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训班招生总结

培训班招生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定向班人才培养探讨

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教育中深受职业院校、企业与学生各方好评的办学模式。而定向人才培养(简称“定向班”)模式,是职业学校针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相关专业挑选优秀学生,组成以企业冠名的学习班,校企双方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充分共享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的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9年,华南地区唯一一家东风标致培训中心落户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揭开了学院校企合作的序幕。这些年,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先后引进了宝马、奥迪、东风本田、北京现代等汽车品牌,并在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培训中心,组建定向班。因此,做好校企合作定向班人才的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

一、多方面进行品牌宣传

笔者院校企合作汽车品牌很多,学生在选择时也有一定的迷茫,所以必须做好汽车品牌的宣传工作。

1.新生入学品牌教育

新生入学时,利用入学教育周组织班级开展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品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入学就了解学院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定向班(简称东标定向班,以下同)招聘时间及要求。

2.定向班组建前的品牌宣讲

由于学院东标定向班的培养模式为先培训后招聘。所以每期定向班在组班前要对所有下厂实习班级进行宣传。学院还会召开专门的品牌宣讲会,不仅邀请总部的老师参加,还邀请资历较深的本品牌服务经理和定向班的优秀毕业学生参加。特别是一些有励志故事的经理和毕业生,他们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榜样,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本品牌的信心。

全文阅读

培训中心半年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培训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工作小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培训中心在学院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原则,面向市场,努力拓展多元化办学途径,在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安全评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技能部和学教部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如下:

综合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共收入8万元(主要是房屋出租费、复印费、古泉校区食堂款),做好培训中心协调与管理工作。协调开班,服务到培训单位。

综合办下半年工作思路:

做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市场开发,配合各部门办好培训开班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技能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全文阅读

培训中心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培训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工作小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培训中心在学院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原则,面向市场,努力拓展多元化办学途径,在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安全评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技能部和学教部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如下:

综合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共收入8万元(主要是房屋出租费、复印费、古泉校区食堂款),做好培训中心协调与管理工作。协调开班,服务到培训单位。

综合办下半年工作思路:

做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市场开发,配合各部门办好培训开班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技能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全文阅读

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06年以来,辽宁省农广校以实施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为契机,对广大农民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累计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89万人,其中涉农专业学员占70%以上,占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量的18%。

一、提高认识,确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长远目标

1.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招生计划。2006年以来,辽宁省校结合实际,每年都在中央农广校下达的“百万中专生计划”指标之上再增加20%的招生数量,按各市、县农业人口的万分比下达招生指标,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2010至2012年连续3年突破1万人,保持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定规模。与此同时,与各市、县级分校签订招生责任状,实行招生工作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基层分校和主管部门对抓好农广校招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行全省招生工作联席会议和省级联络员制度,定期沟通全省招生信息,交流经验,宣传招生工作先进典型;认真总结了符合全省办学特点的主要经验和基本做法,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招生工作目标,即每年中专招生达到1万人以上,并逐步扩大村级建班数量,更多地培育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2. 营造工作氛围,筑牢工作基础。辽宁省校调动各市、县级分校的招生工作积极性,在日常的工作报道、年度的表彰大会,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手段,不断为完成年度的招生任务营造氛围。与此同时,开展考察、走访、座谈等活动,增进彼此间的工作交流。2012年大连市分校积极借助隶属市教委的优势,率先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共开办了两个试点班;鞍山市分校在所辖海城市分校领导调整招生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与市妇联开展联合招生,一举招收了500名中专生,确保了全市806人招生任务的完成;盘锦市分校分别与市畜牧局和气象局联合,在全市的畜牧员、兽医员和气象员中开展招生,走出了一条新路。

二、争取政策和项目,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力支撑

1. 积极争取有关政策和农民培训项目开展招生。面对严峻的生源市场竞争,辽宁省校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与农民培训等项目相结合,大力开展业余教育招生。几年来仅从省级层面上,合作、利用开展招生的政策和项目就有省教育厅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省农委的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东部山区特色产业、新型农民培训、设施农业、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项目;团省委的青年农民就业创业培训项目;中央农广校的科技直通车、大喇叭工程、农家书屋等项目。2012年,在省农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2012年辽宁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种植业)〉的通知》中,增加了“全省共培养科技示范户4.7万户,并从中遴选部分有学习意愿的科技示范户农民,参加农业专业方面中专学历教育”内容,将对辽宁省今后的中专招生工作起到保障作用。

