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趣味化学论文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精选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提高课堂趣味提高实验趣味注重文字趣味性

初中的化学课是从毕业班开始开设的一门新的学科,学生没有基础好坏的差别,但是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的智力并不差,差就差在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兴趣,怎样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提高自己授课的趣味性来做起。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化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一样都是中学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可以和别的学科一样,首先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注重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尚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如此,要使其克服自身的学习惰性,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去抓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焕发出学习的激情。

1.优化新课导入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开始每一堂新课时我们都会设计一个新课的导入,导入的设计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连接旧知识,自然引出新知识。但是,如果在这承上启下的过程之中,如果能够使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还会更加深入地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2.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持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学习新课的开端具备了一定的好奇心,这也就使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也就使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趣味性。为了保持学生的这份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就必须注重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空有高深理论的学习而不联系实际,只能够使所学知识日益变成空中楼阁,时间稍长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联系生活的实际,却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途,能够亲身去体念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的兴趣。

3.教学中注重提问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有时听到别的老师埋怨,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维,那么我想——学生为什么要积极主动地去思维呢?你的课堂表达能力有没有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在教学之中多恰如其分地提些问题,多提高这些问题的趣味性,难道还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化学是基础的自然学科之一,学习过程之中对问题的抽象思维运用较多,时常要进行积极地推理、运算和判断等,这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开动脑筋,因为脑是思维的器官。要使学生开动脑筋,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提问就是刺激学生开动脑筋的一个十分有效手段。一个十分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十分有启发性的提问,一个十分有趣的提问,时常都能够十分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生学习情绪,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面对挑战,去解决问题,去体会问题解决后的成功,这份成功又进而推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一个十分平淡的提问,一个十分无聊的提问,一个过于简单的提问往往总会使学生厌倦思维,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不值得去思考。

4.积极运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手段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尤其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之中的运用表现最为突出。如果我们积极地去运用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而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去探索运用这些方法,积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讨论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各同学之间的探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课堂中来,感觉课堂学习的轻松和自由。边讲边实验法,教师适当地讲解提示,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去验证课堂教学的结论,探索和发现其中的问题,独自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增进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有兴趣的课堂就是一堂有趣的课。

二、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注重实验设计的趣味性。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直观、新鲜、神奇,这也离不开优化的设计。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碱可以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定会兴趣十足,如果在后面补充一点——在加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色。加了如此一个反复的实验内容,就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学习的兴趣也更加十足。

其次,注重实验操作的趣味性。化学药品中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药品很多,因此化学实验的操作就有其一定的规范性,如果实验中有违规的、错误的操作,轻则影响实验的现象和结果,重则会发生实验事故。所以在化学教学之中,应该十分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当然我们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的同时注重一定的趣味性,使学习不至于枯燥。

三、注重化学史中的趣味性发现

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多是十分经典的化学知识,学生学习也多是一味的接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怀疑精神是不利的,一味的接受同时也会日益磨灭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之中,适时地介绍化学史中一些趣味性的发现,却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一些伟大的发现总是在平淡的学习探索之中造就,并不是十分遥不可及的事。这样对于激励学生大胆自主地去创造、去探索很有鼓动作用,无形之中就强化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提高课堂趣味提高实验趣味注重文字趣味性

初中的化学课是从毕业班开始开设的一门新的学科,学生没有基础好坏的差别,但是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的智力并不差,差就差在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兴趣,怎样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提高自己授课的趣味性来做起。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化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一样都是中学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可以和别的学科一样,首先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注重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尚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如此,要使其克服自身的学习惰性,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去抓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焕发出学习的激情。

1.优化新课导入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开始每一堂新课时我们都会设计一个新课的导入,导入的设计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连接旧知识,自然引出新知识。但是,如果在这承上启下的过程之中,如果能够使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还会更加深入地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2.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持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学习新课的开端具备了一定的好奇心,这也就使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也就使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趣味性。为了保持学生的这份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就必须注重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空有高深理论的学习而不联系实际,只能够使所学知识日益变成空中楼阁,时间稍长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联系生活的实际,却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途,能够亲身去体念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的兴趣。

3.教学中注重提问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有时听到别的老师埋怨,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维,那么我想——学生为什么要积极主动地去思维呢?你的课堂表达能力有没有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在教学之中多恰如其分地提些问题,多提高这些问题的趣味性,难道还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化学是基础的自然学科之一,学习过程之中对问题的抽象思维运用较多,时常要进行积极地推理、运算和判断等,这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开动脑筋,因为脑是思维的器官。要使学生开动脑筋,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提问就是刺激学生开动脑筋的一个十分有效手段。一个十分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十分有启发性的提问,一个十分有趣的提问,时常都能够十分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生学习情绪,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面对挑战,去解决问题,去体会问题解决后的成功,这份成功又进而推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一个十分平淡的提问,一个十分无聊的提问,一个过于简单的提问往往总会使学生厌倦思维,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不值得去思考。

4.积极运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手段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尤其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之中的运用表现最为突出。如果我们积极地去运用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而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去探索运用这些方法,积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讨论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各同学之间的探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课堂中来,感觉课堂学习的轻松和自由。边讲边实验法,教师适当地讲解提示,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去验证课堂教学的结论,探索和发现其中的问题,独自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增进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有兴趣的课堂就是一堂有趣的课。

二、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注重实验设计的趣味性。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直观、新鲜、神奇,这也离不开优化的设计。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碱可以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定会兴趣十足,如果在后面补充一点——在加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色。加了如此一个反复的实验内容,就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学习的兴趣也更加十足。

其次,注重实验操作的趣味性。化学药品中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药品很多,因此化学实验的操作就有其一定的规范性,如果实验中有违规的、错误的操作,轻则影响实验的现象和结果,重则会发生实验事故。所以在化学教学之中,应该十分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当然我们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的同时注重一定的趣味性,使学习不至于枯燥。

三、注重化学史中的趣味性发现

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多是十分经典的化学知识,学生学习也多是一味的接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怀疑精神是不利的,一味的接受同时也会日益磨灭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之中,适时地介绍化学史中一些趣味性的发现,却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一些伟大的发现总是在平淡的学习探索之中造就,并不是十分遥不可及的事。这样对于激励学生大胆自主地去创造、去探索很有鼓动作用,无形之中就强化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承担着各种的角色,是指挥家,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营造宽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还能够树立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保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三不”,第一,不要鄙视学生的不同看法;第二,不要计较学生的错误;第三,不要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做到这“三不”,就可以一直保持着赞赏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客观、正确地对其进行评价,多进行表扬和鼓励,把对学生的关爱充分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爱上这门课,就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

