筒的上方,表演者当然就可以用手将其从上方拿出。其中的用力拉扯只是一种迷惑性的动作。当表演者将里面的原理娓娓道来时,周围的观众才一副枉然大悟、如梦初醒的样子。

这个实验的原理和器材都很简单,但经过表演者出神入化、妙趣横生的表演,使得这个实验趣味性十足。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6篇

关键词:趣味物理实验;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课外实验;巩固知识;设计小制作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就是人们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和有效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验,钻研问题,开阔视野,而趣味物理实验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钥匙。

一、设计趣味物理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新课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学生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简单便利的趣味性物理演示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物理新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部分趣味实验引入情境。

1.手帕不湿

一次,我在上新课之前,准备了一盆水,一个杯子和一块干手帕。上课的时候我就对同学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请你们仔细观察。”于是,我模仿电视上的魔术师,给学生出示了杯子和手帕,并让同学摸一下,确认手帕是干的,杯子也是正常的。接下来,我把手帕放进杯子里,然后把杯子口向下放入水中,水平按住杯子转了几圈。把杯子拿出来,手帕取出,让学生摸,手帕还是干的。这就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兴趣,为什么手帕还是干的?于是因势利导,引出了“大气压强”,这节课学生学得很有兴致!

2.布条为什么烧不着

我在课前准备一块沾湿水的棉布条,在中间部分滴上一些酒精。上课时,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酒精灯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让学生仔细观察此现象:“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这些实验的结果都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物理的

殿堂。

二、设计趣味物理课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根本方法。一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观察实验的历史,是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的历史。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在新课的讲解时,做几个课外小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过目不忘。例如,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可以做一下下面的实验:

1.管口喷水

给烧杯中装水,直立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先问学生:用吹风机给玻璃管上方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有种种猜测。提醒学生仔细看,开始吹气,结果有大量水雾从管中喷出,学生非常惊奇。因此,学生就会带着兴趣听课,自然收效显著。

2.筷子提米

老师先拿出一个盛满米的广口瓶放在实验台上,并拿出一根筷子,问:“我用一支筷子能把米瓶提起来吗?”如果有同学说能,就追问,“我怎么样才能办到呢?”让学生来做。如果大家都说不能,我就自己操作,将筷子插在米瓶里,慢慢提起。然后带着问题:“为什么一根筷子能提起来一瓶米?”引入新课,使得学生能亲身体验实验,学习兴趣高昂,注意力集中,记忆准确。

这样的现象学生觉得很惊奇,而且记忆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讲解知识,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三、设计趣味性物理实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在复习巩固知识时,大多数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一般不能保持得很久,普遍学生是对物理概念规律一知半解,从而产生困惑,感到莫大的压抑,导致听课无心,思想涣散,作业草草了事,抄袭作业大有人在。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下去,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做个实验的效果往往比考一张试卷的效果还要好。例如,在学习下述物理知识后再做相应的实验:

1.纸条未点燃

在学完热传递时,让学生看这样一个实验,用火轻而易举地烧掉一张纸条,把同样的纸条紧紧缠绕在铁棒上,再用火烧,纸条安然无恙,学生目瞪口呆。再告诉学生,一些骗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假毛料服装坑害人。学生对热传递的知识理解更深刻。

2.隔物灭火

桌上放一只玻璃杯,杯子后面0.2 m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力对着玻璃杯吹气,烛焰被吹灭了。如果要你通过一只大漏斗吹气,却不能把蜡烛吹灭。

学生通过观察上面的实验现象后,很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因此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先要求学生自己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物理现象,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进行总结。这样的实验不但巩固了物理知识而且将知识加以延伸。

四、设计趣味小制作,增长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安排了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如做潜望镜、用易拉罐做小孔实验、温度计等等,都有意加强了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不要轻易放过。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特别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废弃物制作实验,让空矿泉水瓶、废纸、小蜡烛、废手机电池等都能废物利用,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很贴近生活,从而更加喜欢物理,好学物理。如,学生通过制作“潜望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成像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有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察实验中的现象,让学生分析、讨论、归纳,然后由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真理的伙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7篇

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趣味实验设计的必要性

1)很多学生对实验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实验可有可无,无法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普遍兴奋度不高,在参加物理实验活动中,不能很好地遵守相关操作程序,更多的学生以玩闹的心态对待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没有认识到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还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

2)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主动性不够、热情度不高.在具体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学生乐于参与到物理实验课堂中来,但这是因为很多学生把这当成娱乐和休息的一部分,学生对于确实地参与物理实验的主动性和热情度较低.

3)中学物理实验流于表面,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内容.在一些学校,教师本身对于开展中学物理实验的主动性不高,对于实验达成的学习目标没有具体要求,整体实现方案不明确,实验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形式.

