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种养技术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精选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种植;养殖;循环;农业技术;成效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69-02

1 农业模式的设计

循环农业模式的设计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查了解清楚当地的相关的资源、农业废弃物种类及数量。为此设计了玉米种植 育肥猪养殖 蚯蚓养殖 林下鸡养殖 玉米种植循环农业模式。

2 农业循环量的计算

2.1 土猪饲养量

该模式是饲养育肥黑猪。从正规种猪繁殖场购进当地黑毛猪(俗称土猪)100头,平均双月断奶重约为15 kg,料肉比约为3.5∶1.0,出栏平均重约为100 kg,则需要消耗精饲料297.5 kg/头,100头共需消耗精饲料约29 750 kg。每头猪整个饲养期所排出的猪粪约为210 kg,100头共排出猪粪21 t。

2.2 林下鸡的饲养量

该模式是林下散养土鸡。从正规种鸡场购进茶花鸡3 000羽,雏鸡平均重约23 g,饲养120 d的料肉比为4.2∶1.0,出栏平均重约为1.2 kg,则需耗精饲料5.04 kg/羽,3 000羽共需消耗精饲料15 120 kg。每只鸡整个饲养期排出的鸡粪约为2.50 kg,3 000羽共排出鸡粪7 500 kg。

2.3 玉米的种植量

该模式实施无公害玉米种植技术,按当地平均产量8 250 kg/hm2干玉米粒和猪、鸡精饲料的需要量来计算,需种植玉米约4 hm2,可生产玉米粒约33 t,另外的精饲料原料如麦麸、豆粕、米糠等需从市场上购买,以满足猪和鸡的营养需要。种植玉米4.33 hm2可产生玉米秸秆约为117 t。

2.4 蚯蚓的养殖量

该模式饲养土鸡3 000羽,按每羽平均日投喂10 g计算,120 d则需1 200 g/羽,3 000羽则需蚯蚓3 600 kg。按每40 kg废弃物转化1 kg计算,100头的猪粪、3 000羽的鸡粪和4.3 hm2地的玉米秸秆可转化成鲜蚯蚓约3 600 kg,所以蚯蚓的养殖面积应不小于400 m2。

3 场地选择

实施循环农业的场地一定要远离居民区,离主要干道1 km以上,选择植被保护完好、空气清新、周围无工业污染、土壤肥沃、通水通电和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实施。

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场地选好后,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方便生产管理和卫生防疫为标准。将场地分为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3块,种植区应选土壤肥沃的地方,而养殖区应向阳背风、林下资源丰富的地方,种植区和养殖区的间隔距离不应太远,以减少生产成本;养殖区又分为育肥猪养殖区、蚯蚓养殖区和林下土鸡养殖区。

5 关键技术

5.1 玉米种植的关键技术

玉米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选择优良杂交玉米品种,清明节前后塑料棚播种育秧,在3叶1心前移栽,移栽前先进行深耕整地,施足发酵好的鸡粪,移栽密度约为6万株/hm2,然后在苗期、穗期和粒期分别追1次复合肥,同时做好中耕除草、中耕培土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即可。

5.2 黑猪养殖的关键技术

采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选择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当地黑毛猪,先后进行去势和驱虫等工作,同时做好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仔猪副伤寒、猪丹毒、猪肺疫和伪狂犬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在饲料上,全程使用自配混合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精料以玉米为主,适当添加购买的麦麸、细糠和豆粕,小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18%,中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15%,大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13%。青饲料通过种植优质牧草菊苣来解决,日喂3餐,先精后青,自由采食,保持清洁饮水,注意圈舍卫生。

5.3 蚯蚓养殖的关键技术

采用高产养殖技术,选择繁殖力强的日本大平2号蚯蚓作为养殖对象,搭建简易棚进行饲养。先进行蚯蚓饲料的发酵,发酵前1 t粪用5 kg EM液对生水100 kg备用,按1层15 cm厚的猪粪,再撒1层10 cm厚的玉米秸秆粉,然后用备用的EM水洒湿,如此重复3~4层,最上面的一层是猪粪,堆积的高度在60 cm以上,最后用农膜密封的发酵方法,经过20 d左右的发酵即可待用。然后用发酵好的饲料做成宽约120 cm、高约40 cm长度不限的蚓床,按3万条/m2的密度投放种蚓。定期除去蚓粪和添加新鲜饵料或沼液,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实施防寒保暖,以保证获得较高的产量[4-5]。

5.4 林下土鸡养殖的关键技术

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育雏期的前7 d温度一定要保证在35 ℃左右,以后每周逐渐降温,直至降到室外温度进行脱温,饲喂全价颗粒料,同时注意通风换气,搞好圈舍卫生。育雏期结束后慢慢过渡到放养期,林下放养场地用鸡网隔成6个区域,每个区域0.4 hm2,放养密度为750羽/hm2,即每个区域的饲养量为300羽,按强、弱、大、中、小进行分群放养,以保证鸡的整齐度。饲料也从全价颗粒料过渡到自配混合料,精料以玉米和蚯蚓为主,适当添加购买的麦麸和细糠,31~6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17%,61~9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15%,90~12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13%。整个饲养期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控制重大疫病的发生,保证林下养鸡生产的顺利进行。

6 成效

6.1 黑毛土猪饲养效果

按照饲养量100头,出栏量100头,出栏率100%,总耗料35 000 kg,均耗料350 kg/头,饲料价格为3.00元/kg,饲料成本1 050元/头,每头猪猪苗费300元,防疫费10元,水电费5元,人工费120元,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个体成本1 485元/头,产值为2 400元,产出投入比为1.62,个体利润为915元,总利润为91 500元,经济效益显著。

6.2 林下土鸡饲养效果

饲养量3 000羽,出栏量2 850头,出栏率95%,总耗料14 364 kg,均耗料5.04 kg/羽,饲料成本4.00元/kg,按照每只苗费5元,防疫费2元,水电费2元,人工费3元,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个体成本32.16元,产值60.00元,产出投入比1.87,个体利润27.84元,总利润79 344元,经济效益显著。

7 结语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单一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下。利用养殖蚯蚓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把种植业生产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动物蛋白质饲料),动物蛋白质作为畜禽的优质饲料,可以大大降低畜禽的养殖成本,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获得健康安全优质的畜禽产品,以满足人们生活提高的需要。

8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78-180.

