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陪护护理

陪护护理范文精选

陪护护理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探讨无陪护新生儿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对照。结果:采用心理护理的新生儿哭闹时间明显缩短,呼吸由急促变平稳,睡眠渐安稳。结论: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心理护理,使得新生儿从护士那里得到母亲般的呵护和依赖,新生儿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 无陪护 新生儿 心理护理

实验方法

做好常规护理:①入室时查体。②按病种隔离,室温22℃,相对湿度55%~60%,空气新鲜。③注意保暖。④入院头3天,测量体温4次/日,体温平稳三四天后改为2次/日,暖箱中患儿测体温每4小时1次。⑤观察新生儿体征。⑥按医嘱进行人工喂养,喂药时防止呛咳。⑦加强皮肤护理,淋浴1次/日,重危者可擦浴,在皮肤皱褶处撒婴儿专用爽身粉;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糜烂。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并涂以3%鞣酸软膏,预防臀红。脐带未脱时,加强脐带护理,保持干燥,防止感染。⑧记录每日喂奶次数、量及每次吸吮时间。测体重每日1次,病重者,写好护理记录。记录大小便次数及性状,24小时内无尿者,应多喂水,36小时无大便者,应检查有无肠道畸形,若无畸形,可用温生理盐水灌肠并报告医师。⑨新生儿病室内每日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1次。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等洗涤消毒后专柜存放。

心理护理:入室时,新生儿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而啼哭不止,护士握住新生儿的双手,用温柔的语言和新生儿说话,并轻轻抚摸其脸及胸部皮肤,使其产生安全感,对护士充满信任。新生儿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护士应马上查看。

喂奶时,边喂边用温和的语言和他说话,告诉他现在在做什么,同时与新生儿进行目光交流,保持亲切的笑容,当他注视你时,与他说话,这对新生儿的听觉是一个刺激,可促进听力的发展。

喂奶后,竖抱起患儿,使其趴在护士左肩部 ,轻轻拍拍他的背,让吃进胃里的空气排除,哼儿歌给孩子听,对他微笑,与他说话进行感情交流,这有利于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及良好性格的培养。

更换尿布时,动作轻柔,若患儿哭闹,抓住其双手与他说话,如:宝宝,换尿布了,换完你就舒服了,要做个干净漂亮的宝宝。

沐浴时,患儿会脚蹬手抓很害怕的样子,护士尽量多的与患儿身体接触,用温柔的语言和他说话,使其安静,并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躯干和四肢,这种皮肤的抚摸对新生儿是极大的安慰,会对护士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

暖箱和蓝光治疗箱内的患儿,初入箱时也会哭闹,护士除了握住其双手,抚摸他的皮肤和他说话外,还应在患儿周围放置柔软的被物,形成一个鸟巢式的包围圈,不仅可以使患儿舒适不至于碰伤,还可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

结 果

采用心理护理的新生儿比不采用心理护理的新生儿哭闹时间明显缩短,呼吸由急促变平稳,全身肌肉放松,手掌由拳状逐渐展开,抖动减轻,睡眠渐安稳,还会露出微笑。

讨 论

新生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能力[1],当他们发现饥饿,尿湿,过冷,过热,疼痛等都会表现为情绪异常,此时按上述心理护理程序给予必要护理,都能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这种情绪信息传递,新生儿从护士那里得到母亲般的呵护和依赖,使新生儿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对母亲仍有高度依赖感,所以对于无陪护病室,护士必须了解新生儿的心理情绪,满足新生儿的心理需求,绝对不能对婴儿发脾气,如护士情绪不好时,应调整心态,用微笑的表情去护理孩子。

新生儿时期做好心理护理,对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是以后小儿的性格形成都有重要影响[2],真正让患儿得到细微而科学的照顾,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陪护护理范文第2篇

陪护是紧张的,同时又是单调的。夜里刚到9点,护士便准时把病房的电灯关闭,顿时,病房变得很暗、很静。习惯于晚睡的我,一丝困意也没有,百无聊赖中我戴上耳机,打开随身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一个甜美亲切的声音从电波里传出:“各位听众你们好,这里是《我们的天空》直播栏目,欢迎各位朋友通过热线电话参与我们的节目。”宁静的夜晚听到这样极富感染力的声音,不禁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我饶有兴趣地听了下去。