二、依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和深度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经验、能力不足。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控制和掌握好教学进度和深度,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教学。对于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应该注意尽量不要进行深化和延展,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影响教学效果。

三、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年纪偏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在学习中,往往是心理因素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假如数学课堂教学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注意力就不集中。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新颖的趣味化教学方式,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举例来说,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家的物品进行长和宽的丈量,然后让学生将数据带到课堂上,计算出相应的面积。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能够获得数学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一个领悟和运用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侧重于过程和应用,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可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兴趣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中极为关键,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远、更长.初中化学趣味性强,应用趣味教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第一,通过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例如:“魔棒点灯”小实验,孩子看到一根玻璃棒伸入透明的液体里,然后靠近酒精的,酒精灯竟然被点燃了.不用火,酒精灯是怎么燃烧起来的呢?这一有趣的实验就会引发学生广泛的兴趣,使他们对“透明的液体”、“魔术棒”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引导下让学生走进化学、认识化学.第二,注重教学中语言的幽默性、趣味性.例如:“魔棒点灯”实验中,老师干巴巴的说:不用火也可以点燃这盏灯.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但老师如果这样说:今天,我不是你们的老师,我是从童话中走出的哈利波特,同学们,注意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首先,语言的趣味性会深深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其次,有趣的实验更是带给学生震撼,学生不但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亲自操作试一试的冲动,培养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动手能力和自觉学习意识.第三,利用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制取”中,先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然后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先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分组,然后让各小组尝试组装实验装置,在学生初步完成后,将大组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装置组装接力赛”.活跃的课堂气氛会使每个学生感受到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使他们更愿意主动的学习化学、研究化学.此外,大组变小组,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了一部分学生只当“旁观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操作.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整体的化学水平的提高,满足了学生普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了化学教学效果.

2.其他教学方式与趣味教学法的结合应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学方法的单一应用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也应注重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

2.1提问的技巧性、趣味性确保了提问的有效性

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水平,趣味教学结合提问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将提问与有趣的实验结合起来,将燃烧旺盛的木条伸入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逐渐熄灭,当木条只剩一点小火星时,拿出来并提问:木条会在集气瓶中熄灭吗?由于学生看到先前的实验,很多学生会认为木条熄灭,教师拿着带火星的木条放到另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恢复燃烧.有的同学就会联想到先前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很快的猜到第二个集气瓶中的是氧气,第一个集气瓶与氧气相似,那也应是一种气体了.有的同学回想:原来老师并不是放在第一次用的集气瓶中,那第一次的集气瓶中装的是什么气体呢?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探究、理解,掌握的也会更为牢固.

2.2将趣味教学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而生活又给学生提供了知识实践的机会,结合实践进行化学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自然界的水”时,学生平常生活中接触的水相当丰富,如矿物质水、自来水、蒸馏水、冰块、污水等,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水的不同形态、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等.此外,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有条件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水相关的新闻)一些污水处理的最新科技,如将“污水”变成“饮用水”,让学生客观地看待高科技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3将化学教学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将二氧化碳学习与消防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灭火作用.

3.趣味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趣味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广泛地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外,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首先,学生发现化学趣味性的时候,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探索的方法,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指路人,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远比逼迫和强制学生学习更有效果.其次,初中学生思想逐渐的成熟,他们渴望和“大人”沟通、被“大人”认可,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相互交流,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采取更切合学生思维模式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极为有用.再次,在趣味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要把握好兴趣启发、引导的“度”,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化学学习观念,增长其化学学习能力,使其在化学学习、研究的道路上更加轻松自如、有所作为.

4.结语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趣味教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85

小学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相较于以往古板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而趣味教学法能够将学与“玩”很好的结合起来,生动有趣的语言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当的游戏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教师的上课质量,对推广新形式下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讲课期间,教师可以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游戏为桥梁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实施趣味教学的必要性

就整个教学改革大背景下,教育部提倡将以往的以老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成为以后教学任务的主导。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内容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本身的特点来制定。而小学生的注意力较为分散,集中性和稳定性比较短暂,很容易受到其他新鲜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在刚入学期间,学生对学校周边及窗外的事物更为感兴趣。因此,要将小学生从不能自控的无意注意时期转到自我掌握的有意注意时期,就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以趣味教学的方法为桥梁,让学习的乐趣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⑺们的注意力和认知新事物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来,享受课堂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因为兴趣是激发人们认知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课堂产生兴趣,就会长时间的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上来,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实施趣味教学对小学生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以及小学生对学习多样化要求的提高,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的写写背背,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素养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在讲台上枯燥的教授知识,学生在底下被动的接受,至于学生懂不懂、想不想学、学生有没有投入进来没有太多的要求。新课改之后,教学讲究以学生为中心,但如何才能让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学生参与进来?小学生在刚上学期间对学习还没有什么概念,上课也总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此时如果不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就很难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玩是小学生的一种天性,一个七八岁的儿童不懂得玩才是对天性的扼杀,也是教育的失败,然而如何让学生在玩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就是我们当今小学教师在这个位置上所应思考的东西。而趣味教学正是能从小学生“玩”的这一天性出发,如《曹冲秤象》这一课文,老师可以拿一个水盆,盛一些水,里面再放一个小水盆,让学生自由准备称重的东西,如书,水杯等放在小水盆上,让学生记录小水盆下潜的深度,再将称重物拿开,放入小石子,直到小水盆下潜的深度与称重物相同,最后再将小石子和称重物测量出来,当学生看到小石子的总重量与称重物的重量一样时,就会明白曹冲称象的道理。这样“玩”的过程中,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从而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投入到其中来。这样的教学模式直观、生动、形象,超越了老师本身一言堂的局限,让学生本身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感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动力。相较于小学生,老师讲的东西即使再吸引人,自己如果不能参与其中,也很难激起其学习的欲望,只有将这种兴趣跟他们的天性“玩”结合在一起时,采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模式,才能更大限度的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达到教师本身所达不到的作用。