[2] 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9-60.

[3] 于忠华,黄文钰,舒金华.南京市主要湖库水环境现状与演变趋势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37-39.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种植;养殖;高效循环;农业技术

循环农业种植、养殖模式的设计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本文结合实地设计了某循环农业模式,希望通过对其植物、动物种植循环模式的探索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

1农业循环的需求

①某农业养殖业循环模式是养育土猪。从种猪繁殖场买土猪X头,根据断奶时约重15kg,饲料比维持3.5,直到100kg时出栏,预计每头消耗饲料约297kg,X头共消耗饲料约297×Xkg。而一头猪在饲养期排出的粪约为210kg,共排出210×Xkg粪便。②循环模式中所养殖的鸡为土鸡。将从种鸡场买进茶健康花鸡Y只,雏鸡每只重约23g,120d的饲养周期需要的料肉比为4.2,等到出栏时每只约重1.2kg,共消耗饲料约Zkg。而每只鸡饲养期排出的鸡粪约为2.5kg/只,共排出鸡粪约7.5t。③蚯蚓的养殖。由于该模式饲养土鸡Y只,每只鸡按10g/d喂养计算,120d每只共需1.2kg,Y只则需蚯蚓1.2×Ykg。④玉米的种植。该循环模式要实施无公害玉米种植技术,按当地平均产量A干玉米粒和猪、鸡精饲料的需要量来计算,需种植玉米约B,可生产玉米粒约C。种植玉米D可产生玉米秸秆约为E。

2相关场地的选择及规划

关于相关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一定要远离居民区,避免对当地居民造成干扰;②应离主要干道1km以上,避免对交通造成影响;③需选择植被保护完好、无化工污染、水电齐全及交通便利的地方。选好场地后,还需要进行规划与合理布局,以方便生产管理。同时,将场地分成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三部分,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配,种植区所在地应土壤肥沃,而养殖区应选择向阳背风、林下资源丰富的地方[1]。

3种植、养殖技术

3.1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在选择优良杂交品种的前提下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于清明节左右进行播种育秧,在深耕整地,施足发酵好的鸡粪之后才能进行移栽。移栽密度约为F株/hm2,随后要在苗期、穗期和粒期分别追加一次复合肥,同时注意做好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2土猪养殖技术

选择当地黑毛猪,采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进行养殖,在开展驱虫等工作的同时将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在饲养方面,全程使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自配混合料,其中以玉米为主,可适当添加麦麸、细糠和豆粕。幼崽阶段,混合饲料中的粗蛋白不少于18%;中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应大于15%;大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调整成不少于13%。每日喂3次,自由采食,保持清洁饮水的同时注意圈舍卫生。

3.3蚯蚓养殖技术

由于蚯蚓品种的特殊性,需要对其搭建简易棚进行高产养殖。首先,要对蚯蚓的饲料进行发酵,通过循环系统利用其他动物粪便进行发酵。1层15cm厚的猪粪加上一层10cm厚的玉米秸秆粉,最后用备用的EM水将其洒湿,如此重复三四层,最后堆积的高度在60cm以上。布置好后通过使用农膜密封的发酵方法,经过20d左右即可用发酵好的饲料做成宽约1.2m、高约0.4m且长度不限的蚯蚓床,按一定的密度投放种蚯蚓进行繁殖养殖。

3.4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由于土鸡同样也是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所以,在育雏期前7d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随后每周逐渐降温,直至与室外温度一致才能进行脱温。在脱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搞好圈舍卫生。林下放养场地用鸡网隔成6个区域,每个区域0.4hm2,放养密度为750羽/hm2,即每区域的饲养量300只,进行分群放养才能保证鸡的整齐度。饲料也要从全价颗粒料过渡到自配混合料,其中精料以玉米和蚯蚓为主,可适当添加麦麸和细糠。60日龄之前混合料的粗蛋白要大于17%,61~9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要大于15%,90~12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则要大于13%。

4循环模式的收益分析

4.1黑毛土猪饲养效果

假设按照饲养量50头、出栏量50头、出栏率100%来计算,总耗料17.5t,平均耗料0.35t/头。按照当今饲料价格3元/kg来计算,饲料成本约1050元/头,再加上疫苗费300元/头,防疫费10元/头,水电费5元/头,人工费120元/头,在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个体成本约在1485元/头,产值为2400元,产出投入比为1.62,个体利润为915元,总利润为45750元,经济效益显著。

4.2林下土鸡饲养效果

假设饲养量1500只、出栏量1425头、出栏率95%的情况下,总耗料约为7.1t,平均耗料为5.04kg/只,饲料成本4元/kg。若按照每只苗费5元,防疫费2元,水电费2元,人工费3元计算,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个体成本32.16元,产值60.00元,产出投入比1.87,个体利润27.84元,总利润39672.00元,经济效益同样显著[2]。

5结语

由于当今我国农业基础较为薄弱,重心发展已不在农业方面。所以,降低农业污染,把农业与养殖业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鄢帮有,刘青,万金保.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技术模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6):614-618.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3篇

1模式原理

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是利用龙虾和水稻生长季节对水分要求以及养分需求的互补原理,在种养过程中龙虾吃食水稻秸秆、水草、水生昆虫、幼虫、虫卵等,减少水稻病虫草危害,龙虾所产生的排泄物和剩余残饵为水稻提供生物肥料。水稻收割后秸秆返田,通过旋耕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地力,促进了土壤水蚯蚓的生长,灌水后腐熟的秸秆,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龙虾提供了最佳饲料,实现生态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获得绿色稻米和优质龙虾。