一位听众在单位加班刚回到家,就受到妻子的数落,埋怨他不该这么晚才回来,他满腹委屈无处诉说,于是拿起电话找到电台节目主持人。一位男青年为遇不到真诚的朋友而陷入深深苦恼之中,由此感到生活未免过于残酷。还有一位18岁的男孩打来电话,说他感觉自己变得衰老起来,难以从压抑的状态中解脱……女主持人静静地听着这些陌生朋友的讲述,娓娓地谈着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言语中饱含着情感,饱含着关怀,饱含着期待。既像和风细雨,又像阳光雨露,汩汩地滋润着听众的心。

我是第一次收听类似这种心理咨询的直播节目,不禁为这些听众的坦诚、直率所惊异,更为主持人的耐心、深情而感动。几声点拨,几句哲理,几番祝愿,即刻便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感情的桥梁。这是心与心的交流。人生难得一知己,毫无疑问,主持人所充当的,便是广大听众知心朋友的角色。

陪护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零陪护管理;老年临床护理;实施

在临床上,零陪护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指患者在没有家属陪护的情况下,由护理人员对其住院过程进行人性化以及综合性的护理。相比传统的护理模式,其能够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零陪护管理进行干预,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7例,女性患者有43例。年龄60岁~90岁,平均年龄为77岁。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零陪护管理进行干预,详细内容如下所示:①护理队伍建设:医院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护理工作岗位进行招聘,并结合求职者的学历、经验、专业等对岗位进行安排。对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培训工作和考核,考核制度要注重合理公平性,并加强对人员工作的监督和管理。②人员分工:结合患者住院过程中的需求对人员进行安排,病房的床位和护理人员在比例上控制为1:0.5,并开展三班制对患者进行陪护。在日班工作中,主要组织3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高一层次的护理,并对护工的陪护工作进行指导和教育。下设6名护工协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组织2名轮班护理人员对主班和治疗班工作进行负责,夜班配置2名护理人员和4名护工。③入院介绍和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说明和介绍零陪护管理模式的内容和作用,并对患者存在的疑惑进行解释,在获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许可后,对入院知情同意书进行签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合并症以及耐受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确定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大小。④护理工作制定:对患者完成评估工作后,责任护士需要对护嘱进行书写,并结合患者的评估结果,对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规划和制定,并由家属以及患者进行签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交班工作,夜班期间需要加强巡视,满足患者的需求。⑤零陪护病房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无陪护病区进行分级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护理模式以及护理标准,对患者实施宣教,并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减少护理纠纷以及护理事故的出现。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级别主要分为三个: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满意度为满意和较满意的合计。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零陪护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主张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代替家属的陪护。老年患者自身自理能力教较差,因此在零陪护护理中更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

同时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对护理工作难免存在抗拒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因疾病的摧残,心理防线会降低,对自身的尊严十分在意。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适当保护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尊严[2]。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实验组采用零陪护管理进行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采用零陪护管理对老年患者进行干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陪护护理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01

产科病房由于产妇和新生儿两者的生理特殊性,决定了陪护存在的客观性。陪护群体的存在,对医疗工作和病室管理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在满足产妇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产妇身体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使新生儿的安全措施和护理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另一方面,陪护人员多,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造成医院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给各种治疗操作带来不利;陪护带来的使用物品多,影响基础护理质量,为病室护理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为了提高管理质量,科室在留置陪护问题上作了一些规定,也收到一定管理效果,但在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下,一些管理行为是否能满足产妇和新生儿的实际需求,得到陪护人群的广泛认可,值得我们深入讨论。针对这一问题,对100例住院产妇及陪护进行了调查。 报告如下。

1 对象于方法

以2008年7月1日-8月1日,在我科住院的100例剖宫产产妇及陪护为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住院时间为5~8d,平均6.5d。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由产妇和陪护根据自身情况立即填写。

2 结果

(1)产妇对陪护的需求(表1)

(2)陪护对自身角色的认识(表2)

3 结果分析

3.1 生理需要与亲情需要

处于分娩后身体极度虚弱状态下的产妇,其生理心理需要比健康时要求更高,产妇历经巨大的痛苦将新生儿娩出走进陌生的病房,会产生孤独感和缺乏安全感,需要得到家庭的温暖。调查结果表明,有99%的产妇住院时希望亲人陪护。

