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水利工程概论

农业水利工程概论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均衡分配演化博弈分析

摘要: 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加入到供应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供应链产生的超额利益,超额利益的分配问题成为目前研究工作的热点,文章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分配系数的取值。

Abstract: The aim of all the node enterprises to join the supply chai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is to generate over the interests of the supply chain. Over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benefits distribution about supply chai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through evolutionary game and constructs an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ultimately determines the distribution benefits formula of coefficient λ.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分配;演化博弈

Key words: the processing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supply chains;profit distribution;evolutionary game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34-02

0引言

在传统的博弈理论中,认为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并且参与人是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博弈的,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参与人的这种完全理性与完全信息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演化博弈论认为参与人是有限理性的,作为有限理性的参与人不可能完全正确地对博弈信息进行分析,要通过反复地模仿、学校、突变等动态过程,最终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演化博弈理论概念的重要组成是“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ESS)和复制动态模型(Replicate Dynamic,RD)[1]。

1演化博弈论在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利益分配中的优势

全文阅读

对农民金融约束的形成原因探究

农户的创业行为对创业者自身、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创业者会发现新信息并通过利用新手段提供新产品或服务,收获创业租金,增加自己的收入。农户创业有助于农村地区劳动力就地转移,不但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附近的其他农民就业,从而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创业家是创造性的破坏者,并以创新性的要素组合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程郁和罗丹,2009),因此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有显着的正效应(李宏彬和李杏等,2009)。

然而,农户创业选择行为过程中会受到严重的金融约束。发展经济学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强调发展中的金融压抑和农民面临的金融约束(Gurley & Shaw (1960, 1967); Mckinnon (1973); Shaw(1973))。Banerjee & Newman (1993)以及Ahlin & Jiang(2008)的理论分析表明:金融约束对农民选择成为企业主并雇佣工人,还是成为自我雇佣的业主,或者成为雇佣工人等职业选择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Black & Strahan(2002)、Klappera & Laevena et al.(2006)则直接分析了金融约束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显示,完善的信贷市场和充分的创业信贷支持将有利于促进创业的产生和企业的成长。原因包括信贷市场能缓解即时性的资金约束,使缺乏初始启动资金的人获得融资而进入创业领域,同时宽松的信贷环境能降低人们的风险规避程度,提高创业倾向。国内的研究也注意到了金融环境对农户创业的影响,比如张海洋和袁雁静(2011)的研究表明,金融环境确实对农户的创业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但有助于农户创业,而且有助于已经创业的农户扩大规模变成“企业家”。程郁和罗丹(2009)则主要关注信贷约束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认为信贷约束并不会直接影响农户的创业选择,但会影响农户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结构以及创业的层次和水平。

所谓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压抑或农户创业过程中的金融约束,指的都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但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即金融约束的成因是什么?最近20年来,经济学家们将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对于金融约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和详细的剖析。1989年,Evans和Jovanovic就指出,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压抑或农户创业过程中的金融约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有限责任约束”(Limited Liability)。农户可以以其拥有的自有资产为底而借款,当不能完全还清借款时,他能为此付出的最大偿还量就是他的已有财富。因此贷款者在发放贷款时会根据借款者的已有财富来决定发放贷款的数量。在受到有限责任约束的情况下,一些具有创业机会的农民可能因为借不到钱而无法成为企业家,已经创业的农民也可能受到信贷约束而使得投资的数量受到限制。于是,农户的发展就会掉入“财富水平低小信贷规模小投资规模低投资回报低财富水平”这样一种陷阱。这就是说,金融约束、金融压抑本身属于财富积累效应。