三、实施趣味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生是教学改革中教学的主体,但老师需要站在更高的舞台上来审视。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至于被时代所遗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基本都是老师一人决定的,至于教学实质的好与坏,也基本局限于老师个人水平的高与底、兴趣爱好的广与泛。而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出现将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改变这一现象。趣味学习,不仅仅是给课堂增加乐趣,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减轻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表现出学生最具特色的一面。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在我实施趣味教学的一年半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班里的一名小男生,我在一年级刚接触这个班级的时候,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我们大多数老师眼中的差学生,上课总是坐不住、说闲话有时甚至还要吃东西,课后找他谈话时他也不说话,当时很令身为班主任的我着急。直到趣味教学模式的实施我才发现世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千里马奔跑的场地。记得有一次我们要讲《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而当天恰好我的u盘没有拿,所以上课迟到了两分钟,就在我进门的那一刻,那名小学生正站在讲台上给其他学生分享他们家去黄河旅游的照片,而底下的同学也在绘声绘色的听着他讲的课,全班没有因为我的迟到而乱成一锅粥。我想这就是教学改革给学生带来主人翁意识的最大体现。

如何当老师不在身边时学生也能不乱分寸,不会像溃败的军队一样阵型大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而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也不是让我们放手不管,而是要登高望远,如同大海中的灯塔,为过往的船只指引方向,却不去干涉船的走向。趣味化教学可以说是新形势下时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对于我们这些从以往教学模式走出来的老师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我们只有把握时代所带来的机遇,才能在改革的步伐中越走越远。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梁启超;儒家心性;趣味主义

趣味主义的核心在于人生的最大价值是趣味,梁启超所提出的趣味主义将美学与哲学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趣味是在很久以后才成为美学概念的,在英国经验主义中,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美学本质的问题,客观的美以及客观的丑是毫无意义而言的,人心才具有最大能动作用的部分。趣味可以对审美进行判断,对梁启超产生了影响,他在总结了西方学者对美学的研究以后,建立起了以儒家心性为中心的趣味主义,所以趣味不仅是在感官层面上的一种感受,还与人们的精神感觉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性,在我国早期的音乐欣赏中就有所涉猎,随后的诗歌品评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拓展,所以趣味主义在我国美学的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梁氏“趣味“美学观的本质

梁启超并没有详细的阐明趣味的本质以及内涵,但是他提出了无趣的生活,用以形容无趣的生活,最贴切的两个词是干瘪以及萧索,在这样的生活中是没有任何创造性而言的,所以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气以及自由,反倒成为了禁锢人们生活的一种枷锁,所以通过无趣的生活,我们可以对趣味生活进行界定,一是能够为生命带来活力,二是能够创造自由,这样的生活内质才可以称得上是趣味性的,在此基础上,梁启超构建了具有美学逻辑思想的趣味主义,趣味主义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可以称得上是最核心的命题,能够将人生观与美学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趣味理论中,他认为人生的动力就在于趣味,如果没有了趣味,那么人生将会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表现,要将这种观点突破理论的枷锁,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从梁启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趣味并不是在表象上的一种表现,而是在很多领域中都有所涉猎,例如教育、艺术以及工作等众多的方面。其应用在各个实践活动中,并且是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这是一种自然的人生态度,缺少了趣味性,那么就不能Q得上是生活,所以只有高出生活趣味的一种精神状态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趣味在内质上的主要表现是能够成为引导人们生活的风向标,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趣味化的生活中,只有超越了个体的生活,才能通向一个理想的、自由的境界,但是趣味是要不断去追寻的,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发现生命的真谛或者说是价值。趣味可以作为主体与客体甚至是二者结合下的产物,这种状态下的生活是和谐与自由的,主要表现在能够为趣味的出现营造一个合理的条件,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环境下能够产生趣味。其具体的途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是“对境之赏会与复现”。即便是再繁忙的个体也能够有机会看到自然界中的景物,所以可以对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产生趣味。第二,“心态之抽出与印契”。以上是阐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与人交好,渴望被人理解或认可。生活中的苦与乐都希望有人可以分享,这对于每一代人都是弥足珍贵的,这种状态使人开怀,是人生一大乐趣。第三,“他界之冥构与蓦进”。这一点他试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梁启超特别推崇精神活动,因为个体物质活动很多情况下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精神活动则是绝对自由的,而精神活动的绝对自由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物质活动。个体面对物质生活的困顿之时,运用诗意想象和联想理想世界,回归本真,可使个体超越现实的桎梏,从而使个体能品味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以此产生巨大的乐趣。这也体现了趣味哲学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2 梁氏“趣味”美学观的理论价值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时代。梁启超的趣味理论也并不单单从纯理论的角度提出来的,同时也是那个特定时代和民族的共同遗产。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之不为国,人民任人宰割的状况,迫使晚清以来的许多仁人志士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探索。本着改造社会的目标,梁启超首推文艺和审美。趣味理论不仅体现了改造社会的理想,更体现了对个人自由解放的终极问题的关怀。

第一,救国救民的时代意义。在梁氏看来,救国救民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趣味性的文艺,在此基础上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世界革命”的口号产生,改良文艺界是梁启超找到的新途径。如马尔库塞所说:“文艺不能改变世界,但是,他能够致力于变革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而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梁氏试图通过趣味文艺来开通民智、新民改造,以此开掘民族自立自强的道路。梁启超还通过趣味性文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和维新思想。他特别推崇政治小说,认为政治小说的社会功用最大。

第二,对其教育事业的影响。欧洲游历之后,他退出政界,专门从事教育事业。梁启超谈论当时颇为流行的美育问题时,使用的名词是“情感教育”。之所以把情感作为趣味教育的基石,是因为无论从性质还是目地上看,趣味教育就是对“情”的教育,对“情”的立趣。趣味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趣味之方式,在开心愉悦中达成情感教育,在此过程中,审美本身成为其目的的教育。审美,本身与寻常百姓似乎离得很远,而梁启超通过趣味把审美送到大众的身边,把高雅的艺术殿堂搬到日常生活领域,使审美不再“高冷”。也是在“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文艺开始在普通大众中兴起。

结束语

趣味需要在生活中体现出来,但是生活中并不完全充斥着趣味,所以不能单纯的用趣味对物质生活进行支撑,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趣味只是生活中一部分的这一结论,可以将趣味当做一种生活态度,在物质文明的世界里,要想实现趣味化的生活,还是要满足最基本的温饱,才能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经营自己的精神世界,否则一切活动都是不显示的,没有物质基础就无法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应该从不切实际的生活中清醒出来,营造一个具有物质基础的审美至境。

