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监管论文

企业监管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监理企业知识管理论文

1、知识管理的概念

如果你是一位监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总监理工程师,抑或是项目监理部一名普通的监理工程师,你是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报告或资料.在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新员工加入组织.常因不能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而很难入手在项目运行中,员工需要向具有专长的专家咨询时,却发现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这些问题其实都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是企业在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和创新的管理过程,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企业员工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等手段便捷地获取、共享和重复使用企业的显性、隐性知识.最终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监理企业的知识是指从建设领域信息和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过滤、提炼及加工而得到的有用资料,一是显性知识,是指监理企业以管理制度汇编,台账.技术标准.项目档案等形式记载于文件、电脑等媒体中的知识.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二是隐性知识主要是指监理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工作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创造性知识.是从长期的实践和观察中、从经验教训中积累得到的它只存在员工的大脑中不能直接输入到记载媒体中,属于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内涵:其对象是组织及个人的知识,其工具是信息技术,其目标是利用获取的知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本质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本,并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其职能是知识发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

2、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型

日本著名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知识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学术界极具影响力的知识转化SECI模型.系统阐述了知识转化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nralization)、整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nralization)等四个螺旋式的转换过程。这是目前知识管理研究比较权威的模型。SECI模型的实施步骤包括: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审核知识、知识、利用知识、更新知识、淘汰过时知识。基于以上的SECI模型.监理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可划分为以下模块。

2.1清点和编目

知识库中存储的是企业显性知识的载体——文档。因此考虑知识的分类时,实质是对知识载体的分类。知识清点和编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咨询专家.公司文档归纳总结等方式进行。

2.2知识的采集

知识的采集可以是显形知识的直接输入.也可以是隐形知识的转换。在系统中我们将知识的采集和项目管理充分结合起来,从项目管理的日常流程中直接提取知识,进而沉淀为企业知识库的一部分。

全文阅读

企业资产监管的行政事业论文

一、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资产日常重要事项管理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资产日常管理涉及的事项比较多,可以说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就投资、应收账款管理两项有代表性的日常重要事项监管进行探索。

1.识别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资产日常管理重要事项的风险

1.1有些所办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缺乏投资规划,投资项目分析力度不够,没有规范的论证程序,导致投资缺乏严谨性,很多投资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投资效果,投资效益不高,甚至投资失败。

2.2有些所办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风险意识淡薄,片面追求销售额的增加,忽视客户的信用资质,只求销售数量不求销售质量;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各部门权责不明确,业绩考核指标短期化,只注重短期效益,未将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造成坏账损失。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资产日常重要事项管理监管

2.1加强对外投资监管首先,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保证投资方向要合理,要与国家政策相符合,投资规模要在企业可承受度范围之内,并且与企业驾驭能力相符合,优化债务规模与结构,严控资产负债率过快增长,确保企业稳健经营。其次,建立健全投资风险检查监督机制,完善投资业务日常监测和预警工作体系,加强投资业务监管指导,督促完善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和操作程序,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

2.2加强应收账款及坏账监管指导所办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企业的信用政策,防止坏账的形成;督促企业加强日常的应收款项管理,建立健全销售责任制,定期做分析和调研,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督促企业健全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必要时成立清收小组,催讨应收账款,积极探索应收账款的处置方法;建立健全坏账的核销的管控和审批制度,加强责任追究制度。

