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咨询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综合医院青少年门诊心理咨询特点

【摘要】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青少年咨客心理咨询的特点,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3年5月~2004年11月门诊心理咨询163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年龄段中主动求询意识占据明显优势有140人(85.9%);医学问题以神经症77人(47.2%),精神分裂11人(6.7%)列前2位;非医学问题则是厌学13人(8.0%),人际交往障碍10人(6.1%)为主要求询问题;性别与求询问题间亦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综合医院青少年心理咨询以医学问题为主,非医学问题并存,应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

【关键词】 综合医院;青少年;心理咨询;社会支持

当今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急速发展、变动不居的时代,而青少年又正处在人生心理、生理发展关键期,他们在巨大压力和冲击下的心理状况如何,本文选取了2003年5月~2004年11月163例青少年咨客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选取门诊初诊者12~24岁的青少年[1]163人,咨询采取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评估治疗形式展开,疾病诊断标准采用CCMD-3诊断及惠诚心理测评系统进行评分。

2 结 果

2.1 咨客年龄构成特征 163人平均年龄18.99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51:1;年龄在12~13岁组6人(3.7%),14~16岁组30人(18.4%),17~19岁组62人(38.0%),20~24岁组65人(39.9%)。

2.2 咨客文化程度构成特征 163人中受教育水平为小学者9人(5.5%),男女比例为1.25:1;初中49人(30.1%),男女比例1.45:1;高中78人(47.8%),男女比例1.89:1;大专以上27人(16.6%),男女比例0.93:1;163人中12~19岁的学生身份率为100%。

全文阅读

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案例解析

摘要 本文通过访谈法,以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通过对110名青少年的访谈,发掘促进青少年心灵成长的有效资源,并详解如何利用。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 互联网心理咨询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网络咨询的110名青少年进行个案访谈,年龄12-28岁,平均年龄22.2±4.1,男52人,女58人,男女性别比0.9,初中22人(20%)、高中16人(14.5%)、专科7人(6.4%)、本科55人(50%)、硕士8人(7%)、博士2人(1.8%)。

案例回放:

案例1 某大学一名大四女学生,一年前与同班男生确立恋爱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男生以性格不合为理由,彼此分手了。失恋后的她情绪低落,流露出活着没意思的想法,同学和辅导员都认为她性格改变了,也没往心里去。次年,这个学校举行服装表演,他心中的白马王子,带着自己新任女朋友在舞台上表演舞蹈,唤醒了她痛苦的回忆,她觉得很尴尬,回到寝室,在夜深人静时,喝下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毒药自杀。远在山区的父母抱着孩子冰冷的遗体伤心欲绝,带着孩子的骨灰,告别了孩子曾经热爱的大学。学校安排家属住进了最好的招待所,辅导员也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安慰死者的父母。并谈了孩子在学校成长的情况。

案例2 某理工大学三年级级一名男生,偶遇一名自己心仪但年仅18岁的女生,当他提出与她交往时,遭到拒绝。他觉得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结果用汽油自焚了。

全文阅读

现实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应用

摘要:现实疗法的精髓在于“要求个体接受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和快乐”。现实疗法教给当事人满足需要的更好的方式,它强调在积极卷入和支持性对质中,个体学会更具建设性的、负责任的行为方式。本文阐述了现实疗法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实疗法;青少年心理辅导

现实疗法最初是由格拉斯(William・Glasser)在1965年提出来的,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完善起来。该疗法的精髓在于“要求个体接受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和快乐”。格拉斯认为,正是因为不负责任才导致了问题行为或是精神疾病的发生,而“病”不过是不负责任的借口。现实治疗正是帮助当事人在现实世界中认识自己的责任,选择负责的行为,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努力去满足自我的需求。现实疗法教给当事人满足需要的更好的方式,它强调在积极卷入和支持性对质中,个体学会更具建设性的、负责任的行为方式。

