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论文格式

农业论文格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

(副标题)

——————————

(作者姓名)

—————————————————

学院名称理学院

全文阅读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工作通知

各市、县(区)人事(人事劳动保障)局、农业(农牧)局,区直各有关部门: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关于开展第八届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58号)精神,现就做好全区20*年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聘范围

按照农业部、人事部《关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l993]农(人)字第52号)和《印发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实施办法的通知》([1994]农(人技)字第4号)的精神,凡20*年12月31日前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从事农学、园艺、植保、土肥、畜牧、兽医、水产、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等专业技术推广工作且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评审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务。

二、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担任高级农艺师职务(含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高级工程师,下同),并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5年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者:

(1)能分析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本学科推广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或开创性的推广课题。

全文阅读

我国农业类开放获取现刊资源分析

【摘 要】从开放获取及其发展、农业类电子期刊资源、我国农业类开放获取现刊资源的基本状况、格式状况和收录状况5方面,对我国农业类开放获取现期期刊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 电子期刊 开放获取 中国

【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9-0071-02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lectronic current periodicals resources of the agriculture on the open access in China from five aspects that are the open access and its develop, electronic periodicals resources of the agriculture, basic status, the format status, the included status of the electronic current periodicals resources of the agriculture on the open access in China.

【Key words】Agriculture Electronic Journals Open Access China

一、开放获取及其发展

据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长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已攀升至31.8%。[1]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开放获取的发展大势已确定。在世界性的开放获取运动近年来取得举世瞩目发展(2008年10月14日为第一个国际“开放获取日”,2009年10月19~23日为第一个国际“开放获取周”,2009年2月26日,荷兰高等教育部门宣布2009年为“开放获取年”)的情况下,2010年10月25~27日将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联合主办,这也是开放获取柏林会议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行。[2]它在我国的召开,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开放获取运动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对开放获取发展现状的研究正在展开,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类型也日益丰富。[3]

二、农业类电子期刊资源

全文阅读

农业进步及收入增长弱的关联性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长期的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环境下,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农业收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的农业发展指导方针,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农产品供给基本实现了总量平衡。告别农产品供给短缺以后,在技术进步加快的同时,农民农业收入却出现了下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九五”期间(1996~2000年)提高了6.42个百分点;然而,到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由1996年的1099.04元下降到的1090.67元。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在2001年进一步下降到1072.49元,在2002年为1076.39元。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出现较大的反差。众所周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RobertSolow)分析了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认为该期间每劳动小时的产出增长中超过80%归因于技术进步(多恩布什等,2000)。国内学者对农业技术进步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技术进步在推动我国农业生产中同样作用巨大,特别是在增加农产品总产量方面效果显著。林毅夫(2003)指出,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增产主要有赖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单产提高,未来满足我国粮食需求的增加必须依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吴敬学(1996)提出,现在以至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发展必须选择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模式。以上研究侧重于农业技术进步在我国农业当中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对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黄祖辉等人(2003)提出:“伴随着技术进步,因总供给增加而导致的价格下降,使农产品销售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部分地被抵消,农业收入呈下降态势。”本文试图结合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经济的特定环境,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二、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收入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丰收悖论”的原因

“好年景和大丰收降低了农民的收入”,这一现象是由农产品本身的产品特性所决定的。正如萨缪尔森(1999)所说,农产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必需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也小于供给价格弹性。技术进步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投入的生产率,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大大增加了供给,“供给的急剧增长超过了需求的有限增长,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相对于经济中其他物品价格的下降趋势”。而且,由于需求缺乏弹性,随着供给的增加,农场主收入趋于下降。如图1所示,技术进步使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了S′,市场均衡价格由p移到了p′,下降了p-p′,均衡产量也从q增加到q′,增加了q′-q,变动后的农业总收入p′E′q′O小于变动前的农业总收入pEqO,农业收入下降①。

(二)个别生产者技术进步与全行业技术进步

个别有竞争意识的农业生产者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效益。其一,技术进步会引起个别生产者产量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生产者获得更多收入。但是,当先进技术普及后,产品供给总量的增加会导致行业总收入的下降。其二,技术进步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如果将不同质量的农产品视为可以完全替代的不同产品A、B,B的质量优于A,如图2所示,B产品的价格pb高于A产品的价格pa,B的生产者会获得技术应用的超额利润。随着技术的普及,B产品生产规模扩大,供给曲线Sb向右移动;A产品生产规模缩小,供给曲线Sa向左移动,B产品价格会趋同于A产品价格,超额利润将会消失。

