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教师履职总结

历史教师履职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学校实施责任教育的策略

摘要:历史呈现责任,学生成长需要责任教育;现实呼唤责任,学校发展必须进行责任教育;未来需要责任,社会进步渴求责任教育。构建责任文化,营造责任氛围。宣讲责任故事,学习责任名言。落实责任目标,践行责任承诺。弘扬责任精神,强化责任岗位。

关键词:小学;责任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270-02

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师生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为切入点,在学校大力实施责任教育,确立“责立金小,担当未来”的办学理念,提出“生命因责任而精彩”的校训,把“培养不给社会和别人添麻烦的人”作为育人目标,大力倡导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身边的事。那么,为什么学校要实施责任教育,又该怎样实施责任教育,会取得哪些成效呢?

一、为何实施责任教育?

1.历史呈现责任,学生成长需要责任教育。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做人要有责任心,青少年学生正是培养习惯、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阶段,进行责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有责任心,以国家、民族的前途为己任的名人,他们传递着责任精神的思想标杆,是青少年学生学习“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食粮。

2.现实呼唤责任,学校发展必须进行责任教育。目前,社会处于大的变革时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状态,许多不良思潮冲击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冲击着老师的教育教学,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现状给学校的发展造成阻力,迫切要求学校实施责任教育,要求学校从师生的思想上入手,从师生责任入手,在学习和生活中尽到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

3.未来需要责任,社会进步渴求责任教育。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然而这些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和素养,那就是有责任心,做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而责任心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正应该从小学生抓起,逐步培养,这就需要学校在日常德育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教育教学等活动中逐渐渗透责任教育,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做好自己的事,尽到小学生的责任。

全文阅读

信息时代的教师职业能力结构重塑

[摘要] 教师教育改革,需要突破原有的课程设置,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于教师的职业能力需求。长期以来在教师能力结构的理解方面出现了失衡,因而导致了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建立新的平衡的教师职业能力结构,将会有助于重塑教师教育课程框架新体系,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学习者。

[关键词] 教师职业能力; 能力结构; 教育信息化; 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沈书生(1968—),男,江苏海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等研究。E-mail:。

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更加侧重于已知领域知识的学习,教师形成的能力倾向亦偏重于已知领域知识的灌输,令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出现了脱节,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适应能力主要依赖于他们进入社会以后的重新学习与磨合。对教师能力结构的失衡理解,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亦表现出了失衡性,进而导致了学生能力的失衡。而教育的本意在于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面向未来,如何合理地梳理教师的能力结构,确保教师在能力结构方面保持一种平衡的关系,对于培养充满学习力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技术进入课堂面临的新问题

刚刚过去的十年,是我国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关键阶段。在这期间,笔者参与了多种不同的培训项目,包括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多学科的国培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等。参与培训的教师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并涉及到所有学科。培训形式既有集中面授式的,也有远程辅导式的;培训对象既有跨地区混合组班的,也有同地区同一学科组班的,还有单一学校教师组班的;培训内容既有以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为主的,也有以新过程与新方法的研修为主的。

现代教师的教育技术理念的变化,是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条件。在多年的培训经历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广大教师在对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解方面,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技术的教育功效的认同方面,从早期的以质疑为主逐步走向了以接纳为主;二是在技术对教育的功能的理解方面,从早期的以辅助为主逐步走向了以优化为主;三是在对技术的教育作用范围的认识方面,从早期的以有限领域为主逐步走向了以所有领域为主。

全文阅读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摘 要:履行高校教师职责,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高校教师有必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道德品质。

关键词:师德;内涵;内省;慎独;实践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技兴国战略的生力军。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职业道德意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高校教师的责任重大,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迫在眉睫,亦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根本途径

1.加强职业道德学习。高尚的模范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主观因素的协同努力,特别是通过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炼,不断自我完善而逐步发展和提高而形成的。只有认真学习理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不会迷失道德修养的方向,才能培养出真正完美的师德。

一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抵制腐败道德观念的侵袭,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师德修养的认识,提高教师明辨是非、善恶和进行师德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师德修养的目的和方向。

全文阅读

小议履历性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开发课程资源成为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课程资源研究中,教师和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一命题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人们更倾向将教师和学生视为一种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分析其创造性在课程中的特殊作用,很少挖掘教师和学生履历在课程教学中的资源价值。本文试图挖掘以教师和学生的履历为内容的履历性课程资源的价值,为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一些思考。