全文阅读

融资监管论文:企业融资监管的经济诠释

本文作者:刘洪银工作单位:天津农学院

加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监管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及其民间融资的特点要求政府履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监管责任,民间借贷市场只有在合理监管情况下才能得以规范、有序和完全运行。1.中小企业的外部性要求政府给与扶持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正的外部性。首先,中小企业吸纳较大比率的劳动力就业,缓解了政府的就业难题。目前GDP占全国58.5%的中小企业创造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其次,中小企业是新创企业的雏形,有望发展成大型企业。如果中小企业存活率低也就表明创业成功率低,这将大大降低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创业创造岗位是就业政策导向,创业活动带动劳动力就业,产生了外部经济。新创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创业者和政府的共同目标。再次,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产业演进和经济转型的引擎。科技创业是新兴产业形成的根本,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推进产业升级。科技创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转型产生外部性。承担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要享有中小企业溢出收益就必须扶持中小企业,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宏观调控要求政府将非正规金融市场纳入监管和调控范围货币政策的作用对象是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没有纳入宏观调控范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存在让金融市场重新洗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高利率和风险特性影响存款人的储蓄行为,经济理性的存款者会根据自身风险偏好特性选择非正规金融机构。这样,正规金融机构的储蓄量和可放贷量减少,政府调控标的规模缩减,宏观调控效率降低,调控目标将难以实现[4]。另一方面,产业政策效力也会削弱。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低端产业由于民间融资的支持而难以打压下去,而需要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却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民间金融的存在,削弱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要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政府需要将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监管范围。3.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无序和混乱要求政府加以规范由于非正规金融市场监管缺失,一些黑恶势力趁机浑水摸鱼,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如温州高利贷与黑恶势力勾结放贷,一旦借款者不能如期归还借款,高利贷者将以暴力手段讨债,这也是温州老板跑路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政府监管缺失和法律不完善,民间借款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纠纷调解缺乏法律依据。政府在非正规金融市场没有发挥“守门人”作用,导致民间金融市场无序和混乱,民间借贷亟需政府规范。4.民间金融市场高风险性要求政府加强监管民间金融市场存在较高的风险和风险诱因。第一,民间金融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范围之外,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为担保,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容易导致风险失控。第二,民间融资不但要求借款企业承担较高的利息成本,还提高了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三,民间金融机构自身规模小,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发生破产倒闭的风险较大,容易给存款人带来储蓄风险。无论就借款人还是存款人而言,民间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都要求政府加强金融监管。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监管的可行路径

民间金融市场与正规金融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正规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规范性,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自由的金融市场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力,规范的金融市场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市场主体的权益。政府金融市场监管就是在市场活力与市场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实现自由度与规范度之间的平衡。在这个平衡点,既能让市场主体发挥应有活力还能将金融风险置于可控水平。如果政府采取高压金融监管甚至取缔非正规金融市场,正规金融机构又没有完全向中小企业敞开,中小企业无处融资,也将难以生存。政府适度监管应该注重监管效应。政府非正规金融市场管制效应如图1所示。图1中,D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曲线。当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从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得到满足时,在应急状态下为维持资金链,非正规金融市场融资成为中小企业不得已的选择。中小企业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需求可以看成是近乎刚性需求。S是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曲线。只要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高于正规市场,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市场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其供给曲线缺乏弹性。E0是无政府干预状态下非正规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平衡点。政府非正规金融市场管制主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确定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取缔黑恶势力等非法主体的交易资格。二是通过利率管制抑制高利贷行为。第一种管制让资金供给曲线从S左移到S,资金供给量减少了与Q1Q2相等的数量。第二种管制让借贷利率从R0降低到R1,资金供给量减少了Q0Q1,如果双管齐下,两种管制措施产生了Q0Q2的超额需求。这是政府管制的副效应。为维持非正规金融市场的供需平衡,政府政策应激励正规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放贷量,放贷增量至少应达到Q0Q2水平。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政府应该放权,允许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建立管制程度不同的多元化金融市场。如图2所示。图2显示,管制程度高的金融市场属于偏正规金融市场,其市场规范度高;管制程度低的金融市场属于偏灵活金融市场,其市场自由度高。规范度高的金融市场的风险可控性也高,自由度高的金融市场的风险可控性较低。在正规金融市场基础上,发达地区可建立偏灵活的金融市场,经济落后地区可以建立偏正规的金融市场。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政府都要对市场主体资格加以明确界定,以维护金融市场有序、合理和安全运行。