3.2 需要陪护参与护理及了解产妇和新生儿两者的生理知识

产妇身体虚弱,缺乏对自己和新生儿的照顾能力,随时存在安全隐患,护理人员编制有限,医院希望陪护起到新生儿安全的监护作用;陌生环境从未体验的剧痛让产妇缺乏安全感,需要亲人陪同住院;监护人对产妇身体恢复,新生儿生理知识方面需求十分迫切,希望了解护理知识。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陪护可以参与护理工作的占98%,对陪护人员有必要进行健康教育的占100%。说明健康宣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产妇和新生儿并不是出院以后就终止护理,还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的家庭护理过程,这就需要陪护掌握一些必要的护理知识对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帮助,以保证母婴的安全。

3.3 需要对陪护加强管理

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陪护认为应该加强对陪护的管理,如控制陪护人数,限制探视时间等,因为人数多,不仅影响病房管理质量,也影响产妇治疗休息,不利于康复。而且陪护间相互的心理行为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效果。但有20%的陪护希望再留置陪护问题上灵活掌握,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对当日手术产妇、危重产妇不应限制陪护。因为这一时期产妇新生儿和陪护希望相互获得心理安慰和支持。

4 管理对策

(1)合理使用陪护制度,善于调动陪护积极情绪,进行交流和信息沟通,让陪护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的交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良好的沟通可促进护患意见的统一,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最终达到管理好病房的目的。对于探视人员较多的产妇,护士一方面要做好健康宣教,另一方面,要帮助陪护解决实际困难,调动积极情绪,“诚信”服务,以实际行动来增强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从而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2)重视对陪护的健康教育完整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医务人员和产妇及家属双方互动的结果,不仅重视产妇,更重视陪护。对她们进行健康指导,使她们学会如何有效、安全的护理产妇和新生儿,促进康复。

(3)设置陪护休息室、阅览室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外地产妇的陪护管理难度较大,因为他们以病房为家,陪护多、物品多,交通不便利。针对这种特殊情况,病房可以设置陪护休息室,是陪护在照顾产妇的同时可以就近休息。设置阅览室提供报刊杂志、宣传资料、产科儿科医学书籍,使多余陪护有场所可去,既宣传了卫生知识,又树立了医院形象,保证病房良好的管理。

陪护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免陪护;护理服务;肛肠科;应用

1肛肠科免陪护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1.1 免陪护护理服务的流程与规范

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免陪护护理的主要构成人远是护士以及护理员,除了需要照顾患者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需求之外。为了使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还需要对服务的流程以及规范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其中较为重要的方式便是多多参加培训,因此培训对免陪护护理服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一些护理员,护理员不同于护士,其文化水平不高,因此更加要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护理的知识储备以及语言沟通能力。1.2 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

护理服务的直接对象是人,而且还是病人。因此,在住院过程中,加强住院服务中人性化管理十分重要。人性化管理的前提是提高服务质量。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加强人性化管理,比如在医院病区内设置一些较有创意的角落,如“康乐园”,在这些地点安置一些书、报以及棋类等娱乐设施,供患者进行娱乐。为了即使了解患者的心理,增加患者之间的良沟通,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鼓励患者讲述在医院中的生活,进行感情交流,并且对患者提出的一些意见或者建议都应当积极采纳,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使得患者能够有表达的机会,可以在病区内设置“心语天地”,使得患者的心声以及想要表达的建议能够随时被记录下来,这也是护理服务个性化的要求。还可以在网络提供无线上网服务,患者通过网络能够和家人取得联系,不会感到孤单,而对于一些工作较忙的病人,还可以允许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工作。

1.3 实现亲情式护理

亲情式的服务是免陪护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体现的也是人性化原则。笔者认为肛肠科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如果患者需要早起空腹检查的话,护士可以为患者在检查之后准备早餐。根据不同肛肠科患者的病情,护士可以制定出不同的饮食计划。并且经常定期巡视病房,最及时的了解不同患者的需求。第二,一直以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护理,或者得到很好的护理都是较为空白之处。尤其是对肛肠科患者来说更是如此。笔者认为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有必要提供无缝隙服务。在手术之前,手术之后,可以由护士或者护理员陪同,护士在陪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考即恶患者的需求。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也应当有病区护士进行陪护。因为此时,患者不管是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处于最为脆弱的时候,如果护士能够细心的照顾、温情的问候,对于手术成功或者手术的效果来说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 肛肠科实施免陪护护理的优点分析