参考文献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8篇

1910年,狄尔泰在《近代欧洲文学的进程》一文中指出“诗艺首先被较小的政治和军事共同体的共同精神所规定,诗艺在抒情诗中表达这个社会的精神”[1],并勾勒了想象和理性两种精神活动在近代欧洲文学中的体现,奠定了文学研究的精神史方法。近年来一些古典文学研究者有感于以往文学史(包含文学思想史)研究在描述历史社会背景与文学之关系方面的粗糙状况,遂尝试从文人心态、信仰、学术思想、生活状态等维度切入探讨文学在历史语境中的生成与演变,进而描述文学史与精神史(或思想史)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尚未找到一个在理论上具有足够强大的解释效力的概念,总体来看,关于中国文学史与精神史之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随意的阶段,缺乏理论自觉。最近,李春青先生在新著《趣味的历史――从两周贵族到汉魏文人》[2]中拈出“趣味范式”这一概念,作为沟通文学与其生产主体之精神之间的纽带,通过详细论述从周代到汉魏知识阶层集体趣味的演变过程,揭示了这一时段文学史与精神史的共生关系,无论就其系统性还是精细度来看,对古典文学的精神史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

所谓“趣味范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段在特定阶层所彰显出的具有普遍性的趣味。文学史与精神史之关系研究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解释文学的感性形式与精神的观念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往研究方式的重心在于发掘文学作品或文学理论中的思想观念与思想史相比照,显然,这种方式可以揭示观念系统在文学中的呈现,却不能够对文学的感性形式及与感性形式有关的理论话语之所以得以形成的精神史原因给出有力的解释,亦无法对文学如何参与精神史的形成做出充分的论述。事实上,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在于必须确立一个与文学生产主体精神世界的感性和观念同时相关的范畴,如此才有可能对感性与观念的关系做出系统的描述。而趣味作为一种精神旨趣,是“包含着政治、道德、宗教等观念的意识形态、文化习俗以及审美意识的感性呈现,是情感、兴趣、爱好的综合性体现”(第3页),恰是对上述难题具有强大解释效力的范畴。其实,紧接着狄尔泰,德国文学史家许京即已对趣味史对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做了充分的论述。1913年,在《文学史与趣味史:试论一个新的问题》一文中,许京提出趣味史与文学史之关系研究的三大课题,其一是“民众中不同的人在某个时期阅读什么作品?为何阅读这些作品?”其二是“考察某种趣味得以盛行的推动力量”。其三是“洞察趣味对文学创作本身所产生的影响”。[3]若以这三个课题来衡量,《趣味的历史》一书可以说是以第三个课题(许京称之为“最有益于文学史研究的任务”)为中心,并以第一、第二个课题为辅翼,在揭示两周汉魏文学生产主体趣味范式演变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段的文学现象与文论话语的发展逻辑做出了极富理论穿透力的解释。

一直以来,中国文学史与文论史书写的典型模式是在历史时段的框架中填充以选定的作家和文本。这种书写模式的长处是便于材料铺排,但其不足在于只能在时间的维度上描述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发生经过,却不能解释文学史和文论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而对其发展逻辑得以形成的原因的解释就更是束手无策。《趣味的历史》将文学生产主体精神旨趣演变的内在逻辑作为研究的重心,于是,在趣味这一范畴的统摄下,文学和文论作为精神现象如何从古代知识阶层主体精神中流衍而出,并反过来参与了古代知识阶层主体精神的建构,都在逻辑层面得到深入的解释。布迪厄早就指出“趣味发挥着‘阶级’的诸种标志的功能”[4],这就意味着在趣味的背后乃是主体的身份,主体的身份既构建了相应的趣味,同时这种趣味亦参与了主体身份的塑造和强化。因此,从文学生产主体身份的演变入手描述趣味史的发展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这也正是李先生所选择的路径。李先生认为周汉时期文学生产主体身份经过了以下的演变历程,首先是西周时期的贵族,紧接着是春秋战国西汉时期的士大夫,再次是东汉魏晋时期的文人。与此相应,周汉时期主导的文学趣味也经历了由贵族趣味到士大夫趣味再到文人趣味的演变过程。文学生产主体的身份从贵族到士大夫再到文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此消彼兴的转换,而是一个复杂的流衍过程。先秦时期以诸子为代表的士大夫原是沦为庶民的衰落贵族,他们虽然已丧失了世卿世禄的尊贵地位而只能依靠知识或其他才能参与社会事务,但终不免还遗存有一定程度的贵族精神;而文人身份更是从士大夫身份中产生的,常与士大夫身份共存于文学生产主体中,不是对后者的替代。由于身份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流衍过程,所以在身份的支配下而产生的趣味范式也就是同样的流衍过程。《趣味的历史》所勾勒的三种文学趣味是承续、对立而又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直线演进模式。显然,李先生对周汉文学趣味演进的复杂过程所做的高度概括和精细描述将对我们深刻理解这一时段文学生产主体的精神世界及其文本表征提供很有助益的启发。

对周汉趣味演进史的概括与解释是此书的主干,但此书更值得关注的内容实际上是在趣味史的视角下作者对周汉时期文学史与精神史共生关系的描绘。西周文化,今人多概括为宗周礼乐文明,若以文学论,流传于后世的不过《诗》《书》而已,何以竟会对后世文学产生长远的影响?如果仅从文学的角度解释恐怕是很难的。“文”在周代的丰富含义,前人或以为礼法,或以为典章,或以为文献,或以为道德,不一而足,但显然当孔子赞美西周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时,他是将“文”视为西周的整体特质,其内涵不是以上任一义项所能包括的。《趣味的历史》结合周代的政治制度、思想观念详细分析了先秦文献中“文”的概念,指出在周代至春秋时期“文”乃是“礼乐制度、知识系统与道德观念的统称”(第69页)。这就意味着“文”便是周代贵族的生活规范。这种规范内化到周代贵族的精神世界中便形成了包含观念、情感、体验等诸方面因素的贵族趣味――作者将之命名为“‘文’之趣味”――同时又反过来强化了贵族的身份意识。如此则周代贵族虽不创作后世所谓文学,却无往而非“文”。作者指出:“对于后世而言,周代贵族开创的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观念系统的‘文’,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渐渐被抛弃和改造了,而‘文’之趣味却得到历代知识阶层的继承与弘扬,成为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惯习。”(第70页)由此,我们便能够理解后世正统文学观念与“周文”之精神的内在关联,同时,这一研究对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中国文学的起源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再来看作者对士大夫精神与文学思想之关系的分析。士大夫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新的知识阶层,“即代替原先的贵族阶级而成为文化知识之创造者、传承者的那批人物。”(第120页)在春秋战国主要是为重建天下秩序奔走呼喊的诸子,在汉代则主要是与仕进相联系的知识阶层。李先生从士大夫产生的历史境遇与人生追求出发,指出士大夫趣味结构包含四个基本维度,分别是“鲜明的带有某种自恋色彩的自我意识”“高远到令人难以企及的人格理想”“被神圣化了的‘师’的角色意识”“‘道’所标示的终极价值”,而“道”则是士大夫趣味的标志性符号。(第141―152页)这是十分重要的见解。之前我们泛言中国古典文学的载道特质,似乎多少带有一些本质主义的味道,极少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道”的范畴在文学思想中得以产生的原因。《趣味的历史》挑明“道”不是周代贵族的价值观念,而是士大夫的精神追求,指出在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绵延不绝的文道关系说之所以得以形成,乃是因为“在士大夫的话语系统中,‘文’的价值只存在于‘道’之中”,这就同时在历史与逻辑两方面揭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文与道紧密结合的原因。顺着作者所揭示的士大夫趣味结构,我们也就不难进一步去开掘士大夫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史之关系的研究。

