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发性教育

启发性教育范文精选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1篇

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启发式教学更符合儿童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融入了过程式教学思想,学习效果也更明显。

提问,是启发教学的有效手段。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启发教学的作用,教师在运用提问题的教学启发方法时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以便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兴趣,从而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学习中的创造欲望。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它们能使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吸引力,问题的情景创设的成功与否能很明显地体现在学生的语言、神情和行为上。

例: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什么形状能在地上飞快的前进?”学生得出是“圆形”的结论。教师再问:“那么我们要如何把身体变成‘圆形’?又如何才能让这个‘圆形’在垫子上滚动呢?”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各自分散练习。通过练习,学生体会到了蹲撑动作、向前团身滚动动作、翻过落地动作的动作要领。当学生体会过后,选几个同学来示范,然后请学生选出比较标准的动作加以模仿。当学生做前滚翻动作有一定基础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能在做完前滚翻的动作后,多一个连接的展示动作吗?”学生按提问再次进行自主学习,创新动作练习。

反馈,是启发教学的验证“密码”。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运用启发教学,留给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揣摩、体会动作要领。但是,我们会发现,课堂的信息容量很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引导或动作示范,在自己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理解偏差或者是动作变形。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作为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并给予及时地反馈,及时改进,才能够确保启发教学真正有效。

例:在跳绳练习时,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把大手臂靠近身体,只靠小手臂和手腕来甩绳。然后学生自由体会这个动作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把大手臂过分靠近身体。于是教师会通过动作示范,在自己的手臂下留出点空隙给学生看,再做一个夹紧手臂无法甩绳的动作,学生就会明白了,自己的动作需要调整。

通过上面这个小例子我们发现反馈体现在多个方面及时捕捉到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纠正一些错误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及时接收从学生身上反馈回来的信息,以便能做出及时、准确的调节。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运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才能够及时地捕获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在课堂上恰如其分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在反馈启发教学的效果时,合理地运用表扬和批评将会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培养,是启发教学的关键“钥匙”。

教师在启发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而培养兴趣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体育技能技巧的学习中,当学生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引和自己的努力,慢慢地获得成功时,将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因此,教师在启发过程中要是能多给学生一点探索的主动权,慢慢地就能培养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

除了在启发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锻炼品质和锻炼习惯,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技能,养成的良好品质与习惯能够延伸到生活中,为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打下基础。这也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启发艺术的关键与目的所在。

例: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会让学生们准备一张卡片,用来记录自己每天的锻炼时间、锻炼内容和锻炼成绩。刚开始,学生们不太习惯,有同学会忘了锻炼或者是忘了记录。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没有采用强迫的方式让学生补,而是通过体育课堂这个平台,启发学生去寻找提高体育成绩的途径,引导学生比较锻炼前后的成绩,不失时机地表扬坚持锻炼的学生。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每天锻炼是对自己身体有益,能够提高体育水平的好方法。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孩子能够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教师还建议学生们在自己的锻炼卡片上,不仅要记录自己的锻炼内容,还可以以心情日记的形式写几句话,为自己的锻炼卡片画些美丽、可爱的插图,定期在班里进行交流,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促进。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启发性教学 教学方法

我国一直将发展体育事业作为关注的重点。高中体育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水平,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思维,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体育真正为学生的生活带来益处。

一、启发性体育教学的含义

启发性体育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要求,在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同时,注重对他们文化、道德和情感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牢固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注重以启发为中心原则的启发性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中体育的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首先,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锻炼,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与技巧,并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其次,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培养长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体育运动热情,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学习体育课程,学生加深了对于个人健康水平的了解,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不论什么阶段的体育教学,一致目标都是继承与发扬体育精神。学习体育中勇于拼搏、艰苦奋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

三、高中体育的教学特点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首先,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既要满足国家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实施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次,高中体育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对于体育学习普遍不够重视,这就要求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高中体育教学应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对于国家体育教学大纲在实际运用中要进行恰当删改。此外,要考虑到高中学生平时负担较重,合理地为他们安排课时和每节课的活动量。课时过多会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课时少,达不到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最后,高中体育教学要注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四、高中体育启发性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

虽然传统的教学经验为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指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总结出更多更先进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树立启发性的教学观念是高中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启发性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高中体育教师只有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才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动力,高中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在每堂课之前确立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课时的目标分解和强化,降低目标的操作难度,使之更容易实施。制定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应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率地掌握相关体育知识和技能。在实现既定目标后,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利于未来课程的学习。

(三)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

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科学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首先,要按照人体生理机能的活动变化,特别是人体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体育教学。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应遵循学习、遗忘、提高、运用的规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规律设计体育活动,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总之,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与遵循科学规律紧密相关。

五、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体育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对教学方式作出创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只有将教师启发性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才能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3篇

效果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启发 教育 探索

一. 设置兴趣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如果没有任何兴趣,那么学生对于学习就有非常多的盲目性。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通过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就能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增强学生自身的素质,开发学生的智力。

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及其衔接性,把课程紧密的联系在一块共同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易于理解新知识,使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能够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启发式教育关键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力,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来促进学生的增长。增强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己对学生的引导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在上课的时候,在启发点出着重交出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来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让我们的教学真正的做到启发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促进学生智力的成长。二.改编例题促进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渴望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例题的改编,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增强自身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增强自身对知识点的审查和分析。例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补充了一例,不能够受到教材对于我们的限制,我们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后,要根据自己上课所讲授的知识点给学生总结,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出示自己改编的题目。例如我们回归到上述所讲提到的分数与整数的运算,我们根据教材所指导的知识点可以改编一些题目让学生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并且得出分数和整数相乘,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做计算效果好得多。通过对于学生的实例教育可以使学生加深教育,增强自身的发展。