一直以来,肛肠科疾病在所有疾病中发病率都是非常高的。而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变,该发病率仍然在日渐增高。如何解决陪护问题,是患者家庭也是医院们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护理实践中,我院肛肠科采用了免陪护护理制度,给患者的护理带来了好处,也给患者家属解了燃眉之急。免陪护护理服务的优点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观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由上文可以知道,免陪护护理服务的进行,能够大大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比以前的更加专业更加规范。传统的护理服务都是由家属或者外请护工,这些护理人员不管是专业素质还是知识储备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而且还容易出现多人陪护的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病区显得很嘈杂,将会严重影响患者休息。使用免陪护护理服务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患者对肛肠科科室的满意度。

2.2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

免陪护护理服务,对护士以及护理员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范以及流程进行。由于主张亲情式管理,使得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比以往多,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病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护士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成为患者今后治疗的重要信息,为整个诊疗过程提供依据。护士最直接同患者接触,如果患者的病情不稳定,或者出现恶化,护士可以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并且通知医生。从而使得护理不良事件能够大大减少。

2.3 科学化病房管理制度

根据观察免陪护护理服务的实施,发现,免陪护护理由于纳入了很多护理员,使得护理队伍不仅规范化,而且庞大。以往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家属进行陪护,该种传统陪护方式直接造成的后果便是使得病房内较为吵闹。而采用免陪护护理,则使得这个问题得以解决,病房变得安静,患者休息更好,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病房管理也在一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参考文献

[1]孙璟怡,陈雯华,于毅.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作用[J].护理杂志, 2010(09).

陪护护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陪护人员;生存质量;老年人

随着我国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及医学模式转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住院患者的比较不断增加,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会出现包括听力、视力及理解沟通能力方面的一些障碍,这就会造成医患、护患沟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范畴和工作量[1]。在这种形式下,陪护行业从护理行业中分离出来,陪护人员应运而生。市场越来越细化,陪护作为近年来出现在的各家医院病房中新生服务力量,已经逐渐被患者、家属、医院所接受,由于患者亲属及子女忙于工作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等原因,造成了陪护市场的需求较大,其中也有职业需求,而陪护人员的特殊性,要求陪护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基本知识,陪护人员上岗前的护理干预及培训非常重要。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及管理,可使陪护人员的积极效应最佳化[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瞻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房预计生存期大于1年患者的陪护人员228名,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陪护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陪护年限、月收入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试验组干预措施

1.2.1.1人员培训:由本研究负责人对研究团队的6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幻灯的形式向课题组成员讲解老年疾病的特点、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老年人如何预防呛咳及误吸、老年人的呼吸功能锻炼、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异常情况的观察及处理等相关知识,同时进行关于沟通技巧的培训,并且全部模拟训练,使课题组成员能够熟练掌握培训内容并能对陪护人员进行讲解,并运用与陪护人员的咨询和护理当中。1.2.1.2护理干预步骤:在老年病患者住院期间对陪护人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并及时反馈培训效果。①集中授课培训方式:在老年病患者住院期间,集中患者及陪护人员,由课题组成员分批分次以幻灯、视频等影像资料的形式讲解相关知识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讲解同时伴以情景模拟及小短剧等形式,让患者、陪护人员易懂易学。②发放书面资料:将患者及陪护人员需注意的事项制作成宣教资料册,发放给患者及陪护人员并对其讲解其中内容。③一对一进行咨询讲解:课题组成员到患者床旁,以一对一的形式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检查掌握效果,采集建议及意见。

1.2.2对照组干预措施

在老年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发现陪护人员不科学的护理方法会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护理人员随时为陪护人员进行答疑解惑,陪护人员也可主动联系护理人员,以寻求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1.3效果评价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老年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评,由课题组成员当场发放调查问卷,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说明问卷的填写方式,让被调查者独立完成,当场收回。各调查问卷均通过信效度的检测。本课题共发放调查问卷456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45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包括陪护人员满意度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及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表。应用SF-36(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该健康调查简表包括多个条目,进行8方面的健康概念及1项健康变化的测评。8方面的健康概念:(1)生理功能;(2)生理功能受限所致的角色受限;(3)身体疼痛;(4)总体健康感;(5)活力;(6)社会功能;(7)情感职能;(8)精神健康。另外还有一项为自感健康变化。评分方法参照美国第二版评分方法[3]。国内也已有较多学者进行了多次的翻译及修订,并进行了信效度的检测,多项研究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4,5]。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陪护人员满意度情况