对民间融资进行合理监管的政策建议

1.当前,法律只对“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加以界定,而对正常民间融资没有给予肯定,也没有明确区分非法集资与正常民间融资边界。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说明,“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解释》中片面地说明了不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部分,而众多其他现象是否也不属于非法吸收存款没有给予明确解释。当前应尽快出台民间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界定非法集资与正常民间借贷的边界,通过法律手段使民间融资逐步合法化和规范化。2.制定分层监管制度,建立多元化金融市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不同。东部地区经济活动频繁,正规金融市场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全部资金需求,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的依赖性较强,民间金融市场组织化程度和风险控制能力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的依赖性较差,[参考文献]民间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不足。国家民间金融监管应采取分层次监管战略。对东部地区,在加大正规金融支持力度基础上,适度放开民间金融市场,允许民间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自由度和风险性,以民间金融市场发展弥补正规金融放贷能力的不足。对中西部地区,可以先采取较严格金融监管,根据地区发展水平逐步放开民间金融市场限制。3.明确界定民间借贷市场主体资格,维护非正规金融市场秩序民间融资的高风险性要求明确界定民间借贷市场的主体资格,尤其需要取缔黑恶势力把控民间金融市场,遏制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国家对正规金融市场主体资格管制严格,《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个人不得设立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得经营金融业务;非金融机构也不得经营金融业务。”[6]对非正规金融市场而言,政府应该适度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允许有实力的非金融机构开办专业的投融资公司,并将其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监管。同时坚决取缔不具有经营实力而低价借进高价贷出的金融投机者以及同时与黑恶势力相勾结从事高利贷活动的个人或团伙的市场准入资格,切实维护非正规金融市场的秩序。4.建立“双轨”利率体系,合理监控民间借贷风险允许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并存就要建立“双轨”利率体系,即在正规金融市场仍实行管制利率,对非正规金融市场实行有管制的市场化利率。民间金融市场可以在银行基准利率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决定利率的高低[7],货币管理当局只设立一个地区性的利率限价。民间金融市场实行市场化主导的利率有利于扩大民间金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提高稀缺的民间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此外,国家金融政策应降低中小企业尤其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急贷款门槛,让正规金融机构满足中小企业大部分资金需求,减少中小企业对民间借贷市场的依赖程度,削弱民间金融市场利率飚升的推动力,合理控制民间借贷风险。5.探索民间融资组织创新,提高非正规金融市场组织化程度金融组织机构是金融市场的载体,市场组织化程度提高相应地提高了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一,尝试建立多样化的民间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国家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上述非银行金融机构,提高民间资本的组织化程度,拓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渠道。第二、发展行业性或区域性小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延伸民间资金供求链,吸纳和集聚民间闲散资金。小型金融机构建设可以以股份制形式在发达地区先行试点。第三、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金融机构。逐步将运营较好的民间金融组织升级为规范化的中小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定位于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此外,国家金融政策可以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开展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

全文阅读

监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论文

1知识管理的概念

如果你是一位监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总监理工程师,抑或是项目监理部一名普通的监理工程师,你是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报告或资料.在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新员工加入组织.常因不能充分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而很难入手在项目运行中,员工需要向具有专长的专家咨询时,却发现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这些问题其实都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是企业在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和创新的管理过程,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企业员工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等手段便捷地获取、共享和重复使用企业的显性、隐性知识.最终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监理企业的知识是指从建设领域信息和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过滤、提炼及加工而得到的有用资料,一是显性知识,是指监理企业以管理制度汇编,台账.技术标准.项目档案等形式记载于文件、电脑等媒体中的知识.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二是隐性知识主要是指监理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工作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创造性知识.是从长期的实践和观察中、从经验教训中积累得到的它只存在员工的大脑中不能直接输入到记载媒体中,属于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内涵:其对象是组织及个人的知识,其工具是信息技术,其目标是利用获取的知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本质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本,并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其职能是知识发现、知识传播、知识运用。

2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型

日本著名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知识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学术界极具影响力的知识转化SECI模型.系统阐述了知识转化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nralization)、整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nralization)等四个螺旋式的转换过程。这是目前知识管理研究比较权威的模型。SECI模型的实施步骤包括: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审核知识、知识、利用知识、更新知识、淘汰过时知识。基于以上的SECI模型.监理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可划分为以下模块。

2.1清点和编目

知识库中存储的是企业显性知识的载体——文档。因此考虑知识的分类时,实质是对知识载体的分类。知识清点和编目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咨询专家.公司文档归纳总结等方式进行。