至于对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的产生及其与士大夫精神世界和汉魏文学之关系的讨论,则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作者花了一半以上的篇幅研究了与此相关的众多问题。作者认为“文人”是在士大夫阶层中一部分人产生的一种新的身份,产生的年代大致在东汉时期,在汉末魏初正式形成。文人身份之所以得以在此时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导致士大夫在仕进之途中屡屡受挫,而此时经学也渐趋玄怪化和琐碎化,致使一部分仕途受挫的士人走向著述和文艺,寻找一块安顿个人精神的土壤。在这个过程中追寻个人的“闲情逸致”遂成为部分士大夫的群体选择,于是便开出了一种在后世影响深远的“文人趣味”。在作者看来这是汉末魏初文学突然繁荣的真正原因。作者将“闲情逸致”成为公共选择作为“文人趣味”产生的标志,说:“‘闲情逸致’标志着‘文人’对‘士大夫’身份的疏离和超越,是古代知识阶层在体制之外寻找到一种自我确证、自我实现的方式。”(第277页)这可以说是对古典文学中载道与言志两大宗之间的关系做了根本的揭示,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精神结构的另一面。

以上的评介只触及《趣味的历史》一书的枝干,至于其中的繁花茂叶可称赏者亦是不少。当然,这部著作也有让人稍觉遗憾之处,比如作者在论述三种趣味范式的特征时,很少采用直观的物质材料,鄙意以为如能借鉴一些考古人类学和艺术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似乎可更完美一些。总体来看,李先生这部著作围绕着周汉时期知识阶层趣味的演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并做出了详细而精到的解答,不过要论其最重要的价值,恐怕还是在于拈出“趣味范式”这一范畴,为古典文学与精神史之关系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尽管李先生自己并未用到精神史这个说法。

注释

[1]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页。

[2]李春青:《趣味的历史――从两周贵族到汉魏文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下文引此书只注页码。

[3]许京:《文学史与趣味史:试论一个新的问题》,方维规译,见《文化与诗学》第十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梁启超;美育思想;情感教育;趣味教育;生活艺术化;人生论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梁启超虽然不是第一个引入与使用“美育”概念的学者,但他和蔡元培、王国维无疑都是中国现代美育第一代重要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

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的直接推动和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学术发展的现实需求下孕生的。中国现代美学的进程突出表现为理论上对独立学科体系建设的学理追求,和精神上对人格美化人生关怀的价值追求。这一特点使得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与美育思想紧密联结在一起,美学探索与美育实践紧密联结在一起。中国现代美学几乎所有重要的思想家都关注美育问题,倡导美育实践,将美学、美育的理论建设与生命、人生的审美建构相统一,体现出人生论美学与美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据现有资料,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蔡元培于1901年在《哲学总论》中最早使用引入了“美育”的概念,倡导“以美育代宗教”,对美育的情育本质作出了界定,对美育实施的范围、途径、方法等予以了论析。与蔡元培相比,梁启超的美育思想既有重视情育的共同特点,也有突出“趣味教育”、“美术人”、“生活的艺术化”等思想的个体特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关键词和核心命题可概括为“趣味教育”、“情感教育”、“移人”、“美术人”、“生活的艺术化”等。他的美育思想在表述上不太学理化,缺乏明显的体系性,但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内在的逻辑关联,凸显了浓郁的人生论美育的价值取向。

一、美“趣”与美“情”

“趣味教育”与“情感教育”是梁启超美育思想的重要范畴与命题。梁启超主张通过美“趣”与美“情”来完善现代人格的塑造,实现新民立人的目标。

趣味教育即美“趣”的核心是趣味人格的培育,这不仅是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关键,也是梁启超整个美学思想的落脚点,充分体现了其人生论美育思想家的理论特色与价值取向。通过趣味这个核心范畴和趣味教育的思想学说,梁启超把对美的问题的思考与审美人格的建构、审美人生的建设统一起来。作为梁氏审美精神的本体阐释与本质界定,趣味既是情感、生命、创造统一的主客会通的生命状态,也是一种“‘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相统一、“责任”与“兴味”相统一的“生活的艺术化”精神。这种“趣味主义”的生命胜境和人格精神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个体生命超越成败之执与得失之忧的不有之为的纯粹实践品格,及其与众生宇宙“迸合”的诗性创化纬度。

具体来看,梁启超的趣味教育思想主要涉及了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原则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梁启超把趣味主义人生态度的建构作为“趣味教育”的根本目标。他说:“‘趣味教育’这个名词,并不是我所创造。近代欧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了,但他们还是拿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①梁启超指出趣味教育的目的,就是倡导一种趣味主义的人生观。这种趣味主义的人生观包括两个层面,一就是对于人生的趣味态度的培养;二是对于好的纯正的趣味态度的培养。梁启超把趣味视为生活的原动力,认为人生在世首先就要培养与建立一种趣味的精神。他说:“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的活动,然而我绝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②这种不计得失、只求做事的热情就是一种对待现实人生的趣味主义态度。它远离成败之执与得失之忧,远离悲观厌世与颓唐消沉,永远津津有味、兴会淋漓。梁启超认为,人生若丧掉了趣味,那就失掉了内在的生意,即使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犹如一棵外荣内枯的大树,生命必然日趋没落。但是,梁启超又指出,真正的趣味又不只是一种热情与兴会。他说:“凡一种趣味事项,倘或是要瞒人的,或是拿别人的苦痛换自己的快乐,或是快乐和烦恼相间相续的,这等统名为下等趣味。严格说起来,他就根本不能做趣味的主体。因为认这类事当趣味的人,常常遇着败兴,而且结果必至于俗语说的‘没兴一齐来’而后已,所以我们讲趣味主义的人,绝不承认此等为趣味。”③为什么这类趣味不能算趣味?按照梁启超的观点,因为这类趣味不纯正,即不能“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梁启超认为真正纯粹的趣味应该从直接的物质功利得失中超越出来,又始终保持对感性具体生活的热情与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实现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同一。只有这样的“趣味”,才是可以“令人终身受用的趣味”。梁启超主张应该从幼年青年期,就实施这样的趣味教育。教育家最要紧的就是“教学生知道是为学问而学问,为活动而活动;所有学问,所有活动,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能领会得这个见解,他的趣味,自然终身不衰了”。④