试验组陪护人员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120名,较满意3名,不满意5名,对照组满意78名,较满意12名,不满意10名。见表2。

2.2患者满意度情况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122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74例,较满意15例名,不满意11例。见表3。

2.3并发症情况

试验组患者共128例,出现压疮1例,便秘3例,尿路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共100例,出现压疮10例,肺部感染5例,便秘10例,尿路感染6例。见表4。

3讨论

3.1陪护人员存在的必要性

患者由家庭、社会环境中来到陌生的病房环境,面对自身角色的转换,很难做到完全的身心适应,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伴随生理上的衰老,会有更多的心理需求,表现为独立性下降、焦虑、恐惧、依赖性增强等,所以更加需要陪护人员[6]。由于年龄及疾病限制,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有限,常需要陪护人员照顾[7]。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陪护人员已成为医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陪护不仅为患者家属提供了方便,也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医院护士不足的现象,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质量,陪护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和心理状况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能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孤独等不良情绪,给患者以极大心理安慰,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传统的医学模式为单纯生物学模式,随着这种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观念也正在逐渐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自此,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过程不仅受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并且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3.2陪护人员现状

陪护人员在年龄、文化程度、耐心细致程度和对疾病护理常识方面表现的参差不齐,老年病患者大都身患多种疾病,需长期的进行各种治疗,还有的要终身服药,因此,需要陪护人员掌握必要的日常护理知识,常见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以及一些突况的判断及应急处理,对患者康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8,9]。患者的心理因素既可以成为致病的原因也可以成为治疗的条件,并能够提供预防疾病发生的依据。随着医学的进步、医学观念的更新,患者对陪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陪护人员不仅需要做好简单的生活护理,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护理知识。陪护工作既是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又是护士工作的延伸和补充。陪护人员的素质和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直接相关。

3.3对陪护人员的护理干预作用

对陪护人员的护理干预作用包括(1)通过对一些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让陪护人员对老年病有个全方位的了解,让陪护人员感觉到自身在患者康复中的起到的作用,能积极主动监督患者克服一些不良行为,自觉遵照执行医嘱,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对新入院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一对一宣教,对文化程度低,接受知识慢的陪护人员,要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让其慢慢加深印象,把护理知识慢慢融入到陪护人员的脑海中。(3)采取多种形式对陪护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宣教:比如采取问卷答题,日常询问,日常交流等形式进行宣教,让护理干预始终贯穿于陪护人员的脑海中。专业陪护的出现,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以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深入,对护理方面的各项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陪护工作作为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应受到必要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对提高护理质量来说至关重要[10]。

3.4护理干预陪护人员后对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护工是否经过培训是影响老年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11]。老年患者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降低了老年患者的自身寂寞、孤独和恐惧感,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2]。减少了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消除了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减少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后的陪护人员对老年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13]。

参考文献

1米继民,凌云霞,杨顺秋.我国医院职业陪护管理现状探讨,2008,25:60-61.

陪护护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免陪护护理;肛肠科;住院时间;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9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65-02

肛肠科疾病是一种常发病、多发病,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不便。现以2012年12月――2013年4月于我院进行肛肠治疗患者200例患者为例,说明免陪护护理服务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4月于我院进行肛肠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23-48岁,平均(324 33)岁。对照组:100例,男性49例,女性51例,年龄25-52岁,平均(348 3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家属陪护护理,给予观察组免陪护护理服务。免陪护护理的要求主要有:

121陪护人员要求护士和护理员是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主体,他们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因此,要做到周全、科学护理,必须在护理前进行相关培训,促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护理人员必须是中专以上学历,在45周岁以下,普通话流利,具有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熟悉操作流程,并能熟练操作。

122住院环境要求患者的住院环境对患者康复产生一定影响,在护理中,必须以人性化服务创建一个开放性的和谐住院环境。加强病区环境建设,保持病室内部整洁,并在病区建立休息区、娱乐区,放置杂质、书报、象棋等,形成一个优雅、文化气息浓厚、安静祥和的外部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聆听患者的心声,并积极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提供无线网络服务,丰富患者视野,为患者与其家属联系提供良好的服务。

