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政策论文

民族政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族地区公共政策论文

一、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失灵的表现

1.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灵。即使通过合理有序的政策制定过程产生了良性的公共政策,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同样会产生政策执行结果与政策目标的偏差乃至背离,造成公共政策的失灵。主要表现在:第一,照搬式的执行。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许多执行主体无视公共政策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不能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的执行公共政策,而是生搬硬套,也就难以应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第二,粗暴式的执行。在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在一些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仍然存在着粗暴执行公共政策的现象,主要包括行政手段的滥用、以行政命令等方式强制执行。这些都容易引起执行对象的抵制,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暴力冲突等严重后果。第三,附加式政策执行。民族地区政府为了部门或个人利益而私下给政策附加内容、充值公共政策的现象屡见不鲜。民族地区政府对公共政策的人为附加,产生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趋利避害”现象,即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舍弃,严重曲解了原本合理的公共政策。第四,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寻租。由于诸多原因,民族地区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公共政策,加之约束机制欠缺,交通信息闭塞,容易产生公共政策执行者利用手中掌控的权力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情况,即容易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公共利益的不正当分配。

2.公共政策监督过程中的失灵。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具有弹性较大的特点,容易偏离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公共政策的任一环节,都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才能保障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监督过程中的失灵主要表现在:第一,内部监督软弱,流于形式。以行政监督、职能监督为主的内部监督,由于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天然缺陷而显得疲软无力。第二,外部监督缺乏。我国民族地区大都处于边疆、山区、寒冷、干旱的区域,地广人稀,交通困难,环境恶劣,公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致使民众之间、民众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之间、民众与各类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因此,立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就不能实现有效的监督。正是由于监督不足,致使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未能完全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敷衍了事,公共政策失灵也就不可避免。

二、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分析

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以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为基础。为保证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切实改善公共政策的绩效,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变得尤为重要。

1.从公共政策主体的角度分析。从公共政策主体的角度分析,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公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欠缺。民族地区政策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公务人员了解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懂民族语言,实际上,只有极少部分公务人员能用民族语言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同时,民族地区政府公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水平不高,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第二,以民族地区政府工作人员为主的公共政策主体的自身利益需求。公共政策主体是其利益团体的代表,而在利益团体相对缺乏的民族地区,公共政策主体往往是代表国家利益的民族地区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既是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的代表,也是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代表,同样追求着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民族地区政府工作人员的双重身份,使得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现象层出不穷。第三,公民参与不足。随着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项公共政策的良性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度。长期以来,受“官本位”思想和“清官”意识的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群众大多认为制定政策是政府官员的事,他们只需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了。这种意识的存在,导致民族地区群众大多对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持冷漠的态度,加之相关参与机制不完善,政府“唱独角戏”也就在所难免。同时,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公民缺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力和驱动力。

2.从公共政策目标群体的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又称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客观对象,即社会公众和各种群众团体。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大小,取决于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第一,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客体的特殊性。我国民族地区多处于边疆地区,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各民族群众大多有自己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演变为宗教民族问题。因此,取得各民族群众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尤为重要。第二,目标群体的知识水平较低。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于较为偏僻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迟缓,教育事业发展滞后且极不平衡,致使各民族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受教育水平低。同时,由于各民族原有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差异,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民族群众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结果,各少数民族群众间的受教育水平极不均衡。很明显,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目标群体的知识水平低和受教育程度不均衡,将使目标群体理解公共政策的难度加大,直接造成了公共政策执行上的困难,从而引发公共政策的失灵。

3.从民族地区政策环境的角度分析。政策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任何一项政策都会受到一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民族地区的公共政策环境有其特殊性。第一,民族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公共政策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地处偏远,交通设施不完善,政府与各民族群众的有效沟通存在诸多障碍,从而使得公共政策信息的传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二是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而,当地政府只能以减缓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代价,集中精力保护生态环境,导致一些能较快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无法及时有效执行,延缓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各民族群众获取公共政策信息的渠道单一,使得公共政策的宣传和动员工作难以开展,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第二,参与不足。由于经济落后,财力拮据,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大都无力承担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各项需求。一是民族地区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许多民族地区居于主导地位,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洗礼。二是经济落后导致的贫困,使得各民族群众不得不将大量精力用于解决温饱问题,致使民族地区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各环节的参与不足。即使参与,也只能是表面文章。实践证明,只有丰衣足食的人,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热心公益的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各环节。三是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比较低,很多现代化的方法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应用。第三,民族地区特殊的民族政治关系。民族地区的政治关系,既涉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也涉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其位处边疆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种关系具有国际化的趋势。这种复杂的民族政治关系状况,不利于公共政策的执行,容易引发公共政策政策的失灵。第四,民族地区的文化环境。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这些都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如果认识不到位,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失灵,进而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全文阅读