2模式设计与配套管理

2.1选址要求。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的稻田,尤其沿河的低洼田更好,面积大小不限,最好以3~6hm2为一个单元,同时还要求交通便利,电力实施有保障。2.2大田设计与管理。2.2.1开沟筑埂。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虾沟,沟宽2m,深1m,环形养虾沟离田埂2m远,拐角处最好呈弧形。面积较大的稻田还要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或“一”字形田间沟,沟宽1.5~2m,深0.6~0.8m。环形沟和田间沟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10%~15%,利用挖沟的土加宽、加固周边田埂,埂面宽1~2m,高出田面至少0.8m[2],以防渗水或坍塌,同时也要做好防止龙虾逃跑事项。2.2.2控制水质与水位。水质应符合健康养殖要求,小龙虾对重金属以及敌百虫、菊酯类杀虫剂非常敏感,应严加注意。龙虾越冬前的稻田水位应控制在30cm左右,越冬期间应提高水位至40~50cm保温;春季应降低至30cm左右提升水温,夏季水温过高应将水位逐步提高至60cm左右达到降温的目的。2.2.3种植水草。虾沟内栽植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水草水面约占虾沟面积的20%~30%,以零星分布为好。2.2.4除敌害生物。威胁小龙虾生存的敌害有水娱蚣、水蛇,水老鼠等。放养前须用生灰石(50~75kg/亩)泼洒,清杂除害。进水口要用20~40目沙网过滤,排水口也要用密网围住以防敌害侵入,平时勤巡查及时清除田内敌害生物。2.3模式流程设计。1~3月田中灌水耕作促秸秆稻草腐烂,促进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3~4月放养龙虾;4~6月投饵饲养;4~8月捕捞商品龙虾售卖;6~11月水稻种植,稻虾共生;12月旋耕灌水促稻蔸稻草腐烂(见模式流程图1)。

3模式核心技术

3.1水稻栽培技术

3.1.1品种选用。一般选择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抗病虫害、抗倒伏、米质优的大穗型品种,青阳县主要以种植单季杂交稻为主,品种有丰两优香1号、深两优5814等组合,也有种植适宜的粳、糯稻品种。调查发现一些种粮大户选择用双季杂交晚稻品种做该模式单季稻种植,因为其生育期短,总体效益也很好,品种可选用丰源优299组合等。3.1.2大田用肥。在当年第一季小龙虾捕捞结束后,先排浅田水,将龙虾赶到预备的虾沟中,再耕田施肥,每亩基施腐熟的有机肥250kg、45%(含纯氮磷钾为15%-5%-5%)复合肥10~15kg。在水稻栽后7d左右,追施尿素7.5~10.0kg/亩,在穗期喷施叶面肥。养虾稻田禁用碳酸氢铵[2]。3.1.3水稻移栽。一般6月中旬至7月初移栽,宜适度稀植,确保田间通风透气,杂交稻行株距宜选用33cm×18cm,栽植1.1万穴/亩为宜,粳稻手工插秧行株距宜选用30cm×16cm,抛秧密度宜保持在1.4万穴/亩左右[3]。该模式不宜用水稻撒直播方法。3.1.4水分管理。水稻栽后7~10d保持田间浅水,促进水稻活棵分蘖,水稻中期灌水5~10cm,以利龙虾入田活动觅食。分蘖末期排水搁田3~7d,养虾田应轻晒。抽穗扬花期应将田水逐渐加深到20~30cm。水稻进入黄熟期要及时落水,使田块干硬,便于机械入田收割。3.1.5病虫草害防治。稻虾共作应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次数,田间杂草应人工除去。必须用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一般使用的农药有:Bt生物农药、氟虫苯甲酰胺、井冈霉素等。喷洒农药时应加深田水,降低药物浓度,减少药害。慎用含磷、菊酯类、拟菊酯类药物。2016年在该县新河镇菖蒲圩稻虾共作田块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盏/3hm2)示范,有效控制了稻飞虱与螟虫数量,减少了用药次数,此物理防治技术值得推广。3.1.6水稻收割。一般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收割,收割时留10~20cm高度的稻蔸,并将稻草返田,然后灌水20cm左右,浸没稻蔸和稻草,促进秸秆腐烂产生浮游生物,为龙虾提供饵料来源。

3.2龙虾养殖技术

3.2.1放种。每年的3~4月投放幼虾,每亩投放1cm以上的幼虾1万~2万尾,应放养同一规格的虾种,要一次性放足,一般投放的日期越早,养殖的效果越好。投放虾种不宜过于集中,应在稻田内分点均匀投放,应选择在晴天早、晚投放,避免在阳光强烈和高温下投放。5~7月视亲虾繁殖虾苗和捕捞的情况,随时补充虾苗。在8~9月份投放(规格:30g/尾左右)亲虾15~30kg/亩(雌雄比为2∶1或3∶1),可在稻田附近设置亲虾暂养池,最好与稻田连在一起,待单季稻收割后及时灌水放虾入稻田,利用稻田冬休时间,让亲虾自行繁殖虾苗,以供来年稻田养殖。3.2.2饲养。稻田龙虾主要吃水草、秸秆以及浮游生物等,每月要施腐熟鸡粪等有机肥100kg/亩左右。前期一般不需投饵。养殖后期(5~6月)可适当投饵(饲)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投喂一次(占日饲量的30%),下午16∶00~18∶00投喂一次(占日饲量的70%),饲料可选择米糠、菜饼、豆渣、大豆、螺肉、蚌肉、鱼肉等,还要补充一些青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稻田虾体重的2%~6%(以当天投喂的饲料在3~4h吃完为宜)。3.2.3捕捞。稻田养殖龙虾捕捞时间为4~8月,主要集中在5~6月,及时将大规格龙虾捕捞,降低稻田中龙虾的密度,促进小龙虾个体快速生长,提高产量效益。一般采用虾笼、地笼网捕捞,具体做法是:将虾笼和地笼网(网眼规格2cm左右)置于稻田虾沟内或稻田中,每天清晨起笼收虾,虾笼隔一段时间移动一下位置,在虾笼中设置诱饵引诱小龙虾进网,当捕捞量逐渐减少时,可将稻田中水排出,集中于虾沟中放虾笼。一般8月底至9月初结束,余下的成虾投放到虾沟中用于虾苗繁殖,为翌年养殖储备苗种。