123护理模式免陪护护理服务中倡导实施人性化、亲情式护理模式。①日常护理。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对患者提供全面化服务。如为空腹检查的患者提供温馨早餐;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健康饮食;督促、辅导患者按时服药,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量;提示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②全程护理。除了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外,还要在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实现全程式、无缝隙护理服务。整个手术过程都有护士陪护,以护士的言语、微小、眼神、手势向患者传递手术信息,并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大关。这不仅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而且增进了护患关系,为术后护理奠定了基础。③心理护理。患者常常伴有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的言语、诚挚的服务、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全面了解患者心理压力原因,并通过积极沟通促使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和价值观,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以调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入院接待、生活护理、服务态度与技能、健康教育、对患者尊重程度五方面进行分值评定,每项0-20分,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以t检验数据资料,以x2检验组间对比,以P

2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54 446)d,明显短于对照组(1338 557)d,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3讨论

免陪护护理服务是我院坚持“以人为本”医疗理念的体现,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指定的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对患者进行术前、手术期间及术后全过程、无缝隙服务,并以人本化护理方式,从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化护理。免陪护护理服务具有多重优点:①开放式、专业化、规范化的护理,改变了一人住院、多人陪护、住院环境杂乱的现象,并在服务中提供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以患者为服务中心,这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解除患者家属后顾之忧均有积极作用。②由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护理工作展开规范化,并与患者展开有效、及时沟通,全面了解患者心理与需求,这有效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出现。③面向患者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关注护理服务的每一个小细节,这对患者形成良好的日常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

总之,在肛肠科中采用无陪护护理服务,对提升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医院形象均具有显著作用,且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赖,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怡,陈雯华,于毅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作用[J]护理杂志,2010(09):69-71

[2]李红,贺美华,李玲Servqual标尺与满意度联合测评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杂志,2010(07):481-483,498

陪护护理范文第8篇

重症监护室(ICU),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1。监护室患者约有50%~60%的患者心理上存在焦虑、忧郁、恐惧和绝望等负性情绪2,危重病人躯体遭受严重打击,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如果心理高度紧张,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行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3。随着整体护理的发展,监护室护士在做好各种治疗的同时,也更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其中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的重要性考虑,监护室护士允许患者选择性的亲人陪护,以全面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进行选择性陪护,现将护理体会及探讨如下。

1 ICU患者心理问题 ICU患者本身病情较重,所需监测的仪器及管道多,治疗多,造成患者躯体上的不适;严格的探视制度致使病人与外界隔离,各种仪器噪声、光线的刺激、同病室危重病人的抢救或死亡,均会对病人心理、生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患者会出现感觉超负荷和感觉剥夺、视觉干扰、睡眠的剥夺、恐惧和焦虑、强迫静卧感等心理问题4,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2 心理问题的护士干预措施 ICU病房,清醒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慌、寂寞感;昏迷、麻醉觉醒后的患者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识障碍,所以心理上的健康指导不容忽视。要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还要改善监护环境、提供舒适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患沟通,从而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满足病人的空间需要尽量减少房间的仪器设备,暂时不用的应移走。控制病房噪声,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为降低噪声,工作人员应做到走路轻,开关门轻。监护仪的报警声应尽量调低,待病情平稳后及早停止监护。抢救危重病人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病人创造良好的睡觉环境调整病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减少外界对视、听、触等感觉器官的刺激。要舍得花时间与其交流,并随时将对患者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漏给患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各层次的综合体,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其需要,解决其实际问题是医护人员的目标和义务,不要只注视监护仪器上的图形、数字的改变,而忽视了病人的存在。要把病人的家属和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护理,指导病人家属的探视情绪,帮助家属稳定情绪,不要把紧张恐惧的心理带给病人,多给予鼓励。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费用问题,以免造成病人的心理负担。

3 陪护患者的条件 昏迷、麻醉后神智转清的患者,入室清醒患者,原本有精神病史者。以上条件的患者,由于突然入住监护室,坏境陌生,仪器干扰,无家人陪伴,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问题,一般心理干预措施后,仍不配合治疗,给予尝试社会支持对患者的作用。

4 选择性陪护患者的护理及探讨

4.1 陪护人员的限制 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评估患者的病情之后,考虑可行陪护的患者,对其陪护的家属有一定要求:首先是患者亲近的人,其次陪护家属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第三,陪护家属能遵守我科相关规定。

4.2 对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 在决定进行陪护后,要具体对陪护的人员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首先告知患者目前的病情;其次告知陪护人员患者身上的每根管道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不能随意移除患者身上的监护仪器,避免碰触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第三,告知陪护人员应以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促进疾病的恢复;第四,告知陪护人员不得接触另外患者,不随意碰触各种仪器设备。陪护人员进入监护室,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快速手消毒。患者入睡或安静后,离开监护室。

