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种植数字化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精选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采集控制;温室大棚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213-02

从传统农业方式向数字化现代农业方式过渡阶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是温室大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它能最大限度地改变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并大幅度提高温室大棚的生产功效和产量、质量,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实现“手机或者电脑也能种地”的宏伟蓝图。

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比重较大的是温室大棚种植方式,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成活消费水准,而传统的温室种植也可以实现这个目的。但是由于传统种植方式无论是对作物的种植还是对生长环境的控制基本凭借经验和感觉来实现,导致温室种植的效率、产量和质量不够高。

对温室大棚采取数字化的智能监控可以免除棚内种植的作物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可以全年没有间歇的种植和收获,获得的农产品产量高、质地优良。根据温室大棚种植作物的高投入和高产出,以及高效益的特殊生产方式,结合不同作物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对温室内的环境参数进行适当调控,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质量,极大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1现阶段温室大棚的国内外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农业生产必须高效产出,因此提高农业设施的科技含量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据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为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尽快推进,最大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必须尽快全面实施数字化农业智能监控系统进行环境数据采集和控制,为实现“智慧农业”或“数字信息化农业”提供契机和动力。将数字化环境监控系统应用在温室大棚的环境信息采集和监测、生产意外情况预警、设施环境智能调控和农作物长势诊断等领域,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使得传统的粗放农业大棚生产方式得到极大改进,为农业生产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提供高效、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支持。

而我国现阶段的传统种植经营管理模式,大部分都是依靠种植者摸索经验和感觉来实现作物生长期间的通风遮阳、灌溉加湿、温度调节等各项指标,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实时性差,生产效率低下,一旦判断有误或偏差大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或者产量减少。也有一部分温室大棚简单的实现了数字化但成都不高,只能够进行基本的温度、湿度采集,然后根据采集的数据人工实现环境调节,如浇水、遮光或通风等,无法完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而且即使实现了智能温室环境监控系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对于使用有线传输的场合,当温室大棚面积较大时,布置的采集信息点也较多,因此铺设的线路也是错综复杂的,这样的情况对于使用和维护都带来一定的难度,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其次大部分的通信都是采用有线传输,在温室内部温度高、空气潮湿,土壤和空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损坏通信电缆出现故障,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

国外的数字化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程度较高,随着在斯坦福大学召开的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诊断会议的成功举办,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诊断示范系统被开发并得到了制造行业、计算机行业和仪器仪表行业等多家公司的大力支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程度较高的控制系统不但在工业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也逐渐的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我们原来采用的传统监控系统不够精细和高度数字化,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社会发展步伐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精细要求,因此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和重视到数字化监控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监控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正在向远程监控逐渐过渡,这使得农业远程监控自踊生产成为现实。

2数字化温室大棚的实现总体方案研究

数字化温室大棚为了实现远程环境监控,必须借助网络对远程端进行监视和控制,完成环境参数采集、参数调节、远程控制和故障恢复等操作。因此系统方案采取基于B/S结构的模型来实现,其中的服务器端运行在Web服务器上,是搭建在主控制端的;而客户端运行在远程本地客户机上,主要用来采集环境信息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是以网络作为通信平台,以HTTP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实现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实时控制以及信息、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能够简单、高效的实现系统配置控制目标,也是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网络实施的远程监控模式。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2篇

现年45岁的魏新雨,早年为了维持生计来到浙江,先后在药材种植园、建筑工地、食用菌基地打工。 2003年,魏新雨带着所有积蓄,与妻子温宝秀回到老家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梅江镇吴家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干什么好呢?他与妻子商量后,决定从熟悉的药材种植行业做起。他先花13万元从广西选购了3.8万包茯苓菌种,在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大胆地利用山上废弃的松树蔸原地种植茯苓药材,通过技术革新,研发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松树蔸原地种植茯苓新技术。结果,茯苓成活率达到95%,和传统种植方式比,产量提高3—5倍,采收期提前5个月。到2004年,魏新雨的茯苓种植加工收入达20多万元,他还在县科技局的帮助下,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茯苓专业研究所——宁都县茯苓开发研究所,带领当地林农共同致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特聘他主持专家热线 (0791-8320032),茯苓让他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上网学习先进技术,捕捉市场行情,商品信息,广交农民朋友,魏新雨的茯苓种植产业做得风生水起。2009年初,魏新雨从网上了解到茯苓价格将大幅上涨的市场信息后,立即扩大生产规模,投入16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3亩多的茯苓菌种场。如今该场已发展到年生产茯苓菌种30多万包的规模,产品远销至江西、福建、广西、云南、湖南、湖北等地60多个县乡,年收购加工茯苓商品75万多公斤,魏新雨大发茯苓财,年均收入超过20万元。

“当初5860元买的电脑,真立了大功。”聊起丈夫的拼搏创新精神,温宝秀打心眼里佩服。

加盟商网拓展创业天地

“怎样带动村民,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致富,是我考虑的问题。”魏新雨说。今年2月,魏新雨了解到中国数字农村网年会在北京举行,于是争取到了一个参会名额。他还了解到该网站通过建立省、市、县工作站及乡镇信息服务站网络体系,为农户、农产品经纪人、企业网上店铺提供信息服务和委托交易服务,主推高科技天恩竹柳、葛根、赛众土壤调理剂等新产品与产业开发,并开办绿色超市——数农益活馆,以带动农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之路,破解农产品“卖难”瓶颈,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在参加了年会组织的河北青龙县高效农业天恩竹柳基地学习技术培训班后,魏新雨大开眼界,他认为,抓住机会就等于种下了财富的种子,看得到商机才会获得财富。于是,他当即交款与主办方签约,建立了编号为“赣001”的赣州市工作站,成为中国数字农村网在江西省的第一家市级工作站。看到丈夫充满干劲,妻子温宝秀也备受鼓舞,她也快速行动,加盟了中国数字农村网,在宁都县梅江镇建起了信息服务站。夫妻俩同时向现代化、信息化、高效化农业进军的故事,成为年会代表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一号站就要干出一流样子。”为了建好自己的工作站,夫妻俩租地整地,投资80万元,建成面积为100亩的高标准竹柳苗圃。今年7月,中国数字农村集团南方大区总监黄向阳和宁都县林业局温礼生副局长等领导带领100多名农民,参观了他们的示范园,感受了中国数字农村网赣州市高效农业建设基地的蓬勃生机。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3篇