4效益分析与推广前景

4.1效益分析2016年经青阳县调查发现,该种养模式水稻产量(以单季杂交稻为例)450~550kg/亩(276元/100kg),产龙虾50~100kg/亩(25~50元/kg),除去稻种、肥料、

虾苗、饲料、人工、田租等费用,预计纯收入为1500~2500元/亩,比传统的一年稻麦两熟效益要高20%~50%。

4.2推广前景

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实现了稻虾共作互补互利,良性循环,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化解了废弃物秸秆、过剩肥料、龙虾排泄物等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增加了产量与效益。该种养模式是一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有效模式,在圩区、灌溉方便的稻田尤为适合,因其简单易行,成本低,见效快,且市场行情看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袁旭峰 单位:安徽省青阳县种植业局

参考文献:

[1]杨大庆.桐城市“稻虾兼养”模式[J/CD].基层农技推广,2017,5(2):61.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4篇

本文在太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试验示范基础上,从养殖小区建设养鸡、养殖废料肥用于桑树田及无害化生产有机肥等环节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林禽立体种养农牧配套型――“禽-肥-桑”循环农业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条新兴的、不可或缺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不断的探索、创新、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循环模式,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生态循环农业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涉及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内部物能互换、农业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及绿色消费等方面[1,2]。当前太仓市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仓市神闸蔬果专业合作社探索出的“禽-肥-桑”资源循环高效种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提供一些参考的思路。

1 基础与优势

太仓市神闸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太仓市浮桥镇老闸村,主要从事桑树种植、养蚕、树林养鸡等生产活动,同时进行桑产品开发,研制桑果饮料以及桑叶茶,是苏州地区养蚕示范场。合作社北邻通港路,南邻戚浦河,占地面积247.5亩,其中209亩种植桑树,桑叶用于养蚕,桑林用于养鸡。建有养蚕舍5000平米,仓库700平米,鸡舍面积400平方米,饲养蛋鸡10000羽,肉鸡5000羽。

2 “禽-肥-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应用实践

太仓市神闸蔬果专业合作社以“禽-肥-桑”生态、高效、循环、高产为重点,开展发酵床养鸡、种植桑树、新技术试验示范,桑系列产品开发,建立相应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生产体系,建立试验发酵床、蔬菜生产基地,采取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技推广部门相结合,明确示范推广内容,实现了种养生产循环高效可持续性。同时,鸡有较长时间在桑林中散放,既可生物除虫,又可提高鸡的肉质品质,增加商品性。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于调节沿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畜禽产品、农产品的食用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禽-肥-桑”农业生态循环高效模式

以太仓市神闸蔬果专业合作社为试验基地,进行高效安全营养生产技术、高效生态发酵床养鸡技术、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集成“禽-肥-桑”资源循环高效种养模式,采取边试验边示范相结合,示范推广与技术开发应用相结合,通过农户技术培训、典型示范,辐射推广到全市及苏州部分地区。鸡食用桑园杂草和小虫,鸡粪、菜梗可作为桑园地有机肥,鸡舍周围及农田尾水汇入收集池沉淀处理,再排入生态塘进行植物氮磷拦截处理。从而降低桑园地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另外,利用发酵床养鸡,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特殊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鸡的粪尿排泄物,不需要每天清扫鸡栏,冲洗鸡舍,于是没有任何冲洗圈舍的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养鸡场;垫料在使用到期后,形成可直接用于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由于生物发酵舍养鸡技术有不需要用水冲鸡舍、不需要每天清除鸡粪,采用自动给食、自动饮水技术等众多优势,达到了省工节本的目的,可节水90%以上;鸡的死亡率和淘汰率相对传统笼养鸡大大减少,即使是蛋鸡的死淘率也可控制在5%左右,肉鸡在2%左右。

社会效益分析

一是有利于减少面源污染,保障太湖饮用水的安全,并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对进了农业节水发展,减少污水排放量,减少农田氮磷等养分的流失,保障群众饮食安全,使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城乡社会稳定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二是加快第一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加大农业污水治理力度,形成结构优化、节水减污、保护环境的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局面。

4 生态效益

该项技术实施后,以太仓市神闸果蔬合作社为例,年可以处理还田鸡粪830吨,年处理污水500吨;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及鸡粪利用率达到了100%。通过生态屏障建设,新增绿化3000棵;改造了生态塘10000平方。年减排污染物COD61.4吨、年减排总氮14.6吨、年减排氨氮1.06吨、年减排总磷8.2吨。

5 结语

循环农业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通过太仓神闸蔬果专业合作社循环农业的发展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能够有能力作为切实可行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主体,在循环农业的整个模式流程中,既是循环农业相关理论的宣传者,又是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者,今后应注重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建设,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现代种养殖技术政策;经济效果评价

引言:为了解决大批农民工返乡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许多政府采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的政策,本文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对各地政府所采取的现代种植养殖政策进行阐述,并根据具体实例对其经济效果进行评价。

一、我国返乡农民创业现状

1.创业方向不明确

返乡农民工受到原有思想观念以及工作经历的制约,大多数的农民工喜欢从事与自己之前职业相类似的行业,对于农业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众多的农民工离开自己的原有居住地,到城市当中进行务工,很大程度上与厌倦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回到农村之后,很少有人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在回乡创业中,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创业方向,通常会选择一些资金投入比较少,技术要求低的行业,例如运输、餐饮等第二,第三产业。

2.创业动力不足

我国农民工在创业方面的积极性明星不高,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愿意选择创业,大部分返乡农民工选择观望态度。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多数省份中,能够自主选择创业的农民工还不到全部农民工总数的10%,东部地区比中西部略高,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方面的积极性不高。