4.3 陪护时的护理家属是患者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陪护时间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及时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变化、已给予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以争取家属的配合与信任;利用亲人的特殊关系,让家属给予正面鼓励、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必胜信念,早日从孤独恐惧中摆脱出来。第一,护士应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患者各项治疗,态度和蔼,在执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娴熟,增加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第二,在家属陪护过程中,护士应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各导管正确位置,有条件的情况下,视线应不离开患者,不能盲目以为家属陪伴,可以减少对患者的监护;第三,密切观察患者对于亲人陪护后的情绪波动,以评估是否有再次进行陪护的必要性,在陪护过程中,指导家属与患者沟通积极的话题,避免引起患者激动的语言;第四,在陪护过程中,护士要将家属和病人看做一个统一体,都应该态度和蔼,保护个人的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沟通时注意言行,操作时规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第五,有家属陪护过程中,严禁护士扎堆,高声谈论个人私事或患者病情,工作场所态度严谨,以损毁集体形象。

4.4 陪护的双面性 对于清醒且存在心理问题的监护室患者,给予社会支持,让亲人陪护,一定程度上能让患者安静,情绪平稳,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减少适当的约束,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是有利的。我科实行陪护的患者,80%的患者能够情绪平稳,与家人进行很好的沟通,在家人的鼓励下,主动配合治疗。另外,陪护人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意外管道滑脱的风险;陪护人员的存在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小结

ICU患者的监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大量知识和临床经验,善于发现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才能促进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采取干预措施效果不佳,尝试性进行亲人陪护时,做事应谨慎、细心,使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率为零,落实详细的健康宣教,在陪护过程中严密监测,严格执行预防性感染措施。发挥社会支持的特殊作用,达到让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保证患者获得最好的效果,身心得到尽快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卢雯,熊玉芳,舒文献,王娟,李灵. ICU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策略[J].当代护士,2012,2:163-164.

[2] 蔡茹群.ICU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和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4):34.

陪护护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免陪患 护理病房 风险管理

加强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急需通过深化医疗改革,完善法治管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医疗护理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医疗护理环境和氛围。我院从1997年7月成立全日制免陪患疗区,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要。10年间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实施,法制的日渐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能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规避护理风险,总结如下。

免陪患护理病房不安全因素

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具体、细化,或者制度落实不到位,有时造成责任不明确,或工作有纰漏;新制定的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

家属或患者因素:家属对患者的客观情况了解不详细,或故意隐瞒病情;患者语言交流障碍,某些事情表述不清。

护理人员因素:护士工作经历少,法律意识淡薄;多数为独生子女,服务意识差;部分工作人员思想存在偏见,认为为病人做生活护理低人一等;工作经验少,有些病情观察不到位。与家属沟通能力差;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病人照顾不周到。

护理技能因素:技术水平低,处理病情变化能力差;违反护理操作规程;临床经验不足或相互配合不协调直接或间接危害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护理记录欠缺,缺乏客观、准确、及时、连续性,记录中夹杂着主观想像;对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又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及时;未执行告知义务。

老年病人自身因素:疾病和衰老同时存在,患有多种疾病,症状不典型,并发症较多;家属对预后估计不足;病人性格发生改变表现急躁、焦虑、易怒,不配合护理及治疗。

环境及设施因素:由于非治疗科室,得不到医院某些部门重视,环境不能及时改善,设备陈旧。造成家属及患者的不满。

其他因素:物价调整,病人消费高,院外养老行业竞争激烈,家属及患者对饮食住宿条件不满意。

风险管理对策

加强护理评估: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评估的过程贯穿于住院的始终,包括病情评估、压疮评估、坠床评估、经济状况评估、排泄评估、健康教育评估、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护理查体评估等等,并将评估结果记录于护理记录单,相关结果告知家属。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落实力度。随着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规章制度不但要不断完善,还要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这是关键所在。病房成立十余年来我们不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工作内容,如日间工作流程、夜间工作流程、护士工作奖惩细则、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职责等等,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加大监督力度。

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经常组织全体护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条理》、《护士管理条例》等,并以新闻媒体中报道的有关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本院或他院发生的医疗问题教育大家,警钟长鸣。