三.灵活机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去多思多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提出富于变化、具有灵活性的启发点,才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我们所要问学生的问题改编成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如:有一个宰相向皇上建言,又怕皇上责罚,他自己身上只有五个小圆点,而皇上身上有好多小圆点,宰相就请教皇上这些圆点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么多,皇上就说,这50个圆点代表本朝的兴衰,那么就可以问学生,皇上的圆点是宰相的几倍?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宰相说这到底是几倍,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之,用创意法教育理论去指导小学数学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新意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将显得更重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智力与潜力,增强学生自身学习的信心。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创意法教育理念指导小学数学教学也是摆在我们全体小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同样,我们要注重于学生的启发性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17期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4篇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理念,构建和谐课堂,传统音乐欣赏教学往往是按照以下教学模式来进行,由教师给出所要欣赏的曲目名称,然后介绍作者、创作背景,接着讲解作品曲式、内容、表现等,最后学生才聆听曲目。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有教师的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只是观众而不是主角,教师是绝对权威和中心,因此,传统的音乐欣赏只是被动的教学过程,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也就很难达到音乐欣赏课程应有的效果。因此,要增强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效,就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理念,尊重学生,构建和谐课堂。罗杰斯认为,教学中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中心,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一个开放、民主、自由的氛围中更富有创造性。因此,高校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应建立价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即一个能平等对话的人际关系。同时他还认为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会有身心的舒展,才会有思维的跨越与激越,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也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的平等交流,就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互相启发,碰撞出思想火花,创新理论知识,这样受教育者才能敞开心扉,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在非指导性音乐教学中,只有为学生提供一个促使他学习的环境,即创设一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气氛,建立一种没有威胁、批评,且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与鼓励的环境,学生才能承认自己而不怕别人笑话或讥讽;才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寻常的方式来运用他的思维与想象。也只有如此,在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才能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多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的态度会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正是隐性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这种积极心理暗示会产生一种积极力量,帮助学生成长。

构建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普通高校选修音乐欣赏课程的学生都非常喜欢音乐,但是课堂上往往却不敢发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了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罗杰斯的教学理论认为:创造潜能的发挥不仅受文化教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需要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凡能实现和保障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就是适宜创新能力和表现的环境。心理自由的环境是指一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气氛,心理安全的环境是建立一种没有威胁、批评,而且不同意见、想法都能受到重视、尊重与鼓励的环境。

首先,要创造多样化氛围。在音乐欣赏的课堂上构建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学习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一个富有“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学习空间。罗杰斯认为,“当我们停止从我们自己的评价着眼点去对其他人作出评价时,我们就在发展创造性”。因为评价总是一种威胁,总是会使人产生一种提防,这就会拒绝某些经验,就会迎合他人的要求,无疑这些东西对创造性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形成一个支持独特性、鼓励多样化的氛围,并及时给予强化,让学生的独特性表现应得到显著的强化,进而表现出更多的独创性,使学生不仅敢于表现而且善于表现。

其次,开展启发式教育。教师是启发式教学的主导,教师应当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问不但要满足不同层次认知能力的学生的需求,激发师生间的互动,而且要帮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如现在有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并疯狂地崇拜他,我们音乐教师不宜一味地排斥这种现象,而应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引导启发学生在欣赏他的音乐时多去发现一些隐含的东西。记得他有一张专辑叫《十一月的肖邦》,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周杰伦将它命名为十一月的肖邦,而不是七月的莫扎特或贝多芬呢?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业余音乐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他们又比较感兴趣,能充分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最后,应鼓励异类思维。创造性精神是在鼓励中培养起来的,无数的创造事例证明,创新精神往往是从标新立异开始的。爱因斯坦正是由于敢于“标新立异”地去追逐一束光线,才创立了相对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文化刺激作用于学生,容纳不同的观点、兴趣、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允许学生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观点的表现。比如在学习音乐的速度、力度与人的情感表达的关系时,通常老师在欣赏完若干乐曲后会说,快速的乐曲一般表达欢快的情绪,缓慢的乐曲一般表达忧伤的情绪。然而,有学生却会反问一句:快速的乐曲能表达忧伤的情绪吗?反之缓慢的乐曲能表达欢快的情绪吗?这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带领他们一起思考:这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等等。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会学音乐”,形成和谐师生关系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5篇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不仅能够带给儿童快乐,而且能够发挥儿童的想象力,满足儿童一定的求知欲望,并能培养其审美情感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动画片作为儿童的“小伙伴”,对儿童绘画的启发性更是不容忽视的。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儿童都有一种要画图画的天生欲望,这种练习就可以给他们快乐,他们的想象就可以从这种感觉的双重动作得到激发。”图画是儿童对认知的一种自我表现,是儿童自我情感的一种宣泄,更是富有价值的艺术符号。舞动的线条、绚丽的色彩、多样的画面形式、不同角色的性格设计及故事情节,都是构成动画片的重要元素,同时又是吸引儿童的视觉符号,是对儿童绘画具有启发性的载体。

一、舞动的线条

线条作为一种艺术造型语言,有表现明确、坚强、稳定的直线,还有表现柔软、富有弹性和速度感的曲线等。不同形态的线条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动画角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们在动画造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如《大闹天宫》《花木兰》中,那如流水般流畅的线条征服了无数观众的眼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7年,法国鲁奎在《某个儿童的素描》一书中,提出了儿童绘画的内在智力模型假说,把儿童绘画分为4个发展阶段:潦草的乱画阶段、残缺的现实阶段、理性的现实阶段、视觉性的写实阶段。从涂鸦到写实都离不开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断成熟,从绘画线条中可以寻到他们的成长痕迹。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画片,其对儿童绘画时的线条运用及其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迪士尼动画中那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画角色,如白雪公主、米老鼠和唐老鸭、花木兰等等。再看国产动画《大闹天宫》《九色鹿》等,一个个用线条画出来的运动、柔美的曲线赋予了角色灵活的生命,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低龄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在观看影片时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简单的意识性绘画,如圆形的头、半圆形的耳朵、长方形的身体等,这些简单的由线条组成的几何形体,启发儿童自觉地形成概念意识,并能够将自己的认知反映在画面上,即他们的成长痕迹。动画片这一迎合儿童喜好的影视艺术,再加上家长、教师的指导,对于启发儿童对线条绘画的认知以及合理运用,具有直接有效的作用。

二、绚丽的色彩

儿童处于发育阶段,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刺激对他们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动画片作为集视觉、听觉及运动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儿童的感官进行有效刺激。《喜羊羊与灰太狼》《海底总动员》《天线宝宝》等动画片为什么会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呢?不仅仅是由于简单的线条,有趣的故事情节,其中绚丽的色彩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胆运用对比色,使动画片色彩丰富,刺激并满足了儿童的感官需求,儿童在观看影片时,不自觉地被其吸引并储存在脑海中,当绘画时会将其提取并运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恰恰为此提供了便利,当儿童绘画涂色遇到困难时,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影片中的梦幻色彩再结合生活实际的观察,不但启发了儿童如何搭配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加绚丽,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及强化其知识储备,从而促使他们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三、多样的画面形式