现实疗法吸取了不少其他疗法的理论和技术,例如其重视行为控制和行为改变就与行为疗法相同。但不同的是,它重视人内在的力量, 认为人是以自己的需要为背景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所作的行为经过大脑的判断和评估,然后被选择来满足自我内在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对外在刺激的行为反应。每一个行为的决定,在当下永远是一个最佳的“选择”,用来满足自我的内在需求。

一、现实疗法的特点

1.挑战传统精神疾病的观点

自现实疗法产生以来,它就把取代传统的心理疾病的概念作为自己的目的之一。用现实疗法的观点看,所谓的“精神分裂症 、“压抑性精神病”等诸如此类的概念都是建立于这样一种看法之上,即这些病症皆是对外部事件的反应。现实疗法认为,这些所谓心理疾病的表现其实是人们所选择的、试图控制自己周围环境的行为。现实疗法最重要的看法之一就是认定。绝大多数不令人满意的行为都是人们有意识选择的。因此,那些来自于外部的、所谓的“应激性的事件或情境”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没能选择出适当的行为来控制它们。所以,格拉斯反对传统的心理治疗,因为这种心理治疗不认为有症状的人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减轻他们的症状。他认为药物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副作用,他相信,人是有能力、有可能控制所有的应激情境的。

2.强调责任

全文阅读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开展哀伤辅导的尝试

〔关键词〕哀伤辅导;青少年;心理咨询

一、由两个咨询个案引发的思考

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大多为青少年。不久前,一个女孩走进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她叫小岚,就读初二,住宿生。室友们最近迷上了熄灯后讲鬼故事,引来女孩们蒙着被子的惊呼。即使这样,其他女生不一会儿就渐入梦乡,而小岚却只要闭上眼就“看到”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和一张“模糊的人脸”,她已经连续好几天怕得睡不着觉了。确认最近没有令小岚焦虑和恐惧的特别事件后,我打算做一些深入的了解。教给小岚放松技巧后,我请她闭上眼睛回想曾经出现在眼前的场景和面孔,像谁?像在哪儿?起初她不停地摇头,我一边引导她放松一边鼓励她,终于小岚告诉我:“我想起了太太(曾祖母),那个地方像太太的家,乡下很简陋的房子,我和太太、爷爷、奶奶在那里生活过两年。”睁开眼睛,小岚的眼睛湿润了。随后她回忆起“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很多人,他们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隐约听到‘死’这个字眼,当时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远远看到太太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大人嫌小孩子碍手碍脚,总把我们支开。后来爸妈就把我接回城里了”。很多年以后她才渐渐明白,太太其实已经去世了。

第一次访谈主要是了解问题和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小岚离开后,在整理她的资料时,我突然想起了开学初接到的一个个案:来访者小晋是一名初一新生,男,住校,父母周末轮流来探望,开学三周时由校医转介过来,校医反映男孩的身体不太好,瘦瘦弱弱的他黑眼圈很重,看上去精神状态不佳。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小晋的父母在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生下小晋(目前父母均已年近五十),家庭关系比较融洽,妈妈承担了主要的教养任务。一年前爷爷因病突然过世,小晋感到“爸爸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他“从来没有见过爸爸那么伤心”。后来虽然生活逐渐回归正常,但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要是有一天爸爸妈妈突然离开我了怎么办?”特别是来到宁波读书后,他特别想家,这个问题又不由自主出现在脑海里。他每天晚上都会想这个问题想得睡不着觉,蒙在被子里偷偷哭泣。上语文课的时候,只要一学到和亲情有关的章节,他就忍不住当堂呜咽。爸妈知道后安慰他说他们的年龄也不是很大,身体还是很健康的,不可能突然离世,让他不要担心,但是小晋的情绪问题并没有好转。我进一步了解了小晋的成长经历,他没有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父母没有重大疾病,没有家族遗传病史。

