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记录

历史记录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录历史还是影响历史?

摘要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记录历史和影响历史之间的关系:记录历史是首要的,真实的记录是一切影响的前提,但从记录到影响的转变也是必然的。同时,实施影响必须注意以真实为先,并遵循适度原则。

关键词 把关人 角色误读 新闻行动化 影响适度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新闻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对此,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可不变的,要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但是有没有不可变的呢?我觉得不可变的,主要的就是社会责任。”

如何能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位记者首先应该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一、记者社会角色的学理定位――社会把关人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将新闻记者比作“望者”(observer)。

但记者仅仅作为“望者”记录社会是不够的,对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实,新闻工作者在事实和公众之间起到一个“把关人”的作用。

全文阅读

记录历史还是影响历史?

摘要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记录历史和影响历史之间的关系:记录历史是首要的,真实的记录是一切影响的前提,但从记录到影响的转变也是必然的。同时,实施影响必须注意以真实为先,并遵循适度原则。

关键词 把关人 角色误读 新闻行动化 影响适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新闻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对此,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可不变的,要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但是有没有不可变的呢?我觉得不可变的,主要的就是社会责任。”

如何能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位记者首先应该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

一、记者社会角色的学理定位——社会把关人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将新闻记者比作“?望者”(observer)。

但记者仅仅作为“?望者”记录社会是不够的,对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实,新闻工作者在事实和公众之间起到一个“把关人”的作用。

新闻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

全文阅读

可以记录的历史

无时无刻我们都被各式各样的存储介质包围着,从最普通的纸张到最先进的蓝光光盘。存储介质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记录人类的文化,让历史不再褪色。纸张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存储介质,它的发明已经载入了史册。但它只能记录下静态的文字和图像,对那些鲜活的、动态的画面和影音资料无法记录。因此,人们就―直向往着能够把那些听到的、看到的美好事物完整地记录下来。

爱迪生的不灭贡献

说起唱片,或许你家里还保存了一些经典的老唱片,而且在怀日的时候用老唱片机播放T。所以即使在今天,唱片也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个诞生了一百二十年的老家伙,记载着相当多的老歌以及遥远年代留给我们的印记。

1877年,在纽约郊区门洛公园的一栋普通建筑里,听力不好的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正饶有兴趣地用一根短针来检验传话膜的震动,不料却出现了一个新奇的现象手里的针接触到话膜后,随着声音的强弱变化,就发生一种有规律的颤动。这种奇异的现象触动了爱迪生的发明灵感。反过来想,如果记录下这种震动,不就能复原出原先说话的声音了吗7也许这就是能够把声音记录下来的方法。为此,爱迪生开始了试验,经过四天四夜的苦战,终于设计出了留声机的图纸。

1877年8月20日,爱迪生将自己设计好的图纸交给机械师,按照图纸打造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爱迪生指着这台怪机器对同伴说:“这是一台会说话的机器”,他取出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爱迪生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起了“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一身毛……”。唱完后,爱迪生停下来,让一个同伴把耳朵对着受话器,自己将针头放回原来的位置,重新摇动手柄,刚才的声音又出现在了同伴耳边。虽然声音有些小,而且有点含糊,但在旁的同伴,却是第一次遇到一架会说话的机器,竟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当时的爱迪生年仅30岁。

1877年12月,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公开展示了他的留声机,外界舆论把他誉为“科学界之拿破仑・波拿巴”,并把留声机称为19世纪最引人振奋的三大发明之一。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立即把留声机作为时新品展出,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海斯也在留声机旁转了2个多小时,并于后来专门接见了爱迪生。法国政府也为这项发明颁发了奖金。

但爱迪生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荣誉冲昏头脑。他清醒地看到,刚刚问世的留声机还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比如录音时间短、声音小且不够清晰等。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之处,爱迪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研究工作。1888年,第二代留声机被推向市场。在第二代留声机的话筒上,加了一个喇叭形的音筒,作为扩音器用,用蜡筒代替锡箔,这样蜡筒可以重复使用,声音也更清晰逼真,机箱里装上了驱动结构,每次只要上紧发条,由马达带动一个薄薄的蜡制大圆筒转动,就可以自动进行录放。但当时的爱迪生留声机还―直被称为phonograph(唱桶机),采用的蜡筒并不方便人们携带。