3.创业人员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

在返乡农民工当中,男性人员创业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且大多数是中年男性。中年男性在外面经过多年的务工,在经济和经验上会有一定的积累,实现相对来说比较开放,返乡之后在创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更多的返乡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能力以及政策的影响,对创业持消极态度。

二、现代种养殖技术政策

返乡农民工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人员返乡会对当地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在处理返乡农民工问题上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农村当中创业环境不理想的情况,可以鼓励农民发展现代种养殖技术,并提供一些优惠的政策措施。

1.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条件

为了解决因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返乡农民自主创业。赣州市政府对返乡的农民工出台了一项支持脐橙种植的政策,所有自愿进行脐橙种植的农民,会给予一定的土地,在种植过程中还会提供免费得技术支持。政府支持他们进行种植养殖创业,带动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1]。

2.创业资金的扶持

为加强创业政策扶持,解决农民工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各省的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方面的规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抵押标准。湖北省荆州市对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农民工创业。

3.开展现代种植养殖业技术的培训

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各地要对回乡创业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依托现有机构成立回乡创业农民工指导和服务中心,免费为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山西省长治市每年都要为返乡农民举办创业培训,这些培训是无偿进行的,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农民工参加。

三、现代种养殖业的经济效果评价

1.土地生产率指标

在政府现代种养殖业政策的指引下,返乡农民工在土地生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江西南部的脐橙种植中,采用了新的技术,农民在土地利用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有的种植方式是,两颗果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左右,而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两颗果树之间的距离缩小为5米,而且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同一亩脐橙的产量达到了原来的两倍以上,有原来的1000公斤,达到现在的每亩3000公斤左右,经济收入每亩地可以增加1万元左右。另一方面,对土地的占用减少,返乡农民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养殖,可以在利用更少的土地,养殖更多的经济动物,养殖成本降低。

2.劳动生产率指标

现代种养殖技术对劳动力的需要逐渐减少,劳动效率提高。山东省某县为了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支持发展高新农业,在大蒜种植中采用新型的滴灌技术,利用这种技术,降低了在种植过程中对劳动力的投入,每亩地在人工成本方面可以节省500元,而劳动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种植户收入明显增加。

3.投资经济指标

政府在现代种养殖技术政策方面的支持,在减少返乡农民工在经济方面投入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江苏省海门为了解决返乡农民工在现代养殖业中遇到的问题,对所有从事养鱼的农户进行优惠,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对养殖场进行调查,对在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鱼类产生的疾病会给予免费的帮助。海门养殖户每年在养鱼场方面投入,每亩地大约减少8000元,与此同时经济收入增加了2万元左右,投入和产出比减小,农民收益明显提高。

四、结语

本文对返乡农民创业的种养殖技术政策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这些政策在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带动了现代种植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因失业返乡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还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提高现代农业水平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红根,陈昭玖,张月水.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02)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种养结合;生态;高产;优质;高效

中图分类号:S81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05

1 试验基地基本情况

宣威市彬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地100hm2,总投资3358万元,是一个集养殖、种植、商品猪及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养殖场建成1000头种母猪繁育基地,年出栏仔猪数20000头,生猪存栏5000余头。种植场建成路相连、渠相通和田成方的标准化基地100hm2,建有种植大棚10.67hm2,实验大棚1.33hm2,育苗大棚1.33hm2,露地面积66.67hm2。生活区面积4000m2,有员工100余名。彬和农业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基地为宗旨,建设包括养殖场和种植场为一体的“养殖―农肥―蔬菜种植”(猪―肥―鱼―粮―菜)的循环立体农业模式,建成集研发、认证、种养销售一条龙、农工技贸一体化的面向宣威、云南和全国的高新农业辐射区。公司重视科学技术团队建设,并计划和云南各高校合作,打造实习基地和学习观摩平台,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年向周边地区提供1000余人次工作岗位,2015年,带动周边150户农户进行商品猪养殖和蔬果种植,户均年增收5000元。该基地采取了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 种养结合示范用

该养殖场年出栏肉猪超万头。实施“种养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技术措施为“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循环利用”。

干湿分离:通过改圈舍设施实现干粪与尿水干湿分离,同时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将干粪收集装袋,采用静态好氧发酵处理后种植蔬菜。雨污分流:在畜禽养殖场内分别修建雨水沟和污水沟,实行雨污分流,液体粪污进入化粪池,经厌氧发酵处理以后就近就地循环利用。循环利用:对经化粪池厌氧发酵处理的液体粪污经过自成体系的“U”型渠等配套设施直接输送到贮粪池后就近就地循环利用,实现粪污“零排放”。

3 示范试验基地技术集成

3.1 基地生猪养殖主推技术

生猪主推外三元(以杜洛克为父本、LY母猪为母本,生产三元商品仔猪及育肥猪)。主推:母猪高产配套技术、仔猪“两早、两料、两阶段”培育技术。

3.1.1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空怀母猪严格按照各阶段营养需求配制全价料,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并按时注射相应的疫(菌)苗,按各阶段猪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进行饲养管理。

3.1.2 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按照仔猪“两早、两料、两阶段”培育技术进行培育。7日龄用教槽诱食、14日龄用哺乳仔猪全价料补饲、28日龄断奶、29~70日龄用保育料饲喂、70日龄后转育肥舍进行育肥。注意防冻、防压、防腹泻。严格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菌)苗,断奶时防止仔猪应激反应。

3.1.3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

分3阶段育肥,70~80日龄饲喂仔猪全价料,80~100日龄饲喂中猪全价料,100日龄后饲喂大猪全价料,严格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菌)苗。

3.2 基地蔬菜种植技术

围绕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五化”标准,严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实施蔬菜“六统一”标准化生产。

根据市场和季节需求,选用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商品性好和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叶菜类、果菜类按季区域种植;统一进行工厂化育苗;抓住节令,合理安排蔬菜品种的轮作,统一栽植、中耕管理、植株调整;合理平衡配方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防止硝酸盐含量过高;推广生态栽培技术,使用杀虫灯、粘黄板、性诱剂、防虫网等防治害虫;开展统防统治,有机地协调使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的配套措施;实行合作社蔬菜产品自检和送有关部门检测相结合,确保合格产品上市;适时采收,叶菜类、果菜类等产品分等分级包装。