其次,梁启超认为文学艺术是趣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梁启超主张通过文学艺术来开展审美教育,培养高尚趣味。他指出,艺术品作为精神文化的一种形态,就是美感“落到字句上成一首诗,落到颜色上成一幅画”,它们体现的就是人类爱美的要求和精神活力,是人类寻求精神价值、追求精神解放的重要途径。中国人却把美与艺术视为奢侈品,这正是生活“不能向上”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艺术与审美实践,致使人人都有的“审美本能”趋于“麻木”。梁启超指出恢复审美感觉的途径只能是审美实践。审美实践把人“从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成有趣”,“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受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他强调“专从事诱发以刺戟各人感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学,二是音乐,三是美术”⑤,指出“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趣味’”,“文学是人生最高尚的嗜好”⑥,主张通过文学艺术审美来培养纯正的美感与趣味。

此外,梁启超还对实施趣味教育的原则作了探讨,认为应以引导与促发为主。他说:“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 ⑦他认为教育摧残趣味有几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注射式”的教育,即教师将课本里的知识硬要学生强记;第二种是课目太多,结果走马观花,应接不暇,任何方面的趣味都不能养成;第三种是把学问当手段,结果将趣味完全丧掉。梁启超认为无论有多大能力的教育家,都不可能把某种学问教通了学生,其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对某种学问的兴趣,或者学生对某种学问原有兴趣,教育家将他引深引浓。只有这样,教育家自身在教育中才能享受到趣味。梁启超的趣味教育原则,充分体现了对于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尊重。对于趣味教育的这一原则,梁启超可谓身体力行。他的五女儿梁思庄早年在欧洲留学,梁启超曾写信建议她选学生物学,但梁思庄不感兴趣。梁启超从儿子处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给思庄去信让其“以自己体察为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梁思庄听从父亲的劝告,改学图书馆学,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这可说是梁启超“趣味教育”的一个成功实例。⑧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思想,从教育与美育的本质切入,把教育者提升到教育家的高度来思考,把受教育者作为活生生的人来尊重,其核心目标是要培养一种饱满的生活态度与健康的完善人格,保持对生活的激情、进取心与趣味主义的人生态度,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人生的乐趣,达成人性的完美。这样的趣味教育学说是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重要滥觞,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可谓独树一帜。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梁启超也非常注重情感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对人的意义。他认为情感本身虽神圣,却美善并存,好恶互见。因此,必须对情感进行陶养。他强调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将善的美的情感尽量发挥,恶的丑的情感压伏淘汰。他也赞同知情意是人性的三大根本要素,但情感教育对人具有独立的价值,有时比知识与道德更具深刻的意义。因为情感发自内心,是生命中最深沉最本质的东西。情感教育的“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⑨。梁启超明确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⑩他认为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在情感表现上具有丰富而独到的技能,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梁启超把艺术审美的具体过程视为艺术功能发挥的基本过程,即“力”与“移人”的过程,也即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此外,梁启超还提出了艺术家的情感修养与艺术技能的问题。他说:“艺术家的责任很重,为功为罪,间不容发。艺术家认清楚自己的地位,就该知道,最要紧的工夫,是要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絜,向里体验。自己腔子里那一团优美的感情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他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梁启超对中国文学艺术中情感表现的传统与方法予以了研究分类和分析总结,要求发现我们自己情感的“浅薄”、“寒俭”、“卑近”之处,发现我们自己表情方法的欠缺之处,在情感涵养中能够扬长避短。他总结了文学熏浸刺提的情感功能,强调优美与刺痛的情感各有自身的美育功能,指出中国人最擅长的是含蓄蕴藉的表情方法,最缺乏的就是热烈宏壮的情感抒发,因此需要通过文学艺术教育来培育激越磅礴的情感。梁启超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及其情感美学取向,与他的启蒙主义理想密不可分,更深层的目的还在于借助艺术情感宜深入人心的作用机理,来培养人的健康积极的情感取向,激发人对于生活的激情与热爱,保持求真求善的人生理念,从而实现积极进取、乐生爱美的人生理想。因此,梁启超的情感教育并非要陷人于一己之私情,也不是让人用情感来排斥理性,更不是要人沉入艺术耽于幻想。他的情感教育实质上也就是人生教育,是从情感通向生命,从艺术与美通向人生。

二、“移人”与“美术人”

梁启超的美育思想从纵向看,可分为突出“移人”诉求和突出“美术人”建构的前后两个阶段,但其落脚点都在提情为趣,主张通过情感美化和趣味涵育来升华人格情韵和生命境界,突出体现了以美的现代人格建构为核心目标的美育理念。

1896年至1917年,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萌芽期,也是其美育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作于1898年的《佳人奇遇序》和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文中,梁启超提出了“移人”的范畴。“移人”是指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借助熏、浸、刺、提“四力”来感染审美接受主体,使审美接受主体完全融入审美境界之中,与审美对象浑然一体,在思想情感上受到陶染影响,从而引发心灵境界的整体变化的过程及结果。“移人”的最高境界是主体与对象的界限荡然无存,主体进入物我两忘、情切思纵的审美自由境界。“移人”的结果既是对象改造了主体,是对象对于主体的全方位濡染;也是主体的自我更新,是主体自我的脱胎换骨。