播种――萌发科学探究的幼苗

虽然培源实验小学的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但受到苏南地区高度的工业化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如今的孩子们对于植物生长的了解是非常欠缺的。在曾经进行的“现在农田里种植的是水稻还是小麦”、“你能准确辨认出韭菜和麦苗吗”等常识调查中,学生的正确率低于40%。在“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建设之初,学校就把它定位在要让学生们乐于认识常见植物,乐于去观测研究它们,并为此做了两项准备工作。

1.洋溢“农”味的园地

在数字农植园主体建设完成、各种物联网设备安装到位之后,为了激起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探究欲,在征询他们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对数字农植园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的布置。铺着青砖的林阴小道、古色古香的木质门面、布满爬山虎的墙壁、彰显活力的老水车等共同打造出既彰显现代气息又不乏传统文化的一个全新的科普实践基地。学校有10多个实践活动场地,但学生们如今最想去看的还是数字农植园,用他们的话说就是“那儿既像景点又充满神奇”!

2.普及物联网知识

“物联网”这个名词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陌生的,如何让学生们记住这个词,并能产生了解、参与的愿望且保持好兴趣呢?我们从生活入手,用ETC专用车道、智能家居等各类应用实例增长学生们的见识,让他们看到物联网已给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为了增强感性认识,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养殖的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实验室,他们在监控大厅内,看到工作人员通过轻点鼠标,实时监控着一个个水产养殖场,进行远程增氧、智能投喂、预警资讯等操作,大家无不感到科技的神奇力量,也自然地萌发了学习、探究的欲望。

耕耘――洋溢生命活力的体验

在学生对物联网有了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把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与数字农植园活动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们走进它、触摸它、感知它、研究它。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认识到了数字农植园是利用温度、湿度传感器,远红外摄像头等先进设备实时监测、记录植物生长的各项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到管理平台,供世界各地的朋友共享使用,分享活动过程,实现“一人种植,众人观察,集体研究”的喜人效果。在科学教学中,我们把大量关于认识植物的课程安排到数字农植园中教学,这一学习方式有效地弥补了科学教学资源的不足,能让学生们在既现代化又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情境中尽情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项专题性研究活动。

1.校内科学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申报立项的形式确立了“暖棚内外植物生长情况对比研究”、“玉树繁殖方式的研究”等10多个小课题实验项目。学生们平时通过网络既可以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记载和分析,又能根据数字农植园仪器探测到的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科学地进行调控、灌溉等管理,让植物们健康成长。学生们还会走进“开心农场”,与各种植物来一次亲密接触,量一量它们的生长高度,闻一闻花香,松一松土壤,除一除杂草,捉一捉害虫……在这些体验活动中,学生们充分了解了植物生长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享受到绿色给人们带来的活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第一手实验资料。有个学生在观测日记中记道:“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有很多植物可以通过剪枝插入土壤这种便捷的方式进行繁殖,看来植物的本领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无本之木’真的存在啊!”

2.省际“携手助学”活动

在全体学生走进数字农植园接触物联网的同时,我们组成了50多人的“周培源数字农植园”小院士队伍,在辅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远程研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结合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创新研究项目,联合江苏、河南、新疆等地的多所学校开展异地网络观测、对比性小实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三地的小学生们既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的奇妙,又见识到自然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萌发了可贵的探究意识,取得了很好的合作学习效果。当外地的学生第一次通过网络看到我校数字农植园内各种植物随风摆动、孩子们穿行其间的实时景象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个世界真是太小了”的感叹。更为可贵的是,学生们自发设立的跨区域植物种植研究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大家探究的兴趣,在看到两地同时种植的长春花、一串红、月季等植物大相径庭的生长情况后,有学生在观测心得中写道:“各种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尽相同,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地对光照的要求也会出现差异。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在苗期对光照要求小,发芽阶段甚至根本不需要光照,而在开花阶段则对光照有较高要求。”

收获――品味辛勤劳作的甜蜜

几年来的“开心农场”实践体验,让学生们既有了对高科技的认识,又对身边的花花草草有了真切的感情。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而这,通过“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这一载体已经初步实现。

1.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我们对“感知生长”主题教育活动与学校常规的科技、德育类活动科学进行了整合,通过每周的校园电视、每月的科技信息、每学期的科技节等形式向学生们持续提供丰富的物联网大餐,并用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画竞赛、科学小论文竞赛等受到大家欢迎的形式理解巩固知识,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学生可贵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得到充分发挥,研究学习的能力明显增强。

2.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艺植物;可视化分析;研究成果

我国的农业研究已经朝着数字化、可视化的目标前进,农林植物作为农业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增强数字化研究程度十分必要。目前在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农植物可视化方面的分析工作是数字植物研究的前提,但由于我国的研究历史较为短暂,主要的研究方向在农作物上,例如小麦、玉米等方面的可视化模拟研究,对园艺植物的可视化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园艺植物主要包括有蔬菜、水果等方面,这些种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园艺植物的可视化研究主要包括园林设计以及作物疾病的监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现状的问题,并对园艺植物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园艺植物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园艺植物的可视化研究与其他作物具有相似性,都具有拓扑结构模型以及几何形态模型。植物的拓扑结构模型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空间姿态,常见的拓扑结构生长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规则的建模以及基于过程的建模2种方法,前者主要分为分形方法和L系统,后者主要包括有AMAP模型等[1]。

2 园艺植物形态建模

园艺植物可视化的另外一个方面主要是几何形态的模拟研究,不同植物的形态都不尽相同并且较为复杂,以茎部为例,花卉植物与蔬菜植物的品种就有一定的差异,在可视化建模过程中,要重视各个器官的精细建模与仿真,其中常见的园艺植物形态建模方法有以下几种:参数化建模、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以及基于三维测量数据的重建方法等[2]。