一、履历性课程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1.履历性课程资源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履历的解释是:个人的经历。[1]从词义上来看,履历强调的是个人亲自体验过的经验。这部分经验是属于直接经验的范畴,即亲自用感官获得认识。履历不仅是指结果也还包含了过程,是个体经历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履历要成为课程资源就必须进入课程,并与课程目标相联系,促使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课程开发相关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等,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说,能将个人履历与课程开发紧密联系起来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因此本文所指的履历性课程资源是指由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经历组成的课程资源,即履历性课程资源的内容为教师和学生个人在一定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中的生活经历及其体验。

2.履历性课程资源的特点

履历性课程资源的主要构成内容是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经历,因此其特点也十分鲜明。

(1)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个别性。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很难在另一个人身上复制,即使是同样的实践,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背景、知识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各不相同,从事件中获得的经验也不尽相同,因此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个别性。履历性课程资源的个别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个别性、过程的不可复制性、结果的差异性。

(2)履历性课程资源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每个人的履历都是与其身心发展的过程相对应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经历,人在童年时期的经历与少年时期的经历必有很大不同。履历性课程资源也具有连续性,不是分割开来的,前一阶段的经历与后一阶段的经历往往相互影响。

全文阅读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考,试大网站收集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斯霞、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新晨

全文阅读

现代师德修养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现代师德修养》,无疑是一股清风荡涤我心中一些阴暗斑点,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

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斯霞、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全文阅读

教师训练班上发言参考

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证,同志们良好的师德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因此,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调节、影响作用。让我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塑造自身的形象,用爱和责任谱写教育新篇章,把泥河教育推向新的辉煌!

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终身以德立教,万世师表”楷模,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知识的化身,智慧的灵泉,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锻造师魂先立德,下面我重点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谈几点意见:

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

一、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确立。应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学做真人”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应该要真心实意热爱教育这项事业,永不为外物所动。所在学校尽管生活清苦,但我应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

乐教敬业,

二、教师应该履行职责。有崇高的责任心

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当前我至少面临两项主要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必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地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尽职尽责为育人。一要抓好德育工作,教会学生做人。现在都讲“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绝不是放松管理,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我学生健康成长。二要抓好教学工作,让学生成才。必须担当起教育质量的责任来,增强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自然会潜心钻研教材,千方百计地创造优质课,高效率完成课堂40分钟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自然会高。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二是社会责任。现在人民群众更加重视和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了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许多人甚至把自己的成功只看作成功的一半,把子女的成功看作另一半。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一些家庭特别是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几乎倾其所有,从小学就陪读。可以说,教育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的心,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更连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给学校,寄托给了每个教育工作者。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全文阅读

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

摘 要: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文化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培养,其中公民意识的培养较为重要,本文将简单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旨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公民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1-01

公民意识的培养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及其重要的,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国家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其内容独特且极具影响力,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造就具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成为历史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是指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对国家、利益、尊严等多方面进行自觉维护的意识,简而言之,就是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初中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才能具备国家意识。在初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关于国家发展和演进的教学内容,不仅向学生介绍了几千年来国家发展所经历的苦难,还想学生展示了华夏儿女坚强不屈的精神,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树立学生爱国思想的教学素材,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建立国家意识,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利用历史人物以及相关材料加强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其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有意识地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陶冶学生爱国情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防止课堂变成教师的完全说教。历史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的教育。

二、培养学生权利意识

权力意识是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统一,人是权力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既能享有权力,同时也担负着社会责任,对权力意识培养的难点,不在于主体的自我权力意识,而在于如何使权力主体同时具有他人权力意识、社会意识与规则意识等多方面意识,只有尊重他人权力并履行应尽义务的情况下,权力主体才能够真正健全自身权力意识,使其成熟。现在的多数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能从整体权利出发,对他人漠不关心,虽然初中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年轻气盛的弊端使学生听不进去意见,只懂得索要,不顾及他人权利。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注重权力方面的教育,将古今中外历史史实与各种各样的权利联系到一起,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自身应该具备的权利,包括对他人的责任,进而提高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

全文阅读

关于银行业持续监管中的高管管理问题

论文摘要:高管人员管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管“法人”的重要环节,需要监管者用持续监管的理念,对高管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高管管理应抓好“四个结合”,突出动态考核、“软件”管理、现实表现、非现场监管四个重点。

论文关键词:持续监管 高管人员 任职资格管理

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是“管法人”的重要环节,是银行业监管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管好银行业机构必须管好高管。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规定》(1996年),正式行使对银行业机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至今已有十年时间。十年高管管理的历程。从人民银行到银监会。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高管范围由初期金融机构负责人扩大到包括机构负责人、董事会成员及董事会秘书、行长助理、总经理助理、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内审和财会部门负责人在内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具有决策权或对风险控制起重要作用的人员;高管任职资格条件从专业知识、从业经验及业务工作能力延伸到个人品行、从业纪录等方面;高管人员所需学历和经济、金融工作年限也从笼统的、抽象的要求过渡为针对每一类机构每一类高管的分解细化而又具体的制度安排。十年中,监管当局对高管管理的探索从未停止过,通过抓高管管理进而保持银行业稳健运行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然而。从目前高管管理办法来衡量,符合高管任职资格条件的人选很多,但业已担任高管的又未必全部称职。这就需要监管者用持续监管的理念。对高管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一、高管管理应坚持静态审查与动态考核相结合,重在动态考核