(三)技术进步拉动生产总成本上升

全文阅读

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分析

摘要:毕业论文是农学类本科教学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类专业卓越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详细剖析,对论文的质量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提出改善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后一次全面检验,是对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一次总测试,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科技论文[1]。农学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能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使用文献资料,独立分析、处理数据和信息,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的基本技能;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计算机的使用及汇报等语言表达能力[2]。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论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毕业论文质量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3]。近年来农学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毕业论文现状、原因及改善措施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1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实表现

1.1毕业论文中的优良表现

近年来,在国家多次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及学生共同努力下,农学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4]。学校毕业论文的相关规章制度,越来越注重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多数学生能够认真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论文选题具有很强应用价值,一人一个选题方向;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之处;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能够做好论文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工作,保证了论文资料的完整性,提高了质量,达到了学校对学位论文的各种要求[5]。

1.2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农学类毕业论文普遍能够达到卓越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及综合训练要求,但是,在部分专业部分学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2.1内容不充实,写作能力弱农学类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摘要、前言、材料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讨论5部分,不同学生会在这几部分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分为中文和英文。有些学生只写摘要要素的一点或几点,不能全面地总结论文核心,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内容不相符,用翻译软件翻译,所用单词和汉语不匹配,语法错误频频出现。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写作时要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清晰本研究具有的理论或实践的指导意义[6]。现实中大部分学生仅仅把前人研究结果机械地罗列起来,没有说明研究目的与意义,缺少分析和概括,条理性差。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创新性可能性很小,一般情况下,通过特有的材料与常规的试验方法结合、或具有优良特性的材料与新的方法结合,得出该材料或试验方法是否有利用价值的结果,创新性体现在材料、方法上,而在本科生论文中,不能清晰地交待材料来源和特征,未能详细阐述独特的方法,无法体现一篇好文章的创新性。结果分析一般由图(表)和文字组成,文字对图(表)进行说明和补充,相对而言,这一部分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少,主要是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不够。结论和讨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讨论是论文中的精华部分,需论述本文在选题、方法、结果等方面与前人研究的异同和优劣,从中提出新的结论,探求新的规律[7]。有的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逻辑推理能力达不到、无法真正地理解论文内容,回避讨论只写结论,或仅用一两句话来讨论,缺乏见解,未将试验结果升华。1.2.2格式不统一,书写不规范论文格式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农学类论文相对来说要求较多,容易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内容中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的字体混用,字数未达到要求,符号不符合《标准》,量和单位不执行《规定》,图表格式混用乱用,参考文献抄袭严重、文献标注不统一;排版不符合要求,随意更改、添加和删减项目,页眉、页脚混乱,目录非自动生成,致使论文形式上不美观,打消读者阅读的欲望。1.2.3答辩不规范,准备不充分论文答辩是学校对毕业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学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近年来,论文答辩不按流程进行的情况越来越多,有的学生不用PPT汇报,直接将Word电子版呈现给评委,无纸质版论文;对论文的选题、材料方法等表述不清楚;不能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答辩过程中汇报声音过小,立不正、站不直,缺乏自信;还有小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当场顶撞评委;答辩后论文不认真修改,直接上交。

全文阅读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摘 要: 本文剖析了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在当前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必要性,分析了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及在农业硕士论文评价中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同时给出了完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硕士 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 评价体系

引言

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位论文主要考察其综合利用相关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对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研究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性是出于以下原因:

(1)研究生培养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各种具体形式科学化、规范化、深入化,促进整个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求,促进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发展。加入WTO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条件、规格与水平都要与国际接轨,其教育内容、质量标准等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学位论文的评估,是从过程和目标两个方面检验质量的有效形式。

全文阅读

土地银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启示

[摘 要] 城镇化诱发农村和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并在规模效益约束下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从事农业生产,使土地流转趋势增强。从国内农地流转的现实需求出发,我国亟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获取部分地区土地银行建立与运营、土地流转价格与期限确定的相关数据资料,总结归纳其发展规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立土地银行、确定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解决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价格不规范、期限不合理、农民收益受损和企业效益难以保障等问题。

[关键词] 土地银行;土地流转;研究现状;启示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003-02