2.2知识的采集

知识的采集可以是显形知识的直接输入.也可以是隐形知识的转换。在系统中我们将知识的采集和项目管理充分结合起来,从项目管理的日常流程中直接提取知识,进而沉淀为企业知识库的一部分。

全文阅读

检疫监管论文:企业检疫监管机制的构建

本文作者:胡亮李平江珊毅王慧峰徐国权工作单位:上海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体系建立

研究制定《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检验检疫管理办法》为总纲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发电子信息化平台,作为监管体系的核心抓手。建章立制《管理办法》是监管体系的总纲,分监管内容、监管模式和监管组织3层。监管内容方面,对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的资质、储存场地和工作流程提出明确且详细的规定,全面整合卫生监督、商品检验和动植物检疫对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的所有监管要求;监管模式方面,明确了日常巡查和季度检查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试行分类管理,配套奖惩措施;监管组织方面,整合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各部门资源,构建统一的监管平台,形成检验检疫机构内部的执法合力。此外,编制了《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检验检疫信誉评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指导实际操作的具体规定,确保《管理办法》落到实处。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为该监管体系成功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为确保监管体系的高效与可持续,设计开发了“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检验检疫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通过梳理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业务流程,确立以“待检货物出保后查验”模式为系统研发的突破口,实现出入境货物查验工作电子预约、电子审核、电子放行和电子提货(图1),此举减少了逃漏检的发生,实现减负、增效、提速,提高了检验检疫机构工作透明度,又初步实现对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试运行中仓储企业的意见反馈,结合口岸卫生监督工作特点,推进第二阶段系统研发:即针对空港口岸全部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的检验检疫管理系统。该系统设有检验检疫操作界面(图2)和仓储企业操作界面(图3)两个用户端。在检验检疫操作界面,内容包括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信息、仓储企业联系人信息,检验检疫监管评分表及每次检查的计分情况、仓储企业信誉评级等。在仓储企业操作界面,可实时查询该企业的信誉评级和每次检查记录,检验检疫相关工作规定及解读,并设有交流平台,供检企网上沟通。为方便企业用户用会用好该系统,编制了用户操作手册。在系统维护方面,及时更新检查记录,将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网络反馈给仓储企业,并提出整改要求,通过此平台及时。为将网络运行中发生突况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还制定了监管系统应急预案,保证保证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结果

确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评价指标根据《管理办法》制定的《出入境货物存储企业检验检疫监管评分表》(以下简称“评分表”),涵盖了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在卫生防控、物流管理和配合施检等方面的各项要求,明确各项目分值,保证了计分评比科学合理,衡量尺度统一规范。为激励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协助检验检疫机构共守国门,评分表设计有加分项,从企业积极主动协助检验检疫机构截获疫情疫病及不合格货物方面印证其信誉水平,以便在更高层次上校验企业的信誉程度。截至2012年5月,空港仓储企业自发配合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在储存场地捕获啮齿类动物2批,协助截获入境货物木质包装疫情100多批,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7批。创建切实有效的企业奖惩措施《管理办法》以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上海空港口岸特色,通过整合口岸检验检疫执法资源,尝试设计了一套奖惩措施,即根据仓储企业按照《出入境货物存储企业检验检疫监管评分表》中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将企业分成不同等级,拟定对应的奖惩措施。例如,对A类优秀企业,在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本仓待检货物加急查验、单证流转和系统权限等方面给予优惠,使落仓在该类仓库的货主切实感受到便利高效;对C类和D类违规企业,则加大日常监管频次,提升货物开箱比例,直至减少或暂停其信息管理系统的预约权限,增大其运营成本,敦促其认真遵守检验检疫机构的规定,严格执行检验检疫机构的指令。初步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在体系建设过程中研发的信息系统,成为监管体系不可或缺的工作平台。对检验检疫机构而言,该系统打破了原有的部门界限,加强了内部信息交流,利于统一步调,统一发声,树立执法公信力。该系统有效推进政务公开,检验检疫机构在检查考评后通过该系统公布计分结果,对发现的违规行为提出整改要求,便于企业实时查询,确保监管体系运行公开、公平、公正。该系统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数量众多(截至2012年5月,共计129家),且规模不一,经营守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只有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才能实现监管的高效便捷。对仓储企业而言,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查询检查评分结果,获悉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的整改建议,提高了整改效率。该系统拓宽了检企沟通的渠道,企业通过这一官方通道及时获取最新的检验检疫相关规定和咨询反馈。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储存场地卫生许可工作得到显著推进入境货物存储场地卫生许可管理是检验检疫机构的重点工作之一,但由于现有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罚则,导致进展有限。至2010年,上海空港口岸《储存场地卫生许可证》发放率仅为45%。自深入推进仓储企业检验检疫监管体系以来,通过制度规范、奖惩措施等方面强化卫生许可工作:首先,《管理办法》规定拥有储存场地卫生许可证是A类仓储企业的必备资质;其次,检查评分表对该项目专门增加分值,奖惩措施适当倾斜。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储存场地卫生许可证》发放率提升至75%,获证企业的储存场地占空港口岸内货物储存场地面积由45%增长到85%以上。监管体系引导企业高效协检监管体系建立过程别要求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设立检验检疫联系人,由各家企业主管级人员担任,负责现场协助、信息传递、场地卫生监督等具体工作。对于表现优秀的联系人及联络员,在检查考核时予以适当加分,并通过表扬信等方式向企业通报。此举扭转了之前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到仓库后无人主动配合的局面,有效改善检企一线人员缺乏沟通的状况,利于营造检企合作、检企共进的和谐氛围。