政策分析论文:民族乡村辍学政策分析

本文作者:于京东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系统的外部条件:宁夏D乡的基本状况

(一)社会经济现状

D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曾处于沙漠地带,饱受干旱和沙尘暴的侵扰,但地势平坦且临近黄河,因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自治区政府吊庄移民政策①的规划地区。D乡属于回民区,2008年总人口42136人,回族占60%,计划生育政策的松动和地区传统重男轻女思想,导致单位家庭孩子数量相对较多。回族民众笃信伊斯兰教,全乡各处伫立着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回汉文化多元并进。多年的经济整治使得砂质土壤得到改良,再加上黄河灌溉和搬迁时统一规划的水渠系统的使用,D乡逐渐成为适宜种植和居住的地区,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为玉米、小麦和经济作物枸杞,同时还有少量的畜牧与养殖。由于地理上的交通便利和临近首府银川、西安和兰州等大城市,近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得益于现代化的趋势和经济增长的拉动,D乡近年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劳务需求和人工费的增加使得该地区农民收入普遍增长。据当地政府网站公布数据显示,D乡2009年有6000多人外出务工,劳务收入2800万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务工浪潮,给D乡经济带来了发展。

(二)义务教育政策的基本实施

在全国范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与此同时,D乡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村教育,除法律规定的普遍性政策之外,还具有许多政策上的独特之处。首先,致力于中西部地区的“两基普九”。为贯彻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提出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的“两基”计划,少数民族教育成为“两基”攻坚的难点。行走在D乡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基础义务教育重点普及地区的标语,D乡共有完小9所,遍布全乡26个村庄,完中一所,基础教育学校体系基本完善。其次,农村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国家从2001年开始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6年又从西部地区开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D乡所有中小学生均享受了基本的两免一补政策,学费书本费均由国家承担,上学成本普遍不高,即便存在一定的日常开支,相对该地区近年来平均工资和人均收入而言也不算很多。再次,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倾斜。民族教育政策倾斜的支点则在民族基础教育。[3]D乡回族学生在入学升学方面均享有优惠政策,以中考为例,回族学生可以有30分的加分政策,同时在入学和录取上也享有优先保障。日常生活中,政府的“鸡蛋工程”让所有学生每天可以得到一个鸡蛋作为早餐。从2012年起,政府还启动免费午餐的工程,而D乡作为试点地区提前享受到这样的补助机会。

系统的反常输出:义务教育政策下D乡的初中辍学现象

无论是国家整体推行的教育政策,还是落实到民族农村地区的具体政策倾斜,其基本出发点都意在维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教育”这一基本目标,而当既定政策目标群体的学生出现流失之时,政策本身也就出现了失灵。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就是这种教育政策失灵的体现,而宁夏D乡则尤为明显。以全乡唯一的D乡中学为例,学校共设有七八九三个年级,2010年的在校学生人数为2400人,根据笔者对2010年新入学的七年级其中一个班级为期一年的跟踪观察显示,从2010年9月入学时全班人数63人,到2011年6月学年结束之时全班人数51人,一年期间辍学人数达到12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3人,汉族2人,回族10人,男生占总辍学人数的比例为75%,回族占总辍学人数比例为83%。同样的现象反映在学校2010年入学时的统计数据中,如表1所示: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入学成本的降低,D乡中学尚处在义务教育政策阶段的初中生却出现了辍学人数逐渐增多的反常趋势,并且此增长一方面是辍学人数的绝对数字的增加,另一方面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辍学人数也增加。八年级和九年级的辍学率分别达到17.4%和25.5%,这一指标远高于同期其他省份辍学率,也远高于国家“两基普九”规定的3%的辍学率警戒线。其次,尽管存有地区落后观念和家长的影响,但多数学生辍学属于主动辍学。辍学生离开学校,与家庭经济负担没有直接关系。[4]在同期进行的对家长和学生辍学的访谈记录显示,有73%的学生认为其辍学是自己的决定,且71%的家长对学生辍学持坚决反对态度,可见地区观念和家长作用对学生辍学即使起到间接影响但也没有决定作用。在经济困难时期,农村青少年更多的是因为贫困而辍学,是被迫辍学;反之在经济发展时期,更多是因为眼前的社会经济利益而辍学,是主动辍学。[5]调查中还发现,民族基础教育的政策倾斜并没有减少回族学生辍学的可能,相反回族学生辍学率远高于汉族,八年级辍学人数中回族135人,占88.2%,而在九年级辍学人数中回族占72%。在回族和汉族都具有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农村地区,以往女生为主的辍学现象被男生辍学人数远多于女生的现象所取代,八年级辍学人数中女生只占36.6%,而相反男生辍学人数达到97人,占63.4%;九年级中辍学男生则占辍学总人数的52.7%。