2.1 参数化建模

参数化建模是结合植物的三维结构特征,提取各个植物器官的结构参数,在确保植物拓扑规律的基础上,改变植物各个器官的尺寸以及角度等,形成具有植株特征的新型构建,这种方式的使用主要是使用植物交互式设计,园艺植物的参数化建模以器官为主,主要包括叶片及果实等相关方面。

2.2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

这种方式一直是计算机领域进行图形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这种方式截取的数据较为方便,获得的信息量较广,在植物几何建模领域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依据单副图像以及视频等相关因素模拟物体,这种技术的核心部分在于分析物体多视角下的轮廓图像,通过分析物体的多视角图像的亮度特征的一致性关系,恢复物体的表面,从而得到植物几何模型基于亮度的模型。

2.3 基于测量数据的三维重建

在植物几何建模中,常规数据非常耗时,数据的精准度也达不到相关要求,最终生成的模型与实际植物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但随着三维测量技术硬件的应用,相关专家已经将这种技术运用到植物几何建模中来,在三维测量数据的获取中,主要运用的设备有数字化仪以及三维扫描仪,通过运用这种仪器能够获取植物生长过程中一些动态信息,并且通过采取一些相关数据,利用数据与信息来建立植株的形态模型,最终实现植物的可视化。

3 真实感绘制

所谓真实感是指由计算机直接生成的图形反映现实世界的情况,在物体的表面大量信息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要将真实世界中的具体信息尽可能通过几何模型呈现出来。模型的建立过程非常复杂,相关的数据量也很庞大,但真实感绘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几何模型的真实性,主要包括植物的纹理映射、物理模拟以及细节模型等。

4 交互式设计

近些年来,虚拟植物已经被广泛的运用,用户正在寻求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构建植物几何模型,在这种基础上,一部分专家提出了交互式设计,在这种设计理念下,利用参数化组件来实现植物器官,将植物器官进行组合就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植物结构与形态的模型。应用的软件主要是ONYXTREE等,在园艺植物的模型培养方面,交互式设计系统为用户提供引导式的操作界面,通过运用这类软件,用户可以对节间数量与分支个数进行参数的设定,系统会利用这些参数生成植株的初始结构状态,除此之外,用户还能调整交互式。

5 结语

近些年来,数字植物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得到相关发展,园艺植物的可视化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关的不足,与预期的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的快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业 物联网 冬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必须把稳定发展农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多方面制约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尤其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冬枣种植效益较高,农民广有种植,但粗放式的冬枣种植手段和管理模式,存在着多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冬枣种植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种植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实现

农业物联网通过各种环境和视频感应芯片和传感器,实现设施环境监控。可以最大广度地收集人和自然界各种相关信息,然后借助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络,实现三个互联互通。首先是实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农民、农业科技专员等“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其次是实现土、肥、水、气、作物、仓储以及物流等“人与物”的互联互通;最后是实现农业数字化机械,自动温室控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三个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即时感知、信息通畅和高度智能化。

例如,环境和视频传感器能采集到冬枣生长环境中的气温、湿度、用药、土壤营养等全部信息,设施环境监控,采集单株枣树位置信息,生产枣树分布电子地图,将电子地图作为底图实现信息查询、生产信息管理、数据统计等功能。再如,可把每棵冬枣上植入一个感应芯片,每个感应芯片,就是每棵冬枣的“标签”或者“身份证”。这个“身份证”不但能够记录冬枣生产的全过程,而且能够随时向信息平台智能反馈每棵树的生产管理情况,做到一有质量预警信息,就会自动报警。另外,土壤感应器可以检测冬枣的施肥状况,为保证品质,冬枣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如果肥料成分不达标,土壤感应器可以即刻检测出结果。

2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冬枣种植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等生产过程管理水平

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的农业生产过程管理解决方案,利用了物联网信息技术来改善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投入资源的附加值、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及资源损耗,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冬枣种植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冬枣种植环境信息的实时有效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传输报送。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监视冬枣种植环境的各种参数,如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值、降水量、温度以及气压、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等,这样就为冬枣种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化了冬枣种植生长环境,既可获得适宜冬枣种植生产的最佳条件,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同时又可提高水资源、化肥等农业外部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标准化管理、精耕细作管理、设施农业管理和健康种植,实现了对冬枣种植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提升了冬枣生产竞争力。

3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有效地保障冬枣生产和食用安全

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运用电子标签、条码、移动通信网络、传感器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嘴边、从生产领域到销售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的无缝衔接,不仅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如在枣包装或出厂时,冬枣芯片内各种信息可通过系统统一数据接口将数据传送到中心数据库,并通过条码打印控件打印二维条码,实现与流通环节的衔接。大的包装可采用RFID芯片标签,可采用特制的读写装备进行读写,内部小的包装可采用一维+二维条码的方式进行追溯。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够实现冬枣质量的全程追溯,而且能够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全程控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站、手机短信以及触摸查询机等方式访问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条形码、RFID等标识查询到所购买的冬枣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程环节的具体信息,从而保障质量安全可追溯。

4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观光—采摘—休闲—科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延伸发展

农业产业延伸能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在农业产业延伸领域,通过智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把农业生产过程与农业观光旅游、教育科普等有机融合起来,招引市民到郊区、乡村,与村民共同参与、体验到农业生产中来,市民可以种植管理农产品,采摘农产品,体验劳动生活,也可以全程监督农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样可以实现城乡互动,村民市民互动,消解二元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生产与消费的无缝对接,促进形成新型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这可以从本质上实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性转变。

借用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拉长冬枣产业链,促进冬枣产业长远发展。例如,沾化成立冬枣生态旅游区,景区内部的信息实况实现农业物联网平动,智能管理,有效提高了运作效率。冬枣生态旅游区以“品尝沾化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休闲”为主题,突出了浓郁的冬枣文化,其中冬枣嫡祖、冬枣示范园、天女献枣、枣乡艺苑、科研科普区以及认养冬枣林区等独具特色的景观,集观光、采摘、旅游、科普、考察、休闲于一体,发展成绩十分显著。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冬枣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对于优化冬枣产业种植结构、激发冬枣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冬枣产业生产流通安全、加快冬枣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果农增产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明,陈岩.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温室农业监测中的应用.农机化研究,2009,31(6):141-144.