主次、疏密、均衡、精简、呼应等手法对于画面构成的形式美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动画片《三个和尚》,一个和尚为主,两个和尚形成对比,三个和尚形成三角式构图,稳定而呼应。其实形式美法则蕴含在每部影片、每张原画中,近大远小,主次对比,疏密对比等,都是画面形式多样化的体现。教学中注意摘取形式感强的画面并进行讲解,让儿童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潜意识地识记画面组成元素及形式,这样当他们进行绘画时,适当地给予提示,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作品。

四、动人的故事情节

如果说流畅的线条、斑斓的色彩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动画角色,那么动人的故事情节赋予角色的将是生命。动画片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艺术,它能够帮助儿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知识,培养情感。

娱乐性的《猫和老鼠》,教育性的《十万个为什么》,英雄模范性的《奥特曼》等,都是让儿童百看不厌的影片。这些影片的故事情节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反映在儿童的绘画中,就是令作品的主题性加强,启发儿童给予画面中的角色以一个个不同的身份,加上背景环境,从而形成一幅具有故事情节的完整的图画,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的画面情节组织能力及认知反馈能力。

五、结束语

富有弹性的线条、绚丽夺目的色彩、形式多样的画面,再加上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这些动画片的重要组成元素,都对儿童的绘画学习起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动画片以一种愉快而轻松的形式对儿童进行着启发式教育。在当今科技发达、媒体传播形式多样化的社会,我们应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慎重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动画片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动画片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启示性范画 幼儿 创作力

幼儿美术教育是儿童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美术启示性教学方法,让孩子从感性和理性方面认识和学习内容,有效调动孩子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最终实现创造力开发的教育目标。创造力是灵魂,美术需要想象和创造。这些特性决定儿童创作应该从儿童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体验出发,才能使儿童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造福社会,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孩子从入学到参加工作后,普遍存在严重缺乏创造力的问题。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自身长期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主要是教育中缺乏创造力开发导致的。

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技法。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1]。很显然,当下孩子所受的教育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国内学校教育现状是重点强调“规范”而不是“个性”。以教师为主导,按照成年人的概念程序,把技术作为重点、难点进行教学,必然步入单纯临摹教学的歧途[2]。这种做法与艺术创造性宗旨是相悖的。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一临到低”,完全束缚孩子的手脚;或者“彻底放手”,在老师仅仅三言两语就袖手旁观,不进行有效引导的情况下,让孩子创作。孩子如被突然抛入天空的雏鸟,是飞?是爬?茫然失措,何谈飒爽地飞翔?

当然,笔者深知,学校教育方法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教育途径更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呢?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笔者认为,学龄前儿童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可以充分弥补当前学校教育开发孩子创造力欠缺的不足,而这种教育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幼儿美术启示性范画教育。

1.启示性范画教学符合当前幼儿绘画教学要求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提出,“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现状,展开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绘画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注重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使幼儿主动地感受美、表现美,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2.启示性范画在幼儿年龄阶段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时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脑机能的可塑性极强,发展潜力巨大。五岁幼儿的脑重可达成年人的95%左右[3]。著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启示性范画无疑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手段。因为孩子们认识世界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通过想象力,虽然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十分幼稚,却是成年人无可比拟的闪光点。因为在幼儿接受启示性美术教育过程中容易诱发其想象力,无论是意愿画还是主题画,幼儿都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表现出来。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正值4~6岁,是幼儿试图期阶段,是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进行启示性范画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独创能力,这种能力是孩子将来进行创造性工作时源泉,让孩子受益终身。

3.启示性范画在幼儿范画教学中的应用

启示性范画是启发和引导孩子思路,有效进行创作(命题画、想象画、设计创作)的途径。根据这一教学思路,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一些启示性范画方法进行教学。

(1)动画片导入法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通过欣赏动画,感知绘画对象的基本特性。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等都是夸张的、具体的,有助于幼儿发现事物的显著特点,使幼儿感知事物的动态特征。教师应结合作品,将创作体验、构思方法、制作过程及技法详细讲授给幼儿,引导孩子触类旁通,扩展成新的思维,让孩子逐步学会创作和设计方法。完全可以用来开拓孩子思维,而且是引导孩子发挥创造性才智的有效方式。

(2)主题活动结合法

采用主题活动,与班中主题活动相结合,教师鼓励幼儿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资料,引导幼儿欣赏同一事物不同形象、姿态的图片、资料,刺激幼儿视觉感受力,帮助幼儿体会同一类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同一类事物不同姿态的画法,提高幼儿绘画表现力,为幼儿自由绘画奠定基础。

(3)自然、人文艺术欣赏

教孩子用心感受美,自然景观、人文艺术实物其实是最好的启示性范画教材。经常带幼儿接触这些,往往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创作热情。老师们平时可以拿一些名画册或优秀绘本插图让孩子欣赏,还可以带他们参观画展、花展等。直观整体地欣赏作品。老师的作用并非“教”幼儿画,而是激发幼儿对事物的真实体验,引导幼儿在强烈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真实表达[4]。以渗透方式给予他们“美”的启迪,才是孩子们学会观察和启发幼儿绘画最有效的途径。

4.启示性范画在具体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初期对幼儿进行启示引导时,有许多具体元素如天气、周围气氛、情绪,甚至绘画工具等影响着引导效果,需要不断从实践中摸索解决。如绘画色彩:有资料表明,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启示性绘画时不要一次给予他们太多颜色选择,这样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过于单一的颜色极容易让幼儿失去创作兴趣。根据笔者经验,可以先让孩子用单一的颜色作画,再慢慢过渡到多种颜色,教师们应经常引导孩子比较不同颜色的明暗、冷暖,增加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诸如此类。因此,如何更科学有效地运用启示性范画,需要广大教育学者和幼儿教师们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美]黄全愈.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孙永惠.美术教学不宜从临摹入手.美苑,1985(3).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儿童发展;神经可塑性;大脑;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0-0047-06

