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医疗

农村医疗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医疗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人民群众互助共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建立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总目标和任务是,20*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农业人口覆盖率要达到100%。

二、指导原则

1、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履行缴费义务,按时足额缴费。镇、村集体对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县财政每年安排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积极引导、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支付最高限额,既保证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持续有效的运行,又使农民能够享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3、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随着我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三、资金筹集

全文阅读

农村医疗保障医学

一项问卷结果显示,许多农民在遇到生病时,最多只会到村医那去买药,还有一些农民认为自己能扛过去,不用花钱去治,几乎没有人会到乡镇卫生院或县里去看这些“小病”。“有些得慢性病的,只要稍控制住病情,就不吃药了”。

另外,记者了解到,“见效快”且价格合理的药,在许多农民眼里就是好药,毒副作用不在他们考虑之列。一些药品制造商和销售商利用这一特点,常常把一些毒副作用强而短期疗效比较明显的、在城市已经禁止出售的、甚至是一些库存积压过期的药品销往农村市场,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农村医院格局亟需打破

在浙江一家村医疗所,一小瓶1.9元钱的万花油卖到了12元,过是因为人口两三千的村子只有一个村医疗所。记者了解到,在许多县只有一家综合性医院,许多县医院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其服务和价格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不是万不得已是不敢踏进县级和县级以上医院的大门的,他们感慨道:“贵得可怕!动不动上千、上万,谁看得起啊?”“住不起,不是要命的毛病,谁会去花那些钱?”。

有关专家指出,长期以来的计划体制医疗管理制度造成了国营农村医院格局的一家垄断,难以与当下要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应,这些国营医院的人员负担重、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下,应尽早在严格医疗标准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医院进入农村医疗市场。

推行医疗合作

各部门政策存在矛盾

中央政府虽然决定“恢复和重建”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但是,对于资金来源,各职能部门的观点不一,其政策措施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民政部规定,为了建立合作医疗制度,地方政府可以向农民收取一定费用。然而,在农业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减轻农民负担条例》中,“合作医疗”项目被视为“交费”项目,列为农民负担不允许征收。这一政策与中央政府支持发展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致使许多地方放弃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建。中央政府需要通过公共政策解决公共问题,但是,这些政策,尤其是各个部门出台的政策都服务于不同的政策目标,例如民政部的规定是为了重建合作医疗的目标,而农业部的政策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这两种目标都是政府在特定时期中选择的目标,因而发生政策措施的冲突与矛盾。

全文阅读

医院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1医院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现状

①从资金的补助政策及补偿金额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既突出了以大病为主,又充分体现了受益的覆盖面;既让大病的患者得到了充分的补助,又照顾了弱势群体,努力控制使用目录内的药品及耗材,提高报销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支付能力低而造成的“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扩大了受益的覆盖面,让广大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成了广大农民健康保障的依托。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健康的迫切要求,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各项医疗改革制度。努力缩小城乡医保的差距,预计实行城乡基本医疗并轨运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管理措施让农民真真切切的从中受益,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的要求。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紧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管理的水平和措施都有待于提高和完善。由于新农合的参保对象是农民,农民的人数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情况又纷繁复杂。所以,在管理方面,相对城市医保要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管理员要广博众彩,努力学习在这方面搞得好的省份的经验,同时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相应的政策宣传并应用到位,提高农民对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度。④农村合作医疗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作为管理员,自身的硬件水平一定要与时俱进。对合作医疗经费的使用和报销政策都要透彻的了解,掌握比较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做到条条款款都应有理有据。积极做好科学调研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简化报销流程,尽量满足农民对医疗服务的现实要求。同时,把这些先进的信息知识与技能,做成通俗易懂的科普小知识,在滚动字幕里不时的宣传播放。让农民能及时了解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政策及比例,做到心中有数。⑤努力提升医院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服务质量。把握好总体政策的方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大力配合国家的卫生部门对医疗服务机构统筹管理的趋势,实行门诊统筹与住院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模式。依据国家对省、市实施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的工作部署和文件精神,实行全面配置和使用基本药品目录,强化并检查考核。控制报销比例到当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所允许的人均费用与实报率的范围。