全文阅读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研究文献分析

【摘 要】 文章对新疆近10年来发表的关于《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从文献计量研究的角度分析《教程》的研究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首先,文章研究角色的单一性;其次,地域性的限制性也比较明显;再次,研究方向比较单一,尤其是功能性研究过多;最后,研究方法匮乏。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教程》;文献计量分析

笔者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来检视研究者成果,分析研究现状,审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今后对于《教程》的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对《教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审视,再通过采用定量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教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继而从研究队伍、发表刊物、研究主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以较为全面地揭示有关《教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更好的推动《教程》的研究及拓展。

一、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主题作为检索项,以“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为关键词,这样就出现了共计180条文献。将检索所得论文进行细致分类,通过处理,共选出24篇论文作为分析对象。

将选取的24篇论文的题录信息全部存盘保存,包括题名、作者、出版期刊、出版年份等信息全部保存。本文采用并Excel表格,作为统计工具,对输出到Excel中的题录信息即相关数据进行排序等进一步细部处理,然后再分类,最后进行汇总数据,制作成表格,从而进行计量分析。

二、《教程》研究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1、《教程》研究文献的总趋势分析

全文阅读

民族地区公共政策执行研究述评

摘要:民族地区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对于拓展我国政策执行研究领域、强化政策执行研究的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解决执行问题的对策、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特殊性、民族地区政策执行力、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研究视角及理论工具的应用等方面对民族地区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指出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研究需要从民族特色、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及研究的规范性等方面加以提升。

关键词: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研究述评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一种为了实现政策目标,把政策内容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动态优化过程。政策执行的研究发轫于1973年美国学者Jeffrey L. Pressman和Aron B. Wildavsky对“伟大计划”在奥克兰市执行失败的研究。我国公共政策的研究在1990年前后开始关注政策执行领域,至今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整体上来看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研究比较薄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直接关涉到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从理论上说,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执行研究的范围,并且有利于执行研究的本土化和多样化。对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的执行,学者们进行了相关探讨,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对其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简要评价。

一、民族地区政策执行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针对民族地区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现象,学者从不同方面探寻其形成原因。 一是执行主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周平提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政策执行的根本性因素。林聪将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将其定位在政策执行主体的政治态度、行为习惯和利益需求等方面。李安辉、雷振扬认为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明确主体、某些行政执法主体缺乏立性、执行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二是政策制定对政策执行的影响。郑宝华以云南省屏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政策制定和实施为例,发现民族地区保护区政策的制定与现实偏差是导致政策执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马德君、谢辛以“家电下乡为例”,认为政策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差异性,从而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三是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田恒、唐兴军认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定向就业执行偏差的原因有政策目标群体偏好的变化等。郑宝华认为云南省屏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政策的执行没有反映社区的需求,从而导致了目标群体与执行主体间的关系对立。来仪认为,民族与地区意识的觉醒,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变迁等对甘孜州“天然保护林”工程的有效执行产生了重要影响。四是不同利益主体间冲突的影响。邹荣、苏洪爱认为民族政策执行中存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来仪认为甘孜州“天然保护林”工程的执行中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需要协调,这些都成为政策执行的阻滞因素。五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因素有:政策执行中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资源不足;信息沟通不足;执行监督不足。

二、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对策研究

针对民族地区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学者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执行主体的素质。刘小楠提出要加强民族自治地方人才干部队伍建设;钟红艳、周叮波对滇黔桂边民族地区重大水资源开发移民政策执行研究后认为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李安辉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执行研究中认为要重视基层干部的培养,打造具有终生学习理念、 与时俱进的执行团队。左小麟从公共危机政策执行角度提出主体创新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决定因素之一。二是加强政策执行中的制度构建。周平认为提高政策执行效果,要建立政策公布制度、政策执行中的责任制、政策执行的定期检查制度。刘小楠提出为避免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执行失效应完善各项社会监督制度;三是正确处理执行中的各种关系。李安辉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政策执行中提出应正确处理执行机构与目标群体的关系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李晓昀认为民族自治地方政策执行中处理好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应协调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协调集权与分权、保障自治权的可操作性等。四是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创新执行程序;运用现代化的政策工具。