人的大脑是一个高度动态变化的器官,其功能和结构会根据环境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古希腊哲学家Heraclitus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事实上,由于脑的高度动态性变化,我们也不可能两次观测到同样的大脑。神经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指的是神经系统改变自身结构以不断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神经组织的正常发展和成熟,新技能的获得,以及在神经系统受损、感觉能力被剥夺后的代偿等。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脑功能的发育及其成熟需要解决“脑如何与外界经验世界相协调”以及“脑内信息传导如何加速以提高信息通道效率”的问题。前者主要通过突触修剪(synaptic pruning)的过程来解决;后者则主要通过神经纤维髓鞘化(myelination)的过程来实现。而突触修剪和髓鞘化都是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可塑性的典型反映。“成熟论”观点认为脑发育主要是基因的展开,这一观点极大地低估了经验在塑造脑的精细结构与功能上的巨大作用。虽然在大脑皮层突触生长的早期,经验预期性过程占主导地位,但在突触发育的后期,经验依赖性过程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神经可塑性这种大脑功能与结构再组织机制,使得儿童在学习和经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其认知、情绪和思维能力。本文将论述神经可塑性在脑的不同层次上的反映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神经可塑性的特点,并探讨脑的可塑性研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不同层次的神经可塑性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经验和发育程序的交互影响,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表现出可塑性的特点。神经可塑性对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神经可塑性的表现大体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分析:宏观脑功能的结构重组,细胞水平的神经可塑性,以及分子水平的神经可塑性。

1.整体回路水平的神经可塑性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组织在发育过程中逐渐成形,但是大脑具有重组这些功能组织的潜力,并能在经验的塑造下改变其结构。例如,加强手指的灵巧性有助于提高小提琴演奏者的技巧。若增加练习频率,不但可以再造肌肉和腱等外周组织,而且能改变脑部控制手指运动的神经结构,以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灵巧性。实验显示,长期练习会导致皮层的功能重组:小提琴演奏者左手握弦,因而与左手对应的脑内手指代表区发生的扩张式位移可达0.5―0.7cm,而拉弓的右手则无显著变化。并且在13.岁(青春期)之前开始常规练琴者的皮层功能重组最显著。在此年龄之后才开始练琴的人虽然其大脑皮层功能重组的幅度较前者小,但仍可达显著水平,这表明神经可塑性在青春期后依然存在。

大脑对听觉刺激同样表现出神经可塑性,例如.非专业音乐人士对钢琴音调和平滑音调的反应无显著差异,而专业音乐人士(特别是9岁前开始常规训练者)脑部的钢琴音调代表区则是平滑音调代表区的1.25倍。

对视觉皮层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种可塑性的存在。Wiesel和Hubel利用动物做实验,证明了出生后眼优势柱的可塑性。正常的猫双眼通过外侧膝状体投射到视皮层第Ⅳ层的传入神经末梢各占一半位置;而在单眼剥夺(将初生小猫的一只眼缝合)若干天后,被剥夺眼占据的位置减少,而另一只眼则占据了70%―80%的位置,且这一变化是永久的。两眼除了发生外侧膝状体竞争视皮层第Ⅳ层细胞的突触之外,在从视皮层17区向高级皮层传导时也不断发生竞争。这种空间竞争导致视皮层眼优势柱的改变,从而使被剥夺眼成为弱视眼。他们对初生猴子所做的单眼剥夺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2.细胞水平的神经可塑性

细胞水平的神经可塑性主要表现为突触的可塑性.包括突触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修饰。其主要变化包括突触前修饰、突触后修饰、突触前或突触后结构的可塑性等。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变化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神经的损伤和修复以及学习、记忆等多种脑功能。此外,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大脑中新神经元可以不断形成。

(1)突触形态上的修饰:神经元超过95%的兴奋性突触在树突棘上。个体在早期发育过程中,树突和棘生长迅速;到了成年时期,树突和棘仍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可塑性。研究发现,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影响大鼠的脑大小、皮层厚度、神经元大小、树突分支、棘密度、单个神经元上的突触数、胶质细胞数和神经元形态等许多参数。

(2)突触功能上的修饰:Donald Hebb于1949年在著名的《行为的组织》一书中提出,如果神经细胞A的轴突足够靠近细胞B并能使之兴奋,而且细胞A重复或持续地刺激细胞B,那么在这两个细胞或其中一个细胞上必然会出现某种生长过程或代谢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使细胞A激活细胞B的效率有所增加。Hebb指出,神经细胞间的联系会因持续的刺激而增强,这一假设由于LTP(长时程增强)现象的发现而得到了证实。

(3)新神经元的生成:过去研究者普遍认为成年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神经元的丧失是永久性的,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成年哺乳动物脑中仍然保有一群具有增生能力并能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的前体细胞――神经干细胞。侧脑室附近的室管膜下区、海马和齿状回是神经干细胞最集中的区域。有证据显示,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目的大脑中的嗅球、海马结构乃至额叶皮层和颞叶皮层,都可能产生新的神经细胞。这一生成增加了大脑的神经可塑性,特别是涉及到学习和记忆功能。受伤大脑的神经细胞生成速率显著加快,有助于皮层的更新和功能的恢复。

3.分子水平的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的本质还可以追溯到调控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著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家Iohnson教授指出,脑发育并不仅仅是一个展开基因图谱的过程,也并非只是一种对外界输入的被动反应,而是在分子、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一种活动依赖性过程。基因、脑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交互的影响。  除了NMDA受体、AMPA受体、一氧化氮、谷氨酸等与LTP密切相关的分子以外,大量研究还发现神经可塑性在基因和分子水平上与即刻早期基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a-CaMK II、酪氨酸激酶、神经细胞黏附因子、

神经颗粒素、神经元突起局部合成的蛋白质、神经营养素、突触素和细胞因子等都密切相关。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神经可塑性

我们可以将神经可塑性解构为两个阶段:发育可塑性与成年期可塑性,即在脑发育时期的可塑性过程(大概为个体生命的前二十年)和发育完成后的可塑性过程(此阶段大脑仍具有变化的能力,但其方式却不同于儿童大脑的变化)。