[2]牛孝国,朱桂芝,夏宁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业现场数据采集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9(24):515-519.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6篇

近年来,我县在着力推进涵盖残疾人扶贫、康复、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紧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加快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了扶贫基地的发展和良性运转。于城镇八字村残疾人梨树葡萄种植基地也在县残联扶持推动下,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于城镇八字村村域面积590公顷,总耕地面积3857.8亩,总人口2743人,下辖31个村民小组,村建有残疾人协会。现有持证残疾人61名,其中肢体残疾39人,听力言语8人,智力残疾6人,视力残疾4人,精神残疾4人。持证残疾人中有5人重度残疾,有3户双残家庭,1户三残家庭,2户特困家庭,残疾人低保家庭9户。 于城镇八字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多年来村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在葡萄协会、梨树协会、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下,成功发展梨树、葡萄种植业等特色农业,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村民们的荷包也鼓了起来。富裕起来的八字村没有忘记全村还在贫困线苦苦挣扎的残疾家庭,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残疾人种植葡萄、梨树。20__年,县、镇残联在八字村建立起了残疾人种植基地,加大了扶残助残的帮扶力度,扶持残疾人发展种植业。通过几年来的资金补助、技术培训、送苗木、销售服务等措施,至07年年初,基地已扶持21户残疾家庭,种植葡萄52.2亩、梨树11.9亩,06年取得经济效益13.81万元,同时带动了一批残疾人通过发展种养业脱贫致富。 一、主要做法 该镇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发展,得宜于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的困难残疾人帮扶救助机制、全镇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和县残联对扶贫基地工作规范化长效化建设指导这三大保障。几年来,基地遵循“建基地、扶示范、帮贫困”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确定工作主体,明确职责分工 于城镇八字村残疾人种植基地由县残联和八字村村民委共同投资建设,以安置本村残疾人就业为主,带动辐射附近村残疾人发展梨树、葡萄种植。基地的日常管理由八字村村民委负责,八字葡萄果业合作社协助,按市场化运作管理;果业合作社、镇成校和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负责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县、镇残联负责协调、检查、指导、督促。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扶贫项目效益 基地以“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周期短、轻体力劳作”作为扶贫项目选择的标准,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针对大多数农户的实际情况,选择果树设施和病虫害防治等较基础的管理技术作为技术服务重点,挖掘农户原有收益低、管理易的老品种的增收潜力,同时给予少数困难户新建简易避雨棚资金补助。并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帮助有一定基础的农户改良品种,更换优质高附加值的果树新品种。镇残联还通过精心选择项目,连续四年举办实用菌、水产养殖、长毛兔技术培训班,提供技术服务,扶持、带动农户发展多种种养业,扩大增收渠道。 (三)依托合作社,推动基地良性运转 八字葡萄果业合作社本着自愿原则,积极吸收残疾农户入社。残疾社员与其他社员尽同样的义务,享受同样的权利,由合作社提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享受免费上门服务,年底按股金分红和按产品销售额返还利润。合作社还鼓励党员社员接对帮扶残疾社员。不过由于合作社参股每股500元的入会门槛,入会残疾农户数还只是少数。 二、主要问题 (一)残疾家庭劳动力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在,农村残疾人文化知识比较缺乏,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普遍比健全人吃力;法制意识薄弱,大多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多数残疾家庭劳动力缺乏,主要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村残疾人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缺乏与他人、与外界交往获取市场行情、技术信息的渠道。由于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农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产生了比健全人更大冲击。 从调研的情况看,八字村残疾人种植主要呈种植管理不到位、种植品种档次不高、销售途径不畅和抗风险能力低的特点:一是管理不到位,葡萄种植户除2户外都采取了简易遮阳遮雨棚栽及大棚栽培技术措施,全都果实套袋,但管理仍不到位,今年因病虫害减产较严重;二是种植品种档次不高,葡萄种植品种仍以老品种的巨峰、藤稔、无核白鸡心等为主,但这些品种都存在许多缺陷,近年来引进推广的优质高附加值新品种如紫地球、醉金香、so4藤稔仅有少数农户种植;三是销售途径狭窄,水果大部分靠农户自己销售,少部分卖给合作社或靠贩子来收,大部分农户缺乏经营头脑,销售情况不是太好;四是抗风险能力不强,每户水果种植面积大都在3亩以下,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且品种单一,今年高温天时间较长,部分农户仍按往年方式和时间管理,损失较大。 (二)残疾农户扩大种养规模、优化种养结构的初期风险偏大 扩大种养规模、优化种养结构是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必然途径。但受家庭经济基础、劳动力、管理水平等的局限,大部分残疾农户扩大种养规模、优化种养结构的初期风险偏大。虽然残联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残疾农户对扩大种养规模、优化种养结构的顾虑仍很大。八字村农户吴金英年富力强又能干,种植了2.8亩葡萄,养殖了长毛兔笼位130只,今年她原本打算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但却遇到了诸多困难:一是本地及周边由于工业园区、高速公路和特色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土地流转的费用为一年每亩600元左右;二是葡萄等水果种植投入大、见效慢、技术管理要求高,受天气等非人为因素影响大;三是销售途径狭窄,现在的2.8亩葡萄还主要靠自己拉到县城去卖,将来新增的又如何解决。如此诸多困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残疾农户扩大种植规模和优化种养结构。 (三)基地为残疾农户提供的服务层次偏低 基地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等初级内容为主,而如加工、销售等农户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内容,由于受经济实力的限制或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开展得非常少。镇残联每年都举办一期残疾人种养技术培训班,但参加培训的残疾人人数和培训的内容、次数仍有限。又由于残疾人自身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条件有限;加之,在讲课后,大多没有为残疾农户开展长期跟踪服务或是回访,培训班能起的作用有限。 (三)基地运作机制还需进一步规范 一是镇里关于“建基地、扶示范、帮贫困”的举措很多,但缺乏具体的奖励政策。二是基地在扶持残疾人发展种养业的过程中,缺乏一个操作性强的详细 计划。三是残联与基地职责不够明确,特别是残联对基地的投入和基地扶持残疾人的任务没有明确。四是基地未经工商登记,并不是企业法人,不能作为经济实体来开展经营管理、营销契约、资金借贷。 三、建立残疾人种养业基地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育,提高残疾人素质 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使残疾人转变“等、靠、要”的观念,由被动脱贫逐步转化为主动脱贫,必须依靠加强残疾人的教育,提高残疾人的素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建议: 1、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由党委、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参与。变残联一家操办为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加大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师资力量等方面创造条件,确保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2、重视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通过举行残疾人就业观教育,开展了残疾人自强评选表彰,举行残疾人种养户创业座谈会等,转变他们的致富观念,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出台政策鼓励农村残疾人参加化教育,举办针对残疾人的专题科普教育活动。 3、整合社会资源。农村残疾人教育工作,要以现有职业技校、成校、专业合作社等为主渠道,发挥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调动相关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残疾人培训。 (二)完善扶持和服务,帮助残疾农户渡过高风险期 新发展和扩大种养规模、优化种养结构的种养户,大都面临着初期偏大的风险。资金、技术管理、销售、身体状况等因素都可能使他们放弃,他们迫切需要扶持和服务。建议: 1、为新发展和扩大种养规模、优化种养结构的种养户提供前景规划。尊重他们的意愿,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从事的种养行业,选择经过推广验证、优质高附加值新品种。 2、对残疾人中的低收入纯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种养规模的,在最初几年内,每年给予每亩土地流转费用补助。 3、在高温,关键季节对残疾人种植情况走访,联系技术人员指导,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对新发展及扩大种养规模、优化种养结构的贫困残疾人种养户进行全面回访,建立残疾人种养资料档案。4、对困难残疾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一定的股金补助。 (三)规范基地的运作机制,保障基地健康发展。