全文阅读

记录历史的温存

还未步入萧索中年,竟迷上了古玩,囊中羞涩,只能收些古籍善本、扇面之类的小玩意儿。周末闲暇在上海汉口路上的“申报馆”喝茶。据说这幢“申报馆”是当年的报业巨子史量才花70万银元修建的。报馆刚落成,英国《泰晤士报》就派员来参观,惊叹在远东竟然还有着和《泰晤士报》旗鼓相当的现代报馆。忽然来了一通电话,朋友笑着在听筒那边说:“来看两把扇子,在新闻界讨生活的人绝对感兴趣,史量才家的玩意儿。”

两把扇子自然是我买不起的,跑过去只为一睹深闺中的玉人儿。两把成扇中一把是梅兰芳1922年赠给史量才的,扇面上他亲手画了幅“红花小鸟”,娴静雅淡,上书“量才先生教正,壬戍十月梅兰芳”,钤印“兰芳”。另一把是张大千1951年赠给史量才之子泳赓的。成扇正面是张先生画的“苍崖问道图”,意境萧疏,颇有一番枯窘的笔意。题款是“泳赓仁兄法家正之,百郡张大千爰”。扇背面是吴纯白的两句题诗,是《四留铭》的前两句: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吴纯白是四川人,一代古琴大师,擅渔歌、潇湘,用指简静。画家、琴家联手,真是难得。其实,史、梅、张三人相交甚早。有这样一则传闻,史量才曾宴请张梅二人,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史、梅不解其意。张笑言:“你是君子,唱戏动口,我是小人,画画动手。”

聚在民间的东西,始终是个逗号,只有收进了博物馆,才算画上句号。我曾拜访过一位老太太,晚年把家中重要的收藏都托付给了博物馆。住的老房子没有“画镜线”,正好用各种收藏荣誉证书围一圈。老太太坐在藤椅里,落日斜阳的余晖照进屋子,她笑着对我说,虽然如今“房子越住越小,车子越坐越大”,但心里反倒很踏实。老太太见识也广。她曾细细地研究过《清明上河图》,感觉这并不是描绘清明时节汴梁的胜景,“你看这图里画有西瓜,清明时节哪里有西瓜吃啊。”老太太觉得这幅画绘的是黄河上游清明县的情景,这也是《清明上河图》名称的由来。

历史的温存总要有人记录。那年沈从文在美国讲学,开玩笑地自嘲说,今天78岁,还有两年才能到文物不能出境的年龄。那个时候,海关有个规定,80年以上的文物是不能出境的。话说得有点苦涩。活生生的作家,在过去的30多年里,埋首在古代服饰的史料里,度过了最艰辛的生涯。

读过沈从文小说的人,大多都会倾慕这位中国一流小说家的才情。而这位小说家晚年把自己比作出土文物。依稀记得有人和我说,从文先生晚年双手发抖,说话不成腔调。但我还是愿意把他定格在潇洒的翩翩君子。几年前我曾经在一家古董店里看到一册寄售的从文先生手扎,蝇头小楷间那股颓废苍秀的气韵,让人惊艳。我问都不敢问价钱,但求一观。

去年去北京。朋友问我想去哪里逛逛,我说就想去从文先生的故居看看,东堂子胡同51号。朋友不好意思地和我说应该被拆了。只能从文字里想像那间小屋杂乱的情景:墙壁和窗棂上挂满了描摹的始于殷商迄至明清上下三千余年中国各朝各代的文物图样和大小不一的说明纸条,地上、桌子上堆摞摊摆着各种书刊图册,就连床上也有一大半地方放了许多随手应用的图书。

对一个地方的记忆,有时其实挺简单的,也许是一间凌乱的小屋,也许是雨窗下和某人的剪烛话旧,也许是冬夜炉边心仪的美食,也许就是襟上袖口沾过的泪痕。

前段时间参加了上海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让我最心动的是一款“石库门风情”的金属挂件。朋友的舅公解放前离开上海去,等到再回故里,英姿勃发的大学生已是两鬓斑白。当年住的石库门里闪回的都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唯独大门口两级布满青苔的台阶依旧。朋友说舅公走的时候,他就送了一串镶着“石库门”造型的挂件。舅公把它缠在手腕上,即使走得再远,总牵着乡愁。