1.发育可塑性

经验对脑的影响力在生命之旅中并非是恒常的。当脑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时,它对经验的敏感性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的概念。对于塑造未发育成熟的脑的功能性特征,经验的影响力通常特别强大。许多神经连结都会经历一个发展期,在这段时间内它们在经验的驱动下进行修饰的能力要比成年期强得多。下面是几个典型的发育可塑性研究案例。

(1)sur和Leamey报告了将动物幼仔的听觉皮层改造成视觉皮层的奇妙案例。正常视网膜输入是经过丘脑外侧膝状体(LGN)到达视觉皮层的,而正常听觉输入是经过内侧膝状体(MGN)到达听觉皮层的。Sur和Leamey通过外科手术重建回路。让雪貂幼仔的视网膜投射经过内侧膝状体到达听觉皮层。之后对听觉皮层进行电生理记录时,观测到了典型的视觉反应――这些“听觉”细胞对视觉刺激表现出了方向选择性。

(2)Cheng和Merzenich报告了饲养于持续的中度噪音环境中的幼鼠表现出听觉皮层组构延迟发育的案例。他们发现,这些幼鼠脑部的听觉感受野与饲养于正常听觉环境下的幼鼠不同。当这些老鼠长到成年早期时,其听觉皮层表现得如正常幼鼠一般――也就是说,其听觉感受野尚未发育到成年模式。可见,早期发育过程中异常的听觉输入会延缓听觉皮层组构的成熟。因此可以推测,早期生活环境中的持续异常听觉输入(如高度噪音)也可能造成儿童的某些听觉和语言能力发育延缓。

(3)人类立体深度知觉的发育有赖于眼优势柱(OCUl~dominance columns)的发育,如果双眼没有正常配准,或是不能共同移动(转向运动),那么支持立体深度知觉的眼优势柱将不能正常发育。如果这一状态不能在4―5岁(突触数目开始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之前得到纠正,儿童将无法获得正常的视觉功能。可见,在敏感期内原始视觉系统的正常视觉输入对于双眼视觉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2.成年期可塑性

传统观点认为,一旦脑发育完全(在青春期结束时),其由经验所塑造或从创伤中恢复的能力就大大受到限制了。然而这种观点近年来被了――“成年期可塑性(adult plasficiW)”研究在神经科学领域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体感、视觉和听觉皮层一直到成年期都具有很好的重组能力。下述的几项脑成像研究揭示了成年期可塑性的存在。

(1)Draganski等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扫描(flARI)发现,经过三个月时间学习杂技的成人,其大脑的中颞叶双侧脑区和左侧后内顶沟的神经激活增强,而当他们停止杂技表演三个月后,激活减弱。此外,在杂技表演和脑活动变化之间还存在着剂量反应效应(dose/response effect),即表演越多,其脑激活增强也越显著。

(2)另一个关于在经验的诱导下成人的记忆相关神经结构发生变化的例子是“伦敦出租车司机研究”。Maguire等对擅长巡回于伦敦各街道的出租车司机进行结构性磁共振扫描(MRI),结果发现,这些司机的海马后部(该脑区被认为是空间表征的存储位置)的体积比普通人要大,且与司机的经验丰富程度存在正相关。

(3)丰富的活动对成人的脑功能同样有影响作用。Colcombe等研究发现,适应有氧运动的老年人或先前不适应但接受了有氧训练适应的老年人,在执行功能测验中的成绩比不适应有氧运动的老年人要好,且在额上回、额中回和顶上小叶表现出了与任务相关的活动增强,前扣带皮层活动则有所减弱,而这些脑区都与注意控制有关。这不仅说明了上述脑区的可塑性可延续终生,也揭示了丰富的活动能给脑功能的发展带来益处。

3.发育可塑性与成年期可塑性的差别

在分子学水平上,我们可能会认为可塑性背后的过程(如突触结构的神经化学变化,轴突生长或新树突棘的发芽等解剖变化)在发育中的脑与发育成熟的脑之间并无区别。就像细胞机制一旦正常运作,就不会因个体的年龄而有所不同,同样地,由复杂环境反应所造成的新树突棘的发芽也与脑的年龄无关――并且树突功能变化背后的分子事件也可能是非常类似的。然而,发育中的脑与成人脑的可塑性过程仍然有一些基本的差异:

(1)在生命早期与生命后期的可塑性过程中,局部的细胞、解剖特点与代谢环境是非常不同的。相比成年脑,新生脑拥有多得无可计数的神经元和突触,其中大部分仍未专属于特定的回路或功能。因此,当轴突朝向目标生长时,在新生脑与成年脑中需要穿越的“地形”是非常不同的。同样,修饰早已成形的突触较之将突触首次安置于一特定的回路也是非常不同的。

Carleton等研究发现,成年期生成的神经元(如出生后衍生的神经元)与出生前或围产期生成的神经元其电生理特性的发展是不同的。如,晚生成的细胞的放电活动直到细胞接近完全成熟时才能被观察到,比早生成的细胞要迟。研究者认为.这是为了保证晚生成的新细胞不会干扰到已经存在的回路,除非已经预备好成为该回路的一部分。这足以描述发育中的脑与已发育的脑的神经可塑性的根本差异。

此外.Gould发现,出生前生成的神经细胞其数目在发育过程中非常稳定,只随着衰老有微量的减少;而成年后生成的神经细胞倾向于大量生成却短暂存活。如,成年啮齿类动物的齿状回总共拥有约l,500,000个细胞,但每个月新生成的细胞有约250,000个。

(2)发育可塑性与成年期可塑性之间的差异也存在于系统或行为水平上。如,婴儿神经回路发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为某些行为服务的。然而,在成人中这些系统早已存在,只是为着一个不同但相关的目的而简单地重构,诸如获取第二或第三语言。因此,第二语言学习事实上可能与第一语言学习有本质的不同。对前者而言,“脚手架”已经搭好,而后者则无(不管在出生时已存在何种获取语言的准备)。自然地,第二语言学习可能涉及回路重组或将已经存在的神经回路向一个新的、相关的领域延伸,而第一语言学习则涉及新回路的构成。

那么,“发育”和“可塑性”之间是否真的存在差别呢?发展心理学家对跨越年龄的行为变化背后的原理很熟悉;而神经科学家也意识到在行为变化背后可能存在的分子、解剖、生理和神经化学的变化。差异在于我们往往将可塑性视为终生拥有的品质,而将发育视为发生在生命前二十年中