形成金融约束的另一种原因是信息和激励机制的扭曲,这集中体现为“道德风险”问题:企业家的努力需要付出成本,完全由他自己承担。而努力是看不见的,努力会带来项目成功概率的提升,但一旦项目成功就意味着该还本付息,使得努力的好处由他自己和贷款人共同分享。这种还贷与努力挂钩的机制会产生反激励效应:财富越是少的借款者,因为借款人在投资中下的赌注相对的小,便会越是缺乏努力工作的动力,这就增加了破产和坏账的概率。这样,就会形成另一个陷阱:金融机构惜贷借款人偷懒项目失败概率上升金融机构惜贷,借贷利率上升借款人偷懒…。道德风险问题会同时造成金融机构惜贷和融资成本上升,从而限制了农户成为企业家的可能(Aghion & Bolton, 1997)。

Paulson & Townsend et al.(2006)运用泰国农村的金融数据,对于形成农户创业所面临的金融约束的上述两方面原因做了研究,他们发现泰国农户所受金融约束主因是道德风险而非有限责任。他们的重要贡献在于,给出了可计算金融契约模型与方法;并且给出了判别形成金融约束的不同原因的方法:如果农户面临的金融约束主要是“有限责任”,则农户的个人财富上升会与其得到的信贷规模同向变化;如果农户面临的金融约束主要是“道德风险”,则当农户个人财富上升时,对于外在的金融市场的依赖性便会降低,农户的个人财富会与其获得的信贷规模成相反方向的变化。

然而,在应用Paulson、Townsend & Karaivanov(2006)(以下简称PTK)的模型时,在研究方法上应当注意:第一,在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农村地区,社会资本对农民的各种行为会有重要影响(Widnet & Mundt, 1998;蒋乃华和卞智勇,2007),但PTK(2006)的研究没有考虑到社会资本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第二,PTK(2006)在家庭财富的计算时,取的是单一的时间点(调查之前6年),这样的计算方法导致农户创业和他财富之间的内生性没法解决,如果农户在6年之前已经创业,则不能断定是财富影响了创业;第三,农户的创业并不一定从事工商业,也可以在农业生产方面扩大经营面积,PTK(2006)仅仅考虑了从事工商业创业的农户,没有把那些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并创业的农户纳入分析。

我们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2008-2009年“北大—花旗中国农村金融调查”获得的中国6省18县的4000多户农户的家计数据,在PTK(2006)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农民在经济发展的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金融约束的形成原因。

在信息完全的金融市场中,一个人的创业行为不会受到他自身财富的约束。因为如果他有创业机会,即创业的期望净收益为正,那么市场会知道这种创业的价值,在他的自有资金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时,会得到足够的融资。这样,金融市场能够让所有具有创业机会的人实现创业,从而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所以,如果金融市场是完全的,并且经济中每个人的企业家才能与他已经占有的财富没有关系,而仅仅与他的能力、受教育水平、社会资本等状况有关,那么我们应能够观察到一个人的财富和他创业与否没有显着的相关性。

全文阅读

农户兼业水平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户兼业水平逐渐提升;与此同时,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地力衰退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矛盾。因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农业的健康发展与国家的粮食安全。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分析了土地利用的诸多形态,如土地的抛荒与粗放经营、木本植物与多年生作物的种植、季节性作物的种植、保持灌溉和排涝沟渠的畅通、农家肥比重和建沼气池等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农户兼业水平对其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农户兼业水平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双重效应,既有助于克服水土保持的资金约束,又因兼业导致农户对农业的依赖性降低而减弱了对水土保持投资的动力。

关键词:农户兼业;土地;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3-2801-06

Effect of Farmer’s Diversification Level on Land Sustainable Use

LUO Fang

(School of Commerce, Huanggang Normal College,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As the procedur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peeded up, the farmer’s diversification level increased gradually. In the meanwhile, the main-land contradiction was sharpening because of the serious water loss, soil erosion and soil fertility decline. Land sustainable us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hina’s food safety. The econometric too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and use patterns, such as land abandon and extensive use, tree crop and perennial crop planting, seasonal crop planting, keeping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canal unobstructed, the rate of applying farmyard manure, and building methane tank, etc.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evel of farmer’s diversification had dual effects, which was helpful to overcome capital constraint and harmful to increase the motive of investing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because diversification decreased the dependence of farmers on agriculture.