全文阅读

用摄影记录历史的个案

用摄影记录历史当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我想讲的是最近听的一个讲座,其独特性在于它讲的是十九世纪与我工作的大学及周边地区相关的摄影和摄影师(图1)。一百多年以前的肯尼恩文理学院(Kenyon College,1824年建校,迄今已有将近二百年历史)和所在的甘比尔(Gambier)、维农山镇(Mt. Vernon)是什么样子,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是怎样用照相机记录当时的风貌人情的,这点特别吸引了我。我们经常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可是那大多数是文字的历史,要么记在青铜器上,要么写在竹简上,要不写下印在纸上,视觉文献的留存相对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可以说少之又少,加上木结构建筑的先天不足,西方以建筑记录历史的得天独厚在我们的文化里也有限得很,唯有我们独有的墓葬艺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视觉的文献。自从摄影术发明以后,西人开始用摄影记录历史,第一次有如此逼真而令人无法怀疑的方式来记录历史,应该算一种革命了吧!著名的苏格兰摄影家约翰・汤姆逊用他的照相机记录的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可能要比历史家笔下的中国鲜活逼真得多吧?

我们也经常说美国历史短,不算哥伦布来美洲之前的历史,美州历史只有五百年。而美国独立建国于1776年,迄今不到240年,还不到中国的一个较长的朝代,如唐、明、清朝。也许正因为历史短,美国人把自己的那几百年的历史看得比我们的几千年还重。所以他们会把刚刚获得不久的摄影技术用在记录自己生活环境的点点滴滴上,于是今天的我们看到的是鲜活的历史,是文字很难达到的那种集体的视觉记忆。

讲演者是老校友汤马斯・斯坦普(Thomas Stamp),对学校的历史尤其是以摄影记录的历史了如指掌。他说,一百年前的学校就有了这条称之为“中轴线小道”(Middle Path,图2)的路,从此往北往南两个方向,是当时的校园,教学楼和行政楼分布在中轴线两边,这个布局迄今未变,只是两边的建筑更多而已。往南走到校园南端,是学校最老的一座建筑,称为“老肯尼恩”(Old Kenyon),一直以来就是学生宿舍。门前的小广场便成了练习棒球的场地(图3)。

摄影在十九世纪应该还是一种新时尚,学校成立了摄影俱乐部(Camera Club),是一个吸引着摄影爱好者的学生社团。正是这个社团的活动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摄影历史纪录。

看看当时的邮局(图4),门口站的有的西装革履,模样像是学生或者老师,也有着制服者,估计是邮局工作人员,注意人群中没有女士,因为学校从1824年建校时就是男子学院,一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964年才开始招收女生。那时候长途旅行多靠火车,肯尼恩文理学院地处偏远,居然有专门的铁路直达,摄影俱乐部的摄影师记录了当时甘比尔车站的面貌(图5),坐在门口身穿马甲和衬衣的几位恐怕是小车站的工作人员,乡村的车站有着浓浓的工业化气氛。和棒球比起来,橄榄球似乎更普及,一张当时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橄榄球赛的照片还原了美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在这个远离都市的大学里的比赛情景(图6)场上争抢得热火朝天,甚至激起了一片灰土,而近景则是站着观战的观众,条件之简陋可想而知,但观众也都个个穿戴整齐,男士多穿西装戴礼帽,女士则穿长大衣,多是绅士淑女打扮(这里的女士很有可能是教职工家属,因为学生全是男生)。想必大学属于上流社会,在十九世纪仍然保守,虽然是观战激烈的运动,却不见贩夫走卒似穿着者。