2趣味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积极开展趣味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接触为主动学习.只有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学科感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

3物理教学中的趣味实验设计的具体运用

3.1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加强趣味实验设计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在新时期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学升学压力相对较大,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较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趣味实验设计的具体运用.中学物理教师要不断适应时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改变其教学模式,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增强教师物理教学中的趣味实验的意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

3.2加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趣味实验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学科本身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的制定中,教师要积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和物理实验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物理实验探究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3制定科学的实验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8篇

首先,在课堂利用方面主要是老师的引导,也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很好的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教育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为导入新课设计趣味实验,让学生在有趣的物理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进行科学的猜想与假设。在引入有些新概念时,如能运用趣味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或提炼出科学问题,体现“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等科学探究的要素,以利于新知识的构建。

①运用趣味性实验,上好初中物理的第一堂课,摒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学生在没有学习物理之前,不知道这门学科内容有哪些,好学还是不好学,往往处于畏难情绪又好奇的矛盾之中。因此第一节“入门课”,教师必须设置一些简便又有趣味的实验,给学生打开物理窗口,向学生展示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到底有些什么。在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可以做一下实验:

[例1-1]自动上升的试管

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试管,在大试管里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就会看到大试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时小试管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

[例1-2]贴墙的塑料袋

塑料袋能自然地贴在墙上吗?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根本不相信,那么做一下这个实验,就会使学生改变看法。选一只干燥的塑料袋,把它在泡沫上迅速摩擦几下,随手就可以把它贴在墙上或黑板上,能保持较长时间不掉下。

⑦运用趣味性实验引入新概念。在引入有些新概念时,如能用趣味性实验开头,则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在新课的讲解时做几个小实验可以起到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过目不忘。例如在学气压强这课时,可以做一下下面的实验:

[例1-3]首先演示大小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将略小的试管放入大试管水中,然后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倒置,小试管如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试管会受重力而掉下。然后实验,学生惊奇的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反而在滴下水的同时缓缓上升,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教师问学生是什么使得试管缓缓上升的呢?学生们就会积极的去思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③用趣味性实验,创设课堂情境,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物理的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趣味性强的实验创设情景。在平时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要灵活巧妙地用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与学氛围,通过这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同时为新课教学起启发性和承前启后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完流体压强后,可以做类似下面的实验:

[例1-4]体积相等,质量也相等?用矿泉水瓶装进半瓶水,把瓶放在水平桌面上,正对水面所在的位置,用笔做一个记号。用天平称出瓶和水的总质量。依次把酱油、盐水、食用醋、煤油装进瓶子里,水位到之前所做的记号,然后依次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称出的质量都相等吗?

(2)用趣味性实验,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中有很多概念,知识面广,甚至有一些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弄懂仅通过老师讲解和课堂练习,知识往往难以消化。所以设计针对性实验,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瓶颈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

[例1-5]“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可以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那么什么是大气压呢?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可以再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纷纷议论,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让学生看看马德堡实验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大气压到底有多大。逐渐使学生深信“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9篇

关键词:趣味实验;教学情境;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4(S)-0062-2

1 引言

部分学生反映物理难学。物理枯燥,将趣味性物理实验引入课堂内外。通过趣味性高、形式新颖、奇、险的趣味物理实验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如何把设计合理、构思新颖的趣味性物理实验与各类物理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得原本单调枯燥的物理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成了现阶段中学物理教学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

2 趣味性物理实验与中学物理教学的结合点

通过分析高中物理教材可以看出,教材中有很多实验都与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而且与各类物理知识点紧密相联。教师可以把物理知识点通过趣味物理实验的形式演示出来,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自主地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知识,并由此概括抽象出其中的理性认识。通过这样的一个自主探究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知识具有实用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更加喜欢物理,喜欢科学。

3 趣味性物理实验在创设教学情境中的应用

3.1通气不通水的怪管

这只黑箱相对的两面各有一只管子,一面的管口接有一只漏斗。用嘴对着漏斗吹气,可以使点燃的蜡烛熄灭如图1a。所用器材为:管子一根、箱子一个、水、水杯。显然,箱子的一侧的漏斗与另一侧的管口是联通的。如果往漏斗中注水,漏斗的水很快就注满了,但水却不会从管口流出,如图1b。从漏斗伸进黑箱的管子与深处的管子之间并没有阀门。管子的内径也不很细,相比毛细管粗的多。那么这个通气不通水得怪管的奥秘是什么呢?

其实黑箱里面是绕了几个弯的管子,再往管子里注水时。很容易出现气泡,一旦在水柱中央有空气泡。连通器的液面就不再水平。于是水就不再流出来了。

通过创设新奇的、新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惊讶。同时让学生探究分析产生“通气不通水”怪管的原理,让学生在时间与理论分析中增长见识,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实际运用。

3.2蜡烛跷跷板

取一小段圆珠笔芯管,在中间垂直于轴线穿入一根缝衣针,在笔芯管的两端各插入一只去掉头的铁钉,使钉尖朝外。再选两支小蜡烛固定在笔芯管两端的钉尖上。把这样的杠杆放在两只玻璃杯上,就成了一个跷跷板。

当把两端的蜡烛点燃,我们看到这个带火苗的跷跷板往复的翘个不停。试问同学们,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制作这个跷跷板时,要选择比较细的蜡烛,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呢?