Key words: farmer’s diversification; land; sustainable use

全文阅读

循环型生态农业论文

1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

1.1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981年,以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将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的成果与中国国情结合,首次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Ewert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循环经济3R原则。国内在国外“循环经济”思想上提出了“循环农业(RecyclingAgricultural)”概念,该词语首次见于陈德敏等于2002年发表的文章。从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生态学家叶谦吉(1988)、吴国凯等(1988)、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991)、著名生态学家孙鸿良(1993)等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完善与优化;郭铁民等(2004)、宣亚南等(2005、熊瑶等(2005等对我国“循环农业”的概念进行各自优化定义。两者的概念与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分析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代表性概念,结合我国目前农产品比较丰富,注重产品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将生态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生态良性循环、产品优质安全、三大效益协调、科技管理支撑、产业复合设计、系统优选调控,另外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间接内涵。将循环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物质循环利用、环境和谐友好、产业网状依存、科技管理创新、三大效益同步、农业永续发展。通过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发现,其共性是二者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或途径,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其次,二者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的支撑;另外,二者都注重多产业复合的复合设计。主要区别在于:

(1)虽然二种农业模式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但生态农业更加重视生态效益,而对经济效益比较弱化,而循环农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环境改善的融合。

(2)生态农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虽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对农产品的需求方面没有具体措施,因此,生态农业更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3)生态农业主要侧重于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绿色,而循环农业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更重视生产环节、生产链和消费领域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消耗。

(4)生态农业注重产品的自然安全,而循环农业在注重经济效益下对产品的安全比较弱化。我国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比循环农业早20年,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皆不断更新完善,至今,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两者在内涵上已呈现交叉重叠现象,两者都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除各有侧重点外,直接或间接目标一致。但对生态农业而言,其发展依赖于农村环境,而农村环境又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随着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商品的丰富,在生产各环节及人们生活过程中,农业生产系统中非自然物质的输入不可避免,而这些物质按照生态学原理,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转化很困难或历时很长,从而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稳定与良性发展,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因此,在农业物能循环中必然涉及到非自然性物质的人为循环利用问题,而这个问题是需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解决的。因此,为了减少概念的重复,取长补短,形成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要求的系统化现代农业概念,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融合,称之为“循环型生态农业”。

1.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界定结合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我们认为: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在系统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理论指导下,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达到资源低消耗与高利用、投入清洁、产品安全、废弃物低排放,从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优美、公民身体健康的现代农业系统。循环型生态农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安全、美环境、美人文”,即两低两高两美目标。

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内涵

全文阅读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人因素

摘要:笔者利用在河南省组织学生所做的针对农民工和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比两组人群转移和非转移的选择,研究显著影响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的个人因素。研究发现,农民的转移选择最主要受年龄、性别和婚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有一些变量,如受教育程度、城镇就业技能等,虽然对农民是否选择转移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市场的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个人因素;问卷数据;河南

作者简介:樊明(1957-),男,江苏扬州人,经济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6-0027-05收稿日期:2012-04-08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国内外学者有一定的研究,如蔡昉(1996)、赵曜辉(1997)、Hare(1999)、Zhu Nong( 2002)、赵忠(2006)、张晓山(2010)、张树林(2010)、张鹏等(2010)和李梦凡等(2011)。但有批评认为,现有的数据不适合转移问题研究,原因不仅仅在于问卷设计不当,还在于难以抽取一个代表性的移民样本和一个对应的非移民样本(赵忠,2006)。为了克服上述数据的不足,2008年,笔者组织学生在河南省对农民工及农村农民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针对农民工的有效问卷445份、针对农村农民的有效问卷263份,解决了非转移样本问题。问卷调查采取随机调查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和在乡村的农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人因素进行经验研究,以期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第一部分从农民相对收入水平的概念讨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研究的主体,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个人因素;第三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农民相对收入水平