1898年,学校的罗斯大楼遭遇祝融之灾,本来常常用来举办大型活动和典礼的大礼堂毁于大火,该年的毕业典礼只好在大楼外的大榕树下举行(图7),有点经历战火之后似的“悲壮感”。而另一幅哈克特楼内的小礼堂的照片却记录了在此举行派对前的布置效果(图8),精心装饰的梁柱、墙上的挂帘使得小礼堂看上去美轮美奂,想必当时校园的社交生活场面应当是衣香鬓影,热闹却典雅的气氛,和如今的摇滚震天响、啤酒瓶满天飞的派对场面是全然不同的文化吧!这种猜测在下一张野餐的照片中的到了印证(图9):几位教授在和煦的阳光下享受户外餐饮,从服装到发型,从餐具到做派,都体现出十九世纪绅士淑女们表面轻松、内在却优雅谨严,甚至钓鱼都穿戴整齐(图10),难怪观众席传出会心的笑声。而一幅女生联谊会的合影更展现了“窈窕淑女”们的风范(图11)。

接下来的一批双联照片展现了维农山镇一代的景观。看看这维农山貌似大教堂的第一所高中多么气派(图12),恐怕很多现在的高中都不如它吧?在十九世纪中期把一所高中而不是教堂、银行或政府机构建得如此富丽堂皇,可见美国人传统上多么重视教育!虽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背着书包走进这所高中的学生们一定是很骄傲的吧?

美国从十八世纪开始就有所谓的“戒酒/禁酒运动”(Temperance Movement),这是我这次听讲座才知道的。因为酗酒引发许多问题,家庭的女士们便联合起来发起这场运动。这张一群女士在一家外表写着面包店里面却售卖烈酒的店铺前留下了抗议的身影照片(图13),被很多历史学家用作该运动的重要视觉历史文献。而因为禁威士忌酒还引发了骚乱(图14),可见冲突还挺严重。当时遭受酗酒男人荼毒的女性从俄亥俄开始发起运动,争取得到立法减少或禁止酒精饮料的生产、运输和消费,该运动延续数十年,影响深远。

全文阅读

关照现实的历史记录

摘 要:大型口述体文献纪录片《大鲁艺》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引起强烈反响。该片以百位平均90高龄的耄耋老人深情口述为线,真实再现了难忘的延安岁月,生动反映了延安鲁艺的成立、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从传播理念和创作特点上对该片进行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纪录片;《大鲁艺》;口述体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74-02

2012年5月,为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70周年,中央电视台从19日开始在晚上黄金时段热播了5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鲁艺》。该片以百位平均90高龄的耄耋老人深情口述为线,真实再现了难忘的延安岁月,生动再现了延安鲁艺的成立、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以独到、新颖的视角,全面、准确、深刻地反映了同志《讲话》的历史背景、主旨和精神。作为主流媒体纪录片创作“大视野、大手笔、高投入、好效果”的典型代表,《大鲁艺》在传播理念和创作特点上呈现了“史实准确、内涵厚重、风格创新、价值独特”的品格。以下从该片所展现出的具体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多维影像震撼呈现

就《大鲁艺》而言,视觉影像是以“多维”的形式呈现的,从切身感受说归结为一个词,那就是“震撼”。它所呈现的影像至少有三种是值得记忆的,那就是“纪实影像”、“历史影像”和“艺术影像”。

(一)历史影像:真实可信

历史影像就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所摄制的珍贵影像。大型纪录片如果没有历史影像的重新修整和记录,其历史纵深感会大打折扣。《大鲁艺》里有许多多非常珍贵的历史镜头,很多文献资料细节捕捉得恰到好处,令人拍案叫绝。据说摄制组在中央电视台资料库中下载了18小时46分的视频资料,并在每一次的采访中收集第一手素材,抢救性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相片和视频。

全文阅读

记录言说的历史

与新闻报道一样,新闻评论同样记录着“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评论的复兴和趋于繁荣是这个时代赋予思考者的历史酬劳。

2003年,《新京报》评论应运而生。三年多来,它的茁壮成长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打破了一些人在《新京报》创刊之初“北京没有评论的空间”的“消极预言”,再次证明,这个时代需要评论。

