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行社挂职工作总结

旅行社挂职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碰到了很多问题。本文在总结归纳该模式实践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别从学院、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订单班”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旅游管理

1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将是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旋律。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2008年5月与苏州趣普仕集团旗下的苏州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青旅”)签订了校企合作办班协议,将08级开始的旅游管理班冠名为“趣普仕·青旅”班,开始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培养之路。之所以选择苏州青旅作为本专业的合作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苏州青旅是江苏省排名第一的旅行社,拥有雄厚的实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苏州青旅在整个苏州大市范围内拥有四十几家加盟营业部,能够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

2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班协议,高职院校以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邀请企业的资深员工参与校内课程的教授,企业员工在学生进企业实习期间为其提供就业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强,学生就业方向明确,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目标群集中,对企业和学院来说,都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是一种可以实现学院教育与企业用工无缝对接,使企业、学院和学生三方获得“三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2008年至今的4年时间中,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与苏州青旅双方共同努力,摸索前进,尝试了很多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

全文阅读

我国旅行社业挂靠经营现象的市场监管博弈分析

摘要我国旅行社行业的挂靠经营现象屡禁不止,成为危害旅行社经营环境和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一大顽症。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挂靠经营现象博弈模型和挂靠经营监管博弈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旅行社和挂靠者在挂靠经营合作中的策略选择、政府部门与旅行社及其合作伙伴的期望收益、旅游市场监管效果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行社;挂靠经营;市场监管;博弈

收稿日期:2005-11-27

作者简介:梁智(1955-),男,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75(2006)-04-0029-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旅行社,为了扩大其自身的利益,不惜违反国家的相关法规,擅自向不具备旅行社经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出借旅行社业务的经营许可,让后者用其名义在旅游市场上开展旅行社业务,并使双方都得到各自的利益。这种行为被称为“挂靠经营”,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它不仅损害了那些未进行挂靠经营活动的其他旅行社的合法利益和旅游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而且破坏了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为此,我国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一些措施,以加强对挂靠经营行为的治理,并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总体上看,挂靠经营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蔓延的势头。挂靠经营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旅行社行业的一个顽症。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我国的旅行社行业挂靠经营现象的旅游市场监管不力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并提出一些应对建议,供相关的管理部门参考。

二、旅游市场监管的博弈模型

全文阅读

高职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摘 要: 高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而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一直是高职发展的瓶颈。校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作者结合亲身体验,总结教师挂职的经验,并尝试提出进一步提高挂职成效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挂职培训 成效及对策

1.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部分“中师”升格成“大专”,“大专”升格成“本科”,同时,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虽然由“中师”升格成“大专”,坚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立足马鞍山、辐射长三角,实施教师教育和高职教育“一体两翼”并行的办学格局和“同城错位”的发展战略,但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尤其是职业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旅游与外语系主动和万豪酒店集团合作,依托万豪基金会“万礼豪程”教育合作项目,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酒店挂职锻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万礼豪程”是万豪家族基金会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慈善项目,该基金会为万礼豪程项目首期投入人民币4,050万元,旨在通过促进全球学术界和业界精英们紧密合作,协力提高中国服务业教育水平,让青年人在中国服务行业一展抱负。笔者很荣幸地参加了上海新发展亚太JW万豪酒店的寒假挂职,受益匪浅。

2.高职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成果

2.1挂职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目前,高职专业教师学历高,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企业锻炼机会和经验。新入职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直接走上讲台;在职教师因扩招后教学任务重等种种原因,大多没有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专业教师能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了解实际工作现实,学到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且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以笔者在上海万豪酒店挂职为例,挂职培训的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组织者的精心筹划,使得教师置身于一个大型学习实验室,给予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既可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酒店顾客服务,又可以深入了解酒店的实际运营。在挂职锻炼期间,笔者进入人力资源部、酒店餐饮部(咖啡厅、中餐厅、宴会厅、清酒烧、大堂吧、牛扒馆)、厨房(冷房、总厨办公室、38楼厨房)、市场营销部(市场部、预订部、行政公寓、宴会销售、市场关系)、前厅(礼宾部、前台、客户服务、总机)、客房部(公共区域、客房、洗衣房、制服间、健身房)、财务部、保安部、工程部等部门,同部门的主管或领班一起工作,熟悉酒店的餐厅、大堂吧、酒廊运作,了解楼层、客房、公共区域、制服房、洗衣房、健身房的运作,熟悉前台、AYS、礼宾部、商务中心的运作,了解酒店各项制度的制定、员工管理的各种报表,参与对新员工的招聘、电话预约、面试等人事工作等,并积极与我系正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了各部门操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以及部门之间如何沟通和协调;同时熟悉了核心服务岗位职责、服务技能及酒店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等。挂职培训不仅让专业教师学习了酒店的一线操作知识和技巧,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而且感受了万豪集团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对实习生的影响与改变。一个月虚心学习和认真工作,为今后教学和实践指导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利于学生对未来服务岗位职责、服务技能及基层管理理论有更直观的理解,以更好地贴近行业实际。