1、积极争取基地经工商登记和有关部门核准。要有营业、税务执照,属企业法人。这样基地作为经济实体,就能自如开展经营管理、营销契约、资金借贷。

2、残联与基地职责明确。残联对基地的投入有多大,就要基地完成多大的扶贫工作任务和目标。

3、对基地和残疾人实行政策激励。完善“建基地、扶示范、帮贫困”等方面的若干奖励政策。基地每扶持脱贫成功一户奖励。重点激励种养大户和困难户的同时,对那些达不到大户标准,但效益明显,扩大种养规模的农户,也可适当新增每亩给予一定补助。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被害率;大庆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90-02

十字花科蔬菜营养价值高,其成分中含有防癌抗癌的物质,备受消费者喜爱[1]。十字花科蔬菜种类繁多,包括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萝卜类和水生菜类,此外还有很多变种,如油菜类等。十字花科蔬菜栽培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害虫的为害,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2],且蔬菜害虫的发生有一定地域性并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各地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大庆地区由于地域特点,已由传统农业发展为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3],棚室蔬菜和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被广泛使用,造成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等现象严重[4]。明确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对于指导害虫合理防治和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菜青虫(Pieris rapae Linn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和蚜虫类3种害虫均是蔬菜上常见害虫,也是极难防治的重大害虫种类[5-7]。在蔬菜生产中如果这些害虫能够早期发现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对田间保护地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开展调查,以期明确大庆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对指导大庆蔬菜产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地点选择 选择大庆市让胡路区宏伟棚区采用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措施的十字花科蔬菜地。菜地种植面积5hm2,蔬菜种植品种为大白菜、甘蓝、芥兰、萝卜和油菜等。试验于2012年7月初开始至9月末结束,每10d调查1次。

1.2 调查方法

1.2.1 害虫种类调查方法 基地选择生长期相对一致的相同菜地2块,调查生长期处在5~9片叶的植株,采用5点式抽样法,每点查0.25m2。采集植株及菜叶覆盖地面范围内的害虫,用75%酒精保存,常见种类用目测计数。所有标本皆带回室内鉴定计数,一般鉴定到种。

1.2.2 主要害虫为害情况调查方法 于8月中旬害虫发生高峰期选择不同蔬菜田,逐株调查被害情况,每个种类蔬菜田调查100株,统计被害率。被害率(%)=害虫为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3 数据处理 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邓肯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虫种类 通过田间连续3个月的调查统计,共调查到害虫、中性昆虫和天敌种类共60余种,其中害虫在各个菜田常见的约11种,具体种类见表1。表1中的害虫是在所调查蔬菜田中发生数量较多的种类,蔬菜受这些害虫为害较重,其它害虫种类未在表中详细列出。

2.2 十字花科蔬菜田害虫为害情况 根据田间调查情况,统计主要害虫小菜蛾、菜青虫和蚜虫的发生为害情况,结果见表2。在8月害虫发生高峰期进行害虫为害情况调查,对5种十字花科蔬菜田中所有发生害虫进行了普查,5种蔬菜田中芥兰植株被害率最高,达89%,其次是大白菜田,被害率为79%,被害率最低的是萝卜田,为害率为53%(表2)。由表2还可以看出,小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田发生也较为普遍,以芥兰和油菜受害率最高,分别为40%和42%,极明显高于大白菜田、甘蓝田和萝卜田的植株被害率;菜青虫在5种蔬菜田里发生较轻,最高植株被害率是大白菜田,为32%,最低萝卜田,仅有1%的植株被菜青虫为害;5种蔬菜中,萝卜田和大白菜田受蚜虫为害显著高些,植株受害率分别为27%和29%。

3 小结

通过调查大庆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上害虫发生和为害情况,发现大庆地区害虫发生种类较多,常见种类有11种,以小菜蛾、菜青虫和蚜虫较常见,对蔬菜植株为害较重,3种害虫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种类,且以小菜蛾为害率最高。近几年,大庆地区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蔬菜上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虫害逐年加重,因此,深入开展大庆地区蔬菜上害虫种类和发生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大庆地区蔬菜害虫的治理,以及蔬菜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单毓娟.十字花科蔬菜的癌症预防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5):269-273.

[2]赵红,薛东,杨长举.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湖北植保,2005(6):34-37.