立于北京而怀远,彰显法治和人文,积极稳健有见地,这是《新京报》评论的理念。

“立于北京而怀远”,标明《新京报》评论的视野追求。它既评说北京四合院里的家长里短,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波澜起伏,也关注世界五大洲的风云变幻。世界之大,均可入题,江湖之远,皆上笔端。

“彰显法治和人文”,表达《新京报》评论的价值观。努力推进法治建设,执著传播人文理想。法治和人文,既是《新京报》评论人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衡量世事万物是与非、先进与落后的首要标尺。

“积极、稳健、有见地”,昭示《新京报》评论的方法论。

“积极”,举凡热点事件,诸如国家方针政策出台,每年的全国“两会”,重大外交活动,公权力滥用,公民私权利被侵犯,《新京报》评论都会努力发出声音,担当媒体责任。

全文阅读

记录消防历史的沧桑

陈鸣鸣从事消防历史研究整整八年,她以特有的对消防历史的敏锐成就了《消防历史的祛魅》一书。林林总总中,是一种恒心和毅力。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架构了她对消防历史的认识体系。这种体系是独特的,它填补了一份对消防历史认知的迷茫。有时候,我在想,陈鸣鸣为什么非要从事消防历史的研究,她研究点别的什么,不也能独成一家?比如说,研究美食、养生,热热闹闹,不致“独守闺房”。

陈鸣鸣是一位非常沉得住心的女子。她说:“人类是用脚步丈量着历史,我是用脚步丈量着人生。”

《消防历史的祛魅》分为三个篇章:《神奇的消防》、《传奇的消防》、《绮奇的消防》,让人们以“奇”为脉,对消防的历史有一个贯通的认识。事实上,人们也以奇为“径”,对陈鸣鸣八年的历史研究有了一个通透的认肯。

为什么消防的历史需要有人记录?

因为陈鸣鸣是一位充满绮丽色彩的女人。她会把所有的枯燥都化为层峦叠嶂的山水。我很欣赏鸣鸣的一句话:“越是扩展的生命越能透彻生命的本质,掌握生命科学的真谛。”

多年来,她多次走访各地的博物馆,对博物馆的体系渐渐一目了然,触类旁通,亦然半个博物馆布展专家。所以,她有了发言的资格,也有了发言的自信。

历史是交给有历史使命感的人写的。陈鸣鸣的魅力在于,不计得失、大智若愚,把有限的时间都用来打造无限的历史人生。

不被重复的历史,才是历史。在陈鸣鸣心里,历史和文物如同自然风物一样,有着四季循环的生命力,放任滋长,随意书写,有意栽培,无意挽留,擦肩而过也好,刻意记忆也好,从事和记载成就了她生命中的一个历史篇章。

全文阅读

让酒标记录历史

世界上靠酒标找到卖点并且大获成功的恐怕也只有木桐酒庄了.而这一创意来源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商业巨子――菲利普男爵。1924年,木桐酒庄有了第一个专业级的酒标,该酒标一直沿用到1944年,这段时期是木桐酒庄开始走向成功的发展期。所以,菲利普男爵采用了一种让客户便于认知酒庄的方法:固定不变的标志,让人看一眼便知。然而自1945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的72个年头里,木桐酒庄依据当时菲利普男爵定下的规矩:每年请一名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或设计师为木桐瓶装葡萄酒设计酒标。这一创意,为木桐酒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葡萄酒的印象:供人们享用的酒类饮品,经艺术家设计标笺后,成为可供人们欣赏品鉴的艺术品。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使木桐酒庄区别于其他4个一级庄而独具魅力,如今已被世界各国葡萄酒爱好者视为葡萄酒的艺术殿堂。