讨论

通过建立便捷高效的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监管体系,有利于引导企业在储存场地卫生管理上有效配合检验检疫机构工作,有利于控制疫情疫病随货物扩散的风险,有利于科学合理安排法检货物通检流程,进而有效提高出入境货物在口岸的通关通检效率,促进航空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上海航空枢纽港建设。同时,监管体系建设还需不断推进,今后将围绕以下两方面开展研究:推动入境货物检疫前置当前入境货物检验检疫主战场在海关监管仓库及查验场站,但机场货站作为入境货物落地后第一个作业场所,理应成为开展入境货物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等最佳场所。因此,推动入境货物检疫工作前置将是监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鉴于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在出入境物流链中的突出地位,仓储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检验检疫机构把守国门,严防疫情疫病传播,严控不合格货物流入国内市场。因此,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指导检验检疫机构做好出入境货物仓储企业的管理工作。

全文阅读

工商管理论文:监理企业生存思路

摘要: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是竞争,每个国家、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竞争气息,通过竞争来获得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大家都把目光放在竞争层面上,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封闭的,都会有很多竞争对手的存在。所以说,企业如何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是一个企业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前提,通过对监理企业这一服务性企业的调查研究,列出了服务性监理企业开拓市场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目标市场关联市场品牌战略人才战略

引言

本人现在所在的公司是监理公司,是一个服务型企业,马克思曾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可是,这一点并不使它例如同某种机器(如钟表)有什么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435页),所以我们的产品就是我们公司技术人员的服务,而我们的顾客就是建设单位,他们需要利用我们的知识经验为他们建设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成本、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控制。

但从现在监理市场来看,自从国家对建设工程必须强制进行监理以后,近几年来成立了太多的监理公司,虽说建设市场份额不算小,但这么多监理公司分下来,还是不够的,同时由于去年国家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以来,建设市场逐步形成萎缩的趋势,这样一些实力不强,专业人才不突出的小公司就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企业要生存发展,还是要想办法开拓市场,扩大销售。

1、确定主要目标市场,以此为核心,向外发展

本公司是监理企业,所以理当将监理放在第一位,以监理业务为主。同时公司所有人员都是长年在进行监理工作,操作起来轻车熟路,但监理业务的市场有很多种,包括:房屋建筑、装饰装璜、市政、桥梁、绿化等。