2医院对农村合作医疗病人的管理

①入院实行首问负责制:由于地区的差异,各地政府的财力有限,所以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起付线标准也各不相同,本院的起付线标准一直是全市最高点。当然,设置起付线的初衷是为了能更合理的利用资源,让有限的资源能充分利用到迫切需求的农民手中。介于这种高标准的起付线:1500元。比起所有的城市医保都高出许多。这样一个有明显差距的高门槛儿,无疑给我院的管理人员和报销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宣传资料随处都要要摆放是不用说的,接诊医生更要耐心的提醒病人,提前告知我院现行的农合起付线标准,让农民在入院时就有个心理准备。同时,医生要详细记录病人病例,细心审度农村合作医疗的药品基本目录,以便于农民报销的需要。②住院工作人员在办理病人的入院手续时,及时的做好各方面的询问记录。详细的记录病人的联系方式,以确保报销时的信息准确无误。更便于管理部门的跟踪回访。③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管,规范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程序。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进一步核实患者的身份。做好床头照的及时拍摄,并归入病例档案。以便相关工作人员能进一步的核实患者的身份,防止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杜绝违法套取医疗费用。④提高服务质量,特殊情况给予特殊待遇。各科室及时把一些有困难的住院患者的信息反馈到报销工作员手里,以便于报销员给予病人特殊的便利服务。必要时,亲临病房做上门服务指导。

3加强规范和提升医疗的服务行为,实施监管有效的举措

①从点点滴滴做起,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医院农村合作医疗的现实情况是起付线高!为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资金,我们从提高比例上入手,尽量使用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内的药品;使用中蒙医、药的部分,让补偿比例可以按规定提高;使用低值耗材,降低农民医药费用花销的总额度。时时刻刻能想着,“怎样才能提高农合患者的补偿比例”,力求控制好人均费用与实报率。②利用好仅新农合报销政策独有的优厚政策。“住院当日在门诊的检查费用,可以纳入住院费用一起报销”只要是有助于提高报销比例的政策,都要宣传到位。接诊室、住院部、各科室,只要是患者能接触到的地方,都要有明确标示。避免患者因不知情而造成遗漏。③报销处的管理员要定期不定期的帮助医务科的相关工作人员巡查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检查报销员对住院病人的报销手续。严格落实我院的“五查五核实”制度:查病人、查病情、查病历、查处方、查清单儿。并及时办理留档,每月按期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楼内的各种传媒设施上进行新闻、短讯的宣传与报道新农合的现行运行情况。

4严格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偿金额是由医疗机构自己先垫付补偿后,再逐月向卫生局申请拨付。为了能保障已经垫付出去的款项能准确无误的入账,报销员、稽核员都应让账目调理分明,保证收入与支出都能账账相符。避免出现滞留、截留或挪用等现象。

全文阅读

推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改善农村医疗现状

摘要:农村医疗服务与农民健康息息相关。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前提下,从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医疗弊端,提出了农村医疗服务建议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村医疗;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63

农村医疗卫生相关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医疗卫生工作也紧密联系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医疗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卫生资源不是均匀配制的,医疗保障相应制度不够健全,服务质量方面也要提高。

1农村医疗卫生现状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差异比较大。卫生资源和物质基础是医疗卫生服务开展的前提,卫生系统人才、卫生设备、国家拨给卫生项目基金等都是先决条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极度不均衡,城乡差异很大。农村地区只有引进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引进人才要严格把关,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等),才能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另外,引进的人才要做好人才利用。每周进行报告,形成学习小组,更新医学知识。医院要把简单简易的、可以自制的医疗工具以及基本医疗原理步骤进行推广,这样既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又可以解决危急困难。