这两个案例中的来访者一个主诉受恐惧情绪困扰,一个主诉适应不良,诱发事件和来访者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但是我注意到一个共同点:两位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丧失”事件(亲人离世),而且他们的情绪困扰都和“丧失”事件有关。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两个案例中的来访者都是青少年,他们第一次经历“丧失”事件的时候还是懵懂的儿童时期。中国的传统不主张让儿童参与到葬礼等事件中,一方面是怕孩子添乱,另一方面也是顾忌给孩子们留下心理上的阴影或者是“不吉利”,这样的做法确有不妥之处。首先,成年人得知亲人离世后自然流露出的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于还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很奇特的反应,会引发他们形成一种“死亡――悲伤(恐惧)”的联想,这可能就成为了他们日后在面对死亡时的基本情绪。其次,儿童虽然不理解死亡,但是他们能够从家中的变化(如,家长的表情都很严肃、家中突然聚集起很多人等)发现这是一件很重大、很特别的事件,他们会对此产生一系列的猜想,这些猜想可能就是儿童对死亡的理解的雏形,这些猜想如果不加引导,其中一些歪曲的、不正确的猜想可能就会造成日后的心理困扰。一些青少年会寻求解释“这是为什么”,如果找不到答案,就可能产生冲动行为。最后,成年人通过哀悼活动、亲友的支持等,在一段时间后能够从悲伤中走出,恢复正常生活,而儿童的情绪反应则一直被忽视,他们的感受可能被压抑,引起一些过度反应。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的女孩第一次目睹“死亡”时还不到十岁,她与逝者的情感依恋一下子被中断。作为儿童,她不能理解这种中断的原因和意义,加上家里的成年人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感变化,忽视了对孩子情绪的处理,于是疑惑、不舍甚至是恐惧等情绪被压抑。多年后,同学们讲鬼故事时,那种神秘、恐惧、新奇的情绪唤起了女孩被压抑的情绪,她产生了比其他同学更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是出现了和过去经历相关的意象(“空荡荡的房间”“模糊的人脸”),在女孩没有识别出这些意象的意义之前,它们的重复出现让女孩感到恐惧。

案例二中的男孩在爷爷离世后目睹了爸爸强烈的情绪反应,根据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男孩在没有经历过和父母分离的情况下,从爸爸的行为反应中“观察学习”到了和父母分离的悲伤,让他把同父母的“分离”理解为一种很强烈的、难以承受的痛苦。另外,男孩此时已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使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去向有很多矛盾、冲突的想法,男孩家中的变故使他在面对生命的去向时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担心和害怕。此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那就是男孩此时正在经历一个并不容易的“适应过程”:他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异地过集体生活,身体素质不佳的他不仅要独自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处理和同学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而且他从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到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学业上也面临很大的压力。面对压力事件,青少年可能会出现退行――哭泣、想家、寝食不安。空间的阻隔使男孩不能即时满足对父母的依恋,强烈的思念唤起了男孩曾经的体验,即“同父母的分离”是一种很强烈的、难以承受的痛苦。他还给自己的思念和担忧找到了一个合理化的借口――爸爸妈妈的年龄比较大,所以他们会更早离世或者年老体衰,这就成了他日日烦恼的源泉。

全文阅读

沙盘治疗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沙盘治疗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效果。方法 在2008年9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选确诊为心理疾病的青少年90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沙盘治疗,观察1个月后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45例患者中,治愈15例,好转15例,无效15例;B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5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沙盘;青少年;心理咨询;临床研究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1]。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2]。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本研究在2008年9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选确诊为心理疾病的青少年90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沙盘治疗,观察1个月后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门诊患者,选确诊为心理疾病的青少年90例,其中男50例,女性患者45例,性别比为1:1,年龄介于13~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52±5.68)岁。

1.2 分组方法

选确诊为心理疾病的青少年90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男性20例,女性患者25例,性别比为1:1.2,年龄介于13~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12±5.16)岁;B组男性20例,女性患者25例,性别比为1:1.2,年龄介于14~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66±5.8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试验方法 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沙盘治疗,观察1个月后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全文阅读