2. 确保利用政策和项目招生工作落实到位。(1)政策和项目的争取由主要领导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分步骤推进。一是争取在全省农民培训项目工作会议上,行政领导讲话中要明确“利用项目开展农广校学历教育”。二是在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上要将这一做法写入文件中,最后在项目检查时,要将这一做法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2)政策和项目争取到位后,及时召开全省校长工作会议,对文件进行转发、解读和发动。必要时,会议代表会扩大到县级分校校长,还会邀请地方分管农广校工作的行政领导参加,以便于对接,确保文件精神的全面、准确、充分地落实。(3)对于项目实施的效果追踪,不放松。自2007年起,在全省实行了省级班主任制度,省农广校的每一名教师负责联络、监督一所市级分校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汇报,省农广校将对各市的监督结果列入年底对每名职工的目标考核之中。

三、加强管理,提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质量和效益

全文阅读

浅谈新时期如何开展农广校工作

招生工作是农广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八十年代初,农广校学员,父子共同入学,找熟人争先报名的局面已成过去,如今招生难,办学更难。严峻形势逼迫农广人去思考,如何在新时期找到自身的定位,发挥新时期农广校的重要作用。几年来,作为最基层的一个县级校,黑龙江省虎林市农广校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群策群力,努力扩大招生规模

首先,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落实培训经费,依托各相关部门配合,加大招生的力度。有了培训资金,聘请专业内资深人士培训讲课,食宿由农广校统一管理,学员学习热情高,培训效果好,招生工作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其次,理清办学思路,拓宽招生渠道,发挥自身“双证”优势,开辟招生的新渠道。同时,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中专学历教育相融合,在广谱性农民科技培训中选拔学历生。再次,全年宣传招生,建立激励机制,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招生工作。

二、重心下沉,实施各项农民培训

从强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学服务质量入手,根据本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围绕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利用“科技入户直通车”优势,广泛开展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多专业、多门类的技能培训,走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路子。虎林农广校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创业培训、能源建设宣传、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等多项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及时辅导,完善学籍,实施声像教学、实践性教学。制定了新型农民培训学员守则、讲师团守则、教学班制度、乡镇奖罚制度、教师下乡进村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农民培训管理制度。同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激励,奖惩分明。闲时每位教师各负其责,忙时一人牵头大家齐上。日常工作中,开展教学班管理和课堂教学竞赛,对教师进行整体培训,鼓励教师闲时去校外授课,同时聘用外单位的专家能手。对招生、宣传、演讲、授课等项工作实行二次奖惩制度,激励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为“巡回培训课堂”增添翅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机动性强,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优势,把培训设备、媒体资源和培训教师整合为“巡回培训课堂”。结合市政府科普之冬活动,积极与科委、农业推广中心协作,农闲时节在田间、地头,只要打开“科技入户直通车”的后车门,即使没有电,也可以自己发电,让农民朋友接受先进、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农业科技培训,把农业实用技术送进千家万户。

3. 注重工作实效,方便农民朋友需要。每项科技培训均按照农民需求设置培训班的专业和安排培训内容,选择、聘用教师,编制或购置教材,培训后进行调研和跟踪服务。注重办学实效,不断巩固提高农广校的办学声誉。学校不但购置了大量的书籍、光碟,还根据培训内容和农民朋友的要求,整理、编写、印制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培训教材,为每一位参训学员免费发放资料和光盘。

全文阅读

企业局创业培训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民营企业管理局和创业大学2013年创业培训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年培训200人以上,其中创业培训班100人,企业成长班100人和高管研修班若干人。

(一)创业培训班。对象为有创业意愿的拟创业和初创业主。培训人数100人,集中培训3天,培训时间安排在6—7月份。

(二)企业成长班。对象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小微企业主,除选送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企业成长班(分期班)培训外,县培训人数100人,集中培训3天,培训时间安排在8—9月份。