据调查,山东省北部地区有医院或者卫生院的乡(镇)的要占到96.4%。而北部地区中村内有医院或者卫生院距离1~3公里的占29.8%;4~5公里的占22.4%;6~10公里的占29%;10~20公里的占9.7%;20公里以上的占1.7%。有卫生室的村子占到81.7%,有行医资格证书医生的村子占91.5%,有行医资格证书接生员的村占23.9%,可以看出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急需加强。距最近的医疗卫生机构还需要5公里以上的路程或者用时超过30分钟,这些都说明很严重的问题。事实证明,收入水平高低与医疗机构的远近有直接联系,收入水平越低的村子,距离最近的医疗地点越远,耗时最长。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费用也随之提升。而农村收入大多靠务农,再加上医疗花费,造成许多农民入不敷出。交通闭塞,资源配置不均衡,村里许多医疗点是个人行为。出现了就医难,就医费用高,乱收费等现象。

全文阅读

农村合作医疗半年计划

根据省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的部署,下半年主要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把农村合作医疗质量和效果摆在工作的第一位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端正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思想,正确理解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意义,把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质量和实际效果摆在第一位,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惠。

二、规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必须由县一级统一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禁违规支付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严禁将基金转为工作经费。没有达到要求的市(区),要立即进行规范,切实做到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封闭运行。部分没有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县统筹的市(区),也必须先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集中由县一级统一管理。从*年起,接受省财政扶持的市(区),农村合作医疗必须全部实行县级统筹。

三、认真清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各市(区)必须对*年以来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拨付、使用和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清查。已经组织过清查的地方,要向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报告基金清查情况。还没有进行清查或清查不彻底的地方,要切实把情况查清楚。下半年,要有重点的对乡镇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支付环节弄虚作假的情况进行抽查。对截留、拖欠、挪用、贪污、冒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虚报参合人数、套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的情况,要登记造册,逐一作出处理,问题突出的要进行通报。

四、健全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机制

全文阅读

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制度

为了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根据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发〔2003〕158号)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一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是用于农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的专用基金。基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二条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基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利息收入等。

(一)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根据本地区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

(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每年从留归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三)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赠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四)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五)按规定可用于农村医疗救助的其他资金。

全文阅读

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论文

摘要:针对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加强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和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完善合作医疗,以及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合作医疗

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本文拟从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兴衰、原因及政策性建议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对目前现状的改善有些帮助。

1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衰

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①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②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

2合作医疗衰退的原因

合作医疗大幅度滑坡以及恢复起来相当困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弱化。时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社、生产队)不仅仅是经济组织,它们还拥有各项政治、社会、文化权力,直接掌握和控制农村的各项资源的分配,集体经济组织的强大控制力量是组织,推动和资金支持合作医疗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条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经营自越来越大,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资源分配上的权力大大弱化。组织能力的弱化和只拥有十分有限的资源,挨家挨户收费又比较困难,使得集体经济组织难以一如既往地组织和支持合作医疗。

全文阅读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风俗民情、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西、南、北各地区横向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医疗制度的改革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立具有预防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多种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使处于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消费习惯的农民群众都能自主选择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某种医疗保障模式,以满足广大农村人民需要,使医疗保障这个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成为使整个社会都能获得最大收益的公共投资。

一、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一)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从1985年到2001年的16年中,我国经济是在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我国的农村医疗条件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医疗资源匮乏、医务工作者短缺,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对基本医疗保障的需求。

(二)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严重滞后于城市地区。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财政实行“分灶吃饭”,卫生资源投放主要集中在城市,卫生资源分配与需求呈“倒三角”形,很多地方县乡财政困难,重视不够,以致投入逐年减少,城乡差距拉大。目前,占全国人口15%的城市居民享受着三分之二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占85%的农村人口却仅获得不足三分之一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农村的基础卫生设施与城市比较起来还很薄弱,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三)全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发展层次极不平衡,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然而收入是决定农民对医疗保障支付能力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民就医需求呈明显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就医倾向已不满足于合作医疗制度下较低的保障水平,更不满足于合作医疗对就医的种种限制,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而在贫困和偏远地区,农民则是靠自己的力量来筹集医疗预防保健资金,即使是解决最低保障仍有相当的困难。因此,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是不可能用一种统一的医疗保障模式来覆盖全国农村各地区。

二、重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标、以民生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基于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我认为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也应该体现出公平性和普遍性,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人人都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来覆盖所有的农民,并满足他们不同的医疗需求。