为保证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和存款人的利益。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静态审查十分必要。正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所指出的:“发照当局应当保证新银行机构有适当数量的股东、充足的财力、与业务结构相一致的法律结构以及具备专业知识、道德水平、能稳健与审慎经营的管理人员。”银行业这类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机构,其高管层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即静态审查。主要内容是历史的从业记录和现实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及个人品行。但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监管的实践告诉我们:1.静态的任职资格审查条件要求并不高;2.任职资格某些条件规定还不太具体。缺乏量化标准,难以掌握。如与拟任职务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及能力;3.任职资格的通过与否,有时还受到来自地方行政干预的压力;4.即使任职资格严格照章办事、严格审查通过,也只能说明这一时点、某高管适合担任这一职务,并不等于担任这一职务后情况恒久不变。因而,对高管人员动态考核十分必要。

对高管任期内的动态考核,一是严格按审查时的条件掌握,即所谓“保证发照与持续监管的标准相一致”十分重要;二是要重点考核任期内在经营管理中的实际业绩和风险控制能力;三是监管当局考核的结果应与银行业机构的上级行或董事会见面,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四是监管当局应根据同质同类比较的原则,制定动态考核若干量化标准,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之所以提出以动态考核为主,主要是静态审查只能说明过去和现在,而动态考核则是代表未来。要保护好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必须把握未来,将未来高管任职期内的现实表现进行科学评估,以判断高管所管理的机构未来是否能正常运行并做好风险控制。

二、高管管理应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重在“软件”管理

全文阅读

在新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想必大家都熟悉,他终身以德立教,是“万世师表”的楷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锻造师魂先立德,下面我重点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谈几点意见:

一、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确立。我们应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应该要真心实意热爱教育这项事业,永不为外物所动。我们所在的学校尽管生活清苦,但我们应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

二、教师应该履行职责,乐教敬业,有崇高的责任心

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当前我们至少面临两项主要责任:一是岗位责任。我们必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地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尽职尽责为育人。一要抓好德育工作,教会学生做人。现在都讲“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绝不是放松管理,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二要抓好教学工作,让学生成才。我们必须担当起教育质量的责任来,增强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自然会潜心钻研教材,千方百计地创造优质课,高效率完成课堂40分钟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自然会高。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二是社会责任。现在,人民群众更加重视和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了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许多人甚至把自己的成功只看作成功的一半,把子女的成功看作另一半。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一些家庭特别是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几乎倾其所有,从小学就陪读。可以说,教育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的心,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更连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给学校,寄托给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三、教师应该为人师表,热爱每一个学生,做到无私奉献

古人说: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国之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我们应该意识到人民教师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恪守人民教师的道德准则。首先,作为人民教师,要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市中小学教师“九不准”,切实增强我们的履职意识,着力解决我们少数教师履职意识淡泊,只讲工资,不讲职责的问题。要正确理解履职与待遇的关系,学生利益与教师个人利益的关系,从思想深处意识到不遵守工作纪律,上班迟到、早退,缺勤;不尽职尽责完成备教改等基本教学任务;不提高教育质量是严重失职,愧对广大人民群众。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崇高职业理想和道德追求;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要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道德准则;要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下,要保持住教坛这一片净土,就必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弘扬教师的浩然正气,静心自律,为人师表,以德育人。其次,要倾注爱心。教师是一个需要爱心和奉献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如同太阳给地球的爱,春雨给庄稼的爱,自然予人类的爱。我们要用爱心呵护一颗颗稚嫩的心灵,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弟妹,尊重和理解他们,保护他们的人格、自尊与自由,引导他们全面和谐发展。要通过不断努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美人格的形成。我们一定要以赤诚的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绝不会欢迎他。第三,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在校园里、课堂上举手投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美好的教师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美的吸引力、爱的感染力、无言的教育力。如班级中有人对学习失去信心,不想学习,像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的要给予充分肯定或用点头微笑加以鼓励;当一些差生回答问题暂有困难时,用“不要急,想一想,相信你能回答好。”给予激励,不能用“猪脑袋”等恶语中伤,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往往教师的一个微笑或一个点头将改变着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我们无论在道德修养还是在教学行为上都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名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社会尊敬的名师。

四、教师应该有高尚的人格,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

全文阅读