3.3火柴点电灯

火柴能点燃蜡烛,水能灭火,却没有听说水、火能点燃电灯的。火柴点电灯趣味性实验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发生变化这一知识相联系。所用器材为:活动铅笔笔芯、一号干电池、2.2V小电珠、导线和火柴。

将铅笔芯、干电池、小电珠用导线串联,调节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使小电珠刚好不发光。划一根火柴加热笔芯,可以发现,小电珠慢慢发光;火柴熄灭后,小电珠也慢慢熄灭。将火柴点电灯这个趣味性物理实验引入课堂。可以创设思辨性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有些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得升高而增大。而有些导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却减少。笔芯的电阻(主要成分为碳)随温度得升高而减小。因而当它受热时。电阻慢慢减小,小电珠两端电压变大。因而慢慢发光。火柴熄灭后笔芯温度逐渐降低,电阻增大,使得小电珠两端电压变小而低而电灯熄灭。

3.4从习题中选趣味性实验,创设实践性教学情境

在《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中有一道习题如下: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原理结构如图2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细光束: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反射接收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的光点从S1移向S2,则表面被监视的液面是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通过讲解这道习题。学生可以掌握此种液面监视器的原理,学会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有余力感兴趣的学生加以拓展,让学生思考这个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应用这个原理解决生病打吊水一瓶即将完时自动提醒装置。

这样在实验允许的条件下。从动手实验探究,强化实验动手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实验中理解”、“在实验中探究,实验中学习”,让学生迫切的感到物理科学的真实性,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趣味物理实验范文第10篇

1 对校本课程内涵的理解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一词是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等特征.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本质上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变革, 它具有隐性和显性、有形与无形的特征.校本课程的作用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各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

2 校本课程的开发

2.1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在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重视个体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同时也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2.2 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实现手、眼、脑综合运用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加强中学物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教授朱正元就当时中学的办学条件,提出了“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育思想,要求广大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实验开展起来,让学生动起手来.在新课改的今天,强化实验教学就显得更加突出.物理新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精神中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等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可以指导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在校本课程中, 选修具有更高要求的物理实验专题,开发物理探究性实验校本课程, 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我校基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物理教研组开发了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中选择的实验是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趣味物理实验为教学内容,如不倒翁的原理、趣怪的饮水鸟、烟花在下落时为何呈现球形、帆船为何能逆风前进、在太空中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声波制冷冰箱的原理、磁冰箱的原理、如何分辨生熟鸡蛋、在失重条件下如何测物体的质量等,该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如何用实验方法观察物理现象,研究物理规律,更能够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技术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于以下三方面: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应用中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增强技能,在实际动手中提高发现探究与创新的能力,逐步养成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同时,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形成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趣味物理实验》的内容呈台阶式上升,既关照全体学生初步感受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又让具有理工科倾向的学生有进一步开展探究实验的条件,更让有今后从事科研愿望的学生有机会走向高校、社会,进行物理前沿体验式实验,因而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张扬他们的个性特长.

(3)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今社会,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显得格外重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永远流淌的小溪”.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主力军, 是具体的组织者、实践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变化,必然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①形成了教师的课程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形式等,必然有助于形成课程能力;②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趣味性、知识性和专业拓展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参与研究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这对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要求教师站在整个课程的最高点,对整个学科有整体的、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升了教师驾驭课程教学的能力.教师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使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2.3 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自愿性的原则

在实施的过程中,提前将《趣味物理实验》课程的安排挂在校园网上,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和潜能自主选择学习.

(2)主体性的原则

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并体现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的主体.

(3)一致性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尽可能与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同步,灵活地作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力求与物理教学内容同步.

(4)补充性的原则

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的“不足”部分的有益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实现对国家、地[JP3]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完善二者之不足, 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5)实用性的原则

物理学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联系非常紧密, 因此, 开发校本课程时加强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来源于生活,让物理走进生活,能够学以致用.

(6)开放性的原则

既要切合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又要灵活安排,分段实施,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实施时空,科学安排课时和学习进度.

2.4 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应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主要是对课程、教师、学生的评价.

(1)对课程评价

学期末,教师都对本学科的课程从优势与不足两方面进行评价,学校参考开课情况、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因素对各门校本课程进行评价,适时调整教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发展的平台.

(2)对教师评价

学校通过听课、调查访问、研究报告, 或进行成果展示等形式,对校本课程教师进行考核.主要有“五看”:“一看”学生选择的人数;“二看”学生学习的效果;“三看”同组教师听课后的反应;“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满意度;“五看”教师教学案例、教案的实用性、撰写的课程纲要、反思能力等进行评价.

(3)对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