4 示范试验基地主推技术优势

发展“养殖―农肥―种植”(猪―肥―鱼―粮―菜)的循环模式,有机地结合养殖和种植,形成“三位一体”的循环模式。畜禽养殖、农肥处理和蔬菜种植有机结合,三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构成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

为改善种植区土地肥力,处理养殖和种植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建成一个中型腐化化粪池,用于处理农业垃圾。废弃农作物和养殖废弃物在池里经过发酵处理后形成有机肥料,实现“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农作物生产循环利用模式。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7篇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论文联盟,属河北省太行山山地丘陵旱作农业类型区,是国家贫困县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24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为22.2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89.7%;耕地面积有0.88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6%,并且有50%以上是旱岗地。长期以来,耕地数量少质量差,限制着农业规模发展,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成为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农业站结合山区特点,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深入农村养殖专业户进行了集雨种草圈养畜禽高效农业模式及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以集径蓄水旱作农业技术、旱岗地种植优质饲草生物技术、畜禽圈养技术为主的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农户人均年增收500元以上,为解决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集径蓄水旱作农业技术

1.集雨水窖选置

土水窖选择具有5m以上土层,且土层厚实,无砂砾层和软土层的旱岗地进行规划建设;石水窖依托山场,服务围山转隔坡条田,选择易于爆破作业的山坡开挖垒砌成型。各种集雨水窖窖址的选择都要注意避开行洪沟道。

2.径流场面积

蓄水容量50m3的水窖所需集流场面积以600~1000m2为宜。

3.水窖主体及配套设施设计

3.1水窖主体设计

水窖形状建成瓦罐形,口小肚大,强度高,寿命长,既可多蓄水,又能防冻防蒸发防污染,还便于保护,窖口直径0.8~1m左右;窖口到蓄水面留1m深较细的瓶颈段;水窖的蓄水部分,深度为4.5m,直径由顶部逐渐增大,最大直径为4m,向下逐渐缩小,窖底直径3m,窖口到窖到窖底总深度为6m。

3.2 配套设施设计

沉淀池,宽1m,长1.5m,深1m。进水口要高于入窖口,并设过滤网。沉淀池距水窖口2~3m;实行节灌设计的要设置自流管阀,出水口应高于窖底10cm以上。

4.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时期,选择春秋季施工最好。窖体建设,窖挖好以后,首先把窖壁搞平整,并挖3个宽深各10cm的扣带,上中下分布均匀;在进水口下方建一个消力台,相应设置自流管阀;水泥防渗,将窖壁、窖底抹三层水泥防渗漏,水泥和沙子的配比比例为:第一层1:3,第二层第三层1:2,沙浆抹层总厚度3~4cm,第三层随抹随压光净面,最后再涮浆一次。

二、 旱岗地优质饲草栽培技术

1.选用适宜饲草品种

养殖以食草为主的畜禽,用作干草,选用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比较好;用作鲜草代替精料的,选用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菊苣、俄罗斯饲料菜等优质饲草作物品种为宜。

2.把好饲草种子关

购买饲草作物种子,最好到专门经营饲草种子的大公司爱购,这是我局多年引种的深切体会。一般地说,中食产业集团鲁梅克斯有限公司和中国种业集团草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饲草种子具有纯度高、发芽率高、产草量大、价格相对便宜的优点。

3.保证播种质量

饲草种子较小,直播亩播种量以1~1.5kg为宜,育苗移栽亩用种量以100~150g为宜;播期,直播以8~9月份为宜,育苗移栽以3月底4月中旬为好;播种要求,因饲草种子太小,撒播种子时要掺细沙或处理过的谷物,保证苗匀,促苗壮,播种深度以2cm左右较好。

转贴于论文联盟

4.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主要论述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育苗栽培技术。

4.1育秧及定植

3月底至4月中旬,利用塑料薄膜盖苗床育秧,播种,整平苗床后,浇足底墒水,待水全部渗完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论文联盟覆过筛细土,在种子上面均匀地撒1.5cm厚的细土,当长出2片子叶后再覆细沙土0.5cm,掌握适宜苗龄,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移植大田;栽植密度以亩栽1.3万株左右为宜,株距10~12cm,行距50cm。

4.2水肥管理

幼苗定植时,随开沟随施入复合肥10kg,并顺沟集中浇水;缓苗后浇一次水;如果生产条件允许,每次刈割后结合浇水追施人类尿;最后一茬刈割后,要在封冻前顺茬覆盖腐熟有机肥,每亩3000kg为宜,条件允许时在封冻前浇冻水;翌年3月初清垄锄划,促其早返青。

4.3刈割

第一茬在植株高度达到50cm时进行刈割;之后间隔35天左右割一茬;留茬高度掌握在5cm为好。

三、圈养畜禽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圈养畜禽种类选择:一般要选择适应本地生态条件,当地加工企业常年收购,销路顺畅,饲养技术易学易会的食草畜禽种类。如奶牛、肉牛、羊、兔等。

2.突出抓好畜禽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防治是发展圈养畜禽的关键技术。所以,首先要求畜禽养殖专业户加强畜禽饲养技术落后学习,进行规范化科学饲养,提高对畜禽疫病的识别能力,以预防为主。其次,畜牧职能部门要把圈养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抓紧抓实畜禽疫病的监测、预报和科学防治工作,这是发展圈养畜禽的关键。

3.畜禽饲喂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应该注意的问题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34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为充分开发利用文山州20000hm2宜渔稻田资源,加大文山州稻田种养生态循环发展,提高种植、养殖生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达到一田多产,提质增效的目的。进一步探索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和综合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文山州在稻田种养模式探索上做了许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养鱼,到辅以稻鱼工程设施(即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溜),发展到探索稻―鱼―鸭、稻―鱼、稻―泥鳅、稻―虾(小龙虾)、稻―鳝鱼等种养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与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及休闲农业相结合,成立合作社,开办休闲农庄,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综合效益。稻田养殖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提升水(禽)产品质量,生产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品质绿色生态产品,符合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追宠需求发展形势,增加养殖收入。在此主要介绍成熟的“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