的事件。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贯穿整个生命的可塑性过程与只在生命的前二十年运作的发育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三、神经可塑性研究的教育启示

受教育与学习是儿童建构脑的重要经验。教育者需要深入了解脑的可塑性知识,以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基于脑的教育”(brm‘n-basededucation)。

1.基因、经验与脑的构建

研究已发现,基因、经验与脑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的交互作用,并且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交织成有机的整体。这种对儿童发展的理解显然比传统的“Nature-Nurture”(先天与后天,或遗传与环境)的认识更为深入。有关基因与脑交互作用的论述较多。此不赘述。

(1)经验不只是单向作用于大脑,也被个体生活环境的特征所确定,例如,个体所置身的语言环境,他所拥有的被照顾的经验,环境所支持的认知挑战类型等等。因此,教育者必须意识到,经验不仅仅是环境本身的一种函数,而且是一种环境与发育的脑之间复杂的双向交互作用的产物。

(2)经验与基因之间有重要的相互作用。有两个例子可以证实:①Francis等的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联合交叉养育的作用一定归因于非基因因素,这反映出经验对基因表达的巨大影响。②Turkheimer等考察了7岁孪生子的IQ,结果发现IQ的遗传性是社会经济状态(SOCl‘Oeconolnlcstatus,SES)的一个函数,呈非线性变化。这样,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孪生子,很大一部分差异可以归因于环境因素,而这一效果反映在富裕家庭的孪生子身上,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可见。环境在调整和调节基因对行为的作用中影响强大。

(3)脑的相对成熟度会影响经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区域成熟的速率不同。当一名幼童面对他(她)的大脑尚无法加工的信息时,他(她)显然无法像那些能力更强的年长儿童那样获取相同的经验。尚未发育成熟的脑更易受较为基础性的环境特征的影响,如有图案的光线或言语训练:而当脑发育成熟并可以随着经验而变化时,环境中更具体的特征开始对它产生影响。早期教育工作者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当儿童的脑在不断发育时,特别是在早期发育阶段,同样的物理环境可能导致非常不同的经验。

总之,脑的某些特征在个体之间或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会戏剧性地有所不同。由于经验是脑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教育者对于儿童经验的科学描述必须包括其背景、发育阶段、脑的状态以及该个体的某些特定经验。同样,当研究者分析儿童的经验时也必须考虑到以上这些变量的变异性。

2.朽木可雕――脑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我们知道,儿童发育过程中脑的可塑性程度会因领域而变化(如视觉功能与认知功能),会因时期而变化(如不同领域发展的敏感期长短不一),还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变化。而个体差异这个成分是最难捉摸的。不管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还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都是希望不要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某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而今天教育界或多或少存在的歧视差生、歧视弱势群体、歧视特殊需要儿童和“贴标签”现象,都是无视儿童脑的巨大可塑性的表现。例如,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AS)是一种神经发展,与自闭症同属广泛性发育障碍谱系疾病,其病征包括社交困难、沟通困难以及固执或狭窄的兴趣等。但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如布莱姆・科亨,虽然在社交上存在障碍,却发明了让网友万分热爱的BT下载软件。因此,只要教育者别具匠心地“因材施教”,即使是人“朽木”般的脑,也可能雕琢成“美丽的艺术品”。

3.一日之计在于晨――抓住敏感期的机会窗口

许多脑成像研究证实,先天失明的个体在阅读盲文(Braille)或运用其他触觉辨别功能时,视觉皮层出现了激活现象。而Sadato等在对盲文阅读者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在16岁以后丧失视力的个体,初级视觉皮层(V1cortex)的激活消失,而那些在16岁前丧失视力的个体却存在这样的激活。也就是说,16岁之前的盲文学习使得盲人的视觉皮层得以重构,从而能处理触觉信息;但16岁之后才学习盲文的人已无法重构视觉皮层的功能。这些发现印证了视觉功能发展存在敏感期的理论。

语言习得同样存在敏感期。对芬兰早产儿进行的ERP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其元音听觉认知已经可以诱发失匹配负波(MMN);到12个月大时,婴儿对母语中元音的MMN反应已类似于成人,但在6个月时与成人的反应模式仍有所不同。这说明针对母语音素的神经痕迹可能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6-12个月内,因此在这段时间内需要让婴儿多暴露于标准母语的刺激中,且尽量避免外语的干扰,以帮助婴儿建构起高效的母语语音加工回路。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有人认为忽视早期教育就是对儿童的“智力”。使许多天才的种子发展成庸人,这不无道理。很多人认为儿童尚年幼,来日方长,只要入学以后好好教育即可。珠不知往往因此而无意间错过了儿童脑功能发育的敏感期,即教育的黄金期,对儿童的智力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关于儿童养育方面的研究表明,优质的早期教育有助于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并促进其认知、语言、智力和社会技能的积极发展。虽然我们对脑生长或神经发育与高质量的保育与教育之间的确切本质联系还有待于不断深入地研究,但早期大脑发育的敏感性与关键性已经毋庸置疑地决定了所有儿童拥有良好的早期学习经历的必要性。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28-01

一、“启发式”教育的本质特征

启发式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活动的主体,这也是启发式教育主体性人本观特质的体现。它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引导和保护学生的自主、创造等能动性,促进学生主体性,从受动性、依存性和模仿性向自主、创造等能动性方向的转化。它具有主动解决和分析客体的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功能。“启发式”教育的本质特征有着如下几点:

(1)启发式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通过启发式的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自主学习的结果加以深入理解并发展,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2)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过程为充分展现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和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与结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非认知从而达到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两者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相互统一。

(3)启发式教育以“启情诱思――发问尝解――释疑激创”作为基本模式,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让课堂的气氛更活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教学方法充满感性的思维。

二、“启发式”教育模式在舞蹈编导中的重要性

“启发式”教育发展到如今,不仅有着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又包含了现代教育的成果,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启发式”教育作为典型的现代教育观,主要体现是人的主动性。首先,“启发式”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在现代舞蹈教学中,教师们已经不再沿用传统的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希望学生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多的是要有着自主选择与独立学习、创作的能力,这种全面性对于一个舞蹈编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启发式”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思维。舞蹈本身有着独特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吃苦受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酸甜苦辣的滋味,并将这些生活感受运用到舞蹈编导中去,却是现代舞蹈教育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启发式”教育能够提升舞蹈编导的科学性。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就需运用启发式教育来完善舞蹈编导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让舞蹈编导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启发式”教育在舞蹈编导中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育模式――“状态”的运用