1.1把握现有市场,开拓边缘市场

全文阅读

建设和完善企业会计监管论文

一、建设和完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的意义

诚如前文所述,企业内部管理的推进需要财务管理的参与,而会计监督制度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制度是监督会计人员与会计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作为会计制度的核心,监督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直接衡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管理与控制一方面是企业塑造内部战斗力与凝聚力的重要砝码,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展示对外形象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所以,要把建设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抓手,以会计监督提升内部管理质量,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基本思路

从前面的论述不难看出,现代企业要想获取快速、可持续发展,塑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会计监督制度。保持会计行为与执行者的纯洁、科学,需要一系列制度的加持和影响,而其路径和方法更需要细致的探讨。

1.健全会计人员的管理及监督制度

其实,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人员早已成为企业财务部门的核心。建设和完善具备企业特色的会计监督制度,其实主要的对象就是会计人员。做好了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就基本保证了企业会计部门的稳定和持久,也就为企业会计行为与财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健全会计人员的监督制度,其实是为了加强人员管理,塑造会计管理文化和氛围,引导科学、合理的会计职业素养,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如,要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制度》、《会计人员内部监督制度》、《会计日常审查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设来确保会计人员的工作处于制度、章程的范围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利于企业发展。要知道,近年来很多企业内部出现的会计人员违法乱纪、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屡见不鲜,不仅导致了诸如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等不良后果,而且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损失。因此,通过类似监督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能够很好的督查、引导会计人员的行为,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的科学、有效进步。

2.建设和完善针对会计行为的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要着重从企业会计行为模式与路径入手,确保监督制度落到实处。企业的会计行为,包括日常会计执行,账务管理,财务运行管理,一般性会计落实等。对于会计行为的监督,更多要通过人为监督与制度监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其中制度监督是基础与核心。要建设和完善诸如《会计审查制度》、《会计后期监察准则》、《会计内部监督章程》等系列制度,形成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体系,以制度化力量推动企业会计行为的科学、健康与稳定发展。要把企业的会计监督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的重大日程上来,切实提升内部监督的效能。针对企业会计行为中的重大问题或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明确权责与义务,严肃处理,确保企业会计行为、会计管理的纯洁。要行为良好的会计管理与监督规范,确保会计执行力度和效率,最大限度的提升会计工作的执行力。只有当前会计监督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的时候,企业会计工作的效能才能得以显现,企业财务工作才能因此受益。

全文阅读

监狱企业中的缝纫项目管理论文

一、缝纫项目为监狱企业最优劳务项目

缝纫主要以生产服装、家纺为主,市场需求每时每刻都不曾间断,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缝纫生产的特点和监狱企业的特殊性,缝纫项目最适于监狱服刑人员从事。

1、劳动力密集型的需要

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指一种单位劳动容纳劳动力较多的产业。缝纫中服装、家纺生产工序多、流程复杂,生产的手工操作程度较高,操作人员需要量较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监狱有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搭配合理,组织化程度较高,是比较适合缝纫生产的。

2、监狱企业改造罪犯的需要

司法部对罪犯劳动改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须进一步规范劳动改造手段,提高劳动改造质量和效果,促使罪犯在劳动改造中培养劳动观念、学到劳动技能、掌握谋生本领,从而有效降低重新犯罪率。随着监狱布局调整的逐步完成,罪犯劳动由室外转入室内,对劳动岗位的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监狱企业必须按照新的要求,选择和发展狱内劳务项目,通过发展缝纫产业,为罪犯提供适宜、稳定的劳动岗位。缝纫项目适合以“合法、安全、环保、罪犯能学到技术、有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狱内项目管理要求。为罪犯回归社会能自谋生路,自食其力,减少重新犯罪率奠定基础,从而有效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3、缝纫有稳定的市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缝纫产品服装、家纺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家纺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目前中国掌握全球服装产业总量超过60%的市场份额,家纺行业全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万亿元,中国家纺出口量占全球家纺出口量的48.6%。据中国服装协会资料,中国拥有年产服装500亿件的生产能力。目前,中国年产服装约460亿件,从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年出口服装约210亿件,金额738亿美元,出口金额占全球服装出口总金额的1/4以上。据中国家纺行业协会调查,我国人均纺织品消费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7%,而家纺生产与消费占纺织品总体生产消费的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50%,国内纺织品50%集中在大城市,30%集中在县级市,20%集中在农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但仅占纺织品消费的五分之一。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缝纫产品消费潜力极大,中国服装、家纺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缝纫项目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监狱企业因低成本、充足稳定的劳动力而不会被市场淘汰,罪犯掌握技能刑释后,在社会上也有自食其力的平台。