说木桐酒庄是葡萄酒的艺术殿堂一点都不为过。木桐酒庄于1962年建成“木桐葡萄酒博物馆”,时任法国农业部部长的安德鲁・梅瑞思亲自主持木桐酒庄葡萄酒艺术博物馆的开幕式。博物馆内展示各类与葡萄酒有关的艺术品,都是菲利普男爵多年精心收藏的,主要有绘画、雕塑、陶瓷、玻璃器皿、象牙制品、铜器、织物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品。而最能代表木桐酒庄艺术特点的艺术品,则是自1945年以来,由艺术家们设计的酒标原作。这其中不乏世界级大师,如毕加索、达利、波拉克等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为此,世界各地许多葡萄酒收藏家像集邮票一样,每年都期待木桐酒庄的新酒上市。此时,收藏者更看重的是木桐葡萄酒的新款酒标,而葡萄酒的味道反倒成了次要的选择标准。如果酒标是艺术大师设计,而酒品又赶上好年份,酿制出香型非常好的葡萄酒,那这一年份的木桐葡萄酒绝对是价格不菲的收藏珍品,往往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从这一点看,你能不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商场上的“先知”吗?菲利普男爵甚至连细小的赚钱机会也没放过。他精心选出20款酒标印刷成册,以每册30欧元的价格卖给世界各国到访的游客,也为木桐酒庄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总之,木桐酒庄用酒标吸引人们的眼球,用美酒打动品鉴者的心情,喝了木桐葡萄酒的人们常在享受美酒之余,将酒瓶珍藏。可以说菲利普男爵已将葡萄酒塑造成为艺术品。下面介绍一下,木桐酒庄在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年份及当年的酒标,因为这些酒标已成为木桐葡萄酒的历史象征,看到它就让人回味起那难以忘怀的甘醇和特有的黑加仑、木香、咖啡香……

1924年,木桐酒庄由菲利普男爵接手后,第一次出产瓶装葡萄酒,为此男爵请来了古巴招贴画设计师吉恩・卡索。当然,酒标的设计显得中规中矩,几何图案的交织显得商标味十足,缺乏法国人浪漫而优雅的艺术气息。

1945年,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结束,法国摆脱德国的蹂躏重获自由。这一年好像葡萄也为此而高兴,波尔多诸多酒庄都酿造出上好的葡萄酒。这其中以木桐酒庄所酿葡萄酒尤为突出,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款葡萄酒珍品。当世界著名酒评家帕克在52年后的1997年品鉴该酒时,兴奋地给出了100分的满分评酒记录,并坚称,此酒再存50年,味道会醇厚,香气也会更加浓郁。而当年,菲利普男爵为了纪念“二战”胜利,同时也为能酿造出高品位的葡萄酒,特意请来一个新锐艺术家飞利浦・朱利安设计一个“V”形标志,突出于酒标中心,周边辅以橄榄枝缠绕。简洁明了,一看便知这是一个胜利的年份:“二战”和木桐葡萄酒。从此木桐酒庄开始每年都“改头换面”,酒标成为木桐葡萄酒的代言人。

1953年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木桐酒庄整整100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菲利普男爵干脆把自己的头像印在酒标上。这是相当自信的举动,他在向世界宣告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荣耀。“五支箭”可以射向罗斯柴尔德家族感兴趣的各个商业领域,菲利普男爵凝视的目光仿佛在告诉我们:他不但拥有而且还能做到最好。

1973年是木桐酒庄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木桐酒庄由百年老二华丽转身,被法国政府、法国农业部、法国葡萄酒联合会及诸多专业酒评家一致认可,升级为法国波尔多地区一级酒庄。这是1855年法国葡萄酒分级制形成以来,第一次重新评定一级酒庄。当然所谓重新评定一级庄,实则就是让木桐酒庄进入到一级酒庄的行列,因为木桐酒庄的葡萄酒实至名归,早已被商界默认为一级庄品质。为此,菲利普男爵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运用高超的智慧,最后迫使法国官僚及原有的4个一级庄不得不承认木桐酒庄的一级庄水平。可以说1973年法国葡萄酒业评级,是为木桐酒庄而开展,被认可为一级庄是除拉菲酒庄、拉图酒庄、玛歌酒庄和红容颜酒庄之外,所有酒庄梦寐以求的愿望。而唯一获此殊荣的酒庄,也只有木桐酒庄了。菲利普男爵为此拿出收藏两年的毕加索作品《酒神祭》,在征得毕加索后人同意后,制成酒标以示纪念。