[3]唐立兵,刘楠.加快发展大庆地区现代农业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4(347):109-111.

[4]郭世俭.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化学防治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蔬菜,1997(2):48-50.

[5]吕利华,何余容,庞雄飞,等.十字花科蔬菜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32-1734.

[6]沈阳,王敬宇,缪勇,等.菜青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生态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37-439.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及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而农民收入的增加问题日益成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逐渐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为显著。

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因素为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政府各项不合理体制的制约和农民自身条件的约束等,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免除农业税、实施种粮补贴、加大对农民科学种田的培训等,但最主要的措施还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本文选取典型山区安顺市平坝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微观农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数据,初步探讨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平坝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因“地多平旷”而得名,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五大新区――贵安新区“核心规划区”。中心城区到省会安顺市48公里、距安顺市39公里。全县面积999平方公里。县城面积17.5平方公里。处于贵州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地势平坦,主要为高原坝子地,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3℃。年降雨量1160毫米。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35.49万人,农业人口29.03万人,全县耕地面积25.4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71亩,城市化率33.4%。人口密度302人/km2,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51亿元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73.29亿元,同比增长16.2%。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9:37:5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56元。该区耕地资源丰富,主要种植辣椒、蔬菜、玉米、水稻等作物。近几年平坝县农业结构调整显著,部分乡镇推进都市生态农业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了以西瓜、豇豆、棒豆、黄瓜、冷水养殖、生猪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收入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齐伯乡位于平坝县西北部,距县城约30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1.8万人,总人口20403万人,主要居住民族有汉族、苗族、仡佬族等。总面积80.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54.99亩,其中田3660亩,土10094.99亩。森林覆盖率达60%,平均海拔1300―1600米。

十字回族苗族乡位于平坝县城北面约7公里,是平坝县北郊中心集散地,十字回族苗族乡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总面积109.87平方公里。地势东、西、北部较高,中部、南部较低,属丘陵河谷盆地,海拔1100~13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100~1200毫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

(二)研究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指在了解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环节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农作物的投入产出明细表,分别计算各种作物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比较分析各种农作物效益的大小。确定种植不同作物的投入―产出系数。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是通过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参与式农户调查的获取。统计数据来自安顺市平坝县统计年鉴,农户调查数据用于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从水稻、玉米和不同蔬菜种植的资金投入、产出、土地收益和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不同作物类型的经济效益状况。调查典型村3个,每村选取20余户农户,共获取60余户数据。调查反映的是2012年农户作物种植投入产出情况,包括不同地块种植作物类型,种子、农药、化肥、灌溉、地膜等资金和劳动力投入情况。

二、平坝县典型乡镇农业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一)齐伯镇传统农业结构情况

通过走访齐伯镇几十户农户得知,齐伯镇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等传统作物,且都是一年一季,亩产平均七八百斤,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效益低。由于处于高原山区,气候条件恶劣,农户们平时所花费的化肥投入较山下平原地区多,产量不高,且农户家庭从事农业大多为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基本就近在贵阳或沿海一带务工,农业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农户家庭所种植的作物只能自给自足,农业市场化程度低,农业效益不高导致农民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缓慢。

(二)十字回族苗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我们也调查了十字回族苗族乡几十户农户,从调查中得知,此带大部分地区以蔬菜种植为主,形成了“菜――菜――稻”的种植模式,以胡豆、蒜苔、白菜、豌豆等蔬菜为主,蔬菜种植效益较水稻、玉米效益高,且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通过集体销售的形式获取利润。所调查的十字村种植优势相当明显,坝子多、土地好,自1983年该村就开始试种蔬菜,现已成为平坝县规划建设的蔬菜示范村,村里的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每年对外输送5000余吨蔬菜,蔬菜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撑。同调查的齐伯镇不同,十字村大多的农户家里面有小型机械,并且多半有年轻劳动力在家务农,再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使该村土地亩产蔬菜一年有三千多斤,年收入多的有万元,少的也有七八千元,因此。蔬菜种植也的确使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三)齐伯乡与十字回族苗族乡对比分析

通过对不同乡镇中典型村的调查对比,可以发现,作物种植类型不同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明显是不同的。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明显比水稻、粮食等传统作物的种植收益高,并且劳动生产率也是相应增加。因此山区农业种植结构由传统农业作物的种植向蔬菜种植转变,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农业收入。收入增加即可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可自行购买小型机械辅助耕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农民农业经营效益增加也能够激励农户承包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化经营。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提高了农户农业经营的劳动生产率,农户收入增加明显。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山区有多样的地貌、良好的气候资源、原生态环境条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

山区生态极为脆弱,但这也是山区的优势所在。由于山区地理环境恶劣,使得山区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污染较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因此土地利用方式应该向生态型农业发展,以绿色无公害产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的建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依托城市,发展观光农业

发展观光农业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积极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山区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以及都市人群急需寻找释放都市压力的生活方式,依托国家对山区道路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响应国家生态建设的号召,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如樱花、杨梅等,增加农民的农业经济收入和旅游业所带来的非农收入。

(三)加强规范引导,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政府应加强各乡镇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推进“一农一品一特”建设,促进特色农产品专业村的形成。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明显、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提升主导产品档次,壮大农村主导产业,提高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四)结合旅游资源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

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中,要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带,引导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关联产业向优势产业带聚集、向农业园区集中。整合贵州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全面提高农业旅游的服务能力,推动旅游产品从单一品种向个性化、多层次、规模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张清战.随州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的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04.23(4).

[2] 项朝阳.湖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 2003.12(3).

[3] 王永平,金莲,刘良灿,刘希磊.贵州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3).

[4] 阎占定.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分析[D].武汉:武汉大学,2004.

[5] 朱丽萍.安庆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1.