除了“移人”,梁启超还在发表于1902年的《中国地理大势论》、发表于1902年至1907年的《诗话》、发表于1924年的《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作于1925年7月3日的《与适之足下书》等文中,用到了“移……情”的表述。从时间上看,“移人”的运用早于“移……情”。大体上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同时与其后,梁启超逐渐有由“移人”向“移……情”转化的趋向。在20年代的著作中,梁启超则主要采用了“移……情”的表述方式。在梁启超这里,无论是“移人”,还是“移……情”,“移”指的均是移易、改变之义。“移人”与“移……情”强调的均是审美活动对主体的一种改造过程及其结果。同时,“移……情”也将“移人”的方法和途径具体化了,突出了梁启超以情感陶染来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思想。“移人”与“移……情”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共鸣,也可以借助情感共鸣影响主体的整个精神世界,从而实现“此身已非我有”、“自内而脱之使出”的美育目的,也就是全面改造或重塑主体的精神世界。“移人”在梁启超这里不仅仅是审美活动的中介环节,也是由审美通向人格更新的理想环节。

在此,梁启超不仅将审美心理问题引向了人生建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美学与美育的贯通。梁启超指出,西方文化认为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具备知、情、意三个要素,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中国儒家文化则认为一个个体必须智、仁、勇三者兼备,才是一个完美的人。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实际上,也就是谈的知、情、意的问题,即憧憬认知之敏慧、情感之醇厚与意志之坚强相统一的境界。由于人的心理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人的心理要素中的各个要素间必然互相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

因此,通过美育的情感机制可以促使人的理智、意志以及情感自身都得到全面的激活和提升。梁启超把文学艺术教育视为情感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审美情感的特殊机能和重要价值。但“移人”的命题主要还是重在道德人格的升华,要求直接服务于社会改造,是其新民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8年至1928年,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成型期,也是他美育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美术人”的概念,深化了其思想的人文意蕴。他说:“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今日的中国,一方面要多出些供给美术的美术家,一方面要普及养成享用美术的美术人”。

“美术人”是梁启超式的人生论美育理想在中国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一种创构,也是梁氏“生活的艺术化”理想在人身上的一种构型。梁启超把生命的本质立于趣味之上,认为趣味就是情感与创造在生命实践中的统一,趣味的生活就是情感化艺术化的生活,而培育趣味最好的利器就是艺术。现代大多数中国人把审美与艺术视为生活的奢侈品,以致趣味麻木,缺乏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热情。因此,梁启超主张要从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入手,对大众进行普遍的艺术与文学教育,把大众都培育成趣味丰富纯正的“美术人”。

梁启超说:“‘美术人’这三个字是我杜撰的。”为什么要杜撰?梁启超说了两点理由:一,“‘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二,据中国“多数人见解,总以为美术是一种奢侈品,从不肯和布帛菽粟一样看待,认为生活必需品之一。我觉得中国人生活之不能向上,大半由此。”一方面,梁启超把美视为人的生活的本质要素,因此,“美术人”就是一种理想状态的人和本真状态的人。另一方面,梁启超又批判了中国人把美与日常生活要素相对立的务实作派,因此,“美术人”也具有现实批判和人性启蒙的意义。

作为一种理想的现代人,梁启超所构造的“美术人”具体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美术人”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美术人”是懂得艺术的鉴赏家。梁启超认为,审美本能每个人都天生具备。但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审美感官“不常用或不会用”,就会使美感“麻木”。“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审美本能与“趣”紧密相联,成为审美能力的关键要素和“美术人”的核心要素。因此,造就“美术人”的第一个途径就是通过美术、音乐、文学等美育实践,把“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使他成为“有趣”之人。

其次,“美术人”是能够创造领略生活之美及其趣味的人。趣味作为梁启超美学中的核心范畴,它是一个贯通艺术、审美、生活的本体论和价值论兼具的范畴,因此,也是贯通人与生活的桥梁。在梁启超看来,趣味也是生活之“根芽”。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没趣的人”,既是因为他常常生活于“石缝的生活”、“沙漠的生活”等种种没趣的生活之中;更是因为“趣味主义”尚未在他的心中发芽。在《美术与生活》中,梁启超把美术的趣味之境分为描写自然的、刻画心态的、营构理想的三类,相应的把生活的趣味之源也分为对境赏现、心态印契、他界营构三类,并分析揭示了上述两者共通的审美奥秘,认为可以借艺术的三种趣味途径去刺激诱发人的审美官能,从而去通达和体味生活的三种趣味美境。即这种以美与趣味为内核的“美术人”不仅能够在自然与劳动中领略生活之美,还能在与人相处的心灵交流中领略生活之美,同时他还能超越被“现实的环境捆死”的“肉体的生活”,而在“精神的生活”上“超越现实界闯入理想界”,“对于环境宣告独立”,而成就“人的自由天地”。“美术人”从艺术与审美通向了生活,是梁启超人生论美学理想在人身上的形象概括。

第三,“美术人”是人本来就该具有的面貌,是本真的人和理想的人的统一。“美术人”以趣味为本。梁启超在对趣味的分析中,一直把趣味视为生活和生命的原动力,视为生活和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这个“美术人”既是一种理想的有待生成的人,也是一种本然和本真意义上的人。“美术人”的养成,也就是回到“最合理”的人的状态。在早期的“移人”命题中,梁启超已经触及了文学新民的问题,但其着眼点主要还是针对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或“圣人”。而在“美术人”的命题中,梁启超明确提出了人人成为美术人的理想问题,把目光直接投向了与“布帛菽粟”相联系的普通劳动者。理想的社会就是要人人都成为“美术人”。要成为一个“美术人”或者说是趣味的人,即具有艺术精神的人,就要对其进行趣味教育和艺术教育。作为涵育“美术人”的根本途径,梁启超突出强调了以趣味主义态度为核心的人格涵育,要求把人涵成为以趣味主义的自由主体。关于情感教育,梁启超则强调了其与知育意育相区别的独立价值,以及对于人性完善的深层意义,要求对于情感的特质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本质上,“美术人”的理想是对艺术人格和审美精神的向往,同时,梁启超又并没有把这样一种趣味人的涵泳与生活本身相分离。梁启超认为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既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来实现,也应该在生活与劳动中去涵泳。因此,在梁启超这里,美育的途径也包括了广阔的人生实践,其最高的目标是要在生活实践和生命践履中,不仅成就审美的人格,也要成就艺术的人生。

三、生命之“迸合”和“生活的艺术化”