已有大量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要性的讨论,笔者提出农民相对收入水平概念,从一个新的视角进一步论证这一问题。中国的“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问题。首先是农民收入的绝对水平太低;其次是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相对收入水平也相当低。为了度量农民相对收入,笔者构造了一个指标——农民相对收入水平,即农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与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之比:

全文阅读

循环农业科技园理论研究

循环农业科技园区是将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利用技术,按照某种生产模式,以产业链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在同一个园区之中,实现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村生活过程投入的减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的目的,是循环农业基本原理、技术、模式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集成与展示。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循环农业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1]。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

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循环经济示范点的建设关系密切。早在2000年左右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ing,Reusing,Recycling)引入我国,最先在工业领域倡导生产过程资料的减量化投入、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十五期间在全国建设了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10个循环经济示范点[2]。十一五期间各省制订了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就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贯彻到农业领域中。2006年4月份,为了在农业领域贯彻这一原则,中国农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发展技术和模式,提出了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3]。当前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定位不准、产业链条的设计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节能减排的效率评价难以操作、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等问题。笔者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及循环农业基本原理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构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原理、定位及应遵循的原则。

1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框架构建

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从学科性质上来说,综合了自然地理学、资源与区划、农业气象、资源科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基础学科、畜牧学、农产品加工、农业区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生态学、循环农业、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学、设施园艺和园林规划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4-8]。从单纯制订规划的理论依据上来说,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划分为循环农业与生态工程、现代农业科学、园林景观、农业经营管理四大领域。理论体系框架见图1。

2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基本内涵及特征

2.1循环农业原理

2.1.1循环农业基本原理。循环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工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依据,以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多级多层次利用为手段的规模化、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我国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产品—弃物”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在此过程中,人们以经济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为驱动力,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对农业生态系统是破坏性的,以反向增长的生态代价来谋求农业产出的数量增长。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将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1,9-11]。

2.1.2循环农业三原则。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有的运行原则,它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Reducing)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ing)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ing)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全文阅读

农林类高校灌溉排水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田水利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调整。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与探索发现,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农田水利专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改革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2009年我国西南5省遭遇了严重干旱,旱情导致642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多元。从2009年至今,为彻底改变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大力倡导“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也是水文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辅助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内容多、知识面广和实践性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调节措施、水旱灾害的治理方法等,其教学重点是讲述农田灌排基本理论、分区水利规划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并介绍有关新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与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介于工程学与农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同时又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在我校已开展多年,笔者从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出发,对教学改革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推进了灌溉排水工程学的教学改革进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

一、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问题

灌溉排水工程学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其内容涉及学科较多,例如:土壤学、作物学、水力学、水文学、气象学和建筑学等。此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而碎,包括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作物需水量计算与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研究、灌溉水源选择及引水方式的确定、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原理与工程设计、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等内容。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觉得枯燥的情况下,对各个学科的关键内容都有所了解,并能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来学习灌溉排水工程学,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全文阅读

跨省流动农民工再次择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实际抽样调查数据,使用了嵌入式logit模型,估计了各种因素对农民工再次择业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家庭特征和人口特征等有关变量之后,择业前收入水平越低,农民工倾向于换工作又换产业;原产业的增长率越高,农民工以较大的几率不换工作或者换工作但不换产业;工作经验越多,农民工倾向于不换工作或者换工作但不换产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民工 再次择业 Nlogit模型

引言

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一方面由于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供求关系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导致劳雇双方的彼此重新评价, 原有的劳动合同可能会废止,农民工再次择业已经成为一个常态。虽然农民工在再次择业的过程中,过去由于“干中学”所积累的经验技能可能会中断,毕竟,再次择业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