三、民族地区政策执行的特殊性研究

全文阅读

两汉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研究综述

【摘要】两汉时期是我国民族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贵州的民族政策是两汉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央政府处理与贵州民族地区的关系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一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二:从政治建制、经济开发、文化影响等角度研究当时中央对贵州的经营;不同时期不同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倾向不同。

【关键词】两汉时期 中央政府 贵州 民族政策 文献

民族政策是中央政府为处理民族关系而制定的方针,它对于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两汉时期是我国民族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贵州的民族政策是两汉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央政府处理与贵州民族地区的关系至关重要,对于今天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于地缘因素,贵州历史上留下许多“空白处”,古代文献中有关贵州历史的记载少之又少,因此,相对其他地区,专门论及贵州的专著、论文较为缺乏,特别是专题研讨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民族政策的成果更为稀少。本文仅就所能查阅到的相关论述作一综述,旨在为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两汉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研究概况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的经营。目前学界所关注的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贵州的经营主要包括政治上的建制、经济上的开发和文化上的影响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政治上的建制。《贵州通史》(贵州通史编委会,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指出,西汉初年,即从汉高祖至汉景帝这七十余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所以在政治上基本无所作为。政治上的大规模建制始于汉武帝。公元前135年至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唐蒙入使夜郎、修“南夷道”,之后汉政府在贵州先后设立键为、二郡,贵州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统一的行政建制。西汉成帝时,夜郎王反叛被灭,从此夜郎地区直接纳入郡县制体制。王莽时期,改郡为同亭郡,东汉建立后仍恢复原郡名,重建在的统治。上述事实,木芹在他的《两汉民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也做了详细叙述。除此之外,木芹还从汉族的内聚力和少数民族的内向力这一角度论述了中央政府政治建制成功的原因。侯绍庄等著的《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专门叙述了汉武帝时期对“西南夷”的开发和设置,并谈及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贵州建制上的特点,一是郡县的划分以各地原有的民族集团及所属氏族、部落的居住范围,并适当照顾经济区域的原则来划分,二是郡国并存、土流并治。其他如王文光等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对此内容也有涉及。

其次,关于经济上的开发。《贵州通史》以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了汉政府的经济政策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书中指出:汉初,中央政府虽与贵州地区无官方经济往来,但民间经济交流并未断绝。汉武帝时期,随着政治上的建制,中央政府也加大了经济上的开发力度,其主要措施是“募豪民,田南夷”。税收方面异于内地,仅以贡赋的形式向地方王侯象征性地征收少量地方特产,此政策持续到王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贵州地区虽有反抗中央政府的行为,但原因大都是政治上的压迫和民族歧视所致,而非经济剥削。东汉时期中央政府曾一度企图按内地标准对贵州地区征收赋税,遭到反抗,遂仍沿袭西汉时的政策。《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一书明确指出汉族移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则从汉族经济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如铁制工具的传入使用、铁矿的开采等角度来谈中央政府对贵州经济上的经营成效。

全文阅读

刍议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弊端和解决路径

【摘 要】第二代民族政策是相对于第一大民族政策而提出的,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研讨第二代民族政策的不足和弊端,实际上是关注民族政策的走向,也就是关注民族问题的发展。文章以此为线索,论述了第二代民族政策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第二代民族政策;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身份认同;民族交融

所谓的第二代民族政策,是指以胡鞍钢、胡联合教授为主导提出的全新的民族政策,是相对于第一大民族政策而提出的全新民族政策的理论。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核心思想是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忽略并逐步淡化我国各民族的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塑造以中国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意识和身份认同,从而构建一体化的大民族体系。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在学术界、理论界和社会中都引发了热议,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争议。

一、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弊端分析

第二代民族政策强调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推行民族融合与国家认同,是全新的民族问题的思维方向和模式,也做到了与国际的接轨,为我国民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然而,自从第二代民族政策发酵于理论形态至今,学术界的争议始终“不绝于耳”。归结起来,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也必然引发各方的讨论甚至多样化情绪,这也实属正常。