全文阅读

旅游业安全生产月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各县(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集中开展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红线”意识,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素养,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各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为遏制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市旅游行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良好态势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二、活动时间和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2014年6月1日-30日。

活动主题: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三、组织机构

成立市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旅游局林业江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旅游局党组成员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督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由担任。各县(区)旅游局、各旅游企业要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月领导组织机构。

四、活动内容及工作任务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摘 要: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共同参与教学,将学校教育和就业顶岗实习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高技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笔者以本专业为例探讨校企合作的模式,为校企合作深化完善提供机制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建设,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建设、专业技能大赛以及专业内涵等方面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荣获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行业认可。为了贯彻旅游管理专业“山东名校”教学改革精神,根据学院“前店后校”、“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积极与行业单位进行洽谈合作,探索适合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校企合作的基础

(一)企业兼职教师进课堂。(1)实际承担专业课程。在目前上课的企业兼职教师有青岛森林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全国优秀导游员吴高林承担《旅行社计调实务》的业务操作课程;青岛中之旅国际旅行社总尽力、全国模范导游员孙树伟承担《模拟导游与现场实务》的实际操作课程。(2)讲座和沙龙模式。专业每年根据学生的需求,定期邀请旅行社和景区高管到学校等开展“企业经理人讲坛”或者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给学生开展“海斯曼课堂”或者“海斯曼沙龙”。

(二)学生订单培养。订单培养模式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较早在全国推行的校企合作模式之一,先后有“联合假日订单班”、“幸运国旅订单班”、“港中旅订单班”、“青年国旅订单班”、“银座旅游订单班”、“海航旅业订单班”等。

(三)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形式之一,也是高职教育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专业大力推进“2+1”教学实习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学生顶岗实习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完成学生向员工的转变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比较成熟,已经有《旅游管理实习管理手册(指导教师手册)》、《旅游管理实习管理手册(学生手册)》、《旅游管理实习管理手册(实习小队长手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面试专用简历表》、《毕业生实习鉴定表》等制度规范。

(四)教师挂职锻炼。根据学院的规定,旅游专业教师每隔3年必须到对口企业挂职学习不少于6个月,目前专业教师全部有1轮以上知名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的经验,不少教师还是企业的旅游顾问或者是客座教授。

全文阅读

从“坐而论道”到“做而论道”

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行业指向性,特别注重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就更需要旅游专业的教师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不仅是“坐而论道”的理论讲授者,更是“做而论道”的实践示范者,要做到“君子动口又动手”。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内修外习,强根固本的同时,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走专兼结合、校企结合、培养与引进结合之路。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与创造者,高素质的师资是高校旅游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旅游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特殊专业,有很强的行业指向性和应用性。“对旅游高等院校而言,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这一专业特性,决定了高校旅游专业教师更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除了具有高校教师扎实的理论水平,能够“坐而论道”,可以“纸上谈兵”,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做而论道”,亲手给学生示范,指导实践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不仅仅是“坐而论道”的理论传授者,而且是“做而论道”的实践示范者,要做到“君子动口又动手”。因此,“能说会做、文武双全”的“双师型”教师是高校旅游专业的迫切要求。而既能“坐而论道”又能“做而论道”的“双师型”教师缺乏,是高校旅游专业的普遍现象。本文拟就如何建设“双师型”旅游专业师资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一、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特点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最早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目的是为适应高校特别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形势,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使教师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树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理念而提出来的。”随后,在2004年,教育部又颁布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在评估方案中,首次确定了“双师”教师界定标准。