尽管农民工的再次择业已经成为经济事实,但相关的研究并不多,前期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农民工流通的问题,其中绝大部分集中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以及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农民工非农就业政策以及对收入的影响等领域。譬如,白南生、杜英(1997),蔡昉、都杨(2003),韩长赋(2004)等认为地域二元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是农民工寻求非农就业和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但现行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的跨省流动;刘建进(1997)、赵耀飞(1997)、梅建明(2003)、陆文聪、吴连翠(2011)等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非农收入等因素外,农民工的跨省流动以及非农就业决策还和性别、年龄、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有密切的联系;至于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的影响,冯海发(1988)和韩俊(1988)的研究表明,农民的非农就业,有助于土地的流转,产生规模经济,增加农民农业生产收入;但是,杜鹰、白南生等(1997)等认为,受土地流转的影响,农民的非农就业并不一定带来规模经济,都阳、朴之水(2003)利用中国西部4个贫困县的调查数据,论证了农民工的跨省流动对减贫有积极作用。郭力、陈浩、曹亚(2011)等利用中国中部六省的实际调查数据,使用logit模型对中部地区农民工跨省移动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研究结论是:婚姻、教育水平、职业技能等是影响农民工跨省流动的主要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主要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以及择业的问题,但很少考察农村居民流动后的非农再次择业特点。同时,现有的研究主要选择教育程度、年龄、技能以及家庭土地规模等个人特征向量等作为解释变量,没有深入考虑区位因素以及产业结构的变换对农民工择业行为的影响。此外,现有的研究大都使用的logit模型分析农民工的流动以及择业行为,众所周知的原因,logit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属于二元选择变量,这虽然能使分析简化,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工再次择业。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将使用嵌入式logit模型,基于湖南省实际调查的数据,研究农民工在再次择业的特点。

为了准确分析农民工再次择业行为,本文的其余部分研究思路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假设,这部分主要对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再次择业行为的各种因素;文章的第三部分是数据收集和变量设置部分,文章的第四部分部分为实证研究,主要运用嵌入式式logit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农民工再次择业的影响,最后为结论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对本文的研究做个回顾,并提出结论。

一、理论框架与模型变量

全文阅读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难点与解决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模小、数量大、涉及面广,所处条件差异大,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工程项目立项审批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一般投资在10万-50万元之间,少数超过50万元。所以这些工程都是由县上报批,国家补助建设,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能建的批,不能建的也批,甚至有的工程只是变更名字几次立项国家补助,但有的确急需解决,却迟迟不能批准。造成重复投资或无效投资。 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人员资质较低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多由县级相关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由于资质水平较低,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县级的设计单位,技术投资很少,资料缺乏。知识、技术更新缓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得不到应用。 2.2职能复杂但不具备资质国家规定:设计单位接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技术服务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3设计不规范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大部分是粗老笨重。 2.4设计市场混乱 国家规定工程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这在大、中型上程建设中执行的较好。但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执行的比较差。以县级为例,目前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出自于多家,水利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计划部门、移民部门。就水利部门而言,能设计的单位设计,不能设计的单位也设计。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承揽施工也搞设计。导致有些工程的设计方案不尽合理,造成了投资的浪费,有的甚至寿命不长,运行不了几年就报废。造成厂年年有新修,年年有报废的现象。 2.5工程概预算编制水平低 工程概预算编制多为无概预算编制资格的人员所编,程序化水平较差,与工程的实际造价有一定的差距。有些甚至是按行政领导的旨意编制,失去了工程造价的客观性、严谨性。 3.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队伍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工程施工不进行招标,议标,基本上是由某些人或项目村组确定施工人。更谈不上有施工资质,都是临时拼凑。造成有能力千的干不上,无能力干的能干上的现象。施工人员技能差,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程施工无监理。政府质量监督也很少。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大多数受益为乡(镇)、村、组。工程建成后由他们自行管理。管理经验少,特别是运行管理人员多为村民,业务知识贫乏,无一整套的科学管理办法。县级管理部门,重建轻管,缺乏对工程管理的指导,对工程效益的发挥程度不做跟踪调查,造成其不能良性运行,隔几年就毁坏,又向上级申请项目投资。 5.改进措施及建议 5.1工程项目立项审批 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审批程序进行。按照切实可行的原则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审批部门要组织3名-5名专家或技术人员进行论证。形成书面报告备案,参加人员签名并负责。对申报的非专业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概不予审批。 5.2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存在多年,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水利部门多年来一直是建设者角色,工程处数多、面广、受益范围小,难于管理。水利工程大多属于公共设施,工程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和公共效益,公益性很强。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决定了工程的建设需要公共的投入,需要代表公共的机构或受公共机构委托的组织去管理。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应起主导作用,不管是哪一类水利工程,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都不能或缺。要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制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案,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改变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经费缺乏、人员缺乏、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瘫痪局面。 5.3制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案 掌握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是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足够的力量扎实搞好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调查工作,对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对调查资料进行统汁、分析、研究,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作出评估,制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案,指导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程产权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维护,理应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主体。凡属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应由政府部门加受益群体进行管理,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凡属盈利性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一库一策,一塘一法,不能搞一刀切。各工程均应配备管理员,由县级水行政部门根据效益和补助标准统一发放工资。#p#分页标题#e# 5.4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水利工程大多属于公共设施,工程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和公共效益,公益性很强。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决定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公共的投入。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应把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来抓,制定政策增加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保持水利投资稳步增长,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允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 6.结束语 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充分认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足农村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各级政府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水行政丰管部门彻底改变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现状,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搞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一定能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得到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应有的效益。