全文阅读

小微企业会计信息监管论文

摘要:小微企业是促进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由于受到管理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微企业在自身会计信息的监管工作上仍有不少盲区,甚至有些小微企业并未能建立起相关监督机制,导致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一直难以提高,跟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相比差距明显。为了让广大小微企业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强化会计信息的监督与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微企业;会计信息;监管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目前创业的浪潮中,众多小微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小微企业不论是在注册登记数量上,还是在销售收入、上缴税款等方面都有了快速的提升。除此之外,小微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让数亿人员顺利就业,由此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在支持经济增长,激发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然而,在小微企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客观来看,目前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并未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容乐观,长期来看,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会阻碍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还会严重影响小微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与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企业文化等因素都息息相关,需要从多角度思考会计信息监管的问题,积极思考对策。

二、小微企业会计信息监管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小微企业记账业务质量堪忧

小微企业财务基础薄弱,财务人才较为匮乏,很多小微企业选择记账,仅仅也只是因为报税的需求,因此,记账业务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管的重要问题。首先,记账是一种被动的工作方式,相关会计凭证难以得到及时的传递和妥善保管,在利润、成本、销售、采购等环节的管理上也容易出现漏洞,本身就容易造成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如果记账人员只是根据实际收到会计凭证的时间来进行记账,那么是不能客观反映小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的。其次,记账人员和小微企业的出纳人员之间的配合也不够默契,缺乏主动配合精神。很多小微企业的出纳多采用家人或者是创建者本人担任,缺乏基础的财务会计业务知识,管理过程中较为随意,规范性差,有的甚至还会出现现金收付和银行存款管理混乱,以至于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另外,记账机构往往不能妥善处理成本核算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小微企业本身就很难提供出完整的成本核算相关资料,因此记账人员难以全面履行会计职能,再加上对小微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模式也不甚了解,在核算过程中难以很好地坚持成本核算原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记账人员会直接将人员工资、采购成本计入生产成本,或者转入销售成本之中。

(二)会计核算规范性差

全文阅读

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监管研究论文

摘要:该文探讨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保险监管理论基础,强调了我国强化保险监管的必要性,通过比较几个典型国家监管体制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对我国保险监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保险监管;偿付能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保险业从此打开了通往世界保险市场的大门。对中国保险业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仅要面对保险市场竞争所提出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把握与认同。因此,了解国际保险监管发展趋势,借鉴国际保险监管先进经验,对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形成和制度建设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是当务之急。

1.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现状及其不足

我国目前采用的偿付能力监控指标是在借鉴欧盟偿付能力额度制度和美国风险资本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定性和定量监管两个方面。定性监管主要规定了保险条款、费率、准备金的提存,规定了保险公司单个风险自留额和全部风险自留额,并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进行了规定;定量监管主要是采用了英国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思路。但与实施这种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和监管指标尚有许多不合理、不完善之处。

1.1缺乏完整的保险会计准则体系。

保险公司不仅同一般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且还承担着社会保障的责任,关乎广大投保人的利益。保险公司的两重性质决定了其会计行为规范的两重性:一方面需符合一般财务会计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保险公司对外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真实、公允地反映保险公司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要求保险公司的财务信息与其他行业保持可比性;另一方面要符合监管会计原则,主要服务于保险监管当局为保证保单持有人利益而监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需要。因此,保险公司在会计制度的设计上,不仅需要建立适合于保险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还需要重视监管会计制度的建设。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都建立了专门的保险监管会计制度,而我国仅于2004年下发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准则公告第1号: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和计算机软件(征求意见稿)》,保险监管会计制度建设总体尚处于初始阶段。

1.2缺乏统一的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标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