转变服务观念,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适应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教育大家转变服务观念,摆正护患关系、摆正心态,自觉维护病人的权益。

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讨论,对科室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预见,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在安全讨论记录中详细记载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及效果评价;对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除做好临床护理外还要将病人的预后向家属交代,尤其对可能发生死亡的病人,使家属对病人的最差预后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

加强岗位培训,增强护士的应急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由于病区没有家属参与护理活动,因此要求护士要有更强的应急能力,灵活处理各类突发的应急事件,满足病人安全、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需要,如:加强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增强抢救病人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增强护士的观察病情、处理问题能力,加强礼仪交际培训,增强护士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能力。

积极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关系,改善疗区的设施、环境。养老托老机构的发展是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老年护理病房的发展离不开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帮助,因此积极的与相关科室联系,让大家了解病房、支持病房,更好地建设病房。

效 果

规避了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房在患者及家属中的威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病房成立10余年来护理工作在摸索中开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采取,无1例事故、差错发生,无1例上访,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有效的管理方式,为社会各界养老机构取得了宝贵的经验。10年间先后有30余家医院和托老所来我院参观学习,宝贵的管理经验使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为医院其他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由于本病房的工作性质不同于其他疗区,基础护理工作做得细致周到,整体护理工作实际到位,为其他科室作出了榜样,在医院统一安排下全院各科室护士长轮流到护理病房培训,学习工作经验。

提高了全体护士的风险意识。通过以上措施,使全体护理人员增强了法制意识,充分认识到了安全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工作自觉、主动、积极、严守规章制度已成为科室的风气。

参考文献

1 徐永能.老年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现代护理,2007,3(16):158-159.

陪护护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患儿家长;陪护需求;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00-01

我们医院设有重症监护病房,入室者都为病毒性脑炎/急性支气管炎伴心力衰竭/大手术后的重症患儿。为了保证各项抢救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实施,减少交叉感染,必需限止患儿家长的陪护和探视,但家长们的陪护需求较为强烈,经常滞留在监护室门口或走廊内,给PICU的管理、病区环境秩序等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此,我对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9例PICU患儿家长进行了陪护需求的调查分析,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 调查对象:

患儿家长,年龄为20―71岁,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干部、无业人员。学历有文盲、初中、大专以上。与患儿的关系有父母,有46位,占51.68%,祖父母有37位,占41.57%,其他(患儿的老师、姑姑、阿姨等)6位,占6.74%。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的形式,每位患儿调查一位家长,将获得的资料记录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时按每项累计的人数计算百分比。

3.调查结果:

患儿与家长长期相处、共同生活造成感情上相互依赖。一旦分开,引起焦虑程度较严重,还因患儿年幼,日常生活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使家长更不放心,所以陪护需求也就特别强烈。

亲属要求陪护的原因见表:

由表可以看出,家长要求陪护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对患儿存在不放心心理,担心患儿病情突变不能及时知晓,同时想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等。

4.护理对策:

4.1 提高PICU护理质量。

从对PICU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分析得出,患儿家长对治疗费用解释的满意率最低,其次为生活护理,对临床护理操作满意率最高。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应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形成关心患儿,一切有益于患儿身心康复的工作模式,主动为患儿解决健康问题,并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使患儿感到护理人员处处关心他们,护士阿姨是他们亲密的朋友。

4.2 加强与患儿家长的交流。

通过与患儿家长的交流,一方面可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患儿对新环境的适应;另外还可以耐心解释PICU的特点和取消陪护的原因,获得他们思想上的合作,通过交流,及时提供患儿病情发展状况、预后及常规的健康指导,让家长明白:即使家长不在医院,我们也会通过电话联络的方式、在第一时间报告病情变化。

4.3 适当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

在患儿诊治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担心患儿的病情,还要根据新情况对工作、家庭、经济安排进行调整,此时心理和身体的负担都很重,也需要他人的支持[1],所以我们在救治患儿过程中也要注重家长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消除或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美国心理学家斯托曼等人的研究表明[2]: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社会―情感纽带。一旦离开,这种纽带就会受到破坏而引起焦虑。所以我们要更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解释,缓解其压力,允许他们完成能力范围内的照顾行为。比如允许定时探视,允许家长送餐等等。

5.小结

通过对PICU患儿家长陪护要求的调查,根据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必然降低其陪护要求,从而有利于PICU的管理,进一步保证PICU工作的正常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