城镇化发展给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变,一是城市规模扩张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且伴随国内劳动力工资水平提升,在城市就业的待遇逐步提高,城市吸纳农村居民就业能力增强;二是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个体影响的渗透,诱发了农村和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并在规模效益约束下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土地流转趋势增强。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比重在2014年就达到了30%以上,黑龙江省这一指标在2012年就达到了35%以上。然而,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农地承包经营权价格不合理、承包期限不固定等问题,导致了流转双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一方面,农村居民转出土地不能获得合理收益,另一方面,转入方不能获得长期投资收益的保障。为保障流转双方收益,国内部分地区试点了具备土地银行性质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土地银行建立与运行的现状,为建设土地银行提供可借鉴经验。

一、土地银行建立的可行性研究

Terry.v.D(2003)认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土地私有制国家土地所有权买卖有益于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徐强,周伟(1993)提出引入土地银行机制是解决土地市场不规范等问题的可行方式;崔新明,贾生华(2000)提出城市土地银行概念,从事土地征购、整理、储备、供应和开发;吴玲,李翠霞(2007)认为市场化的农地调整能够促进农地流转,妥善解决农地经营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实现农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因而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李波(2007)认为土地银行可实现规模经营,但功能要受到限制;王铁(2008)认为我国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势在必行,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冯子标,王建功(2009)认为我国应该成立土地银行,并通过赋权使其具有主导土地流转的权限;郭骊等(2010)认为农村土地银行的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陈霄,鲍家伟(2011)指出建立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农村土地银行有利于全方位提升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凸显“资本”属性;张光宏,张振环(2013)认为土地银行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张清勇(2013)指出台湾“农地银行”使农地买卖和租赁市场更具活力,能促使农业劳动力年轻化和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

二、土地银行确定流转价格的作用研究

全文阅读

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及产量效应实证分析

摘要:粮食补贴政策是国家重要的农业支持政策,粮食补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然而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能否达到理论的预期效果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首先基于农户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理论模型,考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明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然后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构建扩展的CobbDouglass 生产函数测算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的贡献,据此实证检验粮食补贴政策的产量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农户的种植决策行为和投资决策行为来影响农户的粮食生产行为,实证检验了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粮食补贴政策对促进粮食增产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亩均粮食补贴水平提高1%,将使农户的粮食产量增量提高0.056%,据此本文提出了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加强农资价格市场监管以及加快土地流转、粮食补贴政策向种粮大户倾斜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作用路径;产量效应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9-0100-07

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理论上讲,粮食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但是实际效果能否达到理论的预期效果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有的学者认为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甚微,究竟其原因,除了研究方法以及调查样本选取上的差异以外,还有就是对粮食补贴政策如何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问题认识不清。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和产量效应,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研究进展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政策的实施效果成为相关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粮食补贴政策达到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的效果。粮食补贴政策最直接的效果就在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供给量大幅度增加[1-3];张海阳、宋洪远[4]和张照新、陈金强[5]的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恢复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明显的成效;,刘鹏凌、栾敬东、蒋学雷、孙东升等[6-7]则认为粮食补贴政策达到了农民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但也有学者认为,低水平的粮食补贴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不明显。粮食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目前补贴水平过低,不足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8-10];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无论采取何种补贴方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都不大[11];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目标与增收目标没有有效耦合[12];尤其对于“脱钩”的补贴政策,难以实现理论上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13-14]。

粮食补贴政策对促进粮食增产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需要从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影响,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明显缺乏对粮食补贴政策作用路径的分析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尚未充分关注粮食补贴政策诱发的农户生产要素投入变化及其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在研究方法上,大都基于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仅有少数学者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但把粮食补贴作为政策虚拟变量,也没有考虑到具体的粮食补贴水平。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农户生产行为决策理论模型,阐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安徽省381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实证检验现有的粮食补贴水平对农户粮食增产的影响,并据此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全文阅读