全文阅读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思及建议

摘要:农学概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广,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多,如作物的生产规律、栽培理念及保护技术等,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农业理论认知与规律、技术了解。但随着教育改革及农业发展需求,对农学概论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同时也给课程教学带来更多挑战。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该文针对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农业生产视频、图库;增加作物关键栽培过程虚拟仿真体验试验课;针对授课专业优化侧重授课内容及加强思政爱农教育的建议,以提高非农专业学生学习农学知识的兴趣和提高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概论;教学反思;教学建议;课程建设

农业是国之基础,高质量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全面铺开,这对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2019年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了新农科建设任务和目标。指出要提升农林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1]。农学概论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所学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选修课程,是涉农专业的学生了解农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作物生产相关技术的入门教科书。该课程内容涉及广、内容繁杂。涉及到的课程有耕作学、作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土壤肥料学、种子学和农业生态学等[2]。授课内容上包括农业发展历史、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种植模式、作物育种、土壤耕作和农田防护等理论与技术。开课专业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和生物技术等专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宏观上对农业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知,了解农业发展历史,掌握农业科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农业生产概况、特点及一般生产过程,熟悉各种主要农事作业的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农业知识,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农业基础。因此,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深刻分析、探讨和梳理当前农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就十分必要。

1农学概论课程特点

农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并且课程教学内容中将农作物的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植物保护等相关的内容全部纳入了其中,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其次,农学概论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具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特点,尤其是对于那些城镇学生们来说,在没有参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情况下,以及农村学生厌恶农业思想的情况下,这些课程知识和内容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第三,农学概论课程教学对象年纪低,且专业基础薄弱,现阶段,在高等院校的招生打破文理科限制的情况下,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们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习差异性和学习难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再者,农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时间为一学期,如果学生在学习前没有接触过此课程,就学习这种综合性强,交叉性强的课程并不会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并且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受到影响。综上所述,在开展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时,要结合该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实践。

2课程存在问题

2.1开课时间前置,导致农业相关基础知识薄弱

近年来,农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时间基本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学生刚从高中忙碌的学习生涯进入大学学习,对课程的适应性差。同时,因课程开课时间早,在上该课程之前并没有前置课程的引入,学生对农业(种植业)基础知识的了解几乎为“零”,存在盲目学习现象。另外,因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多且大多为非农专业,生源非农村化比例大,笔者多年的课前调查显示,40多人的班级,农村生源不到20%,即便来自农村的学生,因父母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加大,上大学前也几乎未有农业生产体验,对农业的基本知识不甚了解,整体基础知识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