(一)对我国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所谓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其特有的优势,在农村不发达的地区具有适用性。广大农村落后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均收人和医疗支付能力还将处于低水平线,维护“低水平,广覆盖”的合作医疗是保障农民初级医疗需求的合理机制。

全文阅读

农村合作医疗会议发言

今年来,我市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了政府主导、县(区)统筹、多方筹资、宣传发动、规范管理、服务保障等“六大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6县(区)87个乡镇(办)全部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5个县(区)实行了县(区)统筹,参保农民80.68万人,参合率达到46.1%。筹资标准达到人均30元以上。其中市财政补助5元,县(区)及乡镇(办)补助5元以上。参保农民可报销30%以上的住院费,年最高补助额3000元以上。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制度,资助农村特困户、五保户8399人参加合作医疗,基本解决了农村低保人员的参保问题。7月1日全面实施以来,为参保农民报销住院费用564.25万元,受益农民达5096人,有312位农民享受了3000元以上的补助,有26人享受了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4.95万元,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矛盾。

一、建立主导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突出了政府的主导职能,要求各级政府要组织、引导、支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八项民心工程”狠抓落实。柳锦州书记、黄业斌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力量,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在今年的卫生工作会议上,黄业斌市长要求各地要抓好“五个落实”(即落实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方案措施、配套资金、规章制度)、做到“六个到位”(即领导到位、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指导到位、监管到位)。市政府专门制订了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并多次组织召开县(区)领导会议进行部署。各县(区)、乡镇(办)采取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签订工作责任书等方法,把责任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并把农村合作医疗列入乡镇年度工作考评,推进各地工作的开展。围绕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市、县(区)每月向同级人大写出专报,报告工作落实情况。市政府每月、县(区)政府每半月派督查组到各地督导工作落实。市卫生局每半个月下发1期简报,每3天向市、县(区)、乡镇通报一次各地进展情况,进一步增强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责任感,逐步形成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卫生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落实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责任制。惠阳区委书记王寿铨、区长邓炳球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带领工作组,逐个乡镇检查指导,促进了工作落实,全区参合率达到46.1%,确保了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统筹机制,确保规避风险

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初我们对全市的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乡镇农业人口基数只有几千人,如果以乡镇为单位统筹,风险非常大,极有可能发生“穿底”。为此,市政府作出规定,各县(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以县(区)统筹为主,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暂实行镇统筹,逐步向县(区)统筹过渡。并结合今年的工作任务,决定今年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3月份开始宣传发动,7月1日起正式实施,到年底结合各地的工作情况再进行一次宣传发动,努力完成明年参合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各县(区)领导带领工作人员逐乡逐镇进行调研,针对本地实际,建立了适用本地的统筹机制。惠东、博罗、龙门县及惠阳、大亚湾区由于各乡镇的人口基数悬殊大,决定采取县(区)统筹。惠城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镇的经济实力差距大,决定采用镇统筹。较好地规范了农村合作医疗统筹机制,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三、建立筹资机制,确保资金落实

稳定的筹资机制和资金来源,是合作医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把建立筹资机制,落实各级配套资金作为重要措施来抓。今年初,市长黄业斌亲自带领分管财政、卫生的副市长及财政局长等领导到卫生局现场办公,专题研究解决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财政扶持问题,决定市财政今年拨出434万元,作为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并从今年起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由2元提高到5元。同时,还积极与各县(区)政府协调,要求各级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全面落实了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资金,县(区)及乡镇(办)两级补助达到每人每年5元的标准。其中,惠阳和大亚湾的区、镇两级财政对参保农民补助达到每人每年10元,确保了农村合作医疗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全市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达到人均每年30元以上,其中惠阳、大亚湾区35元,惠东县33元,博罗县32元,龙门30元,惠城区有的镇达到45元以上。

四、建立宣传机制,确保农民自愿

全文阅读

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解决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看病难问题。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根据省、市农村医疗救助具体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保证五保户、兼顾特困户”原则;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信”原则;

三)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岀、收支平衡”原则;

四)坚持“以个人负担为主。政府适当救助”原则;

五)坚持医后救助为主的原则;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