目前学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点还有不同的观点,对旅游专业而言,“双师型”教师通常是指具有“双证十双能”的教师,既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又有职业技能证,既具有教师又具有技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教师。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从事旅游专业理论的教学,传授书本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学生从事导游、讲解、客房服务等旅游专业的技能训练,做到“君子动口又动手”。教师既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同时,又是出色的“管理者”,合格的“服务员”和称职的“师傅”。因此,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特别“需要熟悉专业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技术规范。实践能力是‘双师型’教师的必要特征。”

二、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迫切性

高校旅游专业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而走上快车道。“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形成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金字塔式结构。”据李志强、李玲两位学者统计,至2011年,仅江西省开办旅游专业的院校就有38 所,旅游专业教师有450多人,发展的规模速度很快。

全文阅读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

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构建出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确保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全文阅读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构建出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确保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67-02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全文阅读

旅游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实施方案

一、主要创建任务

(一)营造文明旅游浓厚氛围。在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咨询中心及机场、车站、出入境办证大厅、出境口岸等场所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文明旅游,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提醒“道德守纪”;在单位楼体显著位置悬挂创文宣传内容,利用电子显示屏、固定广告牌等媒体刊播公益广告,让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标识随处可见。

(二)加强文明旅游环境建设。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环境整洁、有序、优美,硬件设施条件运行良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违章搭建,无障碍设施完善。宾馆饭店消防安全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消防安全制度健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有禁烟标识,消毒制度、措施落实。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完好,“门前责任制”落实到位,无违规违章摆摊设点经营现象,无盯人拉客、盯人散发小广告现象。

(三)强化文明旅游教育管理。深入开展“做谦恭有礼的盐城人”活动。强化对游客的文明旅游知识宣传,大力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文明旅游引导,整治旅游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规范管理,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服务规范,不侵害游客利益,投诉处理机制健全高效,收费服务项目明码标价,公示服务承诺。落实行前教育、行中引导、行后总结制度,外出旅游合同文本附件要有“文明旅游”内容。

二、具体行动安排

(一)全面实施阶段

1、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各地、各旅游单位根据创建标准和要求,扎实做好动员部署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认真推进文明旅游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旅游局,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经发局,局各职能处室,各旅游单位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休闲管理专业师资创新培养实证研究

【摘 要】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休闲管理系为例,就休闲管理专业师资培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休闲管理专业师资 创新培养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57-02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我国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开设休闲管理相关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相关专业师资队伍也随之壮大,但师资队伍建设却一直滞后,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各院校为满足师资数量的要求,不得已从应届毕业研究生或其他专业招聘教师,导致年轻或跨专业的教师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些年轻或刚转专业的教师,或是缺少休闲管理的理论知识,或是缺少休闲管理的从业经验,使得当前我国高职休闲管理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行业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出入,无法很好地满足行业对专业化人才的强烈诉求。因此,如何培养高职院校休闲管理专业的师资,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休闲教育在国外已比较成熟。近几十年来,在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体系中,几乎都有相关专业设置,亦有独立的休闲学系、学院、研究生院。众多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以及在这个研究领域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学者,每年都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著作。然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休闲往往给人以“游手好闲”等比较消极的联想。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区,自觉而有意识的休闲教育几乎为零。随着我国休闲社会的来临,休闲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直至目前,我国开设休闲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不多,本科院校大多数是在旅游管理学科中开设休闲旅游方向,而且以研究休闲旅游为主,并没有培养休闲行业一线人才的目标和任务。高职院校开设休闲专业更是屈指可数,不足百家,这些高职院校基本上是独立设置休闲旅游专业,并以地域性休闲旅游特色为主,侧重于单一类型如高尔夫、温泉度假或主题公园服务与管理等。休闲业的专业人才主要来自旅游管理专业,而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针对旅行社管理、导游、景区景点管理或者是旅游规划与营销,显然,我国的休闲管理教育还有待加强。

相关文献综述表明,国外休闲教育比较成熟,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学理论及产业发展研究等方面;国内休闲学研究与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未见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关于休闲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目前也没有看到。这就形成三个明显的不适应:一是对于休闲学理论研究及休闲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蓬勃发展的休闲业;二是休闲教育的发展已不能满足休闲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三是关于休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滞后于休闲教育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本文拟以开设有休闲管理专业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就休闲管理专业的师资培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