(三)高管研修班。组织规模以上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通过专题讲座和管理沙龙等形式在市创业大学本部培训研修。

二、培训模式

(一)上下联动模式。创业培训班、企业成长班由市创业大学采取巡回办班方式在我县统一安排课程,选派老师和跟踪教学。我局负责组织生源,填报资料,跟踪服务等工作;企业成长班(分期班)和高管研修班在市创业大学设主培训点,我局负责选送学员参训。

全文阅读

招录培养机制创新形势下民法教学

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工作于2008年开始试点并于2009年全面推开,公安院校从普通高校毕业生和部队退役士兵中,通过国家组织的公务员、高校入学、人民警察入警三者合一的资格考试选拔人员,并按照招录人员定向单位的订单要求,进行为期两年的上岗前专业教学训练,毕业后到定向的基层公安机关工作。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要求突出公安实务教学,以业务综合素质、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教育培养为核心,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打造人才的一种集学历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根据公安部制订的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学生培养方案,要以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工作人才为目标,在此背景下,作为公安法学教育训练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法教学,如何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公安院校民法教师迫切需要面对和回答的现实课题。由于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是一个新任务,试点班民法教学的研究也是一个新课题。由于教学性质、培养目标的不同,民法教学不应照搬兄弟政法院校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兄弟政法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有很大的不同,公安院校民法教学要突出公安自身特色,紧密对接公安执法实战。

一、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带来的主要变化

(一)招录模式发生了变化。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下的招录对象由过去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转变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军队(拟)退役士兵。

(二)培养方向发生了变化。将原来以非定向招生、培养转变为定向招录、定向培养、定向分配。

(三)培养侧重点发生了变化。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公安实务方面的教学、训练内容;在培养模式上,以公安业务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教育培养为核心,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主要面向基层、实践操作,突出实际执法技能的教学。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上,打破学科体系,压缩理论课程,强调“精讲多练”。公安培养体制改革的精髓就是“突出警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面向基层、面向实战、精讲多练”“、突出实践教学”。

二、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民法教学面临的主要变化

(一)教学对象由高中毕业生转变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军队(拟)退役士兵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根据前两年的试点班招录情况,浙江警察学院试点班学生涉及100多个不同专业,有法律专业的学生也有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有专科生、本科生还有研究生,教学对象与过去相比有的很大不同,如何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对民法知识的要求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协调。

全文阅读

WMO区域培训中心(北京)的国际气象教育培训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国际培训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好气象国际培训。关键词:气象;国际培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历经北京气象学校、北京气象学院、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等发展阶段,2011年9月更名为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是国内唯一的综合性、专业化、高层次气象教育培训机构。干部学院是气象部门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国家级基地、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和WMO/CGMS虚拟实验室优秀中心。干部学院主要承担气象部门中高层次管理干部、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气象业务和相关领域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师资培训、气象远程培训,气象干部培训和国际培训(为亚洲区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培训气象业务及管理人员)等。

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区域培训中心(北京)主要依托干部学院的学科和培训资源优势,加强国际培训能力建设,积极开发国际培训品牌班型,扩大中国气象教育培训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气象教育培训国际化水平。加强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气象业务、技术和管理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充分发挥WMO区域培训中心(北京)的平台作用,统筹协调气象国际培训任务,为WMO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业务骨干、管理人员和防灾减灾专家官员等对外援助培训科目,不断提升中国气象教育培训的国际影响力任重而道远。

二、气象国际培训发展概况

(一)发展中的国际培训

从2005年起截止到2011年底,WMO区域培训中心(北京)发挥师资、教学环境和地域等方面优势,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细心管理,已成功举办国际培训班20余期,其中承办科技部国际培训班3期,商务部国际培训班4期,中国气象局自愿合作计划(VCP)14期,同时赴越南和澳门举办培训班7次,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培训的国际学员超过500人次,分别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欧洲的100余个国家,为支持发展中国家气象事业的发展努力承担其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培训内容涉及气候与气候变化、农业气象、卫星气象、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人工影响天气、气候预测以及海岸带灾害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早期预警等。