首先,第二代民族政策实际推行的困难超过预期,理论变为实践的难度可想而知。数位民族研究方面的专家共同提出的第二代民族政策,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事务的多元化变化,也从某些方面折射出民族融合、国家身份认同的紧迫性。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多民族生态”链条下,强行推广第二代民族政策,在现实操作中必然会遇到多种困难和挑战。例如,第二代民族政策要求强制推广普通话,用社会主义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改造。这一点在理论研讨中尚存在争议,况且在实际推广中必然遭遇巨大的阻力。很多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蔽塞、信息不畅,推广普通话难度十分之大。所以,诸如此类的困境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讨和分析,以找出更优化的解决方法。

其次,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正好处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时间段,各种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相互交织,给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推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此外,有学术界人士认为第二代民族政策忽视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一点也引人深思。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海洋认为:“第二代民族政策不肯正视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意识,把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国民当成敌对势力,是撕毁和废除国家宪法条文。“诚然,类似的言论是学者的个人意见,但是其中的意味也为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推广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此外,第二代民族政策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思考甚至批判,这给该项政策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众所周知,第二代民族政策首先发端于学术界,最后形成特定的理论体系,然后才慢慢落实为实践行为。部分权威专家、学者的质疑甚至批评其实反映了第二代民族政策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多元性,这也给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有效推广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指导,是利于民族政策研究和实施的。比如中央统战部原研究室主任黄铸就曾经撰文指出,第二代民族政策急于实现民族融合和国家认同,由此提出的一套政策是不可取的。当然,反对甚至批判的声音恰恰说明了整个社会对民族政策、民族发展问题的关注,其归根结底是对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关注。

全文阅读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专题化教学成效分析

本文为2013年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新一轮对口援疆背景下“省部共建”高校发展研究》(编号:2013XYSK1

>>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研究文献分析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探析 关于《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教学新论 兵团高校《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探讨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专题化教学的实践思考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专题化教学的成绩、问题及对策探究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堂中的应用 关于“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微课”教学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考核方式创新探索 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的特殊性与思考 多媒体课件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的利用研究 新疆中职《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育读本》课程教法研究 以立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历史教学成效提升 紧扣要点提升历史教学成效 教学环境与教学成效 《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课程项目化教学成效研究 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成效低下的分析研究 民族宗教学视野下伊斯兰教的民族性与回族的宗教性 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成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内蒙古大学新闻网. 新疆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靳诺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八点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新时期宗教渗透的主要活动方式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学院报,2011.3.

[2] 许崇泰.新形势下高校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10.

[3] 张晓娜.浅谈防范和抵御宗教对大学生的渗透影响研究[J].经济视角,2011.10.

[4] 朱丹.基于宗教渗透防范视角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福建论坛,2011.10.

[5] 孙浩然.关于宗教渗透的理论思考[J].济南大学学报,2008.1.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模式探讨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实现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群体,具有特殊的民族思想观念。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教育;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58-03

收稿日期:2012-10-22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教改项目“民族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实现途径研究”(11068)

作者简介:吴道显(1977-),男,云南镇雄人,云南中医学院社科部讲师;

黎贵优(1964-),男,云南富宁人,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教授。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实现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所发生的变化,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又密切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合力”,才能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有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因其自身独有的特殊性和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他们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创新少数民族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做一个粗浅的探讨,以期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全文阅读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 要: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文化在传统行政文化的基础上又有其特点。对民族自治地方来说,行政文化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努力地探索、积累和完善的。

关键词:行政文化;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032-02

民族自治地方成立以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应当积极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文化更应当不断提升。在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加快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的发展存在的困境

(一)封闭保守的行政文化发展模式

在行政生态环境中,行政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与相互影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多在山区等偏远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外界的交流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行政文化也表现出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特点。政府活动透明度底,缺乏社会监督,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学习服务型开放型等先进行政文化的精神和行政改革的动力,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增加了成本,政策难以实施到位,求稳怕乱,因循守旧的思想观阻碍了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民族认同”的行政心理的负面影响

全文阅读

浅析中国民族政策

摘要:民族政策是一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符合了我国的实际国情需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但在新时期新民族问题的考验下,我国的民族政策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缺陷。本文从民族政策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民族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并尝试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national policies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dealing with ethnic issues. China has adopted the regional autonomy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our needs. However, Facing the new challenges of national question today, China's national policies is still not perfect. This pape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better national policies system.

关键词:民族问题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key words:National policies ethnic issues

一、民族政策相关理论概述

民族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针对于民族制订的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

中国现在实行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 中国民族政策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