经济目标:稻田综合产值6000元/667m2。优质水稻500kg/667m2,产值3000元;鱼(渔)产量100kg/667m2,产值2000元;鸭(禽)40只/667m2,产值1000元。

1 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田块整理、养鱼设施建设、鸭圈建设等,从3月初规划设计、施工建设,4月10日前完成。

1.1 田间工程建设

养鱼设施建设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主要建设内容。

1.1.1 稻田选择

稻田平整,水源、交通方便,面积相对连片,每片面积3.3hm2以上。

1.1.2 田埂的修整

加高加固田埂,捶实夯紧,田埂加高到40~60cm,加宽到30~40cm。可用开挖鱼沟、鱼凼的田泥加固田埂,并种植饲草、蔬菜。

1.1.3 开挖鱼沟、鱼凼

根据田块的实际情况,划分出0.33~0.67hm2大小区域,并用拦网隔离。鱼凼深1m,鱼沟宽0.4~0.8m,深0.4~0.6m,羡拭婊占田块面积的8%~12%。鱼沟与鱼凼的具体形式根据养鱼稻田的形状和面积大小而定。

1.1.4 设置进、排水口和安装拦鱼栅

根据进出水量设计进、排水口,一般进水口1个,排水口水量小的修建1个,水量大的修建2~3个,最好设在稻田斜对两端,并安装竹栅、铁丝网等拦鱼栅。

1.2 鸭圈建设

鸭圈建在鱼凼上,四周和底部使用木条或竹条铺设,顶部铺设彩钢瓦,并设置与田水相连通道,按照每只鸭0.1m2计算建设鸭圈。鸭圈建设在4月10日前完成。

1.3 绿色防控设施建设

每667m2设置诱虫灯2~4盏。诱虫灯设置在鱼凼上,便于鱼、鸭捕食害虫。

2 育苗准备

2.1 水稻育秧

2.1.1 稻种的选用

统一采用经审定的文稻系列、云恢290、滇屯502等优质品种。用种量要据种植密度,用种量为1.8~2kg/667m2,基本苗为1.8~2万丛/667m2。

2.1.2 育秧

3月25日前选择整理好育苗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背风向阳,邻近大田的地块作秧田。为调整栽插秧龄和保证秧苗安全,各点分2个时间段育秧,2个时段间隔时间不超过5d,2批秧必须在4月10日前播种结束。采取机插盘育秧和旱育秧2种育秧模式。苗期做好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2.2 鱼种培育

鱼种选用池塘、网箱培育的隔年优质种。养殖品种以鲤鱼、草鱼、鲫鱼和罗非鱼等鱼类为主,适当搭配鲢鳙鱼,条件好的可放养名特优品种。按30g/尾以上规格,450尾/667m2的放养量,根据放鱼时间提前做好培育计划和订购,保证按时投放。

2.3 鸭苗选择和订购

2.3.1 鸭苗选择

选用本地广南麻鸭、杂交麻鸭等。

2.3.2 鸭苗订购

按20只/667m2脱温免疫鸭苗计算,分别于3月25日前,7月10日前完成2批鸭苗订购工作。

3 大田移栽、苗种投放

5月10日―6月5日,分别完成大田移栽、鱼种及第1批鸭苗投放工作。

3.1 大田移栽

5月10日前完成大田栽插。秧苗要求:机插秧,苗龄22~25d左右,3叶1心时移栽,种植规格为12cm×30cm。鱼沟、鱼凼边用人工补插;旱育秧,苗龄30~40d左右,4~5叶时移栽,种植规格为20cm×20cm。

3.2 鱼种投放

待大田秧苗移栽15d(秧苗返青后)投放鱼苗,5月25日前完成鱼种投放。放养鱼苗时注意事项:选择晴天09:00以后放苗;做好鱼种消毒,鱼种投放时用3%~4%食盐水侵泡3~5min;投放时注意装运鱼苗工具内的水温与稻田鱼凼中的水温相近,水温相差不能大于3℃。先将装鱼苗的工具放在田水中浸泡,并向工具中缓慢加入一些稻田清水,使其水温基本一致时,再把鱼缓慢倒入鱼凼或鱼沟里;如用化肥做底肥的稻田应在化肥毒性消失后再放鱼种,放鱼前先用几尾鱼苗试水,不发生死鱼才可放养。

3.3 鸭苗放养

3.3.1 放养数量

投放40只/667m2。

3.3.2 投放时间

分2批进行,第1批鸭苗投放20只,结合秧苗返青,6月5日以前投放;第2批投放20只,在8月30日前投放。

4 种养管理

5―10月为水稻、鱼类、鸭的饲养管理阶段,加强以下种养管理措施。

4.1 水稻管理

4.1.1 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70%,追肥占30%。施肥注意事项:适温施肥,避免高温施肥使鱼中毒;晴天施肥,避免阴雨天施肥影响鱼类生长;不能将肥撒在鱼类集中或鱼多的地方,如鱼凼、鱼沟内,避免鱼误食中毒;施化肥时将养鱼田分2次或3次进行,采取量少次多,少施勤施。

4.1.2 病虫害防治

实施稻田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植保技术(黄蓝板、杀虫盒、诱虫灯),减少水稻病x害的发生。用药时要选择高效低毒(杀菌剂)、对鱼、鸭不产生危害的药物。

4.2 养鱼管理

4.2.1 投饲管理

以麦麸、酒糟、豆渣、包谷面或配合饲料等饲料为主,辅以投喂菜叶、浮萍、水草和旱草等青饲料,提高稻田鱼产量。投喂要做到“4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4.2.2 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鱼病易发季节,加强鱼病预防工作。发现鱼病,选用高效低毒鱼药及时治疗,并及时捞出死鱼。