农业补贴政策文献综述―基于河北省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对农业补贴的整体研究及河北省农业补贴情况的研究。对农业补贴整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国际主要国家农业补贴制度的比较与经验借鉴、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等。对河北省的研究集中于问题与对策。本文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对今后农业补贴的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农业补贴;制度比较;发展阶段;经济效应;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开始关注农业补贴问题,在加入WTO前后农业补贴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现有农业补贴政策文献的整理,总结得出我国对农业补贴的整体研究及河北省农业补贴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国际主要国家农业补贴制度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我国对国外农业补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制度演变、农业补贴方式及经验借鉴等方面。柯炳生(2002)对美国新农业法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理论剖析,同时就新法案对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的影响也进行了预测。他认为价格支持措施扭曲了市场价格信号且效率很低,而直接补贴是没有争议的“绿箱”政策,我国应尽早改革价格支持政策,并加大农业科研和推广等公益的支出。陈锡文(2003)美国农业法中涉及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为农业补贴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龙文军(2004)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农业流通补贴的现状进行比较,总结出其改革取向。姜亦华(2005)认为国外农业补贴呈现出减少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出口补贴,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生态等方面的补贴以及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并举的趋势,注重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搭配使用。李瑞锋(2006)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直接收入补贴政策的改革及其利弊,对中国实行直接补贴的意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董运来(2009)通过对欧盟的农业支持政策在市场价格支持政策、直接补贴政策、政府公益服务支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的具体支出力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的研究,借鉴欧盟在价格支持政策和科研、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等方面的经验,对提高我国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2 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发展阶段

我国很多学者对农业补贴制度演变展开了研究,根据划分依据与方法的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鲁礼新(2007)将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分为:农业生产资料和城镇居民的粮食补贴(1979―1992年)、粮食保护价收购(1993―2002年)以及直接补贴和农业税减免(2003―2005年)三个阶段。朱应皋(2006)将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划分为:粮食收购数量和价格调整时期(1978―1984年)、粮食价格双轨制形成期(1985―1990年)、粮食统销体制解体、粮价全面放开时期(1991―1993年)、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粮食生产流通体制时期(1994―1997年)、粮食流通体制的大变革时期(1998―2003年)以及全面推进“粮食直补”时期(2004年至今)六个阶段,认为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大致沿着由以流通性补贴为主逐步转向以生产性补贴为主、由间接性补贴为主逐渐转向以直接性补贴为主、由以价格补贴为主转向以非价格补贴为主的轨迹演变。

3 我国农业补贴经济效应分析

全文阅读

制度干预与中国转型期结构性价格上涨

摘 要:本文以转轨背景下工农产品价格的制度扭曲为基本假设,在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下构建制度因素影响中国工农产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的理论框架,并采用中国的省级季度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揭示,转轨过程中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压低以及部分工业品超越均衡价格的制度干预,不仅不会缓和两部门价格分化,反而会刺激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和工业品的市场供给,从而带来更为明显的结构性价格上涨格局。实证检验表明,转轨背景下工农产品价格的制度扭曲显著地影响工农产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已成为促成价格二元分化的重要因素。另外,传统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所强调的工农生产率差异影响正在衰减;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转移效应驱动的价格结构性上涨效应已经显现。

关键词:制度干预;经济转型;结构性价格上涨

中图分类号:F01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2011708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从Streeten[1]和Baumol[2]提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概念后,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日臻发展并迅速成为通货膨胀理论体系的重要分支。按照传统视角,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即使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因经济体系的部门不协调而引致的通货膨胀。部门发展的不协调,尤其是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传统结构性通货膨胀强调的症结所在,而部门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则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从实践上看,价格波动的部门差异或多或少存在,短暂剧烈的价格差异在现代通货膨胀史上也屡次出现。但在2003年以后出现了持续地具有特定表现形式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在工业品价格相对平稳的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多次出现大幅上涨的现象,工农产品价格的二元分化一跃成为通货膨胀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的情况尤为明显,农产品相对工业品价格月度波动幅度最高为17%,远远高于发达经济体,也高于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3]。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工农产品价格结构性波动,为检验和发展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资料。按照传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的见解,工农产品价格的结构性差异源于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这种提法固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似乎不具有绝对性,因为我们并没有证据,而且也难以接受中国的工农业生产率的差距会比印度以及其他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更为严重。

实际上,价格体系的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关系,还和相应社会分工体系下较具刚性的制度安排息息相关[4]。Coorey等[5]和Barlow[6]的研究对认识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对比俄罗斯、波兰等几个转轨经济体和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货膨胀演进趋势后,Coorey等[5]发现面临价格自由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经济体,不仅总量出现通货膨胀,而且价格波动的结构性差异都比市场经济国家更为明显。但在经历了价格放开、贸易自由化以及财政和金融领域的“休克疗法”等阵痛后,制度改革使得这些经济体进入新千年后的通货膨胀动态轨迹变得更为平缓[6]。对比俄国、东欧转型经济体,由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分散试验、价格双轨制的渐进发展为特点,具有转轨经济的独特特征,受Coorey等[5]和Barlow[6]的研究启发,中国明显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可能与国内的制度有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