[6] 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02).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9篇

1.1农业科技创新

1.1.1杂交水稻品种闵行区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在市、区科委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南繁北育,先后育成上海市第1个杂交粳稻寒优湘晴、上海市第1个两系杂粳组合闵优55、上海市第1个杂粳香型组合闵优香粳,以及闵优128、秋优金丰、秋优118等高产杂粳组合,均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杂粳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深受上海及周边地区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欢迎,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达66.7万hm2,为上海及江浙地区粮食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杂交粳稻秋优金丰于2006年通过品种审定,2009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至今已累计推广种植2.3万余hm2次。寒优湘晴1989年通过品种审定,因两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深受种植单位欢迎,目前是上海市主推品种。2013年秋优金丰推广面积达7333.3hm2,其中上海市种植面积7053.3hm2;寒优湘晴种植面积6886.7hm2,667m2产量600~700kg。1.1.2蔬菜品种从2008年起,闵行区在多年地方特色品种选育的基础上,遴选了7大类17个品种作为航天育种材料开展品种创新研发,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航育番茄品种闵粉一号已通过品种审定,航育101和航育102青菜已通过田间审定,再经过2~3年的选育,将会成为适应上海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青菜耐热品种杂交组合也表现优良,有望2~3年内培育出新的耐热品种;经过选育的太空芹102和太空芹106芹菜品种符合上海市场的消费要求;正在选育的耐热、耐寒及春季耐抽薹甘蓝品种,预计2~3年将会育出表现优良的品种。以航育基地场为平台的青菜雄性不育系及转育杂交新组合,于2010年育成耐热青菜品种闵青101,通过品比和示范种植,与日本进口华丽品种相比,具有耐热耐湿、抗逆性强、品质优、纤维少的特性。2012年,闵青101青菜通过品种审定,目前已建立繁种基地,已于2014年夏季在闵行区推广。1.1.3花卉组培技术闵行区花卉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种植优势,组织培养技术及康乃馨种苗生产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现有种植面积近86.7hm2,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年总产值约1亿元。近年来,闵行区不断加大科技和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种源花卉的科研与生产,争取到国家、市、区级科技项目近90多万元,扶持了包括振东园艺、闵行区苗圃、广缘园艺场等在内的重点企业5家。为此闵行区的种源花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培苗及扦插苗的国内占有率达20%左右,组培苗年产量从100万株到300万株,康乃馨年产量从4500万株到6000万株,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左右。1.1.4上海白猪保护性开发上海白猪是上海开埠以后本地猪种与约克夏、苏白猪等杂交,并经过100多年的自然选择和10多年的人工选育而育成的地方兼用型品种,其肉质鲜嫩味美。为做好上海白猪的保种育种工作,闵行区农委加强对浦东正义猪场的监督和指导,确保110头上海白猪原种群体,生产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其中1头种公猪在上海市种猪良种登记中评为第1名,同时该场被农业部评为标准化猪场,成为上海5家标准化猪场之一。为进一步推进上海白猪种质资源体系建设,闵行区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上海白猪技术服务小组,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完善上海白猪系谱资料,加强生产性能测定,建立专门化品系,探索分子标记育种新方法,为上海白猪的科学开发及产业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1.5ERP数字农业管理系统通过市级蔬菜标准园的创建,逐步在闵行区推广ERP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合作社通过ERP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可以理顺内部计划、生产、质检、物流、配送数字化关系,提高了合作社的工作效率,提升合作社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与已有蔬菜追溯系统相连接导入或输出相关数据,构建了准确的第一手数据,完全实现对上、对下的农产品追溯,而且追溯范围可以是整个流程或任意节点。闵行区农业资源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的系统开发,实现了闵行区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闵行区涉农补贴数据管理系统、闵行区农业资源数据GIS应用分系统、闵行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农委OA办公系统、闵行区都市农业发展信息分系统六大子系统的各项功能,突出了“一场一档”、“一村一档”的全程管理功能。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实施,将提升闵行区农业资源数据管理共享信息化水平、农业生产监管水平以及农业生产决策水平,并对整个上海农业数字化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1.2.1广泛推广杂优化技术近年来,闵行区水稻种植面积1333.3hm2,其中97%为杂交水稻品种,常规稻种植面积仅占3%。通过推广应用杂优化技术,全区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89.1kg,再创历史新高。自2005年推广杂优化技术以来,水稻单产实现连续8年递增。1.2.2广泛应用农业机械闵行区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2005年以来,市、区两级共投入资金3595多万元,其中市级补贴投入1295多万元,区级补贴投入1250多万元,农机合作社自筹资金850多万元,新增高速插秧机45台、自动育秧流水线17套、育秧盘45万个,更新新型大中型拖拉机114台、收割机46台、配套农机具240多台、新型植保机173台,同时实施政府对农机作业补贴3580多万元。这些措施较快地优化和提高了闵行区农机装备和技术水平,使全区粮食生产机械化率突破了95%,新一轮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面积突破了98%,农作物秸秆禁烧和全量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闵行区蔬菜机械化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根据闵行区蔬菜生产实际,在区航育基地、100hm2绿叶菜基地建立2个蔬菜现代农机装备示范点,引进新型蔬菜自动育苗流水线、蔬菜播种机、蔬菜移栽机等蔬菜农机46台(套),重点在蔬菜育苗、耕整田、播种移栽3个关键环节积极探索蔬菜机械化生产,以缓解劳动力紧缺问题。1.2.3推进3年环保行动计划闵行区积极推进3年环保行动计划。(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循环农业技术,落实化肥农药减量行动计划,每年推广商品有机肥11000余t,应用面积1600hm2。每年推广BB肥1200t,应用面积1666.7hm2次,减少了化肥的盲目使用。(2)实行绿肥轮作制度,绿肥种植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3以上。绿肥的推广种植为培肥地力、解决茬口矛盾、化肥结构性减量起到了积极作用。(3)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近40个品种,基本做到粮食、蔬菜病虫防治药剂全覆盖。新农药的推广应用不仅减少了农药的用量、降低了在用农药的毒性,也为食用农产品安全长效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4)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普及率达98.8%,秸秆打捆综合利用达2.6%,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全面有效控制了秸秆焚烧现象,减少了大气污染,保障了环境空气质量和空中及道路的交通安全。(5)每年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绿色防控综合应用技术1013.3hm2次。