4.2.3 日常管理

根据水稻和鱼类的生长需求做好田水调控。经常检查田埂,如发现有漏洞或倒塌,应及时堵塞修理,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田水漫埂逃鱼,并经常清除注排水口拦鱼栅上的附着物,以免阻塞影响排水。在夏季高温时,勤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降低水温,避免鱼类中暑死亡。

4.3 养鸭管理

4.3.1 雏鸭饲养

雏鸭采用网室育雏的方式进行饲养管理,通过在育雏舍内设置离地面30~80cm高的金属网、塑料网或竹木栅条网室,雏鸭在网室内饲养25d左右。

4.3.2 育成鸭饲养

鸭龄25d左右试水2~3d后放养大田,放养1周内要求饲喂5~6次/d,1周后,补料可逐渐减少到2次/d,日投料量为体重的5%左右,视具体情况维持或适当增加料量。饲料使用玉米65%、豆粕13%,麦麸12%,菜籽粕3.82%,鱼粉2%,磷酸氢钙1.37%,石粉2.19%,食盐0.49%,蛋氨酸0.13%配制。饲喂的同时观察鸭群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发育不良、受伤或病变的个体,要尽快从鸭群中移出,进行隔离饲养管理。症状较严重的个体应及时淘汰。

5 适时收获

根据稻鱼鸭不同的收获期和出栏时间,适时收获上市,争取好的效益。

5.1 水稻收割

应适时收割,做到颗粒归仓。

5.2 适时捕鱼

到稻谷收割期,根据鱼的长势,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鱼及时捕捞上市。尚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合并到部分保水条件好的田块,加深田水,进行续养,到春节前后捕捞上市。

5.3 成鸭出栏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业种植;推广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1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将生物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种植当中,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业内很多人士的关注,下面就从生物技术当中的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以及利用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等三个方面简要探讨一下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是如何进行推广以及应用的。

1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与应用

目前,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利用人为的因素,将DNA在生物体外剪切,之后再拼接,从而使基因得以重新组合,在对基因进行重新组合后,将得到的新的基因导入至生物体中。转基因技术能够根据工作人员的需要,提取出符合要求的基因[1]。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利用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多细胞的生物进行仔细而严格的检测,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首先要把生物体内的细胞进行单独的培养,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这些单独的细胞转变成一个个完整的个体,再进行检测,检测应不应该对这些完整的个体摄入目的基因,如果摄入了目的基因,检测摄入基因的个体有无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那么就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和研究。

将转基因技术推广并应用到农业种植的过程中,能够使农作物的产量及其质量大大地提高,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将一种优良的农作物基因,转移至与之毫无关联的农作物当中,从而实现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高[2]。我国农业种植中应用的较为普遍的转基因有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以及植物抗病基因等等,转基因技术已经在我国有了广泛的应用,转基因植物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杂交育种技术作为转基因技术的一种,操作方法简单,更容易被掌握,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推广,我国的杂交水稻就是充分利用了杂交育种技术,通过合理的使用杂交育种技术,使农业种植更加容易,从而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与应用

组织培养技术具体点来说,就是以全能性的细胞为前提,利用人工诱导的方式,使农作物组织可以在无菌的情况下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的一种技术,将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对于提高农作物的繁殖速度,培养出优质的农作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防止病毒对农作物的伤害,利用该技术培养出的农作物更加的经济环保[3]。在具体的实施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作用于农作物中的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的条件,使温度、光照以及湿度都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同时也要特别注意pH值、渗透压等的化学条件。在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中,会激活农作物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进而使农作物发生褐变,如果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褐变现象进行处理,会对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当发现农作物发生褐变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对农作物组织的初代培养时,通常采用诱导或者是分化培养基,从而培养出无菌的材料以及无性繁殖系统。

3 利用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

与传统的利用化学方式制作农药不同,利用生物技术制作农药,主要是将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产物当作农药制品的成分[4]。利用生物技术所制作的农药,不仅环保、使用效果好,而且能够使农作物的耐药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推动农业的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生物农药的成分是从生物的组织中提取出来的,所以生物农药的产量较少,价格也比较贵,而微生物又因其易于控制、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受到了重视,据有关资料表明,将生物合成的相应的药物成分的基因移植到微生物的细胞当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生物农药产量低、价格昂贵的问题,比如用于防止过敏的转基因大豆等,所以,将生物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种植当中,利用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并且利用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农业的总产量,改善我国农业种植的环境,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桑彦军.浅析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其作用[J].甘肃农业,2014,(15):72-72,74.

[2] 徐福兴,彭小凤,占秋菊等.解析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11):70-70.

农业种养技术范文第10篇

农业种植现代化过程中,怎样把高新技术同传统农业技术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任务,特别是在我们有限的耕地与人口不断增长的条件下,离开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来维持中国人口的温饱。生物技术就是一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领先技术,是被有关专家称为农业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生物技术可广泛用于种养业、林业与环境治理,维护人们的身体保健。它具有增产、除病等作用,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不可缺少的新技术。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的综合使用,可以全面改善农作物生态环境以及农作物对各类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还有农作物自身对各种病害的抗病性能力,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害的滋生,降低或清除土壤环境中各类化学药物残留。

二.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中的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植物生长的速度,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好的优良品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对作物农作物的侵害,保证植物种苗无病毒,促进良种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在现在农业种植中,对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其主要是建立在细胞的全能性的基础之上,是通过人工的诱导,保证植物组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良好的发育,最终成为完整的一种生物技术。在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要注意保证在培养基组成、pH值、渗透压等各种化学环境条件,及植物组织培养中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得能够有效地促进组织培养育苗的生长和发育。当组织培养技术扩散到培养基后,就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这个环节的处理。关于初代培养旨在获得无菌材料和无性繁殖系,即接种某种外植体后,最初的几代培养。要用诱导或分化的培养基,就是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细胞分裂素与少量的生长素。

三.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