启发式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创造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富有活力的场景,将学生带入某一情境中,让其思绪深入其中。情境情感启发教学形式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情感情绪状态的掌握与投入。所以,情境情感启发教学形式就成为了如何培养学生“状态”投入的必然教学形式,这一环节的实施也将为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结合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不过这种教育方式的前提,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赏识能力,否则难以将生活中的事物准确的用情境表达出来,而且无法准确的撷取自然界的景色。其次,采用具体实物而忽略某一背景来创造情境。这种启发式教育将重心放在了实物上,而将背景弱化来演绎情境。在进行创设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可选择从心理暗示出发,把教学环境布置好,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为了创造具有激励性的情境,可以将练功房布置成为表演的舞台,同时配以舞台灯光和音乐,营造一种独有的气氛,让学生充分的进入这种状态之中。在不同的环境下,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激发,自然会自主的融入到情景中。

(二)启发式教育模式――“创意”的运用

“创意”启发教育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观察体验和发现创造等行为,通过这些行为,使学生在独立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来发现问题和获取知识,产生创意。概括地说,是指在舞蹈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或其他资源自觉地自主地探索,从而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的再创造。

创意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们产生创意,就要让学生们融入自然之中,培养他们对万物浓厚的观察兴趣,通过生活中的感悟激发出人的灵感。这样的观察与思考其实是密切关联着的。比如:孙红木的作品《养蜂小妞》,就是通过观察养蜂人的一天受到启发后而创作的,舞蹈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她运用的创意之所在,她把养蜂小妞的帽子上设了一个机关,当小妞在蜂箱间翩翩起舞的时候,拉动了机关,帽檐周围瞬间垂下了一帘铁丝,铁丝上拴着“蜜蜂”,从舞台上看,还真像是蜜蜂围绕着小妞共舞,这就是通过观察生活,从中得到启发,并且这种启发,是从书本里、课堂中所学不到的。通过这种方式,会积累更多生活的经验,对这个世界有着更新的认知和灵感,加以加工,可得到了我们常说的“创意”。

(三)启发式教育模式――“动作”的运用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9篇

女性学是从人类的性别差异出发,探讨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跨学科性、鲜明实践性、突出性别平等的价值理念等特点。卫生类学校的职业教育是使学生获得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是为社会进步输送发展型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将女性学融入护生职业教育是为了探索其在护理女生沟通力和适应力培养、正确自我定位中的作用及对就业成功率的影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就业率、海选面试成功率等有无差异及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2006年进校学习的中职护理班女生91名,平均年龄(18.7+0.73)岁。分成下列两组:第一组为试验组,运用女性学融入职业教育的方法,第二组为对照组,运用常规职业教育方法。

1.2方法随机抽取中职护生进入第一组试验组,运用融入女性学的职业教育。授课内容参考护理专业就业指导、各高校女性学课程等内容,形成适合卫校学生特点的系列课程,每周两课时在班会中完成,为期三年。第二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职业教育,在最后一学年进行面试前就业指导。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三年职业教育后两组学生的社会工作参与能力、总就业率、良好就业率(与二级乙等级别以上医院签协议的就业率)、海选面试成功率(指学校统一组织学生报名参与各医院面试,医院统一安排时间地方进行筛选后,面试合格并签录用协议的学生概率)。比较运用两种方法的效果有无差异。

2结果

2.1社会工作参与能力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第一组参与过社会工作并负责某个学生工作部或干事的有12人,占25.52%。第二组有5人,占11.36%。2.2总就业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第一组总就业率高于第二组(X2=4.79,P<0.05),有统计学意义。2.3良好就业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第一组良好就业率高于第二组(X2=12.46,P<0.005),有统计学意义。

2.4海选面试成功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第一组海选面试成功率高于第二组(X2=5.56,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女性学融入职业教育对就业率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3.1.1正确自我定位,树立可持续发展职业观根据护理专业特色、中专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方式,将女性学与职业教育进行结合后组成一门系列课在班会中试行。内容包括:社会性别与成才、女性心理与自我认知、女性法律案例与自我保护、女性卫生与保健、女子礼仪与职业素养、女性与美学、自我定位与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学生参与学校、班集体社会活动、课后查阅资料、模拟现场、实战演练等,通过实践活动感悟与运用理论知识。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正视中专学历,客观认识自我、了解自身优劣势,尽力做事、平和面对成败。在择业时正确定位,不好高骛远,将自身实际与职业规划结合,以发展的眼光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用成功道路上的女性事例自我激励,选择继续教育提高、塑造自己,为走向成功、创造高质量生活打好基础。

3.1.2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礼仪审美80%以上的医疗投诉是因医务人员与病人或家属缺乏良好沟通而引发。护理人员缺乏人文精神,在工作中不会主动进行人性化护理。适当增加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给予护理心理学、美学等内容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将心比心、善解人意地为人处世,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增加学生礼仪知识,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和追求,从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谈吐举止礼仪。有利学生参加面试时的综合素质考评,更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社会和谐指数,为社会输送高素养高技能人才。

3.1.3强化沟通应对,重视实战演练女性学有鲜明的实践性,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容应对踏入社会的诸多困惑,学会建立伙伴型和谐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学生会、团委、联席会、生活园区、社团等部门学生工作,认识团队协作、社会诚信的重要性(见表1)。在社会活动锻炼中,学会沟通技巧、提高处事能力,加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冷静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丰富业余生活、寝室活动灌输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待人宽容随和,学会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与理念,挖掘个人不同方面潜能。在班会等第二课堂上进行模拟面试、讲解技巧与操作演练,开阔眼界、减少怯场心理,提高对自己不熟悉环境的应变力和适应力。

3.2创新职教——女性学融入职业教育的意义我国在200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提出将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作为重要目标。对护理女生开展的职业教育内容中融入女性学,可以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更贴近专业学生。帮助拓展学生的视野,填补性别盲点,提高性别意识,使更充分调动内容的主体性去积极参与,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会意识到自立的重要性、在努力中实现自我发展和价值,而不会成为以迎合男人为谋生方式的依附型女性,面临自身价值和婚姻理想失落的双重风险。同时女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等能帮助训练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情感处理能力,有利青春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同时有利于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预防抑郁、焦虑和社交焦虑障碍等。提高社会交往、沟通能力技巧使学生在择业时以自信、自强、诚恳的态度面对招聘单位,提高录取概率(见表2)。

3.3对中职护生教育者的启发

启发性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个性发展;创新

Abstract:In this article,I materially and ideologically demonstrate the scientificalness and necessity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with the thought of seek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from Huang Yanpei and get the implications from this thought, in order that we can get enlightenments o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who are distinctive,innovative,socially adjusted and most contributive for society.