2闵行区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闵行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逐年提高,但从深度城市化和农业生态精品化发展要求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2.1农业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闵行区在农业科技的创新研发上虽然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可喜的成果,但在根本性改变农业生产现状的高端研发上尚有薄弱环节,如高抗、高产、优质、短生育期的小麦品种等亟待攻关解决,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业务创新能力也亟待提高。

2.2农业从业劳动力紧缺矛盾日益突显

农业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区域内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劳动力紧缺情况普遍存在,且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和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已成为阻碍农业产业发展和科技应用的重要瓶颈。

2.3农业组织化经营程度有待提高

闵行区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虽然位居上海市前列,但种植产业仍存在分散、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应用率的提高,对农业生产安全监管和农村环境的改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4镇村农技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镇级技术人员专业性相对不强,村(场)安全技术岗位的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基地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调动比较频繁,在新技术推广、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执行效率上相对较低。

3推进闵行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推进蔬菜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

闵行区要加强对蔬菜生产的研究和科技推广,到“十二五”末,努力使蔬菜生产规模化程度达到80%以上,蔬菜保有量生产面积力争全面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要加快实施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改造,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建设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起50家蔬菜标准示范园。示范基地面积以2~3.3hm2为起点,因地制宜把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组建成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推动蔬菜的规模化经营,把实施蔬菜标准化与推进规模化经营结合起来,以规模化带动农业科技进步。

3.2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战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通过“一场一品”建设,积极组织好各类品牌农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让更多的农产品进入由国家和市认证的名牌农产品范围;努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市场信誉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名牌,授予优质产品标志,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以品牌带动农业标准化实施,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3.3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业程度,推进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进程,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发挥机械优势,提高蔬菜生产经济效益,使农民增效增收;进一步加大对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设备和机械化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重点推广的蔬菜农机具,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闵行区配套补贴到90%。加快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和蔬菜新型农机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以进一步降低蔬菜生产劳动力成本。

3.4强化推进农业生产科技化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改革农技推广机构,整合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资源,着力培养1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成果转化推广效率高的技术队伍,通过横向协作联合,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力量,为闵行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撑、咨询服务。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政策引导力度,如加大杂交稻推广补贴力度,增加制种基地成本补贴政策,以减轻制种企业成本风险和经济压力,为杂交稻等技术的推广创造一个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4结语

农业种植数字化范文第10篇

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通过传统农业技术生产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先进农业技术体系。“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是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则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获取农田内不同单元小区农作物具体生产的环境信息,并由此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精细化、准确化的农业微观经营管理的新思想。3S技术是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中的核心技术,3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数字化建设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并逐渐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

一、GPS、GIS在大豆上的应用现状

3S技术中,作为单项的GPS、GIS技术在大豆行业中已得到某些应用用。例如,GPS用于高效的智能路径规划系统,通过GIS技术建立的大豆配送系统,减少了每天出车数量,平均降低了行车里程,降低了配送的成本;运用GPS与传统(皮尺、测绳)方法相结合对地块进行实地丈量,准确地掌握了各区域的实际落实面积情况。GIS在大豆中的应用更为令人瞩目,基于Internet+GIS+MIS,采用三层体系结构的大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将GIS技术和Web技术融入大豆行业的信息管理,实现了大豆的信息可视化、管理网络化、图文一体化,很好地实现大豆行业的资源共享问题;黑龙江根据大豆生长发育生态条件,确定大豆种植适宜性气候生态指标和区划原则,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气象、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得到全大豆种植适宜区划数据,为大豆企业进行原料基地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GIS、模拟技术和土壤肥力改善方面的研究结果建立起一套大豆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可通过链指针方式,在地图上分省、县、乡多个层面查询大豆土壤肥力信息,进行优质大豆生产的施肥推荐,为各级大豆公司指导农户更好的进行大豆平衡施肥,指导大豆专用肥定点厂相应地进行复混肥生产和大豆专用肥的调配提供了依据。

二、3S技术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展望

GPS的优势是精确定位,GIS的优势是管理与分析,RS的优势是快速提供大豆生长与农业生态环境在地表的分布信息,它们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促进发展。随着3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实用化,其具有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必将给大豆生产开拓一块崭新的天地。所以从3S技术的特点和大豆生产的内容分析,可以预见,3S技术将在大豆产生上得到深入、广泛的应用。

1、改变以往的大豆生产调查作业方式。由于3S技术能快速、实时地获取地面三维信息,整个过程将以自动化作业为主,省去了以往图像繁重的校正工作及手工作图的作业方式,人工劳务介入量大大减少,作业步骤变得简单,周期缩短,成本将大大降低,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2、增强对大豆病虫害及一些灾害天气监测能力。我国进行了机~星~地航空遥感试验,已实现了侧视雷达扫描图像的实时数字传输,保障了对灾害事件的全天候监测,并快速地通过通讯卫星向远距离发送,这将为3S技术应用到大豆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使在大豆生产的整个过程受到适时监测,各种相关、有用的信息得到反馈,根据数据分析系统对大豆病虫害和冰雹、雪弹子、干旱、连绵雨等的发生及时提供依据,并合理决策,能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大豆的损失。

3、在大豆平衡施肥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以3S技术作为重要支撑技术,通过对各种植区土壤样品指标的测定及土壤养分的空间差异分析,并对大豆样品的分析及数据汇总,结合土壤资料,融合GPS、GIS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建立种植区土壤养分数据库、土壤物理性状数据库和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库,为大豆分区施肥推荐、区域性大豆专用肥配方的快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为大豆种植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在传统的大豆生产区划过程中,由于没有GPS定位,没有GIS系统和RS数据,只能参照行政划分的界限,依靠人工制图,大体上规划出每年生产种植结构分布及区划图,对大豆生产的指导作用不大。21世纪的大豆种植区划技术则将基于3S等高新技术,将多种来源的气候资源信息、土壤信息、地形地貌信息和卫星遥感信息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融合分析、综合应用,区划的精度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质量级。一个县级区划,在大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支持下,精度可达到村级、种植地块级,突破了传统区划方法中资料以点代面,区划结果仅能够做到县级的局面。这为切实掌握各种植区的气候生态及其分布情况,对于大豆原料供应点的布局、规划及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