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林类高校灌溉排水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林类高校灌溉排水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田水利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调整。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与探索发现,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农田水利专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农林高校;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改革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2009年我国西南5省遭遇了严重干旱,旱情导致642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多元。从2009年至今,为彻底改变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大力倡导“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也是水文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辅助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内容多、知识面广和实践性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调节措施、水旱灾害的治理方法等,其教学重点是讲述农田灌排基本理论、分区水利规划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并介绍有关新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与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介于工程学与农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同时又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在我校已开展多年,笔者从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出发,对教学改革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推进了灌溉排水工程学的教学改革进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

一、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问题

灌溉排水工程学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其内容涉及学科较多,例如:土壤学、作物学、水力学、水文学、气象学和建筑学等。此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而碎,包括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作物需水量计算与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研究、灌溉水源选择及引水方式的确定、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排水原理与工程设计、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等内容。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觉得枯燥的情况下,对各个学科的关键内容都有所了解,并能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来学习灌溉排水工程学,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2.学习方法问题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本校在大三学年上学期开设。在进行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主要是进行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并没有接触到这样一门内容如此广泛的交叉学科,因此,难免会感觉到学习吃力。如何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与态度去学习这种综合叉学科,如何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并学会独立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是每个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

3.教学方法问题

目前,课程讲授方式虽引入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但仅限于幻灯片课件,缺乏精品动态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教学效果提高不显著。此外,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实际的工程案例的讲解,使得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如何将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迅速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培养掌握相关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教学改革方式和方法

1.调整教学内容

为了使刚刚进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对专业课感兴趣,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解绪论时不能一带而过。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先导和灵魂,其教学内容是对一门课程综合性的概括和统领,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对课程有一个总体、大概的认识,并了解该课程教学特点、学习方法和教学安排。上好绪论课,可以让学生快速对本课程产生学习兴趣以及继续学习的动力。此外,本课程涉及的交叉学科较多,要求学生完全掌握以上学科是不现实的,同时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倍增,因此,应该加强对灌溉排水工程学中重要概念以及重点内容的讲解,比如作物需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灌溉制度及其制定步骤、灌溉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等等。而且,一定要强调在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下,灌溉排水的重要意义。

2.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尤其是要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例如,多引入一些富有新意的动态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管灌、喷灌、微喷灌、滴灌和渗灌等各种灌溉技术的工作原理、渠道系统布置、灌溉取水方式等教学内容,这样既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概念原理抽象、缺少实物演示等缺点,又增加了课堂上传达的信息量,并可以使教师将精力与时间更多地集中在对重难点内容的讲解上。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引入一些工程案例,比如,南方平原湖区发展了“联圩并垸、撇洪改河、留湖蓄涝”和“内外水分开、高低水分开、地面水地下水分开、灌排系统分开、水旱作物分开以及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内河水位”的经验,大幅度提高了作物产量和作物复种指数。教师可就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结合课堂内容详细讲解工程案例,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认知教学

教学实践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教师应借助于我院“国家级农业水土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一平台,按计划在讲授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到试验站进行实践与体会。例如,灌水方法的种类繁多,作物需水量的测量手段丰富,这些内容只通过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并理解,因此,通过对试验站的参观以及现场观测,可以起到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作用。

4.制定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学生遇到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产生严重影响。作者在每个班级成立若干教学信息反馈小组,定期将小组所总结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普遍反映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5.注重考核过程和方式

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繁多,传统的考核方法较为单一,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在每一个独立的章节或内容讲授完以后,通过开卷笔试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一些简单灌溉制度参数的计算是否准确,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并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不良习惯。

灌溉排水工程学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实践认知教学方式,以及制定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注重考核过程和方式等措施,能够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对专业的认同感大大加强。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在向前推进,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必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农田水利专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嫣,杨路华,石志建.“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改革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2):78-81.

[2]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三版)[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3]熊运章,康绍忠.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及其发展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1996,12(4):6-9.

[4]王金满,付梅臣.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农田水利学”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7(3):85-87.

[5]刘杰,王忠凯,张蕾.浅谈单片机的绪论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172-173.

[6]蔡立红.关于绪论课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92(6):87-88.

[7]郭晓宇,范志宏.关于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山西科技,2009(3):50-51.

作者简介:侯会静(1984- ),女,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业节水灌溉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