Key words:Huang Yanpei,vocational education,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innovative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教育家。他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提出者和践行者。他穷其一生精力研究职业教育、对比国外职业教育、立足本国的实际,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展需要的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职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重点探讨黄炎培先生“谋个性之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一、黄炎培“谋个性之发展”职业教育思想的背景

(一)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有两个理论基础:

一是当时的教育救国论。面对当时中国的积贫羸弱、人民的穷困不堪。众多的仁人志士都在积极的寻找救国之道。教育救国论就是当时爱国思潮中的一支、当时涌现了大批的爱国主义教育家,践行各种教育理论、探索救国之道。黄炎培先生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家,也对教育救国抱有坚定的信仰。“吾辈宜十分信仰教育为救国唯一方法,而全以全力注重之”。

二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当时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潮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黄炎培先生在寻求教育如何救国的答案中,从实用主义中觅得了曙光。“欲求学校教育之见功,教育主义必注重实用而后可”,“实用教育主义产出之第三年,谓是职业教育萌生之第一年,可也”,“语以抽象的实用教育,不若语以具体的的职业教育之警心动目,而职业教育之声喧腾众口矣”。

(二)“谋个性之发展”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黄炎培先生的创办职业教育的最终宗旨就是履行其教育救国的信仰。在经过摸索和对照后他认为职业教育可以使民强国富、是适合的救国之道。

在1916年,黄炎培先生发表了一篇对比东西教育的文章,直言出中国教育的弊端。“彼之教育取自然,而吾取强制;彼之教育,大都取个别,而吾取划一也;彼之教育,最重改造,而吾惟重模仿也;彼之教育,最重公众、而我惟重一己也”。

中国教育存在的这种强制划一、重模仿轻创造、顾自己轻公众的弊端,深深的刺痛了黄炎培先生的神经,他认识到现存的教育压制人性、抹杀创造力,只能培养出呆板的不敢创新的自私自利的一群人。所以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中,也时刻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解决这些弊端。

在研究职业教育20年后,黄炎培先生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四个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其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

二、“谋个性之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一)“谋个性之发展”的内涵

关于黄炎培先生所指的个性的定义,黄任贤教授从心理和教育哲学两个方面进行过总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性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动机、需要、情感、兴趣、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倾向的特征,它是与人的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作为教育哲学理念的个性,意义更为广泛,它是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是富有个体特色的品德、智能生理素质的集中表现,其本质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联系到黄炎培先生的对教育的问题的思考,我觉得更应该偏重于从人如何使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这个角度来考虑个性的内涵,个性应该是主要是指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而所谓个性的发展,就是指用一些是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个人而言,是自我实现;对社会而言,是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最大的推动作用。

(二)“谋个性之发展”的意义

对个人而言、是自我实现的最佳途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满足就必须要考虑到每个人自身的个性需求,量体裁衣,这样才有可能让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对社会而言,是社会和谐、生机勃勃的有利保障。社会是有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的个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必然就会减少,人们做事的积极性就会空间提高,使整个社会表现出勃勃的生机。

对国家而言,有利于国富民强、从而实现其教育救国的理想。个性得到发展以后,社会和谐、生机勃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解放,必然会提高生产力,使国家富裕和强大起来。

三、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黄先生“谋个性之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种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的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一)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应该树立教育兴国的理念。

黄先生的“谋个性之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有个伟大的根基。就是他一生坚持的教育救国论。正是因为这个伟(下转第103页)(上接第19页)大的根基,所以“谋个性之发展”的教育思想就有了发展的方向、空前的动力和矢志不渝的信念。而这种强大的教育兴国的教育理念正是当代职业教育中所缺失的。

当代的职业教育存在的脱离社会实际谈职业、脱离信念支撑谈个性、脱离动手实践空谈理论使职业教育似下无根系,上无方向,在空中悬浮着、迷茫着办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教育。当代职业教育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而从黄先生那里我们可以晓得我们必须的有一个强的教育信念,支撑我们的职教教育精神和职教教育发展和改革。黄先生所在的时代整值民族危亡时刻、赋予教育的使命是教育救国;而我们这个时代却是民族发展崛起的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是教育兴国。当代职业教育中也应该从黄先生得到历史的使命,以教育兴国为根基,发展职业教育、思考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肩负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二)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应该注重入学前能力测试和职业指导

要谋个性之发展,如何操作是个很大的问题。黄先生在他的实践中提出应该用心理量表测出学生的能力倾向、然后据此让学生选择职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谋个性之发展”的教育目的。

当代职业教育中,应对学生入学前的职业能力测试进行的足够的重视、并不断进行职业指导。培养高质量的、适合社会、使学生个性得到发掘了的人才。唯此,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对自己、他人、社会、国家、民族都有意义的人才。

(三)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黄先生特别反对“强制划一、重模仿轻创造”的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个性得到发展,有主动探索谨慎、能创造的人,领导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的使命,完成教育救国的梦想。

当代职业教育中,依然存在的整齐划一的职业教育方式,在迷茫无根基的职业教育探索中,培养出了大批没有主动性、创造性的“熟练工”,而非“技工”和“工程师”。要完成这个转变,当代职业教育在首先建立教育兴国的坚强信念之后,应该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让学生试图提出自己对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造和改进,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勇于探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炎培.《东南洋之新教育》后编[M].商务印书馆.1918:105.

[2]黄炎培.《实用主义之真谛与一年间之实施状况》[J].教育研究.1915,(21).

[3]黄炎培.《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三年》[J].教育杂志.1917,(9).

[4]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J].教育杂志.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