197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携同其母亲到访木桐酒庄,菲利普男爵盛情款待了女王和王太后。为表达其对女王到访木桐酒庄的感激,他请艺术家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半身像设计在酒标上,并在酒标上印上英国王室皇冠标志,用文字注明对英国女王的感谢。这正是菲利普男爵的精明之处。从此,木桐葡萄酒无形中似乎增加了王者风范,在英国市场上的销售额大幅攀升。

全文阅读

被热词记录的历史

年前,“如果体”横空出世,席卷由QQ群、微博、论坛、电视、报纸等构成的交互新媒体,一如其它热词。“如果体”在语言狂欢的背后,依然发泄着网民不吐不快的情绪,隐藏着网民的盼望和心声,热词已经成为人民的口舌,由热词组成的阵阵声浪,是时代洪流中最不可忽略的声音。

回顾一年来的热词,名人明星、公众人物发言点燃造词风暴的速度方面最快,比如宋丹丹要请潘石屹喝拉菲引发的“丹丹体”,北大副校长提议北大人勇于扶起跌倒老人引发的“撑腰体”,电视演员马景涛引发的“咆哮体”,一知名投资合伙人公开宣布私奔引发的“私奔体”……公众人物语录以及通过大众传媒爆出的话语,具有先天的传播优势,一旦这些语录与网民思想实现接壤,接下来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便在情理之中了。

更多的热词来自网民的创造,自2009年“贾君鹏体”走红之后,一名普普通通的网民在某个普普通通的论坛上的发言,掀起造词热潮已司空见惯。比如当下正在流行的“如果体”,通常在这样的语体走红之后,我们才会发现其蕴含的群体情绪,在戏谑的表面下,有理想泯灭带来的失落,有回归真实生活的强烈渴望。

类似“如果体”这样由个体情绪引发的集体癫狂,导致出现的热词数不胜数,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压力山大”、“吐槽”、“自给族”、“恐聚族”、“普文二青年”等。和追捧公众人物言论相比,网民更喜欢用敏感的眼光,敏锐地捕捉那些“躺”在网络某个角落的句子,并用群体的力量对其进行接力性的打磨,直到这个句子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句”,提炼出更为闪光的“热词”,大家才心满意足地离去,继续发现下一个具备流行特征的词语或句子。

1945年,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现在,人民创造热词,何尝不是在记录历史、改变社会、推动时代?对于时事的关心所催生的时代热词,正在以民间视角记录着不一样的历史。“一房一妻制”、“车牌割据”、“染色馒头”、“查三代”、“八卦反腐”、“官心病”、“曝光时代”、“房岸线” ……一个热词的背后,或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死结,或是一个无法找到解药的病症,或是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恶搞。热词对于社会时政的高度关注,是愤怒的批评,是尖刻的调侃,是无奈的自嘲,在时代的万花筒里,这些热词是一个个黑洞。

纵观2011年数以两三百计的热词,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足以表明这些词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数年前网络热词只是网民之间用于网络文字交流的暗语不同,现在的热词正在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在街头、在商场、在家庭,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随时有可能脱口而出一个刚刚流行起来的热词。在聚会场所,热词会成为共同的聊天话题,热词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沟通速度,人们已经过上了离不开热词的生活。

“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由媒体引导舆论的时代已经结束,群体创造正在改变着传播的性质和结构,人数众多的新媒体平台,成为思想的风暴中心,有着用之不竭的创造力和推动力。作为一名网民,个体的发言通常是渺小的,但由无数个体组成的集体发言,却是振聋发聩的,尽管这种发言也常有杂音,但也很容易发现,群体声音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道德错误的修正,在裹挟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朝着积极的方向行进。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立体的变革与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一便是在传媒领域中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介时代的来临。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从论坛、社区到博客,再到现在的微博,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个人化,每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微博对许多重点、热点事件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不仅是对社会,也是对传统媒体的推动。在新媒体推动之下,传统媒体不得不变得更快、更敏感,甚至在管理方式方面,管理部门也不得不给予传统媒体越来越多的自由、越来越大的空间。“全民皆记者”有助于让更多的老百姓向公民的方向转变,开始更多地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如此,这个世界和这个国家就将变得不再一样。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间彼此疏绝隔离、对峙质疑的格局将解冻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上通下达、政通人和的舆论环境与民主氛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