在《“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一文中,梁启超提出了“生活的艺术化”命题。他说:“‘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都是要把人类无聊的计较一扫而空,喜欢做便做,不必瞻前顾后。所以归并起来,可以说这两种主义就是‘无所为而为’主义,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化,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实际上,从美“情”到美“趣”,从“移人”到“美术人”,梁启超的美育思想最终聚焦到“趣味”人格的建构和“生活的艺术化”理想上。在梁启超之前,田汉较早提及了“生活艺术化”的概念,但他主要吸取了西方唯美主义理论的营养。唯美主义是“生活艺术化”口号的始作俑者,主张纯艺术和艺术至上,倡导通过对生活环境、日常用品、人体装饰等的美化来解脱生活的平庸、鄙俗与痛苦。这种“生活艺术化”理论侧重于形式的功能和艺术解脱生活痛苦的效用,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和某种消极颓废的情调,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重要先驱。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也非常憧憬艺术化生活的情韵,但未形成自觉的理论追求。中国式的“生活艺术化”学说,与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建构相呼应,其核心理论旨趣始自梁启超。梁启超以“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相统一的“趣味主义”精神来阐释“生活的艺术化”理想,倡扬一种与功利主义根本反对的不执成败不忧得失的不有之为的纯粹生命实践精神,一种小我生命活动与众生宇宙运化相“迸合”的生命“春意”。也可以说,“生活的艺术化”精神就是一种以无为品格来实践体味有为生活,追求融身生活与审美超越相统一的趣味精神即诗性生命精神。它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诗意性与审美内蕴,它不是从宗教求超越,而是热爱生命,执着超旷,是在现实的生存中实现生命的超越。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趣味性教学;中药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08-02

Abstrac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eaching fun and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ould be enhanced through proper use of medicine riddles, stories, verses, stories, easy to understand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terspersed with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odern researches or hot spots, Liberal arts knowledge by Science analysis, etc,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interesting teach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eaching reform

1 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教学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当前,趣味性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大学数学、英语、体育、有机化学等多门课程教学中[1-3]。中药学既是中医药专业的基础课,又是联系中药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中药学由于其所含中药数量多、药物间联系少、学起来容易混淆、枯燥乏味等特点,给学习增加了较大难度,学生普遍反映中药学难学难记,经常学后忘前,恶性循环常使学生越学越觉乏味和低效。笔者在中药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基于趣味性的教学实践,谈谈中药学教学方法,以期为促进中药学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2 谜语或故事性切入增强趣味性

中药数量多,药物间缺乏规律性,难记易混,学起来容易产生乏味。教师在授课时如果能恰当运用谜语或故事性切入增强教学趣味性,不仅可使学生印象深刻难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例如:从“故乡”谜语切入补血中药之熟地;从“三九时节”谜语切入补阴中药之天冬;从“老实忠厚”谜语切入化湿行气中药之厚朴;从“长生不老”谜语切入清热解毒中药之四季青;等等。再如,从“名医华佗治黄疸”的传说故事切入利湿退黄中药之茵陈;从“程咬金为母采药治病”的传说故事切入活血调经常用中药之益母草;从“何田儿一家三代服用一种草药长寿乌发”的传说故事切入乌发中药之何首乌;等等。

3 用语通俗易懂增强趣味性

中药学课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古汉语色彩强、不太容易理解的晦涩难懂词语,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尤其是那些古文学得较差、想象力和理解力不太强的学生,学起来更为吃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那些古汉语色彩强、晦涩难懂的词语,用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性的用词用语呈现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掌握理解。例如,教师在解释“盗汗”时,可以诙谐地解释为“偷偷摸摸出汗”。笔者运用如此通俗易懂的语言,常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十分突出,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4 运用歌诀增强趣味性

课堂总结或小结是教师授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总结时恰当运用歌诀或顺口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介绍解表药麻黄时,运用短短歌诀“发汗平喘宜麻黄、利水消肿功效强、太阳伤寒身无汗、痹痛咳喘水肿良”,便可将麻黄发汗解表主太阳伤寒身无汗、宣肺平喘主咳喘证、利水消肿主水肿证、散寒通滞主痹痛等主要功用总结在内。教师在运用歌诀总结中药功用时,尚需注意解释歌诀以增强学生对歌诀的理解记忆。

5 引入案例增强趣味性

如前所述,中药学是联系中药和临床的枢纽课程,因此,中药学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病例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恰当设计并引入病例案例,并就案例内容进行多样式讨论。可以采取全班讨论形式,也可采取分小组讨论形式。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两种形式均有涉及,均取得较好效果。

就全班讨论形式而言,教师可以事先编写代表性病理案例(来源于临床中的真实案例经适当加工),尤其是编写若干可用来对比分析的小案例。如解表药讲完后(也可在讲课过程中),恰当引入若干不同证型的表证(如风寒表实证、表虚证、风热表证、少阳证、阳虚外感、阴虚外感等)小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对不同证型的表证进行对比,尤其是在选药用药方面的比较分析,在讨论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就小组讨论形式而言,详见文献[4]。

6 适当穿插中药最新成果或热点以增强趣味性

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适当穿插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或热点问题,既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又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清虚热药青蒿时,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从中药青蒿中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事迹。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研究员也因此获得2011年的拉斯克奖。该奖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通过对诸如此类新成果或“热点”的适当穿插介绍,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中药的信心和热情,而且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7 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以增强趣味性

中药知识比较零散,需要记忆的较多,缺乏规律性,难记易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加强对能用逻辑关联知识点的逻辑分析,使“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既可减少学生的记忆环节,节省学习时间,还可增强课堂气氛和趣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某中药时,可以从药性推导其功效,由功效推导其应用,也可以反推,正所谓基于“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5]的逻辑分析方法,尽可能使“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8 结语

尽管趣味性教学法已用于大学多门课程教学中,然而每门课程又有自身的教学模式,同一课程不同教师趣味性教学开展的程度和方式又多不相同。如何将趣味性教学法有机高效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就中药学课程而言,药物数量多、规律性差、难记易混、易产生乏味,学生学习兴趣常见低迷,将趣味性教学法有机高效地运用到中药学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以趣味性教学法为着眼点,分析指出:通过恰当运用中药谜语、故事、歌诀、案例、通俗易懂用语,适当穿插现代研究最新成果或热点,进行“文科知识理科化分析”等,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显著。本文将为中药学教学提供有意义的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萍,杨贺菊.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化[J].才智,

2014(33):119.

[2]王彩平.浅谈体现大学英语趣味教学的几点尝试 [J].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79.

[3]吴爽,陈平.激发学习兴趣,构建自学体系:大学有机化学的趣味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9(1):157-160.

[4]王君明,贾玉梅,崔瑛,等.基于PBL的中药学案例教学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