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父母养育方式与个性特征的相关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父母养育方式现状和个性特征及两者间的相关关系,为改善其父母养育方式及进行家庭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16例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青少年来访者EMBU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

【关键词】 青少年;来访者;父母养育方式;个性特征;相关性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其内部心理发育与外部社会需求和需要之间会产生许多矛盾和不相适应, 因而, 这一时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同时, 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 其人格发展未趋稳定, 因此有着较大的可塑性[1]。国内外许多研究均表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特征及行为方式等都与父母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人格缺陷甚至人格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2]。鉴于前人研究多采用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来考察父母养育方式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本文则以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为调查对象来分析父母养育方式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旨在为改善其父母养育方式及进行家庭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作者所在单位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共116例。其中男52例, 女64例, 年龄16~23岁, 平均(19.7±3.25)岁, 均自幼大部分时间与父母共同生活。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31例, 高中以下85例。

1. 2 调查工具

1. 2. 1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3] 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 岳东梅等人翻译修订成中文版的自评问卷,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共l1个分量表, 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含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主因素, 共58个条目;母亲教养方式含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等5个主因素, 共57个条目。此量表为4级评分, 从不1分, 偶尔2分, 经常3分, 总是4分。

1. 2. 2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4] 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教授编制的个性问卷, 由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教授修订, 共四个分量表, 其中P(精神质), E(内外向), N(神经质)分别表示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三个维度:P量表分高的个性特点是孤僻, 敌意, 表现为适应环境不良;E量表分高表示个性外倾, E量表分低表示个性内倾;N量表分高代表情绪不稳, N量表分低代表情绪稳定;L量表是测定被试的掩饰性或社会幼稚水平, 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3]。

全文阅读

天津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

2014年1月9日,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两个心理学基地,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共建协议书签字仪式。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教授出席签字仪式。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基地主任方晓义教授与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基地主任白学军教授在共建协议书上签字。

高玉葆校长对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长期以来以林崇德教授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对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高校长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同属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自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学科特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里,双方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过许多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两个基地共同建立“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是一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事情。“中心”的成立是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的重要举措,两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强强联合,共同发挥两家单位的优势,将“中心”建成我国该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并使其成为“中国特色心理学的智库”,应努力在落实“十”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多为高层决策提供心理学的支持。

方晓义教授在讲话中首先感谢高玉葆校长对心理学科的重视,感谢天津师范大学主要职能部门对心理学科建设给予的大力支持。他相信,有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天津师范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能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使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白学军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肩负着为“国家急需”做贡献的重要责任。心理健康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近20年来中国家庭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和谐与稳定程度将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和公民的幸福。因此如何化解家庭矛盾、婚姻冲突以及更好地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建“婚姻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这一实体机构,搭建起一个心理健康科学研究、高级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水平的平台,双方科研人员将联合攻关,研制与开发我国心理健康所需要的测评工具及标准,提升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全文阅读

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由于聋哑青少年存在听

力和语言障碍,针对聋哑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的方法。如何针对聋哑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素质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2012年底,我们在镇江市特殊教育中心,对高中一、二年级16名聋哑青少年采用团体咨询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聋哑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特点

聋哑青少年存在听力和语言上的生理残疾,由于无法顺利的与其他青少年或家人沟通与交流,再加上社会不关注他们的成长,个别人对他们存在歧视与偏见。与普通青少年相比,聋哑青少年内心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聋哑青少年也比正常青少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深入了解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有效开展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为提高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关于聋哑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方面的特点,国内有很多学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孙崇勇和张鸿雁在2011年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吉林、广东省3所聋哑学校15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聋哑青少年精神质倾向较高,他们可能内心孤独,较少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感觉迟钝,且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揽扰,爱冒险。在内外向上,男生偏内向,趋向于人格内向,好静、离群,对一般人缺乏热情,不喜欢刺激的生活方式。在神经质上,聋哑青少年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且较轻微,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是稳重的,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聋哑青少年由于严重的听觉生理缺陷,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导致其认知水平发展滞后。聋哑青少年无法了解声音强弱所代表的事物、情感的变化,不善于感知事、物、情的本质,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语言非常困难,不能保持知觉与语言的统一,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感知和思维无法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因此,他们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容易受到当前情境的约束,表现出思维的僵持、固着状态,缺少灵活思维。聋哑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有其特殊性,对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心理咨询研究者开始关注特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团体咨询的特点和优势