全文阅读

要学习,不要天价培训

每人学费六十六万八千元,时间两年――这天价培训,是北京大学“后EMBA班”。这还仅仅是学费,其他活动经费加进去,“读个EMBA最高花费近一百万元”。谁的培训如此奢侈昂贵?参与者“一半是政界人士”,而且还得是“正处级以上”。新华社7月15日报道后,北大公开否认,说该班无政界人士。

新华社为此追踪报道说,招收官员读“天价培训班”在北大早有先例,除了“后EMBA”,还有大量打着“总裁”、“政府干部”招牌的高价培训。在一份名为“北大后EMBA九期预录党政名单”的表格中,有市长、常务副市长、副厅长等官员共计四十人。北大七年办了四千多期培训,那些“总裁研修班”、“董事长高级研修班”,培养对象里赫然有政府干部在列。

天价培训不是“周瑜打黄盖”,而是“周瑜捧黄盖”――一个愿捧,一个愿挨。北大赚了大钱,官商镀了黄金。若这些天价培训费用都是个人自掏腰包,那也无话可说――你把你家两平方米的卫生间卖了,去参加一个六万元的培训班;你把你家十平方米的卧室卖了,去参加一个三十万元的培训班;你把你家二十平方米的客厅卖了,去参加一个六十万元的培训班……你的,别人统统没意见;你这么爱好学习,大家还站在一边给你鼓掌。

问题是,这些政界人士、正处级官员,用的是公款,即纳税人的钱。这得商量商量,问问老百姓答应不答应。“反”反得风起云涌,如此奢侈的“天价培训”,难道成了“反”之风吹不进去的死角?这跟用公款打高尔夫球之类的奢侈浪费有何区别?

北大的醉翁之意不在培训,学员的醉翁之意不在学习――据说,他们主要是为了搭建人脉资源而来的。官认识商,商结识官,“上完这个班上那个班,目的就在于建立人脉关系和平台”。乖乖,原来他们尊重的不是知识,而是人脉。由此,商人攀上权力的臂膀,官员坐上金钱的大腿,这是如何的“相得益彰”?官商就要这样穿上“连裆裤”才会皆大欢喜?

不久前中央巡视组反馈巡视情况,其中就有一组“关键词”是“,”,提到“一些领导干部,权钱交易,插手土地转让、工程招投标等,收受贿赂问题比较严重”。敢情有些商家接近官员,是为工程招投标之类作铺垫,而官员勾结商家是为了“插手工程”而开路?在官商两结合的“鸳鸯火锅”里,“学习培训”难道已异化成这等模样?

人当然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老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不错的。学习就是学习,而不是其他。要学习,但不要如此天价的、异化的所谓“培训”。官方就该像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和规模一样,严格控制由公款埋单的培训的数量和规模。学费、授课费、培训利润,都应该有个合理的定数。北大“后EMBA班”弄出来的“推荐三名企业家学员,官员六十万元学费可以减免”的规定,是权力对企业家利益的侵占,应明令取缔。至于官员已经用出去的巨款、北大如此赚进来的大钱,毫无疑问,都该好好审计一把,看看它的来龙以及去脉。

【原载2014年7月28日《西

全文阅读

谈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设计

一、高职《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仍然以理论讲解为主,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更无法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其结果形成了“越不懂兴趣越低,兴趣越低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当学生到企业中参加工作时又出现了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局面。此外,教学目标单一,始终保持在“是什么”的认识层面,缺乏以工作任务导向的技能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解为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分离,教学效果差;在学生评价方面,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考核。

(二)学生方面

高职学生相对基础较差,在学习《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时,缺乏必备的数理统计、社会调查及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使其无法较为深入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方法和技术。另外,高职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对问题缺少直观性的认识,对人力资源管理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很多同学认为这门课程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对今后就业的帮助也不大,因此没有认真学习的必要,学不学全凭兴趣。

(三)教学条件方面

高职院校可选择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版本较多,但针对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却比较少。这些教材中虽然不乏高职高专专用教材,甚至规划教材,大多数出版于2010年以后,体现了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理念、发展趋势和连锁企业的实践特征,但从编排来看,这些教材仍然是以传统的知识结构为主线,以知识讲解为主要内容,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这种知识编排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十分有限。此外,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投入,例如建设实训室、购买一定的设备或者实训软件。

二、《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思路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