团体咨询作为一种受众面广、咨询效果佳的心理成长帮助方式,已经在各级教育机构和企业员工帮助计划中广泛运用。团体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相比存在以下优势:首先团体咨询效率高。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都是一个人群聚集的组织,而且出现的心理困惑具有一定的共性,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青少年来说普遍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团体咨询可以大大提高咨询的效率,一次团体咨询至少可以缓解或解决10-20人的心理困惑。第二,团体咨询效果好。团体咨询是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咨询计划的,即对团体成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影响因素,接着运用多种咨询方法有机组合,连续运用,发挥协同效应,一起来解决团体成员所遇到的问题。能真正使成员改变的原因是团体“场”的氛围,也就是所说的团体动力学。聋哑青少年在团体咨询过程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情感交流,在团体氛围中充分袒露自己,可以审视自己的思想、反观自己行为,深入了解自己,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改变错误认知与行为。第三,获得归属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某些体验是独一无二的,而当团体成员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担忧、痛苦、胆怯等情绪时,常常会感觉到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也有自己相似的状况,成员之间会彼此接纳和认同,从而得到归属的满足。聋哑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平时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在团体咨询情境中,可以冲破所有界线,与身边的朋友更深入的了解与交流,获得归属感。第四,以体验性活动为主。团体咨询是通过游戏、心理剧、角色扮演、活动、讨论与分享等形式,促使成员在互动与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从团体咨询的定义可以看出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团体体验性活动,成员可以亲身经历某些事件,更好的认识自我。由于聋哑青少年接受事物的认知上的独特性,传统的口耳相传式的教育不起作用,而体验性活动和游戏能更好的让其学到心理学知识。

四、团体咨询在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研究

团体咨询在我国发展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进国内,最早将团体咨询应用于高校学生群体中,在高校中取得较好咨询效果后,团体咨询逐渐推广到社会其他群体中使用,但是将团体咨询用于身心发展存在障碍的群体中却少见。郝振军于2005年最早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从理论上设计了如何进行聋生群体团体咨询,并提出聋生团体辅导的形式、内容、原则、方法等。宋彩玲于2008年对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在校一、二年级身有残疾的学生设计并实施了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辅导前后用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残疾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相应提高。2009年崔静静等人运用团体咨询对6名心理健康水平有待加强的中老年残疾人进行干预,得出团体咨询可以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他们的自我接纳,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对于聋哑青少年群体的团体咨询的实践研究更加缺乏,如何针对聋哑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设计团体咨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对残疾人团体咨询进行探索将是时事所趋,因此作者以志愿者服务的心态,以帮助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到特殊教育中心,针对聋哑青少年群体进行团体咨询的尝试。作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咨询方式,团体咨询在开始之前首先是对参加团体咨询的成员进行调查,确定主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咨询目标。接下来是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制定相应的咨询模块。然后,再确定团体咨询目标以及成员的特征,确立团体咨询的基调。最后根据不同咨询模块的具体目标,选择咨询方法,组合成咨询模块。不同的咨询模块最终形成团体咨询的总计划,进而实现团体咨询总目标。为进行本次特殊的团体咨询,作者与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师共同商议,首先做的事情是确定本次参加团体咨询的学生,最终选定的学生是高中一、二年级共16名聋哑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社会中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聋哑青少年学生由于存在交流障碍,导致其认知发展水平滞后,因此选择年龄较大的青少年进行初次尝试,以期望达到最佳咨询效果。由于群体的特殊性,本次团体咨询主要是鼓励支持为基调,帮助聋哑青少年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具体团体咨询实施计划如下:

全文阅读

韩国心理健康从业者的教育及专业人员资格证管理状况

(注: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05JZD00031)子课题: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管理监督现状及对策研究)

(韩国首尔大学教育研究所 Email: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5-0305-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5.001

1 韩国心理健康体系的构成

1.1 职业名称

在韩国,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职业名称很多,最常见的有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专家或心理咨询师等。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职业名称也有相应的变化,如面向中小学学生的学校心理咨询师,面向一般青少年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面向求职人员的职业指导(咨询)师以及与心理健康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福利师和青少年指导师等。从事应用心理学、青少年学、教育学、社会福利学、儿童学、咨询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大学教授也会从事临床心理咨询活动,但他们的职业名称是教授,而不改称为心理咨询师。有很多神职人员从事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工作,他们一般也都保留其神职名称,如牧师、传教士、师父、神父、修女等。另外,还有很多咨询志愿者,他们接受一定时间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后,志愿参与青少年或受害妇女的心理咨询活动,他们的名称一般比较模糊,行内称为咨询志愿者,来访者称他们为老师。

全文阅读

捷克教育咨询体制

捷克共和国的教育历史悠久,与欧洲其他国家一样,捷克教育体制在帮助学生学习、选择职业和与家庭合作方面,被赋予重要的社会期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捷克共和国基础教育制度内已经发展出一个由遍及全国的各级各类中心、研究所和大学院系的相关机构组成的网络状的教育咨询体系。这个网络形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校与社会适应、特殊教育和职业指导。

一、捷克教育咨询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捷克共和国的教育咨询服务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职业指导。在首都布拉格,各种类型的职业指导所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条件下于50年代达到了非常专业的水准,职业指导所展现出了各种明显的心理测量的倾向,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心理能力倾向测验和兴趣问卷。它与各级各类学校密切合作,很多教育与临床心理学家都在与学校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咨询开始转向对教育以及教育问题的关注,这主要得益于那些在健康服务和社会安全机构中工作的心理学家们。一些在布拉格社会诊断研究所中,咨询系统的组成部分被明确定义,它包括特殊教师、地方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区域性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其功能范围被区分开来,其基本的关系也得到了确定。整个系统从法律上被确定为“教育咨询”(educational counselling)。

最初,有两类教育咨询中心,有各自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导向。一类是布拉格的教育咨询中心,主要关注教育和职业倾向,其方法主要是心理测量式的;另一类是波尔诺和布拉迪斯拉发的中心,强调的是治疗和教育活动。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咨询活动的主题范围逐渐成型,并在教育系统内广泛实施,而两类教育咨询中心也自然而然地变得越来越接近,其差异逐渐减小。

如果从整个机构的水平来看,捷克的教育咨询制度在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定型并稳固下来。在所有的小学、中学和特殊学校里都有教育咨询师。独立的咨询中心构成的网络包括地方性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其服务主要面向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而区域性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除了关注中小学生以外,还向区域内的所有人提供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布拉格查理大学教育学院下属的青年与教育咨询社会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of Youth and for Educational Counselling)是一个教育咨询服务的研究型机构和信息提供机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80年代末,尽管捷克共和国经历了数次政治动荡,但教育咨询一直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的教育与职业选择提供了很多帮助。教育咨询被证明在满足儿童青少年的特殊需求(特别是在儿童的脑功能、特殊发展、认知能力的迟缓与不协调发展、轻度心理障碍、弱智和超常儿童的学习等)、儿童青少年情绪发展、社会适应以及其他可导致教育困难的发展与行为障碍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另外在职业导向领域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1989年以前的信息与咨询服务基本上是由一种阶梯状的个体咨询中心来承担的。1990年以后这类中心开始逐渐分散,在捷克全国形成了14个区域性的中心,它们通过制定教育发展与教育和培训的年度或长期计划,在地区的水平上为教育咨询与信息服务起协调作用。1990年第564号修正案正是针对这些由地方政府管理或自我管理的机构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